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施亮

人生如棋善思者稳操胜券

IP属地:广东
    • 郭施亮郭施亮
      ·07-28

      有公募基金喊出万点论,中国股市会从反弹演变成反转行情吗?

          此前,有市场传出了某券商喊出了上证指数8000点的目标,但随后该券商进行了澄清。近期,在同泰基金的内部交流会上,提出了仰望1万点牛市星空,但考虑到内部交流会,未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无论是8000点还是10000点的上涨目标,按照目前沪指不足3600点的点位来看,依然是一个非常遥远的目标。     截至目前,沪深北市场的总市值约为100万亿元人民币。如果沪深市场在现有的基础上翻一倍,也就是沪指7200点,总市值将达到200万亿元人民币。再往乐观的方向思考,如果沪指达到1万点,沪深北市场的总市值可能达到250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约为35万亿美元的市值。从最新美国股市的总市值分析,目前美股市场的总市值约为60万亿美元,目前中国股市的总市值约为14万亿美元。     券商机构、基金机构先后提出了万点论的观点,到底是噱头还是有依有据的分析呢?     我们先从当前的市场环境分析,沪指上周一度突破3600点,距离去年最高位仅有70点的空间。遗憾的是,沪指最终未能成功收在3600点之上。     沪指成功站稳3500点上方的位置,并视为成功突破了A股长期处于3000点至3500点的大箱体区间。在股市选择向上突破之际,在市场看来,也许A股市场已经迎来了新的春天。     在外部环境上,下半年美联储降息的概率显著提升,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通道,那么很可能会推动新兴市场资产估值体系的修复。上半年美国反复无常的政策已基本上被市场所消化,即使下半年美国再次出台突发政策,但对市场的影响也会变得比较有限了。     在内
      563评论
      举报
      有公募基金喊出万点论,中国股市会从反弹演变成反转行情吗?
    • 郭施亮郭施亮
      ·07-02

      临近3500点,A股IPO受理加速推进,该如何解读?

          在A股上半年收官之际,沪指再度发力,并逐渐接近3500点的整数关口位置。但是,在市场即将挑战3500点关口之际,有两个细节值得我们去关注。     第一个细节,今年6月份A股市场的IPO受理显著提速,在6月30日当天,A股有41家IPO获得受理。在整个6月份,A股单月受理的IPO数量多达150家,占上半年总量超过85%。第二个细节,截至今年6月30日,A股总市值已经突破100万亿元人民币,正式进入百万亿市值的规模水平。     从IPO受理提速的细节分析,新受理的公司集中在北交所市场。以6月30日的新受理IPO为例,在41家新增受理名单中,北交所占了32家,科创板占了5家,深交所占了4家。由此可见,在新增受理企业的分布情况分析,北交所市场占了大头,北交所市场成为了A股市场新增股票的主力军。     在我们过多关注沪深主板市场走势的背后,其实今年以来股市行情表现最佳的市场,应该是北交所市场了。以北证50为例,今年以来北证50指数大涨40.40%,上半年的涨幅显著强于沪深主板和创业板指,也比港股市场的走势更加强势。在北交所市场逐渐具有赚钱效应的背景下,北交所市场的融资能力开始提速。     截至7月1日,北交所市场上市公司总数为268家,总市值接近8500亿元。按照今年的IPO受理速度以及北交所市场的股价表现,2025年末北交所市场有机会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的市值规模。在北交所市场持续保持赚钱效应的背景下,北交所新增IPO受理数量大增,也就不奇怪了。     除了北交所市场的融资需求外,每年6月份基本上属于IPO的受理高峰期。究其原因,
      1,747评论
      举报
      临近3500点,A股IPO受理加速推进,该如何解读?
    • 郭施亮郭施亮
      ·06-27

      小米美股ADR盘中大涨超过10%,小米做对了什么?

