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比大模型本身盈利更严重的问题,出在下游应用生态。
近期,MIT(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一份关于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的报告。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投资领域,95%的投资几乎未为企业带来收益,仅有5%的项目成功落地商业化。此外,S&P Global在2025年初也提到42%的生成式AI项目被中途抛弃。
可见,下游应用的商业化进展,远远无法支撑起上游那动辄数万亿美元的算力资本支出。
英伟达是怎么被“抬”上5万亿的?
10月29日,美股一开盘,$英伟达$成为了史上第一个市值突破5万亿美金的公司。可以说,英伟达的市值取决于市场对于美国AI未来的乐观程度。然而,伴随着英伟达5万亿市值的到来,“AI泡沫论”的质疑声音也空前高涨。9月22日,英伟达宣布,将向OpenAI投资一笔高达1000亿美元的巨款。这意味着英伟达的投资款,有相当一部分又以收入的形式流回了自己的口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点赞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 66嘿嘿·10-30精彩你这都是几个月前的报告了点赞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