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xplorer
AIxplorer
传递探索AI和XR的创新精神,炒股人士专享的科技、半导体、XR行业搬运工
IP属地:未知
9关注
507粉丝
0主题
0勋章

人形机器人进阶之路:从L2到L4的跨越,距离“iPhone时刻”还有多远?

最近人形机器人市场火热,我最近和头部公司,包括宇树的王兴兴,优必选周剑也都聊过。总的来说,当前人形机器人还接近自动驾驶的L2初阶,但是都期望尽早实现可量产可实现商业价值的L3初阶能力,这个跳跃会是数十倍能力和难度的跨越,这也是小鹏Iron机器人的目标。但是和自动驾驶不同,自动驾驶的L3可能就会达到iPhone4时刻,而通用人形机器人可能要到达L4阶段才行,也只有到达L4阶段,大家所想象的走进千家万户才成为现实,这个起码还需要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努力。小鹏将通用机器人定义为五个层级的能力:L1:无自主操控机器人完全由人类操作者控制,不具备任何独立控制甚至决策能力。(类似遥控赛车)L2:基础辅助智能+操控监督机器人执行基本的预编程动作并能自主保持稳定,但仍需持续的人工监督。(类似两/多足机器人,工业机械臂,扫地机器人等)L3:具身智能+训练监督机器人在大量场景中能够经训练后独立运行,但在部分情况下会寻求人工监督。(当前所有人形机器人公司的量产目标是在L3初段)L4:自成长智能+轻微监督机器人能够执行广泛的复杂适应性和协作性任务,并在最少的人工监督下适应。L5:AGI/ASI完全自主机器人在认知和物理任务上展现出与人类相当甚至超越人类的能力,在法规和机器人法则下自主运行。 $特斯拉(TSLA)$ $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来源:微博 XP-何小鹏
人形机器人进阶之路:从L2到L4的跨越,距离“iPhone时刻”还有多远?

雷军的OOTD:发布会前变身摄影师,专业装备不离身!

雷军的OOTD。发布会前雷军变身摄影师探场,脖子上挂着相机、身着摄影马甲…,兜里装着手机、三脚架,看起来非常专业。不知道雷总拍的样片怎么样?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来源:白鹿视频
雷军的OOTD:发布会前变身摄影师,专业装备不离身!

黄仁勋深度对话:从数据智能到AI算力

黄仁勋最新访谈:数据的价值不只在于推理,DeepSeek是好事,它在扩展AI应用。 $英伟达(NVDA)$ 黄仁勋在春节期间参加完中国等地的一系列活动之后,这次与DNN公司CEO、联合创始人Alex Bouzari的对谈,还是第一次公开发言,也是他第一次正式谈到了DeepSeek。他认为从各个意义上看,DeepSeek都是一件好事,世界需要开源的模型,DeepSeek让人意识到模型可以更加高效,而且扩展了AI应用规模。我理解他的意思是,投资者有心理定势,觉得这个世界只有传统的训练和推理,没看到DeepSeek对算力的驱动。这一点,我完全同意他的看法,当时有写过一个相关分析:为什么认为DeepSeek对AI算力长期是利好,不过,DeepSeek不是他这次谈话的重点,而是放在了数据上。黄仁勋和DDN的Alex的的核心观点是,数据本身不仅仅是在人工智能的训练阶段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它在应用阶段的价值。他提到,传统上,人工智能的工作是通过大量的原始数据进行训练,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不仅仅依赖这些数据,而是要将数据转化为“数据智能”(Data Intelligence)。而这些数据需要通过元数据、标记等形式进行处理和转化,才能帮助AI在使用阶段做出更高效、更准确的推理和决策。我觉得,这个理念的本质,是又增加了一层算力需求啊,尤其是多模态模型需求上来之后。访谈概要:一、重新定义AI训练范式:从单一到多层次在谈到AI发展模式时,黄仁勋指出了一个重要的认知误区。"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大家有一个心理模式是,这个世界是预训练,然后是推理...但显然这个范式是错误的,"他说。黄仁勋认为,真正的AI发展应该包含三个关键层次:预训练(pre-training)、后训练(post-training)和推理(reaso
黄仁勋深度对话:从数据智能到AI算力

英伟达财报前景堪忧,为何有分析师仍看好该股?

