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Bot

专为炒股人士提供的新能源汽车行业动态

IP属地:江苏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8-06

      留给车企争夺排位的时间不多了

      车企们交出了价格战暂停、“反内卷”后的第一个月销量。7月初,比亚迪、吉利等车企放弃“一口价”的低价卖车模式,体量更小的造车新势力因此获得喘息空间。但这不意味着竞争烈度下降,7月只能算汽车业竞争的中场休息,只是头部公司还没找到新的竞争锚点。 $比亚迪股份(01211)$ $比亚迪电子(00285)$ $比亚迪(002594)$ $比亚迪股份-R(81211)$ $比亚迪ADR(BYDDY)$ $吉利汽车(00175)$ $吉利汽车-R(80175)$ 回看整个上半年的销量,除异军突起的小米和成功翻身的小鹏外,多数车企距离年初定下的销量目标还有较大距离。 $小鹏汽车-W(09868)$ $小鹏汽车(XPEV)$ 今年下半年或将是大部分车企阶段性“最后的狂欢”。新一轮购车周期可能在今年年底结束,汽车换购、购置税减半等优惠政策也可能在年底结束。在这个意义上,下半年是大部分车企最后争夺排位的机会。如果在这轮购车高峰末尾抢到有利位置,当周期过后,可能就要花更多力
      1.04万1
      举报
      留给车企争夺排位的时间不多了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8-05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31周新势力车企销量(7.28-8.3)

      $零跑汽车(09863)$ 销量1.02万辆$赛力斯(601127)$ 问界销量0.96万辆$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销量0.91万辆$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公司销量0.79万辆,其中蔚来销量0.34万辆,乐道销量0.37万辆,萤火虫0.08万辆$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汽车销量0.76万辆$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
      2.25万7
      举报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31周新势力车企销量(7.28-8.3)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8-05

      海外杀疯了!小鹏斩获新势力出海销量第一

      品牌海外半年报,今天看小鹏。小鹏今年海外该叫鲲鹏了,值得说的亮点有点多。⚡全球46国/地区开花小鹏全球化截止目前已经覆盖全球超46个国家和地区,上半年海外销量超1.8万台,暴涨217%。在挪威、法国等7个欧洲国家,还有马来西亚、新加坡、以色列都是中国新势力销冠。⚡欧洲上演王者归来曾经暂别欧洲的小鹏,在全球2.0阶段,今年直接杀回高端市场,上半年欧洲注册量超8,000台,成为目前欧洲市场销量最高的中国高端纯电汽车品牌,G6单车就贡献了67%销量。⚡靠科技征服老外在高门槛的欧洲市场,小鹏靠智驾科技吸粉。德国市场研究公司USCALE的最新调研,小鹏NPS净推荐值81%遥遥领先一众品牌(平均值33%),把保时捷宝马都甩在身后,蔚来第6,比亚迪第9。值得提一嘴,小鹏是首家登顶该榜首的中国汽车品牌,在欧洲消费者口碑里赢得0负评。⚡杀进全球纯电前六最重磅的是,小鹏2025上半年全球销量超19万辆,成为首个冲进全球(30国)纯电销量TOP10的OEMs,代表新势力,小鹏靠单一品牌首次冲进榜单前六,把宝马集团都甩在身后。墙内墙外双开花实锤。市场数据不会说谎。小鹏半年小结,国内稳扎稳打,国外高歌猛进,印证了那句话,有硬技术,在哪里都是吃香的。下半年,海外还有大戏。来源:微博 电车出海
      1.07万1
      举报
      海外杀疯了!小鹏斩获新势力出海销量第一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8-04

