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助英雄联盟7年,是OPPO长期主义的一瞬

文 | 侯恬

编辑 | 杨旭然

11月9日,2025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S15)在成都东安湖体育馆落下帷幕。1.8万名观众坐满现场,在灯光与呐喊声中见证了这场巅峰对决。最终,T1与KT鏖战五局,后以3:2险胜,捧起队史的第六座召唤师奖杯。

比赛结束当晚的社媒直接“刷屏”,“T1 vs KT决赛”、“Faker第六冠”等多个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前列。电竞圈的巅峰赛事一夜之间席卷全网。

其实,英雄联盟赛事的热度一向很高。去年英雄联盟总决赛的全球在线峰值观众就达到5000万人,其中中国内地贡献了4330万观众。次日知乎站内热榜的前十中,有四条与总决赛相关。可以看出,电竞赛事早已从娱乐活动,升级为具有相当影响力的文化现象。

在一片喧嚣热闹的英雄联盟赛场内外,我们所熟悉的OPPO品牌有相当强的存在感。

2019年起,OPPO就已成为英雄联盟全球电竞赛事的官方合作伙伴。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成都、杭州等上百座城市里,OPPO线下体验店直接化身电竞观赛场。观众们在巨幕前紧张观战,每一次击杀,每一次团战都引发震动和欢呼。

粉丝在OPPO线下体验店观看英雄联盟赛事

不止英雄联盟和电竞领域,OPPO还深度参与多个国际重大赛事。在年轻人为热爱欢呼、为突破喝彩的每个重要时刻,这个手机品牌都以陪伴者的身份见证。长期价值的投入莫过于此。

本文是来自《巨潮WAVE》内容团队的深度价值文章,欢迎您多平台关注。

 01 合作

如果把体育赛事视为全球品牌最关键的竞技场,OPPO就是其中跑得最久、站得最稳的中国品牌之一。

早在2008年,中国科技品牌还鲜少踏入国际体育版图时,OPPO就与NBA中国达成了合作,成为“NBA官方指定手机”。OPPO通过联手世界级赛事,完成了在年轻人中的品牌塑造。

近年来,OPPO和各类国际赛事的合作愈加密切:

2019年成为英雄联盟全球电竞赛事的合作伙伴。同年,宣布与法国网球公开赛达成合作;

2020年,牵手巴基斯坦板球超级联赛,正式进入南亚体育市场;

2022年,成为欧洲冠军联赛的官方合作伙伴;

2023年,成为墨西哥甘贝塔足球俱乐部(Gambeta FC)的首位官方赞助商,助力小球员们追逐成为职业足球运动员的梦想。

OPPO成为欧洲冠军联赛的官方合作伙伴

在OPPO各类合作名单中,有大量“全球首位”、“中国首位”式的开创性案例。除了上面提到的部分,还有法网128年历史首个中国赞助商等一批重量级合作。

OPPO不但愿意承担试错成本,还在积极押注赛事带来的未来增长,而不是短期商业反馈。

2019年以来,OPPO和各大赛事建立的合作都延续至今。英雄联盟与欧冠之外,赞助体育赛事的范围也从欧洲冠军联赛扩展至欧洲超级杯、欧洲青年联赛和欧洲室内足球冠军联赛等更多领域。

体育营销对于消费品的重要性有目共睹,但商业价值向来难以量化。这导致很多品牌往往尝试一两次赞助,发现回报不如预期就匆匆离场。可以说,大多数中国企业会较难意识到体育在全球市场的重要影响力。

做出不同的判断,实际上是因为OPPO比绝大多数中国企业有更早的全球化经验。20多年前OPPO的蓝光DVD就已经是好莱坞明星家里的“标配”,深耕海外市场多年,OPPO对体育在海外的影响力有更深理解。

比如在美国,高中生能凭体育特长变成常春藤名校争抢的香饽饽儿,毕业后也更容易得到良好的工作岗位,体育明星的雕像常常立在运动场或校园广场,甚至城市道路也会以明星运动员名字命名——对于体育的推崇和狂热,如果不是有常年扎根海外市场的经验,很多中国企业是很难感同身受的。

因此在OPPO的经营理念中,如果一项赛事已经被全球年轻人所关注和喜爱,那么无论短期收益如何,它都值得长期押注。——虽然这种长期押注不会是一笔“能算得清”的投入,实际转化极难评估,曝光价值也难以单独量化。

但OPPO相信这些投入背后所蕴含的价值——品牌想要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地强化存在感并不容易,把OPPO与运动、冠军、团队、热血等积极符号绑定在一起,更有机会获得长期价值回报,以完成其他品牌所难以完成的、长期主义的品牌建设和全球化的目标。

02 价值

品牌和赛事之间长期陪伴、相互支持的商业故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

其中非常典型的,就是成为奥运会TOP合作伙伴已有40年的VISA,以及更加漫长的、赞助奥运会已近百年的可口可乐,显然这两家企业都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足够好的回报。

不少品牌通过赞助全球体育赛事,完成了品牌价值从单一市场向全球市场的突破。韩国手机巨头三星,自1998年起连续九届成为冬奥会无线通信领域官方赞助商,其全球手机销量在此期间快速攀升,从1999年1665万台增长到2006年的1.14亿台,已成长为全球巨头。

