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骑手社保覆盖,美团的“超级阳谋”
学界讨论社保概念时,热衷引用的一个概念是“帕累托最优”,主张以市场机制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认为只要在社会经济福利增加的过程中没有出现人的状况恶化就是合理的。
市场经济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理论指导,主要就是实现自由竞争条件下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福利经济。但帕累托最优也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那就是忽视了道德在社会福利分配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学界常把“社会福利函数”理论作为其补充,强调“效率”和“公平”的匹配性。
当前,以美团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经济在社会保障中扮演的新角色,为兼顾“效率”和“公平”贡献了一个精彩的案例。
在我国,按照传统的劳动二分法框架,骑手作为灵活就业者,无法被认定为和平台具有劳动关系;2021年,我国劳动关系开始向三分法转型,“不完全符合确立劳动关系情形”首次出现在规范性文件中,这意味着我国专门针对灵活就业人群增加了第三种劳动形态。
骑手,或成为灵活就业人群中第一批吃到三分法政策红利的群体。
在监管部门指导下,经过5年探索,10月27日美团宣布骑手养老保险补贴率先覆盖全国,向全部骑手开放。11月开始,只要骑手在美团上的月收入达到就业地相关缴费基数下限,且近6个月有3个月满足该条件,美团就以相关缴费基数为基准,补贴50%的费用。
不论身份——无论是否只跑美团一个平台,不论在美团上跑的是专送还是众包。
不论时间——不像传统职场那样对固定工作时间有要求。
不论地域——可以在工作城市交,也可以在户口所在地交。
一方面,这考虑到了骑手的工作性质上存在较强的过渡性和灵活性,对到手的实际收入更为看重,更符合骑手这个职业的特点;另一方面,这也考虑到美团这样拥有数百万骑手的平台,把所有骑手签订成固定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的成本过大,大到超越了企业的年利润,而外卖配送又存在明显的“忙闲时”,这么做显然违背市场规律。
总结来看,美团的这一做法,可以说既照顾到了骑手的福利,又增强了骑手对企业的好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也有所裨益。
百万骑手保障:美团的可持续性探索
福利体系从来都不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而是一道复杂的组织管理题。
根据最新统计数据,截至2025年8月,全国外卖骑手数量已突破1500万人,仅美团就拥有约800万。这个庞大的数字背后,每一个小数点的波动,都可能意味着数亿元的投入变化,也关乎数百万人的权益保障。在美团之前,没有企业能对如此大规模的灵活就业群体形成有效管理和保障,美团可谓摸着石头过河。
美团的思路是探索可持续的方案,并通过“试点-验证-推广”的循环机制来落实。
美团为骑手提供的是灵活就业模式,只要收入达标就可领取参保补贴,无论全职还是兼职,或是在时间与地域上如何流动。这种以配送单量为核心考核指标(OKR)的体系,从设计之初就将可持续性植入了根基。
在这个基础上,美团进行了长期的探索。2021年,美团开始探索骑手福利保障。随后参与人社部指导下的灵活就业人员社保探索,2022年率先试点解决骑手的“工伤保险”,即新兴职业伤害保障,这迈出了骑手保障的第一步,也开启了美团的全面探索。2024年,美团在人社部指导下形成“五险一金”之外的新型方案,2025年上半年启动“参保补贴”试点。整个过程中,先行先试、持续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
此次全面放开养老保险,美团已经悄然探索了一年。2024年,在“工伤险”试点探索的基础上,美团制定了骑手养老保险方案,并在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完善细节。今年4月,美团在福建泉州、江苏南通的两个城区开启试点,并在5月发放了首批补贴。前期试点取得成功后,美团7月开始在全国推广,最终补全了多层次保障网络的最后一环。
