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马智行 VS 文远知行:机器人出租车IPO谁更值得?

开篇提要:

当无人驾驶概念成为资本聚焦的新热点,Pony.ai(小马智行)与 WeRide(文远知行)正同时迈向港股/美股上市节点。两家公司虽为“机器人出租车”(Robotaxi)赛道双雄,但从估值、盈利路径、监管环境三方面来看,各有优势与风险,投资者需精准区分并择优布局。

一、估值与融资规模:资本容量即战斗力

关键数据点: Pony.ai 在其香港发行中“最高定价为每股 HK$180,估值或超过 100 亿美元”(截至 2025-10-28) 

解读: 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对无人驾驶赛道未来的成长性给予极高预期。Pony.ai 借助其此前在美国已上市的路径、合作伙伴(如丰田)背景,再叠加港交所对科技创新企业上市制度(Chapter 18C)放宽,使其发行估值高位站稳。

结论/影响: 若估值提前被市场“买入”,其上市首日及短期涨幅将具备较强催化。但高估值也意味着公司必须以更高标准交付增长,否则未来反噬可能更严重。

二、盈利及商业化路径:从实验走向规模化挑战

关键数据点: WeRide 在其美国 IPO 招股书中披露:截至 2024-06-30,其营收为人民币 1.503 亿元,同比下滑;净亏损达到人民币 8.817 亿元。 

解读: 尽管 WeRide 在 Robotaxi 测试与城市部署方面已有覆盖(30 余城,7国) ,但其商业化转化尚未显著,营收下滑+亏损扩大,显示“规模化盈利”仍处在高成本投入阶段。Pony.ai 同样步入估值阶段但盈利仍然尚未兑现。

结论/影响: 投资者应认识到:当前两家公司更像“成长投注”而非“稳健盈利企业”。选中者将在未来2-3年内证明确实能从测试转向商业化输出,否则估值面临回调风险。

三、监管与上市环境:港美“双上市”为双刃剑

关键数据点: 截至 2025-10-14,WeRide 已向港交所递交申请拟进行香港主板 dual-primary 上市,拟募资约 3 亿美元,估值约为 29 亿美元。 

解读: 在中美关系、境外上市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香港成为内地科技公司“回流”重要路径。WeRide 和 Pony.ai 均选择或正在申请港股上市,这提供了估值锚与更多流通渠道。但此路径同时意味着:监管门槛、信息披露、公众持股要求、锁定期等均不同于传统主板,投资者需关注这些制度变量。

结论/影响: 上市本身为估值一个上升窗口,但非风险锁定:若监管政策调整、市场情绪转冷,双重上市公司可能面临流动性折溢价、投资者结构异化的隐患。

四、赛道竞争与护城河:谁能抢占先机?

关键数据点: 根据报道,截至 2025-05-12,Pony.ai 曾在短期内“14 个交易日内股价飙涨近 390%” (行业板块反馈) 

解读: 这种股价表现反映了资本对“Robotaxi 即将商业化”预期的热情。但现实中,真正的竞争焦点在于: · 车队规模扩张速度 · 城市牌照/运营许可取得情况 · 与整车厂商、出行平台的生态协作 · 安全事故与公众信任的累积。Pony.ai 拥有“第一批量化部署”优势,而 WeRide 在国际化、模块化商业方案上也有布局。

结论/影响: 从中长期看,谁能将“测试+演示”转化为“付费服务+盈利模式”,谁更具赢面。投资者应重点关注其关键里程碑(如 Level 4 商业化服务城市、车队规模突破、合作订单实现)而非仅凭“上市+造势”判断。

结尾:

总体而言,Pony.ai 与 WeRide 在机器人出租车赛道都具备亮点——高估值、政策契机、行业先发。但二者也面临“高预期与长周期”的典型成长股特征。投资者宜分层思考:短期或追预期、可搏一搏;中期观察执行是否兑现;长期则看商业化路径是否真正落地。

三条可执行建议:

• 短期:关注两家公司上市发行定价、配售比例、首日公开市场表现,这将直接影响市场情绪与溢价水平。

• 中期:重点跟踪其未来6-12 月内发布的“车队规模”、“运营许可城市数”、“重大车企/平台合作”,以判断商业化进度。

• 长期:如果你作中长期布局,则更应把目光放在能否形成“高频付费服务+规模化运营”能力的龙头企业,而不仅仅是估值高的“未来设想”。

关键数据来源:Reuters / SCMP / 公司招股说明书

# 小马&文远首日跌超10%!后市有机会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