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财经

IP属地:未知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9-19 21:20

      上海文旅图景中的浦发注脚

      当金融的温度融入城市的烟火,服务实体、赋能民生便不再是口号,而是深入肌理的实践。 九月的上海,高温渐歇,金秋将至,第36届上海旅游节也如期而至。 图片 9月13日,黄浦江畔,花车巡游点亮外滩的夜空。在流光溢彩的队伍中,一辆以百年外滩12号建筑为灵感、承载浦发银行吉祥物“浦浦”和“发发”的“金融花车”吸引了众多目光。车身上,“遇见浦发,遇见更懂你的银行”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这家扎根上海的金融国企对这座城市的一次温情告白。这是浦发银行32年来首次参与花车巡游,也是一次“金融+文旅”深度融合的城市实践样本。 作为上海金融国资的重要成员,浦发银行早已将服务本地、赋能实体视为己任。本届旅游节,浦发以“乐游上海 浦发随行”为主题,系统性地推出一系列普惠金融与便民服务,从支付、消费、体验到服务,多维度重塑金融与城市生活的关系。 支付便利,是外籍游客入境的第一道体验关口。 面对上海入境游持续火热的态势,浦发银行紧扣“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定位,在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建立起全年无休的服务网络。针对外籍人士开户痛点,推出流程简化的E-MoneyCard“旅行通卡”;同步优化ATM小面额取现功能,支持10元零钞即取即用。支付引导员由青年员工组成多语种服务队,暑运高峰期间日均服务旅客超25万人次,切实缓解境外游客“支付难”问题。此外,豫园支行等网点还提供外籍游客专属零钱包兑换,从落地第一刻到旅程最后一公里,全程护航。 文旅消费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也是浦发银行赋能民生的关键场景。聚焦“文旅+金融”场景,浦发银行打造了一个贯穿全年的消费惠民生态。通过浦大喜奔APP整合携程、迪士尼等平台资源,提供门票订购叠加消费券抵扣,最高立减200元;长三角特色权益则覆盖1元虹桥停车、5折江苏公交、1分钱杭州地铁等区域联动福利。 此外,浦发还联合锦江、光明、携程等品牌推出“申城嗨购节”,借消费券、分期优惠和文旅联
      42评论
      举报
      上海文旅图景中的浦发注脚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9-12

      人民币国际化向前一步,中国印尼支付互联互通双向试运营落地​

      文|李意安 2025年9月11日,由中国与印尼两国央行举办的“中国印尼双边交易本币结算框架和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项目启动活动”在北京和雅加达同步举行。在两国央行行长和大使的见证下,银联国际携手各方合作伙伴正式宣布,中国印尼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项目启动双向试点运行。 试点运行期间,中国境内受邀用户可通过云闪付APP和支付宝,在超过3900万家印尼统一二维码(QRIS)商户进行扫码支付;同时,MyBCA、ShopeePay、DANA、Mandiri、GOPAY等33款印尼主流电子钱包的用户,也可在中国境内的试点商户直接扫码消费。 这一项目是两国以政府间合作模式(G2G)推进的重大合作成果。从年初签署合作备忘录到进入试运行,仅用了短短9个月时间。据悉,试点运行完成后,项目将于年内全面正式投产。 今年以来,银联在跨境互联互通方面持续提速。自1月起,已陆续在印尼、泰国、日本、越南等市场落地相关业务。截至目前,银联已在境外19个国家和地区与当地支付网络达成或正在推进跨境二维码互联互通合作。 图片 01 美税压境,中国印尼加速支付互联 在美国对印尼加征19%的关税后,印尼正积极转向深化与中国的合作。 作为华人数量最多的东南亚近地市场,印尼从来是中国产业出海的首选地。截至2024年底的数据显示,印尼人口已达2.82亿,年龄中位数仅为29岁,人口结构年轻,预计将在长期内持续享有人口红利。印尼中央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前往印尼旅游、工作、学习和交流的中国公民达到150万人,是2023年的两倍。 中国移动支付的快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印尼市场。 2017年起印尼的二维码支付自进入高速发展期。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在此之前,截至2015年,印尼成年人银行开户率仅为14%。传统金融服务覆盖的不足,反而为新兴支付方式的快速发展创造了条件。自2017年起,受中国市场影响,二维码支付在印尼迅速普及。20
      102评论
      举报
      人民币国际化向前一步,中国印尼支付互联互通双向试运营落地​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9-04

