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友投资说】本周话题:中概股财报来袭——如何应对?📉📈

最近一周(本周)中概股表现呈现分化:港股与科创相关板块有涨有跌,恒生指数/恒生科技短线波动但总体仍在高位区间震荡。同时,大型头部公司的AI投资与业绩预期成为行情主线,个别权重股因消息面放量或回调。整体来看,资金在“估值修复→业绩验证→政策/外资流向”三条线之间博弈,市场情绪短期容易被新闻放大利好或利空

你怎么看本周的中概股行情?是继续追高/补仓,还是先行落袋/分批减仓?

以下是各位虎友的观点,你是否认同[财迷][你懂的][你懂的]

@期爷浪期权

期权异动追踪:大A整体偏空,腾讯近15亿押关键位,美团出现5次相同信号!

港股期权:

(1) $腾讯控股(00700)$腾讯:11月最大持仓范围660-700,窝轮牛熊街货分布595-705,今收657.0,上涨1.08%。期权盘路变化超过1000张的仓位如下,红色是增仓较大的,分别是明年3月650沽和9月的650沽,分别增仓8700张和1400张。这意味着有大户分别准备了5.65个亿和9.1个亿,计划按照650的价格买入腾讯股票。650仍然是多空一个有争议的位置,目前看来,多方的力量更强一些。

(2) $阿里巴巴(BABA)$阿里:11月最大持仓范围145-220,窝轮牛熊街货分布150-185,今收156.8,下跌2.24%。期权盘路变化超过1000张的仓位如下,有看好有看空,但相比昨天,今天的市场要悲观一些。

(3) $美团-W(03690)$美团:11月最大持仓范围100-130,窝轮牛熊街货分布90-115,今收101.8,下跌0.20%。期权盘路变化超过1000张的仓位如下,黄色的仓位,1月虚值购是最近第5次深度虚值购大增仓,前两次是12月的,后三次是1月的。富婆再回看过去美团比较渣渣的几个月,期权持仓的分歧都是在认沽,最近一个月开始变成认购有分歧了,没准这真是一个反转的信号。

(4) $宁德时代(03750)$宁德时代:11月最大持仓范围500/550-550,今收550.0,上涨1.38%。期权盘路变化超过1000张的仓位如下,红色是增仓较大的。宁德时代自从5月20日在港股上市以来,期权隐波一直稳定大于腾讯,同样做卖方,权利金很肥。但劣势在于成交不够活跃,做市商报价的滑点大。

(5)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11月最大持仓范围45-55,窝轮牛熊街货分布40-62,今收43.70,上涨1.68%。期权盘路变化超过1000张的仓位如下,总的来说,市场对小米近期观点还是窄幅震荡。

总结一下,今天的大A仍然偏空;港股偏强一点。最近的市场,仍然是战战兢兢,只是不确定上涨还是下跌。垂直价差仍然是近期富婆的主要策略,进可攻退可守,观点不确定的都可参考。

@林氪

那些年,段永平对拼多多看法的进化

$拼多多(PDD)$昨天在雪球访谈里,段永平对拼多多最新的看法,已经是多少有点认可拼多多算自己“纸上打孔”的投资。

虽然区别于对苹果、茅台的投资,拼多多带了很多“风险投资”的色彩,段永平也认为自己懂“拼多多”多一点了。

今天就让我们结合段永平的公开发言,以及他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LC账户的持仓变动,来梳理下段永平过去几年对拼多多看法的变化。

18年8月,段永平评价财报数据,认为拼多多成长很厉害,但是投资无法判断未来的盈利能力,只能算风投,值得关注。同时他认为现阶段的拼多多,无法预测计算未来的现金流折现,只能相信拼多多的好文化会有不错的概率带来好结果。

18年9月,他认为拼多多赚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找到非急功近利的办法。他“猜测”拼多多未来可以年赚200-300亿人民币。

18年11月,他认为买入拼多多是押注于黄峥的进化,所以不建议大比例买入。他觉得黄峥是实在人,拼多多起来有运气成分,但绝对不只是运气。

19年3月,段永平回国体验了下拼多多,感觉蛮好的。认为这么多人用可能是有原因的。同时具体到头寸问题,段永平坦言天使投资,再加上上市后象征性买了一点,按照目前的市值,比重并不高。根据H&H数据,上市后象征性买了一点,大概在40万股左右。

