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GPT
登录
注册
科技新知
以犀利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解读科技、互联网商业动态。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1,134
帖子 · 1,134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15:18
小米站上“开始硬核质变”的新起点:玄戒O1、小米YU7正式亮相,未来五年研发投入2000亿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正式发布,同时带来三款搭载玄戒芯片的产品小米15S Pro、小米Pad 7 Ultra和Xiaomi Watch S4「15周年纪念版」,作为小米创业15周年的献礼之作。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也在发布会首次亮相,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小米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包括小米Civi 5 Pro、米家空调Pro、米家冰箱Pro 法式平嵌、米家双区洗衣机Pro、米家净水器Pro 双出水、小米电视S Mini LED系列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也在发布会重磅首发。 据了解,玄戒O1是小米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nm旗舰SoC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大陆在3nm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YU7是小米汽车首款SUV,以先进设计、先进科技、先进人机交互、先进安全,重新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豪华高性能SUV」。 从手机、AIoT、汽车到芯片,过去十五年,小米从一家小创业公司起步,一路成长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站上开始硬核质变的新起点。雷军表示:“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后来者,也是追赶者,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 据悉,三款搭载小米自研玄戒芯片的新品已正式上市。小米15S Pro共有龙鳞纤维版、远空蓝两个材质版本,其中16GB+512GB售价5499元,16GB+1TB售价5999元;小米Pad7 Ultra共有黑色、迷雾灰紫色两款配色,12GB+256GB售价5699元,12GB+512GB售价5999元(柔光屏版6599元),16GB+1TB
看
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小米站上“开始硬核质变”的新起点:玄戒O1、小米YU7正式亮相,未来五年研发投入2000亿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5-10
奇瑞赴港,补短扬长
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江蓠编辑丨樱木主编丨九黎 奇瑞多年未圆的IPO梦,近期又被传出新进度。 5月6日,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汽车寻求香港IPO筹资约15亿美元。在早些时候的2月底,奇瑞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这是自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未果后,奇瑞的第六次上市征程。作为一家销量和知名度都属于国内头部梯队的车企,奇瑞二十余年来多次谋求上市而不得,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难以凑齐的遗憾,也缘于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和阻碍,如股权结构、盈利低谷、金融危机等。 当然,商业史上最朴素的生存法则,往往藏在财务报表的加减乘除里。奇瑞此次谋求上市的信心,除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外,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其业绩支撑。 据公司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奇瑞的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1632.05亿元、1821.54亿元。在利润方面,奇瑞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22年、2023年年度利润增长率近80%。 在销量方面,2025年1-4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820,785辆,同比增长15.3%;累计出口汽车343,203辆,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24,629辆,同比增长140.7%。(文中汽车销量数据来自奇瑞汽车公众号销量快报) 除此之外,此次选择赴港IPO,还隐藏着奇瑞在汽车行业竞争新格局下的新野望。 谈及当前国内汽车行业,新能源和出海是两大关键词。奇瑞在乘用车出口方面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但在新能源转型布局上步伐较慢。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即使是其引以为傲的汽车出口方面,对面比亚迪等涨势迅猛的新能源车企,也很难高枕无忧。 选择赴港上市,公司剑指更鲜明的国际化标签和更多元的融资渠道,主要目的或许可概括为两个:扬长和补短。既要在出海方面维持领先地位避免被赶超,又要补齐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短板。 但消息称,奇瑞本次港股IPO不会有外资
看
17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奇瑞赴港,补短扬长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4-30
在通义App实测Qwen3,这可能是2025年上半年最强大模型
原创@科技新知AI新科技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2025年4月29日凌晨,阿里突然开源了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下称千问3)。这个被开发者称为「全球最强开源」的模型家族,一夜之间就刷屏了整个AI圈,并且和前一代千问系列模型一样,千问3的发布也是满屏的好评。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混合推理"能力的开源模型,千问3不仅达到了36万亿token的训练数据量,还支持119种语言和方言。通过混合专家(MoE)架构与混合推理机制的深度整合,在参数效率与任务适应性层面实现双重突破。 而在数学证明、代码生成等核心基准测试中,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性能与DeepSeek-R1、o1、o3-mini、Grok-3 和 Gemini-2.5-Pro 等全球顶尖模型表现相当。 纸面数据这么强的模型,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目前通义App以及通义网页版(www.tongyi.com)已经全面上线千问3,我们也通过通义App的“千问大模型”智能体(默认搭载Qwen3-235B-A22B模型)进行了文字陷阱、逻辑思维、文案创作、信息获取再创作等多轮测试,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 今年高考,国产AI要拿高分了 首先为了保证测试的是千问3更为纯粹的逻辑以及推理能力,我们在测试前将联网功能进行了关闭,并且仅使用旗舰模型进行测试。 我们先用了两道经典的大模型测试问题为其“开开胃”:9.8和9.11谁大以及strawberry中有几个r,千问3均能直接果断的给出推理过程和答案,并且指出了常见误区以及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证明答案的正确性。 随后我们又向千问3提出了此前难倒众多大模型的国内小学奥赛题目: 奥利弗周五摘了 44 个猕猴桃,周六摘了 58 个,周日摘的数量是周五的两倍,不过有5个更小一些。问奥利弗一共摘了多少个猕猴桃? 这道题目是北京海淀一所小学二年级的问题,逻辑很简单,不需要多么复
看
1,20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在通义App实测Qwen3,这可能是2025年上半年最强大模型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4-30
理想MEGA,破茧再生?
原创@科技新知 新能源车组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主木 主编丨九黎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李想带着回炉升级后的理想MEGA,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与去年理想MEGA首发前夕的高调相比,如今的李想多了一份沉稳。 “非常值得看的视频,乔布斯在的话,苹果汽车应该就是这样的。”彼时的李想在朋友圈发布理想MEGA的预告宣传片时如此配文,颇有一副“教苹果造车”的姿态。 可惜天不遂人愿。理想MEGA后来所陷入的舆论漩涡,不仅是李想及其团队始料未及,让外界看来也颇有些阴差阳错。为了降低风阻系数而稍显大胆前卫的子弹头外观设计,竟被好事者通过修图恶搞为神似“灵车”的模样,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关键在于,理想旗下其他车型的总销量似乎也受到MEGA牵连,从2024年3月的3,229辆大幅度回落到4月的1,145辆。官方披露理想MEGA在过去12个月的月均销量为1100余辆,坦诚没有达到月销8000辆的目标预期。“首要责任人”李想也一度告别“微博之王”的身份,宣布闭关潜心复盘。 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有人问及理想后续M系列纯电SUV的产品规划,李想直言道,“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 如今承诺之期已到,理想MEGA的Ultra智能焕新版和Home家庭特别版,果然如约而至。表面上,这是李想对过去失利的一次补救,背后实则是其在高端纯电MPV市场的二次攻坚,也引发了人们对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诸多遐想。 被雷军认可的试验品 回到去年理想MEGA正式上市的3月,作为首席产品经理在理想ONE和L系列上连续收获成功的李想,理所应当地认为,MEGA将是理想汽车下一个爆品,有信心成为5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第一的产品。 然而,第一次滑铁卢到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受负面舆论病毒式传播的影响,理想MEGA上市的72小时内,全国大定订单约3218辆,退订量却高达1
看
29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理想MEGA,破茧再生?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4-28
比亚迪在智能化上,想再赢一次?