在试点过程中,美团也在持续优化保障模式,力争找到最佳的运转方式。以医疗保险为例,区别于简单粗暴地进行现金补贴,美团整合了三种方案:分别是针对骑手本人的大病关怀金、面向全行业骑手家庭的“袋鼠宝贝”计划,以及面对农村户籍骑手、与其“新农合”保障相衔接的方案。这种方式既能针对性保障骑手权益,又可避免“大水漫灌”带来的效率低下问题。
福利保障网:美团补全最后拼图
此次养老保险补贴推向全国比原计划提前了两个月,是美团探索骑手福利保障的最关键一块拼图。
随着养老保险全面开放,美团已逐步建立起了覆盖全部骑手的多层次福利保障网。这个保障网有几个显著特点。
其一,保障全面且富有层次。最核心的是与工作直接相关的保障,涵盖养老保险补贴、“骑手工伤险”、意外伤害险、特殊天气补贴等,这些都与日常配送安全息息相关。其次则是进阶保障,如覆盖骑手和家人的大病关怀保障、子女教育基金等,为骑手提供更安心的后盾。最外一层则是升级保障,包括工作餐、体检、女性关怀、家庭旅行、职业培训等工作福利。在此福利体系下,骑手享受到的待遇已近乎比肩很多办公室白领。
其二,动态灵活,兼具人文关怀。除了常规保障,美团还创新性地推出了其他福利方案。比如即将在全国推广的超时免罚规则,充分缓解了骑手配送的压力,有助于降低配送过程的安全风险。再比如最近推出的骑手委屈关怀计划,当骑手遭遇无端指责、恶意刁难等“委屈时刻”,美团提供情绪安抚、经济补偿及制度复盘等方式,为骑手提供双重支持。这是将人文关怀纳入福利保障的开创性举措。
其三,公平普惠。美团向所有骑手开放福利,不设三六九等。不同于“劳动二分法”,美团的做法并非只针对特定员工,而是最大程度地面向全国、全行业、全类型骑手开放,将每一位骑手都纳入保障网络中。福利甚至惠及骑手家人,最大限度地将保障覆盖到每一位骑手。
总结来说,美团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全面、公平、普惠、动态的福利保障体系。在此体系下,每一位骑手都能获得同等程度的保障,也能看到福利持续优化的希望,职业获得感因此大大提升。
对此,新华社刊文认为,从外卖骑手“工伤险”试点,到养老保险补贴落地全国,美团在持续加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保障。工人日报则指出,美团成为行业内首家推出面向全体骑手开放社保补贴计划的企业,该计划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惠及骑手群体超过800万人。
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看到新答案
对于如何调节福利保障的“度”,以及灵活就业新形势下的“模式”,美团的实践提出了一种解法,为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障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在基本的交易关系之外,平台提供工作岗位,帮助骑手提高抗风险能力,骑手提供履约支撑。更进一步,平台还通过关注骑手的“职业生涯”和“家庭幸福”,努力塑造伙伴关系,从而进一步激发骑手的工作热情和动力。这是一种更具前瞻性和人情味的“价值投资”。
除了方法论上的借鉴,美团的实践还提供了理念层面的启示:不执着于追求账面的规模和利润,而是勇于加大投入,在现有资源基础上,通过调整资源配置,寻求长期发展。福利保障上的投入,短期内确会影响企业账面上的营收和利润,但长期看,完善的保障能提升骑手积极性,最终提升全社会的运转效率。因此,美团选择放弃一部分利润,加大对骑手的保障力度,实际上是在推动企业生态的长期健康发展。
在“度”的把握和“式”的创新上,美团创造性地构筑了新型的互助和伙伴关系。骑手福利保障以完成一定单量为门槛,同时尊重并兼容骑手就业选择的灵活性、时间和地域上的流动性。
今年以来,在美团的示范下,外卖平台纷纷重视起骑手的福利保障。发展至今,骑手已经成为相对正规、有体系的蓝领职业。相比于月嫂、货车司机、建筑工人等,骑手是为数不多拥有相对完善保障的蓝领群体。
事实上,外卖员也是2.4亿灵活就业群体中,效率最高、满意度最高的群体之一。《2024中国蓝领就业调研报告》显示,年轻蓝领对外卖员和制造业工人的薪酬满意度超过60%。
发生在外卖骑手群体的福利保障探索,也有望成为整个灵活就业群体福利保障的先行样本。美团的实践也有望为其他行业提供参考,公平、普惠、可持续的福利保障方案有望获得新的突破,全社会8400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保障也因此看到了一个可参考的答案。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