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勒拉
科迪勒拉认证个人
老虎认证: 倾向于进入好的业务,并安静地留在那里。
IP属地:广东
0关注
3832粉丝
2主题
0勋章
avatar科迪勒拉
09-07 12:48

为何炒作新股总让一批又一批人亏得狼狈不堪?

有四个陷阱、亏钱者必踩其一、或其二,也可能全中,不信的话,你找我来说; 一,气质和认知问题 绝大多数loser们,都栽在这儿。“炒股炒成股东”,这句看似无奈的话直接暴露他们的入场初心:股票天生就是用来“炒”的。格雷厄姆早就点透:“大众不可救药地热爱投机。他们的金融智商用来数数的话数不过3。他们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价格买入任何东西,只要这东西时时髦”。 他们总是按耐不住,争抢那些换手率高到离谱的股票,指望的就是后面有人愿意以更高价格接盘。”被这种心态牵着走,路径选择自然变成“高买低卖”模式。他们从没想明白:如果炒股能炒出财富,这世界还是这个样子吗? 二,分析能力问题 他们中的一部分也愿意了解公司的基本面,也知道正确的投资策略是以合理价格买入优质公司的股权。但行动起来就像摸象的盲人,只摸到营收增长这一个指标,就认为公司很优秀了——至于增长空间还有多少?为增长付出了多少代价(成本、费用)?公司有没有定价权(毛利率高低)?知识产权是否牢固?还有最关键的硬指标:自由现金流和净资产收益率(ROE),他们要么视而不见、要么一片茫然。 更可怕的是,他们对价格高低完全脱敏。几十、几百倍的市销率、市净率即使写在墙上也吓不退他们。摆摊的都懂“贱买贵卖”的道理,这一古老智慧却被他们极端蔑视。 三 新股光环带来蒙蔽 天真滴认为稳定币、人工智能会改变世界。事实上,从没有多少家创新公司会一帆风顺地成为行业巨头。哪怕它现在是风光无限的独角兽——远如亚马逊、苹果,近如眼下的量子计算股票,哪个不是从火坑中爬出? 想着一上车就能全程躺赢、这种机会不是没有,但真的极少。别忘了,早期投资人早已获利丰厚,就等着热情高涨的炒家进来。金融市场有它的一条食物链;长期看,大众炒家就是少数人实现财富自由之路的沥青材料。 四,仓位管理问题 炒家目标就是赚取快钱,自然倾向于押注单一股票、快进快出。但热门新股往往是稂莠不齐之创新公司云
为何炒作新股总让一批又一批人亏得狼狈不堪?
avatar科迪勒拉
09-06 13:36

MLTX : 迎接关键考验,一波脉冲是大概率事件

三周前,我在老虎社区介绍了调节性T细胞研究公司 $内克塔治疗(NKTR)$ 。大家去看看此后的股价表现怎样?不用多说,这再次证明了风险投资策略的重要性,那就是:科学评估、理性介入 今天,我将为大家剖析自身免疫领域的另一家重磅公司: $MoonLake Immunotherapeutics(MLTX)$ 一、作用机制:纳米抗体技术的突破 人体免疫系统中有两种关键的"炎症信使"——IL-17A和IL-17F,它们的过度活跃会引发化脓性汗腺炎(HS)、银屑病关节炎等慢性炎症性疾病。MoonLake的核心药物Sonelokimab(SLK)是一种新型纳米抗体,其大小只有传统抗体的十分之一,犹如一枚精准的"微型导弹",具有三大独特优势: 1. 双靶点精准抑制:同时高效抑制IL-17A和IL-17F两个靶点,比单靶点药物阻断更彻底,可能产生协同效应 2. 组织穿透力强:小分子体积使其能更有效地深入病变组织,达到传统抗体难以触及的病灶部位 3. 长效持久:通过结合人体白蛋白延长作用时间,有望实现12周一次的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二、下注依据,多维度调研 1. 卓越的临床数据 化脓性汗腺炎(HS):II期MIRA研究显示,Sonelokimab在HiSCR75(75%病灶清除)这一苛刻终点上表现出色,疗效对标甚至可能超越现有治疗标准。 银屑病关节炎:II期研究显示60%患者达到ACR50应答,数据优于多款已上市药物,展示出跨适应症的治疗潜力。 2. 巨大市场潜力 核心适应症HS是一种慢性、疼痛性、使人衰弱的炎症性皮肤病,全球患者约占人口的1%-4%,存在巨大的未满足医疗需求。HS全球市场预计到2034年将超过40亿美元。 竞品分
MLTX : 迎接关键考验,一波脉冲是大概率事件