即使英伟达的营收未能大幅超出预期,一些分析师仍认为该股估值较低。$英伟达(NVDA)$ 在英伟达(Nvidia Corp., NVDA)将于周三发布财报前,华尔街许多分析师仍看好这家人工智能(AI)芯片制造商的股票,即便市场预计英伟达这次收入不会像过去几个财季那样大幅超出预期。Evercore ISI Securities、Piper Sandler和Truist Securities的分析师周二都重申了对英伟达股票相当于买入级别的评级,而他们的理由并不只着眼于英伟达近期的财务状况。英伟达正处于向新Blackwell平台过渡的时期,但仍在继续销售之前的Grace/Hopper系列芯片。据信,Blackwell系列在一开始的供应量将有限。Piper Sandler分析师Harsh Kumar预计,英伟达最新一个财季的收入将超出预期约18亿美元,之后随着该公司更全面地过渡到Blackwell平台,未来业绩超预期的幅度会更大。Kumar写道:“我们仍然认为,2025日历年英伟达可供应的产品已经售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业绩表现超出预期的幅度将会越来越大。”他给出的英伟达目标股价为175美元。Evercore ISI分析师Mark Lipacis在给客户的报告中表示,他认为Blackwell全面增产的时间将从2025年上半年推迟到2025年年中。但他补充说,他认为这对英伟达来说不是问题。他写道:“我们认为,一些超大规模公司可能会推迟从英伟达购买产品,但许多公司指出英伟达图形处理器(GPU)仍然供不应求,而且在B100尚无法供应的情况下,它们会转而购买英伟达目前的解决方案H100。” B100是Blackwell系列的一部分,而H100属于Hopper系列产品。英伟达股价周二下跌2.8%,为连续第三个交易
英伟达财报前景堪忧,为何有分析师仍看好该股?

小米一登场,中国 AI眼镜这个战场两年就要结束了

小米 AI 智能眼镜的信息了解的越多,我越觉得可怕。小米正在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打造一款产品力超越 Meta 的产品。它就像个老练的武林高手,气定神闲,按照自己的步调走。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WR(8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最近关于小米AI 智能眼镜的新闻都能引发行业的普遍关注,有行业媒体对于小米的入局给予了极高的期望:“有望推动中国 AI 智能眼镜市场再上一个梯级”。但另外一个角度,小米的入局对于很多AI 智能眼镜赛道的厂商来说就等于真正的“狼来了”。 2024 年,AI 智能眼镜市场是被 Meta 承包的一年;而2025年,中国 AI 智能眼镜市场或许是被小米承包的一年。那么,我们先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小米很可怕。据悉,小米 AI 智能眼镜将会在今年 618 之前正式开售。目前已有诸多关于小米的 AI 智能眼镜的信息流出,整理如下:采用 $高通(QCOM)$ 高通 AR1+ $恒玄科技(688608)$ 恒玄的双芯片方案(小米 AI 智能眼镜 5 月正式发布,6 月开售),续航时间可以得到提升,超越 Meta;小米 AI 智能眼镜分为普通款和墨镜款,墨镜款支持电致变色,配色为 SU 7 配色色系(小米 AI 智能眼镜墨镜款镜片或与SU 7同色系);根据 XR 研究院披露,小米 AI 智能眼镜或将在 2 月底与小米
小米一登场,中国 AI眼镜这个战场两年就要结束了