      宁波银行半年报里藏了两个变量

      文|李意安 上周五,城商行中的优等生宁波银行中报出炉,数据依然保持了一贯的稳健。 先看一下整体数据表现: 截至6月末,宁波银行总资产突破3.47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1.04%; 营业收入371.60亿元,同比增长7.91%; 归母净利润147.72亿元,同比增长8.23%; 实现非利息收入114.34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0.77%; 不良贷款率0.76%,与年初持平,维持18年未破1%的记录; 拨备覆盖率374.16%,风险抵补能力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资本充足率15.21%,显著高于其他头部城商行,一级资本充足率10.75%,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9.65%,同样位居行业前列。 此外,中报发布之际,宁波银行首次宣布中期分红,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3元(含税)。这是本次中报最引人关注的亮点之一,也着实让人有些意外。此举意味着在年度分红之外,年内将迎来第二次分红,2025年累计派现总额预计达到79.24亿元。 年初我们曾详细分析其分红策略,宁波银行因秉持长期主义理念,在风险未完全明朗的阶段,往往将利润优先用于补充资本与拨备,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也正是基于这一策略,宁波银行2024年采取了相对保守的分红政策,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股市表现。 然而进入2025年,该行分红力度显著提升——这一转变是否意味着其经营基本面正在发生重要变化?仔细研读财报后,我们发现,中报深处确实隐藏着一些值得关注的变量。 01 优化贷款结构 上半年,受利率市场化及让利实体经济政策影响,银行业仍面临息差收窄与盈利压力的挑战。即便如此,宁波银行贷款日均规模仍实现19.32%的增长,核心驱动力来自于对公业务——对公贷款日均规模同比大幅增长27.54%,远高于个人贷款5.89%的增速。截至6月底,对公业务贷款占比已由年初的62.21%上升至68.01%。 对公业务服务矩阵更为完善,客户粘性更强,银行在定价方面也拥有更
      196评论
      举报
      宁波银行半年报里藏了两个变量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9-01

      寻路“数智化”,浦发银行重塑发展逻辑

      文|李意安 八月末,浦发银行交出了2025年中期业绩答卷。 报告显示,截至6月末,该行总资产规模达9.6万亿,存贷款总额分别增长8.71%和4.51%,负债结构持续优化;营业收入905.59亿元,同比增长2.62%;实现归母净利润297.37亿元,同比增速达10.19%,利润增速大幅领先于营收,经营质效显著提升。 而半年报中最大的亮点,则是资产质量全面向好:不良贷款率降至1.31%,拨备覆盖率提升至193.97%,双双达到近十年最优水平。 这与浦发近年来坚定推进的“数智化"转型不无关系。 2023年,浦发银行正式启动"数智化"战略,并于2024年进一步将其作为全行核心战略贯彻落实。这份中报或许可以作为一份系统性报告,成为外界观察浦发银行转型进程的一个重要参照。 01 从"数字化"到“数智化” 在利率市场化持续深入、金融脱媒加剧以及科技公司跨界竞争的多重压力下,银行业的传统增长模式遭遇严峻挑战。净息差持续收窄、资产质量承压、客户需求日趋多元,要想实现逆风翻盘、重塑内在竞争力,唯有押注科技。 浦发银行对“数智化”战略聚焦并持续加码,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多重行业变局之下的必然选择。 在银行大面积开启科技转型的过去十年里,真正能够实现技术与业务深度融合的银行却是凤毛麟角。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需要的不仅仅是科技侧真金白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从全行架构层面进行深入且具体的布局。需要穿透组织阻力、打通数据孤岛,甚至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原本的利益分配机制。这无异于一场“自我革命”,也是传统银行科技转型的真正难点。 不破不立。在这场比拼中,较量的是前瞻性的判断和押注未来的魄力。如果我们将浦发银行放到整个银行业科技转型中观察,它是一个非常好的样本。 与早期的数字化不同,“数智化”不再局限于业务流程线上化或单一功能优化,而是将数据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入银行前中后台所有核心决策与流程。浦发银行将“数智化”
      320评论
      举报
      寻路“数智化”,浦发银行重塑发展逻辑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8-20