VKTX : 口服版减肥药二期数据详解与未来展望

$Viking Therapeutics, Inc.(VKTX)$ 的口服减肥药VK2735二期数据引发了股价暴跌,随着股价逐步稳定在25美元,华尔街分析师也陆续给出了较为理性的判断:市场反应过度、严重误判VK2735的巨大潜力。 经过一周的调研,我得出一个朴素看法:剂量大,见效就快,同时副作用就大。三期试验的剂量方案一旦恰当调整,数据可能超出预期。以下是详尽分析: 一 试验核心数据再审视 Viking公布的VENTURE试验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多中心研究,共纳入280名肥胖或超重成年人。 该试验采用了固定剂量方案,而非剂量递增设计。患者被分配至不同固定剂量组(如30mg、60mg、90mg、120mg)或安慰剂组,每日服药一次,持续13周。 经过13周治疗,VK2735表现出显著的减重效果。最高剂量120mg组平均体重下降12.2%(约26.6磅),安慰剂校正后的减重效果为10.9%。安慰剂组体重仅下降1.3%。 二 高停药率:问题与对策 停药率是市场担忧的核心。数据确实显示,VK2735治疗组总体停药率为28%,而安慰剂组也有18%的停药率。 值得注意的是,停药率呈现明显的剂量依赖性:120mg最高剂量组停药率高达38%。停药主要由胃肠道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引发。 但试验中一个探索性剂量队列提供了重要解决方案:该组患者先接受90mg剂量治疗4周,随后降至30mg剂量维持7周。 结果显示,患者在降低剂量后仍能有效维持体重减轻,13周时减重幅度达到9.2%。这为三期临床试验的剂量设计提供了宝贵参考。 三 与礼来口服药的直接对比 与VK2735的二期结果相比,礼来 $礼来(LLY)$ 的口服GLP-1药物o
VKTX : 口服版减肥药二期数据详解与未来展望

AREC: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稀土玩家

经过几天的深度调研,我认为美国资源公司 $American Resources Corporation(AREC)$ 基本上符合我的选股要求。它即使不适合马上建仓,也值得加入你的观察表中。 自贸易战开打以来,AREC及其子公司ReElement Technologies正成为美国推动关键矿产供应链独立的焦点企业。以下是我的多角度简要分析。 一、政策东风:美国关键矿产独立战略 特朗普政府高度重视稀土和关键矿产的供应链安全,以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中国主导全球90%的稀土分离产能)。近期政策力度加大: 资金支持:特朗普政府计划从《CHIPS法案》中调配20亿美元支持国内矿产项目,能源部另提供9.75亿美元用于矿物加工及回收。 国防合作:美国国防部与MP Materials等企业合作(如4亿美元注资),凸显国家层面保障矿产安全的决心。 AREC已转型为一家稀土上游供应商,其分公司ReElement(AREC占19%股权)是少数具备稀土精炼能力的美国公司,有望直接受益于这些政策。事实上, 不久前ReElement已经与美国进出口银行签下了1.5亿美元的融资支持意向书。 二、核心技术:配体辅助置换色谱(LAD)技术 ReElement的核心技术为源自普渡大学的配体辅助置换色谱法(Ligand-Assisted Displacement Chromatography),其优势突出: 高纯度与适应性:可处理稀土矿、煤尾矿、回收磁铁等多类原料,产出纯度超过99.5% 的稀土氧化物(如钕、镝、铽),满足军用和商用磁体要求。 环保与成本优势:相比传统溶剂萃取法,该技术减少废水排放和化学试剂使用,回收率达95%以上,且模块化设计易于扩产。公司声称其生产成本可与中国同行水平一较高低。 关键参数: 纯度:≥99.5%(稀土氧
AREC:机遇与风险并存的稀土玩家

NKTR: 自体免疫领域的一匹黑马?

