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金融市场一夜间陷入“混沌”,“大空头”或成当下主线?
美东时间11月4日,美股三大指数全线收跌,科技股成为重灾区。纳指暴跌2.04%,标普500指数跌1.17%,道指跌0.53%。以英伟达、特斯拉、谷歌为首的“美股七姐妹”总市值单日蒸发约45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万亿元),费城半导体指数重挫4%,引发全球市场连锁反应。
此次科技股崩盘的导火索直指AI概念股的业绩与估值背离。尽管Palantir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增63%并上调业绩预期,但其股价仍暴跌近8%,过去一年涨幅达300%、远期市盈率超200倍的极端估值成为市场抛售的直接诱因。
英伟达作为AI算力“卖铲人”,虽三季度数据中心收入环比增长超40%,但股价仍跌近4%,带动半导体板块集体下挫。美光科技更因第二财季营收指引低于预期,盘后暴跌17%,揭示全球PC及智能手机需求疲软对AI产业链的传导压力。
曾精准预测2008年金融危机的“大空头”迈克尔·伯里(Michael Burry)再度出手,其旗下对冲基金Scion Asset Management披露持有价值约9亿美元的Palantir看跌期权和18.7亿美元的英伟达看跌期权。
这一动作被市场解读为AI泡沫即将破裂的强烈信号,直接动摇投资者信心。高盛CEO大卫·所罗门警告,未来12-24个月美股可能出现10%-20%的回调;摩根士丹利CEO特德·皮克亦表示,10%-15%的回撤是“健康调整”。标普500指数远期市盈率已超23倍,接近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高位,估值压力成为压垮科技股的最后一根稻草。
“大空头”10亿美元做空英伟达
根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13F持仓报告,伯里执掌的Scion资产管理公司以超10亿美元名义价值押注英伟达与Palantir股价下跌,其中针对英伟达的看跌期权规模达1.86亿美元。
这一动作直接引发科技股连锁抛售,英伟达单日市值蒸发1990亿美元,全球AI投资逻辑面临严峻考验。
伯里的做空行动并非临时起意。其管理的Scion基金在三季度报告中,将80%的仓位集中于英伟达和Palantir的看跌期权,其中针对英伟达的100万股看跌期权名义价值达1.86亿美元,而Palantir的500万股看跌期权更高达9.12亿美元。 尽管文件未披露具体行权价与到期日,但市场普遍推测,伯里瞄准的是2026年上半年AI概念股的估值回调窗口。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伯里首次对英伟达出手。早在2025年一季度,他便在特朗普政府挑起关税战前建立对英伟达的看跌头寸,而此次行动规模较此前扩大数倍。 伯里在社交媒体X上发布的图表显示,亚马逊、Alphabet和微软的云业务增长已大幅放缓,当前科技行业资本支出增速更与2000年互联网泡沫时期持平。他引用《大空头》台词警示:“有时唯一的胜利方法就是不参与。”
尽管英伟达股价年内累计上涨55%,市值突破5万亿美元,但市场对其盈利可持续性的质疑日益加剧。德意志银行策略师指出,英伟达数据中心业务虽环比增长超40%,但AI芯片需求增速已现放缓迹象,而其H100 GPU单价涨至6.5万美元,进一步压缩下游企业利润空间。 摩根士丹利测算,当前科技股远期市盈率达28倍,远高于2022年的19倍,估值压力已接近临界点。
更严峻的是,AI应用端企业普遍面临“三重困境”:硬件采购成本攀升、模型训练成本高昂、生态维护成本激增,而用户付费意愿低迷、企业客户决策周期长、同质化竞争激烈等问题导致变现艰难。 瑞银数据显示,2025年全球AI应用企业平均资本回报率仅为8.7%,不足算力基础设施企业的1/3。
面对伯里的狙击,Palantir首席执行官亚历克斯·卡普(Alex Karp)公开回怼:“做空我们和英伟达简直疯了!这两家公司恰恰盈利能力极强。”他指控伯里“实际上是在做空AI”,并质疑其利用舆论掩护平仓离场。卡普强调,Palantir三季度营收同比大增63%,且上调全年业绩指引,但市场仍因伯里的持仓披露导致股价两日暴跌15%。
