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moretion
Inmoretion
刚长出来的韭菜就成韭菜盒子。恒定价值投资。
IP属地:安徽
71关注
163粉丝
2主题
0勋章

2025上半年复盘:得失之间,认清自身

先说一嘴,小虎的设计是越来越好了,最新这个很喜欢!而且新出的真·虎币也很棒,希望有机会得到[眼眼][眼眼]!作为一名搬砖工,时间总是在忙碌中过去,一眨眼今年已经过完一半了,作为投资新手来说时常复盘也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上半年在3月开始交易,目前收益情况:这些收益中大部分都得益于3月份以来在 $特斯拉(TSLA)$$Strategy(MSTR)$ 的抄底,同时在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上市后入手一部分带来的超额收益:简单来说一说自己对这几只票半年下来的感受:特斯拉在3月份将近300的时候建仓,中间一直不断加仓,算是熬过了4月的大跌,之后在300左右抛掉了大部分,目前只留了一小部分,mstr其实也是差不多操作,主要还是因为当时觉得特斯拉跌的太多了,是时候会有一波反弹,而且类似特斯拉这种波动高的票,有时候只有拿得住且拿的时间长才能有所收益,中间会有比较大的波动,叠加老马本身的政治因素,导致今年上半年特斯拉的持股体验不是很好(起码我个人是这么认为的),目前手里的这一小部分还是会继续持有,后面如果继续给机会的话,应该还会网格式加仓;Mstr这只票操作逻辑其实和特斯拉差不多,当时也是觉得跌太多了是时候建仓了,最早建仓在240左右,当时仓位很小,主要自己本身也是对比特币了解不深,不敢下重注,中间虽然有加仓,但是也在430的时候进行了清仓,目前没有持有了,今天看比特币有站上11w了,不知道它还会不会到500。CRCL我承认我是有堵的成分!虽然赌成功了,但是我扔不建议大家去操作自己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票,我这是纯
2025上半年复盘:得失之间,认清自身

“港股特斯拉”小米市值突破9000依港币,破万亿近在眼前?

小米不愧是“港股特斯拉”,扛住了饱和式攻击。首要要明白一点:小米股价快速上涨和大盘走势是不重叠的,从24月8月9日以来几乎一直在涨。所以可以确定股价上涨是自身现有业务经营情况的大幅度优化以及新进入业务超预期的表现造成的。纵观2024年小米股价,我们会发现一些很有意思的情况。2024年1月之前的一段时间,因为小米14系列是比较成功的,所以股价有一定上涨,然而年底发布了新车SU7,当时仅仅是技术发布会,没人开过,1-2月可以说是褒贬不一,但整体来说是唱衰的多,所以股价真下跌了。等到年后,大家发现小米表现还行,11块股价应该是到底了,就开始反弹。等到SU7正式开售,那肯定还是各种冷嘲热讽以及明里暗里的攻击,所以股价是震荡的。这一切结束于8月初,为啥是这个时候?投资者不是傻子,一辆车开售之前被唱衰,开售后遭到各种形式的软硬攻击,没想到四个月内成功实现了4万辆以上的销量,并且还能做到连续两个月销量超过1.3万辆,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前期预订客户不仅真实且没有退单工厂已经满产大概也是这个时候,小米的智驾开始陆续公布信息并上车,股市最喜欢的就是概念,小米有智驾等于拿捏了概念,所以股价还在进一步增长,并且没有下滑的趋势。同时,还有两件事也发生了:小米手机冲高端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小米14系列的销量提升幅度巨大小米的智能家居也在不断提升,空调和洗衣机已经成为第二增长点了而等到10月底,更重磅的消息出现了:小米15发布和10月SU7交付超2万辆。小米15发布,产品涨价500后竟然还能比去年同期卖的更多,而一个月交付超过2万意味着,工厂已经彻底满负荷运转了。此时,小米SU7已经成为现象级存在,至今,单车月交付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过2万台,它的股价有不涨的道理吗?开卖两个季度,汽车业务季度销售额就能和小鹏五五开,谁看谁模糊。其实从20年至今,小米股价一直波动的原因之一:什么时候能有第二个销售额和手机业
“港股特斯拉”小米市值突破9000依港币,破万亿近在眼前?
avatarInmoretion
2022-04-08

