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商侠客行
财商侠客行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做最专业,最具影响力-财经自媒体
IP属地:广东
4关注
2167粉丝
1主题
0勋章

今年最能冲的基金!

今年指数行情一般,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都在下跌,只有北证50一枝独秀,今年以来上涨超过25%。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25 不过在这种结构性的行情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却有发力的迹象。 全市场有51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超过30%,非常能冲。这里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是绝对的主力,ETF和指数基金(只有8只)反而寥寥。 原因也不难分析。 一方面,今年市场处于结构性行情,缺乏指数级别的大机会,ETF由于是完全跟踪指数,表现自然也就平平。 另一方面,结构性行情中更考验选股能力。一些对行业拐点、主题机会敏感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在这种行情更有充分发挥的机会。通过低位潜伏重仓布局的选手,一旦属于自己风格的时机到来,就是“吃大肉”的时候,这时候业绩就会显得非常能冲。 本期我们主要从数据的角度,结合基金一季报,看看今年以来最能冲的这些基金里面,还有哪些方向是值得关注的?又有哪些能作为我们后续布局的“种子选手”? 我把这批今年最能冲的基金大致分为四类,方便我们做比较和选择: 1️⃣ 北交所基金 2️⃣ ETF 3️⃣ 医药行业基金 4️⃣ 主动权益类基金(医药除外) 01 北交所涨疯了,主动选股比指数更强 前面说了,今年涨得最好的方向是北交所,北证50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超过25%。 但是,即便在北交所这个战场里面,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表现也比指数更犀利。 北证50今年以来涨了50%,相关的指数基金涨幅基本在20%~26%之间,但这5只主投北交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则是远超指数。 最能冲的当属华夏北交所创新,这是一只两年定开的基金,主投北交所,基金规模是7.23亿元,今年以来大涨超过56%。 基金是2021年11月23日成立的,成立三年多来,基金净值已经翻倍。 来看看基金经理顾鑫峰的操作。 仓位并不是一成不变。 在2022年年中、2023年,基金都保持比较低的仓位,
今年最能冲的基金!

今年最能冲的基金!

今年指数行情一般,上证指数、沪深300、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都在下跌,只有北证50一枝独秀,今年以来上涨超过25%。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25不过在这种结构性的行情中,主动权益类基金却有发力的迹象。全市场有51只基金今年以来回报超过30%,非常能冲。这里面,主动权益类基金是绝对的主力,ETF和指数基金(只有8只)反而寥寥。原因也不难分析。一方面,今年市场处于结构性行情,缺乏指数级别的大机会,ETF由于是完全跟踪指数,表现自然也就平平。另一方面,结构性行情中更考验选股能力。一些对行业拐点、主题机会敏感的权益类基金经理,在这种行情更有充分发挥的机会。通过低位潜伏重仓布局的选手,一旦属于自己风格的时机到来,就是“吃大肉”的时候,这时候业绩就会显得非常能冲。本期我们主要从数据的角度,结合基金一季报,看看今年以来最能冲的这些基金里面,还有哪些方向是值得关注的?又能哪些能作为我们后续布局的“种子选手”?我把这批今年最能冲的基金大致分为四类,方便我们做比较和选择:1️⃣ 北交所基金2️⃣ ETF3️⃣ 医药行业基金4️⃣ 主动权益类基金(医药除外)01北交所涨疯了,主动选股比指数更强前面说了,今年涨得最好的方向是北交所,北证50今年以来已经上涨超过25%。但是,即便在北交所这个战场里面,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表现也比指数更犀利。北证50今年以来涨了50%,相关的指数基金涨幅基本在20%~26%之间,但这5只主投北交所的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则是远超指数。最能冲的当属华夏北交所创新,这是一只两年定开的基金,主投北交所,基金规模是7.23亿元,今年以来大涨超过56%。基金是2021年11月23日成立的,成立三年多来,基金净值已经翻倍。来看看基金经理顾鑫峰的操作。仓位并不是一成不变。在2022年年中、2023年,基金都保持比较低的仓位,去年二季度把仓位加到9成以上,精准踩中“92
今年最能冲的基金!

创新药天亮了!今年最能冲的ETF都在这里了

港股创新药今天又开始冲了! 早盘涨幅居前的ETF都是港股创新药方向。 其实,港股创新药也是今年以来最能冲的赛道之一。 我们统计了一下,ETF里面,今年以来涨得最猛的,就是港股创新药方向。 截至4月26日,全市场今年以来涨幅超过30%的ETF只有8只,全部是港股创新药方向。 业绩整体差异不大,规模方面,广发中证香港创新药ETF(简称:港股创新药ETF,代码:513120)吸金能力最强,同类流动性最好,规模已经超过百亿,月内日均成交额超30亿。 这只基金成立时间也比较早,2022年成立,可以说是在医药行业的凛冬提前布局的。 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跟踪的是港股创新药指数,覆盖了港股市场中创新药全产业链,包括研发、生产、服务,可以说集中打包了港股创新药产业链。 港股创新药指数是在香港市场中选取不超过50家主营业务涉及创新药研发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目前指数成分股数量为36只,能够相对真实地反映港股创新药市场表现。因为真正意义上的港股创新药公司数量并不多,如果为了分散而分散,加入太多成分股,反而会偏离对港股创新药公司的真实表现。 来看看十大权重股里面,百济神州、药明生物、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等占比都较高,前10大权重股权重合计为71.85%。 这些也是机构今年以来重点加仓的方向。 天风证券的数据显示,从医药基金重仓持股比例看,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医药主题基金持仓前三行业分别为创新药(34%)、传统制药(26%)和CDMO(17%),创新药公司中的百济神州、泽璟制药、信达生物、康方生物、科伦博泰生物、百利天恒、新诺威等获主动权益基金持仓提升明显。 港股创新药相关ETF也持续吸金,规模屡创新高,港股创新药ETF(513120)就已经在一季度突破百亿规模的关口,成为目前跟踪港股创新药方向的ETF中规模最大的基金。 港股创新药为什么这么能冲? 其实,这波上涨的背后,是市场认为
创新药天亮了!今年最能冲的ETF都在这里了