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早在2023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率性直言:“无人驾驶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彼时让行业对这家新能源巨头的智能化布局产生一丝质疑。 然而仅仅两年后,比亚迪却以“全民智驾”战略高调入场,宣布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探至10万元级车型,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60%以上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系统。 如此大的“战略急转弯”,速度上确实比同行快上太多,这也导致没有太多人愿意相信其智驾真实水平,毕竟在成本仍不是白菜价的现在,整车的价格一定程度还是代表了其智驾能力。 不过,近期比亚迪传出在新技术研究院完成新一轮整合,再度猛攻“智能化”,试图摆脱供应商将城区NOA做成标配。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上半场,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成为全球销量冠军;来到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又以“技术平权”为口号,试图用垂直整合、自研技术、低价策略和全球化布局,再次定义行业规则。只是,这场战役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它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比亚迪打响NOA高地攻坚战 去年,比亚迪先后孵化了天璇、天狼两个智驾团队。其中,天璇团队由比亚迪自研感知小组负责人许凌云负责,面向高阶方案;天狼团队由比亚迪第五事业部前软件中心总监李锋负责,面向中低阶方案。 不过到了年底的11月初,有消息传出,天璇团队负责人许凌云提出离职,天狼、天璇合并统一为自研智驾部门,由李锋负责。 而据「零点十克」的消息,比亚迪近期在智能化领域又进行了一轮技术研发和业务整合。 软件层面,原有座舱部门2000余人(DiLink系统团队)加入天狼团队,超4000人由李锋主管,负责比亚迪智能化相关的所有自研软件业务。硬件层面,座舱、智驾域控相关硬件、底软等业务统一向规划院(已更名为新技术研究院)智驾中心负责人韩冰汇报,整合后团队规模超2500人。 毋庸置疑,如果融合举动属实,就将
看
49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比亚迪在智能化上,想再赢一次?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4-17
小米风波后,新能源车企仍在竞夺“智驾一哥”
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江蓠 主编丨九黎 舆论逐渐回归平静的新能源车圈,最近又起了波澜。 4月14日,有消息称,小鹏汽车自研的AI智驾芯片将于今年二季度正式量产上市,首发搭载于小鹏的全新车型。加上之前3月底,蔚来宣布自研芯片神玑NX9031可能会在et9上搭载,这意味着,新势力在智驾方向上仍在加速。 与此同时的另一面,4月11日,风口浪尖的小米,再次对外公布了一起事故详情,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于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376省道,在驾驶员(经查非车主本人)手动驾驶状态行驶过程中,与一辆电动二轮车发生碰撞。 小米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给狂飙中的新能源车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智驾趋势发展并未因为头部车企的事故而停止,而另一方面,安全性的拷问似乎仍让人充满疑惑。两者矛盾之下,如何看待当下的智驾,特别是以智驾为主要卖点的车企,仍然是一道值得纠结的难题。 2025年1月25日,雷军开启龙年收官直播。当天下午1点48分,雷军的抖音直播间突然遭到封禁。随后两天,余承东在“自驾回安徽老家过年”的直播中,其抖音直播间也被封禁。 随后,就传出了抖音因“边开车边直播”违规而掐断直播的传言,但据猜测,更直接的原因,也许是之前多场直播时,两位大佬为了测试智驾而进行的较为激进的开车方式,正在影响着无数普通消费者。 但仅是这种程度的降温,似乎仍然难以让企业停下来思考安全性的重要。流量与差异化的溢价仍让许多车企选择“铤而走险”。 在车企在宣传中,大量的非官方自创词语被应用,比如“准L3”、“L2.9”等,也在有意无意地“误导”着消费者。在小鹏等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的车企营销中,也大量的使用如“零接管”等词汇,而若忽视频发的事故,不断攀升的安全数据与渗透率,似乎成了车企有力的证据。 在未成熟的技术领域,却堆积大量营销资源,内卷的车企,无形中让智驾陷入到了营销流量、安全性与技术成熟的不可能三
看
63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小米风波后,新能源车企仍在竞夺“智驾一哥”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4-02
OceanBase生态2.0:如何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栀子 主编丨九黎 2020年,蚂蚁集团的一个决定曾让业界注目——将自主研发的OceanBase数据库独立运营。当时,很多人好奇:这个承载着TPC-C世界纪录荣誉的产品为何要走出舒适区? 五年后的今天,答案已然清晰:OceanBase不仅完成了从技术产品到商业实体的蜕变转身,更构建起包含1200家合作伙伴的生态体系。当国产数据库竞争进入决赛期,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个国产数据库标杆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落子?OceanBase又将如何续写它的成长故事? “三分天下有其一”:OceanBase的生态棋局 “十四五”期间,国产数据库行业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升级。随着企业数字化升级和国测名单的公布,市场资源加速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厂商倾斜。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国产数据库厂商数量较2020年缩减超30%,而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突破60%。 显然,OceanBase在这场激战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多次打破TPC-C世界纪录,还连续4年实现客户数100%增长,目前OceanBase已拥有超过1200家合作伙伴,客户数突破2000家,开放了90%技术服务能力,其中核心经销商超过100家,千万级营收的专有云伙伴超过10家。 从0到1阶段,OceanBase用实战成绩证明了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也证明了带合作伙伴一起“吃肉喝汤”,完全没有问题。然而下一场决战局,OceanBase发力点到底在哪里,如何布局? 从单一技术比拼到更庞大的生态布局,显然是OceanBase为未来之战谋划的一盘大棋。过去五年,OceanBase把策略定位在“开放”和“蓄势”,当一步步用技术验证攒足了底气,当竞争从大浪淘沙走向深水区博弈,当市场需求全面爆发、国产升级势不可挡的情况下,单靠技术优势已难以支撑企业的持续竞争,OceanBase的野心也绝对不满足于只当一个行业领跑者。CEO杨冰对
看
649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OceanBase生态2.0:如何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4-01
荣米OV的“系统危机”
@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主编丨九黎 谷歌一纸通告,让平静多年的安卓生态掀起了阵阵涟漪。 谷歌正式宣布逐步停止维护安卓开源项目(AOSP),将核心开发转向内部闭源分支。这一决策打破了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维持十余年的开源协作格局。 对于深度依赖安卓的荣米OV等头部厂商而言,表面上通过GMS协议获得的代码授权仍是“安全垫”,但谷歌对生态控制权的强化、商业条款的收紧以及技术迭代的闭源化,正将行业推向“去留抉择”的十字路口。 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调整,更是移动生态话语权的重新洗牌——当开源不再意味着绝对开放,手机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技术自主性与生态依附的平衡。 谷歌还是否能完全信任?未来是否会强化平台控制力和服务生态的统一性?这既是技术自主性考量的分水岭,也是生态重构的契机,荣米OV需要在危机中寻找破局之道。 一次必须重视的变动 如果直接说安卓闭源确实不正确,按照谷歌方面的说法,未来谷歌仍会持续公开新版本Android的完整源代码——例如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Android 16系统,其源代码仍将按惯例公开。 此外,谷歌也将继续公开Android Linux内核分支的源代码。由于该内核分支采用GPLv2协议(强制要求公开源代码),且独立于安卓开源项目(AOSP),因此这一部分不会受此次调整影响。 至于具体原因,谷歌称:“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工作流程变更,以简化Android的开发模式。” 据悉,AOSP年度维护成本高达8.3亿美元,占安卓业务营收的18%,不难看出,谷歌这一动作是能够优化成本的。 从目前各方的反馈来看,谷歌这一举措如若施行对业界带来的短期影响并不显著,本质上谷歌希望优化开发效率并强化对安卓生态的控制,并非完全放弃开源。因此,这对普通用户和主流厂商影响有限,但中小开发者和未合作厂商的生存空间或许会被压缩。 例如,三星的One UI甚至谷歌自家的Pixel UI,都在核心安卓
看
49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荣米OV的“系统危机”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3-28
文远知行获法国无人驾驶牌照,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五国牌照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
3月27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WRD)宣布与法国自动驾驶出行网络运营商beti携手,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下称“牌照”)。 至此,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充分展现了文远知行在技术上具有极强的跨国市场适用性,在运营上具有成熟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法国以严谨的自动驾驶立法体系著称,根据其2019年颁布的PACTE法案,自动驾驶牌照申请必须通过能源与气候总局协调内政部、生态转型部等多个部门的联合审核,相关技术文件、安全预案和运营方案也需经过全面审查与评估。从提出申请到最终获批,文远知行与beti仅耗时3个月,创自动驾驶公司在法国拿牌记录,同时意味着文远知行在技术安全验证、运营方案设计等环节均达到欧洲地区最高标准。 此次牌照允许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以40km/h的时速开展运营活动,这是法国目前批准的时速最高的纯无人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 (法国市民乘坐文远小巴) 2月27日,文远知行联合beti、雷诺集团、Macif,共同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推出了欧洲首个公开道路自动驾驶小巴商业运营项目。而此次牌照的获得正是该项目顺利运营的有力法规保障和政府背书。四方预计在今年7月将实现远程辅助1对多的纯无人商业运营模式。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作为自动驾驶出海标杆和国际化拓展的佼佼者,文远知行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旗下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前装量产产品已落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日本等国家。 (文远知行旗下自动驾驶产品已在多国部署) 文远知行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与各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业务的发展,战略合作伙
看
58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文远知行获法国无人驾驶牌照,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五国牌照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
科技新知
科技新知
·
03-26
从手机到机器人:vivo 凭借用户主义重构科技价值