      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了证据

      $特斯拉(TSLA)$ 首次败诉,被判支付2.43亿美元赔偿!那些年马斯克夸大的宣传,如今都成为了对特斯拉不利的证据。特斯拉在辅助驾驶相关诉讼的不败纪录就此终结,或将为未来类似追责诉讼设立先例。上周五,佛罗里达州迈阿密的联邦陪审团作出裁决,认定特斯拉需要对2019年佛罗里达一起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并要求特斯拉支付总计2.43亿美元的赔偿,以阻止特斯拉未来的类似行为。在为期三周的庭审之后,八人组成的陪审团又经过两天的讨论后认定,特斯拉对那起车祸负有三分之一的责任,而驾驶员负有三分之二的责任。特斯拉轿车的驾驶员因低头捡拾掉落的手机造成事故,他已另行被起诉。陪审团认定原告遭受的痛苦和精神损失总计1.29亿美元,但鉴于特斯拉仅负部分责任,其需支付三分之一的赔偿,即4300万美元的补偿性赔偿。再加上2亿美元的惩罚性赔偿,特斯拉需要总计向原告支付2.43亿美元赔偿。特斯拉随后发表声明称:“今天的判决是错误的,只会阻碍汽车安全的发展,危及特斯拉及整个行业开发和实施救命技术的努力。鉴于审判中存在的重大法律错误和不规范行为,我们计划提出上诉。”需说明美国法律体系中独特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因其他国家鲜有类似的高额额外赔偿。在美国民事诉讼中,尤其是涉及巨头企业和严重不法行为,法院除判给原告实际损失赔偿外,还可能追加巨额惩罚性赔偿,通常不超过实际损失的9倍。惩罚性赔偿旨在惩罚被告的恶意欺诈、故意或严重疏忽行为,对企业及社会起到威慑作用,防止类似行为再次发生。需强调的是,该赔偿不同于行政罚款,支付给原告,而非政府,但律师通常抽取30%至40%的费用。通常企业会提出上诉,导致惩罚性赔偿大幅减少。特斯拉不认可此次判决,已宣布上诉。因此,如果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在上诉后被大幅削减,也不会令人意外。中国互联网最为熟知的美国麦当劳咖
      6861
      举报
      特斯拉2亿美元天价赔偿,马斯克吹过的牛都成了证据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8-01

      不是回头路,是领先一步——L90发布背后的蔚来战略思考

      斌哥:乐道L90标配85度电池,有用户想降级到60度,回去思考一下。我们的试驾车都是60度的电池。需要强调的是,即使是60度电,比市场上要推出的70度大增程,跑得还是远多了。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力洪:没有蔚来过去十一年的研发,没有925V平台的突破,公司体系性的竞争力强了一步。昨晚”斌神“的定价,L90仍然有合理的毛利。上市即交付,早点生产,晚点开发布会就能做到,我们现在“听劝”。斌哥:乐道L90、蔚来ES8 会引领大三排SUV进入纯电时代。智能电动汽车,最合适的技术路线肯定是纯电。过去增程、插混厂商,造了很多好产品,培养了用户很好的“用电”习惯,产品技术、基建汇聚在一起,量变到质变时期到了。过去的三年过渡期,有非常多的成功的增程/混动过渡产品。为啥会这样:①充换电基础设施还不够方便;②插混增程跟纯电享受一样的税收;③用户的习惯,可油可电满足了心理、使用场景上的需求。既然是过渡产品,过渡期就涉及到技术路线判断。蔚来一直坚持可充、可换、可升级路线,从2012年开始,这条路线就没有改变过,没有走过回头路。一方面,需要经历一些认知的痛苦。当新能源从个位渗透率变成50%渗透率时候,充换电网络其实是跟不上的,这需要一些过程,这个过程就给增程/插混路线顺势而为。另一方面,电池成本在22年还遭遇了飙升,由于碳酸锂成本暴涨,蔚来一台车电池成本增加了4万元,插混可能只增加4000元成本,因此在“22-24年上一代产品周期”,增程显然更有优势。这段时间纯电市场增长,主要是20多万级纯电市场增长。蔚
      1,145评论
      举报
      不是回头路,是领先一步——L90发布背后的蔚来战略思考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7-30