      “京东支付+白条”全面接入12306 入局铁路票务千亿市场

      文|李意安 昨天在12306上买火车票,破天荒第一次见到了火车票的优惠立减。诧异之下发现支付界面多了个京东支付的选项,不仅有立减羊毛,还可以用白条“先出行、后付款”。 图片 倒不是因为这点羊毛大惊小怪,真正让我意外的是,自2013年引入支付宝、2017年接入微信支付后,8年来,再未有新增第三方支付机构进入过12306的合作名单。我一度以为,12306与支付机构的合作就止步于两大巨头了。 外界可能并不了解,在支付行业的场景争夺战中,铁路票务,从来都是皇冠上的明珠。 很多朋友可能会觉得奇怪,现在是2025年,移动支付的市场渗透率早已稳定在了95%以上,这一发展水平放在全球范围,也是断层领先。一个支付工具接入一个出行AP难道不是一个很简单很丝滑的事情。但真实的情况,并没有那么简单。 首先,作为一个面向8亿国民的超级民生应用,12306主观上对于合作伙伴的遴选,天然就有更高的门槛,合作机构的牌照属性、安全能力和自身规模,都是重要考量因素。以信息安全为例,12306涉及数亿用户实名信息,风险不容小觑,12306对合作伙伴数据合规性上的要求,已将行业竞争者筛去了大半。 其次,12306对于交易体验、信息安全和系统稳定系统稳定性都有着极为严苛的要求。而其亿级流量和高并发的交易属性,为支付行业带来的挑战,也并不那么容易突破。 01 铁路票务,三足鼎立 第三方支付工具在12306的竞逐,本质是抢夺千亿铁路票务的市场入口。京东支付此番闯关成功,意味着铁路支付市场正式形成支付宝、微信、京东“三足鼎立”新格局。 业内人士称,12306的接入,对于京东支付来说意义重大,是走向国民级App的重要一步,标志着京东支付和白条在高频民生场景的突破性进展。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7月,12306注册用户数突破8亿,常态化互联网售票占比达85%。年交易量超40亿张,按平均票价100元估算,年交易额可达4000
      681评论
      举报
      “京东支付+白条”全面接入12306 入局铁路票务千亿市场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8-11

      创新药“纯度”100%,恒生创新药ETF标的指数全新升级

      近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宣布修订编制方案,并于8月11日正式生效。此次修订明确剔除医药外包企业(CXO,全称为医药合同外包服务组织),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将纯粹聚焦创新药核心公司,是目前ETF跟踪的指数中首批“纯度”达100%的创新药指数。 CXO公司主要为制药企业及生物科技公司提供研发、生产及商业化外包服务,不直接获取创新药的核心知识产权,一般不承担新药研发风险,也不参与创新药专利研发和商业化成功后获取的专利授权收益。 由于CXO与创新药在商业模式和产业链价值分配上存在明显差异,剔除CXO公司后,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成份股全部为创新药企,能够更精准地表征本轮创新药产业的发展趋势。 根据新的编制方案,指数剔除了5家CXO公司,这5家公司原先在指数中的权重合计约为20%,且年内涨幅均不及指数整体表现。根据剔除CXO后的指数成份股进行回测,2023年指数发布日以来、2024年、2025年初至今,指数业绩表现均更好,且自2023年指数发布日至今,修订后的指数年化收益率超47%,夏普比率也更高。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创新成本不断降低、研发效率不断提高,管线储备已跃居全球第二,吸引跨国药企大幅增加我国创新药专利的采购,今年1-5月采购金额已接近2024年全年水平。从中长期来看,大型跨国药企加快从我国采购创新药专利的趋势仍有望持续。 我国创新药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断加强,这也成为股票市场重新定价我国创新药资产价值的重要依据。今年以来,港股医药板块表现亮眼,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截至8月5日,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累计涨幅约为100%。 目前,恒生创新药ETF(159316,联接基金A/C:024328/024329)是市场上唯一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指数的产品,产品最新规模已突破10亿元。指数修订后,该ETF能够更好地满足投资者对创新药产业的精准配置需求,助力投
      326评论
      举报
      创新药“纯度”100%,恒生创新药ETF标的指数全新升级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7-31