@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九黎 在科技行业的宏大叙事里,每一次巨头的战略转向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vivo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Lab”, 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同时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这一举动无疑成为业内外的焦点事件。 近几年手机厂商“跨界”并非异事,只是在新能源浪潮之中,多数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车赛道,从车机系统到赋能车企,甚至是整车制造,都能看到手机厂商的影子。vivo这一决策,显得独树一帜。 从技术实力来看,vivo 在电子科技领域积累的深厚底蕴,如芯片研发、影像技术以及AI算法等,足以支撑其在汽车制造领域分一杯羹。 然而,vivo并未盲目跟风这一热门且已经内卷的赛道,而是毅然选择了同样充满挑战但战略更聚焦的机器人领域。这一决策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是一时的冲动,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长远布局?vivo的“底气”在哪? 不盲目跟风,聚焦擅长领域有所为 “汽车厂商造手机属于吃饱了没事干,手机厂商跨界汽车领域是降维打击。”这句在互联网圈广为流传的话揭示了手机厂商的现状。 不少手机厂商凭借在UI、交互和软件工程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庞大的出货量,在汽车领域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尽管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看似水到渠成,但vivo始终对这一内卷的赛道保持谨慎,这并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 vivo认为,只有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的各种场景,包括使用场景、购买场景、生活场景到底怎么样,才能确定vivo的各个产品线以及各个赛道。因此,vivo在研发、创新和产品工程学、技术应用,都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用户导向型创新”的战略布局和方法论。 重视可持续投入和商业闭环的“长赛道技术”是抵御市场波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策略,需要拒绝短期
看
51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手机到机器人:vivo 凭借用户主义重构科技价值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3485411388986449","uuid":"3485411388986449","gmtCreate":1522317393169,"gmtModify":1726133344397,"name":"科技新知","pinyin":"kjxzkejixinzhi","introduction":"洞察技术变化背后的产业变迁。","introductionEn":"","signature":"以犀利的风格、独特的视角解读科技、互联网商业动态。","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686,"headSize":5,"tweetSize":1134,"questionSize":0,"limitLevel":900,"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3","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偶像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5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8b40ae7da5bf081a1c84df14bf9e636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160eceddd7c284a8e1136557615cfad","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11792805c468334a9b31c39f95a41c6a","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5.0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38419265700304,"gmtCreate":1748071114120,"gmtModify":1748076812126,"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小米站上“开始硬核质变”的新起点:玄戒O1、小米YU7正式亮相,未来五年研发投入2000亿","htmlText":"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正式发布,同时带来三款搭载玄戒芯片的产品小米15S Pro、小米Pad 7 Ultra和Xiaomi Watch S4「15周年纪念版」,作为小米创业15周年的献礼之作。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也在发布会首次亮相,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小米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包括小米Civi 5 Pro、米家空调Pro、米家冰箱Pro 法式平嵌、米家双区洗衣机Pro、米家净水器Pro 双出水、小米电视S Mini LED系列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也在发布会重磅首发。 据了解,玄戒O1是小米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nm旗舰SoC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大陆在3nm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YU7是小米汽车首款SUV,以先进设计、先进科技、先进人机交互、先进安全,重新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豪华高性能SUV」。 从手机、AIoT、汽车到芯片,过去十五年,小米从一家小创业公司起步,一路成长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站上开始硬核质变的新起点。雷军表示:“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后来者,也是追赶者,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 据悉,三款搭载小米自研玄戒芯片的新品已正式上市。小米15S Pro共有龙鳞纤维版、远空蓝两个材质版本,其中16GB+512GB售价5499元,16GB+1TB售价5999元;小米Pad7 Ultra共有黑色、迷雾灰紫色两款配色,12GB+256GB售价5699元,12GB+512GB售价5999元(柔光屏版6599元),16GB+1TB","listText":"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正式发布,同时带来三款搭载玄戒芯片的产品小米15S Pro、小米Pad 7 Ultra和Xiaomi Watch S4「15周年纪念版」,作为小米创业15周年的献礼之作。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也在发布会首次亮相,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小米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包括小米Civi 5 Pro、米家空调Pro、米家冰箱Pro 法式平嵌、米家双区洗衣机Pro、米家净水器Pro 双出水、小米电视S Mini LED系列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也在发布会重磅首发。 据了解,玄戒O1是小米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nm旗舰SoC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大陆在3nm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YU7是小米汽车首款SUV,以先进设计、先进科技、先进人机交互、先进安全,重新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豪华高性能SUV」。 从手机、AIoT、汽车到芯片,过去十五年,小米从一家小创业公司起步,一路成长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站上开始硬核质变的新起点。雷军表示:“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后来者,也是追赶者,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 据悉,三款搭载小米自研玄戒芯片的新品已正式上市。小米15S Pro共有龙鳞纤维版、远空蓝两个材质版本,其中16GB+512GB售价5499元,16GB+1TB售价5999元;小米Pad7 Ultra共有黑色、迷雾灰紫色两款配色,12GB+256GB售价5699元,12GB+512GB售价5999元(柔光屏版6599元),16GB+1TB","text":"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宣布,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正式发布,同时带来三款搭载玄戒芯片的产品小米15S Pro、小米Pad 7 Ultra和Xiaomi Watch S4「15周年纪念版」,作为小米创业15周年的献礼之作。小米汽车旗下首款SUV车型——小米YU7,也在发布会首次亮相,定位「豪华高性能SUV」。 小米全品类高端化加速落地,包括小米Civi 5 Pro、米家空调Pro、米家冰箱Pro 法式平嵌、米家双区洗衣机Pro、米家净水器Pro 双出水、小米电视S Mini LED系列等多款「人车家全生态」新品,也在发布会重磅首发。 据了解,玄戒O1是小米首款自主研发设计的3nm旗舰SoC芯片,小米成为中国大陆首家、全球第四家能够自主研发设计3nm旗舰SoC的企业,填补了中国大陆在3nm先进制程芯片设计领域的空白;YU7是小米汽车首款SUV,以先进设计、先进科技、先进人机交互、先进安全,重新定义属于这个时代的「豪华高性能SUV」。 从手机、AIoT、汽车到芯片,过去十五年,小米从一家小创业公司起步,一路成长为中国科技创新的中坚力量,站上开始硬核质变的新起点。雷军表示:“在硬核科技探索的路上,小米是后来者,也是追赶者,但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终究不会强者恒强,后来者总有机会。” 据悉,三款搭载小米自研玄戒芯片的新品已正式上市。小米15S Pro共有龙鳞纤维版、远空蓝两个材质版本,其中16GB+512GB售价5499元,16GB+1TB售价5999元;小米Pad7 Ultra共有黑色、迷雾灰紫色两款配色,12GB+256GB售价5699元,12GB+512GB售价5999元(柔光屏版6599元),16GB+1TB","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ae98c41365c8b8ba7a592d0b087e747","width":"1000","height":"66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1f9c1e1da5ed2c025966634540038","width":"1000","height":"66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8b2a7f68f8b70155160d9a29fe87bde","width":"1000","height":"66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84192657003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3455463650080,"gmtCreate":1746858189781,"gmtModify":1746858973858,"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奇瑞赴港,补短扬长","htmlText":"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江蓠编辑丨樱木主编丨九黎 奇瑞多年未圆的IPO梦,近期又被传出新进度。 5月6日,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汽车寻求香港IPO筹资约15亿美元。在早些时候的2月底,奇瑞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这是自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未果后,奇瑞的第六次上市征程。作为一家销量和知名度都属于国内头部梯队的车企,奇瑞二十余年来多次谋求上市而不得,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难以凑齐的遗憾,也缘于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和阻碍,如股权结构、盈利低谷、金融危机等。 