国泰君安资管陈思靖:穿越TMT风浪,以选股力铸就投资“护身符”

今年春节后,A股市场最强的行情主线是什么? 毫无疑问,DeepSeek的横空出世,直接夯实了我国的科技底气,也引爆了这轮中国资产全面重估的行情,让科技成为了行情的超级主线。 虽然近期全球资本市场面临剧烈动荡,科技股也出现了一轮波动,但如果从本轮反弹起点“924”以来的市场表现看,每一次行情调整过后,反弹的急先锋总是科技。 数据来源: Wind, 统计区间2024/9/24~2025/4/15 以中证TMT指数为例,从上图可以发现,在过去三次反弹中,包括“924”反弹、年初春季躁动、关税风波,中证TMT指数在反弹中总是领先于沪深300和上证指数,“科技打头阵”的行情基调得到了市场的反复确认。 在这波科技股行情中,一部分长期深耕TMT赛道的基金经理也早早把握住了行情主线。 比如我们最近挖掘到一位深耕TMT领域超过11年的基金经理——国君资管的基金经理陈思靖,他不仅在左侧提前对超跌的科技板块进行布局,并且通过对行业细分领域的节奏把握,在市场波动中及时锁定了收益。 去年9月25日以来,陈思靖管理的基金国泰君安创新成长A(018325)净值上涨42.82%,同期沪深300涨幅为12.15%,中证TMT指数涨幅为34.96%,跑赢了大盘和行业指数。(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4) 更难能可贵的是,拉长时间周期看,在TMT这个波动较大的行业里面,陈思靖也发挥了主动管理的优势,相对市场和行业指数,赚取了超额收益。 他曾经管理的国泰君安信息行业,作为一只成立于2021年12月24日大盘3600点高位的TMT行业基金,截至2024/12/24,在三年的产品存续期内,录得了9.51%的累计回报,超越沪深300指数28.77%(沪深300指数同期-19.26%),超越中证TMT指数21.91%(中证TMT指数同期-12.40%),超越科创50指数36.04%(科创50指数同期-26.
国泰君安资管陈思靖:穿越TMT风浪,以选股力铸就投资“护身符”

芯片VS人工智能,反弹主线到底怎么选?

前不久才统计了数据,说4月份是投资的“高危月”,结果上周,全球市场就经历了惊心动魄的一周,股、汇、债,海内外,无一幸免,都是大风大浪的行情。 但A股这次的表现还是相当坚挺,大跌1天之后连涨5天,更重要的是,科技的主线地位再度得到了验证,又一次在反弹中扛起了大旗。 2025/4/8~2025/4/14期间,科创人工智能ETF(588730)等产品跟踪的科创AI指数大涨12.22%,芯片ETF易方达(516350)等产品跟踪的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同样大涨超过10%,同期沪深300涨幅为4.73%,科技作为反弹急先锋的特点可以说非常鲜明。 但是,同样作为科技行情的主角,人工智能和芯片的差别到底什么?我们在通过ETF进行投资布局的时候,又应该怎么选呢? 其实,当前国内ETF已经进入了“千基时代”,我查了一下,当前ETF数量达到1131只。 数量大大增加了,但ETF的分类还是有点模糊。我们平常选ETF的时候,也很难一眼分辨出不同类别的ETF到底有啥不一样。比如布局科技,究竟是选芯片还是人工智能,“选择困难症”就犯了。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易方达基金最近做了一项大工程,他们结合本土实践与国际标准,将股票指数ETF进行了系统梳理,分为了四大类:规模指数(宽基)、风格因子指数、行业指数和主题指数。 这么一来,大家就能轻松搞懂不同ETF的真实特征,从而找到最适合自己需求的产品。而且,在梳理的时候还跟国际惯例相对一致,这样境外投资者也能更好地了解中国ETF,投资中国也会更方便。 那么,我们平常投资的ETF,到底属于哪些类型呢? 1️⃣ 规模指数,也叫“宽基” 这个大家很熟悉,比如沪深300、中证A500,很多人都知道它们属于宽基。 但是,如果更细致一点,问大家一个问题:中证A500是全市场宽基还是大盘宽基? 是不是就有点摇摆了? 易方达基金这次就从市场和市值两个维度出发,更客观地梳理展
芯片VS人工智能,反弹主线到底怎么选?

