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流传出的李斌内部讲话,没有停留在情绪鼓舞的层面,而是直接切入核心——“四季度盈利是必须实现的一件事”。这份罕见的强硬姿态,结合其勾勒出的具体路径,让我感觉蔚来的经营思路正在发生一次深刻的转向:从过去注重市场扩张与生态布局的“战略性投入期”,正式迈入追求健康、可持续的“内生性增长期”。 盈利的辩证法:增长是矛,效率是盾 市场一度认为,蔚来的盈利只能通过“节流”,即大幅削减在研发和用户服务上的“战略性投入”来实现。李斌此次明确否定了这一路径,他强调“是靠多卖车实现盈利,而不是仅靠砍费用”。这并非一句场面话,而是揭示了本次盈利冲刺的核心逻辑:以“开源”为主导,以“提效”为支撑。 李斌将这一目标拆解为三项具体行动:做好重点车型营销、供应链保供与降本、按时交付高质量软件版本。“四季度就是踏踏实实卖车,踏踏实实把降本措施落实到位,踏踏实实把用户体验搞好。” “重点车型营销”是引擎:全新ES8和乐道L90的大卖,证明了蔚来产品矩阵在细分市场具备强大的吸引力,盈利的关键在于将这些关注度有效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交付量和营收。 “供应链保供降本”是毛利基石:随着销量规模爬升和供应链管理的深化,单车成本的下降将直接推动毛利率的改善。这是从“会造车”到“会赚钱造车”的必经之路。 “高质量软件交付”是提升效率:蔚来的辅助驾驶是解放精力,减少事故,在辅助驾驶安全方面,事故率比去年同期降低了至少15%。软件体验的优化,直接关系到产品竞争力和用户粘性。 这三者构成了一个正向循环:好产品吸引用户→规模化与降本提升毛利→软件与服务强化体验→反哺品牌与销量。李斌要的,正是这样一个健康的、具备自我造血能力的盈利模型。 投资视角的再审视,体系化能力是真正的护城河 如果说盈利是短期目标,那么李斌花费大量篇幅阐述的“体系能力”与“三年经营计划”,则是在重构蔚来的内在价值。 “三年经营计划”和深化CBU(全员经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