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在抢大同的酒店?同个中高端品牌开3家还一房难求!

  “想找一家品质高又有文化特色的酒店,怎么就这么难?”游客李然站在大同古城墙下一边皱眉,一边刷着手机里的OTA平台,弹出的不是看起来品质参差不齐的客栈,就是千篇一律的商务型酒店。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古城店;图源:璞隐酒店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与古城北门隔街相望的璞隐大同古城店,庭院里的非遗香囊体验刚结束,游客捧着香囊不肯走,“没想到住酒店还能做非遗,比逛景点有意思”;前台还在接预订电话,“古城店明晚的房?没了,要等后天,您看永泰店行不行,非遗剪纸课还能约”。

  这一幕反差,恰好戳中了大同文旅市场的痛点,也藏着璞隐品牌与城市文旅双向奔赴的密码。

  “此生必去”的大同,供需错配的住宿市场

  大同的文旅热度早已不是新鲜事。古建迷和中式文化爱好者称之为“此生必去”的宝藏目的地。游客的扎堆涌入,让大同跃升为酒店集团的必争之地。

  企查查数据显示,2022-2024年大同酒店相关企业注册量翻倍增长,分别新增341家、707家、717家,今年截至目前已注册498家。

  虽然数量激增,但是供需错配早就藏不住了。游客需求早已跳出“有地方住就行”的阶段,逛完云冈石窟想找禅意呼应,走完古城墙想闻墙砖故事,带孩子研学想摸非遗技艺……

  反观大同酒店市场的供给均值还停留在满足住宿需求的阶段。迈点研究院分析师指出,2024-2025年大同新增酒店中,超50%是客栈民宿和经济型酒店,真正兼具中高端定位与文化特色的住宿产品市场严重不足。

  这为璞隐在大同规模化布局埋下伏笔。截至目前,璞隐已经在大同开出3家酒店,盘踞古城核心区与交通枢纽,签约的2个项目也将于2026年开业,构建“古城四面全覆盖”的布点格局。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古城店;图源:璞隐酒店

  一个地级市居然能撑得起这么多同品牌中高端酒店,到底是大同的文旅魅力太强,还是璞隐酒店藏着什么“杀手锏”?

  当璞隐遇见大同,相见恨晚

  任何投资的深化都源于前期的利好验证。综合多家OTA平台数据,迈点发现三家开业门店均稳居区域口碑前列,不仅是游客高品质住宿的优选,还是大同当地婚庆的热门场地。

  璞隐在大同的成功,本质是品牌调性与大同城市气质的三重精准契合,最终实现品牌与城市的相互成就。

  1、品牌调性与城市气质的深度契合

  大同古城核心区的华严广场、鼓楼西街等景点游人如织,但密集人流与商业喧嚣,让不少游客苦于“想逛古城又求安静”的矛盾。璞隐 “大隐于市,返璞归真” 特质,恰好破解了这一痛点,让游客能沉淀下来感受文化。

  细看三家门店,在选址上均采用“近资源而不临喧嚣”的选址策略。古城店位于古城北侧,过条街就是古城北城墙,步行10分钟内可达华严寺;永泰店扎根百盛商圈,却通过独立院落设计营造出静谧氛围;高铁站店紧邻交通枢纽,专门设置的“璞茶庭院”成为游客卸下旅途疲惫的缓冲空间。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古城店;图源:璞隐酒店

  这种“逛古城、住安静、品文化”的体验,精准击中了游客的核心需求,让他们在行走间,为自己留白。

  2、产品设计与古建文化的视觉共鸣

  走进璞隐大同各门店,“城市隐逸空间”理念下的中式美学扑面而来,与大同古建文化底蕴自然呼应。

  呈现山水意境的大堂山脉吊灯、随处可见的菩提叶装饰,复刻出古建的雅致内敛;以“清莲居”“暗香居”等文人诗词命名的客房,搭配原木家具与素色布艺,延续古建的意境表达;公区的菩提叶装饰与竹编工艺,更暗合云冈石窟的自然禅意,让住客在酒店内就能感受到“从石窟到庭院”的文化衔接。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高铁站万达广场店;图源:璞隐酒店