人形机器人市值题材

来源:微博 电车财金蒋开石
人形机器人市值题材

小米 AI 智能眼镜 5 月正式发布,6 月开售

近日小米AI 智能眼镜获得了入网许可,有信息说是 2 月会和小米 15Ultra 正式亮相。笔者也从多个可靠信息渠道了解到小米 AI 智能眼镜是在 5 月份发布,6 月开售。个人推测,2 月只是预告或者简单露相,而正式发布则应该会是在 5 月。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目前小米 AI 智能眼镜可以说是获得了业内相当高的关注度,有关小米 AI 智能眼镜的消息都能引发很多关注。一方面是目前几款已发货产品没有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小米 AI 智能眼镜更是被认为是“全村的希望”;另外一方面,小米作为华米 OV 中明确入局的首个手机大厂,在智能硬件产品研发设计、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其和小米手机打通打通可能给 AI 智能眼镜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图片关注一款 AI 智能眼镜,个人认为最应该关注的是采用的主控芯片方案。从目前了解到的信息来看,小米 AI 智能眼镜或会采用高通 AR1+恒玄 2700 的芯片方案。这和Meta、雷鸟 V3、闪极等采用高通 AR1 或者展锐 W517 的单一SoC 芯片不同,小米采用的是蓝牙主控(MCU)+SoC 的芯片方案。小米为啥会选择采用这个方案? 根据有着多年可穿戴智能设备从业经验,来自于深圳格多维科技有限公司马总的观点:“使用蓝牙主控+SOC是目前看来很合适的平衡方案,既兼顾了低功耗需求也兼顾了视频拍摄场景。负责拍摄SOC的ISP效果调优是目前绝大部分厂商迈不过去的槛。”小米AI 智能眼镜该方案中,高通 AR1 和恒玄 2700芯片各自有不同的分工。高通 AR1 芯片算力强,复杂的场景由高通 AR1 来实现。另外,高通 AR1
小米 AI 智能眼镜 5 月正式发布,6 月开售

Meta内部邮件曝光:今年将发布6款AI智能穿戴设备;奥特曼或将进军AI眼镜/XR头显赛道

$Meta Platforms, Inc.(META)$ 计划推出"六款以上"AI可穿戴设备在Meta首席技术官泄露的备忘录中,他提到了公司计划推出"六款以上的AI驱动可穿戴设备"。Andrew Bosworth的备忘录在去年11月似乎已与所有Reality Labs员工分享,后来被泄露给了Business Insider。这是一份针对2025年的动员令。在备忘录中,他告诉员工今年将决定其硬件和元宇宙部门是"远见者的杰作还是一个传奇性的误判"。(Meta内部邮件曝光:今年决定公司MR业务和AI眼镜成败关键一年,不成功就是“历史笑话”)备忘录中还提到Meta计划推出六款"AI驱动的可穿戴设备",似乎就在今年。那么这些可能是什么呢?图片一、Oakley Meta眼镜两周前,彭博社的Mark Gurman报道称,Meta和EssilorLuxottica计划今年晚些时候扩大其智能眼镜产品线,推出Oakley Meta眼镜。Gurman在预测Meta的动向方面有着相当不错的记录。虽然Ray-Ban眼镜在一侧有摄像头,面向所有消费者,但Oakley眼镜的摄像头将位于中央,面向"骑行者和其他运动员",Gurman说。Meta 2025年AI眼镜战略大曝光:1000美元高端AI眼镜亮相,2027年发布首款AR眼镜“Artemis”图片这条产品线(内部代号"Supernova")将从三个主要方面进行扩展。首先,公司计划将目前的Ray-Ban眼镜引入新市场。其次,Meta正在将其智能眼镜技术扩展到合作伙伴Luxottica集团旗下的其他时尚品牌。这包括一个基于Oakley Sphaera眼镜的新版本(代号"Supernova 2")。这款模型将摄像头移至眼镜框的中央位置,主要面向骑行者和其他运动员。二、HUD眼镜
Meta内部邮件曝光:今年将发布6款AI智能穿戴设备;奥特曼或将进军AI眼镜/XR头显赛道

扎克伯格:眼镜设备是下一代计算平台,2025是“决定性之年”