金价涨疯了!如果年初梭哈了它~

今天一早就刷到一位网友的评论:“要是年初梭哈黄金而不是纳指,都不知道现在多么幸福。” 这个对比真是绝了。 截至昨晚收盘,纳斯达克指数今年以来已经累计下跌了12.88%。 而金价则是一路狂飙! 今天现货黄金快速拉升,盘中触及3290美元/盎司关口,再创历史新高,日内涨幅已经超1.8%。 连续大涨之后,今年以来金价涨幅已经超过24%,快要追上去年的涨幅了。 好多小伙伴都来问:黄金到底还能不能买? 其实,面对黄金这种逼空式的上涨,不仅是普通人坐不住,就连机构也都慌了阵脚。 这不,作为本轮黄金行情中最保守的投行——澳新银行(ANZ)今天也紧急发布了一篇报告,将2025年底黄金价格预测上调至每盎司3600美元。 要知道,在此之前,澳新银行对金价的判断可以说是相当保守,之前他们预测2025年平均金价为2763美元,预计2025年底金价为2900美元。可以说是直接唱空了。 这波“空转多”,也说明了黄金的趋势还在加强。 澳新银行空转多的原因也跟市场差不多,他们认为: 第一,金价上涨主要的驱动因素是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对黄金的储备需求已经远超预期。 第二,懂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也加剧了市场波动,资金避险需求旺盛。 第三,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升温(预计2025年降息100个基点),黄金作为抗通胀工具吸引力上升。 第四,金价技术面突破,黄金价格近期突破3200美元历史高位,形成看涨趋势。 贝莱德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魏立更发帖指出,在市场动荡时期,黄金比美债更能分散风险。 资金也从各种渠道疯狂流入黄金。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3月份全球黄金ETF成为了“吸金”主力,连续4月份实现流入,单单3月份一个月,全球实物黄金ETF就强势流入了大概86亿美元。 换句话说,一季度黄金ETF的流入总金额已经达到210亿美元,创下了历史第二高的季度纪录! 可以看出,市场对黄金的配置需求是有多么强烈! A股市场中,直接
金价涨疯了!如果年初梭哈了它~

黄金VS黄金股,大变局下谁更避险?

心惊肉跳的一周算是过去了,看了下全球资产的表现,果然只有黄金继续YYDS!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4 继去年大涨29%之后,截至4月14日,黄金今年以来再度上涨22.54%,成为了风波之下全球大类资产真正的避风港。 4月15日盘中,国际现货黄金再度突破3230美元/盎司的关口,品牌金店报价逼近千元,黄金的大时代,真的停不下来了。 01 为什么黄金这么强? 看下金价和美元指数的对比,可以发现,今年以来,黄金和美元的走势已经出现背离! 关税风波以来,全球资本市场遭遇巨震,原本全球三大避险资产:美元、美债和黄金,但在华盛顿宣布100多年来最严格的贸易壁垒之后,世界秩序已然遭到颠覆。 上周美股暴跌的时候,预期中的股债跷跷板效应没有出现,美元也持续走弱,只有黄金,在遭遇了短暂的流动性危机之后,很快在3000美元/盎司附近企稳,并随后迅速修复反弹,COMEX黄金6个交易日内已经大涨9%。 国内方面,截至4月15日收盘,黄金ETF华夏(518850)6个交易日累计上涨6.6%,黄金股ETF(159562)大涨17.76%。 也就是说,这次的关税风波已经损害了美元信用体系,资金纷纷减持美元资产。 大变局之下,较为确定的避险资产就是黄金。 一方面,新的资金开始进入黄金市场;另一方面,全球央行,作为本轮黄金牛市的“超级买家”,在美债风波之后,更是只能继续大幅增持黄金了。 02 那么,金价还有多少上涨空间呢? 金价接连创出历史新高后,华尔街大行也纷纷与时俱进,密集调高今年的目标价。 其中,“调价”最积极的要算高盛了。 在高盛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已经将2025年黄金的目标价,从3月底的3300美元/盎司上调到3700美元/盎司,上调幅度高达12%。这已经是高盛今年第四次调整黄金目标价格,也是最激进的一次上调。 中信证券研报称,综合通胀、增长、关税、地缘等多个因素来看,当前黄金行情难
黄金VS黄金股,大变局下谁更避险?

黄金VS黄金股,大变局下谁更避险?

一阳指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图片来源:AI生成 心惊肉跳的一周算是过去了,看了下全球资产的表现,果然只有黄金继续YYDS!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14 继去年大涨29%之后,截至4月14日,黄金今年以来再度上涨22.54%,成为了风波之下全球大类资产真正的避风港。 4月15日盘中,国际现货黄金再度突破3230美元/盎司的关口,品牌金店报价逼近千元,黄金的大时代,真的停不下来了。 01 为什么黄金这么强? 看下金价和美元指数的对比,可以发现,今年以来,黄金和美元的走势已经出现背离! 关税风波以来,全球资本市场遭遇巨震,原本全球三大避险资产:美元、美债和黄金,但在华盛顿宣布100多年来最严格的贸易壁垒之后,世界秩序已然遭到颠覆。 上周美股暴跌的时候,预期中的股债跷跷板效应没有出现,美元也持续走弱,只有黄金,在遭遇了短暂的流动性危机之后,很快在3000美元/盎司附近企稳,并随后迅速修复反弹,COMEX黄金6个交易日内已经大涨9%。 国内方面,截至4月15日收盘,黄金ETF华夏(518850)6个交易日累计上涨6.6%,黄金股ETF(159562)大涨17.76%。 也就是说,这次的关税风波已经损害了美元信用体系,资金纷纷减持美元资产。 大变局之下,较为确定的避险资产就是黄金。 一方面,新的资金开始进入黄金市场;另一方面,全球央行,作为本轮黄金牛市的“超级买家”,在美债风波之后,更是只能继续大幅增持黄金了。 02 那么,金价还有多少上涨空间呢? 金价接连创出历史新高后,华尔街大行也纷纷与时俱进,密集调高今年的目标价。 其中,“调价”最积极的要算高盛了。 在高盛发布的最新报告中,已经将2025年黄金的目标价,从3月底的3300美元/盎司上调到3700美元/盎司,上调幅度高达12%。这已经是高盛今年第四次调整黄金目标价格,也是最激
黄金VS黄金股,大变局下谁更避险?