19年5月,段永平表示自己春节回国买过接近100单拼多多上的东西,拼多多有这么多用户,绝对是有道理的。但是目前不会推荐大家投资拼多多。

19年10月,段永平表示“拼多多还是不要问我的好”,希望以后不再讨论拼多多。根据H&H数据,段永平19年一直在持续买入,年底持有拼多多约96万股。20年Q1,又买入了107万股,累计203万股。

20年Q2期间,根据H&H数据,段永平清仓203万股拼多多。同时期的4月他表示,看懂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不容易,他目前也没看懂。

20年12月,段永平认为拼多多属于友情投资,连风投都不算。

21年5月,依旧表示还看不懂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不知道公司未来是不是能长期有好的利润,护城河是什么。

21年12月,段永平表示拼多多股价从200高点(21年2月)跌到现在,自己没有想多买点,但也没卖过,因为还是看不懂商业模式。21年3月黄峥辞任董事长,承诺所有股票锁定3年不出售,段永平表示自己也要三年不卖。

21年12月,段永平表示还是看不懂商业模式,但觉得拼多多对农产品支持非常有意义,准备卖点put,PDD 01/21/2022 50 PUT(应该是没有被行权)。同期段永平表示讨厌拼多多烦人的广告,不理解他们的广告形式和广告密度。

22年2月,段永平表示依然没看懂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但是不代表不看好拼多多。没看懂,但没有不看好的意思。

22年3月,段永平表示电商不是一个容易看懂的行业,很难知道10年后谁会是最后的赢家。

22年6月,段永平卖拼多多CALL,6/10/2022 60-65的CALL,没有看空的意思,就是想赚点小钱。

22年9月,段永平第一次TEMU下单,惊讶这么便宜,还免运费。

23年1月,段永平披露自己管的账号里有一个账号里拼多多是第二大持股。

23年3月,段永平表示不是很了解拼多多的商业模式,但我还是蛮好奇也蛮关注他们最后会做成什么样子。

23年11月,段永平表示自己搞不懂拼多多,有点像巴菲特搞不懂微软。

23年12月,段永平表示很难理解拼多多厉害的那些东西,为什么阿里等不学或者学不像?如果厉害的东西大家都跟着学的话,10年后谁会更厉害呢?

23年12月,段永平表示拼多多市值超过阿里,对阿里的冲击可能是不小的,不知道会不会警醒阿里。根据H&H数据,23年Q3,他距离上次交易3年后,段永平买入15万股拼多多。

24年1月,段永平表示,在他比较了解的公司里(年利润10亿美金以上的),未来十年总利润比过去10年总利润高的公司可能有苹果,茅台,Brk,微软,谷歌。拼多多应该算一个,但那是因为拼多多过去10年还没怎么赚到钱。

24年8月,段永平开始卖拼多多PUT,表示商业模式还不是完全懂,但这些年看来看去蛮有意思。他表示拼多多商业模式确实非常厉害,希望公司成长放缓一些,护城河能更宽一些。根据H&H数据,24年Q3,段永平买入380万股拼多多。

24年10月,段永平表示原来计划狠狠买一些拼多多和腾讯,但觉得市场低迷,可以靠多卖点put来降低买入的成本,结果……(应该是少买了很多),根据H&H数据,24年Q4,段永平买入332万股,累计持有722万股拼多多。

25年3月,对于网友加关税的利空问题,段永平表示加关税其实就是变相给老百姓加税,别的都没啥影响。根据H&H数据,25年Q1,段永平买入52万股,累计持有775万股拼多多。

2025年Q2,根据H&H数据,段永平买入91万股,累计持有866万股拼多多,目前市值约12亿美金。

需要注意的是,H&H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LC应该只是段永平美股持仓账户中一个,不足以反映其整体投资情况。

@BabyStep

$阿里巴巴(BABA)$ 猜测财报要比预期的好,AI电商开始盈利,云扩大盘子,闪购亏损但是淘宝流量增加且外卖占比超过40%。200不敢想,180应该问题不大。mark一下

@浪潮上的小舢板

$小米集团-W(01810)$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这么多人毫不过脑,张嘴就诋毁,可能真的是因为造谣成本太低了。

我们从仿制武器开始到仿制药品,小到螺丝钉,大到飞机航母,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对于工业水平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模仿有什么错?汽车工业的哪家不是从模仿开始的,为什么非要针对小米?!看好小米,看好雷布斯!

