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说智行

智能出行产业老兵,与你一起看懂智能出行产业的一切事。

IP属地:北京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9 22:53

      维他动力与华勤技术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具身智能融入普通人生活中

      据飞说智行获悉,11月18日,Vbot维他动力与国内消费电子ODM头部企业华勤技术正式达成机器人整机制造战略合作,此次合作旨在整合“研发设计+量产交付”的系统级解决方案,共同打通消费级具身智能从创新到规模化量产的关键路径,加速其融入普通用户的生活场景。 目前,维他动力首款智能伴随机器人已启动大规模量产,并将于2025年12月正式发布。Vbot智能伴随机器人具备VLA自主移动和Agent视觉语言交互能力。无需遥控器,真正实现自然交流与指令闭环,将重新定义家庭智能伙伴。 华勤技术是全球领先、技术驱动的智能产品平台型公司,深耕智能产品领域20余年,为全球领先科技公司提供涵盖移动终端、计算及数据中心业务、AIoT和创新业务领域的智能产品。 依托华勤技术在消费电子领域深厚的软硬件集成体系与规模化生产优势,维他动力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交付与市场响应效率,加速推动消费级具身智能的规模化应用与产业升级。
      137评论
      举报
      维他动力与华勤技术达成战略合作,加速具身智能融入普通人生活中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9 00:44

      730万朵嘀嗒小红花背后,藏着顺风同路人怎样的“双向奔赴”?

      据飞说智行获悉,11月18日,嘀嗒小红花正式迎来上线四周年。嘀嗒顺风同路人累计传递小红花超730万朵,在过去一年内新增超过230万朵。其中,乘客和车主分别送出超过500万朵和230万朵,这生动印证了顺风车车主乘客双向奔赴的善意。 事实上,作为顺风同路人,车主乘客其实早已超越接驾和搭乘的关系,而是在平等友善的基础上,相互关照、鼓励点赞,互相传递力量。而通过小红花,不仅可以表达感谢和点赞,还可以分享攻略,给予美好期许,甚至弥补歉意,以及补上来不及说的话。而在730万朵小红花中,有六幅双向奔赴的画面最为典型,分别为:“回赠”、“治愈”、“敬佩”、“收获”、“免单”、“期待再次同行”。 小红花四周年之际,嘀嗒出行还首次公布了6份榜单,包括了嘀嗒小红花车主双向奔赴榜单和乘客双向奔赴榜单,车主收花Top20和乘客收花Top20榜单,以及车主和乘客各自的最爱送花城市Top20榜单。 那么,在这些数字与故事背后,藏着顺风同路人之间,哪些美好的“双向奔赴“呢? 顺风正能量涵养下的水到渠成: l 3641名乘客和1777位车主送出50朵以上小红花 l 63906名车主和1122名乘客收到50朵以上小红花 “授人玫瑰,手有余香”,过去四年中,嘀嗒顺风车上,越来越多同路人养成了送花的习惯,这背后,是对陌生人天然的善意,是发现同路人闪光点的眼睛,是车主乘客相互的同理心,也是嘀嗒顺风正能量文化涵养下的水到渠成。 在过去四年中,共有3641位嘀嗒顺风车乘客送出了50朵以上小红花,有1777位车主    送出了50朵以上小红花。 而很多车主和乘客,都因为主动给予同路人善意、关怀、帮助而收到了很多小红花。过去四年中,有63906名车主 收到50朵以上小红花,有1122名乘客收到50朵以上小红花。 而这些送花和收花高频的用户,正在成为传递顺风正能量的先锋,带动更多人去发现陌生人身
      98评论
      举报
      730万朵嘀嗒小红花背后,藏着顺风同路人怎样的“双向奔赴”?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9 00:08