投资是一件需要独立思考的事情

    下午三点,大A收盘了,终于能有两天可以不跌了😃😃(苦中作乐)      本周因为假期原因只有三个交易日,不过我A还是没有让我失望,今天基金更新完之后,这周我又喜提三连,为什么我会用“又”,我想应该是我已经习惯了吧。今年以来累积收益大约-18.3%左右,沪深300更新完大约-14.3%左右,回本之路离我越来越远,哎,谁能想到连沪深300都是我仰望的对象了。     众所周知,今年以来A股行情不是太好,无论是股票还是基金赚钱效应都不是很好,我对象前两天还嘲讽我说:“我钱放在余额宝里,累计收益都甩你一条街了”,这话确实是让我受伤了,余额宝竟是最大赢家!!!      话说回来,虽然最近基金亏损是有点大,不过也是自己进过思考后选择的,亏起来虽然肉疼,不过也能从中不断学习和完善自己的投资理念,毕竟在大A里面要想一个合格的韭菜是需要长久的历练的。       因为最近市场不稳定,所以就多关注了一些相关的财经消息,发现评论区或者相关话题下面有不少人说自己被骗了,被某某大V拉进群之后跟着操作,最后造成了自身的亏损,亏损金额看得我一愣一愣的,直呼:贫穷又一次拯救了我!       在这里我要提醒一下大家,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投资是一件需要独立思考的事情!投资是一件需要独立思考的事情!!投资是一件需要独立思考的事情!!!             
投资是一件需要独立思考的事情
avatarInmoretion
2022-04-01
眨眼2022年就过去了四分之一了,坐标安徽合肥,回想开年到现在,疫情反复,属实是最让人担忧的事情之一。投资方面一季度也是差强人意,亏损最大的应该是基金了,没想到今年年初开玩笑说今年全年都要回本被硬生生照进了现实,最怕的红码和最怕的绿光我还是占了一样,目前基金账户总盈亏-17个点[捂脸] [捂脸] ,回本之路遥遥无期。大A没有错,错的是我不够韭![流泪] 每每看到一些大神发布持仓,晒出那些让人羡慕的收益的时候,我都会陷于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可我还是忍住冲动,按捺住了自己,投资时间长远的事情,切勿追涨杀跌,切勿轻易相信别人,要有自己的理解和分析,价值投资怎么也得十年吧。(我觉得我下次去ktv怎么也得来一首十年)努力劝诫自己,一时的浮盈或者浮亏不要太在意,眼光要放长远,投资标的之前做好充分的了解,做好适当的定投以及止盈策略,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良好的心态,要经得起考验。希望大家能一起共勉,祝大家投资顺利,都能做一个聪明的投资者吧。@小虎AV@小虎活动
avatarInmoretion
2021-11-09
$老虎证券(TIGR)$本来想着发一个悬赏,看一下大家对今晚开盘后老虎的走向怎么看来着,发现自己还没到三级[笑哭] 那就发一个短贴:最近半个月消息面喜忧参半,昨晚隔壁绿了,老虎没有跟着一起,反而翻红[吃瓜] ,所有想看看大家对今晚老虎的走势有什么看法,简单看一下今晚老虎收盘后会到7吗?包括有什么消息也希望诸位不吝分享[抱拳] [抱拳]

小米YU7是瞄准 Model Y打了

雷总总是简简单单得搞节目效果,这下YU7的期待值不又拉满了?雷总这不得便宜个3w? $特斯拉(TSLA)$ $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YU7是瞄准 Model Y打了

沪上阿姨正式招股,为何茶饮企业都要纷纷上市?

