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观察

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财经事件

IP属地:未知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11-19 19:07

      小米三季度净利润增长81%,汽车业务盈利,为什么股价却大跌?

      小米三季度财报发布了,业绩又创新高。营收1131亿,同比增长22%,净利润113亿,同比增长80.9%。无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份不错的财报。 不过财报发布后,今天小米股价却继续下跌,一度大跌6%,收盘跌幅4.81%。小米市值也一度失守万亿港元,收盘勉强站在1.01万亿港元位。而小米股价从2025年6月的高点61.45港元跌至11月19日的38.82港元,跌幅超37%。 那么如何看待小米的这份财报,亮点和隐忧在哪? 三季度财报最大的亮点是小米汽车业务盈利了。理想汽车、零跑汽车后,小米是造车新势力里第三家盈利的。汽车业务营收290亿,经营利润7亿。这应该已经是造车新势力第一了。 理想、蔚来还没出三季度财报。理想二季度营收302.46亿元,净利润10.97亿元,但三季度理想业绩下滑严重,亏损都有可能。蔚来二季度营收190亿元,净亏损49.9亿元,三季度会有所改善,但距离盈利也还远。小鹏汽车三季度营收203.8亿,亏损3.8亿;零跑三季度营收194.5亿,净利润1.5亿,都不如小米汽车。 小米三季度财报最让人失望的是家电业务。小米三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Q3收入276亿元,同比增长5.6%,环比下跌28.8%,主要拖累来自智能大家电。空调等品类受季节性、国家补贴退坡和竞争加剧三重打击,收入环比大幅下降。 要知道小米二季度IoT与生活消费产品业务营收387亿,同比增长44.7%。二季度小米空调等众多家电产品同比增长都超过60%,三季度的表现令人难以理解。 拿家电三巨头来比较。美的三季度主营收入1123.85亿元,同比上升9.94%;净利润118.7亿元,同比上升8.95%;海尔三季度营业收入775.6亿,同比增长9.5%;净利润53.4亿,同比增长12.7%。格力电器三季度主营收入400.34亿元,同比下降15.06%;净利润70.49亿元,同比下降9.92%。小米家电业务三季度
      63评论
      举报
      小米三季度净利润增长81%,汽车业务盈利,为什么股价却大跌?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11-16

      美国联邦政府创纪录停摆43天,这次停摆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随着特朗普11月12日签署临时拨款法案,美国政府停摆终于结束了。这次43天的停摆也打破了特朗普本人上个任期2019年初创造的35天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 在特朗普之前,美国政府最长的两次停摆,是克林顿的21天停摆,和奥巴马的16天停摆,其他总统的停摆最长不超过5天。克林顿的停摆是因为政府支出问题两党出现较大分歧,奥巴马的停摆是因为奥巴马医改法案。 特朗普第一个任期35天的停摆是因为美墨边境墙拨款问题,这次停摆也跟奥巴马医改法案有关。不过相比奥巴马和特朗普在政府停摆期间的焦头烂额相比,克林顿在21天的停摆期间和白宫实习生莱温斯基谈了场恋爱,最终让自己差点被弹劾下台。 今年这场停摆僵局的打破,并非某一方的彻底胜利,而是两党在多重压力下做出让步的结果。 最初,民主党坚决要求将延长《平价医疗法案》的医保补贴作为通过预算案的前提条件。最终,他们同意先让政府重启,以换取共和党承诺后续就医保议题进行投票,但其核心诉求并未被写入临时法案。 共和党方面则同意在法案中承诺,未来不就解雇联邦雇员等问题推进相关计划,并承诺在12月就医保补贴议题安排投票,以争取部分民主党议员的支持。 双方之所以妥协,是因为各方面压力越来越大。 经济压力上,政府停摆严重冲击航空运输等行业,导致大量航班延误取消,美国财长也警告称持续停摆将使第四季度经济增长大幅放缓甚至转为负值。 民意压力上,停摆导致数十万联邦雇员停薪,数千万民众依赖的食品援助等项目一度中断,引发广泛不满,两党都面临巨大的舆论压力 。 政治压力上,停摆持续时间创下纪录,政治风险对双方都持续升高,继续僵持可能对选情产生不利影响,双方都意识到“拖下去”是双输。直接促使特朗普低头的是这次地方选举,共和党遭遇重大挫折,民主党在多个关键州取得了胜利。民主党虽然是见好就收,但也怕特朗普借着停摆裁减民主党员工,打压民主党主导的社会福利系统。
      83评论
      举报
      美国联邦政府创纪录停摆43天,这次停摆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11-14

