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认证媒体
老虎认证: 财经自媒体,关注资本市场人与事。
IP属地:北京
0关注
143粉丝
0主题
0勋章
avatar达摩财经
11-21 23:07

IPO回暖券商投行大赚,摩尔线程发行费刷新年内纪录

出品|达摩财经 “国产GPU第一股”摩尔线程上市在即,背后券商也将共享财富盛宴。 11月20日,摩尔线程(688795.SH)发布公告称,公司将在科创板上市,发行7000万股新股,发行价为114.28元/股,预计募集资金总额80亿元。以114.28元/股的发行价测算,摩尔线程的发行市值将达到537.15亿元。 这一首发价刷新了年内最贵新股的记录。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21日,年内已有96家公司完成首发上市。其中,天有为的发行价最高,为93.50元/股。此外,摩尔线程80亿元的募资规模,也刷新了年内科创板的纪录,在A股中也仅次于华电新能181.71亿元的募资规模。 摩尔线程的发行费用同样是年内A股最高,为4.24亿元。在A股市场中,如此高的发行费用并不常见,近5年来,也仅有2021年上市的中国移动、百济神州高于摩尔线程。 拆解摩尔线程的发行费用时可以看出,这笔4亿余元的发行费用,绝大部分将归属于为公司提供承销服务的券商。摩尔线程的承销团队包括4家券商,分别为保荐人、主承销商中信证券,以及副主承销商中银国际、招商证券、广发证券。 公告显示,此次摩尔线程发行费用主要涵盖五个部分,其中保荐承销费最高,以80亿元的募集资金计算约为3.92亿元。算上审计及验资费、律师费、信息披露费、发行手续费等,合计4.24亿元。 今年以来,A股IPO市场稳中有升,年初直接上市企业共96家,较去年同期增加12家。港股IPO更是“火热”,年内合计88家上市,较去年增加30家,募集资金合计1287亿港元,较去年增加近570亿港元。 在这轮IPO盛宴中,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国泰海通等头部券商,成为最大赢家之一。 券商迎红利 今年以来,券商业绩迎来大爆发。42家上市券商中,除西部证券外,其余券商均实现了营收、净利润双增。其中,营收排行前15名的券商均实现了营收双位数以上增长,国泰海通营收翻倍;除
IPO回暖券商投行大赚,摩尔线程发行费刷新年内纪录
avatar达摩财经
11-20 23:09

华夏幸福硬上“预重整”,没跟平安商量遭炮轰

出品|达摩财经 昔日“地产航母”华夏幸福开启预重整,却遭到董事公开炮轰。 11月20日,华夏幸福(600340.SH)股价大跌9.01%至3.13元/股,总市值跌至123亿元。此前一日,华夏幸福董事的一封声明,让公司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华夏幸福董事王葳发布登报声明称,对公司预重整相关公告的发布“完全不知情”,且该公告“严重违反了公司章程规定的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公司治理的基本程序”。王葳表示,本人不认可该公告的发布程序以及相关表述,并已就上述情况向监管部门投诉。 今年58岁的王葳是华夏幸福第一大股东平安的代表,目前担任平安人寿投资管理团队风险专家,2023年时获任华夏幸福董事。 王葳此次声明针对的是华夏幸福上周末发布的一篇公告。公告显示,华夏幸福欠付债权人龙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下称“龙成建设”)工程款余额417.16万元,该公司反复催告之下,华夏幸福也未能清偿债务。 龙成建设因此向廊坊中院申请对华夏幸福进行重整,同时申请启动预重整程序。对于预重整,华夏幸福表示无异议,廊坊中院最终决定对华夏幸福进行预重整。 但在王葳看来,华夏幸福此次同意预重整,违反了董事会议事规则和公司治理的基本程序,这一事项并未经董事会审议,也未经股东会表决。华夏幸福公司章程显示,公司重大事项应当由董事会集体决策。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曾经的“千亿房企”华夏幸福而言,虽然目前公司处于“暴雷”状态,但截至9月底,公司货币资金还有24亿元,远高于对龙成建设400余万元的欠款。加之此前华夏幸福一直在推进债务重组,2192亿元的金融债务中,目前已有近九成实现重组。在此背景下,华夏幸福为何要同意进行预重整,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据财新报道,华夏幸福此前的债务重组已经沦为“空头支票”,原承诺2023年年底向债权人兑付约30%的现金,实际清偿不到5%。早在今年6月,华夏幸福就计划进入司法破产重整,并向有关部门进行了事前申请。
华夏幸福硬上“预重整”,没跟平安商量遭炮轰
avatar达摩财经
11-20 23:00

