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投资者抛售科技股 A 股靠老登坚守 4000 点!美股的这轮AI热潮看上去愈发脆弱A 股的影子们大概率也差不多了!
美股投资者抛售科技股 A 股靠老登坚守 4000 点!美股的这轮AI热潮看上去愈发脆弱A 股的影子们大概率也差不多了!
标普500指数下跌1.7%。道指下跌约800点,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指下跌2.3%。比特币跌破10万美元关口,较历史高点下跌22%。
A股昨天在那个外媒胡扯报道刷屏后刷屏了另外一个之后今天在失去了美股科技影子指引的=情况下,靠老登们坚守 4000 点,非常不容易。!
吹牛靠AI,吃饭靠老登!有点如现在一些家庭,年轻人躺平吹牛说未来,吃饭靠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退休工资。
因为如果 AI 成功了,年轻人根本不用学习了靠机器活着,如果 AI 不成功,那现在学习也没有用。所以就是等!
美股科技被抛售
华尔街因政府停摆结束而感到的宽慰情绪周四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大量被推迟发布的经济数据、降息步伐放缓前景以及科技巨头极高估值的新担忧。
美国股市周四创下一个月来最差单日表现,回吐了因达成协议结束联邦政府史上最长停摆的消息而开启的涨势。股市普遍下跌,科技股与道琼斯指数双双下滑,道指下跌近800点。小盘股也下跌,罗素2000小型股指数下跌2.8%。比特币延续近期跌势,回落至10万美元下方,创下5月以来最低的下午4点水平,较10月初超过12.6万美元的近期高点下跌了约22%。
一个多月来,投资者一直无法获得通常用于塑造他们对经济基本认识的关键政府报告。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晚间签署支出法案后,这种情况料将改变。但投资者现在担心,即将到来的海量数据可能会引发市场波动,并颠覆他们曾认为理所当然的12月降息押注。
施罗德投资(Schroders)的多元资产基金经理米娜·克里希南(Mina Krishnan)说:“今天股市可能反映的是,我们将看到大量数据涌现。”“过去40天我们一直处于信息不明的状态,而且将一下子涌现大量数据。”
标普500指数周四下跌1.7%。道琼斯指数也下跌1.7%,约798点,而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下跌2.3%,这三大主要股指均创下10月10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标普500指数和道琼斯指数本周仍小幅上涨,并接近纪录高位。
周四打压股价的一个因素是:利率期货周四显示,交易员已在减少他们的降息押注。根据芝商所(CME Group)的数据,下月降息的可能性已降至50%左右,而周三为63%,一周前约为70%。
这一转变加大了市场压力,本月以来,由于投资者纷纷抛售今年最热门的股票,转投不那么受青睐的板块,市场已被颠覆。
周四对科技股来说再次成为尤为艰难的一天,跌势波及该板块的各个领域。云计算公司CoreWeave下跌8.3%,该公司周一指出一家数据中心开发商出现延迟后,其周跌幅扩大至25%。英伟达(Nvidia)下跌3.6%,甲骨文公司(Oracle)下跌4.1%,特斯拉(Tesla)下跌6.6%。
在周四之前,科技股的跌幅被其他板块的涨幅所抵消,尤其是医疗健康板块——推动道琼斯指数在周三创下新纪录,并首次收于48,000点上方。不过,该蓝筹股指数周四未能维持这一势头,部分原因是受迪士尼(Walt Disney)股价拖累,在该公司公布的收入低于预期后,其股价下跌了7.7%。
许多投资者表示,他们仍然看好科技板块,尤其是那些处于人工智能投资热潮前沿的公司。但他们担心其中一些公司的股价已攀升至过高水平,这导致一些人获利了结,并到别处寻找机会。
Siebert Financial首席投资官马克·马莱克(Mark Malek)说:“你会看到人们坚守股市,但他们正在从这些成长性强、估值较高的股票轮动到可能被认为更安全、更便宜的股票。”
与此同时,一些投资者表示,削减降息押注也是合理的。
PGIM Quantitative Solutions的投资策略主管杰夫·杨(Jeff Young)表示,当美联储在9月份发布的预测显示今年还将有两次降息的中位数预测时,华尔街对降息变得过度自信。
他说,该预测掩盖了这家央行的内部分歧,一些官员因担心劳动力市场疲软而支持降息,而另一些官员则在通胀率仍高于美联储2%目标的情况下更不愿降息。
尽管现在存在不确定性,但杨表示,即将发布的数据将使美联储的决策变得更容易。美国劳工部周四表示,将在“获得后”公布修订后的数据发布日期。
分析师预计9月份的报告将很快出炉,因为该报告与10月1日政府停摆开始前收集的数据挂钩。但白宫官员对10月份的报告是否可能完整发布,甚至是否会发布,表示怀疑。
并非所有股票周四都下跌。网络公司思科(Cisco)在提高业绩预期后,股价上涨4.6%。在《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报道电信公司Verizon计划裁员约15,000人后,该公司股价上涨0.8%。能源板块是标普500指数中唯一收涨的板块,小幅上涨0.3%。