      里斯张云:小鹏IRON爆火真相,“仿人”不是“类人”

      11月28-29日里斯品类创新企业家俱乐部第八期走进小鹏共赴AI新征程近日,小鹏汽车发布的AI人形机器人IRON火爆全网,成为科技界的焦点事件。作为小鹏战略咨询顾问,里斯战略咨询全球CEO、中国区主席张云,针对IRON机器人走红的核心原因、人形机器人的创新价值与应用前景,以及超级技术迭代时代科技企业的战略制定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小鹏IRON 火爆根本在于'仿生'品类创新,而非简单的人形模仿。”在坚定看好中国科技并鼓励大胆创新的同时,他也表达了对行业同质化现象的忧虑:“今天大量人形机器人同质化严重,这是一个大问题。人形机器人亟需找到真实场景切入点。在技术颠覆性变革时代,创始人的技术洞察力与愿景牵引将成为科技企业战略制定的核心。”小鹏IRON是仿生而非人形这是典型的新品类“小鹏虽然入局不算早,但其人形机器人与市场上现有产品明显不同。”张云指出,IRON机器人引发全网关注的根本原因在于创新。它具有性别特征,具备行走、冲咖啡、清洁等多样化能力,更重要的是,小鹏没有选择在已有产品上做同质化跟进,而是打造了"极度仿生"的人形机器人。这种仿生不仅体现在动作模拟,更包括大脑、肌肉皮肤、器官等全方位仿真,真正迈向“仿人”机器人,这典型地开辟了一个全新品类。张云特别强调:“最重要的点在于,不是在已有产品上做同质化模仿,而是创造不一样的东西。”品类创新之父、里斯战略咨询全球CEO中国区主席 张云此外,张云对小鹏的公关应对也给予高度评价。当发布后出现网友质疑是否为真人时,小鹏迅速反应,“这个反应非常棒,价值几个亿,引发了全球热议,极大提升了IRON的影响力。”今天大量人形机器人同质化没找到市场最早切入点小鹏IRON引发了关于人形机器人未来应用的广泛讨论。小鹏方面坦言,现阶段IRON主要承担展示、讲解功能,距离进入家庭和工厂尚有距离。这也引出关键问题:企业创新人形机器人的价值点究竟在哪里?“
      93评论
      举报
      里斯张云:小鹏IRON爆火真相,“仿人”不是“类人”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10-28

      2025胡润富豪榜出炉,钟睒睒连续第四次成为首富,雷军一年财富增长1960亿

      2025年胡润中国富豪榜今天发布。 财富计算截止日期为2025年9月1日。钟睒睒财富5300亿,连续第四次成为中国首富。紧随钟睒睒之后,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以4700亿元居第二;腾讯创始人马化腾以4650亿元保持第三。 宗庆后去世后,钟睒睒一度遭到网暴,农夫山泉业绩也受到较大冲击,钟睒睒不得不捐赠400亿建设钱塘大学来挽回声誉。今年娃哈哈陷入继承风波后,农夫山泉应该会收复去年丢掉的市场份额,业绩再创新高。钟睒睒首富的位置也会更稳固。 今年榜单中千亿级企业家增加15位,达到41位;十亿美金级企业家增加 268位,高达1021位。前三位身家都超过4000亿,3000亿区间有宁德时代曾毓群、小米雷军、网易丁磊、拼多多黄峥。2000亿区间则有美的何享健、香港李嘉诚、吉利李书福、阿里巴巴马云。 过去一年财富增长最多的是雷军,小米汽车的成功让小米打通任督二脉,带动空调、手机业务狂飙,雷军一年财富增长1960亿,而王传福把比亚迪做到电动汽车世界第一,身家1800亿还不如雷军一年增量。 泡泡玛特王宁、寒武纪陈天石去年财富分别增长1545亿、1480亿,一年时间就强势成为顶级富豪。泡泡玛特王宁和寒武纪陈天石的财富增长,展现了“情绪经济”与“硬科技”两条截然不同但都极具代表性的创富路径。 王宁的成功,揭示了在物质丰裕时代,为情感、认同感、社交体验付费已成为重要的消费动力。陈天石的崛起,则深度契合了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解决“卡脖子”技术的宏观方向,其财富积累伴随着实实在在的技术突破和业绩兑现 。 刚刚被特朗普赦免的币安创始人赵长鹏也出现在了胡润富豪榜中,但财富只有1900亿,显然严重低估了。赵长鹏在2021年底曾经登顶华人首富,身家高达941亿美元,进入全球十大富豪之列。 之后赵长鹏虽然面对一系列法律诉讼和罚款,并曾在2023年底被美国司法部罚款43.5亿美元,但币安作为全球最大的
      390评论
      举报
      2025胡润富豪榜出炉,钟睒睒连续第四次成为首富,雷军一年财富增长1960亿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10-11

