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投资为王
价值投资为王
毛票都是垃圾,价投才是王道!
IP属地:山东
205关注
47815粉丝
8主题
0勋章
$阿斯麦(ASML)$ 什么情况,又涨回来了?
$台积电(TSM)$ 300%留念!
$阿斯麦(ASML)$  阿斯麦怎么彪了?上次财报后连续跌,我本来还想低位➕一笔,这就上去了?
$药捷安康-B(02617)$ 太夸张了,上次跟同事聊才刚突破500亿,这就1600了?

阿里暴涨,下一个AI互联网龙头是谁?

自阿里巴巴二季报发布之后,股价就开启暴涨模式,至今已经涨超31%,带动互联网公司走强,纳斯达克金龙指数昨夜都涨了近3%! $阿里巴巴-W(09988)$ $阿里巴巴(BABA)$ 在昨日的《恒指突破26000点大关,能不能站稳?未来何去何从?》一文中我说过,恒指的成分股中,互联网公司占的权重非常高,像阿里巴巴+腾讯就超过了16.5%: 因此,如果在阿里的带动下,互联网板块持续上涨,腾讯股价创历史新高,则有望带动恒生指数进入疯牛模式。 而此轮阿里暴涨的原因主要是AI叙事得到了投资者的认可,如在二季报中,公司表示在持续强劲的AI需求推动下,云智能集团收入加速增长,同比收入增长26%,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第八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 AI对业绩的拉动作用的确惊人,目前,业绩暴增的AI概念股还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如硬件公司英伟达,芯片制造商台积电,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提供商甲骨文。 众所周知,AI基础设施概念股的金主是互联网软件类公司,如微软、OpenAi、阿里巴巴等。 从AI基础设施概念股业绩持续超预期来看,互联网软件类公司的业绩也必然会爆发,不然为何持续加码资本开支? 因此,硬件类爆发过后,资本市场下一个热点必然是互联网软件,阿里巴巴已经开始崭露头角。 那问题来了,除了阿里巴巴之外,还有哪家互联网公司从AI趋势中获益良多? 先来看腾讯,在二季报中,公司表示在AI领域持续投入并从中获益,通过升级广告基础模型,提升了各个流量平台上的广告效果,持续推动营销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阿里暴涨,下一个AI互联网龙头是谁?
甲骨文最新一季财报的确炸裂: $甲骨文(ORCL)$
$Figure Technology Solutions(FIGR)$ 卧槽,老虎这次给的不少啊

恒指突破26000点大关,能不能站稳?未来何去何从?

昨日,恒指涨超1%,报收26200点,时隔近4年,重回26000点上方! $恒生指数(HSI)$ 如果从2024年初低点算起,恒指本轮牛市已经运行了1年8个月。 从历史上看,恒指26000点算是高位: 由此,不得不让人思考一个问题,即恒指跨过26000点后将何去何从? 从估值上看,恒指当前市盈率为12倍,距离2018年和2021年牛市高点时的估值尚有一段距离: 从权重股构成来看,恒指有88只成分股,其中,前20只成分股贡献了70.4%的权重: 从权重股集中度来看,恒指的走势基本仰仗这20只成分股的表现了。 在这前20只权重股中,行业分布主要分为金融和互联网,这里,我将阿里巴巴、美团、网易、快手统一算到互联网板块。 金融板块中,尤以银行股为重,保险在业绩上和股市走势有一定的相关性。 银行股是本轮港股牛市的重要推手,从业绩上看,在宏观经济低迷的当下,银行保持了稳定。今年二季度,工商银行营收同比增长6.8%,创下近4年来最快单季增速!建设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同样表现亮眼: 而从股息率来看,工商银行高达5.6%、农业银行4.7%、建设银行5.5%,都远高于1.8%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由此来看,由股息率推动的银行股牛市行情尚未看到结束的迹象。 互联网方面,近1年多来走势也十分漂亮,腾讯控股股价重回600上方,已经逼近692元历史最高点。 推动腾讯走牛的原因是基本面复苏及AI前景。从季度业绩来看,腾讯营收增速已经恢复至14.5%,2022年低点时还曾一度负增长。 腾讯业绩的复苏,一方面和互联网行业发展有关,另一方面,AI对业务的作用让投资者兴奋。如腾讯今年二季度继续将AI深度融入游戏、广告及社交生态,驱动增值服务、营销服务、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等三大核心业务显著增长。 具体来看,二季度增值服务业务收入同比
恒指突破26000点大关,能不能站稳?未来何去何从?

创新药突然暴跌,机会还是风险?

