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唐
牛唐
美股私募基金经理,擅长生物医药和TMT领域投资
IP属地:广东
9关注
6584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牛唐
2021-07-31

是否需要打第三剂疫苗?

$辉瑞(PFE)$ 声称疫苗的效力为96%,平均每两个月下降6%,而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人群的效力下降得更快。因此,制药商建议使用第三剂疫苗,该疫苗可以“强烈”增强对Delta变体的保护。初步数据(尚待同行审查或公布)甚至表明,第三种增强剂的抗体水平比两次注射的抗体水平高出5至10倍。虽然辉瑞计划最快在下个月寻求第三剂的紧急使用授权,但FDA和CDC目前认为没有必要再增加一剂,因为“完全接种疫苗的美国人可以免于严重疾病和死亡。”美国卫生部长Vivek Murthy博士本周也回应了这一观点,他说,“人们不需要外出注射增强剂。”如果该剂量获得FDA批准,该疫苗将需要修改,或者,如果该疫苗获得FDA完全批准,第三剂量可以在标签外发放。但在其他疫苗生产商看来,$阿斯利康(AZN)$ 和$强生(JNJ)$,尚未看到支持加强注射的证据,“免疫有两个方面——抗体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但疫苗接种的第二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所谓的T细胞。阿斯利康首席执行官帕斯卡·索里奥特(Pascal Soriot)宣称:“它们往往能保护人们免受严重疾病的侵袭,但也能提供持久性。”通过我们使用的技术,我们的T细胞产量非常高。我们希望我们能有一种持久的疫苗,可以长期保护。”以色列:该国卫生部本周建议为老年人和免疫系统较弱的人注射加强剂,成为世界上首批正式批准第三剂辉瑞疫苗的国家之一。根据卫生部的数据,辉瑞疫苗的整个疗程在预防Delta变异引起的感染方面的有效率仅为39%
是否需要打第三剂疫苗?
avatar牛唐
2020-11-23

三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作为华人资本圈的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持仓一直是华人美股投资界的风向标,近日,高瓴三季度持仓披露,依然以互联网与生物医药为主,通常情况下,投资人关注的焦点是高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中概股方面的持仓情况,而忽略了高瓴资本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资深玩家: 不仅在一级市场表现活跃,而且在二级市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仅投资了诸多A股与港股的医药企业,而且在美股资本市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体而言,截至三季度末,高瓴共持有89支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行业划分的角度来看: 从数量来看,生物医药企业有46个,位居第一,互联网企业有13个,位居第二; 从市值来看,互联网企业为43.73亿美元,位居第一,生物医药企业为37.06亿美元,位居第二,二者均远高于其他行业的持仓市值; 互联网企业持仓数量少于生物医药,而持仓市值高于生物医药的主要原因是互联网企业基本都是巨头,市值较大但数量少,而生物医药主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数量多,市值小,机会多。1、从持仓的市值来看,高瓴资本在三季度末仓位最重的是百济神州,持仓市值达15.68亿美元,连同泰邦生物(3.29亿美元)和BBIO(1.76亿美元)位列前三。其他持仓超过1亿美元的还有FGEN、APLS、ALGN、BPMC和ARGX。2、从增减持的角度来看,高瓴资本操作比较频繁,总体上看,高瓴依然是在买入医药股: 新建仓位方面:高瓴买入了8家生物医药公司,其中6家是三季度上市的新股:BLI、CVAC、PRLD、KYMR、NKTX和DYN,在新建仓的已上市公司中,ATNX是口服紫杉醇的研发企业,与香雪制药有合作;IMAB是抗体药物研发公司,CD47靶点的药物和艾伯维有合作; 增持仓位方面,高瓴增持了MREO、AKRO、KNSA、NVAX和LPTX五只股票;其中NVAX是**的疫苗研发企业,计划在明年一季度公布三期数据; 减持仓位方面:高瓴资本三季度减持了
三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avatar牛唐
01-13

