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说智行
飞说智行
智能出行产业老兵,与你一起看懂智能出行产业的一切事。
IP属地:广东
5关注
7粉丝
1主题
0勋章
avatar飞说智行
09-20 22:58

七国牌照、全球唯一, 文远知行Robobus获比利时首个L4级自动驾驶牌照

据飞说智行获悉,9月19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WRD)宣布,旗下自动驾驶小巴Robobus(下称“文远小巴”)正式获得比利时首个联邦级别的L4级自动驾驶测试牌照。至此,文远知行成为全球唯一旗下产品同时拥有7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覆盖比利时、中国、法国、阿联酋、沙特、新加坡和美国。 该牌照已由比利时交通、气候与生态转型部部长Jean-Luc Crucke在本周举行的自动驾驶移动峰会上签署。根据许可,文远小巴获准在比利时鲁汶(Leuven)至赫弗勒(Heverlee)间开展公共道路测试,测试环线全长8km,沿途设置9个站点。测试由文远知行与弗拉芒大区(Flemish)知名公共交通公司De Lijn、鲁汶政府及出行咨询机构Espaces-Mobilités合作开展。 文远小巴在比利时鲁汶街头 经比利时联邦公共服务部交通与运输局对路线进行全面安全性评估后,文远小巴最终取得这一路测牌照。待弗拉芒大区(Flemish)主管部门最终批准后,文远小巴将于未来几周内启动测试活动,测试初期将配备安全员。  完成测试后,文远知行当地合作伙伴De Lijn将于2025年11月中旬至2026年1月底正式开启该线路的试运营。这将是比利时首次在混合复杂交通环境中的自动驾驶车辆商业化部署,届时市民可通过数字车票、短信或订阅服务便捷购票乘车。随后,该项目有望投入常态化运营。 文远知行CFO兼国际负责人李璇表示:“作为一家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我们的最终目标始终是实现安全可靠的L4级纯无人运营。取得比利时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一步,它让我们能够在真实道路场景中展现公司自动驾驶技术的硬实力,并为欧洲更多国家开放自动驾驶测试树立了参考标杆。我们非常感谢比利时相关部门对公司技术的信任,更感谢他们对更安全、更智能、更可持续的未来出行方式的大力支持。
七国牌照、全球唯一, 文远知行Robobus获比利时首个L4级自动驾驶牌照
avatar飞说智行
09-20 22:56

小马智行进军新加坡!与新加坡最大交通运营商康福德高合作部署自动驾驶

据飞说智行获悉,9月20日,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宣布正式进入新加坡市场,与新加坡最大交通运营服务商康福德高(ComfortDelGro Corporation)合作在当地部署自动驾驶车辆和相关服务,为居民日常出行提供便利。 双方将率先在新加坡榜鹅(Punggol)地区落地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此服务将在获得监管批准后启动。 小马智行与康福德高自2024年7月达成战略合作,在自动驾驶领域打下扎实的合作基础。今年3月,双方在广州率先开启自动驾驶出行服务项目,通过积累技术、运营、服务多方面经验,为拓展新加坡市提供重要范本。此次开拓新加坡市场,也成为双方推动全球自动驾驶大规模落地的重要里程碑。 该项目与新加坡当局推动的交通战略规划契合,希望通过加快发展自动驾驶出行技术,既可有效补充现有出租车、网约车和地铁等交通运力,也有助于改善夜间司机短缺导致的供给不足问题。自2017年新加坡政府修订《道路交通法》并允许自动驾驶汽车在公共道路测试以来,其测试范围持续扩大。 新加坡交通部今年6月宣布,计划在年底前将自动驾驶车辆引入公共住房区(即“组屋”),并将其纳入全国公共交通系统,首批自动驾驶车辆将在榜鹅地区投入运行。这一举措充分发挥自动驾驶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是应对缓解司机人手短缺,强化公共交通连通性的重要战略。 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表示:“我们十分期待能将成熟、先进的自动驾驶技术引入新加坡,为用户带来更安全、舒适、高效的出行选择,助力打造智慧城市出行生态。新加坡不仅拥有世界级的交通基础设施,更大力支持发展创新技术发展,致力于构建绿色可持续的未来。我们看好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市场的巨大潜力,通过将小马智行技术优势与康福德高的本地经验相结合,我们将以新加坡为起点,共同开拓区域发展的新机遇。” 康福德高集团董事经理、集团总裁钟锡坚表示:“我们很高兴能与小马智行深化合作,将安全、创新、可靠的自
小马智行进军新加坡!与新加坡最大交通运营商康福德高合作部署自动驾驶