昨日,纽约时报发布一篇报道,称美国政府正在起草一项行政命令,计划限制美国药企引进中国创新药,并提高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FDA审核门槛,同时鼓励药品本土生产与采购。 受此影响,创新药板块大跌,百济神州大跌10.59%、歌礼制药跌超17%、泰格医药一度跌超15%... 美国对中国创新药的忌惮由来已久,早在2023年底,美国众议院便提出了《生物安全法案》,在于禁止美国政府及其实际控制的企业与特定生物医药产业链企业(包括生物技术企业)签订合同,剑指中国医药外包业。 受生物安全法案影响,国内医药外包股多次暴跌,药明康德、药明生物惨遭资金抛弃,市值蒸发上千亿。 生物安全法案风波稍稍停歇,创新药行政令风波唤醒了投资者惨痛的记忆,早盘的抛售也就不难理解了。 那这次的创新药暴跌会不会像医药外包股一样,迎来绝佳的布局时机呢? 从纽约时报的报道来看,美国政府对中国创新药的围堵策略的确存在,理由有3个: 一是中国创新药近年来表现亮眼,不少美国大药企来华采购研发管线,如今年5月,辉瑞与三生制药就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授权协议,获得在除中国外的开发、生产、商业化权利。为此,辉瑞将向三生制药支付12.5亿美元不可退还且不可抵扣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达48亿美元的开发、监管批准和销售里程碑付款。三生制药还将根据授权地区的产品销售额收取两位数百分比的梯度销售分成。 据中邮证券研报,2025年上半年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总金额已逼近660亿美元,超越2024年全年BD交易总额。  二是中国创新药的崛起动了美国小型生物医药投资人利益,它们的研发管线难以获得大药企的并购。在纽约时报的报道中,此次游说美国政府行政令的推手主要是美国小型医药公司投资人,包括风险投资家彼得·泰尔 (Peter Thiel)、谷歌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 (Sergey Brin) 以及其他持有美国生物科技初创企业的投
创新药突然暴跌,机会还是风险?
彭博预测减肥药销售额有望在2024-2030年间增长六倍,至少达到1,000亿美元,到2035年,减肥药销售规模可能达到1,670亿美元,并在2036年达到1,710亿美元的峰值。 $礼来(LLY)$ $诺和诺德(NVO)$ $药明康德(02359)$ $凯莱英(06821)$
恒生指数突破26000点大关,港交所的估值还不算贵哦! $恒生指数(HSI)$ $香港交易所(00388)$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三花智控涨超15%,还能上车吗?

今日,机器人概念股爆了,绿的谐波涨超14%、汇川技术涨超11%、三花智控A股涨停,港股涨超15%! $绿的谐波(688017)$ $汇川技术(300124)$ $三花智控(02050)$ 事后来看,媒体将今日大涨归结于两个因素,一是9月5日—8日,“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举行,众多人形机器人在会上亮相,期间将集中签约重点项目298个,预计签约金额超2000亿元。二是9月7日,特斯拉开通名为“TeslaAI”的官方微博,首条内容展示了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的外观。 虽然这两条消息都不错,但在我看来,机器人概念股今日大涨,主要是中际旭创、新易盛等CPO概念股大跌,加上寒武纪跌超5%,AI概念股明显退潮,且顶部迹象开始显现。由此导致活跃资金出逃,流入机器人、医疗器械等低位板块。 牛市躁动下的板块轮动让人叹为观止,在机器人大涨前,资金疯狂拉升锂电池板块,亿纬锂能、阳光电源屡屡出现单日涨超10%的情况。 如今,泼天的富贵轮到了机器人,这次躁动,是短期的补涨还是新一轮行情的开始? 拿三花智控为例,公司作为机器人概念股中的大白马,颇有代表性。 从基本面来看,三花智控是全球最大的制冷控制元器件和全球领先的汽车热管理系统零部件制造商,是全球众多车企和空调制冷电器厂家的战略合作伙伴。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中,四通换向阀、电子膨胀阀、微通道换热器、截止阀、电磁阀、Omega 泵及球阀等产品于其各自全球市场中排名第一;汽车零部件业务中,车用电子膨胀阀及集成组件等产品于其各自全球市场中排名第一! 公司虽然成功切入仿生机器人机电执行器制造领域,但尚未
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大涨,三花智控涨超15%,还能上车吗?

暴涨17%,中创新航要疯?

