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搬砖小锅
车圈搬砖小锅
暂无个人介绍
IP属地:北京
4关注
22粉丝
0主题
0勋章
全球新能源汽车电池用量猛涨,韩国三巨头却遇冷 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一公布,新能源汽车电池领域的变化一目了然。今年上半年,全球电动汽车和各类混合动力汽车的电池使用总量飙升至504.4吉瓦时,同比增长37.3%,这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超猛,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能源车,对电池的需求自然水涨船高。 可再看看韩国的三大电池制造商,LG新能源、SK On和三星SDI,它们的市场占有率却为16.4%,同比下降了5.4个百分点。LG新能源虽以47.2吉瓦时的电池使用量保持全球第三,可增速仅4.4%;SK On排名第五,增长10.7%;三星SDI电池使用量下降8%,市场份额也大幅缩水。 其实这背后原因不难理解,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中国电池企业快速崛起,在技术、成本等方面优势明显,产品性价比高,挤压了韩国企业的市场空间。另外,韩国企业自身可能在产品创新、市场布局等方面没能跟上全球市场变化的节奏。 $特斯拉(TSLA)$
吉利智驾整合促“一个吉利”加速成形 据媒体报道,吉利控股集团近期对吉利系内部智驾公司、团队进行了一轮大整合。极氪智驾团队、吉利研究院、以及旷视旗下的智驾品牌“迈驰智行”,将一同合并进入重庆千里智驾。 在此之前淦家阅曾说“整个吉利的智驾是一盘棋,包括领克,都是在千里浩瀚的智驾体系之内。我们会进行全面的统一,聚焦一个智驾。”从目前吉利走得每一步来看,“一个吉利”正在加速成形。 从去年开始,吉利内部形成了以极氪、吉利汽车为代表的两条智驾路线,极氪主攻高阶,吉利汽车则侧重高价值(低阶)智驾解决方案。到今年3月,吉利集团内部智驾方案正式统一为 “千里浩瀚”,还分成 H1、H3、H5、H7、H9 五个等级,覆盖吉利全系不同价位车型。 这次整合力度非常大,把分散的团队整合起来,能避免重复研发,降低成本,让资源得到更合理的利用。以后吉利旗下不同品牌车型的智驾功能,有望更快统一升级,用户体验也会更稳定。而且统一的智驾方案,能让吉利在技术研发上更聚焦,全力攻克智驾难题,提升整体智驾水平。 $吉利汽车(00175)$
理想i8碰撞测试闹争议,谁的错? 最近理想i8的碰撞测试争议闹得挺凶,现在中国汽研和理想汽车终于出面回应了。事其实不复杂:6月27日的测试压根不是标准车对车碰撞,就是理想自己找中国汽研做的安全性验证,结果还不错——乘员舱没变形,气囊正常弹开,电池包没漏液没起火,车门自动解锁弹开,该有的安全表现都到位了。 理想特别提到,i8用了“短前悬安全结构”设计,既要空间宽敞又要安全,这次测试就是验证这设计好不好使。中国汽研也说了,测试数据没公开过,更没评价其他品牌,网上的争议纯属过度解读。 其实车企搞安全测试很正常,目的都是让车更安全。这次风波里东风柳汽乘龙还被意外卷进来,确实挺冤的。说到底,大家关注安全是好事,但得看明白测试的性质,别被带节奏。 $理想汽车(LI)$
吉利汽车7月销量公布,连续11个月销量超20万 吉利7月销量23.77万辆,同比暴涨58%,1-7月累计164.69万辆,同比增长49%。按照上调后300万辆的销售目标,已经完成54.89%,这在行业中当属首位了。 新能源销量整体表现亮眼:纯电7月卖了9万辆,同比涨192%;插混4万辆,同比涨42%。1-7月纯电累计60万辆,同比176%的增长。 按品牌来看,最猛的当属银河品牌,7月卖了9.50万辆,同比暴涨237%,1-7月累计64.3万辆。极氪和领克也很稳,极氪7月1.70万辆稳中有涨,领克2.72万辆同比增28%,多品牌齐头并进的架势太稳了。 现在车市卷成这样,吉利还能跑出这增速,靠的就是精准布局。下半年这势头要是能稳住,冲击第一的底气就很足了! $吉利汽车(00175)$
