创富国际:港股IPO寒流中的试金石:腾讯系数据智能巨头明略科技,能否冲破广和通“破发魔咒”?

$广和通(00638)$ $明略科技-W(02718)$

近期,香港IPO市场情绪低迷,尤其是自港交所实施新股发行“B机制”以来,无线通信模组提供商广和通(00638.HK)上市首日即告破发,成为新机制下的首个“失意者”,让原本热衷“打新”的投资者心头蒙上阴影。

在这样的寒流中,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明略科技-W (02718.HK) 正式开启上市进程,成为各方瞩目的焦点。背靠腾讯等顶级机构的明略科技,能否凭借其AI与大数据的硬实力,冲破当前的“破发魔咒”?

一、 关键信息聚焦:拥有顶级机构护航的“数据智能王”

明略科技的本次IPO,从基本面和机构支持力度来看,可谓是“含金量”十足。

上市概况: 明略科技(02718.HK)预计将于2025年11月3日正式挂牌。公司计划集资最高约10.18亿港元,发售价定在每股141.00港元,一手入场费约为5697港元。

业务与技术: 明略科技是中国最大的数据智能应用软件供应商(按2024年总收入计),核心业务涵盖营销智能运营智能。其核心竞争力在于利用大模型、行业特定知识及多模态数据,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

强大背书: 公司获得了强大的基石投资者支持,包括腾讯、晶泰控股等,认购总额约5900万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腾讯是其最大的机构股东,预计上市后持股近26%,此外,红杉中国、淡马锡等知名机构也是其重要股东。

募资投向: 明略科技将把所得款项净额的绝大部分用于提升其核心能力。其中,约35%用于技术研发,约40%用于丰富产品组合的产品开发,合计占比高达75%,显示出公司对未来技术投入的坚决态度。

二、 市场担忧:广和通破发带来的连环影响

广和通的首日破发,对市场情绪的打击是直接的,对明略科技的IPO产生了连锁反应:

1. 打新热情遇冷: 广和通是港交所“B机制”下的首只破发新股,这极大地抑制了散户“无脑打新”的冲动。投资者的谨慎情绪将直接影响明略科技公开发售部分的认购热度。

2. 机构定价格外保守: “B机制”下机构分配比例更高,广和通的失利意味着机构也遭受了损失。因此,承销商和机构投资者在参与明略科技的国际配售和最终定价时,会变得极度理性与审慎,更倾向于将发行价压低到招股价区间的下限,以规避风险。

三、 明略科技的“硬实力”与“估值挑战”

在市场压力下,明略科技要想突围,必须依赖其核心竞争力:

💎 逆风而上的“护城河”

  • 优质赛道与地位: 数据智能和企业AI应用是确定性的长期增长赛道,明略科技凭借其行业地位,占据了有利先机。

  • 深厚的技术积累: 公司拥有超过2300项专利和近600项专利申请,强大的知识产权壁垒是其核心技术实力的体现。

  • 腾讯生态协同: 腾讯作为重要股东,不仅带来资金支持,更能在生态系统、客户资源和品牌信任度方面为明略科技提供巨大助力。

⚠️ 不容忽视的“估值挑战”

在审慎的市场环境中,投资者对科技公司的盈利前景会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 持续亏损问题: 尽管明略科技的收入保持增长(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13.9%),但公司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且上半年亏损有所扩大。

  • 盈利时间表: 市场会严格审视其高估值背后的合理性,并追问公司何时能够跨越盈亏平衡点,以及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否能迅速转化为可观的利润。

四、 结论:IPO表现是“市场情绪”与“硬实力”的博弈

明略科技的IPO是一场关于市场情绪公司硬实力的博弈。

短期内,它无法完全免疫广和通破发所带来的负面情绪影响。其上市首日能否成功“守住招股价”,将高度依赖于:

  1. 最终定价的精准与克制: 保荐人能否吸取前车之鉴,将发行价定在一个符合当前市场风险偏好的合理水平。

  2. 基石投资者的信心: 腾讯等巨头在锁定期内的坚定持有,将成为稳定市场信心的重要力量。

总而言之,明略科技的成功上市,不仅是其自身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将被视为港股“数据智能”板块能否摆脱寒冬、重振市场信心的重要试金石。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是一次需要在基本面、成长空间和市场风险之间仔细权衡的投资机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仅为市场信息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 IPO情报局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1

  • 推荐
  • 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