          小米首款SUV车型正式发布,3分钟大定突破20万台,一小时大定突破28.90万台,这个数据让市场感到意外。试想一下,上市14个月的小米SU7,累计销量为25万辆,已经成为了20万元以上车型的销量冠军,如今首款SUV车型的发布,短短一小时已经超过了小米SU7的14个月销量,这个数据让人眼前一亮。     受到亮眼的大定数据影响,小米美股ADR股价大涨超过10%,盘中股价突破40美元,总市值也突破了2000亿美元,相当于近1.6万亿的港元市值。     与小定不同,大定是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当你交了这一笔定金之后,也就是不能退了。退一步说,即使有部分车主最终后悔下定,但按照悲观的执行率50%计算,也有14万辆以上的执行定单,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     所以,这一次小米汽车大定数据创新高,确实具有不一般的影响意义。一小时的大定数据超过了SU7的14个月累计销量,也足以看到了小米首款SUV的独特魅力。     小米首款SUV大卖,小米美股ADR股价大涨,小米到底做对了什么?     在这一次小米YU7正式上市之前,市场已经对YU7的定价产生出激烈的讨论。然而,YU7的定价迟迟未见发布,也吊足了消费者的胃口。好不容易等到了YU7的定价发布时间点,小米直接报出了25.35万元起的价格,较特斯拉的Model Y便宜了一万元,相当于直接与特斯拉Model Y争夺市场。     这一次小米YU7的前期准备工作充足,当正式定价浮出水面之际,市场的反响也是非常热闹的。25.35万元起的价格,对车主们来说,还是具
      1.28万评论
      举报
      小米美股ADR盘中大涨超过10%,小米做对了什么?
    • 郭施亮郭施亮
      ·06-17

      高盛看好的中国十巨头,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美股市场有“七巨头”,高盛也给中国股票市场列出了“民营企业十巨头”的名单,它们分别是腾讯、阿里、小米、比亚迪、美团、网易、美的、恒瑞、携程和安踏。那么,为什么高盛看好这十家中国公司?     2025年,对港股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年份。在这一年里,港股市场罕见走出了牛冠全球的行情,港股市场成为了上半年表现最亮眼的股票市场之一。在良好的赚钱效应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外资资金开始流向港股市场,并为港股市场带来了可观的增量流动性。大量增量资金流向港股市场,这些资金又会流向哪些公司呢?     高盛列出了中国十巨头公司,相当于为这些增量资金指明了投资方向,为它们投资港股市场做出了一个具体的投资参考。     从这十家中国公司分析,都属于中国民营企业的优秀企业代表。其中,腾讯、阿里、美团、网易、携程代表的是互联网科技领域。比亚迪、美的、安踏代表的是传统制造业领域,而且它们都是与时俱进带有科技基因的制造业巨头。恒瑞医药代表的是医药生物巨头,而且在创新药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高盛选出的十家中国公司,均属于行业龙头公司,在某一行业领域中,具有很强的话语权与影响力,龙头地位在短时间内难以撼动。与此同时,这十家中国公司均实现了赴港上市,与A股市场相比,港股市场更方便外资的投资,容易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长期投资、战略投资。     截至目前,高盛选出的中国十巨头的总市值高达1.6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10万亿人民币的总市值规模,在股票市场中,已经占有比较高的市场权重,市场影响力非常大。     除了上述因素外,高
      4,8201
      举报
      高盛看好的中国十巨头,有哪些与众不同的地方?
    • 郭施亮郭施亮
      ·06-09

      中央汇金成8家金融机构实控人,对A股有哪些影响?

          中央汇金成为8家金融机构实控人,分别包括长城国瑞证券、东兴证券、信达证券、东兴基金、信达澳亚基金、长城期货、东兴期货、信达期货等公司,牵涉到证券、基金、期货等领域。     在此之前,在今年2月份,包括中国信达、东方资产与长城资产等三家全国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以及中证金融,已分别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拟通过无偿划转的方式,将所持的公司股份全部划转至汇金。     2025年,成为了汇金大扩容的重要年份,目前汇金旗下的证券公司多达8家,同时汇金实控的领域也扩容至基金、期货等,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金融航母”。     汇金不断扩容背后,对A股市场来说,影响也是显著的,具体体现在几方面。     第一个影响体现在越来越多的头部公司、次头部公司的实控人变成了汇金,汇金金融版图的不断扩大,未来可能会加快金融行业的并购重组进程,通过汇金牵头,促使金融行业的强强联合、做大做强。     考虑到现在汇金控股的公司越来越多、牵涉的行业领域也越来越广,未来除了推进行业内的并购重组外,可能还会推进跨行业领域的并购重组,为股票市场释放出更多的并购红利。     第二个影响体现在汇金的规模体量越来越大,对A股头部公司的价格话语权进一步提升。     从汇金控股的上市公司分析,基本上属于行业巨头、行业龙头公司,这些公司在A股市场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汇金成为这些头部公司的实控人,成为了稳定上市公司股票价格的定海神针,也逐渐提升了这些上
      2,377评论
      举报
      中央汇金成8家金融机构实控人,对A股有哪些影响?
    • 郭施亮郭施亮
      ·05-24