两大反弹主线初现!科创VS军工怎么选?

昨晚美股冲高回落,今天我A开盘就冲了! 作为A股市场的情绪指标,北证50大涨9%,市场两大反攻主线也已经浮出水面。 一个是科技自主方向。 科创板人工智能板块表现强势,多只核心个股涨幅显著,市场情绪相当活跃。 寒武纪领涨,早盘大涨超9%,反映市场对AI芯片及算力赛道的强烈关注。 ETF方面,科创、半导体、人工智能方向的ETF涨幅居前。 芯片ETF龙头(159801)、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盘中一度大涨超过5%。 为什么科创、人工智能反弹如此犀利呢? ①风险得到了充分释放。 “924”以来,人工智能一直是A股最强主线,但3月份以来,受到整个权益资产市场的情绪降温的影响,作为市场中弹性较大的板块,科技板块也提前进入调整。 在关税风暴的冲击之下,科技板块的风险更是得到了快速释放。 表:科创AI市盈率TTM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4/8 以科创AI指数为例,指数点位已经跌到今年1月份的位置,市盈率TTM、市净率PB更是纷纷回落到去年11月份的水平。 经过这两天市场的快速下跌,关税对市场情绪的影响也已经不像一开始那么强烈了,这就给人工智能板块的估值修复创造了条件。 ②在这波中国资产全面重估的叙事当中,科创就是最大的主线,这个思路现在仍然没有发生变化。 最近国内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势头仍然非常强劲。 一方面,国内科技巨头加大了投资,说明整个产业链仍然处于高景气状态。 另一方面,模型的效率也在不断提升。 3月24日,蚂蚁Ling团队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每一个FLOP都至关重要》,首次披露了他们用国产GPU集群训练出2900亿参数大模型的核心技术。 这项突破的关键在于,团队创新性地将混合专家(MoE)架构与国产算力深度结合,说明国产芯也能跑出"国际水准"。 跌下来之后,人工智能ETF科创(588760)也提供了较好的布局时点。 今天另一个强势反弹的主线就是军工。 申万一
两大反弹主线初现!科创VS军工怎么选?

提前“埋伏”港股春季行情,“固收+”如何南下要收益?

刚过去的一季度,港股无疑是今年全球表现最强的市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31,单位% 从1月13日算起,这波春季躁动中,恒生指数最大涨幅超过31%。但实际上,这还不是过去10年港股春季躁动中表现最强的一次。 根据海通证券对历年春季躁动行情的研究,我们做了一个统计: 过去10年,恒生指数春季躁动平均最大涨幅为19%。 表现最好的一次是2023年,那一轮春季躁动从2022年10月底开始启动,一直涨到2023年1月底,期间恒生指数最大涨幅超过54%。 2023年那波大涨,主要是因为防疫政策优化,大家预期经济基本面会快速复苏。而当前这波港股行情,核心因素则是中国AI技术取得突破,政策转向,以及“东升西落”叙事下带来全球资本的重新流入。 当然,在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扰动下,港股近期也出现波折。对于追求稳健投资的朋友而言,不如选择风险评级相对适中的“固收+”基金。 01 谁是港股行情中的受益者? 我们先来找一找,在这波港股反弹市场中,哪些“固收+”提前潜伏,分享到了市场上涨的红利? 我们找出了2024年四季度重仓港股的32只“固收+”基金,筛选的条件如下: ①在Wind收录的“固收+”基金中,选取2024Q4股票仓位在5~30%之间的基金; ②基金2024Q4的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超过10%。 上表是符合条件的、2024Q4港股仓位最高的10只“固收+”基金,可以发现,由于权益仓位重仓了港股,这10只基金近一年回报都相当不错,今年以来也都是正收益。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广发基金“埋伏”在港股里的“固收+”尤其多,我们筛选出的10只重仓港股的“固收+”基金中,广发旗下的产品就占了3只,其中有2只都是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兼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张芊管理的产品。 根据定期报告,张芊管理的广发招享A、广发恒昌一年持有A去年四季度末都维持了较高的港股仓位,两只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占
提前“埋伏”港股春季行情,“固收+”如何南下要收益?

提前“埋伏”港股春季行情,“固收+”如何南下要收益?