@卖方笔记

港股热门期权分析:腾讯670、阿里155、美团100成多空生死线

$阿里巴巴-W(09988)$

重要新闻:

  • 中信证券、高盛、富瑞等机构维持阿里巴巴“买入”评级,目标价141-306港元,高盛给予最高目标价306港元。

  • 富瑞指出软银提前结算约9%的远期合约,或带来短期抛压。

  • 南向资金连续减持,11月10日单日净减持196万股,近20日累计减持6620万股,显示资金短期偏谨慎。

期权分析:

  • 市场预期股价将加剧震荡(IV 52%),多空双方在关键价位展开博弈。

  • 本周(至11/14): 预计在 155-167 HKD 间震荡。

  • 下周(至11/21): 波动范围扩大至 152-172 HKD。

  • 核心支撑位:155 HKD。这是近期低点,且看跌期权在此大量集结,形成强力“地板”。

  • 核心阻力位:167.5 HKD。这是近期高点,看涨期权持仓密集,构成短期“天花板”。

期权策略参考:

  • 卖出看跌期权 $BABA 20251114 155.0 PUT$ 

  • 逻辑:155 HKD为强支撑,ITM概率28.17%,卖Put收取权利金,止损触发价:跌破152 。

$美团-W(03690)$

重要新闻:

  • 11月11日美团收盘价102港元,跌1.26%,主力资金净流出3.38亿港元,成交量4127万股。南向资金近20日累计增持7495万股,但11月10日减持199.14万股,显示短期抛压。

  • 当前资金流向暗示市场对美团短期业绩存谨慎情绪,但机构持仓(如港股通ETF等)仍保持较高配置。

期权分析:

  • 市场预期财报将引发股价大幅波动(IV 48%),多空双方在关键位激烈博弈。

  • 本周(至11/14): 预计在 95-105港元 间震荡。

  • 下周(至11/21): 波动范围扩大至 94-108港元。

  • 核心支撑位:100港元。看跌期权在此高度集中,是公认的强力“地板”。

  • 核心阻力位:105港元。这是近期高点,突破后有望挑战108港元。

期权策略参考:

理由:胜率76.86%(ITM概率23.14%),止损价98港元(跌破技术支撑)。股价贴近100港元支撑,隐含波动率偏高,卖Put可收取时间价值。

理由:胜率≈78%(IV 36.2%),止损价108港元(突破前高阻力)。105港元为强阻力,卖Call利用高IV及时间衰减,适合震荡行情。

$中芯国际(00981)$

重要新闻:

  • 11月11日中芯国际收盘跌2.74%,成交量7085万股,成交额51.78亿港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66亿港元,反映短期抛压。

  • 南向资金11月10日增持803.7万股,但近5日累计减持3086万股,20日累计减持1.15亿股,机构持仓意愿偏弱。

期权分析:

  • 市场预期股价将剧烈波动(IV 61%),但看涨情绪更浓,多空双方在关键价位激烈争夺。

  • 本周(至11/14): 预计在 67.5-80.0港元 间宽幅震荡。

  • 下周(至11/21): 波动范围扩大至 65.0-82.5港元。

  • 核心支撑位:70港元。这是看跌期权密集区,是多头必须守住的关键防线。

  • 核心阻力位:75港元。这是看涨期权最大持仓位,突破后有望挑战 80港元。

期权策略参考:

  • 卖出看涨期权 $SMIC 20251114 75.0 CALL$ 

  • 逻辑:75港元为强阻力,可赚取时间价值衰退收益。

  • 止损:若股价突破78港元(阻力上移),立即平仓。

$泡泡玛特(09992)$

重要新闻:

• CEO王宁于2025年10月24日减持2170万股,均价71.98港元,套现15.62亿港元,可能引发市场对内部信心的疑虑;