      宗馥莉转战娃小宗,宗泽后强推娃小智,原有“娃哈哈”一分为三?

      宗馥莉突然从娃哈哈辞职,令大部分吃瓜群众非常意外。从今年7月突然冒出三个同父异母弟妹就遗产继承起诉宗馥莉后,娃哈哈的这场豪门继承大戏就一直精彩纷呈。 宗馥莉的辞职肯定会是娃哈哈继承风波中的一个关键转折点,这不仅是公司管理层的变动,更会直接改变当前遗产争夺案的格局和力量对比,宗馥莉在谈判中的地位和实际影响力也会被显著削弱。 离开娃哈哈后,宗馥莉不再能通过掌握公司运营来影响资产的价值的或发展方向,在与国资股东、弟妹方进行谈判时,少了一个重要的筹码。无论是香港还是杭州的法院在遗产案审理中,当事人是否稳定地掌控家族企业,也都是法官考量其管理能力和资产安排合理性的重要因素。 娃哈哈集团当前股权结构三足鼎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股46%,宗馥莉持股29.4%,娃哈哈职工持股会持股24.6%。 在宗庆后时代,职工持股会完全站在宗庆后一边,大股东上城国资也没有干预过娃哈哈经营。但宗馥莉能够继承宗庆后的股权,却无法继承宗庆后对职工持股会和国资的影响力。娃哈哈集团的经营权并没有继承的法理支持。这也是宗馥莉两次辞职的根源所在。 第一次辞职发生在2024年7月,显然当时宗馥莉就已经无法在集团层面获得另外两大股东的支持,出局只是迟早的事情。当时宗馥莉以退为进,而宗庆后刚去世,无论是职工持股会还是上城国资,也都不方便直接撕破脸,只能低姿态让步。 但一年时间过去,双方的矛盾不断激化。尤其是三个弟妹的信托案事发,宗庆后的一妻一女一布鞋人设坍塌,导致维系娃哈哈集团董事会和谐、国资隐忍的体面被打破。 在这之后,宗馥莉更是想瞒天过海把娃哈哈商标打包转让给个人名下公司,幸好被国资发现及时叫停。到这一步,国资就不可避免地要走向前台了。 娃哈哈职工持股会反对宗馥莉,直接决定了宗馥莉的出局。宗庆后在2018年按每股2.1元回购员工股,价格明显偏低,但当时承诺后续会继续分红。而宗馥莉接班后,认为股份已经
      575评论
      举报
      宗馥莉转战娃小宗,宗泽后强推娃小智,原有“娃哈哈”一分为三?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10-10

      宗馥莉辞职,国资闪电出手,宗家彻底从娃哈哈出局?