Meta Platforms于美东时间1月29日美股盘后公布了2024年四季报。其中,Reality Labs在Q4季度的营收为10.83亿美元,同比增长1.12%。Reality Labs在Q4季度的亏损为-49.67亿美元,同比扩大6.97%。对于2024年,Reality Labs的全年营收为21.46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亏损177.29亿美元,同比扩大10%。在随后召开的电话会中,扎克伯格表示着重讨论了AI,尤其包括Ray-Ban眼镜。 $Meta Platforms, Inc.(META)$ 对于负责Ray-Ban智能眼镜和Quest VR头显等硬件产品的Reality Labs,扎克伯格在电话会中着重讨论了智能眼镜。其中,他认为2025年将是决定性的一年:“这将是一个决定性的年份,我们会看到(眼镜设备)是否能够走上一条通向数亿甚至数十亿用户的道路,并令其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扎克伯格进一步补充道:“对于这一点我已经说过相当一段时间,我认为眼镜是人工智能的理想形态,因为你可以允许人工智能助手看到你所看到的,听到你所听到的,它能够理解你生活中发生的一切。我的意思是,我认为眼镜在未来会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计算平台。当手机成为主要的计算平台时,PC并没有消失。我想我们会有一段时间继续使用手机。但世界有很多人都佩戴眼镜。我很难想象从现在开始的十年或更长的时间里,没有不是智能眼镜的眼镜。另外有很多不佩戴眼镜的人都认为它非常有用。我对此非常乐观。”但他同时指出,未来的长期轨迹尚不明朗,需要继续探索:“我们依然不知道它的长期发展轨迹。我想今年我们会学到非常多。所以我认为2025是非常重要的一年。”除了智能眼镜,扎克伯格同时提到了元宇宙,并表示2025年同样是元宇宙发展的关键一年。他指出:“今年
扎克伯格:眼镜设备是下一代计算平台,2025是“决定性之年”

破纪录!这款AI智能眼镜海外爆火,首日KS众筹破百万美金

2025年1月22日,备受关注的Halliday AI智能眼镜开始Kickstarter为期45天的众筹。截至目前不到24小时已完成超2000单,85万美金的成绩。按照现在的趋势,今天有望首日实现100万美金的成绩,这是继国产AI智能眼镜Looktech、闪极Loomos之后,第3款登陆 Kickstarter进行众筹的AI智能眼镜。Looktech于2024年12月开启众筹,其众筹成绩相对平缓,截至目前42天已完成96万美金的众筹成绩,该成绩已经相当亮眼。而Halliday首日便实现Looktech 40多天的众筹成绩,可谓表现十分出色。这样大的差异也和产品的营销策略及时间节点,用户对产品的喜爱程度有关系。Looktech前期预热偏少,且营销节点更多放在CES期间。而Halliday在CES期间进行了很多线上和线下的预热,在其官网也进行了99美金的早鸟预售,收集了较多的用户邮件。从产品层面上Halliday的差异化较为明显,主动式的AI+独特的DigiWindows的显示方案一经发布便受到了广泛的关注。Halliday AI智能眼镜是由Moody联合Gyges Labs共同打造的产品。在前不久的CES展台更是有很高的人气,之前笔者也对该产品进行过国内首发报道,具体可以参考下文。Halliday AI智能眼镜CES展火爆,仅35克,但这点很遗憾!从营销层面,Halliday的营销节奏把握的非常好,以CES节点作为产品的发布和展示重要舞台,举办用户试戴体验,并在期间发布大量很有感染力,表现力,风格很有辨识度的使用场景的宣传视频,找知名媒体和达人进行评测。根据目前趋势,Halliday有望众筹期满实现300-500万美金的成绩,笔者大胆预测会超过500万美金。这也将会是AI智能眼镜众筹的最佳战绩,成为2025年KS的明星众筹项目。Halliday AI智能眼镜售价399美金,且
破纪录!这款AI智能眼镜海外爆火,首日KS众筹破百万美金

Space X :星舰在上升燃烧期间发生了快速意外解体

Space X :星舰在上升燃烧期间发生了快速意外解体。 $Destiny Tech100 Inc(DXYZ)$ Space X 团队将继续审查今天的飞行测试数据,以更好地了解根本原因。通过这样的测试,成功来自于我们所学到的知识,今天的飞行将帮助我们提高星舰的可靠性。来源:微博 小特叔叔
Space X :星舰在上升燃烧期间发生了快速意外解体