单日暴涨110%+:美股小市值Biotech来华淘金已成趋势

12月20日,Aadi Bioscience(NASDAQ:AADI)宣布从药明生物、多禧生物引入3项处于临床前阶段的ADC药物的全球独家许可权。根据协议条款,Aadi将向药明生物和多禧生物支付4400万美元首付款,最高达2.65亿美元的开发里程碑付款和5.4亿美元的商业里程碑付款,以及个位数比例的销售提成。总计合作金额高达8.4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亿元。受此消息影响,Aadi Bioscience股价在盘后大涨70%+。无独有偶,三天后,RAPT Therapeutics(NASDAQ:RAPT)宣布从济民可信引入单克隆抗体RPT904的海外权益,济民可信将获得35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最高可获得6.725亿美元里程碑付款及特许权使用费,RAPT当日股价暴涨110%+。而自2024年下半年以来,已有多家美股上市的小市值药企通过引入中国资产,带来了市值暴涨:2024年8月,Instil Bio(NASDAQ:TIL)宣布从宜明昂科引进PD-L1/VEGF双抗、CTLA-4抗体的大中华区外全球权益,Instil Bio支付5000万美元预付款和近期里程碑(其中预付款1000万美元),不超过21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以及个位数至低双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2024年11月,Aclaris Therapeutics(NASDAQ:ACRS)宣布从博奥信引入BSI-045B和BSI-502 达成全球(除大中华区外)独家授权协议。博奥信将获得超过4000万美元的首付款,以及Aclaris 19.9%的股权。此外,博奥信还可以收到超过9亿美元的开发及销售里程碑付款以及单位数比例的销售分成。下半年,四家市值不足1亿美元的小药企,为何纷纷引入中国资产? 步入发展困境的Small-cap Biotech众所周知,生物医药行业研发失败率很高,在美股上市的许多明星Biotech公司也经历
单日暴涨110%+:美股小市值Biotech来华淘金已成趋势
avatar牛唐
2023-02-20

四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作为华人资本圈的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持仓一直是华人美股投资界的风向标,近日,高瓴资本2022年四季度持仓披露,依然以互联网与生物医药为主,通常情况下,投资人关注的焦点是高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中概股方面的持仓情况,而忽略了高瓴资本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资深玩家: (1)不仅在一级市场表现活跃,而且在二级市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不仅投资了诸多A股与港股的医药企业,而且在美股资本市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体而言,截至四季度末,高瓴共持有67支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和ETF,从行业划分的角度来看: (1)从数量来看,生物医药企业有15个,位居第二,互联网科技企业有16个,位居第一; (2)从市值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为17.09亿美元,占全部持仓的36.08%,位居第二。虽然行业持仓数量低于三季度,但占全部持仓的比例略有提升,主要原因是医药行业在四季度的表现略好于其他板块。 1、重仓标的有调整 从持仓的市值来看,高瓴资本在四季度末的前三大医药股仓位: (1)第一大仓位仍是百济神州,持仓市值达12.04亿美元,在没有减持的情况下,因股价上涨推动持仓市值比上季度末增加了63.14%。 (2)在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大幅减持,以及三季度的小幅增持之后,传奇生物仍然位列第二大医药仓位(2.56亿美元),而在2021年三季度和四季度,高瓴资本连续增持了1600.79%和6.78%,围绕重仓股做波段交易,也是高瓴资本的特点之一。 (3)虽然四季度股价下跌了30%,CTKB仍连续三个季度位列第三大医药股仓位。CTKB是流式细胞技术研发商,通过全光谱分析(FSP)技术,提供高分辨率、高参数和高灵敏度的新一代细胞分析工具,公司于2021年7月上市,在一级市场,公司获得了高瓴创投、北极光、昆仑资本、RA Capital、OrbiMed等知名机构的投资。 此前一度位列第二大仓位的天境生物,在四季
四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avatar牛唐
2024-09-02

二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中概股?

