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精选公司,怎样兴趣导向

找到自己感兴趣并值得投资的企业,是一个将个人热情与理性分析相结合的过程。这不仅能增加自己跟踪公司动态的乐趣,更能因为“熟知”领域而提高投资成功。

第一步:向内探索,从自身兴趣和认知出发

这是最重要的起点,因为最好的投资往往在自己的能力圈内。

比如,工作和专业领域、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等消费领域、宏观趋势。如果在游戏行业工作,又对Z时代的游戏消费感兴趣,即使在宏观趋势一般的情况下,也能够选出来泡泡玛特。

第二步:向外搜寻,发现潜在目标

在有了初步方向后,开始系统地寻找具体的公司。

优秀商品和服务是哪个上市公司运营的。

哪些财务指标比较好,进行筛选。

商业见闻、感兴趣行业的领军人物、创新产品和财务新闻。

还有虽然过于乐观但非常系统的券商报告,了解行业和公司分析框架。像行业分析、公司竞争优势、财务状况和未来增长点等等。

从指数成分公司、基金持仓和顶尖投资者动向中寻找灵感。

第三步:深入研究与分析,将“兴趣”转化为“投资理由”

找到目标公司后,最关键的一步是进行严谨的尽职调查,确保它不仅仅是你喜欢的,更是一家好公司。

了解公司的商业模式、护城河(竞争优势,包括商业壁垒、品牌效应、哪些优势等等)、财务状况(营收和利润增长、盈利能力、毛利率、净利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尤其是经营性现金流是否充足、ROE/ROA)、管理层与公司治理、行业与竞争格局、估值(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股息率等等指标,并与公司历史估值、同行公司估值进行比较)。

第四步:做出决策并持续跟踪

建立投资组合:不要将所有资金投入一只股票,进行适度分散,以降低风险。

制定投资计划:你是打算长期持有还是短期交易?计划在什么情况下加仓或卖出?

持续跟踪:定期查看公司的季报、年报和重要公告,确认公司的基本面没有恶化,你投资它的“核心理由”是否依然成立。

用从“投资指数”到“投资指数背后的公司”的深度思考来进行举例。

争取获取超越指数的阿尔法收益,构建一个更符合个人理念的相对集中,适当分散的公司组合。

核心思路:从“指数逻辑”到“个股选择”Smart Beta策略:

基本面:看重公司的营收、利润、现金流等“质量”因子,而非市值。

红利低波:看重高股息率和股价稳定性,属于防御型策略。

中金优选300/价值100:通常是基于估值(如PE/PB)、盈利能力(如ROE)等价值”因子进行筛选。从顶级鱼塘中筛选出最优质的鱼。第一步:明确你的核心投资策略(定位你的“舰队”)把最认同的策略作为核心股票池,比如,中金优选300指数的成分公司作为股票池,再配合一些稳健些的红利低波指数的成分公司 ;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就以红利低波为池子。 

聚焦策略、进出逻辑一致。

第二步:获取并整合成分股名单(绘制你的“航海图”)

从中证指数公司网站,可以查询到实时的成分公司。从中选出符合逻辑的公司。

第三步:建立多维筛选标准(设置你的“过滤器”)这是最关键的一步。定量与定性结合的标准来过滤股票池。

也就是前面提到的。

定量: 财务健康与盈利能力:

连续盈利能力:过去5年净利润均为正。(排除亏损企业)

ROE(净资产收益率):过去5年平均ROE > 10%,且每年都保持稳定。这是衡量公司为股东创造回报的核心指标

毛利率和净利率:相对稳定或呈上升趋势,且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估值水平: 低市盈率、低市净率、高股息率。额外筛选,比如资产负债率低、存货应收款低。

成长性与稳定性:

营收和利润增长:过去3-5年,营收和净利润有稳定的年化增长(例如 > 5%)。

波动性(Beta值):如果你侧重低波策略,选择Beta值 < 1的股票,表明其波动小于大盘。定性(深挖护城河):商业模式:赚钱途径?筛选出来公司业务是否简单易懂?

护城河:    

品牌优势(如茅台)?成本优势(如海螺水泥)?

网络效应(如腾讯)?转换成本(如用友软件)?特许经营权(如长江电力)?

行业格局:公司处于一个增长的行业吗?它是行业龙头吗?竞争是否激烈?

管理层:管理层是否诚信、有能力?可以通过阅读年报中的《致股东信》和过往新闻来评估。

深度定性精读:对通过初筛的上市公司,逐一阅读其近3年的年报,分析其商业模式和护城河,选出10-15家你最看得懂、最放心的公司。

第四步:构建最终投资组合(组建你的“特混舰队”)需要适度分散:不要重仓一两只股票。至少分散到10-15个不同的行业,每只个股的初始仓位不宜超过总资金的10%。

权重配置:

等权重法:最简单的方法,每只股票买一样多的金额。

指数权重法:参考该股在原始指数中的权重进行调整。

信心权重法:对你理解最深、最有信心的公司给予稍高的权重。

第五步:持续跟踪与动态调整(定期“检修舰队”)定期复盘:每季度(结合财报季)检查公司的财务数据和业务发展是否符合预期。

更新股票池:关注指数每半年或一年的成分股调整,看看是否有新的优秀公司调入,或表现不佳的公司被调出。

卖出纪律:制定明确的卖出规则,例如:

公司基本面恶化(护城河消失、连续盈利下滑)。

估值变得极度高估。 

发现了更具性价比的投资标的。

构建公司组合:为这10-15家公司分配资金,买入并持有。

持续跟踪:每季度检查,每年根据指数调整和公司变化做一次微调。

根据自己的偏好,构建自己的组合。

以中金优选300指数的前十成分公司为例:

紫金矿业、贵州茅台、美的集团、长江电力、兴业银行、中信证券、农业银行、药明康德、工业富联、五粮液都比较适合注重行业龙头和股息率的投资者。如果再从中筛选,就有投资者所偏重的类型的上市公司了。

注意事项:警惕“价值陷阱”。有些公司股息率高是因为股价持续下跌,其业务可能正在衰退。务必用ROE和盈利稳定性来过滤掉这些陷阱。

在筛选时,要确保你理解的“价值”与指数的逻辑一致。它可能包含一些暂时遇到困难但估值极低的“烟蒂型”公司,需要你有更强的分析能力来判断其是否能够反转。

这个过程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但它能让你真正地“拥有”一部分中国最优秀的公司,并深度理解你的投资,从而在市场波动中保持坚定。

兴趣是起点,研究是过程,纪律是保障。

热爱一家公司的产品是很好的开始,但绝不能替代严谨的分析。

建立你的能力圈:从你熟悉的领域开始,慢慢扩展。不懂不投。也可以从指数中筛选,指数之外不投。

保持耐心:投资是长跑,不要因为短期股价波动而轻易放弃你经过深入研究后做出的决定。

永不停止学习:商业世界瞬息万变,持续学习是优秀投资者的必备素质。

从而构建组合,自己做自己的基金经理,长期持有盈利,理财实现复利。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