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AH各有偏好论招商银行的价值|投资成功彼岸与财务自由

AH各有偏好。

A追捧农业银行,H追捧招商银行。

农业银行市盈率10倍,市净率1.1倍,股息率2.9%。

农业银行H市盈率7.6倍,市净率0.6倍,股息率4.3%。

招商银行市盈率7倍,市净率1倍,股息率4.9%。

招商银行H市盈率8.2倍,市净率0.9倍,股息率4.4%。

招商银行的核心痛点在于息差持续收窄,压制利息收入;同时非利息收入也因财富管理市场低迷而承压。

不过,其资产质量保持稳定,风险可控,高股息率和分红政策增强了现金回报吸引力。

管理层向“财富管理+金融科技”转型以改善收入结构。

相比较下来的估值,招商银行不仅与农业银行倒挂,也与招商银行H倒挂,当前估值长期配置价值洼地,但短期增长需等待利率环境回暖与财富管理需求复苏等宏观催化剂。

招商银行是一块需耐心持有的价值型资产,而非短期投机品种。记录下来这一时刻,增持配置一点继续跟踪。

谈谈长期投资和财务自由。

长期持有,具有垄断护城河、估值低分红稳定的优秀公司,既可稳定吃点股息,也可收获公司成长。

慢慢攒股,慢慢变富,财务自由。

人生真正的价值,不在于财富数字的堆砌,而在于生命状态的从容。当我们重新审视“自由”的内涵,会发现它由两个维度构成:财务自由与内心自由。

投资不仅也不可能完全带来的是财务自由,而且能够带来内心自由。

因为什么是财务自由? 被动收入大于支出。

因为欲望不同,没有统一标准,却可以有一个参考标准,经营组合每年被动收入从中提取4%,如果能够覆盖支出,就可以实现财务自由了。

但是,欲望不同,还分各级别的财务自由,还有达不到的财务自由。

看看,财务自由本质是欲望管理。

财务自由并非一个具体数字,而是一种收入大于欲望的和谐状态。

如何能够达到比较和谐状态?

真正的自由践行者明白,降低物欲的关键在于超越他人眼光的束缚。

当你不再为他人评价而活,不再通过名车华丽物质证明自我价值,所需的金钱便会自然减少。

财富增长若伴随欲望膨胀,不过是新一轮的追逐;而节制欲望、专注内心,却能让人在现有财富中体验富足。

这就是内心自由。

投资智慧出发,最容易达到内心自由。

投资智慧在于构建可持续的系统。

价值投资的精髓恰在于此——它不要求时刻紧盯市场,而是通过建立稳健的投资体系,获得对抗不确定性的底气。

那些终日关注各种信息,关注纷杂消息,追逐热点、频繁交易的人,往往因焦虑而迷失,收益也不会好。都想要,都想沾,结果没有原则,迷失造成收益也不好了。

真正的投资者深知:自由来自对能力的确信,而非对波动的恐惧。从投资智慧出发,当你拥有不断复制成功的能力,便获得了最可靠的终身保障。

自由除了经济基础层面,还有身心健康等等。

内心孤独、焦虑,甚至由于频繁交易导致的,无论多少财富也填补不了情感的荒漠。

智慧的人生,真正的强者,擅长分配时间和精力,活在属于自己的节奏里。

有了经济基础,有了内心的笃定的底气,不必羡慕别人的光芒,不必焦虑暂时的暗淡,不总是频繁决策,将时间专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同时管住欲望,不输就是赢了,也进入了财务自由的状态了。

只富一次。

一旦决策影响财富出现巨大失误,再积累就很难了。

贪婪高估能力,过度自信招损,都是忽视了“只富一次”。不可否认也有东山再起的,但是属于超级难度级别。

因为一旦顺利,很容易忽视机会与资源的不可再生,而且以上时代带来的,本来也很稀缺。

所以保住本金,一定保住本金。

随着财富增长,幸福边际效应也会递减,而真正财富价值的创造能力,是系统构建能力和拥有健康良好财务心态。

自律,比如反贪婪反恐惧,比如克服浮躁反人性,等等,避免财富归零。

不要中招外界的高消费高负债的惯性路径依赖,而要打破“只富一次”的魔咒提升认知减少劳力的依赖。

在能够稳定的收息的基础上,收入大于内在欲望,外在不受诱惑不和别人比较,可以认为变成财务自由。

偶尔消费旅游,也不会破费了多少,长期投资组合收息能够应对,在能力范围内不需要与别人充分竞争,独立决策不追随,也不需要经外界认同。

人的幸福快乐是内心的安宁。保持身心健康减少医疗支出,做有益的事情。

长期投资组合彼岸不只是财务自由,人的幸福快乐也不只是财务自由的时刻,而是拥有投资这项技能。

只要拥有投资技能,并且能够持续应用可以终生受用。

越能内心安宁,越能感受到人生意义。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比较,不在于终点,而在于找到自己的步调,在追求物质基础的同时,滋养精神世界,最终活出从容自在的生命状态。

不必喧嚣,在静水流深中自有力量。当我们锚定内心价值,精简外在诉求,便会发现:自由从来不是远方的风景,而是经营做好当下选择的生活方式。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