霸王茶姬老板将迎娶“光伏公主”,两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计600亿

出品|达摩财经 “不用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这句从《万万没想到》流传出的金句台词在现实中得到了印证。 11月20日晚,关于天合光能(688599.SH)联席董事长高海纯与霸王茶姬(CHA.O)创始人张俊杰结婚传闻,天合光能公开做出回应。 天合光能证实,双方将于近期举行婚礼,并感谢大家的祝福。天合光能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相识于青年企业家学习活动,已登记结婚,由于此事属于个人事务,也期待大家给予一定的私人空间。双方公司均为上市公司,目前尚未有任何关联交易或商业合作。 此前流传的婚礼请柬显示,张俊杰和高海纯的婚宴定于12月15日举行,发出该请柬的邀请人为天合光能创始人高纪凡、吴春艳夫妇,婚宴地址则在高纪凡的老家江苏常州。 早在今年6月,就有自媒体博主在一篇关于霸王茶姬的文章中透露,张俊杰可能与“某光伏企业”创始人千金联姻,虽然当时该博主并未明确表明女方身份,但后来该文章被天合光能投诉而删除。 本次二人婚礼请柬曝光后,也有网友发出了霸王茶姬在今年4月登陆纳斯达克时的照片。彼时,高海纯就站在张俊杰身边,共同见证霸王茶姬上市的重要时刻。 在请柬铺天盖地的传播下,11月20日,天合光能和霸王茶姬却没有因为这则喜讯上涨,反而双双下跌,霸王茶姬收盘下跌2.6%,天合光能下跌5.06%。有网友戏称“今天的礼金由散户来出”,但更多网友都对二人的喜结连理献上祝福。 天合光能由高纪凡于1997年在江苏常州创立,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二代”纷纷走向台前,高海纯也在天合光能逐渐担起重任。 高海纯出生于1993年,毕业于美国布朗大学,被业内称为“光伏女神”。2017年,高海纯进入天合光能,历任天合光能投资者关系高级经理、战略投资部副总经理,同时,还在天合光能旗下天合星元、天合富家担任要职。 去年,高海纯被选举为天合光能董事,并担任公司新设立的解决方案事业群
霸王茶姬老板将迎娶“光伏公主”,两家上市公司市值合计600亿

新华保险原董事长李全一审被判死缓

11月19日,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新华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全贪污、受贿案,对被告人李全以贪污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受贿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决定执行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对追缴在案的李全贪污所得财物返还被害单位,不足部分继续追缴,对追缴在案的李全受贿所得财物及孳息依法上缴国库。 经审理查明: 2015年6月至2024年3月,被告人李全利用担任新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董事长,新华资产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董事长职务上的便利,伙同他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欺骗、隐瞒等手段,非法占有相关业务收益,共计折合人民币1.08亿余元。 2010年至2023年,李全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有关单位和个人在业务合作、基金认购等方面提供帮助,单独或伙同他人非法收受财物共计折合人民币1.05亿余元。 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李全的行为构成贪污罪、受贿罪,且数额均特别巨大,使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均应依法惩处,并予数罪并罚。鉴于其贪污、受贿犯罪中均有未遂情节;到案后如实供述自己罪行,主动交代办案机关尚未掌握的部分受贿事实;认罪悔罪,积极退赃,其贪污、受贿实际所得财物及孳息已追缴,依法可以对其从轻处罚。法庭遂作出上述判决。 公开资料显示,李全出生于1963年,今年62岁。李全长期在金融领域工作,曾在正大国际、博时基金、新华资产等机构任职。2019年8月,李全任新华保险总裁,2023年4月出任新华保险董事长,同年8月即因年龄原因辞去一切职务。 2024年9月,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通报,对李全严重违纪违法问题进行了立案审查调查。经中央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李全开除党籍处分;按规定取消其享受的待遇;收缴其违纪违法所得;将其涉嫌犯罪问
新华保险原董事长李全一审被判死缓

连获“银行系”血脉注入,北信瑞丰更名华银基金

出品|达摩财经 11月19日,北信瑞丰基金发布公告称,11月17日,公司基金管理人法定名称发生变更,由北信瑞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变更为华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变更后,法律主体和对外法律关系不变,公司后续将对旗下公募基金产品名称进行相应变更。 在公司名称变更的同日,北信瑞丰还公布了几项人事变动,副总经理王乃力、首席信息官魏红生因个人原因离任。同时,公司新任赵伟婧为督察长,王博为首席信息官。 新任命的赵伟婧和王博都出身于北京银行,赵伟婧于2006参加工作,曾在北京银行总行营业部、北京银行旗下北银金融租赁、北京银行中关村分行等机构担任风控、法律合规等职务,加入北信瑞丰后担任监察稽核部负责人与首席风险官。 王博则从北京银行信息技术部职员做起,之后调任中加基金任信息技术部副总监,加入北信瑞丰后担任信息技术部总监一职。 北信瑞丰原本是一家“信托系”公募,但现在的银行味越来越重了。今年8月,北信瑞丰已先行完成了董事长、总经理的双双更换。其中,董事长刘彦雷在北京银行工作超20年,总经理宣学柱则来自华夏银行。 北信瑞丰大股东为北京国际信托,与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同属北京国资旗下重要机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何两家银行会在北信瑞丰新一任核心管理层中担任重要角色。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北信瑞丰的规模可以说是迷你级别,截至6月末,其管理规模仅有27.06亿元。但在三季度董事长、总经理双双换新后,迎来了超百亿资金的加持。截至三季度末,北信瑞丰的管理规模升至207.9亿元,增幅达到668%。 北信瑞丰规模的大增,主要靠北信瑞丰鼎盛中短债,仅这一只基金三季度的规模增长就超过170亿元,新增份额超过150亿份。三季报显示,有两名单一机构投资者在三季末前大幅认购,分别认购了70亿和44亿的份额。 虽然北信瑞丰并未在财报中透露两个机构的信息,但从近期频繁的动作中,不难看出北信瑞丰股东对公司进行彻
连获“银行系”血脉注入,北信瑞丰更名华银基金