作为华人资本圈的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持仓一直是华人美股投资界的风向标,近日,高瓴资本2024年二季度持仓披露,一共持有78家美股上市公司,投资行业稳中有变: 1、细分行业变动情况 (1)电商领域:减持阿里巴巴与京东,增持拼多多与亚马逊 高瓴资本几乎配置过世界各地区的电商龙头,东南亚的SEA、拉美地区的MELI等长期出现在高瓴资本资本的持仓中。从二季度的持仓变化看: 二季度,中概电商股方面: 增持了3638.32%的阿里巴巴。2021年四季度,高瓴资本清仓了阿里巴巴,而又在2022年二季度重新建仓了阿里巴巴,并在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增持了18.36%与39.53%,且在2023年一季度再度增持21.21%。但随后高瓴资本在去年二季度、三季度和四季度分别减持了13.81%、37.76%与39.88%,今年一季度高瓴资本再度减持88.21%。 减持了24.59%的拼多多。2022年一季度,高瓴资本清仓了拼多多,但随后在二季度重新建仓,并在三季度、四季度和2023年一季度分别增持了43.71%、44.33%和266.51%。但在2023年二季度和三季度,高瓴资本分别减持了23.21%和10.05%,而四季度则增持了37.55%,今年一季度再度增持16.62%。 减持了0.41%的京东。在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连续增持之后,高瓴资本在三季度减持了25%的京东,而在四季度又小幅加仓4.08%。2023年以来,高瓴资本在一季度减持了63.8%,二季度增持了12.78%,又在三季度减持了81.15%的京东,而四季度再次增持184.62%,而在今年一季度,减持了95.78%。 增持了7355.19%的唯品会。2020年三季度,高瓴清仓了唯品会,但在2021年一季度重新建仓,在二季度又大幅加仓1807.18%,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又分别加仓了147.11%和13.39%,但在三季度又减
二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中概股?
avatar牛唐
2024-02-20

四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作为华人资本圈的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持仓一直是华人美股投资界的风向标,近日,高瓴资本2023年四季度持仓披露,依然以互联网与生物医药为主,通常情况下,投资人关注的焦点是高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中概股方面的持仓情况,而忽略了高瓴资本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资深玩家: 不仅在一级市场表现活跃,而且在二级市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仅投资了诸多A股与港股的医药企业,而且在美股资本市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体而言,截至四季度末,高瓴共持有49支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行业划分的角度来看: 从数量来看,生物医药企业有14家,位居第二,互联网科技企业有19家,位居第二; 从市值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为16.52亿美元,占全部持仓的33.29%,位居所有行业第二。 1、重仓标的稳中有变 从持仓的市值来看,高瓴资本在四季度末的前三大医药股仓位: 第一大仓位仍是百济神州,持仓市值达9.34亿美元,因百济神州股价变动的原因,较上季度的9.31亿美元略有上升。 传奇生物是第二大医药仓位(3.6亿美元),因股价波动与减持原因,较上季度的4.32亿略有下降。围绕重仓股做波段交易,也是高瓴资本的特点之一:曾于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大幅减持,但在三季度的小幅增持,2023年则是在一季度的小幅减持,二季度大幅增持传奇生物。 丹纳赫(DHR):2023年二季度建仓以来,高瓴资本在四季度再度增持,且增持幅度高达450.99%。丹纳赫是全球知名的生命科学与医学诊断领域的创新者,通过一系列的并购,建立了广泛又高效的业务体系,主业历经了工业品制造、精密仪器、诊断与生命科学的多次转换,公司的优势在于通过精益管理和卓越运营提升企业的可持续竞争力。 上季度的第三大仓位BBIO,由于被减持了50%而退居第六大仓位,其用于治疗ATTR-CM的药物acoramidis是未来一年最值得关注的潜在上市药物之一。此前一度位列第二大仓位
四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avatar牛唐
2024-09-23

“击败”全球药王的康方生物为何涨幅不如合作方Summit Therapeutics?

9月8日,在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康方生物(09926.HK)发布了PD-1/VEGF双抗新药依沃西单药对比帕博利珠单抗单药一线治疗PD-L1表达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三期良好数据。 受此影响,康方生物的股价单日上涨15.77%,并在随后的一周内上涨27.9%,而其美国的合作方Summit Therapeutics(NASDAQ:SMMT)的股价单日暴涨55.99%,并在随后的一周内上涨160.23%,二者的股价表现为何出现如此大的差距? 图片 1、康方生物为何涨不过Summit Therapeutics? 2022年12月,Summit Therapeutics从康方生物获得依沃西(PD-1/VEGF双抗)在美国、加拿大、欧洲及日本的开发及商业化的权益授权,Summit向康方生物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和最高可达50亿美元的后续里程碑付款。 这笔首付款收入让康方生物2023年首度实现了盈利,当期净利润高达22.31亿元。 在随后的合作中,只要康方生物发布关于依沃西的利好,Summit Therapeutics的涨幅都比康方生物高: 今年5月31日,康方生物发布了HARMONi-2的三期数据,股价单日大涨37.5%,而Summit Therapeutics的股价单日暴涨272.06%; 9月8日,康方生物再度发布依沃西与K药的头对头三期试验利好,股价一周涨幅27.9%,而Summit Therapeutics的股价同期涨幅160.23%; 上涨前市值相仿,且利好来自康方生物的临床实验,为何Summit Therapeutics每次都能躺赢? 一是海外市场潜力更大。依沃西对标的药物是全球药王PD-1药物帕博利珠单抗,2023年销售额达250亿美元。临床试验的适应症是非小细胞肺癌,而肺癌是全球第一大癌种,其中约85%是非小细胞肺癌,依沃西有潜力改变
“击败”全球药王的康方生物为何涨幅不如合作方Summit Therapeutics?
avatar牛唐
2023-10-31