今日,港A两市大跌,创业板指数跌超4%,恒生指数跌超1%。 $创业板指(399006)$ $恒生指数(HSI)$ 一片哀鸿遍野之下,锂电池板块异军突起,宁德时代早盘一度涨超4.6%、亿纬锂能涨超13%。 $宁德时代(300750)$ $亿纬锂能(300014)$ 火爆情绪带动下,港股的锂电池板块也不甘示弱,中创新航盘中一度涨超17%,股价创近3年来新高: $中创新航(03931)$ 逆势大涨,背后有怎样的逻辑支撑?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根据8月27日晚中创新航发布的半年报,上半年营收164亿,同比增长31.7%;净利润4.66亿,同比增长87.1%。 单看二季度,中创新航营收95.2亿,同比增长163.8%;净利润2.4亿,同比大增116%: 由此来看,中创新航上半年业绩非常靓丽。 除中创新航外,其他锂电池公司二季度业绩同样喜人,如宁德时代二季度净利润增长33.7%、亿纬锂能营收同比增长24.6%、先导智能净利润同比增长456%: 由此来看,整个锂电池板块都呈现出复苏态势。 不过,锂电池走出低谷,并不是最近刚发生的事情,从一季报来看,相关公司的业绩便已大幅好转,二季度只不过是确认了景气度回升。 从股价上看,中创新航在今日大涨之前,股价已经有过可观的涨幅,因此,今日大涨到底是新一轮攻势的开始还是一波牛市结束的信号?值得探讨。 回到中创新航半年报上来,虽然公司整体营收和净利润
暴涨17%,中创新航要疯?
上半年,欧洲市场,根据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ACEA)数据,2025年上半年欧盟国家纯电动汽车销量约为86.9万辆,占据市场份额15.6%,同比增长22%。美国市场,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ox Automotive旗下Kelley Blue Book发布的报告,2025年上半年美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60.7万辆,同比增长1.5%。 中国新能源增速更快,就不贴数据了。 so,安森美这些汽车芯片公司,为何业绩这么差?感觉被中国企业给抢走了订单。 $安森美半导体(ON)$
特斯拉在中国和欧洲的销量不断下滑,靠FDS统霸全球,恐怕只是梦。 $特斯拉(TSLA)$
全球多国30年国债收益率上升,感觉不妙啊 $腾讯控股(00700)$ $小米集团-W(01810)$ $老虎证券(TIGR)$

比亚迪业绩这么差,股价竟然不咋跌,有大招?

上周五晚,比亚迪公布了半年报,二季度业绩堪称暴雷。其中,二季度营收2009亿,同比增长14%;净利润63.6亿,同比下滑29.9%: 毛利率方面,二季度为16.3%,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费用方面,二季度销售费用62.3亿,同比增长18.3%;管理费用54.8亿,同比增长39.6%;研发费用153.7亿,同比增长70.6%。 毛利率下降、费用增速远超营收,因此,比亚迪二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躲不过去了。 在半年报披露前,比亚迪曾因大幅降价引发车圈集体声讨,甚至引发政府高层震动,带来了后续的反内卷号召。 之前,监管层也曾对比亚迪过长的付款周期提出警告,在政策及舆论压力下,比亚迪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 种种信号,加上二季度汽车销量为114.5万辆,同比仅增长16%,增速较此前明显回落。而今年上半年,比亚迪销量为214.6万辆,距离今年550万的目标差距巨大。 因此,比亚迪股价最近几个月走势较为疲软,与A股牛市形成鲜明反差,说明聪明的资金以及意识到比亚迪业绩放缓。 虽说市场已有预期,但比亚迪这份堪称暴雷及的半年报披露后,股价倒十分强势,本周一仅下跌3.82%,迄今跌幅也没超5%。 从8月销量来看,比亚迪当月交付37.36万辆,同比仅增长0.1%。7月销量为34.4万辆,同比增长0.6%: 考虑到比亚迪为了应对激烈竞争,推出了更多低价车型以及降价促销,导致单车收入明显下降。 按照7-8月份销量微增来算,比亚迪三季度营收和净利润恐怕会双降。 对于车企来说,销量是股价的先行指标,如果月销量萎靡不振,股价很难有所表现,这在蔚小理等新能源车企上表现十分明显。 因此,比亚迪当前股价强势,要么是因为港A当前处于牛市,流动性充足,市场较为宽容。要么就是因为市场看好未来销量回升。 如果是牛市带来的支撑,将十分脆弱。至于未来销量提升,个人觉得难度较大。 从8月新能源车企销量来看,除了比
比亚迪业绩这么差,股价竟然不咋跌,有大招?
$台积电(TSM)$  没想到台积电这万亿美元市值的巨无霸,盘前也会闪崩7%
$奥克斯电气(02580)$ 这表现可真够差劲的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