  这种设计并非简单元素堆砌,而是对大同文化的深度转译。就像古城墙的青砖承载历史记忆,璞隐的每一处细节都在传递东方美学,让住宿空间成为古建文化的延伸展厅。

  3、文化活动与属地文化的精准同频

  在璞隐与大同的共生关系中,文化活动并非简单的品牌附加项,而是品牌底色与属地文化深度咬合,每一项都紧扣当地特色。

  依托璞隐新国潮文化节,各门店以“东方写意美学”为骨架,填充大同古建、非遗、饮食等在地文化血肉,让酒店从住宿空间升级为大同文化体验的延伸载体。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古城店;图源:璞隐酒店

  古城店提供非遗香囊制作体验,还聘请20多年经验的刀削面大师,将大同饮食文化融入酒店早餐。永泰店主打商务和家庭双场景,承接政企合作与家庭研学,针对家庭客群推出“非遗剪纸小课堂”和亲子汉服体验。高铁站店侧重中转便捷与文化缓冲,以快速入住、璞茶奉茶服务中转与团客群体。

  基于不同的客群需求打造差异化场景,璞隐实现“一店一文化亮点,三店共筑大同记忆”的布局,助推大同文旅从打卡游升级为深度体验游。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永泰店;图源:璞隐酒店

  与此同时,大同也用文旅热度反哺璞隐。2025年国庆期间,整体门店RP(酒店每间可售房收入)和ADR(酒店平均房价)的均值分别超过700元和900元。其中古城店RP更是突破1000元,而永泰店和高铁店ADR同比提升20%以上。

  两者相互赋能间巧妙实现了品牌、客群与目的地的三方共赢。

  不止大同,文化城市都在等懂它的璞隐

  大同的成功并非孤例。现在文旅早就不流行“打卡游”了,游客想深度逛一座城,可太多文化城市,都陷在有文化没载体的困境里。

  越来越多像大同这样的文化城市,需要璞隐这样“懂文化、能落地”的住宿品牌;而璞隐也在这些城市里,找到了“一城一文化、一店一特色”的扩张逻辑。

  在曲阜,璞隐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将隐逸理念与孔孟之道结合,打造诗书传家的住宿场景;而在泰安,璞隐则围绕泰山文化做文章,将隐逸与登山祈福结合,打造山景禅意空间。

  这些案例共同印证了在城市文旅迭代升级的下半场,文化城市与璞隐双向奔赴。

  对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而言,璞隐将沉睡的文化资源转化为游客能触摸、能参与、能记住的体验,助推文旅“流量”转化为“留量”。

  正如业内人士所言:“不是璞隐选择了文化城市,而是文化城市的升级需要这样的‘文旅合伙人’,使之成为自身的文旅增值引擎。”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古城店;图源:璞隐酒店

  对璞隐而言,城市的文化底蕴为其提供了商业模式的落地土壤。更为重要的是,这将助力品牌避免陷入“拼硬件、打价格战”的同质化泥潭,实现差异化竞争。

  进入2025年,璞隐全域布局明显提速,已经实现在营店从单店到百店的突破,并成功签约近200个项目。其路径也愈发清晰,除了一二线城市,璞隐还专注文旅特色鲜明且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文化城市,通过“品牌文化与城市基因”的精准适配,成为当地的文旅金名片。

  未来,伴随璞隐进一步深化市场布局,“住璞隐、品城市文化”或将成为一种旅行潮流,实现酒店带动文旅、文旅反哺酒店的良性循环。

  写在最后

  城市文旅的升级,从来不是 “建更多酒店、招更多游客”的数量竞赛,而是 “让游客留下来、品文化、愿复购”的质量提升。璞隐与大同的故事,正是对这一逻辑的完美诠释。

图注:建国璞隐大同永泰店;图源:璞隐酒店

  当“东方写意美学”遇见千年古建文化,当大隐于市的静谧平衡了古城的喧嚣,当璞隐的菩提叶装饰遇见云冈石窟的禅意,当非遗体验走进酒店的庭院,诞生的不仅是5家酒店,更是一个个 “能让游客慢下来感受文化” 的精神空间。

图源:璞隐酒店

  在这里,住客可以喝一杯源自清代古方的璞茶,听一段古城墙的历史典故,做一件非遗手作……这些不赶时间的体验,才是让游客记住一座城、愿意再来的关键。

  这充分证明,好的住宿品牌能成为目的地文旅的“放大器”。它能让沉睡的文化资源 “活起来”,让游客与城市的连接 “深起来”,这正是未来城市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方向。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