“流水在碰到抵触的地方,才把它的活力解放” 历经挫折的Nektar Therapeutics $内克塔治疗(NKTR)$ 终于走出漫长黑夜——其创新湿疹药物REZPEG(NKTR-358)的2b期临床数据于6月以黑马姿态出场,惊人的疗效表现推动股价当天从9美元暴涨23美元,几天后,涨至33美元高点。 公司趁此动能完成约1.1亿美元融资,手中持有的总计2亿多美元现金可支持运营到2027年1季度。正常不过的事,股价随之回调30%多。 近日市场信心重燃,股价再现上行势头。经过一周的学习调研,我准备了一份简要投资分析,供虎友们参考: 一、药物研发历史:从礼来弃子到自救翻身 1. 礼来合作与争议性放弃 合作基础:2017年礼来与Nektar达成合作,共同开发IL-2受体激动剂NKTR-358(REZPEG),旨在通过激活调节性T细胞(Treg)治疗自身免疫疾病。 礼来退货:2023年礼来以“一期临床数据不佳”为由退回权益,但后续发现数据错误源于礼来委托的CRO: EASI评分计算错误(72点系统未正确应用);不合理排除3例可分析受试者。 法律诉讼:Nektar起诉礼来存在“不当竞争”,因礼来退货同期收购竞品公司Dermira(获得IL-13抑制剂Ebglyss),诉讼仍在进行。 2. REZPEG的2b期临床突破 2025年6月特应性皮炎(AD)2b期数据: 疗效:三个剂量组(24μg/kg、72μg/kg、240μg/kg)治疗16周后,EASI评分较基线分别下降61%、58%、53%(安慰剂组31%),EASI-75(皮肤改善≥75%)达成统计学显著差异。 安全性:耐受性良好,主要不良事件为轻度注射反应,无严重免疫副作用。 REZPEG通过PEG修饰的IL-2选择性激活Treg细胞,抑制过度免疫反应(
NKTR: 自体免疫领域的一匹黑马?

OMEX:美国与库克群岛的协议不可低估

OMEX $奥德赛海洋探索(OMEX)$ 是美国与库克群岛矿产协议背后的务实行动者 。它的未来前景值得继续看好。 8月6日,美国与库克群岛签署海底矿产开发协议,聚焦库克专属经济区内120亿吨多金属结核资源(钴、镍、锰含量丰富)。协议虽未直接点名企业,但强调 “美国关联公司已处于勘探前沿” ——这正指向奥德赛海洋勘探(OMEX) 的实质性参与。通过子公司Ocean Minerals LLC和CIC Limited,OMEX实际主导库克群岛3个勘探许可中的2个,直接掌控资源开发进程。 以下是最新基本面动态: 一 技术先行:深海监测启动 协议落地前,OMEX已将两台深海监测着陆器(ABMLs) 布设于库克群岛5500米海域,实时采集沉积物扩散与生态数据,为全球最具潜力的深海采矿项目环评提供支撑。此举将协议中“科学主导”原则转化为可验证的行动,凸显OMEX的技术执行力。 二 资金加固:新融资缓解压力 公司近期通过股权发行及债务转换筹得500万美元,现金流可覆盖运营至2025年底。这笔资金为墨西哥磷酸盐项目投产及库克环评推进提供缓冲,短期财务压力显著降低。 三 政策红利:先发优势巩固 作为BOE
OMEX:美国与库克群岛的协议不可低估
ORGN : 前景逐步明朗,2倍涨幅可期 一周内公布的两大战略举措已初步验证我的判断,见7月9号文《前行必有曙光》 1 与皇家霍迪克包装公司(“霍迪克”)达成战略合作,以大规模生产PET瓶盖。霍迪克是荷兰领先的可持续塑料包装解决方案生产商。 这初步解除了投资者对PET瓶盖生产技术可行性的担忧。 2 与世界最大混合包装公司BerlinPackaging 签约,Berlin将从Origin Materials采购PET 1881瓶盖,用于销售和分销给其广泛客户群,其中包括全球多家主要饮料公司。 这一合作标志着创新PET瓶盖产品已经得到业界认可,全球6百亿美元的瓶盖市场足够ORGN去争抢。 每股净资产只有0.40,一旦前景更加明朗,该项估值回归到1.5倍应该不是难事。 自上月建仓以来,股价已经录得50%涨幅,当下趋势告诉我,ORGN走在正确轨道上。 $Origin Materials Inc.(ORGN)$ 

VKTX : 减肥药新星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此篇小文由我提供核心内容,由AI辅助生成,仅供虎友们参考: 一、从默默无闻到市场焦点 像NTLA一样,VKTX多年前就进入了我的观察表,那时的股价还停留在个位数。看着它几年间拔地而起,即使大幅回落,现在仍站在30多美元,心里别提有有多唏嘘。 它原本专注于NASH(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研究,股价走势与另一家技术路线相似的Madrigal(MDGL)高度相关。作为国内最早关注NASH赛道并下场投资的本科叔,我当初的主要观察目标就是这两家,遗憾的是,当时却像笨熊一样选择了Conatus(CNAT),只因它看起来更便宜,且有诺华的合作背书。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CNAT三期失败出局,而MDGL凭借Resmetirom的成功登顶NASH市场。这段经历让我从骨髓里认识到了分散投资的重要性。 再后来,VKTX凭借其GLP-1/GIP双重激动剂VK2735在减肥药领域的早期亮眼数据,股价再次爆发。出于“错过就不敢追高”心理,我一直保持场外观察姿态。 好在其股价已从高点回落,加上VK2735即将迎来关键催化剂,我认为现在或许是上车参与的时机。 二、VK2735:注射版与口服版的双重潜力 VK2735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出色的减重效果和安全性。 1. 注射版:停药率优于竞品 二期数据显示,13周治疗后,患者平均减重达14.7%,且停药后4周仍能维持90%以上的减重效果。 - 安全性方面,92%的不良事件为轻度或中度,且停药率与安慰剂组一致,而礼来(LLY)和诺和诺德(NVO)的同类药物停药率比安慰剂高出10%。 - 目前,VANQUISH三期试验已启动招募,数据预计在2027年初公布。 2. 口服版:2期试验显示优于礼来? - 1期试验中,28天治疗使受试者平均减重8.2%(安慰剂调整后),而礼来同期的口服GLP-1药orforglipron在4周内仅减重3-6%。 - 2期试验已完成入组,预计
VKTX : 减肥药新星的崛起与未来展望