英伟达方面虽未直接回应,但其股价表现已说明问题。11月4日,英伟达成交额排美股第二,收跌3.96%,而Palantir成交额排第三,收跌7.94%。
比特币跌破10万美元超34万人爆仓
值得关注的事,近期全球加密货币市场遭遇血洗式暴跌,比特币一度跌破10万美元心理关口,以太坊等主流币种全线下挫,市场情绪陷入深度恐慌。
据CoinGecko数据,截至11月5日9时17分,比特币报99976.78美元,24小时跌幅达5.9%,较10月6日创下的历史最高价126080美元跌超20%;以太坊报3192.89美元,24小时跌幅达11.5%,较8月24日的历史高点4946.05美元暴跌35.4%。
此次暴跌引发连锁爆仓,Coinglass数据显示,过去24小时内全球超34万人被强制平仓,爆仓总金额高达12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占比超80%。更雪上加霜的是,以太坊生态去中心化金融协议Balancer遭遇黑客攻击,预计损失超1亿美元。
这一事件直接导致以太坊价格在11月4日单日暴跌9%,并拖累整个山寨币市场。与此同时,Bybit交易所因黑客攻击损失15亿美元、Infini平台被盗近5000万美元等安全事件,暴露出中心化平台的安全漏洞,引发市场对加密货币基础设施可靠性的信任危机。
此次暴跌呈现出典型的“多杀多”特征。 据Coinglass统计,11月3日单日爆仓人数达18万,总金额4.82亿美元,其中多单爆仓4.3亿美元;而11月4日-5日期间,爆仓规模进一步扩大至12亿美元,涉及34万人。
最大单笔爆仓出现在Hyperliquid-BTC平台,金额高达167.48万美元。市场分析指出,高杠杆交易者(尤其是合约多头)在价格快速下跌中触发强制平仓,形成“价格下跌→爆仓→抛售压力增大→价格进一步下跌”的恶性循环。
币安等头部交易所内,部分山寨币价格出现异常脱锚现象,显示市场深度严重不足。Matrixport警告称,若缺乏新增资金入场,以太坊可能陷入长期盘整甚至深度回调。而Coinotag的报告更指出,加密货币市场总市值已逼近3.56万亿美元关键支撑位,若跌破该水平,可能引发更大规模抛售。
加密货币市场的崩盘迅速传导至其他风险资产。 11月4日,美股科技股集体重挫,纳斯达克指数暴跌2.04%,英伟达、特斯拉等科技巨头单日市值蒸发超3万亿元人民币。与此同时,大宗商品市场也未能幸免,COMEX黄金期货价格跌逾1%,失守4000美元/盎司关口;NYMEX原油期货主力合约下跌1.10%。
亚太市场集体跳水,日韩股市领跌
11月5日开盘,亚太股市遭遇集体重挫,日韩股市开盘后跌幅迅速扩大,A股、港股及东南亚主要股指全线走弱,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
韩国综合指数开盘后急跌,KOSPI200指数期货一度跌超5%,触发韩国交易所“Sidecar”熔断机制,程序化交易卖单被暂停5分钟。个股方面,权重股遭遇抛售潮:软银集团跌超10%,三星电子跌超6%,SK海力士、现代重工跌超7%。日本市场同样惨烈,日经225指数跌近3%,基恩士、索尼等龙头股跌幅居前。
分析指出,日韩股市暴跌源于双重压力。 一方面,前期累计涨幅过大引发获利了结——截至11月4日,日经225指数年内涨幅达29.8%,韩国KOSPI指数年内飙升近72%,均处于历史高位;另一方面,美元指数突破154关口,日元贬值压力加剧资本外流担忧。
港股市场同步走弱,恒生指数跌近2%,恒生科技指数跌超3.8%。 中资券商股遭遇抛售,国泰君安国际一度跌近17%,阿里、小米等权重股均跌超2%。值得注意的是,AH股溢价指数创阶段新低,显示港股流动性压力加剧。
亚太股市暴跌引发全球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现货黄金从最高点短线急跌超89美元,报4107美元/盎司;现货白银跌近3美元,报51.23美元/盎司。加密货币市场遭遇“血洗”,比特币跌超2.8%,以太坊跌超5%,超32.7万人爆仓。大宗商品方面,布伦特原油早盘一度涨超12%,但随后回落至跌1.39%,反映市场对需求前景的担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