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924”行情满一周年,先抛个灵魂拷问: 这一年,你在市场里赚到钱了吗? 在网上刷到一个段子, 有人算了一笔账:若2024年9月拿1万元入市,每月买到月度涨幅王,到2025年9月资产能变成114亿元。 群友点评说:“这算法不错,可惜我没按这个方法操作。” 这当然只是调侃,没人能次次买中“头彩”,但真的复盘“924”以来的指数表现,真实数据也相当不赖。 整体表现真的挺让人惊讶的:近一年,竟有62只指数涨幅翻倍! 最猛的是还是人工智能赛道:科创芯片涨了179%,科创AI涨了162%! 宽基指数惊喜也不小,5只实现翻倍:科创50大涨114%,创业板50大涨107%,创业板指也接近翻倍! 再看一眼大盘,上证指数从“2700保卫战”一路奋斗到了“3900争夺战”,一年涨了39%,市盈率(PE)直接来到了16.38倍。 但看着这一串涨幅,相信有些小伙伴也会有点心慌: 无论是热门赛道,还是宽基指数,一年下来已经涨了这么多,现在还能有布局的机会吗?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当前指数布局的三大思路,顺便分享我常用的一个查指数数据的“神器”。 在微信里搜索“红色火箭”,就能够跟我一样,轻松找到指数投资的各类数据啦。 01 思路一:市场里还有哪些“捡漏”的机会? 前面我们复盘“924”,统计的都是近一年涨得最猛的,但是做投资,可能就要反过来想,市场里还有哪些低估的、滞涨的指数? 两个方法,可以帮我们找到相应的指数和ETF。 第一个方法:从涨幅榜里挑估值洼地。 打开“红色火箭”小程序,点进“指数浏览器”,再按“近1年”(回报)排序,就能看到近一年涨幅最猛的指数。 在这个列表里,指数名称下面有两个小字,标注着指数当前的估值是“过高”、“偏高”、还是“适中”、“偏低”、“过低”。一路往下拉,你就会发现惊喜:有些指数近一年涨幅非常靠前,估值却还标着“偏低”。 这说明啥?说明这些指数可能还没有涨
ETF拯救世界
据说,这是能让普通人变身超人的投资方式
+ 关注
+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