FFAI看起来有戏,但前路充满挑战;我的持仓及盈亏情况

读者们好!有虎友几天前问我对FFAI的看法,及自己的股票持仓情况,以下是实录文字分享,仅供各位参考。 一 问:科兄你在5.19发文说:FFAI成长与毁灭的分水领将在60天内出现?新车发布会已结束,你该给出判断了吧? 当时回答:要等几天。一是看看大众对老贾的千车千脸“创新设计“”的评价反馈,二是看看本周的订单增长情况。 基于这几天的观察,结合今天的行情走势,我现在给出结论: FFAI走在正轨上,看起来有戏,但前路充满挑战。具体说下热点关注: 1 显示屏替代格栅的设计的确有点炸裂,负面评价几乎是一边倒,这的确影响到了我的初步判断。但是,我今天了解到了,只有最高版4座才有此配置,6、7座版配置了传统的、更好看的小方格格栅,也就是说此出格设计不会对销售前景造成致命打击。 2 老贾再次被骂的体无完肤,只因这个Super One 就是长城魏牌的山寨版。我对此有不同意见,因此山寨非彼山寨,有一种山寨是未经许可厚脸皮抄袭大品牌的外观。而老贾是与被山寨者合作搞的桥梁模式,国内品牌被搬到美国去贴牌组装,这不是什么可耻的事情? 二 有没有FFAI的股票仓位,你的目标价是多少? 有几千股持仓赌着玩的,五一前进的,1.3成本,见4.30日小文。远期目标价不好判断,不确定的事情太多,如交付、毛利等都是未知数。 如果订单增长情况继续保持动力,检测及组装工作顺利,我想市值短期内有望达到6-8亿美元。 三 其他股票的持仓情况如何,有没变动,盈亏情况如何? 正股股票都放在国泰君安及汇丰,有许多亲戚朋友的投资放在一起,目前不适合向虎友们展示。老虎账号是我的期权专户,时机成熟时会做公开演示。 总的来说,我的投资组合已全面复苏,完美滴兑现了去年接受小虎专访说下的目标,目前成绩已超11年40倍的历史高点,主要由以下投资带动: 1 TMC 6倍,持仓 ;2 QS 近2倍 持仓; 3 NTLA 60% 持仓;4 SANA
FFAI看起来有戏,但前路充满挑战;我的持仓及盈亏情况

ORGN :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龧光

几位虎友日前问ORGN $Origin Materials Inc.(ORGN)$ 的基本面进展、建仓时机是不是又到了? 以下是我参照公司1季报及GURU FOCUS文字给出的简要分析: 一 问 去年3月—12月,ORGN走出了一波3倍的漂亮行情,为何又回落到了原点? 公司初始战略是利用其先进化学工程技术、美加丰富的废木料生产负碳材料。因需要巨额的资本投入,在当时的融资环境下,公司知难而退,只建立了一家实验性负碳材料工厂orign1。 为尽快走出困境,公司实施了战略转向,开始研发新型的有别于传统材料的PET瓶盖,这可以解决瓶盖与瓶身分别回收难题,符合欧洲的新环保政策要求。 这波行情就是由此推动的,我在6毛介入,在1.20出掉的,收手原因是担心这个转向可能没有那么顺利。 不出所料,ORGN真的碰上了问题,表现在: 1 客户产品认证过程比预期要长,导致PET瓶盖实现商业规模收入的时间推迟一个至三个季度。 2 2026年的收入指导向下修订为5000万至7000万美元。 3 PET瓶盖的合格过程比预想的更为复杂多变,需要经过多次设计迭代。 二 目前基本面进展如何?0.6的价格是否意味建仓时机来了? 公司的PET项目进展顺利: 1 超过20家公司,包括六家《财富》500强企业,正在符合或准备符合Origin的PET瓶盖标准。预计在明年中期完成全部客户的产品认证。 2 已与一家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包装公司签订了战略客户协议,涉及葡萄酒和烈酒市场的PET封盖产品。 3公司拥有稳健的资产负债表,拥有8300万美元的现金等价物和有价证券。 4 初期几条生产线的投产预计在9月份,明年扩增到8-10条产线,50%左右的毛利,年底前实现盈利。 我认为,对研发阶段科技公司来说,遇到颠簸才是正常现象,这正好为我们提供了低价买入
ORGN : 夜色难免黑凉,前行必有龧光