奔驰4S店“变天”,车主懵圈!这背后藏着啥门道? 奔驰在国内这次的做法可把车主们折腾坏了,好多4S店突然被终止授权,北京、浙江等地都有,不少车主收到通知都傻眼了。有的店直接关门,有的转身卖起了鸿蒙智行的车。 这一变动,售后就成了大问题。虽说有的店表示保养套餐能在集团其他店用,但经销商自己的套餐,车主还得去协商,保不准就打了水漂。奔驰这么干,其实和业绩下滑脱不了干系。2024年财报一出炉,营收下降,在中国市场销量更是猛跌超7%。现在国产电动车势头太猛,性价比又高,消费者当然更乐意买单。 奔驰加速瘦身,也是想调整布局。只是这苦了车主,售后没保障,好好的保养套餐都悬了。希望奔驰在转型的时候,也多考虑下老车主的权益,别寒了大家的心。不然就算门店调整了,口碑要是垮了,可就不好了。
上海争取年内实现浦东除陆家嘴外全域开放自动驾驶 上海自动驾驶又放大招了!市经信委透露,今年内浦东除了陆家嘴这些重点区域,全域都要开放自动驾驶测试了,奉贤、闵行也同步推进。 这次的步子迈得够实在,浦东地界够大、场景够全,除了核心商圈外基本都放开,既能让企业测试复杂路况,又能兼顾重点区域的安全管理。对自动驾驶企业来说,相当于多了个超大号试验场,数据积累和技术迭代肯定能提速,以后在浦东街头看到自动驾驶车的机会越来越多。 上海这次的做法,把开放和稳妥平衡得挺到位,看来智能驾驶离大规模落地真不远了。  
三星将为特斯拉代工制造165亿美元AI6芯片订单,马斯克将参与效率优化 特斯拉这次把三星拉上了“AI芯片战车”,马斯克刚宣布,三星美国得州工厂要给特斯拉代工AI6芯片,订单直接投入165亿美元,合同一签就是8年。 关键是马斯克不光给钱,还要亲自下场帮三星优化生产效率,等于特斯拉深度参与芯片制造。三星缺大订单和工艺突破,特斯拉缺稳定的芯片供应,正好互补。 有意思的是芯片分工:三星现在产AI4,AI5交给台积电,AI6又回三星。看来特斯拉是想搞“双供应商”策略,既不让一家独大,又能逼着两边卷技术。对特斯拉来说,FSD芯片是智驾的核心,自己深度介入制造,才能保证芯片性能和供应稳定,毕竟未来Robotaxi和新车都得靠这些核心技术。
吉利千里浩瀚坚持难而正确“智驾自研” 吉利汽车在智驾上实力太强了,千里浩瀚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把“安全”和“自研”刻进了骨子里。 先看成绩表现:在有“自动驾驶算法奥运会”之称的CVPR研讨会上,从一众欧美强手拿了世界冠军,现在这套夺冠技术已经用到极氪9X上了。这是用实际表现在国际赛场证明了自己,还拿到了规则定义权,地位很高。 再看技术实力:千里浩瀚在算力、算法、数据上领先行业。云端算力和车端算力均领先行业,星睿智算中心2.0算力23.5EFlops,中国车企里没人能比。同时,千里浩瀚拥有行业最大的软硬件带宽,起步算力即超100TOPS,最高的H9方案总算力超过1400TOPS,是全球唯一真正实现“全域、全向、全时”感知无盲区的智能辅助驾驶感知方案,相当于给车装了无数双眼睛。而且今年3月刚把技术从两段式升级成一段式端到端,四季度还要上L3架构,实现“AI训练AI、AI检验AI”,进化速度肉眼可见。 不依赖外部技术,从算力到算法全链路自己掌控,安全性才能真正打底。这种稳扎稳打的技术积累,才是最靠谱的。 $吉利汽车(00175)$
吉利银河持续出新,延续百万势能 吉利银河持续出新,一边是银河E5出2026长续航新款,10.98万起还升级不加价,最长续航到610km;另一边又官宣银河A7 8月8号上市,直接喊出“混动家轿颠覆者”的口号,预售9.78万起。 先看银河E5焕新款,最长续航里程提升到610km,满足消费者长续航需求;智能座舱系统升级,新增洗车模式,语音控制优化32项,底盘减震也优化20%等等。安全更是硬核,搭载的电池提前满足新国标的严苛要求。关键价格一分没涨,无疑成为 A级纯电 SUV 消费者的最佳购车选择。 再看银河A7,混动家轿直接瞄准主流市场。搭载“GEA架构+雷神AI电混2.0+全新Flyme Auto座舱”等领先科技成果,2L级油耗,超2100km续航,还带千里浩瀚 H3 高阶智能驾驶辅助,配置在10万级家轿市场可以说得上是顶配了。 同时,这两款车搭载的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千里浩瀚更是硬核。近日,在被誉为“自动驾驶算法奥林匹克”的CVPR研讨会上,吉利千里浩瀚智驾团队在Argoverse2 2025场景挖掘挑战赛中击败一众全球顶尖车企及研究团队,斩获世界冠军,说明吉利汽车的自动驾驶核心算法已经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吉利银河下半年新车周期太强了,看来百万销量目标指日可待~ $吉利汽车(00175)$