• 11月10日股价上涨8.11%,11月11日继续上涨0.81%,南向资金当日净买入44.67亿港元;

• 华创证券维持“强推”评级,目标价345.39港元,强调三季度新品推动线上高增长。

期权分析:

  • 市场预期股价波动较高(IV 44%),看跌期权更集中,显示情绪偏谨慎。

  • 短期(至11/27): 预计在 210-230港元 间震荡。

  • 中期(至12/30): 波动范围扩大至 200-240港元。

  • 核心支撑位:200港元。看跌期权在此高度集中,并有大量买单,是市场公认的“心理防线”。

  • 核心阻力位:230港元。这是10月高点,看涨期权持仓密集,突破后有望测试240港元。

期权策略参考:

  • 卖出看跌期权 $09992 20251127 200.0 PUT$ 

  • 逻辑:200港元为强支撑,高流动性,ITM概率仅16.55%;

  • 细节:止损触发价195港元(跌破支撑则止损)。

$小鹏汽车-W(09868)$

重要新闻:

  • 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的全新电动SUV(ID Unyx 08)已获中国工信部批准,计划2026年上市,定位为“最智能车型”,预计强化小鹏在自动驾驶领域的优势。

  • 11月11日,小鹏股价单日大涨17.93%,最高触及108.7港元(三年新高),成交额83.82亿港元,主要受2025科技日发布的Robotaxi及人形机器人等四项技术突破提振。

期权分析:

  • 市场预期股价将出现较高波动(IV 69%),多空双方在关键价位展开攻防。

  • 短期(至11/27): 预计在 100-110港元 间震荡,可能先回踩支撑再反弹。

  • 中期(至12/30): 波动范围扩大至 95-115港元。

  • 核心支撑位:100港元。这是整数关口,且看跌期权在 90-100港元 区域密集布防,构成强力支撑带。

  • 核心阻力位:110港元。这是前期高点附近,看涨期权在此集结,形成明确压力。

期权策略参考:

  • 卖出看跌期权:$XPENG 20251127 100.0 PUT$ 

  • 逻辑:支撑位100.0附近未平仓量高,卖出Put可收取权利金,IV高位利于卖方。

  • 止损:若股价跌破95.0港元(技术支撑下移),即时平仓。

@期权叨叨虎

腾讯财报行情怎么做?

将于11月13日发布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预计净利润为568.9亿元人民币,增长6.9%,收入增长13%至1891.5亿元人民币。

在第二季度 AI 技术与核心业务深度融合实现超预期增长后,本季度其增长动能的延续性、AI 商业化的深化程度及盈利质量的提升空间备受关注。

2025 财年第二季度是腾讯 “AI + 生态” 战略落地的关键验证期,季度总收入达 1845 亿元,同比增长 15%,显著跑赢行业平均增速;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毛利同比增长 22% 至 1050 亿元,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经营盈利 692 亿元,同比增幅达 18%,盈利增速远超营收增速,印证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

游戏业务方面,预计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6%,形成 “新游爆发 + 老游稳健 + 海外提速” 的三重驱动。新游《三角洲行动》表现强势,三季度流水预估达 65 亿元,移动端日活超 2500 万,PC 端稳居网吧热度第二,其成功得益于混元 Game AI 模型对 NPC 决策、场景生成的深度赋能;《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老游通过 AI 动态任务生成,用户留存率提升约 15%,持续贡献稳定收入。海外市场增速有望维持 30% 以上,《PUBG Mobile》的 AI 本地化优化与 Supercell 旗下游戏的运营升级将持续释放增长潜力。

广告业务增速预计攀升至 19%,视频号与 AI 技术的协同效应进一步凸显。视频号广告加载率已从低个位数提升至中个位数,单季度广告收入突破百亿,直播带货与小程序跳转广告形成 “内容 - 转化” 闭环,商家投放意愿持续增强。AI 技术实现全链路优化,“智投 AI 创意” 功能可自动生成个性化素材,广告转化率提升 20% 以上,叠加微信搜索 AI 广告(国内第三大 AI 搜索入口)的库存释放,成为新的增长极。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预计增长 11%。金融科技受益于小程序商业支付的交易金额增长与电商佣金放量,盈利能力持续改善;企业服务(腾讯云)迎来 AI 拐点,GPU 租赁与 API token 使用需求激增,预计季度营收同比增长 14%,显著高于上半年 8% 的增速。

