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泊

IP属地:北京
    • 静泊静泊
      ·10-23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量子计算,特朗普下一个入股计划!现在可以下场押注哪一家?

      @话题虎
      投资大佬Stanley Druckenmiller:我不只看基本面,我还需要图表,需要催化剂。特朗普政府目前的持股:[哟哟]持有 $英特尔(INTC)$ 10% 股权、 $MP Materials Corp.(MP)$ 15%股权、 $Lithium Americas Corp.(LAC)$ 10%股权、 $Trilogy Metals Inc.(TMQ)$ 10%股权;现在可能会入股 $IONQ Inc.(IONQ)$ 、 $D-Wave Quantum Inc.(QBTS)$ 和 $Rigetti Computing(RGTI)$ 等多家量子计算公司。上周刚创新高的量子计算概念股,被分析师警告称“目前股价完全脱离基本面”(Forward PE都在200-900倍),近两周股价大回调,eg. $IONQ Inc.(IONQ)$ 自上周一股价高点,回调超20%。22日又因一则“特朗普政府正在洽谈入股量子计算公司”的新闻,普遍盘后反弹近20%🔥🔥🔥根据WSJ的报道,是有几家正在洽谈股权换资金,目前消息:[暗中观察]
      量子计算,特朗普下一个入股计划!现在可以下场押注哪一家?
      98评论
      举报
    • 静泊静泊
      ·10-17

      最狂野财报季?如何用期权驾驭波动

      查看详情: 最狂野财报季?如何用期权驾驭波动 本财报季期权市场呈现“三高特征”:高IV、高Skew、高Gamma。在这种环境下,“只买看涨/看跌”成本高企,合理策略选择成为关键。 此帖仅开放于中国大陆用户
      174评论
      举报
      最狂野财报季?如何用期权驾驭波动
    • 静泊静泊
      ·08-22
      $哔哩哔哩(BILI)$  跌把我害惨了,我还以为会一直跌,就卖了[流泪]  有多少和我一样的?
      696评论
      举报
    • 静泊静泊
      ·08-01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美股短线抄底策略

      @空军大队长
      我1999年学股票,2007年入市,当时理解不了题材,也看不懂专业术语,所以我当时就想着买便宜股吗,2012年接触价值投资,但是2023年碰到了一个大神做题材股,然后在2016年题材炒作的方法也失效了,2018年发现茅台,比亚迪这些价值股涨起来了,所以我就认为长线价值投资的方法是最好的,但是当时我研究公司基本面的时候发现,很多好公司在外面,所以我就研究美股,结果研究美股以后发现了特斯拉,然后我在2019年到2020年一直坚持长线满仓特斯拉,但是后来做假肉BYND失败了,就发现满仓一个股票不行,而且我对美股的研究不够全面,我就花了三年时间把美股所有的上市公司给研究完了,这就是我在股市二十多年的经历。 2008年我做A股的时候就是想到一个办法,就是每次创新低的时候买,然后反弹一波就出来,再创新低的时候进去,2022年5月份的时候我也想到这个办法,但是当时很多股票已经跌了一大半了,主要原因中间了隔了十几年,等反应过来的时候就晚了,而且我对美股的周期性不了解,2018年加息跌了半年,2020年降息的时候大涨,2022年加息大跌,我一直到2023年才理解到美股周期是以加息降息为准的,这跟A股不一样,像07年是股改,2009年是四万亿基建,2015年是沪港通和杠杆牛,2020年是赛道股,基本上都是政策因素而不是利息因素,所以我一直到现在才是算完整的经历了美股的牛熊市周期。 每次创新低这个办法抄底抢反弹是很好,但是有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熊市可以做,牛市没有办法做,这就是我在2010年到2015年的短线常常失败的原因,但是等到发现大熊市的时候,其实是已经套死了,这个时候已经晚了,那就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就是熊市后期牛市初期的时候想短线,牛市中期因为短线老做飞,就想做长线,一般都是牛市晚期的时候都想长线了,因为牛市长线收益更高吗,然后等长线赚一点不愿意出来,结果大熊市来了,基本上都是这样,牛市
      美股短线抄底策略
      634评论
      举报
    • 静泊静泊
      ·08-01
      这篇文章不错,转发给大家看看

      俞敏洪、董宇辉,“分手”不后悔

      @定焦One
      定焦One(dingjiaoone)原创 见习作者 | 李梦冉 编辑 | 魏佳 再过几天,董宇辉脱离东方甄选单飞就满一年了。 2024年7月25日,东方甄选在港交所发布公告,宣布与全资子公司与辉同行正式分家,由董宇辉个人持有其100%股权,作价7658万。随后俞敏洪发布公开信,称“宇辉买公司的钱我安排了,公司是送给宇辉的。”除此之外,他还争取到了将与辉同行的全部利润给董宇辉。公告显示,与辉同行近半年的纯利润是1.4亿元。 如今,这场被誉为“直播带货行业最体面的分手”,或许也到了重新审视的时刻。 过去一年间,董宇辉的直播间热度一度登顶,却很快面临增长瓶颈,今年上半年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人均停留时长同比大幅下降;俞敏洪带领东方甄选深耕供应链、押注自营品牌,但遭遇人才流失和线下渠道扩展缓慢。从深耕内容到开发产品,从个人IP到打造团队,两家公司在不同方向上各自摸索,也各自承压。 这场体面分家,是否真的是一种解脱?从目前来看,双方似乎都未能延续当时的高光,但基于各自长期考虑而言,也未必是坏事。 董宇辉和俞敏洪,各有各的难 分家一年后,两家公司的发展现状是大众关注的焦点。 它们的主业仍是直播带货,我们从数据维度看起。 在粉丝数量上,截至7月中旬,与辉同行已经突破3000万大关,东方甄选落后一截,粉丝数仍在2800W左右徘徊。蝉妈妈数据显示,在直播观看方面,在近30天(6月21日至7月20日)中,与辉同行直播日均观看1573.7W,东方甄选仅384.3W;而在销售额趋势对比中,尽管与辉同行出现大幅下降,但仍在东方甄选之上。 也就是说,在粉丝、观看与销售额上,由董宇辉主导的与辉同行占据明显优势。 图源 / 蝉妈妈 但优势背后,问题也同样显露。 飞瓜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与辉同行直播间日均观看人次同比大幅下降45%;粉丝增长为322万,与去年同期的1200万相差甚远;直播间的人均停留时
      俞敏洪、董宇辉,“分手”不后悔
      352评论
      举报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