      左手金融AI练兵场,右手MCP试验田:中国银联如何推进AI战略的双线叙事

      文|李意安 AI技术的日臻成熟正在深度重塑社会生活,而支付作为深入日常的金融行为,也在同步经受AI变革带来的全面挑战。 在刚刚落幕的WAIC大会上,中国银联联合交通银行、复旦大学、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金融科技产业联盟,正式启动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金融领域,普惠金融方向)项目(以下简称“中试基地”),旨在解决人工智能技术从实验室研发到规模化应用的转化瓶颈。 而与之对应的,是近期中国银联上线的“MCP集市”——通过汇聚银联、腾讯、百度等多方在金融领域的特色MCP服务,形成MCP服务工具的“超级市场”,支持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商、科技企业等用户自由选用所需工具,便捷使用多元化的智能MCP服务,助力支付产业各方实现人工智能应用及场景落地。 前者为创新练兵场,后者为应用试验田,银联凭借对行业痛点的深入洞察,双管齐下,着力推进AI在支付产业的赋能深度。 图片 01 支付赛道,AI可以做什么? 在中国银联执行副总裁涂晓军看来,金融的“智能原生时代”已然到来,AI对支付产业的全链赋能可以说才刚刚开始。 “2025年被业界普遍看作是AI智能体元年。我们看到支付的一种新趋势,AI智能体可能将成为新的支付流量入口。随着相关的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日渐成熟,智能体将渗透到人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零售消费、行程预定、民生政务等各类生活场景中。支付也将以更加自然的方式潜入到这些生态体系中。”涂晓军举例,“以线上为例,许多电商APP正在尝试升级为电商智能体,在这些智能体中,通过自然语言指令就能实现商品筛选、下单、支付等一体化服务。在这样的场景下,这种拟人化的交互方式就很可能会成为新的主流。” 而除了前端支付体验,在支付运营的中后台,AI同样也在改变着当下的管理范式。一些支付企业已经启动了以“AI原生”方式重塑企业运营管理的进程,在相关功能设计和研发之初就以AI技术为出发点和核心驱动力,促进支付企业
      230评论
      举报
      左手金融AI练兵场,右手MCP试验田:中国银联如何推进AI战略的双线叙事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7-22

      “零费率”卷收款码,天津银行“小码带动大生态”真的可行吗?

      文|李意安 这两天,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一个标题:《天津银行“收款码”席卷全国》。 说实话,如此气吞山河的措辞,在支付行业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于是我光速点仔细拜读。不读不要紧,好家伙,这一波操作真是给我CPU都干烧了,吐槽欲望瞬间拉满。 精要提炼一下这篇文章的内容主旨: 从2021年仅有13万个体工商户入驻,到2025年5月天津银行的收款码已覆盖全国155万小微商家,日均交易已经突破1100万笔。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的市场份额中,“硬是撕开了一道口子”。 而之所以能够快速“在微信支付和支付宝两大巨头中逆袭”,原因有四:1.不收手续费;2服务好,不用上银行,客户经理pad十分钟搞定;3,产品好,4.商户收钱能直接进个人结算户。 天津银行之所以这么干,是为了“小码带动大生态”,“形成‘支付让利 + 信贷赋能’的组合拳”。 说实话,这些内容看得我确实是有点不适。本来以为是行业涌现了什么新的玩法,结果却欣赏了一场离奇的自嗨。 首先,“逆袭”一词就让人感觉非常荒诞。 严格来说,天津银行和支付宝或者微信支付压根就不是竞品关系。 如果用户扣款账户是别家银行,那清算路径是“商户-服务商-银联/网联-支付宝/微信支付-银联/网联-发卡行”;如果扣款账户是微信支付余额、支付宝余额或余额宝,那清算路径是“商户-服务商-银联/网联-支付宝/微信支付”。而无论是哪一种,天津银行扮演的都是服务商的角色,和微信支付、支付宝是上下游的关系。 如果一定要论竞争,只有两种场景:一是天津银行用收款码收取的扣款账户为天津银行自己发的卡,以天津银行在收单市场和发卡市场的份额占比,可以想见,这类交易占比并不会太高。二是天津银行的KA商户,微信支付、支付宝感兴趣的直客,通常是规模以上的头部商户,业内也称KA商户(Key Account Merchant,即 “重点客户商户” 或&nb
      602评论
      举报
      “零费率”卷收款码,天津银行“小码带动大生态”真的可行吗?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7-09