      娃哈哈的消息真是一天一个样,前几天先传出宗馥莉心腹严学峰被调查,接着传宗馥莉等高管被带走调查,昨天还看到辟谣,说宗馥莉在正常上班,今天还看到说严学峰已经回到娃哈哈上班。 到了晚上,就看到第一财经这个新闻,宗馥莉已经从娃哈哈集团辞职,一次性辞去公司法人代表、董事和董事长,并且已经通过相关程序。这看着像是彻底出局的意思。 去年宗庆后去世后,宗馥莉也闹过辞职,但也只是请辞副董事长、总经理职位,没走程序,算是以退为进,而这次突然间程序都走完了。大股东上城区国资出手后果然雷厉风行,最短时间尘埃落定。 去年宗庆后去世以来,长公主宗馥莉动作眼花缭乱,先是把宗庆后的家族亲戚们和杜建英参股的工厂都赶出娃哈哈供应链,让娃哈哈集团员工改跟宗馥莉个人名下的宏胜集团签劳动合同。年初还差点把娃哈哈的商标权从娃哈哈集团转让给自己,幸亏国资及时叫停,不然整个娃哈哈就跟国资没有关系了。近期不少娃哈哈集团的下属工厂突然被告知不能再使用娃哈哈品牌,宗馥莉也要求明年开始用娃小宗替代娃哈哈品牌。国资大股东要是再不行动,娃哈哈集团就会被彻底掏空,造成上千亿国有资产流失。杭州国资从宗庆后时代就没有介入过娃哈哈经营,此次以纪检委名义调查,也显示出国资大股东有想要拿回娃哈哈经营权的想法。 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前些天的传言宗馥莉心腹严学峰被立案调查,乃至宗馥莉和娃哈哈几十名高管被带走调查,应该都可以坐实了。从宗庆后时代,宗家就开始在娃哈哈体系外布局,如今体外资产远超娃哈哈集团体内,要是追究国有资产流失,这笔账算起来都吓人,几百亿都打不住。 不过娃哈哈的继承风波肯定没有结束,宗馥莉和同父异母弟妹的财产继承案件、宗馥莉和娃哈哈员工持股平台的法律纠纷、娃哈哈集团和宏胜集团之间的财产和业务分割,娃哈哈后续经营权问题,都还很麻烦。 杭州国资和宗馥莉本人都还需要面对很多棘手的问题。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宗馥莉接班一年多时间,一顿操作猛如虎,却
      398评论
      举报
      宗馥莉辞职,国资闪电出手,宗家彻底从娃哈哈出局?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09-29

      21世纪人才最贵,K签证吸引全球青年科技人才,不该被妖魔化

      中国准备推出K签证,吸引国外青年科技人才。大V卢克文连续发文质疑,还拿印度人来说事。好像我们的K签证,马上就会让大量印度坏人涌入中国一样。 其实大可放心,K签证目标是青年科技人才,移民局在发放签证时会严格审核,判断申请签证的人是不是科技人才。看起来K签证好像门槛低,其实门槛非常高。真正的科技人才,一直是全世界都争抢的对象。 卢克文质疑K签证,把目标指向了本科,觉得本科不算人才。这种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太狭隘了,他自己只是中专学历,不也很成功,一年赚几千万,公司下属一堆名校研究生。 美国很多科技富豪还都是大学辍学,这里面甚至包括了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埃里森等人。K签证面向本科以上学历,一点问题都没有。 学术研究本科学历需要继续深造,但企业里工程实践本科学历足够了。学历只是基本条件,跟能不能拿到签证没有必然联系,签证部门肯定会认真审核是否是我们需要的科技人才。 我们要吸引的国外青年科技人才,当然不只是印度人。欧美澳、亚洲其他国家的青年科技人才也在其列。只不过印度和我们中国一样,由于人口数量庞大,成为主要讨论对象。 大家都知道印度理工学院,印度和中国一样是人口大国,印度在理工科教育上也很成功,从印度贫民窟里脱颖而出,奋斗成功的青年科技人才,也值得中国引进。 其实很多国人不了解,现在美国的科技企业,基本靠印度和中国的工程师在支撑。尤其是印度工程师对美国科技行业乃至整体经济的重要性,已经达到了不可或缺的程度。 他们不仅是技术领域重要的劳动力,更已经进入核心决策层,深刻影响着美国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印度裔约占硅谷工程师的三分之一,高科技公司CEO的10%,美国H-1B面向外国科技人才的工作签证,超过70%都给了印度人,每年只有10%给了中国人。 2024年美国600家独角兽里,72家由印度裔创办。硅谷三分之一的初创公司由印度裔发起。美国科技巨头微软、谷歌、IBM等CEO都是印度裔。 没有印
      625评论
      举报
      21世纪人才最贵,K签证吸引全球青年科技人才,不该被妖魔化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09-27