一天暴涨40倍,这家药企缘何受到市场追捧?

10月11日,纳斯达克上市的肿瘤药物公司Tempest Therapeutics突然上涨,从0.24美元,在一天之内最高涨到9.77美元,涨幅达3972.53%。 而在2022年,Tempest的股价下跌了78.9%,是什么原因导致Tempest的股价在一天之内暴涨近40倍? 图片 小分子肿瘤药物公司 Tempest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开发肿瘤免疫调整剂的小分子药物,以释放人体免疫系统对抗癌症的力量。Tempest将肿瘤靶向和免疫介导机制结合起来开发小分子药物,使药物具有治疗多种肿瘤的潜力。 2018年,Tempest完成了7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B轮融资由Versant Ventures , F-Prime Capital和再鼎医药旗下的Quan Capital领投,礼来亚洲、Foresite Capital 和Eight Roads Ventures等机构跟投。 由于一直未能拿出信服的数据,2021年3月,Tempest账上只剩下几百万美元,继续推进的研发希望渺茫,于是采取借壳Millendo Therapeutics (NASDAQ:MLND)上市的方式,获得3000万美元的资金。 Tempest的主要在研管线是TPST-1120和TPST-1495: TPST-1120:一款口服的小分子PPARα拮抗剂,通过阻断PPARα转录因子发挥作用。PPARα是一种调节脂肪酸氧化和炎症的转录因子,其在许多癌症中过度表达,包括肝细胞癌、胆管癌、肾细胞癌等。临床前的实验数据显示,TPST-1120具有双重作用机制,既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还可以改善肿瘤微环境中的免疫抑制。在一项针对接受过多次治疗的晚期实体瘤患者的1期临床试验中,TPST-1120单药治疗和与PD-1抑制剂nivolumab联合应用均导致肿瘤缩小及生物标志物的变化。 TPST1495
一天暴涨40倍,这家药企缘何受到市场追捧?
avatar牛唐
2023-07-31

3亿美元:成立7个月的公司完成今年第二大规模的Biotech IPO

7月14日,Biotech 公司Apogee Therapeutics(NASDAQ:APGE)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发行价定在区间顶格,为每股17美元,发行1765万股,募集金额达3亿美元,是仅次于今年5月上市的Acelyrin(IPO规模为5.4亿美元)。 上市后,公司股价首日暴涨24.88%。无论是定价、发行规模,还是首日涨幅,均显示出市场对公司的高度热情,然而,Apogee的成立仅有7个月时间,且完成了1.69亿美元的一级市场融资,连同IPO的部分,公司在成立一年内,累计获得3.69亿美元的融资,Apogee为何在Biotech行业的寒冬之下成为资本宠儿? 1、成立仅7个月的Biotech公司 Apogee是一家开发针对炎症疾病抗体药物的公司,由两家投资机构Fairmount Funds和Venrock Healthcare Capital于2022年2月筹备,但直到2022年12月,进行了B轮融资,才走出隐匿模式,其管线源于Paragon Therapeutics,也是Paragon对外分拆的第一家公司。 Paragon Therapeutics由投资机构Fairmount于2021年创立,是一家生物制品工程和研发公司,采用经过验证的蛋白质工程技术,结合高通量筛选系统和优化技术,可以分离出潜在的最佳候选药物,然后通过CMC模型实现快速可靠的生产。 除了Apogee之外,Paragon的第二家分拆公司Spyre Therapeucs,也于6月22日宣布与Aeglea(NASDAQ:AGLE)借壳上市,Spyre主要是针对炎症性肠病(IBD)研发抗体药物。 Apogee目前拥有4个在研药物,适应症集中于特应性皮炎 (AD)、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哮喘等相关炎症和免疫学(I&I)适应症。公司的技术优势在于可通过YTE突变优化抗体结构,使药物半衰期和给药
3亿美元:成立7个月的公司完成今年第二大规模的Biotech IPO
avatar牛唐
2020-06-03