蘑菇车联 × 腾讯云,加速物理世界大模型MogoMind多场景落地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在2025腾讯全球数字生态大会期间,蘑菇车联(MOGOX)与腾讯云达成战略合作,全面推动MogoMind大模型关键能力升级。双方将通过云服务、算力等方面的技术合作,进一步提升MogoMind在全局感知、规划决策、多模态认知以及场景泛化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共同打造面向未来的城市级AI网络,加快AI与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融合应用。 今年7月,蘑菇车联发布首个深度理解物理世界AI大模型MogoMind,依托交通数据流实时全局感知、物理信息实时认知理解、通行能力实时推理计算、最优路径实时自主规划、交通环境实时数字孪生、道路风险实时预警提醒六大核心能力,打造新一代“AI数字基座”,加速推动AI从数字世界走向现实世界。 此次合作,双方围绕AI大模型在算力资源、数据处理与场景适配方面的核心需求,通过“云+AI”的技术协同,构建“算力灵活调度、数据全面赋能、适配多元场景”的一体化体系,助力MogoMind打造城市级AI网络核心引擎,为AI技术在物理世界的价值释放率先打开突破口。 依托腾讯云高性能计算集群、对象存储等底层技术,MogoMind实现模型训练与推理的“降本增效”,使训练速度提升30%,成本下降50%。同时,通过灵活调配算力资源,保障大模型在城市级场景下AI决策的实时性与稳定性,加速L4级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进一步提升城市现代化治理水平。 基于合作,双方将形成AI能力共建体系,持续提升MogoMind泛化能力与迭代能力,通过增强数据处理效率,充分利用计算资源,有效应对大流量、高并发的业务需求,不仅能够为市民提供一系列城市级实时服务,让前沿科技普惠于民,还可以将AI能力深度赋能交通、城管、应急、环保等部门,助力提升城市运行效率和公共服务水平,推动“AI+民生”与“AI+治理”全面落地。 同时,双方将进一步加强在数据安全研发与评测等内部安全体系方面的能力、落实标准规
蘑菇车联 × 腾讯云,加速物理世界大模型MogoMind多场景落地

携手深蓝再造“爆款”,**乾昆加速新能源汽车智能与体验平权

据飞说智行获悉,全新深蓝S07于9月8日深蓝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开始预售。深蓝品牌携手**乾昆,共同践行“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乾昆智能”战略,推出采用与高阶乾昆智驾ADS 4同源WEWA架构、同级唯一全系标配**乾昆智驾ADS SE的深蓝S07,安全体验再进阶,**乾昆通过技术实现“科技平权”,让广大消费者能在更多车型上,体验到乾昆智驾带来的极致出行享受。 全新深蓝S07搭载乾昆智驾ADS SE,其采用的是与乾昆智驾ADS 4同源的全新WEWA架构,由云端的世界引擎+车端的世界行为模型构成,端到端时延可降低50%,通行效率提升20%,重刹率降低70%,实现了辅助驾驶体验的全方位提升。 作为同级唯一全系标配**乾昆智驾ADS SE的智能中型SUV,深蓝S07具备同级领先的主动安全能力,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覆盖日常高频场景,前向+后向+侧向360°全面保护;同级领先的辅助行车能力,高速领航辅助NCA轻松完成智能上下匝道、过弯、避障、变道、调速,城区LCC Plus可以智能识别红绿灯、完成变道,在城区复杂场景中通行自如;还有同级领先的辅助泊车能力,识别高、场景多,真正做到了可见即可泊,有位即可停。通过直击痛点的辅助驾驶能力,将用户从劳心劳神中解决出来,享受更轻松地驾驶体验。 本次发布会上,深蓝汽车还推出了全新深蓝S09,搭载全新升级的**乾昆智驾ADS 4,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通过“全时速、全目标、全方向、全天候、全场景”五维覆盖,从容应对“鬼探头”、路面异物、误踩加速踏板等极端场景,全方位守护用户的用车安全。 车位到车位P2P 2.0行业首发巡泊一体,将外部地图、园区地图和地库道路三张图合一,界面不切换,体验更丝滑,新增高速ETC通行,做到了将城市、高速、泊车三大场景彻底打通,真正实现了“车位到车位”的无缝衔接,将出行驾驶从耗费精力的任务转变为更轻松、自
携手深蓝再造“爆款”,**乾昆加速新能源汽车智能与体验平权

地平线亮相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让中国智驾走向全球

据飞说智行获悉,2025年9月8日-14日,德国国际汽车及智慧出行博览会(IAA MOBILITY)于慕尼黑正式开幕,再次成为全球汽车产业瞩目的焦点。 作为中国智驾科技领军企业,地平线携征程®6系列计算方案、重磅升级的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以及最新的全球化合作成果强势登陆本届车展。在全球汽车产业交流与展示的核心舞台上,地平线不仅向世界集中展现了中国智能驾驶第一品牌的前沿创新力量,更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智驾产业加速融入全球生态,为全球智能汽车产业发展注入中国动能。 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汽车展会之一,本届慕尼黑车展以“‘动’悉一切”(IT'S ALL ABOUT MOBILITY)为主题,深度聚焦智慧出行领域趋势与发展,对于中国智驾科技企业而言,更是拓展全球市场、树立国际形象的关键阵地。 此次地平线全程深度参与展会,通过全方位展示车载智能计算方案、HSD城区辅助驾驶等核心技术成果,不仅向全球媒体、客户与投资者传递了中国智驾的技术实力,更助力中国智驾科技企业在国际舞台上进一步夯实“技术领先”形象。 向高而行,软硬结合持续刷新智驾产品实力上限 自成立以来,地平线便前瞻性地聚焦深度学习专用计算领域,从全球率先提出相关技术方向,到成功推出中国首款车规级智能计算方案,始终深耕世界级软硬结合全栈技术体系。经过多年技术积累与迭代,地平线已成功推出四代车载智能计算方案,并实现规模化量产落地,构建起覆盖智能驾驶不同需求的产品矩阵。 从征程2实现中国车载智能计算方案量产“零突破”,到全新征程6系列全面覆盖辅助驾驶全阶需求,支撑这一系列产品进化的底层核心力量,源自地平线自主研发的智驾专用计算架构BPU®。历经十年持续迭代,地平线BPU架构实现了超越摩尔定律的跨越式发展——计算性能实现十年超1000倍的提升,这一突破性进展不仅为征程家族注入了强大的技术内核,更让征程家族成为支撑智能汽车持续进化的“超级
地平线亮相2025慕尼黑国际车展,让中国智驾走向全球