当然,商业史上最朴素的生存法则,往往藏在财务报表的加减乘除里。奇瑞此次谋求上市的信心,除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外,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其业绩支撑。 据公司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奇瑞的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1632.05亿元、1821.54亿元。在利润方面,奇瑞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22年、2023年年度利润增长率近80%。 在销量方面,2025年1-4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820,785辆,同比增长15.3%;累计出口汽车343,203辆,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24,629辆,同比增长140.7%。(文中汽车销量数据来自奇瑞汽车公众号销量快报) 除此之外,此次选择赴港IPO,还隐藏着奇瑞在汽车行业竞争新格局下的新野望。 谈及当前国内汽车行业,新能源和出海是两大关键词。奇瑞在乘用车出口方面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但在新能源转型布局上步伐较慢。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即使是其引以为傲的汽车出口方面,对面比亚迪等涨势迅猛的新能源车企,也很难高枕无忧。 选择赴港上市,公司剑指更鲜明的国际化标签和更多元的融资渠道,主要目的或许可概括为两个:扬长和补短。既要在出海方面维持领先地位避免被赶超,又要补齐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短板。 但消息称,奇瑞本次港股IPO不会有外资","listText":"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江蓠编辑丨樱木主编丨九黎 奇瑞多年未圆的IPO梦,近期又被传出新进度。 5月6日,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汽车寻求香港IPO筹资约15亿美元。在早些时候的2月底,奇瑞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这是自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未果后,奇瑞的第六次上市征程。作为一家销量和知名度都属于国内头部梯队的车企,奇瑞二十余年来多次谋求上市而不得,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难以凑齐的遗憾,也缘于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和阻碍,如股权结构、盈利低谷、金融危机等。 当然,商业史上最朴素的生存法则,往往藏在财务报表的加减乘除里。奇瑞此次谋求上市的信心,除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外,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其业绩支撑。 据公司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奇瑞的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1632.05亿元、1821.54亿元。在利润方面,奇瑞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22年、2023年年度利润增长率近80%。 在销量方面,2025年1-4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820,785辆,同比增长15.3%;累计出口汽车343,203辆,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24,629辆,同比增长140.7%。(文中汽车销量数据来自奇瑞汽车公众号销量快报) 除此之外,此次选择赴港IPO,还隐藏着奇瑞在汽车行业竞争新格局下的新野望。 谈及当前国内汽车行业,新能源和出海是两大关键词。奇瑞在乘用车出口方面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但在新能源转型布局上步伐较慢。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即使是其引以为傲的汽车出口方面,对面比亚迪等涨势迅猛的新能源车企,也很难高枕无忧。 选择赴港上市,公司剑指更鲜明的国际化标签和更多元的融资渠道,主要目的或许可概括为两个:扬长和补短。既要在出海方面维持领先地位避免被赶超,又要补齐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短板。 但消息称,奇瑞本次港股IPO不会有外资","text":"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江蓠编辑丨樱木主编丨九黎 奇瑞多年未圆的IPO梦,近期又被传出新进度。 5月6日,财联社援引知情人士透露,奇瑞汽车寻求香港IPO筹资约15亿美元。在早些时候的2月底,奇瑞汽车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这是自2004年首次启动上市未果后,奇瑞的第六次上市征程。作为一家销量和知名度都属于国内头部梯队的车企,奇瑞二十余年来多次谋求上市而不得,背后是天时地利人和难以凑齐的遗憾,也缘于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遇到的不同问题和阻碍,如股权结构、盈利低谷、金融危机等。 当然,商业史上最朴素的生存法则,往往藏在财务报表的加减乘除里。奇瑞此次谋求上市的信心,除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外,很大程度上也来自其业绩支撑。 据公司招股书,2022年、2023年、2024年1-9月,奇瑞的营收分别为926.18亿元、1632.05亿元、1821.54亿元。在利润方面,奇瑞也保持了快速的增长,2022年、2023年年度利润增长率近80%。 在销量方面,2025年1-4月,奇瑞集团累计销售汽车820,785辆,同比增长15.3%;累计出口汽车343,203辆,保持中国汽车出口第一;累计销售新能源汽车224,629辆,同比增长140.7%。(文中汽车销量数据来自奇瑞汽车公众号销量快报) 除此之外,此次选择赴港IPO,还隐藏着奇瑞在汽车行业竞争新格局下的新野望。 谈及当前国内汽车行业,新能源和出海是两大关键词。奇瑞在乘用车出口方面连续多年位居第一,但在新能源转型布局上步伐较慢。而在当前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即使是其引以为傲的汽车出口方面,对面比亚迪等涨势迅猛的新能源车企,也很难高枕无忧。 选择赴港上市,公司剑指更鲜明的国际化标签和更多元的融资渠道,主要目的或许可概括为两个:扬长和补短。既要在出海方面维持领先地位避免被赶超,又要补齐在新能源布局方面的短板。 但消息称,奇瑞本次港股IPO不会有外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fc795e0b238c444cb9d8477d9756fa6","width":"1080","height":"10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334554636500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30076318389088,"gmtCreate":1746021115834,"gmtModify":174602164161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在通义App实测Qwen3,这可能是2025年上半年最强大模型","htmlText":"原创@科技新知AI新科技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2025年4月29日凌晨,阿里突然开源了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下称千问3)。这个被开发者称为「全球最强开源」的模型家族,一夜之间就刷屏了整个AI圈,并且和前一代千问系列模型一样,千问3的发布也是满屏的好评。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混合推理\"能力的开源模型,千问3不仅达到了36万亿token的训练数据量,还支持119种语言和方言。通过混合专家(MoE)架构与混合推理机制的深度整合,在参数效率与任务适应性层面实现双重突破。 而在数学证明、代码生成等核心基准测试中,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性能与DeepSeek-R1、o1、o3-mini、Grok-3 和 Gemini-2.5-Pro 等全球顶尖模型表现相当。 纸面数据这么强的模型,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目前通义App以及通义网页版(www.tongyi.com)已经全面上线千问3,我们也通过通义App的“千问大模型”智能体(默认搭载Qwen3-235B-A22B模型)进行了文字陷阱、逻辑思维、文案创作、信息获取再创作等多轮测试,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 今年高考,国产AI要拿高分了 首先为了保证测试的是千问3更为纯粹的逻辑以及推理能力,我们在测试前将联网功能进行了关闭,并且仅使用旗舰模型进行测试。 我们先用了两道经典的大模型测试问题为其“开开胃”:9.8和9.11谁大以及strawberry中有几个r,千问3均能直接果断的给出推理过程和答案,并且指出了常见误区以及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证明答案的正确性。 随后我们又向千问3提出了此前难倒众多大模型的国内小学奥赛题目: 奥利弗周五摘了 44 个猕猴桃,周六摘了 58 个,周日摘的数量是周五的两倍,不过有5个更小一些。问奥利弗一共摘了多少个猕猴桃? 这道题目是北京海淀一所小学二年级的问题,逻辑很简单,不需要多么复","listText":"原创@科技新知AI新科技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2025年4月29日凌晨,阿里突然开源了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下称千问3)。这个被开发者称为「全球最强开源」的模型家族,一夜之间就刷屏了整个AI圈,并且和前一代千问系列模型一样,千问3的发布也是满屏的好评。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混合推理\"能力的开源模型,千问3不仅达到了36万亿token的训练数据量,还支持119种语言和方言。通过混合专家(MoE)架构与混合推理机制的深度整合,在参数效率与任务适应性层面实现双重突破。 而在数学证明、代码生成等核心基准测试中,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性能与DeepSeek-R1、o1、o3-mini、Grok-3 和 Gemini-2.5-Pro 等全球顶尖模型表现相当。 纸面数据这么强的模型,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目前通义App以及通义网页版(www.tongyi.com)已经全面上线千问3,我们也通过通义App的“千问大模型”智能体(默认搭载Qwen3-235B-A22B模型)进行了文字陷阱、逻辑思维、文案创作、信息获取再创作等多轮测试,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 今年高考,国产AI要拿高分了 首先为了保证测试的是千问3更为纯粹的逻辑以及推理能力,我们在测试前将联网功能进行了关闭,并且仅使用旗舰模型进行测试。 我们先用了两道经典的大模型测试问题为其“开开胃”:9.8和9.11谁大以及strawberry中有几个r,千问3均能直接果断的给出推理过程和答案,并且指出了常见误区以及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证明答案的正确性。 随后我们又向千问3提出了此前难倒众多大模型的国内小学奥赛题目: 奥利弗周五摘了 44 个猕猴桃,周六摘了 58 个,周日摘的数量是周五的两倍,不过有5个更小一些。问奥利弗一共摘了多少个猕猴桃? 这道题目是北京海淀一所小学二年级的问题,逻辑很简单,不需要多么复","text":"原创@科技新知AI新科技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2025年4月29日凌晨,阿里突然开源了新一代通义千问模型Qwen3(下称千问3)。这个被开发者称为「全球最强开源」的模型家族,一夜之间就刷屏了整个AI圈,并且和前一代千问系列模型一样,千问3的发布也是满屏的好评。 作为国内首个实现\"混合推理\"能力的开源模型,千问3不仅达到了36万亿token的训练数据量,还支持119种语言和方言。通过混合专家(MoE)架构与混合推理机制的深度整合,在参数效率与任务适应性层面实现双重突破。 而在数学证明、代码生成等核心基准测试中,旗舰模型Qwen3-235B-A22B性能与DeepSeek-R1、o1、o3-mini、Grok-3 和 Gemini-2.5-Pro 等全球顶尖模型表现相当。 纸面数据这么强的模型,真实实力到底如何? 目前通义App以及通义网页版(www.tongyi.com)已经全面上线千问3,我们也通过通义App的“千问大模型”智能体(默认搭载Qwen3-235B-A22B模型)进行了文字陷阱、逻辑思维、文案创作、信息获取再创作等多轮测试,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 今年高考,国产AI要拿高分了 首先为了保证测试的是千问3更为纯粹的逻辑以及推理能力,我们在测试前将联网功能进行了关闭,并且仅使用旗舰模型进行测试。 