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亿单身捧出米连科技,最赚钱的相亲APP与“诱导消费”争议
图片
当潮水退去,米连科技能否把握好商业化和平台合规经营之间的平衡点?它还能否延续高增长?
©️懂财帝出品 · 作者|嘉逸
中国最赚钱的相亲APP,伊对母公司米连科技,正冲刺港股IPO。
对比同业,截至2025Q2,伊对MAU为480万,位居在线情感社交行业第四。Soul的MAU达到3000万,“断层式”领先,探探MAU为1020万,位居第三。
但,伊对最能赚钱,2025H1营收达到15亿元。与之相比,Soul营收10亿元,探探营收4亿元。
得益于此,2025H1,米连科技营收超19亿元,同比大增86%,净利润2.62亿元,同比飙升490%。而同时期,陌陌、探探的母公司挚文集团的净利润大幅下滑了45.95%,为2.18亿元。
强劲的商业化能力引得资本“垂青”,IPO前,米连科技已完成4轮融资,人民网、蓝驰创投、小米科技、顺为资本等都是股东。
米连科技最新估值20亿元,PE(市盈率)约9.43倍,挚文集团市值11.1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9亿元,动态PE为8.53倍。
但在光鲜之下,“乱象”备受争议。
据《南方周末》等媒体报道,在伊对APP上,有红娘、女用户诱导男用户消费、充值送礼。还有男用户虚构身份和职业,骗取女性钱财。
中国互联网已走过“草莽”阶段,当前进入严肃监管、合规经营时代,米连科技该如何治理平台?它能否顺利IPO?
01 | 红娘直播,“掘金”情感社交
中国3亿单身男女,情感社交需求澎湃。过去十几年,创业者们敏锐捕捉商机,争相涌入“掘金”。
唐岩创立陌陌,基于LBS率先切入陌生人社交,用户看脸匹配。王宇创建探探,同样以颜值为核心,通过左滑右滑的双向选择形式,俘获了一、二线城市的年轻人。
Soul成立于2016年,彼时,陌陌探探“双雄割据”。Soul差异化竞争,通过虚拟头像、人物来降低社交压力,再依靠AI算法驱动兴趣匹配,成为了Z世代群体的聚集地。目前,其80%的用户是Z世代。
伊对APP在2017年上线。创始人任喆洞察到,中国人有介绍对象的习惯。于是,他另辟蹊径,聚焦三、四线城市大众人群的恋爱社交需求,创造了红娘直播模式。
红娘,实际是直播主持人,不断引导话题、调动气氛,让男女双方交流更顺畅,并有效地表达想法和意向。
图片
资料来源:米连科技IPO招股书
通过红娘直播模式,伊对也解决了商业化难题。IPO招股书显示,用户可以向红娘或心仪对象赠送虚拟礼物。而为了获取好感,大多数用户都会“送礼”。
用户还可以订阅会员,每月30元,可查看访客记录、粉丝列表,兑换聊天券、专属虚拟物品等。
另外,当男女用户进行一对一文字或视频聊天时,男用户需要付费。据《南方周末》报道,每条文字消息需要付费0.3元,每分钟语音或视频需要付费3.5元。
据此来看,这一商业变现模式和直播打赏类似,它直接将伊对推上了“增长快车道”。
2018年,伊对MAU超过100万。2025Q2,其MAU达到480万,用户月均启动次数119.6次,平均每天打开近4次。与之对比,美团覆盖“食住行”等刚需,用户日均启动4.2次。
并且,在情感社交需求上,伊对用户并不吝啬金钱。2025H1,伊对月均付费用户数80万,付费用户转化率16.5%,营收规模攀升至15亿元。
与之同频,母公司米连科技继续高速增长,2025H1营收同比增长约86%,达到19.2亿元,毛利率增长至49.5%。净利润同比大增4.9倍,达到2.62亿元,已经超过去年全年,净利润率13.66%。
值得注意的是,IPO招股书中,米连科技坦言:收入几乎全部来自增值服务,包括虚拟物品、互动功能及会员订阅。换言之,它似乎更像是一家披着“情感相亲社交”外衣的直播平台。
02 | 营销扩张和“擦边”行为
流量红利消逝,情感社交行业冰火两重天。
过去三年,陌陌付费用户数“腰斩”,从2022Q1的860万下跌至今年二季度的350万。同时期,探探MAU流失了六成,从2560万骤减至1020万。