盈利超过茅台,携程赚疯了

出品|达摩财经 携程又赚疯了,三季度利润比营收还高。 11月18日,携程集团(9961.HK)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公司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83.67亿元,同比增长15.52%。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高达198.9亿元,同比大涨194.01%,利润额超过了当期营收。 这一利润水平已经高过许多互联网大厂,同在三季度,京东归母净利润53亿、小米归母净利润123亿,百度甚至亏损了112亿。A股市场中公认的“现金奶牛”贵州茅台,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92亿,均低于携程。 携程如此高的利润是怎么来的?三季报显示,公司利润大涨源于当期“其他收入”增至170.32亿元,去年同期该项目仅17.81亿元。携程表示,这主要是由于处置某些投资所致。 据招银国际研报,携程处置的资产是MakeMyTrip(MMYT)的部分股权。今年6月,携程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出售部分MakeMyTrip B类普通股,代价介乎约25亿美元至约30亿美元。 MakeMyTrip是一家位于印度的OTA平台,2016年时携程斥资1.6亿美元投资该公司,这曾被视作携程国际化的重要一步。今年3月底,携程持有该公司45.30%的投票权。今年7月,MakeMyTrip完成了对携程持有的3437.22万股股份的回购,携程的投票权比例降至16.90%,携程创始人梁建章等人也辞去了MakeMyTrip董事职务。 除了出售股权带来的大笔利润,酒旅业务表现强劲,也是携程业绩增长的重要因素。虽然年内携程曾因“强制调价”等问题遭到监管部门约谈,但旅游业的复苏仍推动携程业绩快速上涨。 在酒旅业务的带动下,今年三季度,携程的营收、经营利润增速略高于市场一致预期。财报发出后,携程股价连续两个交易日上涨。11月19日,公司股价涨1.77%至574.5港元/股,总市值为3755亿港元,年内公司股价累计涨幅为6.92%。今年9月,梁建章等多位携程高管
盈利超过茅台,携程赚疯了

从量到质跃迁:广发证券沈明高解读科技金融核心逻辑

11月18日,第二十届中国经济论坛平行论坛——2025大湾区科技与金融创新发展大会在广州南沙成功举办。这场盛会以重磅主题分享传递前沿洞察,用深度“头脑风暴”碰撞实践智慧,聚焦“科技+金融”融合创新的核心命题,为行业发展注入新思考。 面向“十五五”,中国式现代化进入由量到质跃迁的关键阶段,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加速重构竞争格局。如何在这一关键节点把握主动权、塑造产业与创新新优势,成为横跨政产学研金各界的全局性议题,也为本次大会的探讨锚定了核心方向。 作为特邀嘉宾,广发证券(000776.SZ)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产业研究院院长沈明高博士以《科技金融创新:从1到N》为题发表主题演讲。他立足“十五五”规划建议的核心导向,从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创新资本化本质、人工智能技术推广及经济影响等关键维度,带来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深入解读,为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提供了清晰思路。 将体系化建设作为推进产业升级的核心路径 沈明高博士表示,本次“十五五”规划建议首次构建了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整体框架。该框架与以往侧重于科技创新的导向有所不同,涵盖了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以及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还包括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从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角度来看,“十五五”规划建议更加注重体系本身的整体性与协同性,并非否定各组成部分的重要性,而是强调体系优先于局部要素。这表明,在科技创新方面,我们不仅要推动“科技产业化”,也应重视传统产业的“产业科技化”,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如果科技金融体系能够有效服务于这一现代化产业体系,它才能真正为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注入动力,并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支撑。 科技金融的实质是“创新资本化” 沈明高博士指出,“十五五”规划构建的现代产业体系,既需关注科技产业化,也需重视产业科技化;而科技金融的实质是创新的资本化,核心是将科技创新转化为资本
从量到质跃迁:广发证券沈明高解读科技金融核心逻辑

湖南国资企业牵头重整,“大庸古城”能否复活?

出品|达摩财经 十年前,国内兴起古镇投资风,位于张家界市中心的大庸古城项目于2016年跟风上马。大庸古城由湖南上市公司张家界旅游集团(000430.SZ,现*ST张股)投建,总投资额约24亿元。张家界旅游集团最初预计,大庸古城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但事与愿违,完工后的大庸古城沦为“空城”,累亏超11亿元,张家界旅游集团也受到拖累债务大增。 去年10月,张家界旅游集团被债权人申请重整,历经多次延期,近期终于迎来“白衣骑士”,但资本市场反应平淡。 11月18日,*ST张股跌停,股价收于8.68元/股,总市值约为35亿元,这也是公司连续第二个交易日跌停。年内,公司股价累计涨幅为40%。 此前一日,张家界公布了部分重整投资人名单。公告显示,公司与上海天悦壹号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海南云喜福石信息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深圳市招平团泽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等9家机构签署了协议,上述投资者将以7.3元/股的价格受让张家界股票,合计认购4100万股,投资2.99亿元。 张家界并未在公告中说明上述投资人的类型,但双方签署的协议中并未规定产业协同相关内容,因此上述投资人应是财务投资人。更早之前,张家界还公布了产业投资人名单。 公告显示,张家界与电广传媒(000917.SZ)、芒果文旅、芒果超媒(300413.SZ)、达晨财智、张家界产投、吉富清园、凯撒旅业(000796.SZ)、凯撒海纳等投资人签署协议,上述投资人将以3.96元/股的对价,认购公司3.25亿股股份,总投资金额约12.87亿元。 与财务投资人相比,上述产业投资人的入股价格更低,较公司最新股价折让约54%。其中,湖南国资是此次张家界重整出资的大头。从行业角度来看,上述产业投资人涵盖综艺传媒、景区运营、旅游服务等行业,将在产业协同、业务发展方面对张家界提供帮助。 目前,张家界的总股本为4.05亿股,公司的控股股东为张家
湖南国资企业牵头重整,“大庸古城”能否复活?