SANA : 建仓机会就在眼前?

虎友们好!今天,给大家介绍一家拥有强大颠覆性潜力、且与我有些渊源的细胞疗法公司——SANA $Sana Biotechnology, Inc.(SANA)$ 。 一 公司背景 是这样子的,我多年前曾在东方财富网大力忽悠过Juno和Kite,在特拉维夫国际生物医学展会上听过前者CEO的展示报告。没过多久,这两家CAR-T双子星陆续被制药巨头收购,我收获一波利润的同时,也得到了业界一些关注,估计当时老虎运营的入驻邀请也与此相关。 而SANA的初始核心团队正是来自Juno。包括研发、临床和转化科学负责人,如Hans Bishop(执行董事长):Juno 前CEO,Steve Harr(CEO):Juno前CFO,主导了Sana的创立和IPO。 团队延续了Juno在CAR-T和细胞疗法领域的经验,但更聚焦于通用型细胞疗法(HIP低免疫技术)和体内基因编辑。 天生豪门背景,Sana在IPO前已融资超7亿美元,投资者包括Flagship Pioneering、ARCH Venture Partners等顶级风投。2021年2月,Sana Biotechnology 在纳斯达克上市,募资5.875亿美元(发行价25美元/股),这也是创纪录的临床前生物技术公司IPO,首日股价上涨40%,市值突破60亿美元 这反映了市场对其技术平台的极高期待。 二 为何姗姗来迟 如此高调的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为何在我的观察表内蛰伏4年才被我首次报道呢? 这源于我对"明星新股"——尤其是生物科技股——一贯的谨慎态度。这个经验来自Seeking Alpha的Brent Jahson博主,他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发现:大多数新上市的生物科技股在公布有影响的临床数据前都会经历漫长的下跌之路,即便不考虑研发挫折和增发筹资等因素。 一路下坡,SAN
SANA : 建仓机会就在眼前?

高瓴错投隆基否定不了“长期主义”,顺便谈谈“裸卖期权”

虎友们好!今天,我以问答方式和大家聊聊股票投资的2个关键:选股与持股,顺便谈谈对裸卖期权策略的看法。 一、关于选股 问:科兄有没有听说高瓴投资隆基绿能亏损百亿的事?许多人趁机在自媒体上嘲笑它一直宣扬的价值投资及所谓的"长期主义"。你怎么看? 答:不清楚具体的亏损数额、百分比及对基金净值的影响。即使产生了巨额亏损,我也不认为"长期主义"和"价值投资"该被嘲笑。这些自媒体或许只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博取流量。 说到长期主义,选股无疑是关键。想起巴菲特的金句:"我最喜欢的是永久持有"。但别忘了他还说过:好股票不是看它们对社会有多大影响,而是那些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的公司。 显然,隆基绿能不在此列,尽管它有过风光时段。其实,巴菲特多年前就评论过光伏制造商,大意是说他看不清这类依赖补贴的企业的未来。他也表示不会投资那些易受政策影响的股票。 事实上,在中国股市中这类公司比比皆是。不明白的话,你就对照下地产和教培股。顺便踩一下中国的科技股,如你在10年前就重仓那些知名互联网大厂的股票,到现在又能有多少回报呢? 当然,即便拥有正确理念,谁也不能保证选对所有股票。芒格、巴菲特一样会犯错,我印象最深的有三家:BBIB、一家石油巨头,以及阿里巴巴。建仓一段时间后,他们可能发现情况不妙就果断放弃了。 二、关于持股 既然我们会犯选股错误,就不能把"长期主义"绝对化、理想化。也就是说,建立投资组合后,不能仅凭信念就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持续跟踪公司的基本面变化。这种做法才能帮助我们去伪存真,筛选出真正值得长期持有的优质股票。 需要强调的是,选股错误和普通散户所犯错误性质完全不同。前者源于判断分析失误,但可以通过分散仓位或及时调整来降低风险;而散户的错误则出在根本理念及路线上,就是追逐热点、频繁交易。可以说他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有人还会在错路上越走越远。 以我最近表现优异的TMC
高瓴错投隆基否定不了“长期主义”,顺便谈谈“裸卖期权”