一周一倍收益,获利了结

$Precigen(PGEN)$ 昨天涨了近一倍,我们在2.53附近买入,一周实现一倍收益,恭喜各位投资人。$拼多多(PDD)$ $Zoom(ZM)$ $哔哩哔哩(BILI)$ $特斯拉(TSLA)$ $网易(NTES)$ $好未来(TAL)$ 
一周一倍收益,获利了结
avatar牛唐
09-08

二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作为华人资本圈的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持仓一直是华人美股投资界的风向标,近日,高瓴资本2025年二季度持仓披露,依然以互联网与生物医药为主,通常情况下,投资人关注的焦点是高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中概股方面的持仓情况,而忽略了高瓴资本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资深玩家: (1)不仅在一级市场表现活跃,而且在二级市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2)不仅投资了诸多A股与港股的医药企业,而且在美股资本市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体而言,截至二季度末,高瓴共持有36支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行业划分的角度来看: (1)从数量来看,生物医药企业有12家,仅次于互联网行业,位居第二; (2)从市值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为6.12亿美元,占全部持仓的19.94%,位居所有行业第二。 1、重仓标的稳中有变 从持仓的市值来看,高瓴资本在四季度末的前三大医药股仓位: (1)第一大仓位仍是百济神州,持仓市值达2.5亿美元,百济神州在二季度的股价下跌11.06%,持股数量不变,但高瓴资本分别在去年四季度和今年一季度减持26.51%、72.81%。 (2)传奇生物是第二大医药仓位(2.12亿美元),比上季度末3.23亿美元的持仓上涨9%,主要原因是传奇生物股价的上涨。围绕重仓股做波段交易,也是高瓴资本的特点之一:曾于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大幅减持,但在三季度的小幅增持,2023年则是在一季度的小幅减持,二季度大幅增持传奇生物。 (3)Arrivent(NASDAQ:AVBP)是第三大仓位(0.98亿美元)。Arrivent Biopharma是2024年1月上市的公司,拿到了艾力斯在大中华区以外独家开发伏美替尼的权利,并与康宁杰瑞合作开发ADC药物(参见从艾力斯到康宁杰瑞,这家药企如何引入中国资产玩转华尔街?)。公司创始人是华裔科学家姚正彬博士,此前他将由阿斯利康分拆的Viela Bio(NASDAQ:VIE)以
二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avatar牛唐
07-07

半月两家独角兽上市,数字医疗迎来爆发

2025年二季度,在生物医药领域,有4家公司采取IPO形式上市,1家公司采取DPO方式上市,2家公司宣布SPAC上市,9家公司宣布借壳上市。一、IPO/DPO上市二季度,仅有4家公司生物医药公司以IPO的方式赴美上市,以及1家生物医药公司以DPO(Direct Listing)形式上市,一定程度上反应出Biotech IPO市场的冷淡。四家公司中,值得关注的是两家数字医疗独角兽公司:Hinge Health与Omada。1、Hinge Health(NYSE:HNGE)5月22日,Hinge Health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每股32美元,融资规模超2.73亿美元。Hinge Health最早成立于2012年1月,源于由Daniel Perez和Gabriel Mecklenburg创立的Marblar。2014年,Marblar开启了膝盖和背部疼痛数字化康复项目, 将业务方向调整到MSK(肌肉骨骼疾病)健康问题。在新模式初步取得成果后。两位联合创始人于2016年3月在美国成立Hinge Health,并通过股权交换将Marblar的股权及业务全部注入了Hinge Health。Hinge Health的数字疗法包含了配套的可穿戴传感器及平板,其中的可穿戴传感器在居家康复过程中可为患者提供实时反馈和跟踪,确保患者的训练动作符合标准,保证康复训练的效果。这种结合可穿戴传感器的方式也为不少后来者所仿效,成为了MSK数字疗法的主要特征。此后,Hinge Health通过两次并购,加强了技术储备:2021年3月,Hinge Health收购了Enso,后者以非侵入式电刺激缓解MSK而闻名。2021年9月,Hinge Health收购了wrnch,后者的3D运动跟踪技术能够实现与体育和电影行业相同的全身运动追踪。基于Enso的技术,Hinge Health以非侵入式方式提供高
半月两家独角兽上市,数字医疗迎来爆发
avatar牛唐
2024-03-18