      深扒 |AI“国家队”通智科技曲线入主,品茗有望成为具身机器人大脑龙头

      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下属全资产业平台通智科技通过大额协转收购股份。 2025年9月24日,品茗科技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莫绪军、股东李军、陶李义、李继刚及新余灵顺灵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合称“转让方”)与通智清研(北京)科技产业发展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以下简称“通智清研”或“受让方”)共同签署了《关于品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转让协议》(以下简称“《股份转让协议》”),转让方合计向受让方转让其持有的上市公司无限售流通股12,552,212股,占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15.9206%。转让价格为人民币39.504元/股,转让价款合计人民币495,862,582.87元。 从控制权变更到大额协转,更理智和踏实的选择,笔者从金融人士处获悉,相对于买壳的控制权转让,大额协转更适用于业务协同与资产注入。 背后大佬浮出水面,品茗有望成为具身机器人大脑龙头 公开信息显示,收购方通智清研2025年9月5日成立,其实控人是通智人工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下称“通智北京”),由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下称“通研院”)100%持股。                       通研院有七大研究方向:通用视觉、机器人、自然语言、认知计算与常识推理、机器人学习、多智能体、仿真与交互。其院长和法人朱松纯背景显赫,在计算机视觉领域三次获得该领域全球最高奖“马尔奖”,同时担任通研院院长、北京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讲席教授、清华大学基础科学科技讲席教授。 根据公开资料获悉,通研院在智能体和具身智能领域颇有建树,在具身机器人大脑领域对标英伟达thor ,早在24年6月就与宇树合资共建实验室,为宇树提供具身智能大脑算法,并牵头宇树、乐聚等企业共建通智大脑,这是国内目前唯一公开的机器人
      1,078评论
      举报
      深扒 |AI“国家队”通智科技曲线入主,品茗有望成为具身机器人大脑龙头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09-27

      8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由7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

      8月份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由上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原因主要来自反内卷政策。通过抑制低价恶性竞争,工业品的整体价格压力得到缓解,企业的合理利润空间开始修复。 随着政策持续发力,一些长期深陷“内卷”泥潭的行业已经出现了积极的“纠偏”信号。8月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由7月的环比下降0.2%转为持平,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下行态势。 部分能源和原材料价格由降转涨,如煤炭加工价格环比大幅上涨9.7%。水泥、光伏、玻璃、纯碱、有色金属等大宗商品价格大幅反弹。消费品以旧换新等促消费政策对汽车、家电等行业价格形成一定支撑。同时服务价格同比上涨0.6%,涨幅连续扩大,内需正在温和修复。 同时,经济结构转型带来的积极力量也不容忽视。集成电路、智能穿戴设备等高端制造业价格保持上涨,显示产业升级趋势良好。这也提振了工业企业的利润。 1-8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6929.7亿元,同比增长0.9%。1—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156.5亿元,同比下降1.7%;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34931.9亿元,增长1.1%;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723.6亿元,增长0.9%;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3076.1亿元,增长3.3%。 拿前7个月数据做比较。1—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0203.5亿元,同比下降1.7%。8月份增量为6726.2亿元。 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2823.4亿元,同比下降7.5%。8月份增量为2333.1亿元;股份制企业实现利润总额29742.5亿元,下降2.8%。8月份增量为额5189.4亿元;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0216.7亿元,增长1.8%,8月增量为1506.9亿元;私营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1183.7亿元,增长1.8%,8月增
      495评论
      举报
      8月规模以上企业利润同比由7月下降1.5%,转为增长20.4%
    • 产业经济观察产业经济观察
      ·07-19

      字节跳动是怎样在BAT三巨头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

      以下内容来自网络:
      384评论
      举报
      字节跳动是怎样在BAT三巨头的眼皮底下发展起来的?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