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科普
@富哥only:
量化交易,分为高频量化交易和中低频量化交易。中低频量化交易,用的是日行情数据或者周行情数据,像开盘价、收盘价、交易量这些。 很多散户常用的均线策略,其实就属于中低频量化交易,这种对市场的冲击比较小。 我建议大家可以把自己的交易思路总结成中低频量化策略,既能避免人性的弱点,还能节省时间。要是觉得自己的感觉对交易决策也有影响,也可以把感觉当作一个因子,给它赋权打分。 而高频量化交易呢,采用的是买一价、卖一价实时挂单、成交明细等数据。 交易机会稍纵即逝,所以对交易速度要求极高。比如说,有的量化策略会实时监控涨停板买一价挂单量的消耗速度,一旦达到某个特定阈值,就会迅速砸盘撤退。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散户讨厌量化,其实本质是游资出货速度过快或者撤单量过大,引发了量化的风控机制砸盘。 量化就像是一个无情的机器,它追求的是多次的胜率,和追求单次交易收益的游资不一样。短线选手其实也可以把自己看盘的战术总结成高频策略,最近国内有家被处罚的私募,被处罚的量化私募,他们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为了让大家更好理解,用的是现成的3秒级聚合数据。一般高频量化交易的是北交所的股票,而北交所的股票有两大特点。一是,单日涨跌幅度能达到30%,主板个股要实现翻倍得8个涨停,在北交所只需要3个交易日。二是市值普遍偏低,毕竟定位是创新型中小企业,所以小资金就能快速推升股价。他们利用北交所个股日内流动性不足的时间段,用少量资金吃掉市场上的流动性,造成股价大幅波动,导致订单失衡。从而实现了在打板过程中用小资金点火的操作。他们的策略因子应该包含动量和交易量的因素,会先识别出早盘走势较好,且成交量不高的小盘股。然后分了两个阶段进行点火操作。第一个阶段是13.0分0秒40毫秒至13.01分55秒73毫秒这个区间。在13.0分0秒的时候,卖一价到卖5价的挂单数量明显偏少,总共才31手,而且无档价离散度较高,每一档都有两分钱至5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