6.65亿美元:生物医药行业IPO规模重回加息前

2024年2月,在生物医药领域,6家公司采取IPO形式上市,6家公司宣布与SPAC合并上市,1家公司反向并购上市,还有1家公司转板上市。一、IPO上市2月,有6家医药公司采用IPO形式上市,融资规模达6.65亿美元。1、Kyverna Therapeutics(NASDAQ:KYTX)2月8日,Kyverna Therapeutics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美股22美元,发行1450万股,IPO规模达3.19亿美元,是计划募集规模(1亿美元)的三倍,在火爆的生物医药行情下,Kyverna的首日涨幅达36.36%。Kyverna Therapeutics成立于2018年,是一家开发自体免疫疾病细胞疗法的公司,结合T细胞工程学和合成生物学技术,开发自体和同种异体CAR-T细胞疗法。Kyverna专有的synReg T细胞平台利用合成生物学,将T细胞重新编程,生成CAR-Treg细胞,这种细胞可以特异性靶向疾病组织,让Treg细胞在疾病组织通过多种免疫抑制机制,抑制自身免疫性疾病。公司目前有两款疗法:KYV-101:一款自体、全人源CD19靶向CAR-T细胞疗法,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合作中获得。CAR-T构建体是一种将全人源抗CD19 CAR与合理组装的共刺激结构域相结合的结构,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细胞因子释放并提高临床耐受性,由James N. Kochenderfer医学博士实验室开发,与Yescarta同属一个实验室,KYV-101已经在一项20名患者的1/2期研究中表明,能够将严重神经毒性的发生率降低10倍。目前正在开展KYV-101治疗狼疮肾炎、系统性硬化症、多发性硬化症和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试验,除系统性硬化症外,其他三个适应症均获得FDA的Fast Track资质认定。KYV-201:一款同种异体的CD19 CAR-T疗法。2022年1月,Kyverna
6.65亿美元:生物医药行业IPO规模重回加息前
avatar牛唐
2023-11-14

10月生物医药上市盘点:年内第五大Biotech IPO诞生

2023年10月,在生物医药领域,有1家公司通过IPO上市,3家公司宣布或完成与SPAC合并上市,3家公司反向并购上市,1家公司转板上市。一、IPO上市10月,仅有1家医药公司采用IPO形式上市,融资规模达2.35亿美元,数量上仅为9月的三分之一。1、Abivax(NASDAQ:ABVX)10月20日,Biotech公司Abivax在纳斯达克交易所上市,发行价为每份ADS 11.6美元,发行2032.55万份,IPO规模达2.35亿美元,是今年以来规模第五大的Biotech IPO(前四位分别是Acelyrin、RayzeBio、Apogee、Neumora)。Abivax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专注于开发利用人体自然调节机制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的公司,其核心管线是obefazimod。obefazimod是一种靶向miR-124的口服小分子药物,其RNA剪接调节作用所产生的效应构成了强大的抗炎症作用和抗病毒作用,被开发用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多种病毒性疾病(COVID-19、HIV)。抗病毒方面,临床前数据显示Obefazimod有潜力减少或消除HIV病毒的病毒储备,诱导长期病毒载量的控制,防止耐药性HIV突变体的出现。已公布的2a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在完全抑制的HIV患者中,Obefazimod治疗可降低外周血CD4+ T细胞中HIV DNA总量,同时还会降低直肠组织CD45+T细胞中HIV DNA总量。抗炎症方面,Obefazimod针对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试验已进入3期阶段,针对活动性类风湿关节炎(RA)和克罗恩病(CD)的临床试验已进入2期阶段。其中,Obefazimod在治疗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的成人患者的临床试验已经进入三期,是Abivax最为重要的临床项目。此前发布的临床二期数据显示,在第8周,与安慰剂组
10月生物医药上市盘点:年内第五大Biotech IPO诞生
avatar牛唐
09-01

3个月收购5家上市药企,这家公司是何来历?

