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征探财经
征探之路,探寻真相。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510
帖子 · 510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29
营收微增3.5%,净利下滑4.4%,伊利如何重回双增长轨道?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亿元,同比减少4.39%。 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1.4%、2.49%、-8.2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34%、10.58%、-18.94%。与2024年相比,伊利股份的业绩改善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液体乳作为伊利股份的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61.26亿元,同比减少2.06%。而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了14.26%、12.39%的增速,成为了伊利股份的增长推动力。 但液体乳收入占比超过5成,其增速明显影响着伊利股份的整体表现。液体乳何时才能恢复增长,带动伊利股份的业绩回暖? 01 液体乳仍在承压 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零研数据综合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常温液体乳在线下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在保持线下渠道优势的同时,在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主要电商平台零售额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且市场份额均实现提升。 但拉长时间线来看,伊利股份的液体乳近年来都面临着收入增速波动的情况。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液体乳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02%、0.72%、-12.32%。这背后主要与行业变化有关。在2024年报中,伊利股份就提到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低迷、短期内原奶供需不平衡的影响,乳品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 受此影响,伊利股份液体乳的库存量也逐渐升高。2022年-2024年,液体乳库存量分别为22.17万吨、22.53万吨、33.3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7.22%、1.63%、48.03%。对2024年库存量增长近50%,伊利股份表示主要是2025年春节备货导致期末库存量较大。 在2025年半年报中,伊利股份并未披露液体乳的库存量,但其提到,公司通过生鲜乳喷粉解决合作牧场原
看
10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营收微增3.5%,净利下滑4.4%,伊利如何重回双增长轨道?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27
寒武纪半年利润超10亿!陈天石兄弟的“芯片梦”终于等到收获期?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6日,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3亿元。 寒武纪表示,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比扭亏为盈也是源于营收大幅增长所致。 从2020年上市起,寒武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4年,寒武纪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4.52亿元。 受2025年上半年业绩影响,寒武纪股价大涨。8月27日,寒武纪以1372.1元/股收盘,涨幅3.24%,总市值达5740亿元。首次实现半年盈利的寒武纪,等来收获期了吗? 01 持续研发投入 寒武纪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来自江西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 资料显示,陈云霁1983年出生于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硕博连读,成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24岁,陈云霁博士毕业,晋升为研究员。弟弟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次内部汇报中,陈云霁、陈天石兄弟提出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2015年,兄弟二人携20人的团队,于2015年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次年,陈天石与中科院旗下中科算源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寒武纪前身),由陈天石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一职。 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便突破千亿。2025年半年报显示,陈天石持有寒武纪28.57%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7%;陈天石控制的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的7.
看
30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寒武纪半年利润超10亿!陈天石兄弟的“芯片梦”终于等到收获期?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22
啤酒微增、白酒下滑超三成,华润啤酒的“第二曲线”何时迎来曙光?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9日,华润啤酒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其未经审计的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同比增长23%。 这是侯孝海在华润啤酒交出的最后一份半年报——6月底,华润啤酒公告称,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的成员。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董事会主席的工作与责任。 在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和白酒业务有着截然不同的成绩。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同比减少近34%。 赵春武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现任管理层对于下一步发展有着高度共识,对于此前侯孝海带领下的华润啤酒战略,以延续和发扬为主,不会有太大改动。在白酒业务收入下滑下,华润啤酒的“啤+白”战略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01 高端化带动啤酒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喜力品牌在2024年高基数的情况下销量仍突破两成增长,老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品牌销量比2024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2.76亿元,同比上涨14%。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已经陷入了低增长的态势。2023年-2024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分别为368.65亿元、364.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1%。 不过,高端化已经成为了啤酒业务的推动力。在财报中,华润啤酒表示,持续的高端化发展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以及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推动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上
看
18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啤酒微增、白酒下滑超三成,华润啤酒的“第二曲线”何时迎来曙光?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20
口子窖的百亿目标受阻,高端化未见成效,省外扩张乏力!
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9日,口子窖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5.31亿元,同比减少2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2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亿元,同比骤降9854.35%。 这是口子窖近三年时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022年-2024年,口子窖的收入分别为51.35亿元、59.62亿元、60.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16.1%、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17.21亿元、1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4%、11.04%、-3.83%。 作为兼香型白酒的代表企业,口子窖距离其定下的“百亿口子”目标越来越远,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口子窖要面临的挑战已变为了能否稳住业绩增速,实现增长。 01 高端化遇瓶颈 在2025年半年报中,口子窖表示,营收减少主要是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减少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也是因为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同时,口子窖提到其一方面聚焦“三个升级”的阶段目标(即市场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另一方面结合市场节奏,积极调整战术打法。 在2024年5月发布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口子窖提到,要奋力实现“三个升级”,市场升级:实现销量翻番;结构升级:将兼系列打造成战略大单品,中高端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品牌升级:引领兼香品类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兼香高端白酒第一品牌”,赢得文化归属和品牌认同。 据方正证券,2023年口子窖逐步完善兼系列的产品矩阵,推出兼10、兼20、兼30等高端新品,分别占据300元、500元和千元以上的价格带。2024第二季度,口子窖新推出兼8新品,瞄准安徽市场200元主流价格带,对标古井贡酒古8与迎驾洞9,弥补了兼系列在中端市场的空白。2025年第一季度,口子窖又发布兼7,加密100-300元价位带。 然而,兼
看
7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口子窖的百亿目标受阻,高端化未见成效,省外扩张乏力!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15
单季亏了近150亿,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能烧出未来吗?