一阳指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 刚过去的一季度,港股无疑是今年全球表现最强的市场。 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3/31,单位% 从1月13日算起,这波春季躁动中,恒生指数最大涨幅超过31%。但实际上,这还不是过去10年港股春季躁动中表现最强的一次。 根据海通证券对历年春季躁动行情的研究,我们做了一个统计: 过去10年,恒生指数春季躁动平均最大涨幅为19%。 表现最好的一次是2023年,那一轮春季躁动从2022年10月底开始启动,一直涨到2023年1月底,期间恒生指数最大涨幅超过54%。 2023年那波大涨,主要是因为防疫政策优化,大家预期经济基本面会快速复苏。而当前这波港股行情,核心因素则是中国AI技术取得突破,政策转向,以及“东升西落”叙事下带来全球资本的重新流入。 当然,在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扰动下,港股近期也出现波折。对于追求稳健投资的朋友而言,不如选择风险评级相对适中的“固收+”基金。 01 谁是港股行情中的受益者? 我们先来找一找,在这波港股反弹市场中,哪些“固收+”提前潜伏,分享到了市场上涨的红利? 我们找出了2024年四季度重仓港股的32只“固收+”基金,筛选的条件如下: ①在Wind收录的“固收+”基金中,选取2024Q4股票仓位在5~30%之间的基金; ②基金2024Q4的港股投资市值占基金资产的比例超过10%。 上表是符合条件的、2024Q4港股仓位最高的10只“固收+”基金,可以发现,由于权益仓位重仓了港股,这10只基金近一年回报都相当不错,今年以来也都是正收益。 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广发基金“埋伏”在港股里的“固收+”尤其多,我们筛选出的10只重仓港股的“固收+”基金中,广发旗下的产品就占了3只,其中有2只都是广发基金副总经理兼固定收益投资总监张芊管理的产品。 根据定期报告,张芊管理的广发招享A、广发恒
提前“埋伏”港股春季行情,“固收+”如何南下要收益?

太强了!港股涨幅全球第一!来一轮港股医药指数大PK

一阳指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亚瑟|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图片来源:网络 这是周二全球市场的表现,难怪国外大行都在喊“东升西落”,最近情况确实有点反着来了。 美国银行一份关于全球171 位基金经理(管理着总计 4,260 亿美元的资产)进行的调查显示,3 月 7 日至 13 日期间,基金经理们正以创纪录的速度抛售美股,并转向欧元区、英国和新兴市场股票等国际资产。 甚至,根据海外媒体报道,部分美国人的养老资产都已经开始配置一定比例的中国股票。 至于东大这边,最近走的是“慢牛格局”,我A负责慢,港股负责牛。 悄悄统计了一下,恒生指数今年以来已经上涨了23%,全球第一!而纳指罕见垫底,今年跌了8%。 1、港股医药板块 港股今年最赚钱的主线是科技,这其中港股的科技板块涨得尤为疯狂,恒生科技指数今年已经涨了32%。 另一个主线就是医药,这两天科技熄火,但医药还是很坚挺。 今年以来,恒生医疗保健、恒生生物科技指数今年涨幅都在25%以上,涨幅仅次于港股科技板块。 实际上,医药板块的上涨,也部分受益于科技创新驱动。由DeepSeek推动的AI医疗影像分析、个性化治疗等场景的应用,加速AI医疗技术利好落地。市场预期,至2031年,生成式AI在医疗领域规模将达172亿美元,2023~2031年复合增长率为32.60%。 大家都在期待,中国创新药很可能在今年会迎来自己的DeepSeek时刻,加上医药过去几年跌的那是真狠,一旦盈利回暖,那就是戴维斯双击的机会。 2、港股医药指数 A股中的跨境ETF中,昨天投资港股医药板块的相关ETF也是明显走强。这些ETF名字繁多,跟踪的指数不尽相同,主要有恒生医疗保健、恒生生物科技、港股通医药、恒生港股通医疗保健、港股通创新药、港股创新药、恒生创新药等,我粗略算了一下,主要指数就有8只,确实有点懵。 但投资不能偷懒,本期我们就把几只港股医药指数做个比较,看
太强了!港股涨幅全球第一!来一轮港股医药指数大PK

柏基投资4次抛售英伟达,长期资金只是恐高吗?

一阳指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黄衫女侠|文 财商侠客行|出品 图片来源:AI生成 自2016年押注英伟达以来,柏基投资(Baillie Gifford)已经获得了上百倍的回报。 然而,2024年以来,这家以“长期主义”著称的机构4度大笔减持英伟达,今年1月份更是加速抛售。 柏基投资被誉为“超级成长股的长线捕手”,对成长股的布局通常是以10年为单位,然而,在当前这场AI革命的关键节点,冷静的苏格兰人却选择了逐步离场。 背后是“恐高”,还是另有谋算? 01 算力盛宴下的暗流涌动 英伟达的黄氏定律(Huang's Law)曾完美诠释了算力狂飙的节奏: GPU性能每两年翻番,远超摩尔定律的枷锁。 这也是柏基投资布局英伟达的重要原因。 在3月份的投资观察中,柏基投资表示: “过去几年,英伟达一直是AI革命的主要受益者。2016年,柏基首次投资英伟达,正是看好其在游戏应用之外的潜力,如AI和计算机视觉。” 但技术的铁律从不偏爱单一赢家。 DeepSeek的横空出世,让柏基投资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逻辑。 让市场措手不及的是,这家中国公司以仅仅600万美元的成本,便研发出效率跃升的AI模型,这记“成本狙击”直接撼动了算力依赖型商业模式的根基。 当“堆算力”可能不再是唯一解时,英伟达的GPU订单也将面临灵魂拷问。 这让英伟达陷入了双重困境。 其一,需求周期性波动下,云巨头们的资本开支可能从“军备竞赛”转向“精打细算”。 其二,替代方案暗流涌动——既有客户对专用推理芯片的兴趣升温,也有开源社区对软件优化的执着。 柏基投资回顾了2024年以来的4次减持,如果说前面三次还是基于回报丰厚的落袋为安,但1月份的这笔减持,可能就是投资逻辑的转向。 在这份投资观察中,柏基表达了对英伟达“地位不稳”的担忧,表示, “很难预测长期回报的影响,因此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需要采取耐心的态度”。 02 技术革命的“降维打
柏基投资4次抛售英伟达,长期资金只是恐高吗?