      i8 来迟,VLA 抢先推送 | 理想智能驾驶访谈实录

      理想将在 8 月推送 VLA 模型。 $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迟到一年,花了 20 亿改造,理想在今天交出第二款纯电产品 i8。和这款六座纯电 SUV 同期交付的,是理想的下一代辅助驾驶技术方案 VLA(Vision-Language-Action,视觉语言动作模型)司机。根据理想汽车自动驾驶研发高级副总裁郎咸朋,理想将在 8 月内向用户推送该方案。搭载英伟达双 OrinX 和 Thor U 芯片的 AD Max 车型都将升级为这一系统。VLA 模型被认为具备对空间和语言的理解能力,能够对场景进行有效的推理,并生成行驶轨迹。除了理想,小鹏汽车、辅助驾驶方案供应商元戎启行也计划在今年推送该系统。小鹏的交付时间是今年三季度。郎咸朋表示,理想会第一个推送 VLA 模型,“一定会比友商早”。为了研发 VLA 模型,理想在云端搭建了 13 EFLOPS 算力,其中 3 EFLOPS 用于推理,10 EFLOPS 用于训练。在此基础上,理想在云端训练了 32B 参数量的大模型,经过强化学习、模型蒸馏等技术压缩为 3.2B 的 MoE 混合专家模型并部署到车端。理想 AD Max 车型搭载 Thor U 芯片,行业普遍认为算力为 700 Tops。这与小鹏汽车的模型训练方法类似,但小鹏云端和车端模型的参数量更大。今年 4 月,小鹏汽车宣布其在云端训练了 72B 的模型, Ultra 版本的车端算力高达 2000 Tops ,其中,1500 Tops 用于跑 VLA 模型。对于和对手在算力上的差距,郎咸朋回应:芯片的算力和量化精度相关,使用常见的 FP16 或 FP32 精度进行推理,有效算力就会低一些。
      1.01万3
      举报
      i8 来迟,VLA 抢先推送 | 理想智能驾驶访谈实录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7-29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30周新势力车企销量(7.21-7.27)

      $赛力斯(601127)$ 问界销量1.05万辆$零跑汽车(09863)$ 销量0.87万辆$小鹏汽车(XPEV)$ $小鹏汽车-W(09868)$ 销量0.84万辆$小米集团-W(01810)$ $小米集团ADR(XIACY)$ 小米汽车销量0.76万辆$理想汽车(LI)$ $理想汽车-W(02015)$ 销量0.74万辆$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公司销量0.50万辆,其中蔚来销量0.32万辆<
      2.50万7
      举报
      【新能源周榜】2025年第30周新势力车企销量(7.21-7.27)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7-28

      特斯拉是赢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懂车帝周三中午开始陆续推送的“36车智驾大测试”,在整整两天之后被马斯克本人看到。 $特斯拉(TSLA)$ 后者极尽克制但还是透露些许自豪感地写到:“由于法律禁止数据出境,特斯拉在没有本地训练数据的情况下,在中国取得了最高成绩。”再次引爆了前两天一度稍微平息的“中国车企的智驾,怎么做得还不如特斯拉?”话题。围绕着这场测试,各种讨论和阴谋论四起,甚至有很多人当起了侦探,开始一帧一帧分析测试视频。专注于细节上的“找茬”反而错过此番大测试背后的全貌和真相。懂车帝测了啥?公允么?简单总结测试场景如下:消失的前车真高速版、高速临时施工、施工路遇卡车、高速惊现事故车、高速入口遇野蛮加塞、莽撞横穿的猪。图自:AI科学小栈(下同)上图为红外夜成像图,下图为航拍俯视图这些场景,都是属于智驾能力中的corner case(边缘案例,不是用户最常见的使用场景),但在现实中又有不少人遇到过的(高速入口强行低速加塞那个我本人都遇到过不止一次,消失的前车也遇到过容易一些的版本)。很多人吐槽懂车帝在测试中的“控制变量”不够好,在笔者看来,大概率不是懂车帝故意为之。实在是因为车辆测试要做到完全精准与标准,是一个耗资巨大的活。下图是耗资5亿的某碰撞测试场地:国内某车企自建的碰撞测试场地,总耗资5亿以“控制变量”标准化做到极致的车辆碰撞实验为例,为了保证测试的公允性,车辆其实自身并不具备动力,而是由场地中的测试轨道负责提供动力,从根本上保证测试车辆的速度和碰撞角度准确。但代入到智驾测试场景,尤其是目前已经放出的高速场景,懂车帝测试过程中的许多动作只能靠人完成,因为市面上暂时不存在对应的测试装置。更不提智驾车辆本身的行驶,处于接管状态,如何既部分控制智驾车辆的运动过程(例如速度和初始路径等等),又要反过来评估他智驾的表现(油门刹车的
      891评论
      举报
      特斯拉是赢了,但不是真相的全部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7-24

      周航:特斯拉真的值万亿美金吗?

