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正在逼近一场流动性危机

美国正在逼近一场流动性危机

过去一周,美国金融市场的资金面开始出现明显的紧张迹象。 短端利率上行、回购需求激增、银行准备金持续下降——这些看似分散的信号,正在共同指向一个结论:

市场的流动性正在变得稀薄,美国正处在一次新的流动性收缩周期之中。

表面上,美联储刚刚宣布将在12月正式结束量化紧缩(QT),政策似乎已开始转向宽松;但市场的实际反应却完全相反。

短期资金利率不降反升,机构对美元的争夺异常激烈,这种背离正揭示出问题的核心:

流动性的源头并未恢复,反而被财政端进一步抽离。

利率失控:降息未能拯救资金荒

10月底,美国回购市场上演了一幕典型的“资金挤兑”。 有担保隔夜融资利率(SOFR)在10月31日飙升至4.22%,单日上升18个基点,为自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的最大涨幅。

图片

按照常理,在美联储刚刚降息、联邦基金目标区间维持在3.75%—4.00%的背景下,SOFR应稳定在4%左右;

但现实却是,市场融资成本完全无视降息,反而比政策利率更高。

与此同时,美联储的常设回购工具(SRF)在同一日的使用规模暴涨至503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SRF原本是应急机制,只在极端流动性紧张时才会被大规模启用,如今的异常放量意味着——金融机构正集体在美联储“抵押借钱”,以弥补短期资金缺口。

这反映出一个尴尬事实:尽管美联储试图通过停止缩表来缓解流动性紧缩,但其效果被其他因素完全抵消。

政府关门的“隐形加息”

导致这一轮资金紧缩的真正推手,其实是美国财政部。

由于国会长期僵局,美国政府已经进入部分关门状态。 为了维持基本运转,财政部必须提前筹措现金——这笔钱存放在财政部的一般账户(TGA)中。

过去三个月,TGA余额从3000亿美元暴涨至1万亿美元,增加了整整7000亿美元。 问题在于,这7000亿美元不是从海外流入的新增资金,而是直接从金融体系“吸走”的流动性。 简单来说,财政部存得越多,市场上可用的现金就越少。

这一过程的后果是显而易见的。 美联储体系内的银行准备金跌至2.85万亿美元,创2021年以来新低;外国商业银行在美持有的现金资产也下降了3000多亿美元。 市场短期融资渠道被压缩,机构之间的拆借成本急剧上升——这实际上相当于财政部在“变相加息”。

美联储刚刚松了一口气,财政部却一脚踩在了市场的喉咙上。 当前的资金面紧张,并不是央行政策的直接结果,而是政治僵局的副产品。

图片

资金紧张往往具有极强的反身性。 当短期融资利率上升、回购需求飙升时,机构会出于风险考虑进一步收紧头寸、减少放贷,从而使流动性更趋紧张。

这正是2019年9月美国回购危机的教训——当年市场因准备金骤降而爆发“利率闪崩”,美联储不得不紧急出手注资。

如今的局面与那次事件高度相似: 一边是量化紧缩尾声下的准备金减少,另一边是财政部“吸金”式的资金囤积。两股力量叠加,正在把市场推向同一个临界点。 如果短端融资指标(如SOFR、TGCR、SRF使用量)继续恶化,不排除市场出现新的“技术性流动性危机”,迫使美联储提前出手干预。

危机的另一面:财政再开门或引爆“隐性QE”

危机往往也是转机。

既然流动性收紧的根源在财政端,那么一旦政府重新开门、财政部开始动用其庞大的现金储备,局势可能迅速反转。 届时,财政部将把TGA账户中积累的上万亿美元重新支出到经济中——这意味着数千亿美元的资金将重新回流银行体系。

这一过程与传统意义上的“量化宽松”本质相同,只是没有公开冠以QE之名,因此被市场称为“隐形量化宽松(Stealth QE)”。 类似的情景在2021年曾出现过:当财政部释放现金、流动性迅速回流时,美国股市在年末迎来了一轮显著上涨。

因此,本轮流动性紧缩虽然短期令市场承压,但中期可能成为年底反弹的伏笔。 风险资产的表现,尤其是比特币、小盘股和AI产业链之外的成长类资产,可能在流动性重新释放后迎来显著修复。

流动性周期的临界点

美国当前的局势,正在成为一个典型案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彼此掣肘,政治僵局放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 从本质上看,这场“钱荒”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技术性波动,而是高赤字、高债务和高政治风险共同作用下的结果。

接下来,就当着重关注以下方面。

  • • 短期,美国资金面确实已经进入临界区;

  • • 中期,政府重启可能带来一次“补水式宽松”;

  • • 长期,财政赤字的结构性矛盾是否仍在积累,这种危机可能是周期性波动的前奏。

当财政部决定放水,市场的情绪可能瞬间逆转; 但当债务扩张重新成为主题,流动性紧张终将卷土重来。

在这场政策博弈与资金枯竭的交错中,市场的真正考验,不在波动本身,而在理解:谁才是真正掌控流动性开关的人。

我们持续跟踪全球宏观流动性周期、财政政策与资产定价之间的关系, 

同时重点关注AI算力、半导体、有色金属、创新药与智能制造等核心赛道的结构性机会。 

更多系统化研究,欢迎关注我们的系列专栏——《方舟全球产业研究》

# 特朗普开始救市!该进场了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