      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港股领涨全球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从去年的美的集团到今年的宁德时代和恒瑞医药,巨头企业纷纷选择赴港上市。从巨头企业上市首日的市场表现分析,基本上呈现出大幅攀升的走势。     以港股宁德时代为例,上市首日股价大涨16.43%。截至5月22日,港股宁德时代仍然较A股市场出现了12%左右的溢价率。以刚刚上市的恒瑞医药为例,港股暗盘大涨33.6%,与A股市场的折溢价率缩小至不足3%的水平。从恒瑞医药的港股发行定价分析,即使按照价格上限定价,较A股折价高达25%左右,但依然难挡市场追涨的热情,较大的折价空间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好的修复。     除了上述两家大型企业的IPO之外,自今年4月份以来,港股新股市场基本上呈现出普遍上涨的局面。在今年的4月、5月,在港股新股市场中,除了绿茶集团上市首日收跌之外,其它的新股均收涨,涨幅最高的新股,首日涨幅超过100%,其余大部分的新股上市首日平均涨幅在20%至40%之间。     有一组公开数据值得大家关注。根据公开数据显示,从今年1月1日至5月20日,港股IPO募资规模达到了600亿港元,较去年大幅增长了6倍左右,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名。     在港股IPO募资额重回全球首位的背后,今年以来港股市场的走势并未因IPO募资额的大幅提升而出现疲软低迷的走势,反而走出了可观的上涨行情。截至5月22日,恒生指数年内涨幅为17.37%,恒生科技指数的年内涨幅为17.54%。从今年港股市场的年内表现分析,不仅比A股市场强势,而且还比美股市场强势,港股市场再次成为全球资本关注的焦点。     全球资本把目光再次聚焦港股市场,一方面是港股市
      7,5281
      举报
      港股IPO募资额跃居全球第一,港股领涨全球的背后逻辑是什么?
    • 郭施亮郭施亮
      ·05-16

      “AI+云”成为阿里业绩增长新引擎,阿里估值定价体系正在发生改变

          聚焦阿里Q4财报,“AI+云”成为业绩增长的新引擎,在AI时代下,阿里再次引领行业的快速发展,科技竞争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从消息面显示,阿里巴巴发布了25财年Q4以及全年的财报数据。从这一份财报数据分析,阿里的科技实力再度大幅提升,“AI+云”成为公司业绩新的增长引擎。     其中,从细分数据显示,阿里的AI收入已经连续七季度实现三位数增长,阿里云收入同比增长18%,“AI+云”的业绩持续提升,反映出阿里的科技实力进一步增强。近年来阿里持续发力加码AI,阿里已经在AI领域取得了实质性的发展成果。     在AI时代下,作为科技巨头的阿里巴巴,近年来在AI领域上持续发力,近年来阿里积极展现出它的AI竞争力。     与其他企业相比,阿里在场景落地上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阿里拥有日均1亿包裹智能分拣能力的菜鸟网络,同时拥有本地生活领域的巨头饿了么,通过AI场景落地,进一步提升各主要场景的AI赋能。     在商业化能力上,阿里云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姿态,阿里云的智能年营收屡创新高,AI相关收入的占比持续提升,“AI+云”成为了阿里的业绩增长新引擎。     在研发投入上,阿里持续加码AI投入。阿里正在推动AI在千行百业的加速落地。     展望未来,阿里宣布未来三年将会投入超过3800亿元,用于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与此同时,多个行业头部客户与更多中小企业均与阿里达成AI领域的合作,阿里积极推动AI落地千行百业,体现出阿里在AI时代下的社会责任感
      3,552评论
      举报
      “AI+云”成为阿里业绩增长新引擎,阿里估值定价体系正在发生改变
    • 郭施亮郭施亮
      ·05-15

      宁德时代认购超千亿港元,A股巨头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意欲何为?