我们先用了两道经典的大模型测试问题为其“开开胃”:9.8和9.11谁大以及strawberry中有几个r,千问3均能直接果断的给出推理过程和答案,并且指出了常见误区以及用了多种不同的方式来证明答案的正确性。 随后我们又向千问3提出了此前难倒众多大模型的国内小学奥赛题目: 奥利弗周五摘了 44 个猕猴桃,周六摘了 58 个,周日摘的数量是周五的两倍,不过有5个更小一些。问奥利弗一共摘了多少个猕猴桃? 这道题目是北京海淀一所小学二年级的问题,逻辑很简单,不需要多么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1f427a17e75cfa06cdbce463fa54847","width":"1080","height":"10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3007631838908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0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9979282190424,"gmtCreate":1745996878632,"gmtModify":1745998003891,"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理想MEGA,破茧再生?","htmlText":"原创@科技新知 新能源车组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主木 主编丨九黎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李想带着回炉升级后的理想MEGA,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与去年理想MEGA首发前夕的高调相比,如今的李想多了一份沉稳。 “非常值得看的视频,乔布斯在的话,苹果汽车应该就是这样的。”彼时的李想在朋友圈发布理想MEGA的预告宣传片时如此配文,颇有一副“教苹果造车”的姿态。 可惜天不遂人愿。理想MEGA后来所陷入的舆论漩涡,不仅是李想及其团队始料未及,让外界看来也颇有些阴差阳错。为了降低风阻系数而稍显大胆前卫的子弹头外观设计,竟被好事者通过修图恶搞为神似“灵车”的模样,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关键在于,理想旗下其他车型的总销量似乎也受到MEGA牵连,从2024年3月的3,229辆大幅度回落到4月的1,145辆。官方披露理想MEGA在过去12个月的月均销量为1100余辆,坦诚没有达到月销8000辆的目标预期。“首要责任人”李想也一度告别“微博之王”的身份,宣布闭关潜心复盘。 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有人问及理想后续M系列纯电SUV的产品规划,李想直言道,“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 如今承诺之期已到,理想MEGA的Ultra智能焕新版和Home家庭特别版,果然如约而至。表面上,这是李想对过去失利的一次补救,背后实则是其在高端纯电MPV市场的二次攻坚,也引发了人们对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诸多遐想。 被雷军认可的试验品 回到去年理想MEGA正式上市的3月,作为首席产品经理在理想ONE和L系列上连续收获成功的李想,理所应当地认为,MEGA将是理想汽车下一个爆品,有信心成为5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第一的产品。 然而,第一次滑铁卢到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受负面舆论病毒式传播的影响,理想MEGA上市的72小时内,全国大定订单约3218辆,退订量却高达1","listText":"原创@科技新知 新能源车组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主木 主编丨九黎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李想带着回炉升级后的理想MEGA,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与去年理想MEGA首发前夕的高调相比,如今的李想多了一份沉稳。 “非常值得看的视频,乔布斯在的话,苹果汽车应该就是这样的。”彼时的李想在朋友圈发布理想MEGA的预告宣传片时如此配文,颇有一副“教苹果造车”的姿态。 可惜天不遂人愿。理想MEGA后来所陷入的舆论漩涡,不仅是李想及其团队始料未及,让外界看来也颇有些阴差阳错。为了降低风阻系数而稍显大胆前卫的子弹头外观设计,竟被好事者通过修图恶搞为神似“灵车”的模样,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关键在于,理想旗下其他车型的总销量似乎也受到MEGA牵连,从2024年3月的3,229辆大幅度回落到4月的1,145辆。官方披露理想MEGA在过去12个月的月均销量为1100余辆,坦诚没有达到月销8000辆的目标预期。“首要责任人”李想也一度告别“微博之王”的身份,宣布闭关潜心复盘。 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有人问及理想后续M系列纯电SUV的产品规划,李想直言道,“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 如今承诺之期已到,理想MEGA的Ultra智能焕新版和Home家庭特别版,果然如约而至。表面上,这是李想对过去失利的一次补救,背后实则是其在高端纯电MPV市场的二次攻坚,也引发了人们对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诸多遐想。 被雷军认可的试验品 回到去年理想MEGA正式上市的3月,作为首席产品经理在理想ONE和L系列上连续收获成功的李想,理所应当地认为,MEGA将是理想汽车下一个爆品,有信心成为5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第一的产品。 然而,第一次滑铁卢到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受负面舆论病毒式传播的影响,理想MEGA上市的72小时内,全国大定订单约3218辆,退订量却高达1","text":"原创@科技新知 新能源车组 作者丨茯神 编辑丨主木 主编丨九黎 “好久不见,甚是想念。”前不久的上海车展上,李想带着回炉升级后的理想MEGA,重新站到了公众面前,与去年理想MEGA首发前夕的高调相比,如今的李想多了一份沉稳。 “非常值得看的视频,乔布斯在的话,苹果汽车应该就是这样的。”彼时的李想在朋友圈发布理想MEGA的预告宣传片时如此配文,颇有一副“教苹果造车”的姿态。 可惜天不遂人愿。理想MEGA后来所陷入的舆论漩涡,不仅是李想及其团队始料未及,让外界看来也颇有些阴差阳错。为了降低风阻系数而稍显大胆前卫的子弹头外观设计,竟被好事者通过修图恶搞为神似“灵车”的模样,进而产生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关键在于,理想旗下其他车型的总销量似乎也受到MEGA牵连,从2024年3月的3,229辆大幅度回落到4月的1,145辆。官方披露理想MEGA在过去12个月的月均销量为1100余辆,坦诚没有达到月销8000辆的目标预期。“首要责任人”李想也一度告别“微博之王”的身份,宣布闭关潜心复盘。 在2024年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中,有人问及理想后续M系列纯电SUV的产品规划,李想直言道,“公司今年不会发布纯电SUV产品,会放在明年上半年。” 如今承诺之期已到,理想MEGA的Ultra智能焕新版和Home家庭特别版,果然如约而至。表面上,这是李想对过去失利的一次补救,背后实则是其在高端纯电MPV市场的二次攻坚,也引发了人们对理想汽车未来发展的诸多遐想。 被雷军认可的试验品 回到去年理想MEGA正式上市的3月,作为首席产品经理在理想ONE和L系列上连续收获成功的李想,理所应当地认为,MEGA将是理想汽车下一个爆品,有信心成为50万元以上乘用车销量第一的产品。 然而,第一次滑铁卢到来得如此猝不及防。受负面舆论病毒式传播的影响,理想MEGA上市的72小时内,全国大定订单约3218辆,退订量却高达1","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b4dbd77afb8a0b183ecb1f703f487f8","width":"1080","height":"10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99792821904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9202242158960,"gmtCreate":1745808470720,"gmtModify":1745810115346,"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比亚迪在智能化上,想再赢一次?","htmlText":"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早在2023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率性直言:“无人驾驶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彼时让行业对这家新能源巨头的智能化布局产生一丝质疑。 然而仅仅两年后,比亚迪却以“全民智驾”战略高调入场,宣布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探至10万元级车型,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60%以上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系统。 如此大的“战略急转弯”,速度上确实比同行快上太多,这也导致没有太多人愿意相信其智驾真实水平,毕竟在成本仍不是白菜价的现在,整车的价格一定程度还是代表了其智驾能力。 不过,近期比亚迪传出在新技术研究院完成新一轮整合,再度猛攻“智能化”,试图摆脱供应商将城区NOA做成标配。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上半场,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成为全球销量冠军;来到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又以“技术平权”为口号,试图用垂直整合、自研技术、低价策略和全球化布局,再次定义行业规则。只是,这场战役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它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比亚迪打响NOA高地攻坚战 去年,比亚迪先后孵化了天璇、天狼两个智驾团队。其中,天璇团队由比亚迪自研感知小组负责人许凌云负责,面向高阶方案;天狼团队由比亚迪第五事业部前软件中心总监李锋负责,面向中低阶方案。 不过到了年底的11月初,有消息传出,天璇团队负责人许凌云提出离职,天狼、天璇合并统一为自研智驾部门,由李锋负责。 而据「零点十克」的消息,比亚迪近期在智能化领域又进行了一轮技术研发和业务整合。 软件层面,原有座舱部门2000余人(DiLink系统团队)加入天狼团队,超4000人由李锋主管,负责比亚迪智能化相关的所有自研软件业务。硬件层面,座舱、智驾域控相关硬件、底软等业务统一向规划院(已更名为新技术研究院)智驾中心负责人韩冰汇报,整合后团队规模超2500人。 毋庸置疑,如果融合举动属实,就将","listText":"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早在2023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率性直言:“无人驾驶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彼时让行业对这家新能源巨头的智能化布局产生一丝质疑。 然而仅仅两年后,比亚迪却以“全民智驾”战略高调入场,宣布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探至10万元级车型,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60%以上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系统。 如此大的“战略急转弯”,速度上确实比同行快上太多,这也导致没有太多人愿意相信其智驾真实水平,毕竟在成本仍不是白菜价的现在,整车的价格一定程度还是代表了其智驾能力。 不过,近期比亚迪传出在新技术研究院完成新一轮整合,再度猛攻“智能化”,试图摆脱供应商将城区NOA做成标配。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上半场,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成为全球销量冠军;来到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又以“技术平权”为口号,试图用垂直整合、自研技术、低价策略和全球化布局,再次定义行业规则。只是,这场战役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它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比亚迪打响NOA高地攻坚战 去年,比亚迪先后孵化了天璇、天狼两个智驾团队。其中,天璇团队由比亚迪自研感知小组负责人许凌云负责,面向高阶方案;天狼团队由比亚迪第五事业部前软件中心总监李锋负责,面向中低阶方案。 不过到了年底的11月初,有消息传出,天璇团队负责人许凌云提出离职,天狼、天璇合并统一为自研智驾部门,由李锋负责。 而据「零点十克」的消息,比亚迪近期在智能化领域又进行了一轮技术研发和业务整合。 软件层面,原有座舱部门2000余人(DiLink系统团队)加入天狼团队,超4000人由李锋主管,负责比亚迪智能化相关的所有自研软件业务。