Soul也在降速。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22年,其MAU就已接近3000万。如今,Soul的MAU仍徘徊在3000万左右。
图片
资料来源:米连科技IPO招股书
行业寒冬之中,伊对母公司米连科技格外“红火”。2024年,旗下APP的MAU达到756.12万,同比增长15.89%,月付费用户数大增90.4%,达到87.36万。
2025H1,其用户规模继续“进步”,MAU达到992.17万,同比增长45.8%,月付费用户数达到121.68万,同比增长51.36%。
究其原因,得益于大笔的营销投入。去年,米连科技广告及推广开支暴涨123%,达到6.38亿元。今年上半年,广告及推广开支达到4.52亿元,同比增长52.12%。
但随着海量用户的涌入,一些“擦边”行为开始出现。
在伊对APP上,系统会利用牵线功能,主动匹配男女用户聊天。
当男女用户一对一交流,无论是文字、语音还是视频,男用户都需要付费。
女用户则能从中获取收益,回复次数5次以内,每次回复奖励0.05元,达到5次后,每次的奖励提升至0.06元,即回复越积极,收益越高。
据《南方周末》报道,有部分女用户在伊对聊天的目的,就是赚钱。她们更倾向使用语音、视频聊天,因为价格更高。在打视频时,部分女用户会要礼物,“有愿意送礼的,一天能赚两三百。”而当男用户表达爱意后,她们会“吊着,不给微信”,以赚取更多收益。
另据财中社等媒体报道,记者以男性身份注册伊对APP后,有多位女用户向其发送色情信息。
对此,伊对实施了“净网行动”,但在IPO招股书中,米连科技也表示:若用户作出不当行为或滥用应用产品从事不当或非法活动,可能导致公司面临诉讼、行政监管处罚,对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03 | “诱导消费”备受争议
作为伊对商业模式的核心,18万名红娘“牵线”数百万用户,捧出了一家20亿估值的公司。但如今,部分红娘却变成了平台的隐忧。
红娘类似于直播平台主播,直播间流水决定了红娘收入。只要用户在直播间打赏礼物,他们就能获得收入,分成比例在20%-52%之间。
在利益驱使下,有部分红娘诱导用户消费。据财中社报道,视频相亲过程中,一位男用户在红娘的诱导下,给心仪女孩狂刷1.8万元礼物。但直播结束后,女孩连手机号都没留下。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不少用户称,受到红娘诱导充值、送礼,但最终并没能交友。
图片
资料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除此之外,在伊对APP上,还曾出现过“婚诈”事件。
中国裁判文书网披露,陈某某隐瞒自己的职业,虚构身份为宝鸡市人民医院外科大夫“张涛”或“陈涛”,在伊对APP上结交女性。随后以多种理由骗取多名女性钱财,共计11.47万元。
当然,在类似案件中,伊对或米连科技并不是被告。
但客观来看,陌生人社交、情感社交的核心需求是提升关系匹配效率。如今,在伊对APP上,直播实际是一种娱乐形式,很难打破用户之间的信任藩篱。再加上诱导消费等“灰色”行为的出现,用户是否还会信任、留存?
回顾陌陌、虎牙等直播平台,以及探探等情感社交平台的发展历程,他们都曾经历过业务整改、平台严肃治理。
如今,有的被并购,有的正在“渡劫”,谋求转型。
虎牙市值仅剩6.56亿美元,较最高点已跌超85%。挚文集团市值11.11亿美元,较最高点已下跌79.48%。
从财务数据看,目前,米连科技确实风光无限。
但当潮水退去,它能否把握好商业化和平台合规经营之间的平衡点,它还能否延续高增长? $米连科技有限公司(临时代码)(91271)$
说明:数据源于公开披露,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END—
聚焦新科技、新金融、新消费,读懂产业与财富。
懂财帝所获奖励:
百家号鲲鹏计划奖
今日头条「财经领域最具影响力作者」
百家号影响力成长榜
富途牛牛新股大V
雪球今日话题首页推荐
今日头条青云计划奖获等。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