在其他市场,根据Tradeweb的数据,基准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从周三的4.066%攀升至4.111%,反映了利率预期的转变。银期货在周三创下纪录新高后下跌0.5%。
美股的这轮AI热潮看上去愈发脆弱
随着市场对AI板块可持续性和回报的质疑日益加剧,主要企业的股票已出现下跌趋势。
即使做到完美也嫌不够,任何疲软迹象都是灾难。不管这种担心合理与否,反正这就是当下市场对AI热潮的心理写照。
从近期历史来看,这种阴郁情绪不会持续太久。但这场震荡却有力地提醒人们,对于习惯了用12个月为周期衡量回报的投资者来说,AI的发轫阶段是一个挑战。
生成式AI服务离不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和最先进的芯片及服务器机架,这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实现的。站在AI潮头的公司现在都在谈论未来几年仍需要大举投入。
最近这轮脆弱行情始于上周,当时AI板块的一些主要企业股价下跌。周一,美股在美国政府可能结束停摆的消息鼓舞下普涨,但周二AI概念股再次下挫。英伟达(Nvidia)上周下跌7%,本周二又下滑3%,相比上个月达到的5万亿美元市值里程碑回撤了许多。
即便是公布了强劲财报的公司最近也未能幸免于投资者的怒火。Meta Platforms自两周前公布稳健的第三财季业绩以来已下跌近17%,其财报中包含了又一项大规模的资本支出计划。AI软件公司Palantir自上周一公布可观的业绩以来已下跌近8%,其预期市盈率此前曾飙升至超过250倍的荒谬水平。
当然,人们有实实在在的理由担心AI热潮的可持续性。最主要的是,AI算力基础设施的支出远超AI收入,而且差距与日俱增。
OpenAI表示,计划在未来八年投入1.4万亿美元。但目前其年收入仅为200亿美元左右,并且缺乏清晰的商业模式获取未来几年内维持支出增长所需要的数千亿美元收入。
OpenAI预测其亏损到2028年将扩大至740亿美元。市场情绪如此不安,以至于OpenAI首席执行官山姆·阿尔特曼(Sam Altman)上周觉得有必要在X上为公司辩护,称市场对OpenAI的大举投入有所担忧是“可以理解的”,并表示他准备通过新的消费设备、机器人技术以及AI云计算服务来增加收入。但目前这些都还只是镜花水月。
另一个让人不安的问题是,为了让AI大玩家们实现他们的宏伟抱负,需要巨大杠杆来提供资金。今年9月份,甲骨文公司(Oracle)与OpenAI达成了一项3,000亿美元的算力供应协议,并在当月通过举债筹集了180亿美元。分析师们表示,这预示着与数据中心相关的债务池将不断扩大。
据高盛(Goldman Sachs)报告,今年截至上个月,AI相关公司已发行1,390亿美元公司债,约占所有投资级债券发行额的9%,比去年增长了23%。仅上个月,Meta Platforms就为路易斯安那州的一个数据中心综合体安排了一轮273亿美元的融资,这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私募债交易。
此外,电力短缺和其他供应链瓶颈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一些波折。英伟达支持的AI云服务商CoreWeave周一公布了亮眼的财报,但指出数据中心建设延迟将影响当前季度收入。其股价周二下跌16%,自上周初以来已缩水三分之一,外界认为这家杠杆率很高的公司是AI领域风险较大的个股之一。
不过到目前为止,几乎没有迹象显示支出热潮正在停滞。大型科技公司在AI方面的资本支出还在增加,今年计划投资超过4,000亿美元。英伟达、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Arm、Supermicro以及其他AI弄潮儿们在论调上丝毫没有缓和的表现——如果说有什么变化,那就是他们看起来越来越乐观了。计划下周公布第三财季业绩的英伟达预测当季收入同比增长56%。
周二,AMD首席执行官苏姿丰(Lisa Su)表示,一些客户去年认为他们对AI的投资将趋平,但现在表示正在加速。“如果你有机会,有良好的资产负债表,有能力增加更多算力,你就会这么做,因为这会带来相对于竞争对手的额外优势,”她说。
总体而言,科技股的估值并不离谱,尤其是英伟达这种源源不断创造利润的公司。以科技股为主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的平均预期市盈率约为29倍,这当然很高,但对一篮子成长型公司来说并非天文数字。2021年,也就是AI热潮来临的前一年,这个数字曾达到32倍以上。
过去一段时间,投资者对AI领域的任何疲软迹象都草木皆兵。今年早些时候,DeepSeek的横空出世曾引起一阵恐慌,这是由中国团队开发的一款用相对较少AI芯片构建的复杂模型。在那之后也曾出现过一些小恐慌;仅英伟达股票今年就发生过四次比上周更大的单周跌幅。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有一些基本面因素在推动AI题材,最引人注目的是科技巨头非常真实的支出意图。但在经历了三年的投资热潮后,考虑到AI盈利方面仍没有清晰的财务模型,投资者爆发恐惧和疲劳情绪实属必然。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