硬件层面,座舱、智驾域控相关硬件、底软等业务统一向规划院(已更名为新技术研究院)智驾中心负责人韩冰汇报,整合后团队规模超2500人。 毋庸置疑,如果融合举动属实,就将","text":"原创@科技新知新能源车组作者丨主木编辑丨茯神 主编丨九黎 早在2023年初,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率性直言:“无人驾驶是虚头巴脑的东西。”彼时让行业对这家新能源巨头的智能化布局产生一丝质疑。 然而仅仅两年后,比亚迪却以“全民智驾”战略高调入场,宣布将高阶智驾技术下探至10万元级车型,并计划在2025年实现60%以上车型搭载高速NOA及以上智驾系统。 如此大的“战略急转弯”,速度上确实比同行快上太多,这也导致没有太多人愿意相信其智驾真实水平,毕竟在成本仍不是白菜价的现在,整车的价格一定程度还是代表了其智驾能力。 不过,近期比亚迪传出在新技术研究院完成新一轮整合,再度猛攻“智能化”,试图摆脱供应商将城区NOA做成标配。 在新能源汽车的电动化上半场,比亚迪凭借刀片电池、DM-i混动等技术成为全球销量冠军;来到智能化的下半场,比亚迪又以“技术平权”为口号,试图用垂直整合、自研技术、低价策略和全球化布局,再次定义行业规则。只是,这场战役远比想象中要复杂——它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要一场认知革命。 比亚迪打响NOA高地攻坚战 去年,比亚迪先后孵化了天璇、天狼两个智驾团队。其中,天璇团队由比亚迪自研感知小组负责人许凌云负责,面向高阶方案;天狼团队由比亚迪第五事业部前软件中心总监李锋负责,面向中低阶方案。 不过到了年底的11月初,有消息传出,天璇团队负责人许凌云提出离职,天狼、天璇合并统一为自研智驾部门,由李锋负责。 而据「零点十克」的消息,比亚迪近期在智能化领域又进行了一轮技术研发和业务整合。 软件层面,原有座舱部门2000余人(DiLink系统团队)加入天狼团队,超4000人由李锋主管,负责比亚迪智能化相关的所有自研软件业务。硬件层面,座舱、智驾域控相关硬件、底软等业务统一向规划院(已更名为新技术研究院)智驾中心负责人韩冰汇报,整合后团队规模超2500人。 毋庸置疑,如果融合举动属实,就将","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4193d749ae859077d2d77b5b00aef34","width":"1080","height":"10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92022421589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5350498754816,"gmtCreate":1744855304971,"gmtModify":1744855581821,"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小米风波后,新能源车企仍在竞夺“智驾一哥”","htmlText":"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江蓠 主编丨九黎 舆论逐渐回归平静的新能源车圈,最近又起了波澜。 4月14日,有消息称,小鹏汽车自研的AI智驾芯片将于今年二季度正式量产上市,首发搭载于小鹏的全新车型。加上之前3月底,蔚来宣布自研芯片神玑NX9031可能会在et9上搭载,这意味着,新势力在智驾方向上仍在加速。 与此同时的另一面,4月11日,风口浪尖的小米,再次对外公布了一起事故详情,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于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376省道,在驾驶员(经查非车主本人)手动驾驶状态行驶过程中,与一辆电动二轮车发生碰撞。 小米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给狂飙中的新能源车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智驾趋势发展并未因为头部车企的事故而停止,而另一方面,安全性的拷问似乎仍让人充满疑惑。两者矛盾之下,如何看待当下的智驾,特别是以智驾为主要卖点的车企,仍然是一道值得纠结的难题。 2025年1月25日,雷军开启龙年收官直播。当天下午1点48分,雷军的抖音直播间突然遭到封禁。随后两天,余承东在“自驾回安徽老家过年”的直播中,其抖音直播间也被封禁。 随后,就传出了抖音因“边开车边直播”违规而掐断直播的传言,但据猜测,更直接的原因,也许是之前多场直播时,两位大佬为了测试智驾而进行的较为激进的开车方式,正在影响着无数普通消费者。 但仅是这种程度的降温,似乎仍然难以让企业停下来思考安全性的重要。流量与差异化的溢价仍让许多车企选择“铤而走险”。 在车企在宣传中,大量的非官方自创词语被应用,比如“准L3”、“L2.9”等,也在有意无意地“误导”着消费者。在小鹏等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的车企营销中,也大量的使用如“零接管”等词汇,而若忽视频发的事故,不断攀升的安全数据与渗透率,似乎成了车企有力的证据。 在未成熟的技术领域,却堆积大量营销资源,内卷的车企,无形中让智驾陷入到了营销流量、安全性与技术成熟的不可能三","listText":"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江蓠 主编丨九黎 舆论逐渐回归平静的新能源车圈,最近又起了波澜。 4月14日,有消息称,小鹏汽车自研的AI智驾芯片将于今年二季度正式量产上市,首发搭载于小鹏的全新车型。加上之前3月底,蔚来宣布自研芯片神玑NX9031可能会在et9上搭载,这意味着,新势力在智驾方向上仍在加速。 与此同时的另一面,4月11日,风口浪尖的小米,再次对外公布了一起事故详情,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于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376省道,在驾驶员(经查非车主本人)手动驾驶状态行驶过程中,与一辆电动二轮车发生碰撞。 小米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给狂飙中的新能源车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智驾趋势发展并未因为头部车企的事故而停止,而另一方面,安全性的拷问似乎仍让人充满疑惑。两者矛盾之下,如何看待当下的智驾,特别是以智驾为主要卖点的车企,仍然是一道值得纠结的难题。 2025年1月25日,雷军开启龙年收官直播。当天下午1点48分,雷军的抖音直播间突然遭到封禁。随后两天,余承东在“自驾回安徽老家过年”的直播中,其抖音直播间也被封禁。 随后,就传出了抖音因“边开车边直播”违规而掐断直播的传言,但据猜测,更直接的原因,也许是之前多场直播时,两位大佬为了测试智驾而进行的较为激进的开车方式,正在影响着无数普通消费者。 但仅是这种程度的降温,似乎仍然难以让企业停下来思考安全性的重要。流量与差异化的溢价仍让许多车企选择“铤而走险”。 在车企在宣传中,大量的非官方自创词语被应用,比如“准L3”、“L2.9”等,也在有意无意地“误导”着消费者。在小鹏等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的车企营销中,也大量的使用如“零接管”等词汇,而若忽视频发的事故,不断攀升的安全数据与渗透率,似乎成了车企有力的证据。 在未成熟的技术领域,却堆积大量营销资源,内卷的车企,无形中让智驾陷入到了营销流量、安全性与技术成熟的不可能三","text":"作者丨樱木 编辑丨江蓠 主编丨九黎 舆论逐渐回归平静的新能源车圈,最近又起了波澜。 4月14日,有消息称,小鹏汽车自研的AI智驾芯片将于今年二季度正式量产上市,首发搭载于小鹏的全新车型。加上之前3月底,蔚来宣布自研芯片神玑NX9031可能会在et9上搭载,这意味着,新势力在智驾方向上仍在加速。 与此同时的另一面,4月11日,风口浪尖的小米,再次对外公布了一起事故详情,一辆小米SU7标准版于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376省道,在驾驶员(经查非车主本人)手动驾驶状态行驶过程中,与一辆电动二轮车发生碰撞。 小米短时间内连续发生的安全事故,也给狂飙中的新能源车敲响了警钟。 一方面,智驾趋势发展并未因为头部车企的事故而停止,而另一方面,安全性的拷问似乎仍让人充满疑惑。两者矛盾之下,如何看待当下的智驾,特别是以智驾为主要卖点的车企,仍然是一道值得纠结的难题。 2025年1月25日,雷军开启龙年收官直播。当天下午1点48分,雷军的抖音直播间突然遭到封禁。随后两天,余承东在“自驾回安徽老家过年”的直播中,其抖音直播间也被封禁。 随后,就传出了抖音因“边开车边直播”违规而掐断直播的传言,但据猜测,更直接的原因,也许是之前多场直播时,两位大佬为了测试智驾而进行的较为激进的开车方式,正在影响着无数普通消费者。 但仅是这种程度的降温,似乎仍然难以让企业停下来思考安全性的重要。流量与差异化的溢价仍让许多车企选择“铤而走险”。 在车企在宣传中,大量的非官方自创词语被应用,比如“准L3”、“L2.9”等,也在有意无意地“误导”着消费者。在小鹏等以智能化为核心卖点的车企营销中,也大量的使用如“零接管”等词汇,而若忽视频发的事故,不断攀升的安全数据与渗透率,似乎成了车企有力的证据。 在未成熟的技术领域,却堆积大量营销资源,内卷的车企,无形中让智驾陷入到了营销流量、安全性与技术成熟的不可能三","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75eddf2512920f9bdcd60e9f7b1dfcf","width":"3072","height":"307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53504987548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3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6,"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20047927279856,"gmtCreate":1743582102447,"gmtModify":1743582904584,"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OceanBase生态2.0:如何实现“三分天下有其一”?","html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栀子 主编丨九黎 2020年,蚂蚁集团的一个决定曾让业界注目——将自主研发的OceanBase数据库独立运营。当时,很多人好奇:这个承载着TPC-C世界纪录荣誉的产品为何要走出舒适区? 五年后的今天,答案已然清晰:OceanBase不仅完成了从技术产品到商业实体的蜕变转身,更构建起包含1200家合作伙伴的生态体系。当国产数据库竞争进入决赛期,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个国产数据库标杆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落子?OceanBase又将如何续写它的成长故事? “三分天下有其一”:OceanBase的生态棋局 “十四五”期间,国产数据库行业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升级。随着企业数字化升级和国测名单的公布,市场资源加速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厂商倾斜。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国产数据库厂商数量较2020年缩减超30%,而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突破60%。 显然,OceanBase在这场激战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多次打破TPC-C世界纪录,还连续4年实现客户数100%增长,目前OceanBase已拥有超过1200家合作伙伴,客户数突破2000家,开放了90%技术服务能力,其中核心经销商超过100家,千万级营收的专有云伙伴超过10家。 从0到1阶段,OceanBase用实战成绩证明了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也证明了带合作伙伴一起“吃肉喝汤”,完全没有问题。然而下一场决战局,OceanBase发力点到底在哪里,如何布局? 从单一技术比拼到更庞大的生态布局,显然是OceanBase为未来之战谋划的一盘大棋。过去五年,OceanBase把策略定位在“开放”和“蓄势”,当一步步用技术验证攒足了底气,当竞争从大浪淘沙走向深水区博弈,当市场需求全面爆发、国产升级势不可挡的情况下,单靠技术优势已难以支撑企业的持续竞争,OceanBase的野心也绝对不满足于只当一个行业领跑者。CEO杨冰对","list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栀子 主编丨九黎 2020年,蚂蚁集团的一个决定曾让业界注目——将自主研发的OceanBase数据库独立运营。当时,很多人好奇:这个承载着TPC-C世界纪录荣誉的产品为何要走出舒适区? 五年后的今天,答案已然清晰:OceanBase不仅完成了从技术产品到商业实体的蜕变转身,更构建起包含1200家合作伙伴的生态体系。当国产数据库竞争进入决赛期,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个国产数据库标杆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落子?OceanBase又将如何续写它的成长故事? “三分天下有其一”:OceanBase的生态棋局 “十四五”期间,国产数据库行业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升级。随着企业数字化升级和国测名单的公布,市场资源加速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厂商倾斜。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国产数据库厂商数量较2020年缩减超30%,而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突破60%。 