都想抄底美股!特斯拉VS英伟达,你选谁?

美股这一波急跌,倒是炸出了不少抄底资金。 马斯克的头号粉丝,"木头姐”凯茜·伍德(Cathie Wood),在周一美股暴跌的时候,豪掷1760 万美元抄底特斯拉。 价值投资者段永平,则在社交媒体上多次表达,对英伟达开始感兴趣了。 美股跌到现在,纳指早已进入技术调整区间,标普500指数则是一脚踩了进去,又马上被拉出来。 说实在,美股估值当然不便宜。这波下跌之后,标普500指数未来一年的预期市盈率为20倍多点,但对比历史平均15.8倍的估值,仍然偏高。 不过,美股估值,其实长时间都处于历史平均线以上。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抄底美股,特斯拉VS英伟达,木头姐和段永平的作业,我们应该抄谁的? 1、特斯拉 较12月17日创下的历史高点,最大回撤超过50%。 “特斯拉已死”的言论再度响起,这两天美股反弹,更是有人大呼,特斯拉已经没有长期投资的价值,赶紧逃命。 特斯拉最近的危机,来自于其汽车销量在全球各主要市场的大幅下跌。 公开数据显示,特斯拉2月份,在德国的销量同比下滑76.3%;澳大利亚市场的销量同比暴跌 71.9%,中国市场同比下跌49.16%。而中国市场是特斯拉除了美国市场之外,最大的市场。 特斯拉在美国市场也过得并不好,由于在帮懂王裁员,得罪了不少人,大家纷纷喊着要抵制特斯拉,而特斯拉在美国的新车销量也已经连续4个月下降! 特斯拉的持有人焦虑了。 众所周知,上次特斯拉困难时期的时候,马斯克可是直接睡在特斯拉工厂的地板上,最后带领特斯拉渡过难关。而这次,马斯克领导着DOGE,睡在距离White House仅几步之遥,DOGE府衙的地板上。 投资者现在都不相信,马斯克能够投入足够的时间在特斯拉的管理上。这么搞,特斯拉到底还要不要? 而马斯克也承认,为了兼顾DOGE,他在经营各种业务时“非常困难”。 投资者纷纷呼吁马斯克回归特斯拉,实在不行,那你干脆就把特斯拉CEO的职位辞了,公司另请
都想抄底美股!特斯拉VS英伟达,你选谁?

10万公积金到账,提前还贷VS买股票?DeepSeek的回答亮了

闺蜜最近有个“有钱”的烦恼。 她先生有一笔10万元公积金提取到账,原本两人商量好了,每次到账的钱都拿来提前还贷,争取早日摆脱“房奴”身份。 但这一次,先生提出了不一样的想法。 “他居然说,想要拿来买股票,ALL IN AI!” 闺蜜极力抗议,并希望争取我们和她一起阻止这个疯狂的想法。 01 一顿饭下来,我们算是了解清楚了。 闺蜜的老公是个理工男,纯纯的科技爱好者,今年以来DeepSeek的爆火,他认为,投资AI,就是布局未来,80后应该把握好这个投资机会。 但闺蜜认为,科技股波动那么大,不靠谱。 “为什么不问问DeepSeek呢?”这个烫手的山芋,我建议交给硅基。 结果,DeepSeek的回答让我们惊艳了。 它进行了一通分析之后,给出来的建议是: 也就是说,如果房贷利率高于5%,提前还款10万,每年相当于节省约5000元利息,还能减少负债压力,比银行理财还香; 但缺点就是,资金锁定在房产中,流动性差,如果像闺蜜先生说的,未来股市大涨,就可能错失机会。 关键是,去年央妈哐哐哐一顿操作,将房贷利率降了又降,闺蜜查了一下,自家的房贷利率现在只需要3.3%,如果提前还贷10万,每个月月供也就少了几百块左右,影响不算大。 闺蜜犹豫了。 “买股票,性价比更高?” 02 提前还贷VS买股票? 这个问题看似二选一,但背后其实暗藏着更深层次的资产配置需求: 如何在低利率时代,既降低负债压力,又抓住高增长机会? 理工男ALL IN AI的想法可能过于激进,但如果我们转变一下思路,采取杠铃策略,或许就可以在应对科技股不确定的同时,把握住股市增长的机会。 杠铃策略是纳西姆·塔勒布在《反脆弱》一书中提出来的,其核心理念是通过极端分化的资产配置,将资金集中在风险收益特征完全不同的两类资产上。 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对这一策略大加赞赏,称他“改变了世界对于‘不确定’的看法”。 如果想要抓住科
10万公积金到账,提前还贷VS买股票?DeepSeek的回答亮了

DeepSeek引发美股万亿抛售潮,英伟达财报能否力挽狂澜?