NTLA:这家基因编辑技术大咖已进入我的击球区

在硅谷这里,是达尔文主义。不创新,就是死亡—马斯克 谈起这家基因编辑公司, $Intellia Therapeutics Inc(NTLA)$ 我不敢讲是全国首批分析者,但敢说比木头姐 $ARK Innovation ETF(ARKK)$ 的关注要早得多。多年前写首篇小文介绍张峰与杜德纳的官司时,它的股价是12美元。 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下场决心,主因是觉得它的临床处于太早期,担心潜在的安全事件。后来眼看着都涨了10多倍,就更加恐高了。 幸运的是,正是这种不追涨的心态才让我躲过后来无情的单边下跌,大家看一下,自2021年以来,它的走势就是一路飘红。更令人唏嘘的是另一家EDIT $Editas Medicine, Inc.(EDIT)$ 竟然跌至现在的2美元多。 今天,我正式把NTLA公司的基本面整理成文,原因在于我认为其股价正在形成7—8美元左右的历史性底部,且在半年一载内有望出现5倍增长景像。 一 核心技术:CRISPR基因编辑 Intellia 专注于 体内基因编辑,利用CRISPR-Cas9技术直接在患者体内修改致病基因,无需体外细胞改造。其核心平台使用 脂质纳米颗粒(LNP) 递送CRISPR组件,可精准靶向肝脏等器官。 二 . 核心研发管线 NTLA-2001(ATTR淀粉样变性): 适应症:遗传性/获得性ATTR(影响心脏和神经)。 进展:2025年III期试验进行中,预计2027年提交上市申请。 优势:单次治疗可能终身有效,对比需定期注射的RNAi药物(如Alnylam的Amvuttra)。 NTLA-2002(遗传性血管性水肿
NTLA:这家基因编辑技术大咖已进入我的击球区

OMEX: 风险收益比已显示出非对称性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4月29日的小文简要介绍了 $奥德赛海洋探索(OMEX)$ 的基本情况。我在结尾部分强调:短期来看,股价的暴涨有其本面的支持,但成交量显著放大,这意味着有大幅回调的风险。 果不其然,一个多月来,股价跌去近4成。在此,我把一点心得分享给虎友们: 择时同样需要耐心,就像持有股票一样。当成交量无理性放大时,切记因FOMO情绪涌入,哪怕错过后面的行情,要记住赚钱机会遍地都是。 今天,向大家讲下它的业务进展。总体来说,奥德赛已经处于商业化启航的前夜,多个价值拐点将在未来6-12月内出现,0.90的价格应该是一个很好的介入点。 一 项目进展 1 墨西哥磷酸盐项目: 该项目已经通过预可行性研究,只需获得最终环境批准即可开始生产。新的谢恩鲍姆政府基于科学的方法和对采矿友好的政策为奥德赛项目的推进带来了乐观情绪 计划年产300万吨,将产生数亿美元的收入。公司预计,由于运营效率以及与世界上最大的疏浚公司之一Royal Boskalis的合作,这些收入“至少会有30%的毛利率”,从而消除了大量的资本支出需求。 2 库克群岛多金属结核投资 奥德赛的库克群岛战略涉及持有两家勘探公司少数股权,这两家公司持有富钴多金属结核的许可证。 库克群岛政府多年来一直维持稳定、有利于发展的政策,将该领土定位为吸引海底采矿业务的有吸引力的司法管辖区。两家公司都经历了三年的项目勘探,完成了广泛的环境评估。
OMEX: 风险收益比已显示出非对称性

散户、新手最容易跳进的三大陷阱(1)

"气质才是我最强大的武器”。—巴菲特 那些在股市反复亏损的散户、新手们,往往败在气质缺乏,而非分析能力上。 这种气质绝不是一种普通人难以企及的高深素养。简单地说,它就是投资人应该具备的价值理念及做事态度。 其实,没进入金融市场之前,我们多数人都是有气质的:做工作时兢兢业业;开办企业,也是脚踏实地;我们不会指望上个月买的房子马上升值,更不会卖掉它去搏双色球大奖。 但是,只要进入二级市场,我们的气质就被直接摧毁,或被磨灭殆尽,只因屏幕上不断变动的红绿数字就像老虎机上的彩灯,疯狂地刺激着我们的多巴胺分泌。 在赚取快钱的欲望驱使下,多数人或直接走向、或缓慢滑向短期主义,具体表现就是:追逐热点、频繁交易,最终成为顺从市场的奴隶。 这条路径本来通向财富毁灭的深渊,却被无数人认作金光大道而蜂拥而入。其根源在于他们忽略了两条常识: 第一,市场短期波动不可预测。任何宣称能预测短线涨跌的人,本质上都是在挑战混沌理论的基本原则。倘若真存在这样的"圣杯",在量子计算和AI算法大行其道的今天,IT精英早就轻松拿下一座座的金山和银山。 第二,盈亏不对称的数学铁律。当你的账户盈利100%后,只需50%的亏损就会被打回原形;而若初始亏损50%,则需要100%的涨幅才能回本——这种不对等的数字关系,让频繁交易者注定成为市场上成就他人的垫脚石。
散户、新手最容易跳进的三大陷阱(1)