显然,OceanBase在这场激战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多次打破TPC-C世界纪录,还连续4年实现客户数100%增长,目前OceanBase已拥有超过1200家合作伙伴,客户数突破2000家,开放了90%技术服务能力,其中核心经销商超过100家,千万级营收的专有云伙伴超过10家。 从0到1阶段,OceanBase用实战成绩证明了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也证明了带合作伙伴一起“吃肉喝汤”,完全没有问题。然而下一场决战局,OceanBase发力点到底在哪里,如何布局? 从单一技术比拼到更庞大的生态布局,显然是OceanBase为未来之战谋划的一盘大棋。过去五年,OceanBase把策略定位在“开放”和“蓄势”,当一步步用技术验证攒足了底气,当竞争从大浪淘沙走向深水区博弈,当市场需求全面爆发、国产升级势不可挡的情况下,单靠技术优势已难以支撑企业的持续竞争,OceanBase的野心也绝对不满足于只当一个行业领跑者。CEO杨冰对","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栀子 主编丨九黎 2020年,蚂蚁集团的一个决定曾让业界注目——将自主研发的OceanBase数据库独立运营。当时,很多人好奇:这个承载着TPC-C世界纪录荣誉的产品为何要走出舒适区? 五年后的今天,答案已然清晰:OceanBase不仅完成了从技术产品到商业实体的蜕变转身,更构建起包含1200家合作伙伴的生态体系。当国产数据库竞争进入决赛期,我们不禁要追问:这个国产数据库标杆的下一步棋将如何落子?OceanBase又将如何续写它的成长故事? “三分天下有其一”:OceanBase的生态棋局 “十四五”期间,国产数据库行业经历了一场全方位的升级。随着企业数字化升级和国测名单的公布,市场资源加速向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头部厂商倾斜。据第三方机构统计,2023年国产数据库厂商数量较2020年缩减超30%,而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占比突破60%。 显然,OceanBase在这场激战中脱颖而出,并占据了一席之地。不仅多次打破TPC-C世界纪录,还连续4年实现客户数100%增长,目前OceanBase已拥有超过1200家合作伙伴,客户数突破2000家,开放了90%技术服务能力,其中核心经销商超过100家,千万级营收的专有云伙伴超过10家。 从0到1阶段,OceanBase用实战成绩证明了自身的技术和服务实力,也证明了带合作伙伴一起“吃肉喝汤”,完全没有问题。然而下一场决战局,OceanBase发力点到底在哪里,如何布局? 从单一技术比拼到更庞大的生态布局,显然是OceanBase为未来之战谋划的一盘大棋。过去五年,OceanBase把策略定位在“开放”和“蓄势”,当一步步用技术验证攒足了底气,当竞争从大浪淘沙走向深水区博弈,当市场需求全面爆发、国产升级势不可挡的情况下,单靠技术优势已难以支撑企业的持续竞争,OceanBase的野心也绝对不满足于只当一个行业领跑者。CEO杨冰对","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06129827715496f5ca20883d0b71119","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2004792727985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4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19592736624728,"gmtCreate":1743471358251,"gmtModify":1743471467803,"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荣米OV的“系统危机”","html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主编丨九黎 谷歌一纸通告,让平静多年的安卓生态掀起了阵阵涟漪。 谷歌正式宣布逐步停止维护安卓开源项目(AOSP),将核心开发转向内部闭源分支。这一决策打破了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维持十余年的开源协作格局。 对于深度依赖安卓的荣米OV等头部厂商而言,表面上通过GMS协议获得的代码授权仍是“安全垫”,但谷歌对生态控制权的强化、商业条款的收紧以及技术迭代的闭源化,正将行业推向“去留抉择”的十字路口。 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调整,更是移动生态话语权的重新洗牌——当开源不再意味着绝对开放,手机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技术自主性与生态依附的平衡。 谷歌还是否能完全信任?未来是否会强化平台控制力和服务生态的统一性?这既是技术自主性考量的分水岭,也是生态重构的契机,荣米OV需要在危机中寻找破局之道。 一次必须重视的变动 如果直接说安卓闭源确实不正确,按照谷歌方面的说法,未来谷歌仍会持续公开新版本Android的完整源代码——例如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Android 16系统,其源代码仍将按惯例公开。 此外,谷歌也将继续公开Android Linux内核分支的源代码。由于该内核分支采用GPLv2协议(强制要求公开源代码),且独立于安卓开源项目(AOSP),因此这一部分不会受此次调整影响。 至于具体原因,谷歌称:“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工作流程变更,以简化Android的开发模式。” 据悉,AOSP年度维护成本高达8.3亿美元,占安卓业务营收的18%,不难看出,谷歌这一动作是能够优化成本的。 从目前各方的反馈来看,谷歌这一举措如若施行对业界带来的短期影响并不显著,本质上谷歌希望优化开发效率并强化对安卓生态的控制,并非完全放弃开源。因此,这对普通用户和主流厂商影响有限,但中小开发者和未合作厂商的生存空间或许会被压缩。 例如,三星的One UI甚至谷歌自家的Pixel UI,都在核心安卓","list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主编丨九黎 谷歌一纸通告,让平静多年的安卓生态掀起了阵阵涟漪。 谷歌正式宣布逐步停止维护安卓开源项目(AOSP),将核心开发转向内部闭源分支。这一决策打破了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维持十余年的开源协作格局。 对于深度依赖安卓的荣米OV等头部厂商而言,表面上通过GMS协议获得的代码授权仍是“安全垫”,但谷歌对生态控制权的强化、商业条款的收紧以及技术迭代的闭源化,正将行业推向“去留抉择”的十字路口。 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调整,更是移动生态话语权的重新洗牌——当开源不再意味着绝对开放,手机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技术自主性与生态依附的平衡。 谷歌还是否能完全信任?未来是否会强化平台控制力和服务生态的统一性?这既是技术自主性考量的分水岭,也是生态重构的契机,荣米OV需要在危机中寻找破局之道。 一次必须重视的变动 如果直接说安卓闭源确实不正确,按照谷歌方面的说法,未来谷歌仍会持续公开新版本Android的完整源代码——例如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Android 16系统,其源代码仍将按惯例公开。 此外,谷歌也将继续公开Android Linux内核分支的源代码。由于该内核分支采用GPLv2协议(强制要求公开源代码),且独立于安卓开源项目(AOSP),因此这一部分不会受此次调整影响。 至于具体原因,谷歌称:“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工作流程变更,以简化Android的开发模式。” 据悉,AOSP年度维护成本高达8.3亿美元,占安卓业务营收的18%,不难看出,谷歌这一动作是能够优化成本的。 从目前各方的反馈来看,谷歌这一举措如若施行对业界带来的短期影响并不显著,本质上谷歌希望优化开发效率并强化对安卓生态的控制,并非完全放弃开源。因此,这对普通用户和主流厂商影响有限,但中小开发者和未合作厂商的生存空间或许会被压缩。 例如,三星的One UI甚至谷歌自家的Pixel UI,都在核心安卓","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主编丨九黎 谷歌一纸通告,让平静多年的安卓生态掀起了阵阵涟漪。 谷歌正式宣布逐步停止维护安卓开源项目(AOSP),将核心开发转向内部闭源分支。这一决策打破了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维持十余年的开源协作格局。 对于深度依赖安卓的荣米OV等头部厂商而言,表面上通过GMS协议获得的代码授权仍是“安全垫”,但谷歌对生态控制权的强化、商业条款的收紧以及技术迭代的闭源化,正将行业推向“去留抉择”的十字路口。 这场变革不仅是技术路线的调整,更是移动生态话语权的重新洗牌——当开源不再意味着绝对开放,手机厂商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技术自主性与生态依附的平衡。 谷歌还是否能完全信任?未来是否会强化平台控制力和服务生态的统一性?这既是技术自主性考量的分水岭,也是生态重构的契机,荣米OV需要在危机中寻找破局之道。 一次必须重视的变动 如果直接说安卓闭源确实不正确,按照谷歌方面的说法,未来谷歌仍会持续公开新版本Android的完整源代码——例如今年晚些时候发布的Android 16系统,其源代码仍将按惯例公开。 此外,谷歌也将继续公开Android Linux内核分支的源代码。由于该内核分支采用GPLv2协议(强制要求公开源代码),且独立于安卓开源项目(AOSP),因此这一部分不会受此次调整影响。 至于具体原因,谷歌称:“目前正在进行内部工作流程变更,以简化Android的开发模式。” 据悉,AOSP年度维护成本高达8.3亿美元,占安卓业务营收的18%,不难看出,谷歌这一动作是能够优化成本的。 从目前各方的反馈来看,谷歌这一举措如若施行对业界带来的短期影响并不显著,本质上谷歌希望优化开发效率并强化对安卓生态的控制,并非完全放弃开源。因此,这对普通用户和主流厂商影响有限,但中小开发者和未合作厂商的生存空间或许会被压缩。 例如,三星的One UI甚至谷歌自家的Pixel UI,都在核心安卓","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2720149ff4ef10caca711b7070b6f09","width":"1080","height":"10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195927366247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18133663711352,"gmtCreate":1743125109914,"gmtModify":1743125127676,"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文远知行获法国无人驾驶牌照,成为全球唯一拥有五国牌照的无人驾驶科技公司","htmlText":"3月27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WRD)宣布与法国自动驾驶出行网络运营商beti携手,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下称“牌照”)。 至此,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充分展现了文远知行在技术上具有极强的跨国市场适用性,在运营上具有成熟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法国以严谨的自动驾驶立法体系著称,根据其2019年颁布的PACTE法案,自动驾驶牌照申请必须通过能源与气候总局协调内政部、生态转型部等多个部门的联合审核,相关技术文件、安全预案和运营方案也需经过全面审查与评估。从提出申请到最终获批,文远知行与beti仅耗时3个月,创自动驾驶公司在法国拿牌记录,同时意味着文远知行在技术安全验证、运营方案设计等环节均达到欧洲地区最高标准。 此次牌照允许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以40km/h的时速开展运营活动,这是法国目前批准的时速最高的纯无人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 (法国市民乘坐文远小巴) 2月27日,文远知行联合beti、雷诺集团、Macif,共同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推出了欧洲首个公开道路自动驾驶小巴商业运营项目。而此次牌照的获得正是该项目顺利运营的有力法规保障和政府背书。四方预计在今年7月将实现远程辅助1对多的纯无人商业运营模式。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作为自动驾驶出海标杆和国际化拓展的佼佼者,文远知行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旗下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前装量产产品已落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日本等国家。 (文远知行旗下自动驾驶产品已在多国部署) 文远知行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与各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业务的发展,战略合作伙","listText":"3月27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WRD)宣布与法国自动驾驶出行网络运营商beti携手,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下称“牌照”)。 