靠降价换命的蔚来,能摘掉“输氧管”吗?

文/周雄飞 “蔚来的第一理念就是‘不降价’。” 在2021年蔚来二手车业务发布会上,蔚来CEO李斌曾说出了这个承诺,在他看来,当时特斯拉降价是它自己的事,跟蔚来的定位不一样。 言外之意,蔚来是高端品牌和用户企业,得守好品牌溢价和不背刺用户的底线,这也被行业视为蔚来这个品牌的两大根本。 但李斌最后还是推倒了这两个“立身之本”。上个月,蔚来全新ES8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相比于第二代ES8的售价降低了超过8万元;而在成都车展上,蔚来宣布100kWh电池包全系标配,由此在一众老车主的怒怼中把李斌“送”上了热搜。 截图自微博 按照蔚来此前的基操,再加上在乐道L90上尝到的用低价换销量甜头,全新ES8的售价在本月正式上市时应该还会下降,老车主“背刺”风波或许还会持续下去。 李斌之所以会做出以上这些决定,目的是让蔚来在今年第四季度实现盈利,毕竟这是他目前手上为数不多、见效最快能打的牌了,就像他在全新ES8直播活动中为了抵抗高原反应,戴的输氧管一样。 这两天,蔚来发布了今年第二季度的财报,总营收同比和环比都实现增长,但净亏损依旧处于接近50亿元的高位;资产负债率达到93%,大幅高于小鹏和理想。以及经过一个季度,蔚来截至6月末的现金储备为272亿元,仅比上一季度增加了12亿元。 这些隐忧下,凸显了蔚来二季度的困境——增辆不增量。今年第二季度,蔚来实现总销量为72056辆,虽然环比一季度有所增长,但相较于去年第四季度却有小幅下滑。 需要注意的是,从去年第四季度到今年第二季度,蔚来对老款5566车型进行了改款上市,蔚来ET9也在去年底上市,以及乐道L60和萤火虫也被推向市场。但在这些新车型上市后,却没有带动蔚来整体销量的增长。 就目前看,通过降价换命的战略,蔚来在销量上得到了快速的增长,但与此同时却伤害了老车主们的信任和稀释了自身的品牌力,再加上蔚来目前在产品智能化、能源等重点投入领域也没有较大
靠降价换命的蔚来,能摘掉“输氧管”吗?

ADS 4推送在即,**乾昆凭什么率先夺下L3的“桥头堡”?

文/周雄飞 智能驾驶行业,目前已走上一座“独木桥”。 这两年,行业玩家们一方面造出了许多新词,比如高阶智驾、城市NOA或者AI智驾等等;另一边也在卷技术架构,从最早的BEV+Transformer,到端到端和VLM,再到现在的VLA,仿佛有种“条条大道通罗马”的阵势。 但从今年开始,车企或者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商,想要证明自身在行业中具备优势地位,只有先走过这座行业的“独木桥”、抢下对岸的“桥头堡”——具备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能力才行。 这背后是政策在驱动,包括科技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及各地方政府,都在今年相继发布了有关L3有条件自动驾驶的条例规范。**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CEO靳玉志也认为,今年会是具备L3商用能力的一年。 基于此,一场L3竞速赛就此展开。比如**乾昆等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商,以及小鹏、极氪、长安和奇瑞等车企在今年相继提出了自身实现L3的目标,时间点基本集中在今年到明年。 但要实现L3并非易事。除了要比L2辅助驾驶具备更强的感知能力和算法能力来保证安全之外,还需要持续的资金投入来支撑以上软硬件能力的迭代升级。正因这样,L3有条件自动驾驶被行业一致认为很难实现。 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却可以看到有一个玩家率先走过这座“独木桥”,抢下了L3的“桥头堡”。 今年4月,**乾昆发布了新一代辅助驾驶系统ADS 4,并且行业首发了高速L3商用解决方案,随后他们对于ADS 4的技术测试就一直在进行,就连靳玉志也发微博表示,他一直在开ADS 4的Beta版本。 图源靳玉志微博 飞说智行在最近受邀提前体验了**乾昆智驾ADS 4的能力,不仅在主动安全方面做到了前向和后向的全方位防护,辅助驾驶能力还可以识别到很多人类驾驶员都无法看到的障碍物,并及时做出规避,保证行车安全,可以说做到了“超人”的水平。 按照**乾昆官方透露,ADS 4会在9月陆续进行推送,这意味着**乾昆将成为行业中
ADS 4推送在即,**乾昆凭什么率先夺下L3的“桥头堡”?