GWH: 隧道的尽头有光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Leonard Cohen。 我的投资组合里有3只新能源电池股票,分别是固态电池 $Quantumscape Corp.(QS)$ 长时储能电池公司 $Eos Energy Enterprises Inc.(EOSE)$$ESS Tech Inc.(GWH)$ , QS成本在5.3美元,EOSE有近2倍账面利润,表现最差的是GWH,账面亏损90%。有几位虎友可能受我的文字影响买进了GWH,出于责任心,我把它的最新基本面简单介绍一下: 一 几天前的戏剧性反转 公司在周3,27日提交SEC的8K报告表示:尽管做出了努力,但截至2025年5月27日,公司仍未筹集到资本或产生能够使公司避免或推迟关闭的业务。这是没有预料到的,如果公司无法在不久的将来获得融资,公司将被迫采取某些劳动力行动。如果无法获得融资,公司预计在2025年5月30日关闭其威尔逊维尔工厂。 这导致股价放量大跌,我当时判断它可能这的没戏了,因为正常人的思维是只剩下3天,怎么可能有资本突然进入呢?抱着留一些是一些的心态,我加入了逃跑者队伍。 谁想到,奇迹真的就在截止日发生了,公司昨天发布公告收到了正常业务过程中意想不到的“足够”资本,可以在短期内继续其俄勒冈州威尔逊维尔工厂的运营。 针对此事,yahoo论坛有人在27号就认为这是公司和某些机构在故意搞鬼,为的是收割散户抛弃的廉价筹码。我认可此说法,毫不客气滴说这帮人太坏了,尽管我又以低价买了回来,还得了少许便
GWH: 隧道的尽头有光

SGMO: 计划执行,买进569手590天后的价外期权

几天前,我下注了5百多手 $SGMO 20270115 1.0 CALL$ ,成本2毛。希望有专家或期权高手前来讨论。 下注依据: $Sangamo Therapeutics Inc(SGMO)$ 1 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尤其是STAC-BBB 2 将在本月公布的法布里数据预期利好。 3 法布里项目的合作协议进展顺利。 以下是关于STAC-BBB的基本面总结 一 STAC-BBB技术优势 是公司与大药企合作的核心基础,具有以下突破性特点: 1. 高效穿透血脑屏障: STAC-BBB是一种工程化AAV衣壳,在食蟹猴模型中展示出比传统AAV9高700倍的神经细胞转导效率,能够通过静脉注射实现全身给药,避免侵入性手术。 2. 安全性提升: 与AAV9相比,在肝脏中的富集度降低100倍,显著减少肝毒性风险;在背根神经节(DRG)的积累也更少,降低神经毒性。 3. 广谱适用性: 支持多种CNS组织的基因递送,适用于阿尔茨海默病、Tau蛋白病、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及未公开的神经靶点。 二、合作项目 1. 安斯泰来(Astellas)项目 2024年12月签约:2000万美元预付款 + 1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 靶点:未公开的神经系统疾病靶点(可扩展至4个额外靶点)。 - 疗法设计:利用STAC-BBB递送治疗性基因,通过静脉注射修复神经功能。 - 进展:Sangamo已完成技术转移,安斯泰来主导临床前及临床开发。 2. 罗氏/基因泰克(Roche/Genentech)项目 2024年8月签约:5000万美元预付款 + 1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 - 核心靶点: - Tau蛋白基
SGMO: 计划执行,买进569手590天后的价外期权

散户、新手最容易跳进的三大陷阱(2)