上市其实主要有两个考量:一是拓宽融资渠道,二是增强品牌的曝光率,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先说说拓宽融资渠道。新茶饮品牌在未上市之前,融资渠道主要是在一级市场(没有公开交易的市场,可以称为股权市场)。像我们熟知的天使投资,以及风险投资(VC)、私募股权投资(PE)均属于一级市场的投资行为。在过去,茶饮赛道可以说是是资本眼中的“香饽饽”,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新式茶饮行业共发生融资32起,披露总金额超过了140亿元。这时候资本市场对于茶饮赛道还是比较看好的,愿意提供融资,资本的大量涌入也推动了茶饮行业的蓬勃发展。不过,随着茶饮赛道竞争越发激烈,部分品牌表现不佳,行业增速放缓,资本对茶饮行业的热情也在逐渐消退,在入局的态度上显得更加的谨慎。2023年,新茶行业融资虽然也超过30起,但是融资的金额却急剧缩水,略超19亿元,从140亿到19亿,资本的态度显而易见。在融资渠道受阻的情况下,那只能另辟蹊径,所以很多茶饮品牌把目标转向了二级市场,希望通过上市来募集资金,以应对行业的持久战。在资本市场方面,港股市场是大多数茶饮品牌的选择。包括此前上市的奈雪的茶和茶百道,以及今年上市的古茗、蜜雪集团都是选择在港股上市,只有霸王茶姬选择了在美股上市。港股本身是个比较成熟的市场,连接着全球的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在香港上市,有助于提升企业的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有助于吸引国际资本的注入,优化自身的资本结构。像蜜雪集团、古茗这种走全球化战略的品牌的,以及像沪上阿姨这种缺乏海外市场增量的品牌,都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海外资本平台作为支撑。而通过登录资本市场的方式,可以将品牌的影响力辐射到全球其他区域,对于后续海外市场的开拓和扩张都是有利的。这是茶饮企业上市的第二层考量。最后再聊聊沪上阿姨。其实它从去年初就开始谋划上市了,不过最终没有成功。在去年底它又卷土重来,再次递交了上市申请书,直到近期通过了上市聆讯,这也意味
沪上阿姨正式招股,为何茶饮企业都要纷纷上市?
avatarInmoretion
2021-11-08
$富途控股(FUTU)$监管风险层出不断,什么时候能一锤定音,不知道叶子哥这次还会不会强势回击,貌似每一次回击迎来的都是更大的打击[流泪]

老黄:听说北京夏天很热,但再热也阻挡不了我要赚钱的心!

先说一嘴,这个天在北京穿皮夹克热不热啊?老黄这是真为爱抗热啊[眼眼]近年来,英伟达来自中国市场的收入持续降低。2025财年,英伟达营业收入飙升至1305亿美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中国市场贡献170亿美元,占比约13%。进入2026财年首季,公司营收达440.62亿美元,同比增长69%,而中国市场仅录得55亿美元,低于市场预期的62亿美元,占比降至12.5%。回顾历史,英伟达在华收入占比曾高达近四分之一(2023财年之前),如今已连降数档,下滑趋势明显。所以老黄是真的着急了,为了打破僵局,老黄算是两头不停奔波。这次老黄来带来的消息是:英伟达确认H20对华销售解禁,但是特供版而已,说明美国既要还要!就是既想赚中国的钱,还想继续限制中国。2025年4月,美国政府曾将H20列入“无限期禁售”清单,英伟达被迫计提55亿美元库存减值。仅三个月后,黄仁勋在北京宣布“已获出口许可,将尽快恢复发货”。这一反复凸显华盛顿内部博弈:白宫以“防止军用超算”为由收紧,却遭产业界强烈游说;特朗普政府最终放行,意在换取国内AI基建投资与台积电产能承诺。其次性能与定位:特供版的“性价比”H20是基于Hopper架构,峰值算力仅为H100的15%,但保留NVLink高速互联与大显存,推理场景下仍优于国产芯片;定价8.6–11万元/卡,比国产芯片低10–15%,且CUDA生态成熟,降低大模型部署成本。总得来说就是便宜好用。最后聊一下对国内的影响:短期:互联网巨头补库存。阿里、字节等原计划2025年采购的160亿美元H20订单重新启动,直接拉动英伟达Q3数据中心营收环比回升10–12%。中期:国产替代节奏被打乱。寒武纪、海光等已拿到POC订单的企业面临“再评估”,预计2025H2国产AI芯片市占率增速从40%下修至25%。长期:技术压制与生态锁定并存。H20虽阉割,但保持两代软件领先,延缓国产厂商高端迭代窗
老黄:听说北京夏天很热,但再热也阻挡不了我要赚钱的心!

阿里投资亏损,锅在实体难做?

