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AI遇上贴息:普惠金融开始“智能生长”

2025年的秋天,金融圈有一个关键词,叫“贴息”。

这不是银行的促销,也不是平台的营销,而是国家对消费者“真金白银”的补贴。

随着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正式落地,个人消费贷款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国补时代”。

这意味着,在未来一年里,符合条件的居民在申请消费贷时,最高可享受年化1%的财政贴息。

政策的逻辑十分清晰,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居民消费成本,让消费重新成为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但从中央文件到百姓账单,中间隔着的是一整条复杂的信贷与技术链路——贴息如何落地、资金如何清算、消费者能否真正感受到利率减负,无一不在考验着“执行者”们的硬实力。

国内金融科技公司——度小满在政策落地之后,第一时间上线“响应国补、加码贴息”活动,用科技的力量,把宏大的“国补”变成了千家万户账单上看得见的“实惠”,让普惠金融不再停留在概念层面。

  01 账上的实惠  

系统响应快、链路透明、用户触点直达终端,是金融科技公司拥有的数字化优势,这让它们能够更快地响应政策。

而度小满正是这类数字化能力的代表。

9月1日,度小满正式上线"响应国补 加码贴息"活动,面向特邀用户推出消费贷款专项优惠活动。

活动期间,符合参与条件的用户最高可领取1%利率贴息券,此次贴息范围覆盖度小满老客,适用于单笔5万元及以内的消费额度,此次贴息不收取任何服务费用。

以用户一次性申请5万元贷款为例:若选择先息后本分12期还款,在使用1%贴息券后,预计可节省利息近500元;若选择等额本息分12期还款,则预计节省利息约270元。

10月,度小满二期补贴活动上线,参加过一期活动的用户仍可继续参加,最高能获得1000元贴息。

最新数据显示,9月1日截至10月末,度小满加码贴息,覆盖超百万用户,涉及场景从日常消费拓展至创业经营,惠及群体包括但不限于个体工商户、兼职创业者、普通消费者等。

天津刘女士就是这场补贴活动中的受益者。

在翻新地板和家具的过程中,刘女士因选择度小满的消费贷款产品,获得了一张1%的贴息券,先息后本12期还款后,节省利息近500元。

“原本担心贷款利息会加重负担,但度小满的贴息券帮我省了一笔钱,可以为客厅多添置一些喜欢的软装细节”,刘女士感叹补贴带来的惊喜。

同时,11月该贴息还在继续。用户如果参与过9、10月份活动,仍可参与11月的贴息,三重福利叠加后、用户一年最高可节省1500元利息成本。

但其实,这样的普惠与降本,不仅仅出现在本轮贴息活动中。

度小满发布的《2024年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为700万小微用户减免贷款利息超过24.37亿元,其中2024年为135万小微客户减免利息3.05亿元,有效缓解了用户“融资贵”的现实痛点。

  02 普惠的延伸  

贷款贴息只是一个切面,它映射出的更大趋势是科技能力正在重新定义金融普惠的边界。

过去十年,金融科技企业从支付、征信到信贷,几乎重塑了普惠金融的基础设施。 如今,AI与大模型的加入,正让“普惠”从“覆盖更多人”向“服务更精准”转变。

截至2025年初,度小满联合金融机构,累计服务数千万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其中7成是员工在5人以下的小店,超过50%分布在四线及以下城市。

在上线贴息活动的当天,度小满APP升级焕新,上线AI经营助手,基于千亿参数金融大模型,其功能中的AI照相馆能一键生成高质量宣传图片,节省商家修图时间,助力新品快速上线。

AI创意海报能根据商家所属行业、促销内容自动生成风格统一、设计精良的海报, 实现“零成本营销”,提升门店吸引力和客流量。

智能记账本则能整合经营流水与个人账目,帮助商家清晰掌握每日运营状况,快速做出经营决策。

三大核心功能的结合既能帮助商户降低运营成本,又能提升经营效率,应对数字化转型中的挑战。

重要的是,这些功能对商户全都免费开放。

  03 科技力的底色  

度小满能将贴息行动快速落地并非偶然,而是其长期在技术领域积累的自然结果。

在消费金融的核心环节中,风控能力始终是决定普惠金融可持续性的关键。过去,传统金融机构在小额、分散的个体贷款中往往面临数据稀疏、信用评估难、人工审核成本高等痛点。而人工智能与大模型的引入,正在改变这一切。

早在2024年底,度小满便推出了金融领域首个类GPT-O1推理大模型——轩辕·FinX1。

这一模型具备决策与风控、研究分析、数据智能三大核心能力。在决策与风控能力方面,轩辕 FinX1 可凭借强大的推理能力和完整的思维链机制,系统分析风险因素间的关联与传导路径,为机构提供全面深入的风险洞察。

例如,根据用户上传的银行流水,轩辕 FinX1 能够从上千条交易记录中精准识别高频彩票消费、游戏消费等风险信号,并结合收入水平和债务负担,科学评估用户的还款能力和信贷风险,这让风控更精准,也让信贷更具包容性,让那些过去因缺乏完善的抵押与征信数据,被金融机构拒之门外的小微群体被看见,并获得金融服务。

而这也正是金融科技的真正价值所在,让信贷变得更快,让“风险”与“机会”被重新分配。

  04 结语  

财政贴息看似只是对用户消费上的让利,实则折射出金融如何服民生的命题。

度小满的行动是一个可参考的样本。它用技术让政策更高效,用产品让政策更可感,用责任让政策更有温度。

金融的意义,不只是看得见的实惠,更在于它能否把制度的温度传递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

当“国补”变成“减负”,当技术成为普惠的底座,这场关于金融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实践,就已经走在了正确的方向上。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举报

评论

  • 推荐
  • 最新
empty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