星途ET5全球首搭地平线HSD及征程6P亮相成都车展,地平线征程芯片出货量突破1000万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成都国际车展首日,星途汽车旗下全新中型SUV——星途ET5携地平线HSD及征程®6P计算方案正式亮相。作为全球首款搭载地平线HSD城区辅助驾驶系统的车型,星途ET5的亮相标志着地平线HSD即将迈入大规模量产阶段,高阶产品商业化落地进程加速。亮相仪式上,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受邀出席,共同见证这一里程碑时刻。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星途营销中心总经理黄招根表示:“星途的目标是打造世界级的中国高端汽车品牌,以科技赋能豪华新价值。此次亮相的星途ET5采用的猎鹰700辅助驾驶系统全球首发搭载地平线征程6P,并深度融合地平线HSD,打造同级别拥有‘最强辅助驾驶’的车型。” 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表示:“HSD是我们为中国辅助驾驶精心打造的‘软件+芯片’系统作品,代表了我们对极致科技产品的高品位追求,致力于让全场景辅助驾驶真正成为人人可用、人人爱用的实用科技。未来,地平线期待继续与星途、奇瑞一道,共同开启智能汽车时代的新纪元!” 自2021年达成战略合作以来,奇瑞集团与地平线已基于征程家族计算方案联合推出多款热销车型,覆盖奇瑞旗下四大品牌。2025年4月,双方共同宣布奇瑞将全球首发搭载地平线HSD及征程6P。此次星途ET5率先搭载HSD亮相,意味着双方合作进入全新阶段。未来,奇瑞集团旗下更多车型将陆续搭载地平线HSD,覆盖多品牌矩阵,共同推动全场景辅助驾驶的大规模普及。 地平线HSD基于真正的一段式端到端架构打造,以高性能征程6P为支撑,实现从光子输入到轨迹输出的系统超低时延,大幅提升辅助驾驶安全、效率、舒适。同时,通过引入强化学习机制,HSD具备“自我探索”能力,能够最大化激发模型潜力,实现辅助驾驶的“智能涌现”效应。 在用户体验方面,HSD提供覆盖城区、高速、乡间小路、停车场等全场景的辅助驾驶能力。即便在连续弯道、多出口环岛、盲区T型路口、临时施工路
星途ET5全球首搭地平线HSD及征程6P亮相成都车展,地平线征程芯片出货量突破1000万

对话智元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会是下一代智能终端,期待它们在外太空工作

文/周雄飞 智能汽车之后,下一代的智能终端会是什么? 在前些天举办的智元机器人首届合作伙伴大会,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说出了他的看法:“人工智能正加速朝着AGI(通用人工智能)迈进,具身智能机器人最终成为继手机和(智能)汽车之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智元机器人董事长兼CEO邓泰华大会致辞 智元他们会有这样的观点,并不是空穴来风。今年4月,《2025人形机器人与具身智能产业研究报告》正式发布,该报告指出人形机器人作为“以人为中心”的通用载体,将是未来智能终端的核心入口。 并且,随着成本下探与生态完善,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发展路径,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极。 要真正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前,具身智能机器人需要迈过一道门槛——大规模量产商用。在邓泰华看来,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的拐点。 但不可否认,目前的具身智能机器人还是不太聪明。 “具身智能技术刚进入落地初期,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现在能替代0.6—0.7个人的工作量就不错了,还不能完全像人一样”。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这样对飞说智行表示。 为了进一步解释这个观点,王闯举了一个案例:人形机器人目前仍以遥控操作为主,不能完全放任不管,我们的目标是让人形机器人成为‘无限的生产力’。这样的案例,飞说智行此前在北京举办的2025 WRC上也真实看到。 要让具身智能机器人成为“无限的生产力”,在王闯看来首先需要让机器人具备完全自主移动能力。为此,智元在最近让他们的机器人完成了一次24小时直播的“City walk”。 “人形机器人经历了从白天强光到黑夜逆光的完整循环,期间传感器出现各类问题,只有彻底解决这类问题,人形机器人才能在不同光线变化的环境下稳定工作。”王闯这样说道。 除此之外,具身智能的算法训练和迭代,和自动驾驶十分类似,但相比于自动驾驶的运动更加多维,因此就会需要更大量的高质量数
对话智元机器人:具身智能机器人会是下一代智能终端,期待它们在外太空工作