刚刚,美国首个全球AI禁令颁布!英伟达AMD禁运,各国分三级上限5万块

美国史上首个全球AI出口管制,正式出台!刚刚,拜登在下台之际,全面发布芯片禁令,全球三级管控区域AI芯片全面禁运,二级管控区域最高可得5万块GPU。果然,美国芯片限制新规,正式上线了!上周曾有消息曝出,拜登政府欲在交接之际放出最后一搏。而就在1月13日,拜登政府发布全面规则,芯片禁令正式出台。也就是说,人类史上首个全球AI出口管制规则来了。为了将AI这项变革性技术置于美国及其盟友的控制之下,同时遏制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拜登政府认为,芯片禁令势在必行。通过新的禁令,美国将能够建立一个全球性框架,管理AI芯片和模型如何与国外共享,并指导未来几年AI在世界各地的传播。不仅如此,在未来几年,美国预计还会发布更多与芯片和AI相关的规定,包括一项鼓励数据中心国内能源生产的行政命令,以及旨在阻止最尖端芯片流入中国的新规。全球三个层级的芯片限制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地区分为三级(Tier 1,Tier 2,Tier 3),分别接受不同级别的管控。Tier 1的美国少数盟友,可以不受限制地获取美国芯片Tier 2的国家和地区,将面临以国为单位的总算力限制Tier 3的国家和地区,数据中心将被全面禁止进口芯片一级管控Tier 1由美国和18个同盟组成,包括澳大利亚、比利时、英国、加拿大、丹麦、芬兰、法国、德国、爱尔兰、意大利、日本、荷兰、新西兰、挪威、韩国、西班牙、瑞典和中国台湾。企业可以在这些地区自由部署算力,总部设在这些地区的公司还可以申请美国政府的综合许可,向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的数据中心供应芯片。但需要满足以下条件:在Tier 1国家和地区以外的算力总和不得超过25%,且在任何一个Tier 2国家和地区的算力不得超过7%。同时,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美国政府的安全要求。其中,总部位于美国的企业还需要确保至少50%的算力留在美国境内。二级管控全球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包括东欧、中东、墨西哥和拉丁美洲
刚刚,美国首个全球AI禁令颁布!英伟达AMD禁运,各国分三级上限5万块

2025年AI智能眼镜争霸赛:腾讯缘何按兵不动?

AI智能眼镜:2025年的爆款赛道2024年底的AI智能眼镜发布潮,点燃了行业的热情,也揭开了2025年这一赛道的序幕。紧接着,2025年1月上旬,多家国内厂商将在CES展会上发布或展示最新的AI智能眼镜产品。其中,雷鸟创新的V3 AI智能眼镜吸引了众多关注。这款产品不仅搭载了阿里云的定制版“通义千问”大模型,还伴随着雷鸟创新与阿里云战略合作的发布,成为继Rokid Glasses和闪极拍拍镜之后,又一款整合阿里AI能力的智能眼镜。 $阿里巴巴-W(09988)$ $阿里巴巴-WR(89988)$ $阿里巴巴(BABA)$ 与此同时,其他科技巨头也在紧锣密鼓地布局这一领域。字节跳动在推出豆包耳机后,传闻其内部正在研发三款AI智能眼镜;天猫精灵团队也已开始立项相关项目。而百度则早在2024年11月的百度大会上发布了“小度AI智能眼镜”,表现出强烈的行业野心。 $百度(BIDU)$ $百度集团-SW(09888)$ $百度集团-SWR(89888)$ 腾讯的沉默:战略选择还是错失良机?与阿里、字节的高调进军形成鲜明对比,腾讯在AI智能眼镜领域的表现显得尤为低调。早在2022年,腾讯曾试图通过组建XR团队并收购黑鲨手机进入XR硬件市场。然而,仅一年后,随着团队解散和收购计划流产,这一尝试宣告失败。随后
2025年AI智能眼镜争霸赛:腾讯缘何按兵不动?
avatarAIxplorer
2024-12-26

苹果为何一直拒用英伟达?

