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克Neuralink估值90亿美,脑再生科技成"中概上涨王",谁在改写游戏规则?
@港股研究社:
既不是高盛选出的中国民营“十巨头”,也不是港股频频创新高的“新消费三姐妹”,一家零营收,甚至官方给出了“可能永远无法盈利”警示的概念企业,成为了2025年上半年最火爆的中概股“上涨王”? $脑再生科技(RGC)$ 截至6月18日,在美上市的脑再生科技今年股价已累计涨超599倍,当前估值高达385亿美元(折算约2772亿人民币)。 放在消费赛道,这一体量介于今年同样火爆的泡泡玛特与蜜雪冰城之间;而若在AI科技方向,这一体量虽然仍与腾讯、阿里、小米相差甚远,但完全足以媲美AI商业化可期的快手、以及老牌互联网大厂百度,足可见脑再生科技的火爆程度。 透过这个“造富神话”的表层,这背后其实是随着AI时代的不断演进,脑机接口作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概念产业频频传来捷报,刺激板块炒作行情持续爆发。 日前,受多个消息驱动,美、港、A股三市,脑机接口概念股再次集体爆发。6月16日,在美上市的中概股脑再生科技股价暴涨283%,创出历史新高,盘中多次触发熔断;17日,A股南京熊猫、麒盛科技、创新医疗等相关概念股出现封板涨停潮,港股南京熊猫电子股份盘中一度涨超56%。 站在时间维度,2023年马斯克的“神经连接”公司一举让脑机接口概念成为二级市场的焦点,此后千亿级的想象空间,以及日趋硬核的技术能力、应用条件、商业化可能性成为板块行情持续频发的底层支撑。 那么,2年多的时间过去,此轮脑机接口概念行情的爆发又是否发生了某些“质变”?距离产业在资本市场真正走向技术性走强行情的成熟时机还有多远? 跨越50余年的技术长跑,终于等来资本局 被誉为“21世纪最具颠覆性的技术”的脑机接口,本质是构建大脑与外部设备直接交互的“神经桥梁”。详细点来说,就是大脑在活动时,不同部位会发出不同电波,而这些脑电波可以被特殊的电极装备收集起来,然后利用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