理想汽车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增收又增利继续稳步向前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理想汽车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在市场环境变化和销服组织调整升级下,理想汽车不断提升经营效率,营收规模和盈利能力保持新势力车企领先。 其中季度交付量为111,074辆,蝉联20万元以上新能源汽车中国品牌销量首位。季度营收实现302亿元,较一季度增长16.7%。旗舰车型销量增长和经营效率提升的双重助力下,季度净利润达到11亿元,较一季度增长69.6%,连续11个季度盈利。季度经营利润较一季度增长204.4%,达到8.27亿元。 理想汽车坚定研发投入,季度研发费用为28亿元,平均每3天投入一亿元用于核心技术研发。预计全年研发费用达到120亿元,其中人工智能技术投入将超过60亿元。截至二季度末,公司现金储备达到1069亿元,为研发投入和充网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强大的造血能力和充裕在手资金将提高应对外部竞争等抗风险能力,夯实长期发展根基。 三季度,理想汽车全新纯电SUV理想i8将冲刺交付新高,理想i6也将于9月内开启上市和交付,全球首个VLA司机大模型也将全量推送。全新的纯电产品和领先的智能化技术,将助力理想汽车建立长期竞争优势,加速进入由AI技术驱动增长的新纪元。 高端市场持续突破 理想MEGA蝉联细分市场双料冠军 二季度,理想L系列和理想MEGA智能焕新升级,创新的产品价值带动销量增长。上半年,理想汽车在20万元以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市占率达到13.6%,蝉联中国汽车品牌销量冠军。今年1-7月,理想L系列在20万以上中高端SUV市场,超越BBA等豪华品牌,位居销量第一。特别是在50万元以上豪华车市场,理想汽车取得重要突破,理想MEGA连续两个月获得50万元以上MPV车型和50万以上纯电车型双料销量冠军,用户净推荐值位居中大型及以上MPV第一。 家庭六座纯电SUV理想i8自7月上市以来,以顶配产品力和领先的智能体验,获得用户高度认可,随着产能的爬升预计9月
理想汽车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增收又增利继续稳步向前

历来最亮眼财报!如祺出行2025上半年收入大增超6成,毛利首次由负转正

据飞说智行获悉,8月26日,如祺出行(09680.HK)2025年中期业绩公告出炉。公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多项关键财务指标数据大幅增长,包括整体收入达16.7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大涨61.7%,其中两大主营业务中的出行服务订单量同比增长51.13%至7330万单、贡献交易额同比上升56.83%至20.32亿元,与科技营收相关的技术服务收入增长207%。 值得关注的是,如祺出行首次录得毛利率转正。上半年公司毛利总额达3743.8万元,比去年同期提升 215.4%,毛利率录得2.2%,显示该公司盈利能力实现关键突破。 在备受关注的Robotaxi进展方面,公司披露自上市一年以来已累计在自动驾驶及Robotaxi运营服务研发活动投入超过1.37亿港元。据知,目前如祺出行平台运营Robotaxi超300台,上半年订单量同比增长超470%,月度活跃用户量同比上升超70%。 目前,如祺出行Robotaxi服务已覆盖广州南沙, 深圳宝安、南山,以及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出行及技术服务营收大幅增长,毛利率首次转正、毛利增长215.4% 主营收入、订单量及交易额大幅增长,毛利率首次转正,如祺出行此次中期业绩报告的多项财务指标展现公司在上半年出现“质的飞跃”。 报告期内,如祺出行两大核心业务出行服务及技术服务录得双增长,直接为如祺出行拉动上半年整体收入同比大涨61.7%,达到16.76亿元。其中,包括网约车和Robotaxi服务在内的出行服务,上半年为如祺出行贡献了16.36亿元收入,同比激增86%。而涵盖AI数据及模型解决方案和高精地图的技术服务,上半年收入同比增幅达207%。 如祺出行于2024年7月在港交所上市。上市招股书提及,公司制定盈利路径,将采用扩大业务规模及促进收入增长、提高毛利率、提升经营和管理效率等推进实现盈利。本期中报显示,如祺出行在盈利能力上实现关键突破——上半年毛利相
历来最亮眼财报!如祺出行2025上半年收入大增超6成,毛利首次由负转正

认你懂你、主动交互的智能体Eva上车,AI座舱的时代真正到来

据飞说智行获悉,8月20日,吉利宣布聚焦“一个座舱”,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打造全球首个实现“人-车-环境”自主协同的智慧空间,引领智能汽车正式迈入AI座舱时代,并宣布将不再开发不具备AI能力的传统智能座舱。 同时,吉利发布了全球首个可大规模上车的汽车超拟人智能体——Eva,以及基于5层AI座舱原生架构打造的新一代AI座舱操作系统——Flyme Auto 2,领克10 EM-P、吉利银河M9将率先搭载Flyme Auto 2。 全域AI技术体系又一落地成果,引领智能汽车进入AI座舱时代 今年是吉利全域AI迈向具身智能的元年。年初,吉利便率先发布了行业首个智能汽车全域AI技术体系,并陆续将全域AI融入智驾域、动力域、底盘域,推出了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AI云动力2.0、AI数字底盘等最新技术成果。如今,吉利全域AI也正式进入座舱域,将AI作为主线贯穿各个场景,以AI重新定义座舱的核心价值。 随着多模态交互技术日臻成熟,传统智能座舱正加速实现交互、感知等全方位智能升级,以往的“人找功能”将升级为主动的“服务找人”,甚至实现高感知的情感化交互体验。根植于吉利全域AI能力、领先的AI OS架构、超级模型生态与强大场景引擎,吉利的智能座舱迎来全面进化,成为行业首个真正的AI座舱。它将是全域AI战略的核心神经中枢,更是迈向AI出行时代的“超级体验中心”。 基于《台州宣言》“一个吉利”的战略指引,吉利、领克、极氪的座舱研发实力进行聚合,以“一个吉利,一个座舱”为核心,通过统一的AI OS架构、统一的AI Agent、统一的用户ID,实现AI座舱All in One。目前,吉利旗下车型搭载的Flyme Auto与Zeekr OS基于同一套AI OS架构打造,均拥有AI沉浸式交互体验,并针对不同用户群体需求
认你懂你、主动交互的智能体Eva上车,AI座舱的时代真正到来