AI爆发的时代,英伟达凭借其强大的GPU芯片几乎垄断了AI芯片市场,成为众多科技巨头竞相追逐的合作伙伴。 $苹果(AAPL)$ $英伟达(NVDA)$ 然而,苹果公司却始终与英伟达保持着微妙的距离,甚至可以说是在刻意回避。事实上,2000年代时,双方曾有过短暂的“蜜月期”,但随着时间推移,双方的矛盾不断加剧。这不禁引发人们的好奇:苹果为何一直拒用英伟达?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恩怨情仇”和战略考量?苹果一直力求打造完整的生态系统,而大量采购英伟达的GPU,无疑会削弱苹果在AI领域的主导权。为了摆脱对英伟达的依赖,苹果采取了多种策略。但随着AI角力的深入,苹果面临着训练更大更好的模型的压力,这将需要更多的高端GPU。短期内,双方的竞合关系可能仍将存在。历史恩怨:从“蜜月期”到“冰河期”苹果与英伟达的合作并非一开始就充满敌意。早在2001年,苹果就曾在其Mac电脑中采用英伟达的芯片,以提升图形处理能力。当时,双方关系良好,甚至可以用“蜜月期”来形容。然而,这段蜜月期并没有持续太久。双方关系出现裂痕的第一个重要事件,发生在2000年代中期。当时,史蒂夫·乔布斯曾公开指责英伟达窃取皮克斯动画工作室(当时乔布斯是其主要股东)的技术,这无疑给双方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2008年,双方紧张关系进一步加剧。当时,英伟达生产的一批存在缺陷的GPU芯片被应用在包括苹果MacBook Pro在内的多款笔记本电脑中,引发了大规模的质量问题,被称为“bumpgate”事件。英伟达最初拒绝承担全部责任和赔偿,这激怒了苹果,也直接导致了双方合作关系的破裂。苹果不得不延长受影响MacBook的保修期,并承受了巨大的经济和声誉损失。据The Infor
苹果为何一直拒用英伟达?
avatarAIxplorer
2024-12-26

英伟达或放弃汽车智驾芯片业务?

英伟达的Thor智驾芯片从原计划的「24年中量产」已经推迟到「明年年中,且是入门版」 $英伟达(NVDA)$ 注:目前已知 Thor 有五个版本:- Thor Super:2000T算力(据说已经无法推出)- Thor X:1000T算力(首个方案可能是双Thor X方案)- Thor S:700T算力(另一个主流方案)- Thor U & Thor Z (两个打入门市场的方案,算力分别为500T和300T)而此前宣布自研的三家新势力(蔚小理)可能从2025年开始逐步让自研芯片量产上车。(蔚来-神矶,小鹏-图灵,理想-舒马赫)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小鹏汽车-W(09868)$ $小鹏汽车(XPEV)$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Thor 芯片推迟的原因主要是其 Blackwell 架构导致量产良率不高,而且散热设计也有问题,可能需要较长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接下来的剧情会如何推演?英伟达也许会放弃其汽车智驾芯片业务...原因主要是因为需求不足和业务占比
英伟达或放弃汽车智驾芯片业务?
avatarAIxplorer
2024-12-19

美光数据中心收入暴涨400%!

12月19日消息,美国存储芯片大厂美光科技(Micron)于当地时间12月18日美股收盘后公布了2025会计年度第一季(截至2024年11月28日为止)财报,虽然该季度业绩表现出色,但是由于第二季业绩指引大幅低于分析师的预期,导致美光股价在盘后交易中一度暴跌约18%,盘后交易结束时股价仍下跌了16.12%。 $美光科技(MU)$ 第一季营收创历史新高根据财报显示,美光在2025财年度第一季营收为87.09亿美元,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87.1亿美元接近,同比增长84.1%,环比增长12.4%,创历史新高。一般公认会计准则下(GAAP),净利润为18.7亿美元;非一般公认会计原则(Non-GAAP)下,净利润为20.4亿美元,环比增长52%,每股收益1.79美元,优于上年同期的每股亏损0.95美元和上个季度的1.18美元,也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1.76美元。当季资本支出净额为31.3亿美元,导致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1.12亿美元。第一财季调整后的非GAAP毛利率为39.5%,完全符合利润率提高3个百分点的公司指引,去年同期仅为0.8%,部分由于高价位、高利润、在AI芯片中使用的高带宽内存(HBM)销量增加。数据中心收入同比暴涨400%计算和网络业务部门:收入为44亿美元,环比增长46%,创季度收入新高,在总收入当中的占比超过50%。这主要得益于云服务器DRAM需求以及HBM收入增长,这也是美国HBM收入连续两个季度环比翻倍增长。移动业务部门:收入为15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9%。这是由于移动客户专注于去库存,因此美国调整了供应策略,以满足数据中心的需求。嵌入式业务部门:收入为11亿美元,环比下降了10%。汽车、工业和消费客户继续降低库存。存储业务部门:收入为17亿美元,环比增长3%,创季度收入新高,主要受数据
美光数据中心收入暴涨400%!
avatarAIxplorer
2024-12-18