显然,OPPO从这些案例中找到了值得借鉴的路径。体育赞助不只是交易,更是一种公众形象的累积,与消费者关系的积累。只有持续多年地陪伴,品牌与赛事之间才会逐渐形成“条件反射”,用户看到赛事就会联想到品牌,看到品牌就想到赛事。

这种深入公众心智的形象绑定与塑造,是任何短期营销都无法替代的。

而且,与顶级赛事合作本身就是对产品品质、品牌实力的强背书。像奥运会、欧冠、法网这类国际顶级体育赛事,营销经验丰富,对合作伙伴的筛选条件苛刻。他们不仅要看品牌的资金实力,更要看产品的经营理念、产品品质,是否具备全球供应能力等等。

获得这些严格合作标准的确认,说明品牌在品质控制、技术积累、行业声誉等方面都能达到甚至超过国际要求。

这份来自国际顶级商业平台的“信用认证”,能直接提升品牌在全球消费者心中的档次与信誉,为品牌的高端化战略、全球化营销提供强力支撑,是绝大多数品牌都绕不开的炼金厂。

OPPO还支持了像墨西哥甘贝塔足球俱乐部这样具备公益性质的项目,这无疑将帮助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形成正向、有责任感的印象,尤其是在全球化市场中。

OPPO支持青训俱乐部项目

尽管与国际赛事之间的合作已经非常密切和积极,但OPPO也不是“见赛事就投钱”,而是会在对合作对象的选择上,同样看重赛事与品牌精神的契合程度。

今年年初,OPPO官宣17岁的西班牙天才球员拉明·亚马尔成为全球品牌大使,并发布品牌短片《Make Your Moment》,其中提到“专注,享受当下每一秒”。这句话不但体现了亚马尔的精神,也体现了所有竞技运动的精神——摒除杂念,专注享受当下的比赛。

这与OPPO中国区所提出的足球品牌态度“只管去踢,趁现在”高度一致。精神上的共鸣,使OPPO与这些赛事之间形成了一种超越商业合作的联结。

当品牌倡导的“趁现在”与体育强调的勇气、突破、享受当下等精神相融合,消费者对OPPO的认知就不再局限于产品,而是延伸至和体育竞技相同的精神,这会让用户对品牌产生更加强烈的情感认同,超越简单的商品消费。

这份认同最终也会体现到OPPO的市场表现上。2020年至今全球中高端手机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OPPO的份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从2020年的17.7%提升至去年的19.3%。在品牌价值方面,OPPO已经具备了越来越强劲的竞争力。

03 链接

对OPPO来说,赞助体育和电竞赛事不只是曝光这么简单。这些年,OPPO通过一系列紧贴用户兴趣和产业生态的创新,让“赞助”变成了“链接”,让品牌真正融入年轻人的生活。

如OPPO这些年与英雄联盟的深度合作,不仅有品牌形象在赛事中的展示,更有与电竞背后年轻用户群体相匹配的产品布局、理念适配。

OPPO和英雄联盟一样,对于年轻血液的支撑有清晰需求。根据极光大数据,早在2017年,OPPO 35岁以下年轻用户群体的占比就达到90%以上。到现在8年过去了,除了大折叠和旗舰机覆盖的新生代商务精英、职场人群之外,其主要用户群体也仍然是年轻换机用户。这和英雄联盟的玩家、受众情况高度一致。

自2019年成为英雄联盟全球合作伙伴以来,OPPO在赛事前、中、后期始终保持着稳定自然的品牌露出,包括召唤师峡谷的旗帜、直播镜头中的动态呈现等等。OPPO并未喧宾夺主,却在一次次关键团战与高光时刻中,自然而然地进入用户的视野。

并且,OPPO所做的不止“露面”这么简单。2020年以来,其接连推出过Find X2、Reno7 Pro、Reno10 Pro星籁版等英雄联盟联名机型,把游戏元素融入产品设计的细节之中,这意味着手机产品与热爱英雄联盟的玩家之间更加深层次的链接。

后续的市场表现中,这些联名产品的审美、设计、细节均获得了玩家认可。Find X2英雄联盟限定版、Reno7 Pro等型号一经上市就被玩家抢购一空。

OPPO Reno7 Pro 英雄联盟联名产品

硬件之外,OPPO与英雄联盟的文化共创也深入人心。英雄联盟赛事MV《Be the Legend》发布后迅速席卷电竞圈,在微博获得了千万级的播放量,不少玩家评价它是“真正的英雄联盟主题曲”。

这种能触发年轻用户进行自传播的内容,实际价值要远胜于传统广告。正是通过产品创新与内容共创,OPPO在年轻群体中实现了真正的“文化嵌入”。

对于英雄联盟的粉丝而言,无论是所支持队伍夺冠的狂欢,还是退赛出局的遗憾,OPPO都在场陪伴。其绑定的不止是一场场比赛,更是年轻一代的情绪与记忆。当品牌成为用户人生中某些重要时刻的陪伴者,其在用户心中的位置,就自然而然地上升了一个高度。

这不仅是一个营销过程,也是一个与用户长期共同成长的过程。

体育与电竞文化的赋能,让OPPO更好地融入了年轻群体的心智之中。通过英雄联盟与体育赛事这样的载体,双方的情感共鸣潜移默化,品牌的文化身份与价值认同也随之不断强化。

给消费者以足够长时间,去完成对自己品牌的接受,对于企业来说是完全值得的。在这场双方相向而行的共同成长中,七年看似漫长,也只是一瞬间的事情。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