          宁德时代的认购总额突破千亿港元,从相关渠道获悉,宁德时代港股IPO的孖展认购倍数已经突破60倍,作为A股的明星企业,宁德时代的市场追捧热情高涨。     据数据显示,宁德时代拟以每股263港元进行定价,以该定价计算,较宁德时代A股最新收盘价折价近8%。在近8%的折价率影响下,也吸引了不少资金参与认购,试图获得宁德时代港股上市后的套利机会。     与宁德时代相比,2024年9月赴港上市的美的集团,认购热度却远不及宁德时代。但是,从当时美的集团的港股定价分析,却颇有诚意。     根据数据显示,美的集团港股的每股发售价格为54.8港元,较当时美的集团A股价格折价了21.5%。     在美的集团港股上市之后,股价大幅拉升,股价一度涨至101港元。如果当时参与认购的投资者持有至最高位,短短一个月时间,就可以获得接近100%的投资利润。     然而,与A股“打新”不同的是,港股“打新”的规则有所不同。即使投资者成功中签,也未必可以保证中签赚钱。港股新股的上市表现,不仅与公司发行定价、所处的估值水平有关,而且还与市场环境好坏、基石阵容情况等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     从A股巨头公司多年来赴港上市的表现来看,上市首日基本上没有太亮眼的股价表现,港股上市首日的表现如何,将会从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同期A股股价的表现情况。     从美的集团、顺丰控股,再到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巨头公司的赴港上市,从这些巨头公司的基本面分析,公司基本上处于“不差钱”的状态,而且财
      3,174评论
      举报
      宁德时代认购超千亿港元,A股巨头公司纷纷赴港上市意欲何为?
    • 郭施亮郭施亮
      ·05-12

      公募基金新规出炉,基金经理考核权重调整,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看到一组公开数据,截至25年1月底,我国境内公募基金管理机构有163家,公募基金的资产净值达到31.93万亿元。30万亿以上的公募基金规模,如何进行规范运作,将会对整个A股市场的运行走向有着重要的影响。     5月7日,《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出炉,意味着我国公募基金将面临着重要性的改革。与以往相比,这一次公募行业的改革力度很大,特别对基金经理的投资风格、薪酬待遇有着重要的影响。     这一次的公募基金改革新规,到底有哪些看点呢?我总结了一下,主要强调了以下几点。     例如,基金公司全面建立以基金投资收益为核心的考核体系,适当降低规模排名、收入利润等经营性指标的考核权重。     例如,调整基金经理的考核标准,基金产品业绩指标权重不低于80%。     例如,在管理费率设置上,将会根据投资者持有期间产品业绩表现适用差异化的管理费率。与此同时,建立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与投资者利益形成一致。     除此以外,还会考虑合理调降公募基金的认申购费和销售服务费等,进一步降低投资者的投资成本。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公募基金往往过分追求基金管理规模的增长,因为基金管理规模的大小,与基金经理、基金管理团队的薪酬待遇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性。然而,在基金过分追求管理规模的同时,却疏忽了投资者的盈亏问题,导致不少投资者的持有体验并不佳。     针对公募基金而言,随着管理规模的不断变化,基金的投资风格、资产配置
      3,661评论
      举报
      公募基金新规出炉,基金经理考核权重调整,对投资者有什么影响?
    • 郭施亮郭施亮
      ·05-06

      伯克希尔罕见大跌逾5%,巴菲特卸任CEO对伯克希尔意味着什么?

          巴菲特官宣今年底卸任CEO,即使之前市场早有预期,但当巴菲特宣布了退休的计划后,大家还是感到了震惊。反映在二级市场上,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大幅下跌,收盘时股价大跌超过5%。     巴菲特与芒格先生,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灵魂人物。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对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经营管理、投资决策造成比较大的影响。随着芒格先生的离世,巴菲特成为了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定海神针。有着“股神”称号的巴菲特,在全球范围内有着一批忠实粉丝,每一年的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都会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数万名股东参与,足以看到巴菲特的影响力。     巴菲特官宣年底卸任CEO,但并非完全退出伯克希尔哈撒韦,而是继续担任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即使如此,市场依然解读为利空消息,伯克希尔股价大跌超过5%,市场对格雷格·阿贝尔的经营管理能力、资产配置能力仍然没有充分的了解,对格雷格·阿贝尔时代保持了谨慎的态度。     随着巴菲特卸任公司CEO,那么将意味着未来公司的经营决策将会由格雷格·阿贝尔主导,并且由2026年1月1日起生效。伯克希尔哈撒韦将会在明年开始正式迎来格雷格·阿贝尔时代。     面对公司新老交替的关键时刻,伯克希尔哈撒韦正面临着经营过渡期,格雷格·阿贝尔会是巴菲特经营管理、投资决策的传承还是另辟蹊径,无疑是市场比较关心的事情。在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价大跌超过5%的背后,更多反映出市场资金复杂的心态,也是对未来公司发展前景未明的态度。     从1965年开始,巴菲特执掌伯克希尔哈撒韦超过60年的时间。在巴菲特的执掌下,伯克希尔哈撒韦的股价屡创历史新高。60年来,伯
      4,161评论
      举报
      伯克希尔罕见大跌逾5%,巴菲特卸任CEO对伯克希尔意味着什么?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