一次套现170亿,宁德时代股东黄世霖高位减持

出品|达摩财经 宁德时代“二当家”黄世霖大手笔减持,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11月18日,宁德时代股价跌1.48%至385元/股,总市值1.76万亿元。这也是宁德时代股价连续第三个交易日下跌。 上周五晚间,宁德时代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黄世霖因自身资金需求将参与询价转让,转让股份总数为4563.2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1%。11月17日,宁德时代公布询价申购结果,称初步确定本次询价转让价格为376.12元/股,受让方为16家机构投资者。此次转让的总对价约171.63亿元,创下了A股市场询价转让规模新纪录。 值得一提的是,黄世霖此次大手笔套现,正值宁德时代股价处于高位。今年4月至今,宁德时代股价持续走高,累计涨幅近80%,今年10月时股价一度创出424.36元/股的历史新高。 虽然宁德时代股价今年大幅上涨,但机构对这部分低于市价的股票仍趋之若鹜。公告显示,此次询价转让收到有效报价单55份,涵盖基金管理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保险公司、证券公司、私募基金管理人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参与报价的机构投资者给出的有效认购倍数达到3.2倍。此外,由于此次询价转让不属于通过二级市场减持,受让方取得的股份在受让后6个月内不得转让。 机构抢筹之下,黄世霖转让股份的价格折让力度较小。与公告当日390.78元/股的价格相比,黄世霖转让股份的折价率约为96.25%。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上市公司询价转让的平均折价率为85.91%,相当于较市价打了85折。 公开信息显示,黄世霖出生于1967年,今年58岁。黄世霖是宁德时代实控人曾毓群的福建宁德老乡,也是曾毓群的高中同班同学。上世纪90年代,黄世霖接到曾毓群的邀请,辞去公职下海打拼。曾毓群自主创业后,黄世霖继续跟随,二人共同创立了宁德时代。 自宁德时代成立以来,黄世霖担任了很长时间的副董事长、副总经理一职,主管储能战略相关业务。黄世霖也被外界称为宁德时
一次套现170亿,宁德时代股东黄世霖高位减持

陈海强两级跳,浙商银行迎来新“掌门”

出品|达摩财经 11月17日,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公告称,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决定,陈海强任该行党委书记,并提名任该行董事长。该行董事会将尽快按照法定程序完成董事长的选举工作。 今年7月,浙商银行原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辞去在该行的全部职务,由刚刚升任行长的陈海强代为履行董事长职责,不到5个月的时间,陈海强再次得到晋升。 陈海强现年52岁,早年曾在工行、中国投资银行、国开行、招商银行就职。2015年初,在沈仁康掌舵浙商银行初期,陈海强就加入浙商银行,历任该行宁波分行行长、杭州分行行长、总行行长助理兼杭州分行行长。 2020年,陈海强获聘为浙商银行副行长,次年又进入该行董事会任执行董事。今年4月,陈海强升任浙商银行党委副书记,并获聘为行长,后于7月任职资格获得批准。 待陈海强董事长资格获批后,他将成为浙商银行自成立后首位由内部提拔而来的掌舵人。 浙商银行副行长目前有景峰、骆峰(兼董事会秘书)和林静然三人,此外还有周伟新、潘华枫(兼首席风险官)、王超明、侯波四位行长助理。 历史包袱阶段出清 浙商银行前身是浙江商业银行,1993年获批成立。2004年,该行重组为以浙江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成为上市银行中最年轻的股份制银行。 浙商银行真正的规模加速膨胀是在沈仁康执掌时期。2014年7月,沈仁康从衢州市市长职位上空降至浙商银行担任董事长,掌舵近八年。 沈仁康到任次年,浙商银行资本市场部牵头成立浙银资本,浙商银行通过五矿信托等资金通道对其进行控制,时任浙商银行副行长的张长弓担任浙银资本首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当年,浙银资本因“宝万之争”时为宝能隐秘提供资金而备受关注。 之后,由于监管要求浙银资本切割与浙商银行的关系,在沈仁康、张长弓等人的牵头下,由恒逸集团、和润集团、宜华企业集团、刚泰集团、美盛控股集团等32家企业共同出资的浙商产融应运而生。其中,部分公司已是浙商银行当
陈海强两级跳,浙商银行迎来新“掌门”