自我造血能力增强、海外市场高速增长,小鹏汽车驶入“顺风期”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小鹏汽车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交付量,总营收、毛利率、现金储备在内等多项核心数据均创历史新高。 细化来看,小鹏汽车第二季度总营收为182.7亿元,较2024年同期上升125.3%;净亏损方面,录得4.8亿元,同比去年同期的12.8亿元和上一季度的6.6亿元,都有明显的收窄。 总交付量达103,181台,创下单季度交付量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41.6%;毛利率达17.3%,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创下单季度历史新高;汽车毛利率达14.3%,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并实现连续八个季度增长。 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鹏汽车在手现金储备为475.7亿元(66.4亿美元),相较2025年3月31日净增22.9亿元。2025年第三季度,小鹏汽车预期总交付量达113,000-118,000辆,同比增加约142.8%至153.6%,环比增加9.5%-14.4%;总营收预期达196亿元-210亿元,同比增长94.0%至107.9%,环比增加7.3%-14.9%。 财报数据显示,小鹏汽车二季度现金储备达到历史高位,净亏损持续收窄,自由现金流超过20亿元,说明了小鹏汽车正加速走向自我造血的新阶段。 全面完成智能化和电动化的全新一代技术平台升级,强产品周期的规模势能正在释放 今年第二季度,小鹏汽车发布2025款小鹏X9、全新小鹏MONA M03 Max、小鹏P7+超长续航Max版本在内的三款改款和升级车型。其中,2025款小鹏X9上市连续2个月稳居高端纯电MPV销量冠军。搭载图灵AI智驾的小鹏MONA M03 Max版本上市即热销,在小鹏MONA M03全系订单中的占比持续超过80%,独领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在大众市场的普及。 进入第三季度,小鹏汽车先后推出两款全新车型,即小鹏G7和全新小鹏P7。定位为AI智能家庭SUV的小鹏G7,自7月3日上市起累计交付量已突破万台,并连
自我造血能力增强、海外市场高速增长,小鹏汽车驶入“顺风期”

车圈押注情绪价值,再造小米汽车“神话”?

文/周雄飞 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 小米YU7正式上市后,由于短时间内创造了这样行业前无古人的订单成绩,这一大定表现也被整个智能汽车行业视为几乎没有第二家车企品牌能够复制,因此被视为行业的“神话”。 复盘小米YU7的“封神”过程,情绪价值成为很多人公认的取胜秘籍。先不说像素级抄袭法拉利的外观设计以及多款配色,就击中了无数消费者的喜好点,笔者身边很多朋友仅为此就做出了下单的决策。 再加上全面对标“昔日爆款”特斯拉Model Y,并用更低的售价让小米YU7在性能、续航、智能化和舒适程度等方面数据上完胜前者,以及雷军极富感染力的产品演讲,这样满到溢出的情绪价值,让消费者几乎找不出不下单小米YU7的理由。 虽然雷军和小米汽车已成“神话”,但并不妨碍看清这些事实的众车企继续走上“造神”之路,而它们手中的武器正是情绪价值。 以小鹏汽车为例,最近他们的全新小鹏P7正式亮相,其创始人何小鹏在介绍这款新产品时多次提到情绪价值,落到产品上就是极富科技感和艺术感的外观设计和跟随唤醒摆动的三轴中控屏,以及可以在AR-HUD上向插队的前车“丢表情包”,来释放路怒症。 图源小鹏汽车 何小鹏并不是现在才关注情绪价值,早在上个月的小鹏G7上市发布会上,他就提出了“做车,左手要有科技,右手要有艺术,品质是基础,情绪是高度。”的观点。 而在新P7身上,何小鹏则认为“现在颜值和科技同等重要,但颜值领先半个身位。”言外之意,产品的颜值或许更容易让消费者获得情绪价值。 除了小鹏之外,理想、零跑、长城和特斯拉等车企,也在快速打造自身品牌和产品的情绪价值。 但要做好智能汽车产品的情绪价值,本质是一个系统化工程,就像小鹏G7可以做到避障和避让救护车的同时,还能听懂车内乘客需求的功能,这就需要让智驾域、座舱域、动力域和底盘域等跨域融合。 正因这样,跨域融合已成为目前智能汽车产业积极布局的领域。比如今日小鹏和大众联合宣布
车圈押注情绪价值,再造小米汽车“神话”?