      百度发布Q3财报:AI业务收入增速超50%,AI内化效果已显

      据飞说智行获悉,11月18日晚,百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季度总营收312亿元,百度核心营收247亿元。 三季度,百度首次披露AI业务收入,显示同比增长超50%。其中,AI云收入同比增长33%;AI应用收入达26亿元;AI原生营销服务收入同比增长262%达28亿元。 “第三季度,我们全方位展示了AI为业务带来的变革性价值。得益于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我们的AI产品和解决方案,AI云保持了稳健的增长势头;萝卜快跑全无人运营规模加速扩大,全球化脚步加快,已进入瑞士市场,同时保持了行业领先的安全标准;在移动生态中,智能体和数字人等AI原生商业化产品带来快速的收入增长,显示出强大的长期潜力。”百度创始人李彦宏表示,将继续开拓人工智能创新,为用户、企业和社会创造巨大价值,巩固百度在AI时代的领导地位。 AI云强劲增长33%,其中AI高性能计算基础设施的订阅收入同比增长128%。季度内,百度千帆大模型平台全面升级,提供整套Agent Infra,进一步增强模型服务和智能体开发能力,提升企业开发AI原生应用的效率。IDC最新发布《中国AI公有云服务市场份额》报告显示,百度智能云连续六年、累计十次蝉联中国AI公有云市场冠军。 AI应用方面,Q3收入达26亿元。财报显示,AI应用涵盖了百度文库、百度网盘、数字员工等多款旗舰型产品,致力于解决个人和企业在特定场景下的不同需求。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AI应用采用高粘性的订阅模式,可持续创造高质量收入。 在百度世界2025上,百度文库和百度网盘联合推出的全端通用智能体GenFlow升级至3.0,活跃用户超2000万;无代码开发工具“秒哒”进化至2.0,已通过无代码开发40多万AI应用。会上,百度还发布了全球领先的、自我演化的超级智能体——伐谋。据悉,伐谋可在真实的产业中寻找“全局最优解”,已应用于金融、能源、交通、物流、科研等领域。 AI原生营
      268评论
      举报
      百度发布Q3财报:AI业务收入增速超50%,AI内化效果已显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3

      鲲鹏超级增程首发车型,小鹏X9超级增程正式预售,35万元起

      据飞说智行获悉,这两天,小鹏汽车在广州小鹏科技园成功举办小鹏X9鲲鹏超级增程技术发布会。会上,小鹏汽车正式推出全新一代增程技术解决方案——鲲鹏超级增程,终结传统增程用户面临的纯电续航短、充电速度慢、综合能耗高、亏电动力弱、增程噪音大的五大痛点,并宣布首发车型小鹏X9超级增程即日起开启预售,并在下周的广州车展前夕正式上市。 新车推出Max和Ultra两个版本,预售价格分别为35万元和37万元,预订可享受 99 元意向金抵扣 5000 元购车金、限时 0 元享价值 8000 元 20 英寸星耀悬浮轮毂、限时 0 元享价值 12000 元座舱升级套装,权益即日起生效至新车上市日。小鹏X9超级增程作为全球续航最长大七座,CLTC纯电续航达452km,CLTC综合续航达1602km,引领小鹏汽车开启增程全新纪元。 小鹏汽车董事长、CEO何小鹏在发布会上表示:“物理AI将会改变我们的生活,而今天,我们带来的是能够更直接、更快改变出行方式和出行体验的产品——鲲鹏超级增程。”作为一家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小鹏汽车基于全球不同区域的深度调研,将以鲲鹏超级增程新技术为锚点,让全球更多用户享受到智能汽车的科技乐趣。 全新一代鲲鹏超级增程技术首发,终结行业五大痛点 增程车的本质是一台纯电车加一副增程器,最好的增程,源于最好的纯电。鲲鹏超级增程技术是小鹏汽车十一年纯电技术的衍生成果,其以行业领先的 “超快充大电池+大油箱” 组合,并配备第三代1.5T高效增压中冷发动机,终结传统增程用户的五大核心痛点。 针对传统小电池增程车纯电续航短、充电速度慢的痛点,鲲鹏超级增程搭载增程专属超快充磷酸铁锂大电池,配合60L的大油箱,实现CLTC纯电续航超450km、综合续航超1600km的全球最强续航表现,真正做到“一周一充,长途无忧”。与此同时,鲲鹏超级增程运用5C+800V超充技术,充电12分钟即可补能70%
      434评论
      举报
      鲲鹏超级增程首发车型,小鹏X9超级增程正式预售,35万元起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3