常熟银行换行长:地方国资和险资增持,与交行渐行渐远

出品|达摩财经 常熟银行换了新行长,被称为A股“最年轻”行长。 11月13日,常熟银行(601128.SH)发布公告称,该行执行董事、行长包剑,副行长李勇因工作变动申请辞任。两人此次是提前辞任,较原定任职期限2026年12月提前了一年多。 常熟银行同时宣布聘任陆鼎昌为行长兼首席合规官,并提名陆鼎昌为执行董事,聘任张康德、倪建峰为副行长。上述任职尚需监管批准,在此之前陆鼎昌代为履行行长职责。 陆鼎昌今年39岁,是一位“85后”,也是常熟银行“老将”,自该行小额贷款中心信贷员做起,历任小微金融总部副总经理、银行部副总经理、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等职。 2022年,陆鼎昌升任常熟银行副行长,当时就被称为A股最年轻副行长。正式上任行长后,陆鼎昌也将成为A股上市银行中最年轻的行长。 两位新任副行长来自常熟银行外部,其中倪建峰来自无锡农商行,历任该行个人业务部办事员、安镇支行副行长、电子银行部副总经理、江阴支行行长等职务。张康德具有地方政府官员资历,曾任常熟市沙家浜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现任该行党委副书记。 官宣新行长人选同日,常熟银行还发布公告称,为提升持股比例,支持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做强做大,常熟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常熟投控”)增持该行0.17%股份,合计持股比例达3.98%。 常熟银行目前无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第一大股东为持股9.01%的交通银行。交通银行早在2008年通过战略入股常熟银行,多年来一直开展业务合作与交流。 2020年,在对镇江农商行的股权投资上,双方却产生了分歧。彼时,常熟银行3位交行背景的董事对此议案投出了反对票,但最终该议案仍在股东大会上高票通过。 之后,双方的关系开始变得微妙。2022年,常熟银行修改公司章程,将董事会成员数量从13-15人更改为13人。次年底董事会换届时,来自交通银行的董事减少至两位,交通银行背景的副行长付劲也宣布辞任。此外,常熟银行曾在
常熟银行换行长:地方国资和险资增持,与交行渐行渐远

争夺东方时尚:驾校龙头破产重整,网约车新秀插足

出品|达摩财经 曾经的“驾校第一股”ST东时(下称“东方时尚”)被债权人申请破产重整,复利产业、众诚和合组成的联合体当选重整投资人,意在取得公司控制权。就在东方时尚推进预重整工作的当口,一家网约车公司登途控股突然杀出,通过增持、法拍等方式大举揽入公司股份。东方时尚控制权归属陷入迷局。 东方时尚(603377.SH)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东方时尚投资所持7.90%公司股份被法拍,安徽荣智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竞得上述股份。 安徽荣智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为登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早在今年一季度,登途控股就开始通过法拍、集中竞价等方式增持东方时尚股份,取得了公司3.57%的股权。加上安徽荣智的持股,登途控股合计控制东方时尚11.48%的股份,仅次于国资背景的大兴投资及一致行动人华能信托的12.12%持股,位列公司第二大股东。 30年前,年仅23岁的徐雄创立了东方时尚,此后一步步将公司打造成“亚洲第一大驾校”,并成功登陆上交所。2023年9月,徐雄因涉嫌操纵市场罪被捕,其隐瞒关联交易、通过关联方侵占上市公司资产等问题随之浮出水面。受此影响,公司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否定意见,股票也被“戴帽”。 内忧外患下,东方时尚陷入债务违约,于今年7月被申请预重整,次月,复利产业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下称“复利产业”)、北京众诚和合科技发展中心(有限合伙)(下称“众诚和合”)两家产业投资人,及大兴投资、中祥航业、深圳利茂大集等9家财务投资人组成的联合体成为重整投资人。若重整顺利推进,东方时尚也将易主。 东方时尚目前的总股本为7.15亿股,若重整完成将新增5亿股股份,总股本将增至12.15亿股。届时复利产业、众诚和合的持股比例分别为10.99%、5.60%,原第一大股东大兴投资的持股比例将降至9.60%。而来势汹汹的登途控股,在增发后持股比例将降至6.75%。 与产业投资人联合体相比,登途控股的
争夺东方时尚:驾校龙头破产重整,网约车新秀插足

业务和投资双轮驱动,险企龙头“蜕变”加速

2025年,在国内经济稳中有进、资本市场回暖向好的双重支撑下,作为金融市场"压舱石"的保险行业也迎来高光时刻。 前三季度,中国平安、中国人寿、中国太保、中国人保和新华保险五家险企归母净利润合计达4260.3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千亿,增幅达到33.54%。 分季度来看,五大险企第三季度的净利润表现尤为突出,单季度净利润合计达到2478.47亿元,同比增长68.3%。 凭借亮眼的业绩表现,今年第四季度以来,保险板块再度扛起了上涨大旗。自10月至今,Wind保险指数从2228.63点涨至2467.05点,板块涨幅超过10%,远超同期上证指数2.77%的增长幅度。 从全年股价表现来看,新华保险以41.5%的涨幅领先,中国平安次之。不过进入11月后,中国平安却展现出领跑姿态,11月14日,中国平安盘中股价一度上涨至62.27元/股,创下自2021年6月以来新高点。 对于保险板块的后市走势,东吴证券在研究报告中表示,未来伴随国内经济复苏,长端利率若继续修复上行,则保险公司新增固收类投资收益率压力将有所缓解。当前保险板块仍处于历史低位,估值仍有较大向上空间。 投资差异化 今年股市行情的上涨,使各家保险公司投资端大放异彩,成为利润大涨的最直接的原因。 得益于在股票和权益基金的大比例配置,中国人寿和新华保险前三季度的归母净利润分别增长60.54%和58.88%,增速在五家险企中大幅领先。 从上半年披露的情况来看,五大险企均不同程度上增配了股票资产。其中,新华保险对股票的资产配置达到1992亿元,占比达到其投资资产的11.6%,比例为五大险企中最高。 新华保险虽然股票资产配置的占比最高,但却不是资产规模最高的一家。那么,如此高的净利润增长是否就代表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的炒股技巧更胜一筹? 事实并非如此,根据新会计准则,保险公司对股票的投资状况会计入两个分类,FVTPL(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变动
业务和投资双轮驱动,险企龙头“蜕变”加速