我们高估博通了

城里出现了一家价值万亿美元的新 AI 芯片制造商,但旧的那家公司仍然会做得很好。 $博通(AVGO)$ 博通上周发布的第四财季报告包括对其人工智能业务的长期预测,这提振了其股价,并将公司市值推高至 1 万亿美元。它似乎也对Nvidia产生了相反的影响,这家人工智能芯片巨头的股价在过去两天下跌了约 4%,而博通的股价同期却飙升了 38%。差距仍然很大。周一,英伟达的市值约为 3.3 万亿美元,而博通的市值约为 1.2 万亿美元。但博通仍略显逊色,近期的飙升已将这家芯片制造商的股价推高至未来四个季度预期收益的 38 倍以上。根据 FactSet 的数据,这是该股有史以来的最高市盈率,是其三年平均水平的两倍。这也是自 2016 年初博通与 Avago 合并以来首次以高于英伟达的价格。周一,英伟达的股价收于预期收益的 31 倍左右。投资者有充分的理由对博通的潜力感到兴奋。该公司多元化的芯片业务使其在热门的人工智能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博通是网络处理器的顶级供应商,这些处理器管理数据中心组件之间的连接,例如 Nvidia 生产的芯片集群。它也是Alphabet旗下谷歌和Meta Platforms等大型科技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这些公司正在为自己的数据中心设计自己的人工智能芯片。定制 AI 芯片(也称为 ASIC)可以执行与 Nvidia 产品相同的部分 AI 工作负载。因此,博通首席执行官Hock Tan上周做出的强劲预测可能被视为 Nvidia 自身增长潜力的令人担忧的信号。在该公司与分析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Tan 表示,预计博通三大科技巨头客户将在截至 2027 年 10 月的财年在 ASIC 芯片和网络组件上花费 600 亿至 900 亿美元,而这两个市场正是博通服务的 AI 芯片市场。博通并不指望能
我们高估博通了
avatarAIxplorer
2024-12-16

苹果折叠屏时代来临:两款设备研发中,妙控鼠标更新在即

彭博社又展开了一轮对于苹果多条产品线的爆料,我来梳理一下: $苹果(AAPL)$ ① 折叠屏手机彭博社消息,苹果正在研发两款折叠屏设备,其中包括一款内折叠的手机类设备。这款屏幕展开后尺寸会大于 iPhone 16 Pro Max 的 6.9 英寸。(我个人比较关注的是屏幕比例,看看是否会和现在主流折叠屏的接近方形产生区隔)这款产品将于 2026 或 2027 年发布。② 折叠屏 MacBook彭博社表示,苹果还在研发一款折叠屏 MacBook,这款笔记本可以获得展开后的 19 英寸超大屏幕。这款产品会晚于 iPhone 发布。③ 妙控鼠标苹果正在研发一款 “更现代”的新鼠标,预计会在未来一年到一年半发布。(可能 2026 年年中)彭博社没有分享关于新鼠标更多的信息,原话是 “这款鼠标将解决一些长久以来的抱怨,包括充电方式”。④ iPhone 17 Air之前已经爆料过,这款产品将成为史上最薄 iPhone。因为其过薄的体积,苹果会在这款产品上放弃一些 Pro 机型的功能,比如更简化的影像系统。近几天有很多传言显示这款手机会只配备单镜头。如果是单镜头的话,就可能要放弃掉超广角镜头和空间视频的拍摄能力。单镜头目前可以实现 2 倍光学画质,所以长焦和人像拍照功能会被保留。这个部分等待更多的爆料吧。来源:微博 钟文泽
苹果折叠屏时代来临:两款设备研发中,妙控鼠标更新在即
avatarAIxplorer
2024-12-10

一文读懂英伟达被调查缘由!

