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小米Q3财报,目测是超出了市场预期的。我单独拎几块来说说:
其一,Q3智能电动汽车及AI等创新业务分部首次实现单季度经营盈利,本季度经营收益为7亿元。
在我印象里,这应该是造车新势力最快的盈利速度了。不少车企造车好几年了还在亏,小米一年半就做到盈利了。进入Q4,随着产能成功上量,汽车交付速度也上来了,按最新的周产能算,已经超过60万了。由于车子交付后才能确认收入,Q4业绩会继续提升。明年二期完全投产,加上武汉工厂,产能估计超100万,因此明年可以展望更强的爆发。
其二,手机×AIoT分部收入为841亿元,同比增长1.6%。
去年Q3是国补高峰期,今年同期国补显著退坡,市场担忧消费电子的数据会很难看。谁能想到,小米不仅手机卖多了,家电也增加了。
注意一个时间点,小米17是9月25日开启预售的,Q3基本没有卖几天,对三季报的贡献并不大。而在Q4,手机业务将有一个很大的环比增长。卢伟冰透露,Pro Max机型在首销中占比超50%,当6K+价位段被轻松突破,消费者愿意为更高配置、更高价格的机型买单,那么“量价齐升”是指望得上的。
其三,AIoT业务的价值可能会市场忽视了。截至Q3末,小米AIoT平台已连接的IoT设备数(不包括智能手机、平板及笔记本电脑)首次超过10亿台,达到1,035.5百万,同比增长20.2%。
智能家居是靠规模覆盖成本的行业,产品线非常长,杂糅了太多产品,小米能占据半壁江山,是因为没有一家企业能做到小米这么全面,其它厂商只能提供很少品类的智能产品,压根没法实现万物互联。
前几天,小米发布了智能家居未来探索方案 Xiaomi Miloco,实现了智能家居产品的协同作战。简单说,Miloco是一个家庭AI中心软件方案,以米家摄像机为视觉信息来源,以自研大模型为核心,打通了全屋IoT设备。
这方面,小米已经获得了基础性优势,用户只要入手了小米的硬件系统,基本就不会离开了(更换成本太高)。小米只要软硬件不断迭代,就能坐稳智能家居的市场占有率。
研发也没得说,Q3单季砸了91亿(同比涨52%),前三季235亿、全年要超300亿,堆出来的语音大模型、全屋智能方案,都是真技术地基。
总的来说,小米早不是走量的路数,而是靠技术和生态扎进长期竞争里,这远比比单点爆发更扎实,友商对这套立体打法很难有招架之力。
看下来,小米Q4业绩应该是全年最好的一个季度,主要是汽车利润会非常可观,手机利润也会稳步跟上。
今年以来,股票回购金额达港币约15.4亿元。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资本开支达到约130亿元,同比增长86.7%。
段永平曾说,公司股票的最终买家只有一个,那就是公司自己,别人都是过客。
小米的股价跌了不假,但公司业绩一直是向上的,基本面有足够的支撑,而且当下的性价比已经很不错了。你不买,公司自己可以买,这才称得上是真金白银的看好。越在这个时刻,越要有敢于逆行的勇气。
$小米集团-W(01810)$ $HSI(HSI)$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1
举报
登录后可参与评论

暂无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