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从“书生”到“战士”
蔚来在年初提出第四季度盈利的目标时,大多人内心的真实想法是痴人说梦。首先是李斌此前立下的盈利flag从未实现过;其次是目标需要基于两个重要前提,一是5万台的月均销量,二是蔚来和乐道品牌分别达成20%、15%的毛利率。
与此对应的是,去年第四季度蔚来月均销量不足2.5万台,且当时还创下了蔚来单季度的历史新高,而整车毛利率为13.1%,综合毛利率11.7%。今年第一季度,蔚来月均交付新车1.4万台,整车毛利率10.2%。
转机出现在7月,乐道L90和新ES8的接连“爆单”,让第四季度的盈利曙光开始变得清晰。不过当时仍有不少声音认为,蔚来此举是绝地求生的以价换量,销量能否转化为利润还得打个问号。
11月25日,蔚来交出了今年第三季度的答卷,多个核心数据均创下了历史新高,其中交付量87071台,同比增长超40%,环比超20%;营收217.9亿元,同比增长16.7%,环比增长14.7%。
尽管单车均价继续下行至22万元,但蔚来当季综合毛利率13.9%,整车毛利率14.7%,双双创下历史新高,这不仅间接回应了“以价换量”的外界质疑,也意味着蔚来在成本端的控制能力在逐步提升。
更为乐观的信号是,蔚来第三季度现金储备达到367亿元,首次实现正向经营性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而四季度的交付量和营收指引还有较大幅度的提升,同比增长均超过65%。
但理性地看,第四季度盈利依然很难。蔚来三季度经调整经营亏损为27.76亿元,同比下降39.5%,环比下降31.3%。虽然李斌在业绩电话上表态对四季度盈利“仍有信心”,但根据四季度业绩指引和其他指标综合推算,低个位数的亏损或许才是大概率事件。
当然,盈利与否更多只是个执念,蔚来全面向好已经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从蔚来今年的一系列组织和产品理念改变来看,这家企业身上的气质也在发生变化——如果说以前的蔚来是一个理想主义的“文人”,那么如今则更像是一个“战士”。
重回第一梯队
从去年开始,蔚来已经掉队太久,除了被理想和早一步困境反转的小鹏在销量上远远甩开外,也长期落后问界、零跑、小米,乃至于极氪和深蓝也不时要压蔚来一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蔚来甚至要为进入新势力销量榜Top6而挣扎。
去年曾被寄予厚望的乐道L60高开低走,因为产能问题错过了最好的一波红利期。再加上换电战略的持续争议,以及每年的巨额亏损, 可以说蔚来对于“ICU”的体会,可能比任何新势力都要更深刻。
转折点发生在今年8月,交付量环比7月直接增长超1万台,也创下蔚来单月交付量历史新高。其中乐道L90是最大功臣,直接带来了超万台的增量,这款产品对于蔚来的意义,不亚于MONA M03之于小鹏。
在第三代ES8的“接力”之下,此后的几个月蔚来连续创下交付量新高,10月份更一举突破4万台,宣告着蔚来终于夺回了属于老牌新势力的荣光。不过理想则代替蔚来陷入了谷底,在增程下滑严重,纯电又未达预期的背景下,理想不得不开始“补交学费”。
股价是蔚来全面回暖最好的反映。今年蔚来在港股市场累计涨幅约35%,其中8月份单月涨幅超过45%,乐道L90和新ES8的强劲销量,有效带动了市场信心的上升。
三季度业绩电话会议上,李斌表示高毛利车型订单依然强劲,尤其是新ES8还有大量库存订单,同时上海等核心城市换电站已接近盈利,预计明年可实现整体盈利。
不过李斌也提前打了“预防针”,称四季度置换补贴退坡会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影响,整个行业难以像去年一样产生“翘尾”效应。言下之意,四季度不会像往年一样产生较大增速,这也是为什么即便10月份蔚来交付超过4万台,四季度却只给出了12~12.5万台的指引,能保持住10月份的成绩已属不易。
而以往并不被看好的萤火虫,不仅月均稳定贡献4000+交付量,也承担了其诞生之初就定下的目标,即拓展全球市场,目前已进入多个欧洲国家。11月中旬,萤火虫右舵车型正式量产,即将开始在新加坡的征程。
摆在蔚来面前的唯一短期问题,或许依然只有产能爬坡。
开启战斗形态