政企协同促消费,国家贴息分期免息助推释放消费潜力

今年双11,淘宝天猫上线“国家贴息”商品专区,在国家贴息政策带动下,平台和商家加码补贴,为消费者提供了过亿款分期免息商品。 数据显示,国家贴息政策应用到分期免息场景后,消费潜力得到有效释放,双11期间人均分期消费金额较9月提升了18%,消费者更愿意消费了! 国家贴息惠及更多普通消费者 今年以来,国家拿出多项政策措施,激发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9月起,《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落地实施,从国家层面,通过财政贴息,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 双11期间,淘宝天猫上线“国家贴息”商品专区,在国家贴息和平台商家加码共同补贴之下,专区的商品都支持花呗分期免息,消费者不需要支付任何利息。 大促期间的高曝光度,让更多的消费者关注到国家贴息政策。数据显示,自10月30日上线以来,已经有6500万人浏览“国家贴息”专区。 重庆市民张女士,想为家里添置一台容量更大的冰箱。她看中的一款国产品牌多门冰箱,要6465元,迟迟没有下手,“品质是不错,但一次性要拿出六七千,是笔不小的开销”。 张女士在“国家贴息”专区里看到了这款冰箱,不但能够享受国家“以旧换新”补贴1293元,剩下的5172元,用花呗分期付款,能够享受12期免息,“每个月只要431元,还没有利息,资金压力一下子就轻了。” 双11期间,像张女士这样被国家贴息分期免息吸引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数据显示,双11期间相比较9月,享受到国家贴息的消费者人数增长了19%。有近两百万从来没有用过分期免息的消费者,首次用上了这项福利。 多方协力撬动促消费杠杆 有国家财政的资金进来补贴消费者,商家的预算,就可以拿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分期免息商品,拉高分期免息的期数。从双11期间的数据来看,不少商家已经感受到了“协力”带来的提振效应。 波司登集团副总裁赵翔介绍,今年双 11 期间,波司登百元以上商品的分期免息覆盖率达97.8%,分期免息支付金额占比为
政企协同促消费,国家贴息分期免息助推释放消费潜力

“哈基米南北绿豆”才是真小登,九阳股份沾光涨停

出品|达摩财经 当“哈基米南北绿豆”的魔性梗席卷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时,九阳股份创始人的另一家公司九阳豆浆推出一款名为“哈基米南北绿豆浆”的饮品,瞬间引爆消费热潮。 这款饮品有多火?九阳豆浆淘宝旗舰店显示,两小时内有超1万人下单,抖音旗舰店中,该饮品已售超10万件,目前已经没有现货,预售期长达45天,即现在下单,最晚明年1月12日才能发货。 随着“哈基米南北绿豆浆”爆火,九阳股份股价随之走高。11月13日开盘后,公司股价迅速涨停,收盘时收于11.06元/股,总市值达84亿元。此次涨停也让九阳电器年内股价累计涨幅由负转正,达到6.76%。 这款印有橘猫头像的饮品之所以会引发消费者热捧,源于“哈基米南北绿豆”这一近期正火的meme(模因)。 “哈基米”是日语“はちみつ”(蜂蜜)的音译,“南北绿豆”则是日语“なめると”(舔舐的话)的音译。“哈基米南北绿豆”最早出自动漫《赛马娘》中的一首“蜂蜜之歌”,2021年时,有博主将“蜂蜜之歌”配上猫喝水的画面,意外走红,“哈基米”在中文互联网语境中,也被视作猫的代名词。今年以来,许多有关“哈基米南北绿豆”的鬼畜视频爆火,加速了这一meme的传播。 九阳豆浆及时抓住了这一热点,今年“双十一”当日,九阳豆浆推出了“哈基米南北绿豆浆”产品,仅仅3天便实现爆火。 值得注意的是,九阳豆浆这款火爆全网的产品,与九阳股份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11月13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询问九阳股份,“哈基米”相关产品是否由公司在售。对此九阳股份回复称,公司没有“哈基米”相关产品,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厨房小家电领域,公司及下属公司均不涉及食品,饮品类产品。 据工商信息,九阳豆浆是杭州九阳豆业有限公司(下称“九阳豆业”)旗下商标,该公司成立于2008年,最初由上市公司九阳股份(002242.SZ)全资持股。2015年后,九阳豆业多次股权变更,九阳股份持股比例逐渐降至25.5%,
“哈基米南北绿豆”才是真小登,九阳股份沾光涨停

