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前三季度效益持续向好 资产质量保持优秀

文/每日财报 仲宇

日前,杭州银行正式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

财报显示,杭州银行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88.8亿元,同比增长1.3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49亿元,同比增长15.01%,增速领跑同行;不良率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0.76%和513.64%,保持行业最优水平。

2025年,不仅是杭州银行“二二五五”战略规划的收关之年,也是其实现“中国领先价值银行”的重要转折点。

01 强化资源配置,规模稳健增长

2025年以来,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面临动能切换,在此大背景下,银行因有效需求的结构化调整,面临着周期带来的考验。

今年以来,深度求索、宇树科技等新“杭州六小龙”陆续走向台前,用一个个“DeepSeek”时刻,向全世界展现中国的科技硬实力,同时也为杭州这座“数字经济第一城”增添了浓厚的科技色彩,产业的转型升级,对金融供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提供了历史性的机遇。

杭州银行以“深耕本土、辐射周边”的发展战略,通过强化资源的有效配置,实现了规模的稳健增长。

截至三季度末,杭州银行总资产为22954亿元,总负债为21324亿元,分别较上年末增长8.67%和7.9%。

资产配置上,贷款和金融投资双双突破万亿大关,分别达到10256亿元和10881亿元,分别较期初增长9.39%和12.03%,占总资产比重为92.08%,较期初提升1.72个百分点,核心贷存比较期初提升2.38个百分点至76.05%。

1、大公司板块,杭州银行持续优化“1+5”管理模式,推动“四通三易”品牌核心产品整合升级,扎实推进金融“五篇大文章”。截至三季度末,金融线条贷款余额为6516.6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63.64亿元,增幅达15.28%。

“六大引擎”全面开花,其中,“外汇金引擎”服务客户数同比增长23.55%、跨境融资投放同比增长69.06%;“科创金引擎”探索科创3.0模式,推进“投融通”系统迭代;“上市金引擎”围绕资本市场热点丰富应用场景,满足企业差异化融资需求,持续赋能优质实体企业成长。

杭州作为“碳达峰先行城市”,杭州银行启动绿色金融智慧管理体系建设,持续加大绿色低碳产业支持力度,期末绿色贷款余额为1048.56亿元,同口径下较期初增长18.45%。

2、大零售板块中:小微金融方面,杭州银行加速向企业端、信用端延伸,聚焦四类重点客群方向加大拓新力度,完善小微企业融资产品体系,截至三季度末,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为1722.7亿元,较期初增长10.73%,通过信用小微专营模式的复制推广,期末贷款余额为230.64亿元,较期初增长17.7%。零售金融方面,杭州银行持续巩固杭州地区按揭市场份额,推进重点城市按揭业务突围,消费代业务则紧扣提振消费行动,持续优化产品和服务模式;截至三季度末,零售金融线条贷款余额为1483.1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3.7亿元。

在加强资源有效配置下,加上今年以来通过合理调整负债结构,把握市场机会多次下调各品种存款定价,有效控制了负债成本。因此,2025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200.93亿元,同比增长9.96%,在行业息差收窄的压力下脱颖而出。

02 轻资本战略见效,打开成长空间

对于银行而言,传统的借贷业务相当重资本,且容易受到信贷周期的影响,因此向轻资本转型是一众银行追求的发展目标;早在2023年,杭州银行便提出推进轻资本转型的发展方向,经过持续的调整和战略改革后,在2025年进一步强化轻资本战略,提出“流量化、国际化、数字化、敏捷化”的转型导向,明确将“轻资本”作为核心发展路径。

财报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为32.98亿元,同比增长12.64%,占总营收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14个百分点至11.42%。

大公司板块方面,通过提升和丰富企业客户的综合服务提升中间业务收入;例如,持续拓宽“财资金引擎”的服务便捷,以结算为核心向企业全经营链路延伸,提升移动端财富服务能力,强化对客司库体系的资产负债支撑;“债券金引擎”发挥优势,前三季度承销各类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1279.78亿元,在浙江省内银行间市占率继续排名第一;“贸易金引擎”深度融入企业供应链生态,运用“票、证、函、链”体系化服务方案破解产业融资困局,提供一站式贸易金融解决方案。

零售金融方面,通过聚焦代发、企业主、家庭经营者及银发等重点客群,晚上“幸福金桂”财务品牌名手客户管理资产规模实现稳健增长,截至三季度末,零售客户AUM大6743.57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98%。

大资管方面,杭州银行通过深化客户分层经营和重点产品开发,提升联动营销与综合服务能力,期末托管规模超2.05万亿元;全资子公司杭银理财的产品规模达到5574.58亿元,较上年末增长27.1%。

“我们希望杭州银行是‘轻资本’的发展路径,是一个‘有效益’的增长方式,是一个‘可持续’的发展状态。”董事长宋剑斌如是说,而在2025年以来的发展中,也看到了杭州银行轻资本战略初步显现成效,为长期发展打开了新的成长空间。

今年以来,“新杭州六小龙”向外界展示了杭州的科技底蕴,政策端也发力支持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杭州银行借此机会在科技金融领域持续突破试点业务。

例如,今年3月初,金融监管总局启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后,杭州银行作为首批试点银行迅速响应,为一家科创板半导体企业提供并购支持,助力其打通产业链协同,提升整体效益。

就在刚过去的10月,杭州获批跨境电商高水平开放试点,杭州银行总结多年来跨境电商收汇实践经验,率先落地新型国际贸易结算服务,坚持“展业三原则”,按照“实质重于形式”,通过多维度主体尽调与大数据监测,优化跨境电商收汇流程,有效提高了结算服务效率。

03 分红诚意满满,凸显投资价值

杭州银行以打造“中国价值领先银行”为发展愿景,争做创造恒久价值的“优等生”和广受内外信赖的“好银行”,在“二二五五”战略的施行,在保障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再次创下佳绩。

2025年前三季度,杭州银行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57.49亿元,同比增长15.01%,领跑同行;并且在“量、本、利、险”的平衡和协调下,杭州银行不良率仅有0.76%,拨备覆盖率高达513.64%,资产质量和风险抵补能力皆在同业中保持最优水平。

在投资者回报方面,杭州银行始终践行“与股东共享发展成果”的承诺,在业绩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亦提高对股东的回报;与三季报一起披露还有杭州银行2025年中期利润分配方案,该方案拟向股东每10股派发税前孤立3.8元,中期分红规模达到27.55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24%。

纵观下来,杭州银行在资产负债结构与资产质量、业绩增长与风险抵补能力两对关系中皆为行业中的“优等生”,而投资者也用真金白银表示支持;今年以来杭州银行市值不断上涨,触发了可转债的强赎机制,而转债持有者看好杭州银行的未来纷纷选择转股,累计149.94亿元的可转换债券转换为杭州银行的股票,转股比例高达99.96%。

转股的落地,进一步夯实了杭州银行的成长基石。截至9月末,杭州银行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及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皆有所提升,其中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期初提升0.79个百分点至9.64%,为未来业务拓展提供了雄厚的资本底蕴。

04 结语

杭州作为浙江的省会,其经济辐射能力覆盖长三角、环渤海、珠三角三大经济发达圈,这些区域聚集了大量的优质企业和高净值人群,在一定程度上与浙江经济形成产业上的“互补”,为业务拓展便捷提供了强力支撑。而杭州银行在深耕杭州本土的同时,通过上海、北京、深圳、南京、合肥五大省外分行实现边际延伸;伴随着在本土积累的竞争力向外拓展和“轻资本”战略的推进,将为杭州银行长期成长带来强劲的动能。 $杭州银行(600926)$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