      萝卜快跑周全无人订单超25万,累计服务超1700万次,全球自动驾驶头部玩家已显

      “萝卜快跑每周的全无人订单数已经超过了25万,全球的出行服务次数超过了1700万次,成为全球第一。” 据飞说智行获悉,11月13日,百度创始人李彦宏在百度世界2025大会上表示,得益于行业领先的无人驾驶技术、丰富的运营经验和卓越的安全记录,萝卜快跑在2025年迎来高速发展的一年。 基于持续的全球规模化部署与关键的商业化突破,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已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22座城市落地,全球自动驾驶总里程突破2.4亿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000圈。其中,全无人驾驶里程达1.4亿公里。11月10日,萝卜快跑还获得阿布扎比首批全无人驾驶商业化运营许可,并与阿联酋无人驾驶出行公司AutoGo扩大合作,建成当地最大规模的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车队。 大会现场,李彦宏通过视频连线与阿布扎比团队实时互动,生动展示了萝卜快跑在当地的运营实况。全无人驾驶车辆正在阿布扎比街头有序行驶,这一场景也印证了萝卜快跑在全球范围内的落地能力。 “从旧金山到洛杉矶,从阿布扎比到迪拜,无人驾驶正在给越来越多的城市生活带来颠覆性改变。它不只是改变交通、出行,甚至会改变整个社会生态。”李彦宏表示,无人驾驶对交通出行效率和方式的变革,也将带来土地价值、居住需求等城市空间的全面重构。 据全球领先的投资机构ARK研究预测,到2030年,美国Robotaxi每英里成本有望降至约0.25美元。这一关键突破,将激发巨大的潜在出行需求,预计市场规模将扩大5至7倍。其背后的逻辑在于,当出行成本降至“人人可负担”的水平,公众的出行选择逻辑将发生根本转变,大量曾被价格抑制的消费需求将得到释放,用户会普遍倾向于选择更舒适、便捷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萝卜快跑在全球市场的领先,得益于国家在人工智能赋能实体经济、加速产业升级转型的一系列政策引导。早在2017年,科技部便前瞻布局,支持百度成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自动驾驶国家新一
      1,253评论
      举报
      萝卜快跑周全无人订单超25万,累计服务超1700万次,全球自动驾驶头部玩家已显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1

      双业务线齐增长,斩获头部Robotaxi客户,禾赛Q3提前完成全年盈利目标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禾赛科技(NASDAQ: HSAI; HKEX: 2525)公布了 2025 年第三季度未经审计的财务数据。本季度,禾赛实现营收 8.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7.5%,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净利润达到 2.6 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盈利目标。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 441,398 台,其中ADAS 产品交付量为 380,759 台,同比增长 193.1%,机器人领域产品交付量为 60,639 台,同比大幅度增长 1311.9%。 第三季度,禾赛斩获前两大 ADAS 客户 2026 年全系车型定点合作,并实现 100% 标配。同时,禾赛 ETX+FTX 产品组合斩获首个乘用车量产定点,以“主雷达+多颗补盲雷达”的配置实现全域感知覆盖,计划于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启动量产。在机器人领域,禾赛接连拿下 Motional 及多家北美、亚洲、欧洲全球领先自动驾驶企业的激光雷达订单。接下来,禾赛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并将全年公认会计准则下的净利润指引上调至 3.5 亿元至 4.5 亿元人民币。 营收保持行业领先,连续六个季度同比增长 本季度,禾赛实现营收 8.0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 47.5%,单季营收实现连续 6 个季度同比增长,稳居行业领先地位。   GAAP 盈利大超指引,创历史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禾赛本季度 GAAP 盈利达 2.6 亿元人民币(1),提前一个季度完成全年盈利目标。指引将上调至 3.5 亿至 4.5 亿元人民币,表现出强劲的增长动能,为公司未来增长打开了新的想象空间。 交付量同比猛增,ADAS 增长至 3 倍,机器人增长至 14 倍 激光雷达正从汽车的核心智能硬件普及为安全硬件,以“机器人之眼”、“隐形安全气囊”的新身份,成为国内新车的智能和安全标配。 第三季度,禾赛激光雷达总交付量为 441
      943评论
      举报
      双业务线齐增长,斩获头部Robotaxi客户,禾赛Q3提前完成全年盈利目标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0