2025年8月20日,XOMA Royalty(NASDAQ:XOMA) 宣布将以现金形式收购Mural Oncology plc(Mural)全部已发行及将发行股本,价格为每股2.035美元的基本现金价格,以及潜在的每股最高0.205美元的额外现金金额。 这是XOMA Royalty近三个月来的第五笔收购,此前还有: (1)8月4日,XOMA Royalty宣布以每股1.16-1.24美元的现金收购癌症药物开发商LAVA Therapeutics(NASDAQ:LVTX),外加一项或有价值权益; (2)8月4日,XOMA Royalty宣布收购HilleVax (NASDAQ:HLVX),对价为每股1.95美元的HilleVax普通股现金,以及或有价值权益(CVR); (3)7月14日,XenoTherapeutics宣布收购ESSA(NASDAQ:EPIX) 对价为每股1.91美元 ,以及一项价值权(CVR),收购资金由XOMA Royalty提供; (4)6月27日,XOMA Royalty宣布收购Turnstone(NASDAQ:TSBX),对价为每股0.34美元的现金,以及一项或有价值权(CVR)。 而XOMA Royalty的市值不足4亿美元,在过去5年间,仅仅收购了一家公司:Kinnate Biopharma (NASDAQ:KNTE) ,近期XOMA Royalty为何频繁出手收购上市药企? XOMA Royalty是谁 XOMA Royalty创立于1981年,曾经名为XOMA Corporation,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全职雇员13人。2017年之前,XOMA Royalty是一家以研发为主的传统生物医药公司,2017年后公司转型成为一家以药物特许权使用费权益的投资商。 与传统意义上的投资不同,药品特许权投资并不直接对医药公司进行投资,
3个月收购5家上市药企,这家公司是何来历?
avatar牛唐
06-30

单月超20亿美元,Biotech行业融资规模重返疫情前水平

今年5月,美国及欧洲的生物医药行业共发生23起融资事件,融资规模达20.2亿美元(约143.03亿人民币),环比增幅达59.18%,其中值得关注的有: 中枢神经系统(CNS)领域爆发:5月,多家CNS药企获得大额融资,如融资1.4亿美元的Grin Therapeutics、9000万美元的Syndeio、7500万美元的Therini Bio、6000万美元的Vima  Therapeutics等; 核酸药物仍是热点。5月,多家不同技术路径的mRNA药企获得大额融资,如融资1.3亿美元的抗衰老药企NewLimit、融资6500万美元的lncRNA药企Haya Therapeutics、融资5000万的Sirius Therapeutics等; 前沿技术路线与新靶点受到关注:5月,AI肿瘤药物公司Pathos AI、DNA数据存储公司Atlas Data Storage、罕见代谢病药企Azafaros、表观遗传学药企CellCentric、体内Car-T药物公司Stylus Medicine等前沿技术公司均获得大额融资。 图片 图片 1、Pathos AI:累计完成4.67亿美元融资的AI新秀 5月15日,Pathos AI宣布完成3.65亿美元D轮融资使其投后估值达到约16亿美元。本轮融资包括现有投资者和新投资者。 Pathos AI是一家人工智能生物技术公司,专注于重新设计药物开发,通过与制药公司合作,利用技术力量为患者提供精准医疗。 公司的技术平台PathOS Platform™,可利用数拍字节(Petabytes)级别的真实世界肿瘤数据和患者来源的功能基因组数据,能够整合多模态数据(包括临床、分子和影像数据),识别和验证传统方法难以发现的生物学机制,显著提升了药物开发的速度、精确度和成功率。 目前,Pathos AI有两款在研药物,均为外
单月超20亿美元,Biotech行业融资规模重返疫情前水平
avatar牛唐
2024-08-19