      从Visa双标卡“磁升芯”,看招行白金卡何以练就“真高端”心智

      文 | 李意安 近日,招行信用卡发布公告,自2025年9月1日起,将对已发行的Visa双标高端磁条卡产品升级为芯片版产品。升级后的芯片卡支持境内、境外的银联网络和境外Visa网络支付,兼容插卡和拍卡支付功能。 在APP上申请之后,卡号保持不变,升级过程几近无感。本轮升级涉及无限卡、精致白、经典白三款产品:无限卡作为顶级白金卡,升级后下一年度权益将完全复刻磁条卡版本;精致白则新增了每年2次“300精选酒店”贵宾价入住礼遇;经典白的年费扣抵规则则进行了调整,在原先10000永久积分兑换主卡年费、5000永久积分兑换附属卡年费的基础上,增加了主卡需消费满18万元、附属卡需消费满10万元的门槛。 简言之,除无限卡保持现状外,对经典白持有门槛的提升和精致白权益的加码形成了鲜明对比。可以看出,招行并未将此次“磁升芯”视为简单的技术升级,而是通过权益的结构性调整,引导持卡人的迁移,从而对高端产品体系完成了一次梳理。 01 双标卡的落幕与技术破局 先来聊聊“磁升芯”。 事实上,磁条卡已经经历了为期十年的漫长谢幕。 2014年前后,随着网购交易规模的井喷,磁条卡的伪卡盗刷风险激增。全球支付安全标准开始转向:美国率先以EMV芯片标准布防,欧洲迅速跟进,中国也于当年推出了自主制定的PBOC金融IC卡标准。然而,由于PBOC与EMV在密钥体系上无法兼容,形成了双标卡的结构性矛盾。因此,自2014年起,监管虽允许存量双标磁条卡继续增发,但不再批准新的双标卡种。 同时,由于外卡组织当时未获人民币清算牌照,其在中国市场的拓展受限,只能通过存量卡续发、发行套卡或单标外币卡来留存客户。11年过去,迄今为止,已有不少国家及地区的商户不再接受磁条卡的降级交易。 在中国境内,因移动支付发达,双标卡还能作为各类钱包产品的绑卡账户用于支付扣款,但这类交易仅局限于境内且走的是银联通道,对Visa而言,并无实际的价值贡献
      1,185评论
      举报
      从Visa双标卡“磁升芯”,看招行白金卡何以练就“真高端”心智
    • 十字财经十字财经
      ·07-02

      AI是医疗平权唯一的路径了

      文|李意安 这两天,朋友圈满屏都在刷蚂蚁推出的医疗健康新应用“AQ”。说实话这个业务和我日常主业没有太大联系,之所以引发我的表达冲动,是来自于我这两年的亲身经历。 2023年6月,我爸告诉我,他的痛风大半年了都没好,腹股沟的淋巴也肿了,他此前有通风病史,但已多年没有复发,因为每年都有定期体检,没有往大病的方向怀疑。通风复发之后,一直在苏州昆山的一家医院看病。但是久治不愈疼痛难耐,决定换个医院。我带他到了上海瑞金医院,医生说腹股沟淋巴肿,唯一的确诊方式就是做穿刺。 医生有一套SOP流程,穿刺要预约,出报告要等,每一个环节都要好几个工作日。 我爸穿刺完等到化验结果已经过去了半个月。但是报告显示有癌症指征,还要进一步化验,化验之后再约Pet-CT,又要预约,在等待的过程中,我爸猝然离世。此时,距离他确诊仅仅只过了16天。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都处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中。至亲离世,才能够深刻地感受到原来一个人走的时候,竟然会如此的匆忙、潦草。没有郑重其事的告别,也没有全力以赴的救治。好像什么都没来得及做,一切就结束了。 我甚至不知道该怪谁。 到下个月的中旬,我爸离开就满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时间里,我一度谴责自己,为什么他通风一直没好,我会掉以轻心,为什么不带他多看几家医院。我也怨恨过医院,为什么每一次报告出来都要这么久,为什么查出了癌症指征不及时通知家属。 我可能真的,太相信医院了。 但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我慢慢发现,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对三甲医院的信任产生了松动。 我一个大学同学的母亲,在上海胸科医院和上海肺科医院(均为三甲)检查肺结节,得出了完全南辕北辙的医疗建议。 本来只是有点咳嗽,想起有肺结节就去挂了个专家号检查一下,结果医生说,癌变概率很大,必须、立刻、马上做手术,把病人和家属吓得不轻,于是他们转战另一家医院挂了专家号,医生却说肺结节和三年前的片子没什么变化,随访就行。于是又咨询了
      513评论
      举报
      AI是医疗平权唯一的路径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