至此,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充分展现了文远知行在技术上具有极强的跨国市场适用性,在运营上具有成熟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法国以严谨的自动驾驶立法体系著称,根据其2019年颁布的PACTE法案,自动驾驶牌照申请必须通过能源与气候总局协调内政部、生态转型部等多个部门的联合审核,相关技术文件、安全预案和运营方案也需经过全面审查与评估。从提出申请到最终获批,文远知行与beti仅耗时3个月,创自动驾驶公司在法国拿牌记录,同时意味着文远知行在技术安全验证、运营方案设计等环节均达到欧洲地区最高标准。 此次牌照允许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以40km/h的时速开展运营活动,这是法国目前批准的时速最高的纯无人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 (法国市民乘坐文远小巴) 2月27日,文远知行联合beti、雷诺集团、Macif,共同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推出了欧洲首个公开道路自动驾驶小巴商业运营项目。而此次牌照的获得正是该项目顺利运营的有力法规保障和政府背书。四方预计在今年7月将实现远程辅助1对多的纯无人商业运营模式。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作为自动驾驶出海标杆和国际化拓展的佼佼者,文远知行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旗下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前装量产产品已落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日本等国家。 (文远知行旗下自动驾驶产品已在多国部署) 文远知行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与各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业务的发展,战略合作伙","text":"3月27日,全球领先的自动驾驶科技公司文远知行WeRide(Nasdaq:WRD)宣布与法国自动驾驶出行网络运营商beti携手,获得法国纯无人驾驶公开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下称“牌照”)。 至此,文远知行成为全球首个、也是迄今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中国、阿联酋、新加坡、法国、美国五国自动驾驶牌照的科技公司,充分展现了文远知行在技术上具有极强的跨国市场适用性,在运营上具有成熟的合规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法国以严谨的自动驾驶立法体系著称,根据其2019年颁布的PACTE法案,自动驾驶牌照申请必须通过能源与气候总局协调内政部、生态转型部等多个部门的联合审核,相关技术文件、安全预案和运营方案也需经过全面审查与评估。从提出申请到最终获批,文远知行与beti仅耗时3个月,创自动驾驶公司在法国拿牌记录,同时意味着文远知行在技术安全验证、运营方案设计等环节均达到欧洲地区最高标准。 此次牌照允许文远知行自动驾驶小巴以40km/h的时速开展运营活动,这是法国目前批准的时速最高的纯无人道路测试和运营牌照。 (法国市民乘坐文远小巴) 2月27日,文远知行联合beti、雷诺集团、Macif,共同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推出了欧洲首个公开道路自动驾驶小巴商业运营项目。而此次牌照的获得正是该项目顺利运营的有力法规保障和政府背书。四方预计在今年7月将实现远程辅助1对多的纯无人商业运营模式。 (文远小巴在法国德龙省瓦朗斯提供接驳服务) 作为自动驾驶出海标杆和国际化拓展的佼佼者,文远知行已在10个国家30个城市进行自动驾驶的研发、测试和运营,旗下robotaxi、robobus、robosweeper等前装量产产品已落地法国、西班牙、瑞士、新加坡、阿联酋、日本等国家。 (文远知行旗下自动驾驶产品已在多国部署) 文远知行秉持开放共赢的态度与各地合作伙伴共同推进业务的发展,战略合作伙","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6c9a5add64fbd7e1877d7bf13571006","width":"1080","height":"7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181336637113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8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17603389222944,"gmtCreate":1742953175126,"gmtModify":1742955232162,"author":{"id":"3485411388986449","authorId":"3485411388986449","name":"科技新知","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5be907dfd3ace5db41524b0eba317d68","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3485411388986449","authorIdStr":"3485411388986449"},"themes":[],"title":"从手机到机器人:vivo 凭借用户主义重构科技价值","html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九黎 在科技行业的宏大叙事里,每一次巨头的战略转向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vivo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Lab”, 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同时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这一举动无疑成为业内外的焦点事件。 近几年手机厂商“跨界”并非异事,只是在新能源浪潮之中,多数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车赛道,从车机系统到赋能车企,甚至是整车制造,都能看到手机厂商的影子。vivo这一决策,显得独树一帜。 从技术实力来看,vivo 在电子科技领域积累的深厚底蕴,如芯片研发、影像技术以及AI算法等,足以支撑其在汽车制造领域分一杯羹。 然而,vivo并未盲目跟风这一热门且已经内卷的赛道,而是毅然选择了同样充满挑战但战略更聚焦的机器人领域。这一决策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是一时的冲动,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长远布局?vivo的“底气”在哪? 不盲目跟风,聚焦擅长领域有所为 “汽车厂商造手机属于吃饱了没事干,手机厂商跨界汽车领域是降维打击。”这句在互联网圈广为流传的话揭示了手机厂商的现状。 不少手机厂商凭借在UI、交互和软件工程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庞大的出货量,在汽车领域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尽管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看似水到渠成,但vivo始终对这一内卷的赛道保持谨慎,这并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 vivo认为,只有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的各种场景,包括使用场景、购买场景、生活场景到底怎么样,才能确定vivo的各个产品线以及各个赛道。因此,vivo在研发、创新和产品工程学、技术应用,都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用户导向型创新”的战略布局和方法论。 重视可持续投入和商业闭环的“长赛道技术”是抵御市场波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策略,需要拒绝短期","list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九黎 在科技行业的宏大叙事里,每一次巨头的战略转向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vivo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Lab”, 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同时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这一举动无疑成为业内外的焦点事件。 近几年手机厂商“跨界”并非异事,只是在新能源浪潮之中,多数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车赛道,从车机系统到赋能车企,甚至是整车制造,都能看到手机厂商的影子。vivo这一决策,显得独树一帜。 从技术实力来看,vivo 在电子科技领域积累的深厚底蕴,如芯片研发、影像技术以及AI算法等,足以支撑其在汽车制造领域分一杯羹。 然而,vivo并未盲目跟风这一热门且已经内卷的赛道,而是毅然选择了同样充满挑战但战略更聚焦的机器人领域。这一决策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是一时的冲动,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长远布局?vivo的“底气”在哪? 不盲目跟风,聚焦擅长领域有所为 “汽车厂商造手机属于吃饱了没事干,手机厂商跨界汽车领域是降维打击。”这句在互联网圈广为流传的话揭示了手机厂商的现状。 不少手机厂商凭借在UI、交互和软件工程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庞大的出货量,在汽车领域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尽管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看似水到渠成,但vivo始终对这一内卷的赛道保持谨慎,这并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 vivo认为,只有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的各种场景,包括使用场景、购买场景、生活场景到底怎么样,才能确定vivo的各个产品线以及各个赛道。因此,vivo在研发、创新和产品工程学、技术应用,都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用户导向型创新”的战略布局和方法论。 重视可持续投入和商业闭环的“长赛道技术”是抵御市场波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策略,需要拒绝短期","text":"@科技新知 原创作者丨思原 编辑丨九黎 在科技行业的宏大叙事里,每一次巨头的战略转向都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激起层层涟漪,引发广泛的关注与热议。 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现场,vivo官宣成立“vivo机器人Lab”, 聚焦孵化机器人的“大脑”和“眼睛”,同时主攻消费级市场,研发个人和家庭场景的机器人产品。这一举动无疑成为业内外的焦点事件。 近几年手机厂商“跨界”并非异事,只是在新能源浪潮之中,多数企业将目光投向了电动车赛道,从车机系统到赋能车企,甚至是整车制造,都能看到手机厂商的影子。vivo这一决策,显得独树一帜。 从技术实力来看,vivo 在电子科技领域积累的深厚底蕴,如芯片研发、影像技术以及AI算法等,足以支撑其在汽车制造领域分一杯羹。 然而,vivo并未盲目跟风这一热门且已经内卷的赛道,而是毅然选择了同样充满挑战但战略更聚焦的机器人领域。这一决策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战略考量?是一时的冲动,还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长远布局?vivo的“底气”在哪? 不盲目跟风,聚焦擅长领域有所为 “汽车厂商造手机属于吃饱了没事干,手机厂商跨界汽车领域是降维打击。”这句在互联网圈广为流传的话揭示了手机厂商的现状。 不少手机厂商凭借在UI、交互和软件工程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庞大的出货量,在汽车领域实现了技术和市场的无缝对接。 尽管手机厂商跨界造车看似水到渠成,但vivo始终对这一内卷的赛道保持谨慎,这并非不能也,而是不为也。 vivo认为,只有搞清楚目标用户是谁,目标用户的各种场景,包括使用场景、购买场景、生活场景到底怎么样,才能确定vivo的各个产品线以及各个赛道。因此,vivo在研发、创新和产品工程学、技术应用,都形成了自己一套完整的“用户导向型创新”的战略布局和方法论。 重视可持续投入和商业闭环的“长赛道技术”是抵御市场波动、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关键策略,需要拒绝短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d308943f2f449b92756c475a96736cf","width":"1080","height":"71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176033892229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