汽水音乐来势汹汹,腾讯音乐三季报后股价大跌

出品|达摩财经 11月12日,腾讯音乐(1698.HK)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得益于在线音乐服务收入的强劲增长,腾讯音乐第三季度总收入为84.6亿元,同比增长20.6%,当季实现净利润21.5亿元,同比增长36%。 腾讯音乐的这份业绩可以说相当出色,甚至略高于彭博一致预期,但财报发布后,腾讯音乐的股价却出现大跌。 11月13日,腾讯音乐股价大跌逾10%。自9月至今,腾讯音乐已从高点下跌25%,最新市值近2342亿港元。 从二级市场的反应来看,投资者倾向于认为,腾讯音乐的业绩已经反映在此前股价中:年内股价较年初最高上涨约240%。接下来要更多考虑市场变局,即字节跳动旗下音乐App对腾讯音乐的冲击。 QuestMobile报告显示,字节跳动旗下两款音乐APP汽水音乐和番茄音乐在今年增势迅猛。截至9月末,汽水音乐和番茄音乐的月活用户分别为1.2亿和3823万,同比近乎翻倍式增长。而腾讯音乐旗下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三大主要音乐流媒体APP的月活全部同比下跌。 腾讯音乐高管在三季度财报会上对此回应,竞争是常见的,在基础产品上,腾讯音乐还扩展了星光卡、勋章、Bubble(即艺人与粉丝互动的社交平台)等其他服务,这些是其他竞品还没有的。另外,社交娱乐的商业化表现、多终端布局等也被内部看作是应对竞争的策略。 对于腾讯音乐三季度的表现,瑞银发布研究报告表示,腾讯音乐虽然短期表现强劲,但明年订阅收入可能因基数较高而放缓至低十位数增长。 月活连降 腾讯音乐第三季度净收入的高速增长,其核心在线音乐订阅收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三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订阅收入为45亿元,在总收入中占比达到53%,相比2024年同期38.4亿元增长17.2%。 事实上,从腾讯音乐的调整上来看,三季度收入的增长,呈现出明显的从“量”到“价”的转变。 这一显著变化主要由单个付费用户月均收入的提升所推动。
汽水音乐来势汹汹,腾讯音乐三季报后股价大跌

吴世春夺权ST路通,换血董事会后再换公章

出品|达摩财经 吴世春今年初成为ST路通(300555.SZ)第一大股东后,入主之路磕磕绊绊颇为不顺,甚至闹出激烈冲突。最近好不容易把自己人推上董事长的位置,新旧股东围绕公章再度展开交锋。 11月12日下午5时,“路通视讯”官微突然发布了一则《关于不法分子私刻我公司公章行为的严正声明》,称有不法分子通过非法手段,私刻、伪造“无锡路通视信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公章,并可能利用该伪造公章从事签订合同、出具文件、虚假投标、融资担保等违法活动。 不过,仅仅1个小时后,ST路通在深交所发布公告,对上述声明进行“反驳”称,公司于11月12日完成了新公章、法人章、合同专用章、财务专用章的补办刻制等工作,原公司公章、原法人章(林竹)、原合同专用章等证件已作废。 值得注意的是,“路通视讯”官微声明中所盖的公司公章与名为林竹的法人章,正是ST路通公告中所称“已作废”的旧印章。这一事件也被视作ST路通新旧股东的再一次交锋。 林竹是华晟云城实际控制人、华晟基金创始人。今年1月,ST路通控股股东华晟云城持有的12.55%股权被司法拍卖,江苏鸿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爱军拍得5.11%,其余7.44%由知名创投大佬、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竞得,吴世春成为公司新任第一大股东。 虽然华晟云城的持股清零,但其受让了公司股东贾清6.28%的表决权,当时仍是ST路通控股股东,林竹仍是ST路通实控人。吴世春成为ST路通第一大股东后,便开始谋求掌控公司董事会。 为此,年内吴世春已与华晟云城一方进行了多次交锋。11月7日,由吴世春提名的董事谈文舒被选举为董事长,代表林竹一方的董事长邱京卫、董事付新悦被罢免。随着林竹一方失去对董事会的掌控,ST路通的“内斗”结果开始向有利吴世春的方向倾斜。 创投大佬“争权” ST路通成立于2007年,主营通信设备和智慧物联应用业务,以及AI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等新兴业务,2016年时在深交所
吴世春夺权ST路通,换血董事会后再换公章

四川新首富突遇小挫,百利天恒港股上市缺人买单?

出品|达摩财经 原本预期将于下周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百利天恒突然宣布延迟上市。 11月12日,百利天恒(688506.SH)发布公告称,鉴于现行市况,经征询整体协调人后,公司已决定全球发售将会延迟,且将不会根据招股章程进行。 百利天恒同时表示,所有公开发售的申请款项将悉数退还,退款安排预计于11月17日完成,公司与包销商相关的协议也不会生效。 纵观港股创新药今年的走势,随着上半年创新药出海火热,各路资金密集进行抢筹,港股创新药指数从年初至9月份一路上涨。不过在9月份的海外安全限制中国医药出口相关传闻影响下,创新药迎来集体回调,两个月的时间,港股创新药ETF回落超10%。 百利天恒的A股股价亦受到影响,今年9月,百利天恒创出414.02元/股的历史新高。截至11月12日,百利天恒股价为360.85元/股,跌幅近13%。 今年以来,已有16家A股公司成功在港股二次上市,从已经在H股实现二次上市的公司来看,大部分公司在H股都采取了一定的折价,而且基石投资者占比至少在23%以上,以保证H股上市后能够得到一定的流通空间。 百利天恒此前披露公告显示,本次H股上市,百利天恒计划全球发售863.43万股H股,占发行完成后总股份的2.05%,其中90%为国际发售、10%为公开发售,无超额配股权。 本次百利天恒H股每股发行价定在347.50港元-389.00港元,最多募资约33.59亿港元,本次IPO招股引入5名基石投资者,合共认购3200万美元的发售股份。 而百利天恒本次H股上市,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像是为了上市而上市,与之前的H股上市公司对比,都显得缺少点诚意。 今年H股二次上市情况 先来看本次H股的发行定价,对照目前360.85元/股的A股价格,H股的发行价并没有太多的折价,如果按照最高价发行,甚至比A股价格还要溢价7.8%。 而且,百利天恒本次H股的发行数量有点过于“迷你”了,2.05%
四川新首富突遇小挫,百利天恒港股上市缺人买单?