阿里以最高约131.38亿港元出售所持大润发母公司高鑫零售全部股权,投资大润发最终亏损131.77亿元。难道锅要甩在实体超市生意真的就越来越难做了吗?其实我认为:锅不在实体难做,锅在阿里不尊重常识。阿里最大的问题在于不尊重常识。这几年阿里投资的公司后的公司慢慢都变得阿里味太重,越来越差。优酷,行业老大加老二合并,被干到第三。天天动听,虾米音乐,被阿里送上西天。UC行业老大,现在老二。微博被阿里投资后,全部是广告。几乎是收购10家公司,他们能干倒闭九家。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侧重点,强行嫁接土皇帝只能爽一时不能爽一世。阿里电商做成功之后,收购其他的行业稳固自己的基石,这是任何一个高增长企业都必须做的,这是有远见的“道”,值得称赞。但阿里的“术”就是中式官僚主义的扯淡史:收购一个企业,不管3721把自己的信任的高管搞过去直接做土皇帝,对被收购的企业指手画脚,本来人家在自己的领域做得不错才被阿里收购,也就是被收购的管理团队本来就是优秀团队,但是中式逻辑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啊,前团队会做事有什么用?阿里要“自己人”啊,阿里总是盲目自信,自己人过去,有什么做不好的?你们能做的我阿里人不会?于是空降官僚过去,土皇帝再来一波换血,被收购企业一开始保持惯性增长,土皇帝把这作为自己的KPI,阿里的KPI文化真的人间毒瘤,官僚们摘桃子拿奖金,继续赶走旧人。然后人换得差不多了,整个体系以一个适应阿里思维的逻辑,运行着优酷、运行着大润发、运行着银泰,其实,就是企业文化里面不尊重常识,不承认行业侧重点差别,不承认差异,总是以大压小,期待用固定的阿里思维文化,放之四海而皆准,在优酷皆准、在大润发皆准、在银泰皆准。结果就是放那儿了,KPI上都准,但业绩不准,以前人家业绩85分,阿里来一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高管履历闪亮了,一看业绩只剩40分了,还在降,趁没砸手里赶紧又卖掉。所以阿里的收购操作,更多的不像是长
阿里投资亏损,锅在实体难做?
avatarInmoretion
2024-11-15
$京东(JD)$  京东无锡物流园发生火灾,据说十几亿的货,不知道真的假的,网友的段子倒是挺有意思的[捂脸]  [捂脸]  
avatarInmoretion
2021-11-10
$富途控股(FUTU)$ 建议还是要谨慎一点,听说昨天富途那边管的好严,大家有情绪不管是恐慌还是不安都是可以理解的,不过事已至此,最好还是等监管政策落地才是最好的,现在说的都是空话,如果顶不住就割肉离场吧,投资炒股这种事就是这么神奇,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步是什么样的[捂脸] [捂脸]
avatarInmoretion
2021-12-09
$老虎证券(TIGR)$预计今晚还是收涨,本周中概股开始逐渐反弹
$绿茶集团(06831)$ 打新一直拿到现在,越想越气,圣贝拉怎么就没拿住[流泪]  [流泪]  [流泪]  
强无敌[得意]
avatarInmoretion
2024-12-02
马老板的眼光在那个时代是领先的
avatarInmoretion
2024-09-19
降息之后,目前美股反应还行,看看今晚美股走势怎么样
Replying to @AKBAR:可能后面还会持续//@AKBAR:今天爆发了//@Inmoretion:白银可能随时会来一波爆发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要不要参与一下?

曹操出行这个网约车巨头,最近准备在香港上市了。从它过去三年的财务数据来看,这公司发展得挺快,但还没开始赚钱呢。看看它的财务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参与打新。 $曹操出行(02643)$财务数据营收增长挺猛:曹操出行的营收从2022年的76亿多,一路涨到2024年的146亿多,每年平均增长30%多呢。这说明它生意越做越大,挺有潜力的。亏的钱少了:虽然还在亏,但亏得少了。2022年亏了20亿多,到2024年亏了12亿多,这说明它在慢慢变好。赚钱能力有进步:毛利率从2022年的-4.4%变成了2024年的8.1%,说明它控制成本、提高效率做得还不错。核心业务出行服务是大头:曹操出行的主要收入来自出行服务,占了总营收的90%多。2024年这一块收入有135亿多,是它的“现金牛”。市场份额在提升:按交易额算,曹操出行在2024年成了网约车市场的老二,不过和滴滴还是有差距。定制车和自动驾驶:它有国内最大的定制网约车队,还计划推出更高级的自动驾驶车型,这听起来挺酷的,也挺有前景。财务压力负债有点高:曹操出行的负债不少,2024年底有112亿多,现金却只有1.59亿,有点紧张。依赖聚合平台:它的订单大部分来自聚合平台,这虽然方便,但也增加了成本,有点受制于人。打新建议潜力挺大:曹操出行营收增长快,市场份额也在提升,自动驾驶和定制车的计划听起来也很有吸引力。风险也不小:它还在亏钱,负债高,资金压力大,这些都得注意。市场情绪很重要:港股市场对这类公司估值挺高的,但也要看市场情绪和整体经济情况。总的来说,曹操出行上市,机会和风险都有。如果你看好它的长期发展,觉得它能在自动驾驶和定制车方面大有作为,那可以考虑打新。但如果对它的财务状况和市场竞争不太放心,那就要谨慎些。总之,打新前多想想,别冲动。
曹操出行港股上市,要不要参与一下?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