特斯拉Q2营收暴跌,或将度过一个艰难时期 特斯拉刚交出的二季度成绩单有点“蔫”!财报显示营收225亿美元,同比降了12%,净利润13.93亿美元,跌了23%,连毛利率都降了点。汽车业务收入跌得更狠,166.61亿美元,同比降16%,储能业务也降了7%。 这次下滑,跟之前的降价换量脱不了关系——车卖得多了,但每辆车赚的少了,利润自然被摊薄。马斯克自己都坦言“接下来可能有几个艰难的季度”,盘后股价直接跌了4%,市场反应很直接。 不过特斯拉也一直布局新业务:奥斯汀的Robotaxi已经启动服务,还在扩GPU算力搞AI训练;更平价的新车计划上半年试生产,Cybercab和Semi也定了2026年量产;中国这边还在等监控版FSD的批准。这些都是在为长远铺路。 说到底,特斯拉现在是“短期让利换市场,长期搞技术”。降价能抢份额,但利润承压是必然;布局Robotaxi、自研新车则是在押注未来。接下来就看这些新动作能不能把未来业绩拉回增长轨道了。
比亚迪将推迟匈牙利工厂量产,减产电动汽车产量 有消息说,比亚迪原本计划今年10月运营的匈牙利工厂,量产要推迟到2026年,前两年产量还不到产能的一半;反而土耳其工厂要提前投产,明年产量就会超过匈牙利,2027年还会进一步扩产。 从现实情况考虑,比亚迪此举大概是基于成本考量——欧盟的高工资、高能源成本,再加上电动汽车关税的影响,让比亚迪不得不出此对策;而土耳其在成本和市场辐射上可能更有优势。 同期还有一则消息,彭博社报道称比亚迪面临国内增长放缓、汽车业反内卷与海外扩张阻力三重挑战,全年销售目标或难达成。 $比亚迪(002594)$
曹操出行这次上市后的操作算是画上阶段性句号了。7月21日港交所公告说,它的全球发售稳定价格期7月20日结束,期间稳定价格经办人买了662.67万股,价格在34.71到37.72港元之间,最后一次买是7月10日,35.30港元一股。 稳定价格期就是上市后稳股价的阶段,经办人通过买卖股票防止股价大起大落。这次曹操出行的超额配股权没动用,说明这期间股价可能没跌太狠,不需要靠增发股份来维稳,算是个积极信号。 对投资者来说,稳定期结束后,股价就得靠自身业绩说话了,没有了“稳定价格期”的缓冲,后续走势更能反映真实市场情绪。 曹操出行作为出行平台,上市后股价表现跟订单量、盈利能力直接挂钩,出行行业竞争激烈,未来能不能靠业绩撑起股价,才是对它最实在的检验。 $曹操出行(02643)$
吉利与中国汽研设立合营企业获批 汽车圈又有硬核合作落地了。国家市场监管总局7月18日公示,中国汽研和吉利汽车研究院新设的合营企业已于7月10日过审。​ 中国汽研是行业里权威的第三方检测研发机构,手里握着汽车安全、性能测试的核心技术和资质;吉利研究院则是吉利集团的“技术大脑”。 现在合资开公司,等于把 “权威认证” 和 “实战研发” 绑在了一起。​吉利汽车能借着中国汽研的资质和技术积累,更快推进新车研发和测试;中国汽研则能通过深度参与吉利的研发过程,把行业前沿需求转化为更实用的检测标准。​ 汽车行业的竞争早就到了拼技术底蕴的阶段,吉利这步棋是想把研发和检测的优势得更紧,中国汽研也能通过合作夯实行业地位。
新石器无人车投入规模持续扩大 新石器无人车现在已经投了6600多辆在路上跑,比去年翻了一倍还多,累计跑了4000多万公里,国近300个城市都有它的影子。 而且顺丰、京东、中国邮政这些快递巨头,用的无人车大多都是它家的——送快递、运生鲜,尤其是小区、园区这些地方使用率极高。 这么看,无人车其实早就悄悄渗透到生活里了。6600多辆的规模,放在整个汽车行业可能不算啥,但在无人运营领域,这绝对是头部玩家了。能被顺丰、京东这些对效率要求极高的企业认准,说明它的稳定性、实用性都过了硬关。
一汽和阿里联手,共研行业大模型 7月16号,一汽和阿里在长春揭牌了联合实验室,要基于阿里的通义千问大模型,研发汽车行业专属大模型。 这次联手,从造车时的算力优化、数据治理,到后续的模型训练、应用落地,全方面包括。最终目的很实在:就是要降本增效,最终生产出实力更强的车。 一汽本身就有造车的深厚家底,再加上阿里大模型的技术底气,一个懂车,一个懂AI,这里联手,实力很强啊。以前车企搞智能,可能是单点突破,现在直接上行业专属大模型,相当于全产业链装了“智能操作系统”。 这个事情也说明,现在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已经要从研发、生产到服务全链条改造了。 $阿里巴巴(BABA)$