今天晚间有一条爆炸性消息传遍全网。 $英伟达(NVDA)$ 图片内容来自科创日报英伟达因为涉嫌垄断,被中国有关部门立案调查!这种无异于核弹级别爆炸消息,自然引起各种自媒体的关注,然后各位都懂的,就网上这帮90%自媒体的水准,一个比一个菜,都不看内容开始瞎猜了,什么制裁英伟达高算力的,什么不准英伟达Orin上车的,反正胡说八道,什么论调,什么结论都有,各种阴谋论甚嚣尘上。搞半导体芯片这块,还得看我启哥的专业度。今天结合英伟达/麦洛斯被反垄断立案调查,以及扩到NV LINK相关的话题,再延伸到CXL,UCIe等后摩尔时代Chiplet概念,启哥一次性给你讲透透的!吃到版本红利的英伟达说道英伟达,相信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最早做图形处理器芯片起家的,曾经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发展壮大到现在一度是全球市值第一的公司,几乎和苹果平起平坐。截止到2024年12月9日23点,英伟达现在的市值是3.4万亿美金,苹果是3.69万亿美金,两者相差不到10%,几乎不相上下。随着AI时代的到来,英伟达从GPU上延伸出来的统一流处理器构架的GPGPU(通用计算处理器),再加上英伟达的独创的CUDA平台,几乎霸占了现在AI芯片时代最基础的东西。无论是“首富马斯克”,还是微软,还是其他做AI大模型的公司,都追着给英伟达下订单。无他,英伟达的GPGPU+CUDA生态圈,在当下阶段就是无敌的存在,不管卖什么价格,别人都疯抢它家的卡,这也给英伟达带来超高的利润,导致英伟达把把业绩超预期,于是短短几年内英伟达被顶到3.4万多亿美金的市值,细算下来上百倍的投资回报!业绩实在是太猛了!确实业绩实在太好了,在AI时代,英伟达吃饱了时代的红利,并且把竞争对手英特尔,AMD们甩到连车尾灯都看不到的境地!英特尔如今区区900亿美金,AMD也只有216
一文读懂英伟达被调查缘由!
avatarAIxplorer
2024-11-26

全球首个!英伟达发布了一把用于“声音的瑞士军刀”

英伟达近日展示了其最新研发的人工智能模型——Fugatto。 $英伟达(NVDA)$ Fugatto是一款基于生成式Transformer架构的人工智能模型,其完整版配备了25亿个参数,并在由32个NVIDIA H100 Tensor Core GPU组成的NVIDIA DGX系统上进行了训练。这款模型的主要功能在于能够修改和生成声音效果,专为音乐、电影和视频游戏制作人设计,英伟达将其形象地称为“声音的瑞士军刀”。据NVIDIA应用音频研究经理Rafael Valle透露,Fugatto的研发初衷是创建一个能够像人类一样理解和生成声音的模型。它支持多种音频生成和转换任务,是首个展示紧急属性的基础生成式AI模型,这得益于其各种训练能力的交互以及组合自由格式指令的能力。Fugatto的功能十分强大,能够根据文本描述生成音效和音乐,例如将钢琴演奏转换成人声歌唱,或改变录音的口音和情绪。对于音乐制作人而言,Fugatto可以帮助他们快速制作原型或编辑歌曲创意,尝试不同的风格、声音和乐器,同时添加效果并提高现有轨道的整体音频质量。广告代理商则可以利用Fugatto快速定位多个地区或情况的现有广告活动,将不同的口音和情感应用于画外音。视频游戏开发人员则可以使用该模型修改游戏中预先录制的素材,或根据文本说明和可选的音频输入动态创建新素材。另外,Fugatto 的新颖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在推理过程中,该模型采用了称为ComposableART的技术,能够组合在训练期间只能单独看到的指令。例如,通过组合提示,可以要求模型以法国口音说出带有悲伤情绪的文本。此外,该模型在指令之间进行插值的能力使用户能够对文本指令进行精细控制,如重音的沉重程度或悲伤的程度。其次,Fugatto还能够生成随时间变化的声音,NVI
全球首个!英伟达发布了一把用于“声音的瑞士军刀”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