      中国无人驾驶出海里程碑!萝卜快跑启动阿布扎比最大规模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据飞说智行今日获悉,萝卜快跑宣布获得由阿布扎比综合交通中心(ITC)颁发的首批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这标志着萝卜快跑首次在中国以外地区启动面向公众的规模化全无人运营,是其全球化战略的关键进展,也是阿布扎比智慧出行系统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自今年3月进入阿布扎比市场以来,萝卜快跑与阿联酋自动驾驶出行公司AutoGo达成战略合作,计划在特定区域部署第六代无人车,并于2026年实现全无人运营。双方将共同打造阿布扎比地区规模最大的无人车队,进一步提升阿布扎比城市交通效率并减少碳排放,助力阿布扎比智慧城市目标的实现。过去数月,萝卜快跑已在当地完成全无人测试,验证了其广泛部署能力。 作为全球最大的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已在全球22个城市落地,包括北京、上海、深圳、武汉、香港、迪拜、阿布扎比等,累计自动驾驶里程超过2.4亿公里。截至目前,萝卜快跑每周订单量超过25万单,全部为全无人订单,累计订单突破1700万单,远超谷歌Waymo的1000万单。 凭借技术的领先性与安全性,今年以来,萝卜快跑得到多国政要的肯定。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阿联酋AI部长奥马尔·苏丹·奥拉马等均对萝卜快跑给予了高度评价。奥马尔·苏丹·奥拉马表示,“期待在明年世界政府峰会上,所有车队都是由萝卜快跑支持的自动驾驶。” 此次在阿布扎比获得全无人商业化运营许可,是萝卜快跑全球业务布局提速的又一例证。未来,萝卜快跑将继续携手全球伙伴,将领先的AI与自动驾驶技术推广至更多城市,共同推动全球交通出行的智能化变革。
      1,593评论
      举报
      中国无人驾驶出海里程碑!萝卜快跑启动阿布扎比最大规模全无人商业化运营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1-10

      马斯克跟风造飞行汽车?小鹏:我都量产倒计时了

      文/周雄飞 马斯克要跟随小鹏造飞行汽车了? 这两天,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一档播客中,透露特斯拉正在研发飞行汽车的原型机,并计划会在今年底前对外展示。“这款飞行汽车会令人难忘”,他这样高调介绍道。 此话一经曝光,就引发了行业的广泛讨论,比如Drive Tesla Cana等外媒就认为特斯拉此举具有明显的跟随性,而跟随的目标正是被视为“中国版特斯拉”的小鹏汽车。 会有这样的认知并不意外,毕竟小鹏在飞行汽车领域确实布局已久。早在2013年,小鹏就开始布局飞行汽车,并在之后推出了多代的飞行汽车产品。 时间再回到现在,小鹏在最近举办的AI科技日上,不仅发布了可跨城飞行的全倾转固定翼飞行汽车A868,“陆地航母”也已进入到量产的最后阶段,他们预计明年实现规模化交付。 不止如此,在这次科技日上,小鹏还发布了全新一代的人形机器人IRON,不仅率先行业让机器人搭载固态电池,并宣布要在明年底实现IRON的规模量产;以及宣布会在明年推出3款Robotaxi车型,并与高德合作开启试运营。 这样看,小鹏与特斯拉在智能车、飞行汽车、机器人和Robotaxi都有各自的布局和规划,因为他们都有一个目标——让AI从数字世界跨越到物理世界,从而让AI真正改变人类世界,而这些产品则是物理AI的载体。 飞说智行, 马斯克跟风造飞行汽车?小鹏:我都量产倒计时了 但从以上业务的发展进度来看,小鹏已与特斯拉不相上下,甚至在飞行汽车等领域已领先特斯拉。最近,当马斯克得知小鹏全新一代IRON走出像人类一样的“猫步”后,不仅为此点赞,而且还评论道“特斯拉和中国公司将主导(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市场”。 这意味着,在这场物理AI世界的竞速赛中,小鹏不再是跟随者,而是在更多领域成为探索和引领者。 为了做到这件事,小鹏已为物理AI世界搭建好了软硬件协同的“地基”。 软件算法层面,在这次科技日上,小鹏发布了第二代VLA模型,相较于
      791评论
      举报
      马斯克跟风造飞行汽车?小鹏:我都量产倒计时了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0-31

      特斯拉已不是智驾行业“标准答案”