只需要在两门课程上接受良好的教育,一是如何评估企业的价值,二是如何思考市场的价格。——巴菲特 第一篇小文聚焦精神气质,这篇主讲能力培养问题: 投资的正确方法,就是用合理的价格买入优质公司股权,然后安静等待价值生长。正如芒格所言:“我倾向于进入好的业务,然后安静地呆在那里。 这话听起来简单直白,直指人心,但是知易行难,做起来绝不是像在公园散步一样轻松。散户及新手常常陷入以下误区,还总自以为是。 1. 对“优质”的误解 许多人误将“优质”等同于热门概念、或拥有稀土矿批文,乃至于找到了靠山和名人背书,这实则大错特错。 真正的优质,不在于公司目前和将来能赚多少钱;而在于它有没有可持续的碾压对手的竞争优势—— 这些优势要么靠品牌黏性(如可口可乐),要么靠效率壁垒(如亚马逊物流),或者强大的技术护城河(如谷歌、微软),而不是依靠频蹭热点或政策补贴。若一家公司利润暴涨,却随时可能被同行取代,它的“优质”不过是孩子们在沙滩上堆出的城堡。 2. “低价”幻觉 估值不需要初中以上的数学知识。对传统价值股来说,市盈率(PE)能帮我们审查盈利性价比,市销率(PS)可筛掉营收泡沫,PEG识别“伪增长”——若增速无法维持,高PE终将崩塌。 但对创新公司而言,尤其是商业化前的公司,估值的核心要素是穿透表象,判断技术落地的概率与商业化前景;其次才是市场份额、毛利率等预测数据。 我们不能像看钞票的面值一样看待股价,比如一家研发量子芯片的企业,若技术成功率不足5%,即便股价1元也可能贵得离谱;反之,若某AI公司突破性技术有80%成功机会,百元股价或许只是起点。 这需要我们深入了解其知识产权背后的硬核技术,研究进展、现金及竞手状况,从而判断股价、市值是否合理。 $SGMO 20251121
散户、新手最容易跳进的三大陷阱(2)

FFAI: 成长与毁灭的分水岭将在60天内出现?

一位虎友在线下问我法拉第未来还有没有未来? $FFAI 20250627 1.5 CALL$ 不同以往,我直接了当地说,分水岭应该在60天之内出现。它要么从绝境中走出,或许一步一步迈向成功; 要么完全复制马伦 $Mullen Automotive(MULN)$ 的路线,股价跌幅无限接近100%,直到彻底消失。老贾也将成为一个奋斗不止,终于失败的悲情创业者符号。市场不会再给他们任何试错机会。 这取决于FX在下月的亮相能否带给市场强大冲击?B、C两端的订单能否在48小时内达到2万辆预期? 如果答案是:YES,就可以采用“以小博大”策略,用少许资金买进远期期权,目标50倍-80倍 反过来说,如果FX重温FF-91的境遇,我们就大可放心地做空,最好的方式是买进远期put,目标价:零 以上观点基于我的主观臆断,仅供虎友们参考?
FFAI: 成长与毁灭的分水岭将在60天内出现?

SGMO: 难得的买入时机?

机会不会上门找人,只有人去寻找机会。—狄更斯 在1月3日的小作文中,我说了 $Sangamo Therapeutics Inc(SGMO)$ 值得加倍关注,现在终于等来了捡漏机会。 以下是我参考GuruFocus.com的部分内容对公司季报进行的简要分析,仅供虎友们参考: 一 关于STAC-BBB的技术合作 报告期内,从礼来公司获得1800万美元,用于STAC-BBB许可协议下的第一个目标。并有资格从礼来公司获得高达14亿美元的额外许可目标费用和里程碑付款。 公司在1年内已经与3家大药企签下这项衣壳专有技术的许可协议,仅涉及几个神经领域的研究项目,已累计获得7千万美元的前期付款,后续的总的里程碑付款高达至少40亿美元,尽管合作项目大多处于临床前研究。而且,公司表示仍在与其它药企商谈类似的合作。 二 法布里项目的积极进展 所有I/II阶段STAAR研究中的剂量患者都完成了至少52周的随访,初步分析表明,自上次临床更新以来,平均估计肾小球滤过率 (eGFR) 斜率继续保持正值。这是FDA加速审批途径的关键里程碑。 ST-920D的疗效显著,所有32名患者中,最初接受酶替代ERT治疗的18名患者仍然未接受ERT治疗。 公司在4月同FDA举行的B类会议为其提供了清晰的CMC及BLA申请路径,将在6月末公布该项目的概要数据,预计最早在明年上半年提交新药申请,下半年获批。 三 其它临床项目 慢性神经病痛 - ST-503 ST-503是一种研究中的表观遗传调节剂,用于治疗因iSFN(一种慢性神经病痛)引起的顽固性疼痛。ST-503的1/2期研究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预计2025年年中开始患者入组和给药,初步疗效数据预期在2026年第四季度公布。 朊病毒病 - ST-506 临床试验授权(CTA)使ST-5
SGMO: 难得的买入时机?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