空手套白狼入主北大医药,台州商人徐晰人被批捕

出品|达摩财经 11月12日晚间,北大医药(000788.SZ)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总裁徐晰人因涉嫌刑事犯罪,已被重庆市江北区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 今年10月30日,北大医药曾发布公告称,徐晰人被刑事拘留,正在配合相关部门调查。因暂时无法履职,此前徐晰人已授权董事陈岳忠代行董事长职责,授权常务副总裁余孟川代行总裁及法定代表人职责。 徐晰人今年46岁,是浙江台州人。公告显示,徐晰人此前曾任渣打银行上海浦西支行浙江业务部主任。工商信息显示,除北大医药关联企业外,徐晰人控制的其余企业主要涉及投资管理、文化演出、机电设备、公关顾问等领域,并不涉及医疗业务。 去年12月,徐晰人通过新优势国际,以1元的象征价格拿下了北大医药控股股东西南合成的100%股权,进而控制北大医药22.22%的股份,成为公司实控人。同时,新优势国际斥资3300万元,收购了新方正对西南合成的23.92亿元债权。 这也意味着,徐晰人仅花了3300万元就取得了一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以11月12日北大医药6.68元/股的收盘价计算,公司22.22%股权的对价约为8.85亿元。 更离奇的是,据财新报道,徐晰人收购西南合成股权时并未真正出资,3300万元的收购资金来源于他的台州同乡、九洲药业(603456.SH)实控人花轩德旗下中贝九洲提供的短期融资。据称,因徐晰人四处打着“花家”名义试图再借钱,双方因此反目。近一年来,花轩德和中贝九洲已退出多家徐晰人关联公司。 不过,低价入主北大医药的徐晰人,同样面临不少麻烦。今年6月,因住房、离退休福利待遇等问题,公司曾遭西南合成近百位退休员工的“围堵”。在业务方面,随着老股东离场,北大医药不但关联交易大幅缩水,还将失去“北大”品牌的背书。 如今,徐晰人已被检察院批捕,北大医药未来将走向何方仍属未知。 入主后难题不断 北大医药是一家老牌药企,前身西南合成制药厂成立于1965年,20
空手套白狼入主北大医药,台州商人徐晰人被批捕

2.1%增长来之不易,贝壳何以“抗住”周期波动?

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已进入深度调整期,发展逻辑实现根本性转变,从过去大拆大建的增量扩张时代,正式迈向以城市更新为核心的存量运营时代。市场机会不再呈现全面普涨特征,而是以“好城市+好房子”的结构性形态呈现,成为支撑市场稳定的关键支柱。 市场需求分化、竞争格局重构的背景下,“稳增长”已成为企业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面对行业变局,贝壳推进战略转型成效显著,以“一体三翼”的清晰定位构建穿越周期的核心能力。 11月10日,贝壳发布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贝壳实现净收入达723.9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14%。单独第三季度,贝壳总交易额(GTV)达7367亿元,净收入达231亿元,同比增长2.1%。这种稳健增长的态势,在房地产行业仍处深度调整的“阵痛期”属实不易。 贝壳的战略转型在当前行业格局下,既锚定了存量时代的核心机会,又通过多元业务布局分散风险,为贝壳在行业调整期实现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筑牢基本盘 存量房业务的韧性核心在于“效率革命”而非“市场红利”。过去行业依赖“人海战术”的粗放模式早已难以为继,在消费需求精细化升级的当下,贝壳通过数字化工具重构服务流程,实现了逆势增长。 以上海等核心城市推行的“房源分级管理”机制为例,通过大数据给房源打上不同标签,引导经纪人聚焦高匹配度房源,使得核心城市房源成交周期大大缩短,转化率亦同步提升。 从消费者需求来看,无论何种的精细化需求,这种对“人房匹配”核心环节的效率优化,比单纯依赖市场行情波动更具可持续性,也构成了贝壳的核心护城河。 作为贝壳的核心支柱,交易业务在2025Q3的表现充分展现了其韧性。财报数据显示,第三季度,贝壳存量房业务GTV达5056亿元,同比提升5.8%。要知道同期全国存量房市场整体交易额同比仅微增1.2%,贝壳的增速足足是行业均值的4倍多。 更关键的是,这一增长并非依赖链家单品牌的支撑,而是平台生态聚合效应的集中释放
2.1%增长来之不易,贝壳何以“抗住”周期波动?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