看起来,蔚来的回暖来得非常突然,似乎一夜之间就“好起来了”。这其中或许有踩中了纯电大六座SUV风口的机遇成分,但更多还是蔚来长期在高端领域积攒的势能,以及用户导向能力的一次集中释放。
有观点认为乐道L90取胜的核心是“足够便宜”,这的确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如果横向对比来看,大六座、配置齐全,且价格仅需20万出头的汽车产品并非稀缺品,但卖好的则屈指可数。
乐道L90能够突围,依然要得益于蔚来深厚的品牌力、技术力和服务能力,即便是低一个等级的乐道,其所继承的势能仍然足以吸引用户买单,最典型的例子是NT3.0平台的下放,在乐道L90所处的价格带无疑是降维打击。
同时超大前备箱、不再是“噱头”的第三排空间、可充可换的补能方案,以及高灵活性的baas方案,处处都很好踩在了用户的需求点上,继续诠释了什么叫做“以用户为中心”的洞察能力——因此与其说是“爆款”取胜,倒不如说是一次价值兑现。
包括新ES8的设计,蔚来也有着自己的坚持。此前蔚来内部曾达成一个共识:新ES8要在空间上看齐MPV,但绝不能教育用户,在造型上挑战大众的审美。新ES8项目负责人孙宁常说的一句话是,“每当我们想教育人民,人民就会用人民币教育我们。”
这种价值兑现的一个重要前提,是蔚来今年所作出的一系列变化,最直接的表现是从以往的“高高在上”变得更接地气,例如在保证服务体验的基础上,更多以卖车和省钱为主要目标;至于价格层面的大幅让步,一方面固然有背水一战的压力,另一方面也是蔚来终于开始“发狠”了。
以往蔚来对于价格有着很深的执念,包括长期坚持不降价。背后的考量,一是不愿背刺老车主,二是蔚来需要用价格带来维系高端价值,频繁降价是不错的竞争手段,但对品牌力始终是个不可逆的损伤,且一旦开启就很难回头。这也是即便在2019年的至暗时刻,蔚来也没有用上这个最后的绝招。
乐道L90和新ES8的定价力度,并非蔚来“违背组训”,更像是终于想通了,书生并非百无一用,但在残酷的战争中,只有真正的战士才能活到最后。蔚来001号员工李天舒曾在内部讨论中表示,定价虚高卖不出去,才是对品牌势能最大的伤害。
当然,价格让利也得益于蔚来在成本端控制能力的大幅提升,包括规模效应所带来的研发和制造成本摊薄,以及神玑芯片上车的技术性降本等等。
蔚来今年的战斗气质,外在表现是高管层面的转变,内在体现是组织能力和效率的提升。
无论是李斌、秦力洪还是沈斐,“全员卖车”已经成为常态,一次直播、一次活动,甚至于发篇文章或者朋友圈,都在无所不用其极地卖车。
11月25日蔚来11周年,沈斐在个人公众号发文,讲述自己“心里住着一个杨过,却活成了郭靖”。然而煽情过后,沈斐依然不忘卖车,邀请读者转发,并贴心地备好了转发文案。
在今年初蔚来陷入舆论漩涡时,李斌曾一度发出了“小鹏能改好,为什么我们不能?”的灵魂拷问,此后的一系列改革,也被证明确实提升了整个体系的战斗力。比如人均效能的提升,直接反映在销售与管理费用的下降上,而门店布局优化也带来了单店产出的提升。
在李斌接受何小鹏的建议,直管供应链之后,蔚来与核心供应商的合作得到加深,采购成本进一步下降,这些都为蔚来的盈利之路提供了共同保障。
结语
虎嗅拿到的一份蔚来内部材料中提到,李斌说今年一季度相信蔚来能盈利的人可能不到1%,难的不是让更多人相信,而是让关键的人成为者1%,比如供应商。此前很多供应商曾为乐道L60预留了单月超万台的产能,但很快就遇到销量滑坡,信任成为了最大问题。
为此李斌在今年每周都约一家供应商一号位吃饭,很多谈判桌上的僵局,到了饭桌上就有了空间,“都是创业者,都知道行业的不容易,创始人很容易惺惺相惜,后面的事就好谈了”。到了8月,李斌和大多数供应商达成了一致,这才有了后面新ES8产能的快速爬坡。
在一次内部讲话中李斌表示,“2019年我们走出谷底是靠用户,但这一次我们想要从谷底走出来,必须要靠自己的本事。”
全面向好的趋势下,蔚来还没有彻底脱离危险区,面对极氪9X、智己LS9、问界M8等大六座新车的冲击,乐道L90和新ES8还面临持续苦战,“活下去”仍是蔚来的第一要务。
至于四季度盈利与否,或许会影响市场信心,但并不改变蔚来的底层逻辑。现金流首次转正已经足够证明蔚来的实力,而其品牌力、服务能力、换电等基建规模效应,将随着时间推移越发体现出后劲和韧性。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