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的告别
各位读者好,我是villike,很高兴见到你们,之前我发的这篇文章,去看一下哈:离职了!。
11月10日,巴菲特发布了一封信,这封信有点不同寻常,在公布了自己股票的一些捐赠安排后,巴菲特宣布他将不再发布一年一度的“致股东信”。
换句话说,巴菲特真的要逐渐和我们说再见了,这一天终于还是来了。
每次巴菲特的信我都会认真看,中英文都会去看,以下是我对这封“封笔之作”的阅读感受,蓝色字体是原文,黑色字体是我的感受。
I’m “going quiet.”(我要安静地离开了。)
Sort of.(算是吧。)
我看到这一段就没忍住,鼻子一酸,眼泪都差点掉出来,尤其是那个sort of,这个另起一段的格式不是我改的,原文就是这样,我不知道巴菲特写这段话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我也不猜了,从50年代开始写致股东信(当时还是给合伙人的信)到现在,70年过去了,是时候退场了。
算了不写这一段了,再写眼泪就真掉下来了。
(查理)从来没说过“我早跟你说了吧”这样的话。
巴菲特和芒格对我的影响和意义,最直接的当然是在投资方面,但对于最接近人生真谛的“工作”——投资,想把这个事情做好,没有好的人格恐怕是很难的,我从他们两个那里也学到很多做人的道理。
有趣的是,他们两个从来没讲过什么惊世骇俗的道理,都是一些可能在小学时候我们就已经被反复教育的道理,当然了,很多人一辈子也没有做到。
就像巴菲特这里回忆的芒格,芒格是个多聪明的人啊,芒格另一句有名的话是“沃伦你很聪明,但你会发现我是对的”,只是芒格从来只在事前这么说,事后他不会幸灾乐祸地跑来说“我早跟你说过了,你就是不听”这样的话,是因为他有智慧,他清楚这样说除了让自己心里一时爽之外,会极大地伤害对方的自尊、甚至伤害到双方的友谊。
1958年,我买了至今唯一的一套房子。
我记得之前网上好像传过,说巴菲特的一套豪宅出售,如果真的有这个事,我估计是他或者同事的某笔投资,据各种渠道的信息来看,巴菲特确实是几十年都住在他1958年买的这套“小房子”里,虽然在我们眼里是一套别墅,但那是美国中产阶级都可以拥有的一栋房子。
你说,一个人的幸福感,真的跟他拥有的钱、拥有的豪宅有关系吗?
有一些美德是让人感到安心的,比如质朴。
我生于1930年,健康、智商尚可、白人、男性,而且在美国。哇!谢谢命运女神。我的姐妹们智商不逊于我,性格比我更好,但面临的境遇却截然不同。
觉得自己简直太幸运了!巴菲特不止一次这样表示过,好吧,其实是每年致股东信他基本都会有这个表示。
其实,如果巴菲特把自己的成就归功于自己的努力、甚至是自己的天赋,大多数人也会觉得是正常的,但据我所知,他从来没这么说过,仔细想想,他这种感恩、积极的心态,最大的受益者正是他本人,为什么?
因为这让他觉得幸福啊!而这,不就是你我追求的感觉吗!
我的孩子们都已超出了正常退休年龄,他们分别是72岁、70岁和67岁……我的孩子们如今在经验和智慧上正值黄金期,但尚未步入老年。这段“蜜月期”不会永远持续。
看我文章的读者,大多数应该是20-50岁的,如果巴菲特几个70岁上下的孩子正值巅峰,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认为自己还在走上坡路!?
这种攀比愈演愈烈。让富有的CEO困扰是—其他CEO正在变得更富——毕竟他们也是人。嫉妒与贪婪如影随形。又有哪个顾问曾建议大幅削减CEO薪酬或董事报酬呢?
芒格说:“如果你睁开眼睛仔细看看这个世界,你会发现荒唐的事情到处都是。”
我觉得他和巴菲特说得真对,有些事情明明你知道不对,可大家都这么做,慢慢时间久了,有些人就开始自我麻痹了,找各种理由来说自己做得对。
在高管薪酬这个事情上,我也当过咨询顾问,我很清楚巴菲特说的这种事情,也很惭愧,但除非我离开这个行业,否则我就得这么干!
没有哪个公司会接受你说“现在的高管已经拿得够多了、够难了”这样的话,所有的薪酬项目在一开始的时候就暗含了“我们现在拿少了”的假设。
一开始就注定了结局的事情,往往还要披上冠冕堂皇的外衣,这样的荒唐事情,不要说我这样的无名小卒讲出来没用,巴菲特吐槽大多数公司董事会尸位素餐多少年了,可曾有广泛的改善?
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只有整个企业的风气、也就是企业文化“正”了,巴菲特讲的这种事情才会有公允的答案,而这样的公司/领导少之又少,如果读者们碰巧在这样的公司/这样的领导手下工作,一定要珍惜,这也是我多年顾问生涯的感慨,改天再找机会跟你们分享多一些。
我们的股价会反复无常,偶尔下跌50%左右——现有管理层治下60年来已发生过三次。别绝望;美国会复苏,伯克希尔的股票也会。
中国会复苏,中国的好公司的股票也会,这就是我想要说的,这是我为数不多的比较确信的事情。
我的建议是:对于你过去犯的错,就不要自责了,吸取教训,然后让它过去……想好你的讣告该怎么写,然后活得像讣告上写的一样……祝愿读到这里的各位感恩节快乐。是的,包括那些混蛋;改变永远都不晚。记住,清洁工和董事长一样都是人。
我不怕你们笑话,看到最后的时候,还是没忍住掉下了眼泪,这是巴菲特的最后一封致股东信,他没讲太多大道理,甚至没讲太多自己,到了最后要结束的时候,他还在安慰他的读者们——不要苛责自己,这世界上也就只有家人能让我有这样的感觉,不管我犯了多少错误,他们依然还爱我。
关于提前想好自己的墓志铭,我记得在我工作的第二年,大概是2014年前后的时候,我就已经想好了,多年过去,记得不太清楚了,大概记得有以下内容:
“先生的一生,是……的一生,他是幸运的,很早就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穿越……,他找到了自己的道路,并一路幸福地走到了最后。”(很多已经记不得了,日后再完善一下,哈哈)
巴菲特这段摘录,是我从信里好几个地方拼凑起来的,拼起来以后,我看到了以下这个完整的图景,那是一幅闪耀着博爱、乐观、理性的人性光辉的画面:
跟过去说声再见,带着一颗坦然温暖的心,活成你本该成为的那个人。
再见,我的老师和朋友!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