手里拿着美股的兄弟们发现了吧,各类美股主题基金已经很久没有帮我们赚钱了,甚至最近回撤幅度还不小。 昨晚,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又下跌了,其中纳指跌去1.35%,这两个指数已经是连续4个交易日回调。 以往,美股每一次像样的回调,都是进一步介入的良机。不过这次,显然应该更谨慎一些,因为DeepSeek的出现对以人工智能驱动上涨的美股,冲击还是挺大。 DeepSeek-V3在某些方面已经能够完全媲美ChatGPT,但训练成本却要低得多。公开资料显示,DeepSeek-V3模型的训练,除了不需要英伟达最先进的算力卡,AI芯片成本更是仅要600万美元。相比较之下,Open AI类似的模型,除了使用最先进的AI算力卡,价值更是高价数十亿美元。 600万美元就能解决的事情,却要花费数十亿美元,这个泡沫看起来就是吹得就有点大了。所以DeepSeek的模型一经推出,美国人工智能界就炸了,美股科技股更是直接迎来了一波万亿美元级别的抛售潮。 祸不单行,上周五又有分析师发布报告称,微软公司正在取消美国一些大型数据中心容量的租约。这说明了什么?美国人还在疯狂吹捧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需求,可能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 更要命的是,有消息称,更加领先的DeepSeek-R2模型,很可能在今年5月份之前就会推出来。这绝对是一个王炸,如果说DeepSeek-R1展现了中国人工智能的能力,那么DeepSeek-R2很可能是中国夺取全球人工智能主导权的一个开端。 美国的人工智能霸权受到最严重的挑战,美国相关科技公司,花了百倍价钱开发出来的人工智能模型,就这样被追了上来。 美股投资者直接懵逼,真有必要投入这么多钱买AI算力卡吗?如若不然,英伟达还能连续几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吗? 所以接下来,英伟达今天晚间即将公布的季度财务报告将会非常重要。 根据伦敦证券交易所的数据,预计英伟达2024Q4季度营收将增
DeepSeek引发美股万亿抛售潮,英伟达财报能否力挽狂澜?

A股突破2万亿大关!新一轮大涨风暴即将来袭?

行情直接爆了! 我们周二才写了篇文章《阿里股价狂飙:是逆袭奇迹,还是出货时机?》,讨论了中概股的这波上涨。 当时就有私募朋友给我留言,说这刚好也是他们最近关心的问题。 在文章的最后我们提到, 图片来源:《大时代》 第一波大涨,大家听的是故事,但要股价持续上涨,就得拿出业绩和数据了。 没想到的是,好消息来得这么快! 01 昨晚阿里的财报一发布,朋友圈都沸腾了,大伙都在激动地等着开盘! 阿里的财报有多强呢? 看下几个数据, 2025财年第三财季(截至2024年12月31日)营收2801.5亿元,同比增长8%; 净利润464.34亿元,同比增长333%; 非公认会计准则摊薄每股美国存托股收益为人民币21.39元,也就是盈利,同比增长13%。 最超预期的,是云业务和资本开支。 云智能集团收入为人民币317.42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六个季度实现三位数的同比增长。 季度资本开支达到318亿,环比大增80%。 这就说明,阿里要开干了。 配合这个数据,阿里巴巴首席执行官吴忌寒在财报电话会议上同时表示, 阿里巴巴计划在未来三年“积极投资”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基础设施,预计未来支出将超过该公司过去十年的投资总额。 市场热情直接被点燃! 之前我们统计过的,高“含里量”(阿里巴巴持仓占比)的ETF强势领涨,其中港股通互联网ETF(513040)全天大涨6.07%;A股方面,电信ETF(563010)、云计算ETF(516510)、人工智能ETF(159819)等涨幅居前。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Laura Wang点评道,阿里巴巴的盈利和资本支出计划令市场“大幅意外”。 她写道: “这一发展进一步证实了我们的坚定信念,即中国参与甚至引领人工智能全球技术竞争的能力应该得到全球投资者的重新评估和更多赞赏。” 02 港股和A股直接将情绪拉满。 港股方面,阿里巴巴暴涨14.56
A股突破2万亿大关!新一轮大涨风暴即将来袭?