吉利汽车与极氪签了!“ 一个吉利”加速回归! 7月15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称,与极氪签订合并协议,将收购尚未持有的全部极氪股份,以强化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和成长性。这是吉利汽车合并极氪的实质性进展,也是吉利汽车推进回归“一个吉利”战略的关键一步。 自《台州宣言》发布以来,吉利汽车整合战略逐步推进。如今,“一个吉利”战略整合已初见成效。吉利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超140.9万辆,同比增长47%。其中,新能源车(含吉利、领克、极氪)销量达72.52万辆,同比增长126%,成为行业增速第一,并将全年销量目标逆势上调至300万。 在目前的整合路径上持续深化,这次吉利汽车与极氪的合并,将为“一个吉利”战略的发展按下加速键。 $吉利汽车(00175)$
理想汽车回应L7争议 最近理想汽车因为L7用了**电机,网上讨论不断,结果理想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直接回应做出解释:用**电机不是技术不行,是综合看价格、质量才选的,而且L7、L8、L9的后电机有三家供应商,参数一样还能互换,就是为了供应安全。 车企找多家供应商很常见,就像买东西也会货比三家,谁家性价比高、靠谱就用谁的。汤靖还特意说,给理想供电机的是**数字能源,和给鸿蒙智行“五界”供货的消费者终端业务是“兄弟分家”,各干各的,这意思就是没有其他意图,单纯是商业合作。 其实,车企用谁的零部件不重要,关键是最终产品靠谱,能给消费者带来稳定、高性价比的车才是最重要的。
国产电动车安全照样出色! 近日,欧洲新车安全评鉴协会最新报告,28辆测试车有18辆拿了五星,其中13辆是中国车,光中国制造的电动车就占了11辆! 要知道Euro NCAP可是全球最权威的安全评级机构,测试十分严格,能拿五星意味着碰撞保护、安全辅助这些硬指标全过关。这次上榜的有领克02、极氪7X、吉利EX5、比亚迪海狮7、红旗E-HS9等这些眼熟的车,尤其是吉利,上榜了多款车型,说明国产电动车安全这块也彻底站起来了。 欧洲市场对安全要求多高啊,能在那儿拿这么多五星,说明中国电动车不光能满足国内消费者,走出国门也照样硬核。
保时捷预计4月和5月因关税损失3亿欧元 保时捷在第二季度财报发布前的投资者电话会议上透露,4月和5月因为承担美国进口关税成本,预计要损失3亿欧元。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直接就能感受到关税这对他们的冲击。 本来全球汽车市场竞争就激烈,保时捷在一些地区的销量表现已经不太乐观,像中国市场,之前销量就出现了波动。现在又有美国关税影响,这两个月的业绩直接被冲击。虽说保时捷家大业大,但这3亿欧元的损失,也难免会让它在后续的战略规划、产品布局等方面做出调整。 保时捷说不定会为了平衡损失,在价格或者车型配置上有变动。不得不说,国际政策变动对车企的影响太大了,以后买车,也得把这些因素考虑进去。
浩瀚超级电混:新能源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 昨晚吉利旗下极氪召开技术发布会,发布的“浩瀚-S”架构,简直是混动界的降维打击--全球首个纯电架构出身的豪华电混专属架构,全栈 900 伏高压,电驱总功率破兆瓦级,一套系统直接同时实现“最强纯电+最强增程+最强混动”。 就拿首款旗舰 SUV 极氪 9X 来说,三电机兆瓦电驱+2.0T 电混专用级发动机,满电百公里加速 3秒级,纯电续航 380 公里,性能领先传统增程与混动车型一大步。更厉害的是浩瀚 AI 数字底盘+“公路坦氪”级安全,智驾还能选千里浩瀚H7、H9两种方案,其中H9达到 L3 级别,安全感满满。 900伏高压、兆瓦功率、超长续航、三项全球第一,吉利实打实让中国混动站上世界顶端。

去老虎APP查看更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