AI 技术的规模化变现能力与利润率变化是衡量战略价值的关键。从收入转化看,To-C 端 AI 应用表现稳健,“腾讯元宝” 月活从 2502.5 万环比增长 23.6% 至 3092.1 万,另一款 AI 应用 “ima” 跻身行业前列,彰显生态流量转化优势;To-B 端,混元大模型的开源策略已吸引大量游戏开发者与企业客户,AI 相关服务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利润率方面,市场关注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与技术投入成本的博弈。高盛预测三季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18%,显著高于 13% 的营收增速,核心得益于广告、游戏等高毛利业务的增长及运营杠杆释放。但资本开支压力仍存,高盛已将 2025-27 年资本开支上调至 3500 亿元,重点投向芯片采购与 AI 推理场景,短期可能对利润增速形成一定压制,但长期将支撑算力服务变现。

卖出铁鹰式期权策略

一、策略结构

投资者建立一个卖出铁鹰式(Iron Condor)期权组合,包含相同到期日的四个期权:

  • 买入较低执行价看跌期权(Put):K₁ = 620 港元,权利金支出 0.8 港元;

  • 卖出较高执行价看跌期权(Put):K₂ = 630 港元,权利金收入 1.4 港元;

  • 卖出较低执行价看涨期权(Call):K₃ = 670 港元,权利金收入 4.2 港元;

  • 买入较高执行价看涨期权(Call):K₄ = 680 港元,权利金支出 2.1 港元。

投资者通过卖出中间两个期权(630 Put 与 670 Call)收取权利金,并用两端买入的期权(620 Put 与 680 Call)限制风险。 该组合在腾讯股价维持于 630–670 港元区间时获利最大,属于震荡中性策略

二、初始净收入

净权利金收入 = (卖出 Put 收入 + 卖出 Call 收入)−(买入 Put 支出 + 买入 Call 支出) = (1.4 + 4.2) − (0.8 + 2.1) = 2.7 港元/股

对应总收入 = 2.7 × 100 = 270 港元/合约。 这笔金额为投资者建仓时的最大潜在利润

三、最大利润

若到期时腾讯股价位于 630 至 670 港元之间,所有期权均不会被行权,投资者保留全部净权利金。

  • 最大利润 = 2.7 港元/股

  • 对应总利润 = 270 港元/合约。

四、最大亏损

若腾讯股价突破两端区间:

  • 当股价 ≤ 620 港元时:看跌价差 = 630 − 620 = 10 港元,被完全行权;

  • 当股价 ≥ 680 港元时:看涨价差 = 680 − 670 = 10 港元,被完全行权。

单侧最大亏损 = 区间差 − 净收入 = 10 − 2.7 = 7.3 港元/股。 对应总亏损 = 7.3 × 100 = 730 港元/合约

@人生舵手__小琳

$京东(JD)$关于摩根士丹利 11 月 9 日那篇《京东,凛冬将至》

  1. 信息中介的价值:我挺佩服大摩中国互联网团队敢这么直白下调评级并出长文,这对市场信息透明化其实有好处。

  2. 国补带来的“假繁荣”:京东是国补的最大受益者,但国补退坡带来的反弹风险也最大——这点很直观也很危险。

  3. 多线作战成本高、效果不稳:京东试图靠即时零售、新业务去补增长,但从历史看,补贴驱动的策略很难持续,且会消耗资本和管理资源。

  4. 资本使用问题值得讨论:中国一些公司在如何高效使用资本上确实让外方质疑;京东这种反复投入补贴但收效波动的案例,正体现了这一困境。

  5. 解释中国外卖/即时零售竞争时有代入感的尴尬:既有巨额投入,又难看到清晰回报。

各位虎友,

哪些中概股你最看好(或最担心)写出你选股的关键理由

欢迎在评论区和投票中留下您的观点[你懂的][你懂的]

# 中芯国际财报发布!科技线会重拾升势吗?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