吉利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收首破1500亿:新能源销量爆发增长、AI智能化加速落地,全球化版图持续拓展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0175.HK,以下简称“吉利汽车”)公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3亿元,同比增长27%,创历史新高;实现归母净利润92.9亿元,扣除外汇汇兑税后归母净收益等非核心损益后,实现核心归母利润66.6亿元,同比增长102%;毛利总额提升至247亿元,毛利率达16.4%;总现金水平稳步上升至588亿元。 上半年,公司累计销量达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增速远超市场平均水平,市占率首次突破10%。其中新能源销量72.5万辆,同比增长126%;出口销量超18万辆表现稳定。基于超预期的市场表现,吉利汽车将全年销量目标从271万辆上调至300万辆,彰显稳健发展底气。 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一个吉利”战略释放协同效能 吉利坚持反对“内卷式”恶性竞争,坚守开放式良性竞争,不打价格战,坚持打价值战、技术战、品质战、服务战、品牌战、企业道德战,深入推进《台州宣言》,将“一个吉利”战略落到实处,推动内部资源深度整合和高效协同。 极氪与领克合并半年来,协同效应持续释放,高端市场销量稳居前列,研发、制造及管理成本显著优化。吉利汽车与极氪科技签署合并协议,进一步强化技术、供应链、制造、营销与服务、国际拓展方面的协同,实现对主流、中高端与豪华市场全方面布局,提升企业竞争力。 吉利发挥领军企业担当,坚持对产业链与用户负责,以安全为第一优先级,持续突破创新,构建行业领先的全域AI体系力和产品竞争力;稳健经营、多元布局,在智能电动化与高效燃油领域双线领跑,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新能源全面突破 销量爆发式增长 稳居行业第一梯队 2025年,吉利新能源各细分市场爆款车型频出,新能源板块的爆发式增长成为最亮眼的增长极。 上半年,吉利汽车三大品牌新能源总销量超72.5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51.5%,稳居新能源品牌第一梯队。其中,吉利
吉利汽车2025年上半年营收首破1500亿:新能源销量爆发增长、AI智能化加速落地,全球化版图持续拓展

小马智行二季度涨势强劲:Robotaxi车辆总数突破500台,乘客车费收入暴涨3倍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自动驾驶公司小马智行(NASDAQ: PONY)披露未经审计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涨势强劲,Robotaxi商业化加速。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总数已突破500台,预期年底超1000台;公司二季度总营收达1.54亿元人民币(2150万美元),同比增长75.9%,环比增长53.5%,其中Robotaxi乘客车费收入同比激增超3倍。截至二季度末,现金等价物及长短理财投资为53.56亿元人民币(7.48亿美元)。 小马智行加速Robotaxi业务商业化和量产落地进程,Robotaxi收入在二季度翻倍增长,带动公司整体营收持续上涨。小马智行创始人、CEO彭军表示,非常有信心在2025年底实现千台Robotaxi目标。 小马6月起与北汽、广汽的合作启动第七代Robotaxi量产,已完成产能爬坡并进入稳态生产,在两个月内生产超200台Robotaxi车辆。此前,小马智行宣布第七代Robotaxi采用100%车规级零部件,自动驾驶套件成本较前代大幅下降70%,拥有10年/60万公里的设计寿命,这些重大突破是其今年加大一线城市Robotaxi部署、提速商业化的基础。 小马智行二季度Robotaxi业务收入达1090万元人民币(150万美元),同比增长157.8%,其中来自乘客端的车费收入实现同比增长超过300%。财报分析,这一增长得益于用户覆盖范围扩大、一线城市用户需求攀升,以及Robotaxi运营车辆规模增长。目前小马智行是国内唯一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开展全无人Robotaxi收费运营服务的公司,一线城市运营总面积超2000平方公里。 用户增长方面,针对不同客群优化定价及运营策略,Robotaxi注册用户同比增长136%,用户粘性与运营效率提升。近期,小马智行在北京、广州、深圳、韩国首尔均开展7×24小时自动驾驶测试,并在广州、深圳上线24小时Robo
小马智行二季度涨势强劲:Robotaxi车辆总数突破500台,乘客车费收入暴涨3倍

Robotaxi营收同比增长836.7%,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8%,文远知行进入收获期

据飞说智行获悉,7月31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WRD)发布2025年二季度财报。从整体数据看,文远知行他们已经进入收获期。 二季度,公司营收1.27亿元,同比增长60.8%,展现出强劲增长速度;Robotaxi业务二季度营收4,590万元,同比大幅增长836.7%,创公司成立以来单季度新纪录;Robotaxi业务占二季度营收比例大幅提升至36.1%,创2021年以来单季度历史新高;毛利同比增长40.6%,增速稳步提升;阿布扎比Robotaxi车队规模自2024年以来增长到3倍,规模化效应显著提升;Robotaxi安全运营超2,200天,树立行业安全新标杆。
Robotaxi营收同比增长836.7%,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0.8%,文远知行进入收获期

