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扶贫概述
近年来,随着我国区域开发重点的变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三大战略以及扶贫开发计划的实施,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多数贫困县的基础设施,尤其是交通、通讯、能源条件的改善,夯实发展产业、搞活经济的基础。
为了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聚合多方力量,经过多年探索,目前扶贫方式已呈百花齐放之势,其中,产业扶贫因其长效机制最受欢迎。但,任何产业和企业的发展都需要繁杂的配套体系,因此,部分新兴产业导入贫困县会面临配套体系不健全的问题,影响效益。其中,贫困县多以农业为支柱产业,加之农业与其他众多产业的关联性,以及配套完善性,农业产业扶贫也就成为贫困县政府和百姓最受欢迎的方式。
在目前的农业产业扶贫中,长效的销售渠道是稀缺资源。因此,互联网流量巨头和农产品分销机构对地区农业的带动效果最为直接、有效。但需注意,脱贫只是阶段性任务,还需与乡村振兴相衔接,成为重塑工农城乡关系,助推农业产业转型的有力工具。
案例:今日头条
作为当下的流量担当,字节跳动旗下不仅有今日头条、抖音类这些国民级产品,还拥有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微头条、悟空问答等一系列产品矩阵,在用户和流量运营的基础上,字节跳动也一直致力于信息扶贫事业。
2018年初,今日头条率先在贵州省雷山县开始探索,通过今日头条以及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等媒介,向用户推介原生态农特产品,取得不错的效果。在此基础上,3月20日,启动“山货上头条·贵州味道”网络扶贫公益项目,助推“黔货出山”。同时,今日头条还组建了扶贫达人团,帮助贫困县的人记录、船舶自己家乡的美好,销售自己的家乡的农产品,打造可持续的产业发展之路。
2018年7月,字节跳动又推出“金稻穗计划”,补贴三农创作者,践行信息扶贫之路。
2018年8月,抖音为国贫县“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设计了旅游推广方案,帮助当地特色景点乾坤湾进行重塑,推出“乾坤夕照”。相关挑战赛在抖音平台上获得超过1000万人点赞,拉动十一期间游客增长两倍。在此基础上,2018年11月29日,字节跳动发起“山里DOU是好风光”文旅扶贫项目,以抖音为主,通过短视频等内容,助力贫困地区的特色旅游景区提升知名度。
根据《2018抖音大数据报告》,盘点全国县域旅游,最热门的一百个县域景点中,约三成位于贫困县;最热门的十个县中,有凤凰、稻城、栾川、永和四个贫困县;十强县域景点中,有五个景点位于贫困县。以山西省临汾市永和县这个国贫县为例,2018年8月,永和县官方抖音账号“大美永和”上线,随后上线话题活动“永和乾坤湾玩转好心情”,至年底,活动视频已获得了6.6亿次播放,国庆小长假期间的游客量相比往年则增长了两倍多。
字节跳动的扶贫以“金稻穗计划”为主,主要有两大内容:一是以今日头条为主要平台的“山货上头条”,助力山货走出农村;二是抖音为主要平台的“山里DOU是好风光”,助力贫困县文旅产业发展。
案例:拼多多
拼多多一直在争议中野蛮生长,从五环外“觊觎”着的更为丰饶的城市消费,但在中高端消费领域,年轻的拼多多显然还缺少说服力,不过,以拼团起家的拼多多在农产品上行方面确实做得风生水起。
2018年,拼多多平台的农产品及农副产品的订单总额达653亿元,较2017年的196亿元同比增长233%,俨然已经是中国第二大的生鲜电商平台。也正是因为在农产品这个特殊产品线的分销优势,拼多多也是中国互联网企业中扶贫贡献最大的企业之一。