二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作为华人资本圈的顶级投资机构,高瓴资本的持仓一直是华人美股投资界的风向标,近日,高瓴资本2024年二季度持仓披露,依然以互联网与生物医药为主,通常情况下,投资人关注的焦点是高瓴资本在互联网领域,尤其是中概股方面的持仓情况,而忽略了高瓴资本是生物医药领域的资深玩家: 不仅在一级市场表现活跃,而且在二级市场依然扮演着重要角色; 不仅投资了诸多A股与港股的医药企业,而且在美股资本市场上有过之而无不及; 具体而言,截至二季度末,高瓴共持有78支美股上市公司的股票,从行业划分的角度来看: 从数量来看,生物医药企业有24家,位居第一,互联网科技企业有21家,位居第二; 从市值来看,生物医药企业为13.7亿美元,占全部持仓的33.82%,位居所有行业第二。 1、重仓标的稳中有变 从持仓的市值来看,高瓴资本在二季度末的前三大医药股仓位: 第一大仓位仍是百济神州,持仓市值达7.39亿美元,因百济神州股价变动的原因,较上季度的8.1亿美元下跌8.89%,这是连续第二个季度下跌; 传奇生物是第二大医药仓位(2.94亿美元),因股价波动原因,较上季度的3.36亿略有下降。围绕重仓股做波段交易,也是高瓴资本的特点之一:曾于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的大幅减持,但在三季度的小幅增持,2023年则是在一季度的小幅减持,二季度大幅增持传奇生物。 Arrivent(NASDAQ:AVBP)。Arrivent Biopharma是今年1月上市的公司,拿到了艾力斯在大中华区以外独家开发伏美替尼的权利,并与康宁杰瑞合作开发ADC药物(参见从艾力斯到康宁杰瑞,这家药企如何引入中国资产玩转华尔街?)。公司创始人是华裔科学家姚正彬博士,此前为他将由阿斯利康分拆的Viela Bio(NASDAQ:VIE)以30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Horizon。高瓴资本曾在一级市场投资了AVBP,此次增持很可能是IPO时认购的股份。 二季度
二季度,高瓴资本买了哪些医药股?
avatar牛唐
2024-07-01

医药板块速评(2024.06.28)

1、 $Syndax Pharmaceuticals, Inc. (SNDX)$ 下半年多款药物即将审批上市,是否有配置机会? 2、 $特斯拉(TSLA)$ 交付数据在即,是否有配置机会? 3、 $Celsius Holdings, Inc.(CELH)$$Shopify Inc(SHOP)$ 、$富国银行(WFC)、 $Faraday Future(FFIE)$ 、$医疗不动产信托(MPW)期权大量成交,后续走势如何看?
医药板块速评(2024.06.28)
avatar牛唐
2023-12-08

医药板块速评(2023.12.07)

1、$Cerevel Therapeutics(CERE)被收购,哪些公司有潜力成为下一个? 2、 $百健(BIIB)$ AD和FA药物上市,2024年能否带来市值反转? 3、 $Docusign(DOCU)$$美国超微公司(AMD)$$英特尔(INTC)$ 、$家谱网(ACOM、 $科尔士百货(KSS)$ 期权大量成交,后续走势如何看?
医药板块速评(2023.12.07)
avatar牛唐
2021-01-11

J.P.Morgan大会上值得关注的医药企业

本周就是一年一度的J.P. Morgan Healthcare Conference了,时间是1月11日至14日,作为公认的医疗届的权威会议,许多药企都想在会议上一展风采,不少大药企更是借机宣布并购的信息,由于市场上资金充足,本次大会期间宣布并购事件的可能性很大,潜在的被并购标的请参见《2021年十大生物医药潜在并购标的》。1、BMRNBMRN很可能在今年的大会上公布基因疗法药物Roctavian的52周A型血友病数据。Roctavian曾于2020年8月被FDA拒绝申请NDA,理由是公司提供至少1年的数据,以确保该公司的治疗能够防止由A型血友病引起的出血,由此导致NDA时间的延迟,而对于竞争对手辉瑞、SGMO而言,有望迎来缩小研发进度差距的机会。2、BIIB今年上半年,最重要的医药事件之一是公司用于治疗阿尔海默兹症的药物Aducanumab是否能在3月7日获批,因此,BIIB在JPM大会上的任何信息都会被分析师拿来用以判断Aducanumab的审批预测。著名生物医药投资人Brad Loncar预测,到2021年年底,BIIB、吉利德、INCY三家公司中至少有两家将会被并购,因为这三家中型药企已经无法实现有效的增长,对于BIIB而言,2021年将是不平凡的一年。3、NVAX公司有可能在大会上公布**疫苗NVX-CoV2373的英国三期数据,以及披露美国实验的入组信息。不同于mRNA技术,NVX-CoV2373采用的是更为成熟的重组蛋白技术,在制造工艺方面具有优势,一旦达到和mRNA疫苗类似的效果,则可让更多人在短期内接种,此前有高瓴资本等多家机构买入了NVAX。4、SAGE公司此前是CNS领域的龙头企业,在今年上半年有多个重磅数据公布:SAGE-324治疗Essential tremor的二期数据、SAGE-718治疗Parkinson的二期数据以及SAGE-217治疗MD
J.P.Morgan大会上值得关注的医药企业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