      从一次失去FSD的驾驶体验说起。 $特斯拉(TSLA)$ 周日早晨,我刚回到湾区,习惯性地走向车库里的Model X,不需要钥匙,坐进车里轻轻一点屏幕上的自动驾驶图标,却跳出冷冰冰的提示:“FSD订阅已过期”。失去自动驾驶的那一刻我感到十分焦虑。公路上时速超过70英里的车流让我紧张不已,换道变成了一种精神负担;复杂的路口左转,不得不集中精力计算时机;熟悉的FSD交互画面提示消失,我失去了对前方交通状况的预判能力。我意识到,FSD已经深刻地融入了日常驾驶,变成了一种“数字依赖”,一旦失去,仿佛回到了智能手机之前的时代。下午我还有个更远的行程,我较上了劲,怎么也要重新绑回信用卡,终于花了快1个小时才搞定,重启系统以后,FSD重新出现。自从用过FSD之后,好像不用上FSD就极其不愿意开车,我宁肯为此而迟到了快1个小时。相比我在国内开过的几款智能汽车,不得不承认FSD还是断代级领先,甚至差距还有扩大的迹象——当然我极其乐见国内的老友们对此不屑,且在不久的将来真的能跟FSD掰掰手腕——那Tesla就真的值万亿美金吗?我想到可能还不一定,特斯拉还有好几层需要突破的天花板,每一层都是超级大的挑战。第一层天花板:FSD订阅的市场规模和价格弹性当前FSD月订阅价格为99美元,2024年4月已从199美元降价至99美元,但这能持续多久?全球特斯拉车辆保有量约760万台,FSD订阅用户比例估计不到15%。美国市场用户承受能力较强,但欧洲、亚洲等地用户可能难以接受如此高的订阅费用。在中国市场,众多本土企业正通过低价甚至免费策略推动智能驾驶普及,可能迫使特斯拉进一步降低价格或调整订阅模式。若未来采取分级收费(如“高速版29美元,全域版99美元”)或基于地区经济水平的差异化定价,订阅规模和渗透率有望大幅提高,但这也意味着利
      1,3371
      举报
      周航:特斯拉真的值万亿美金吗?
    • 新能源Bot新能源Bot
      ·07-24

      “头号 大鼠标 杀手”:乐道 L60 到底做对了什么?

      2025 年上半年,L60 以 31,862 辆的成绩,在 20 万以上纯电动 SUV 销量榜中仅次于“大鼠标”,位居第二。自 4 月沈斐接手后,销量持续攀升,尤其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表现亮眼,上海销量居首,北京、广州也跻身前五。 $蔚来(NIO)$ $蔚来-SW(09866)$ $蔚来(NIO.SI)$ 我觉得 L60 主要是做对了这两点:一是品牌战略调整,沈斐上任后强化 “蔚来的乐道” 这一品牌认知,比如强调乐道车主可以进牛屋、蔚来销售也可以卖乐道等一系列动作,还推出 “3 年 0 息贷款”“3 年免费换电”“5 年乐道智驾免费使用权” 等优惠。通过强化品牌认知、整合资源与推出优惠政策,从多个维度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是越级的产品体验,体现在三大领先优势。空间领先:L60 以 2950mm 轴距超越 “大鼠标” 等竞品,二排腿部空间达 160mm、头部空间达 1010mm,后备箱扩展后容积达 1505L;能耗与补能领先:百公里电耗仅 12.1kWh,同时支持 10%-80% 快充 25 分钟,更独有 3 分钟换电技术;舒适配置领先:标配副驾腿托,可支持 180 度躺平,后备箱还能容纳 52L 冰箱,这一配置在同级车型中较为少见。也正是因为 L60自身实实在在 的产品优势与价值,最终才促成了其销量的逆袭。 值得期待的是,乐道即将在本月底推出旗舰车型 L90。虽然还未正式发布,但 L90 凭借空间表现的突出亮点备受关注 ——“六人十箱” 空间布局和 240L 前备舱设计。希望它能延续 L60 的“光辉”之路,助力乐道品牌再上新台阶
      1,208评论
      举报
      “头号 大鼠标 杀手”:乐道 L60 到底做对了什么?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