自创建至今,拼多多已累积触达并帮扶17万建档立卡户,并带动近7万名新农人返乡,平台覆盖的农业生产者超过700万人。仅2018年全面,平台累计诞生十三款销售百万加的明星单品,以及超过600款销量10万+的爆款农货,孵化了一批带有地理标志的新农货品牌。值得注意的是:销量过百万的“冠军农货”中,雪莲果、芒果、百香果、大蒜、小黄姜等多是小品类特色农产品,已成为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消费者的新宠。
通过多多果园等创新产品,激发数亿消费者参与扶贫工作。在平台直采农货之外,“多多果园”还专门开设扶贫助农频道“多多助农”,定向帮助贫困村解决销路问题,项目已覆盖25省,共启动65期对口助农项目,累计销售近千万公斤农产品。此外,拼多多还和几十个县达成合作,加上“100个村支书”的计划,由村支书为自己的村代言,向外推广农产品。
案例:青海省化隆县的拉面扶贫
中国有无数的兰州拉面馆,大部分国人也都有过消费经历,但,其中大部分是青海化隆人运营的。兰州牛肉面由来已久,在马保子师傅手中将口味做到了极致,也因此成为西北餐饮业的一个标志,但其走出兰州、甘肃的脚步更晚一些、更慢一些。
化隆人运营拉面馆,则可以追溯到1984年,化隆人韩录在拉萨街头开出第一家“兰州牛肉面”,1988年,韩录又在福建厦门开了一家清真拉面馆。他的赚钱效应带动了当地人出外开店的热情,至1990年代初,已有20多位化隆人在厦门开起了拉面馆。之后,化隆人的拉面馆从厦门辐射全国,目前,化隆县每5人就有2人做拉面,在全国270多个大中小城市,开出了1.5万多家门店。
说起兰州拉面之名,青海拉面与兰州牛肉面还有一段恩怨情仇,在此不做演义里。
化隆拉面的成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通过“群众自发、政府引导”的模式,上下合力,将化隆拉面打造成了一个能够支撑县域经济的品牌。
2000年,化隆县农民外出做拉面已蔚为成风,政府开始介入帮扶。时任县长的马吉孝,在劳务输出证上加上了“县长致辞”,恳请本县劳务人员所到之处的有关部门,对他们异地创业尽可能地提供帮助。
此外,化隆县也是全国最早对辖区农民外出创业提供资金支持的。2007年起,政府推动并贴息,农村信用社核批发放“拉面创业贷款”,支持外出开店创业。2015年,海东市出台《关于海东市进一步促进拉面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拉面产业贷款人均20万元,总额不超过200万元的标准。且对个人贷款额度在20万元并按期还本付息的,给予2年的全额贴息,对个人贷款在20万元以上的,给予2年50%的贴息。
此外,对于餐饮创业,化隆县政府也提供众多落地支持。化隆县有众多政府部门的工作人员,被派到全国六十多个地区设立拉面办事处,专门负责拉面户的后勤工作。2013年,又推出集职位招聘信息、饭店转让信息、原配料供应信息、行业资讯、政策引导等各类信息服务于一体的“中国拉面网”。2016年4月,开始推行“拉面带薪在岗实训+创业”。
化隆县政府多角度、全方位的服务县域核心产业,真的摸索出一条“产业扶贫”的新模式。在化隆县的模式基础上,福建的沙县小吃,以及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也都梳理出独特的政府支持模式。如,沙县政府在管理上更重视全链条覆盖,开餐馆的资质审核严格,但只要通过,从装修、食材、配料、资金甚至子女教育,政府都一并解决。
本文摘自《农业中坚通识读本》一书,预计将于2020年一季度末付梓出版。
《农业中坚通识读本》定位是“通识读本”,目标是涉农企业的中高层、农业投资人及新农人等,希望可为各位同仁于大农业领域增广见闻。全书目录可在关注公众号“疯投日记”后,在菜单“农学院”的子目录“农业通识”中浏览。
PS:长期征集农业、食品企业的案例,需在商业模式、技术、产品及市场等领域有特点、有创新,笔者会在本书或今后的出版物中提供免费的案例营销机会。
- END -
欢迎分享转发至朋友圈,或点个“在看”呗 ↓
免责声明:上述内容仅代表发帖人个人观点,不构成本平台的任何投资建议。
- 韭菜很新鲜·2020-01-166点赞举报
- 标地·2020-01-16厉害点赞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