介绍一只近3/5年都排名第1的QDII基金

近年来,QDII基金以其亮眼的业绩和便捷的全球投资属性,吸引了大规模的资金涌入,场内基金的频频限购、溢价率的居高不下成为了常态,令许多投资者欲投无门。 当前想要上车QDII基金,还有哪些选项?今天就来介绍一只近三年、近五年都排名第1的QDII基金——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A(165513)。 这只产品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积极配置黄金、原油等各类大宗商品资产,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基础上,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在2021-2024年每年均取得正收益,累计涨幅超141%。 01 连续4年正收益 累计涨幅超141% 作为一类相对小众的投资品种,且涉及到复杂的宏观经济分析,商品的投资难度并不低。 根据季报披露,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A(165513)已经连续四年获得正收益,累计涨幅超过141%,各年度收益如下: 优异的业绩得益于基金经理顾凡丁在不同经济阶段对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资产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配置。 作为一只FOF类QDII产品,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近几年的重仓ETF大多围绕原油和黄金两大主题。 2024年末,全球商品前十大权重基金中,黄金主题ETF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82.83%,原油等能源主题ETF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6.81%。 02 动态配置原油和黄金等商品 捕捉商品资产上行机遇 谈到为何近几年专注于在这两类商品类ETF之间进行轮动,顾凡丁说道: “我们一直相信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所以我们的理念就是随着经济周期和市场逻辑去做资产配置。” 投资中有一个刻画经济周期和市场逻辑的重要模型就是美林时钟,美林时钟将经济周期大致分为四个不同阶段——衰退、复苏、繁荣、滞胀。有别于传统的股债跷跷板,原油和黄金在大类资产的配置中也存在一定的跷跷板效应。 原油作为当今工业社会十分重要的生产资源和战略资源之一,能较好地反映经济需求,在全球经济繁荣时期通常会有较好表现。 而不同于传统商品,黄金的价值
介绍一只近3/5年都排名第1的QDII基金

介绍一只近3/5年都排名第1的QDII基金

一阳指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财商侠客行|出品 图片来源:AI生成 近年来,QDII基金以其亮眼的业绩和便捷的全球投资属性,吸引了大规模的资金涌入,场内基金的频频限购、溢价率的居高不下成为了常态,令许多投资者欲投无门。 当前想要上车QDII基金,还有哪些选项?今天就来介绍一只近三年、近五年都排名第1的QDII基金——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A(165513)。 这只产品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积极配置黄金、原油等各类大宗商品资产,在有效分散风险的基础上,追求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在2021-2024年每年均取得正收益,累计涨幅超141%。 注:参与排名同类基金11只;截至2024/12/31。基金的过往排名不代表未来表现。 01 连续4年正收益 累计涨幅超141% 作为一类相对小众的投资品种,且涉及到复杂的宏观经济分析,商品的投资难度并不低。 根据季报披露,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A(165513)已经连续四年获得正收益,累计涨幅超过141%,各年度收益如下: 优异的业绩得益于基金经理顾凡丁在不同经济阶段对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资产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配置。 作为一只FOF类QDII产品,中信保诚全球商品主题近几年的重仓ETF大多围绕原油和黄金两大主题。 2024年末,全球商品前十大权重基金中,黄金主题ETF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达82.83%,原油等能源主题ETF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为6.81%。 注:持仓数据来源于基金定期报告,定期报告中显示的持仓仅为时点数据,不代表基金当前或未来持仓。上述持仓基金仅作展示说明,不作为推荐,不作为投资承诺。基金的投资策略、配置的行业、投资的比例及标的将视市场情况在基金合同允许范围内进行调整。 02 动态配置原油和黄金等商品 捕捉商品资产上行机遇 谈到为何近几年专注于在这两类商品类ETF之间进行轮动,顾凡丁说道: “我们一直相信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所以我们
介绍一只近3/5年都排名第1的QDII基金

DeepSeek成为AI鲶鱼,科技股重估还能狂飙多久?

挪威人很喜欢吃沙丁鱼,活着的沙丁鱼总能卖个好价钱。 但在运输过程中,渔民们却遇到一个问题。这些小家伙生性懒惰,捕捞上来后,狭小鱼槽里的氧气越来越少,不少沙丁鱼开始有气无力,甚至死亡。 后来,渔民们就想出办法,在鱼槽里放进几条鲶鱼。鲶鱼是沙丁鱼的天敌,一进鱼槽就四处游动。沙丁鱼们瞬间被吓得惊慌失措,为了躲避天敌,它们一改慵懒,拼命加速游动。神奇的是,随着沙丁鱼游动,鱼槽里的水被搅动,氧气变得充足,沙丁鱼群恢复了生机。 这样一来,当渔船抵达港口时,多数沙丁鱼仍然活蹦乱跳。 正是鲶鱼的出现,激活了沙丁鱼的求生能力,这种现象也被称为“鲶鱼效应”。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也被视为搅动全球AI格局的一条鲶鱼。 01 先是在海外科技股中引发了“海啸”级别的调整。 因为DeepSeek的开发成本相当低,大约只需要600万美元,而大型科技公司开发类似产品往往要投入1亿美元甚至更多。不仅如此,DeepSeek所采用的计算机芯片并非全球最快的,并且其软件运行所需的电量也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多。 这个低成本人工智能模型一发布,立刻引发了美国科技股的抛售,英伟达的市值在一天之内就蒸发了6000亿美元。 紧接着,酝酿了一个春节之后,A股的DeepSeek行情直接开挂。 上周,德意志银行的一篇研报刷屏了,他们把DeepSeek的崛起,和苏联1957年发射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相提并论,标题就叫做《中国的,而不是人工智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这个评价,直接点燃了中国科技股全面的AI自信。 2月5日以来,DeepSeek指数已经连续6个交易日录得大涨,经过昨天的小幅调整,该指数蛇年以来累计涨幅仍然达到42.96%。(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2/13) 02 DeepSeek这条鲶鱼,也激发了全球科技公司的“求生欲望”。 就在昨天,百度官微宣布,文心一言将在4月1日零时起全面免费开放。 而当天凌
DeepSeek成为AI鲶鱼,科技股重估还能狂飙多久?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