宁德时代半年报:业绩增长“稳”字当头,产品创新再出“新”彩

据飞说智行获悉,上月30日,宁德时代发布2025半年报。报告期内,凭借卓越的创新实力与战略执行力,核心业务全线告捷,经营业绩再创新高,全球化布局实现重大突破,加速推动全球能源转型。 业绩表现稳健,积极回报股东 报告显示,宁德时代上半年总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33.3%;毛利率25.0%,同比增长1.8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达586.9亿元。公司在实现自身高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对投资者的回报。公司宣告了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分红10.07元(含税),合计分红金额高达45.73亿元,通过增加分红频次方式进一步增强投资者获得感。 成功登陆国际资本市场,开启全球化战略新篇章 公司于2025年5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全球发售股份总数为155,915,300股(行使超额配售权之后),发行价格为263.00港元/股,募集资金总额为410亿港元,并将上述募集资金用于匈牙利项目建设及营运资金、一般企业用途。公司通过本次H股上市搭建了海外资本运作平台,有助于进一步融入全球资本市场,加快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提升综合竞争力。 行业龙头地位无可撼动,全球市场份额持续领跑 作为全球动力电池与储能电池的绝对领导者,公司全球市场优势地位稳固。在动力电池领域,根据SNE Research数据,2025年1-5月公司动力电池使用量全球市占率为38.1%,较去年同期提升0.6个百分点,排名第一。在储能领域,根据鑫椤数据,2025年1-6月,公司储能电池产量位列全球第一。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实现动力电池全球累计装车约2,000万辆,储能电池全球累计应用超2,000个项目。 以硬核研发实力,构筑深厚技术护城河 公司已建成覆盖全球的六大研发中心,研发团队规模超2.1万人。公司自主搭建了高通量材料集成计算、智能化
宁德时代半年报:业绩增长“稳”字当头,产品创新再出“新”彩

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来了,智元机器人发布"灵渠OS"开源计划,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据飞说智行获悉,在 2025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高级别会议主论坛上,智元机器人联合创始人兼 CTO 彭志辉(稚晖君)携灵犀 X2 人形机器人登场,正式发布了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参考框架 ——“智元灵渠 OS” 开源计划。在具身智能技术加速发展的当下,操作系统作为贯通本体硬件与智能应用的核心枢纽,成为全产业链自主发展、技术创新的关键。智元机器人推出的 “灵渠 OS”,作为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正以开源共建模式,为机器人产业生态注入新动能。 灵渠 OS:连接硬件与应用的核心纽带 灵渠 OS 立足具身智能机器人的全场景需求,构建了 “南向适配具身硬件、北向支撑智能应用” 的生态架构。底层基于智元已开源的高性能中间件 AimRT持续增强,提供稳定、高效的分布式群体实时通信、硬件抽象等基础服务框架;上层开放智能体服务框架,支持交互、作业、运动等智能基座模型的标准化对接,降低应用门槛;同时,提供丰富的工具链,涵盖开发调试、仿真验证、部署管理、数据录制等能力,助力开发者快速构建从虚拟仿真到实体部署的技术闭环。 该系统源自智元量产验证的产品技术框架,具备高性能易扩展、面向具身硬件、经过量产验证等特性,完美适配工业、商业服务、家庭服务等多领域设备,为不同场景的智能应用提供统一技术基座。 开源共建:复刻成功生态模式 借鉴 Google 通过 Android 生态建立繁荣的移动互联网生态、Intel 凭借 Linux 内核领导服务器市场的成功经验,灵渠 OS 以 “分层开源、共建共享” 模式推进生态建设。其将逐步开放底层基础能力、上层智能服务框架及工具链,吸引产业链伙伴共同参与开发。 这一模式不仅能解决当前机器人操作系统碎片化、适配成本高、智能体服务难协同等行业痛点,更能汇聚全球开发者智慧,推动具身智能在智能化提升、群体协同、云边端融合等新技术领域的突破,复刻 “操作系统
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来了,智元机器人发布"灵渠OS"开源计划,推动具身智能产业发展

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开启,Robotxi行业需要最会搭“基建”和“朋友圈”的核心玩家?

文/周雄飞 Robotaxi不愧是一门好生意。 因为这个行业还在吸引新玩家加入。上月底,特斯拉宣布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启动Robotaxi试点运营,通过让自有Model Y接入运营,当地民众支付4.2美元就可体验Robotaxi服务。 几乎前后脚,哈啰宣布与蚂蚁集团、宁德时代共同成立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将打造Robotaxi运营平台,这也意味着哈啰正式进入Robotaxi行业。 需要注意的是,相比于特斯拉通过自有车辆搭载FSD系统独自运营Robotaxi业务不同,目前整个Robotaxi行业或许已进入“合纵连横”的时代。 从今年5月开始,Uber相继宣布Waymo、Momenta、小马智行、文远知行和萝卜快跑等自动驾驶企业的Robotaxi车辆接入到它的平台上;此外,Uber还宣布向自动驾驶公司Nuro和汽车制造商Lucid投资,布局Robotaxi业务。 视角来到国内,如祺出行在这两天宣布启动“Robotaxi+”战略,扩大与各地方监管机构、自动驾驶技术公司及其他生态企业合作,让不同企业、不同技术路线和不同车型的Robotaxi都能接入如祺出行的平台运营。 如祺出行启动“Robotaxi+”战略,加速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图源如祺出行公众号 再加上基于“星火”和“星河”两大计划,如祺出行计划未来5年进入100个核心城市,与合作伙伴一起构建超万辆规模的Robotaxi车队,同时为此大规模车队打造Robotaxi三级运维网络,这也是行业首个聚焦Robotaxi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运营基础设施网络。 基于如祺出行的这些布局,应该就能让全球更多普通用户体验到状态良好、安全和智能的Robotaxi服务。正因这样,在业内看来,如祺出行已经有了Robotaxi行业“中国版Uber”的模样。 那么,小马智行、文远知行这些自动驾驶
大规模商业化落地开启,Robotxi行业需要最会搭“基建”和“朋友圈”的核心玩家?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