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港股最大车企IPO,赛力斯三十九年造就新能源“豪强”

日前,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赛力斯,601127.SH)发布公告,正式确定其H股发行的最终价格为每股131.50港元(不含1%经纪佣金、0.0027%证监会交易征费、0.00565%联交所交易费及0.00015%会财局交易征费),并计划于2025年11月5日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挂牌上市。

为2025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赛力斯此次港股IPO自2025年4月启动以来,进程高效推进:4月28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0月13日通过聆讯,10月27日启动国际配售和香港公开发售,10月31日公开发售结束。

根据招股书,公司拟全球发售1.002亿股H股(含香港公开发售1002万股及国际发售9018万股),若发售量调整权及超额配股权未获行使,预计募资净额达129.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18.38亿元),超越奇瑞汽车成为2025年港股最大车企IPO。

此次IPO吸引了22家基石投资者参与认购,包括重庆产业母基金(认购21.77亿港元,为最大单一认购方)、林园基金、广发基金、施罗德等知名机构,共认购8.26亿美元(约64.21亿港元),彰显市场对赛力斯长期价值的信心。

财报显示,赛力斯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05.34亿元,同比增长3.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30.46万辆。

其中,高端车型问界系列表现亮眼:问界M9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创50万元级车型交付新纪录;问界M8上市4个月蝉联40万级销量冠军,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全新问界M7上市36天交付突破2万辆,成为现象级热销车型。

技术层面,赛力斯坚持“软件定义汽车”路线,累计投入近300亿元研发资金,打造了魔方技术平台、超级增程系统、智能安全体系等创新成果,形成“技术突破-销量增长-盈利提升”的正向循环。公司第三季度虽因销售费用及研发投入增加导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74%,但前三季度整体盈利仍保持强劲增长。

根据招股书,赛力斯此次IPO募资净额的70%将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新营销渠道及海外市场拓展,10%用于营运资金和一般公司用途。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于欧洲、中东等地设立100家体验中心,并与**共建超充网络,覆盖主要国际市场80%的高速公路。

此外,赛力斯正布局第二增长曲线,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签署具身智能业务合作协议,围绕智能机器人决策、控制与人机增强技术展开协同攻关,探索AI+具身智能的产业化应用。

业内人士分析,赛力斯通过港股上市不仅将强化资金实力,更可借助国际资本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为全球化战略提供长期支撑。随着问界系列车型持续热销及技术壁垒不断夯实,公司有望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占据更稳固的市场地位。

新能源“豪强”三十九年进化史

随着赛力斯正计划11月5日登陆港交所主板,这家中国新能源车企的三十九年发展历程再次成为焦点。从重庆巴县一间不足30万元资产的弹簧厂,到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赛力斯的进化史堪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1986年,张兴海在重庆巴县创立“重庆巴县凤凰电器弹簧厂”,初期以生产洗衣机弹簧为主。凭借技术创新,其研发的方丝弹簧迅速占据国内洗衣机弹簧市场90%的份额,成为行业知名的“弹簧大王”。这一阶段,工厂虽规模有限,但通过涉足摩托车减震器、汽车座椅弹簧等领域,积累了扎实的制造业基础。

1996年,企业改组为重庆渝安创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并成功进入长安汽车供应链,产品远销海外。这一转型标志着企业从单一弹簧制造向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延伸,为后续整车制造埋下伏笔。

2003年,张兴海抓住东风集团旗下微车合资公司亏损的机遇,与东风汽车合资成立“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后更名为东风小康),正式进军整车制造领域。2005年,首款微型面包车“东风小康K07”上市,凭借经济实用的特点迅速热销,2009年产销突破20万辆,跻身中国微车市场前三。

然而,微车市场的低端标签逐渐限制了企业发展。2013年,东风小康推出SUV品牌“东风风光”,试图突破市场定位,但受新能源汽车浪潮冲击,传统燃油SUV销量在2018年后急剧下滑。这一阶段暴露了传统车企在技术迭代中的被动性,也促使企业加速向新能源领域转型。

2016年,小康股份(赛力斯前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同年在美国硅谷成立SF Motors公司(后更名为赛力斯),专注三电技术研发。这一战略布局抢占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的先机。

2017年,赛力斯获得国家发改委新能源乘用车投资项目核准,成为全国第八家具备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的企业。2019年,公司推出首款电动车型SF5,并投产两江智能工厂,该工厂按工业4.0标准打造,投资超80亿元,具备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生产能力。

技术并购是这一阶段的关键动作。2016年,赛力斯收购特斯拉联合创始人马丁·艾伯哈德的InEVit公司,获得增程式电动技术专利;2020年,通过股权重组实现对东风小康的全资控股,东风汽车集团成为其第二大股东,为后续资源整合铺平道路。

2021年,赛力斯与**达成深度合作,联合推出高端智慧汽车品牌AITO问界。首款车型问界M5搭载HUAWEI DriveONE纯电驱增程平台和HarmonyOS智能座舱,将智能科技与汽车制造深度融合,上市后迅速成为现象级产品。

2025年,赛力斯加速全球化战略,公司港股公开发售结束,市场认购热情高涨,香港公开招股部分获超百倍超额认购,融资认购额超1200亿港元。11月5日,赛力斯将以股票代码“09927”正式登陆港交所,成为首家“A+H”两地上市的豪华新能源车企。

此次IPO募资净额的70%将用于研发投入,20%用于新营销渠道及海外市场拓展,10%用于营运资金。公司计划在2026年前于欧洲、中东等地设立100家体验中心,并与**共建超充网络,覆盖主要国际市场80%的高速公路。

随着港股上市的完成,赛力斯将借助A+H双平台资本优势,加速技术迭代与市场扩张。从弹簧厂到新能源豪强,这家中国车企的进化史,不仅是一部技术驱动的创业史,更是一部中国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的缩影。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