      文/周雄飞 时隔两年多,特斯拉再次“开麦”。 与此前不同,这次特斯拉对于自家智能辅助驾驶算法进展的分享,并不是在AI Day的舞台上,而是在近日举办的计算机视觉顶会ICCV(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Vision)期间。 特斯拉自动驾驶副总裁阿肖克·埃鲁斯瓦米(Ashok Elluswamy)作为嘉宾,在大会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有可能为了接上2023年6月他们提出端到端架构之后的“闭麦”,阿肖克从“特斯拉为何会选择端到端?”开始分享,但经过多年实践,他们也发现仅通过端到端想要做好智能辅助驾驶,存在一些挑战。 图源Tesla AI 首先就是端到端系统需要解决从极高维到极低维的映射问题,这种映射往往是多对一,因此要保证输出的正确性,训练难度可想而知。阿肖克的言外之意,或许是在强调端到端模型的“黑箱”问题。 基于特斯拉庞大的用户规模,每日可为他们产生相当于500年驾驶时长的数据,但其中多数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常规场景数据,对于算法的长远泛化没有太大帮助。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特斯拉在架构和算法层面做了一些优化和调整,比如在输出决策控制指令前,还会输出OCC占用网络和3D高斯特征等视觉信息,以及思维链COT自然语言信息。 与此同时,基于庞大的真实数据基础,特斯拉还建立了名为“神经世界模拟器”的闭环仿真系统。通过这套系统,不仅可以训练算法,并且还能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好比同时是“训练场”和“考试场地”。 看到这里,是不是闻到有股熟悉的味道,这不就是国内车企们和自动驾驶企业布局的VLA模型和世界模型。换句话说,特斯拉已从之前站在讲台上的“老师”,变成了与理想、小鹏、吉利、**、地平线和Momenta一起探索智驾最终答案的“同学”。 或许正因这样,小鹏汽车CEO何小鹏曾表示:“实际上,国内任何一家有实力AI玩家,早就不care马斯克在做什么了”。
      1,1081
      举报
      特斯拉已不是智驾行业“标准答案”
    • 飞说智行飞说智行
      ·10-27

      卡尔动力受邀参加2025WICV,以规模化领先进展加速L4货运价值落地

      自动驾驶行业正处在关键节点,从技术验证走向规模化与商业化加速落地,已成为行业发展共识与明确路径。 据飞说智行获悉,近日,卡尔动力受邀参加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WICV),携未来运输机器人KargoBot Space重磅亮相。 18日,CEO韦峻青博士在主题演讲中,公布了L4无人货运最新商业化运营成果。韦峻青博士表示,无人货运是自动驾驶行业最难,也是能创造最大价值的赛道,卡尔动力已率先实现无人货运规模化商业落地,最终将以未来运输的通用基座模型,构建覆盖全场景、全行业的高效、安全、经济的运输服务网络。 无人货运,解决更难但价值量更高的问题 在自动驾驶行业迎来爆发式增长的当下,技术迭代与资本涌入推动行业快速发展,但痛点与难点依然突出,存在极端场景下技术稳定性不足、L4自动驾驶“成本魔咒”难解、商业闭环难以形成等更加棘手的问题。对此,韦峻青认为,无人货运的使命是解决“更大、更痛、更难,但价值量更高”的问题。 聚焦干线物流这一6万亿级的“主动脉”市场,卡尔动力直接扎根鄂尔多斯这样的能源运输重镇,直面公路货运最真实的痛点,提出了“混合智能编队”方案,由一名司机驾驶的L2领航车带领多辆L4全无人跟随车,最多可节省83%的人力和10%的能耗。该方案采用领先的端到端架构和强化学习技术范式,不断优化自动驾驶系统性能,可解决异形车异性物避让、羊群避让、夜间施工路段等长尾复杂场景。 目前,卡尔动力已在我国的华北、西北等地开展无人货运技术的测试和常态化运营,率先实现L4无人货运商业化,在极端场景中做到技术与经济性的平衡。 卡尔模式,无人货运最快价值落地路径 技术唯有规模化落地才能释放价值。专注无人货运领域,卡尔动力已经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高速通路——“技术+商业”双向正循环的卡尔模式。 演讲中,韦峻青公布了混合智能编队的最新数据成果。截至10月,混合智能编队车队数量已突破400台,L4级自动驾驶
      215评论
      举报
      卡尔动力受邀参加2025WICV,以规模化领先进展加速L4货运价值落地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