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4日,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减少50.79%。 京东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京东平台的用户流量、季度活跃用户数以及用户购买频次等均取得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和外卖等新业务的持续发展势头。 从2025年上半年来看,京东收入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70.68亿元,同比减少13.68%。 显然,自2025年2月推出外卖业务后,京东投入了更多资源,外卖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利润下滑。外卖业务能否成为京东未来的业绩支撑呢? 01 电商业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核心业务京东零售收入5739.2亿元,同比增长18.6%。 在财报中,京东表示第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记录;截至二季度,京东零售毛利率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也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京东零售的收入由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组成。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323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日用百货商品收入2014.46亿元,同比增长15.7%。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508.27亿元,同比增长19%;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821.92亿元,同比增长23.9%。 在外界看来,京东3C家电收入的增长与国补政策有关。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实现了收入的两位数增长。在彼时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京东表示,此次增长主要受益于国补扩围将手机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范围。同时,电脑和家电销售也保持强劲增长。京东预计,2025年来自家电的销售仍将持续环比加速增长。 但国补之后,京东3C家电收入能否持续目前
看
11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单季亏了近150亿,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能烧出未来吗?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13
茅台告别“躺赢”?系列酒、经销商增速放缓,张德芹力推“消费者为王”
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2日,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这是贵州茅台近十年首次上半年增速掉到个位数。在前三年,即2022年-2024年,贵州茅台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87%、19.01%、15.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55%、19.16%、15.38%。 慢下来的贵州茅台将如何面对白酒行业新的挑战? 01 系列酒降速 在财报中,贵州茅台表示,茅台酒方面,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不断优化运营体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系列酒方面,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一体两翼”总体产品结构为战略核心,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样板市场。 但贵州茅台的系列酒已经明显降速。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茅台酒收入755.9亿元,同比增长10.24%;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同比增长4.68%。而此前,系列酒的增速明显高于茅台酒,2022年-2024年,茅台酒收入增速分别为15.37%、17.39%、15.28%;系列酒收入增速分别为26.55%、29.43%、19.65%。 系列酒的降速或与行业有关。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在价格带表现方面,2025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前三价格带分别为100-300元、300-500元、100元及以下;倒挂程度前三价格带分别为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中低端畅销价位带由300-500元进一步向100-300元下沉,500-800元价位带产品生存则最为困难。 贵州茅台系列酒中的大单品茅台1935定位千元价位,但目前售价有所回落,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售价在800元左右,据媒体报道,华致酒行、酒便利等连锁终端7月报价为8
看
62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茅台告别“躺赢”?系列酒、经销商增速放缓,张德芹力推“消费者为王”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11
北京啤酒巨头“不务正业”:推汽水产品,能否解“增收”之渴?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0日,燕京啤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其实现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 燕京啤酒表示,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水平显著增长,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夯实。 但拉长时间来看,燕京啤酒的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净利润增速。2022年-2024年,燕京啤酒分别收入132.02亿元、142.13亿元、146.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8%、7.6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6.45亿元、10.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51%、83.02%、63.74%。 如此的大的增速差距,也与燕京啤酒的控本有关。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营业成本46.64亿元,同比增加2.35%;销售费用8.84亿元,同比增长1.09%;管理费用8.85亿元,同比减少3.56%;研发投入1.34亿元,同比减少0.0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进军汽水赛道,推出倍斯特汽水,试图打造出新的增长曲线。燕京啤酒能否走出“增利难增收”的局面? 01 高端化遇瓶颈 燕京啤酒营收增速逐年放缓至个位数,与啤酒行业压力有一定关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微降0.6%。食品饮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7%,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一个下滑的品类。 燕京啤酒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作为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中国啤酒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态势。行业正加速向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迈进,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 高端化成为啤酒企业突围的关
看
5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北京啤酒巨头“不务正业”:推汽水产品,能否解“增收”之渴?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08
收入下降38%!珍酒李渡陷“双降”困境,跨界卖啤酒能否破局?
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5日,珍酒李渡发布盈利预警,其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24亿元至25.5亿元,同比下降38.3%;股东应占净利润预期下降23%至24%;经调整净利润预期下降39%至40%。 珍酒李渡表示,业绩下降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以及2024年上半年相对较高的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珍酒李渡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亿元。 在2024年,珍酒李渡也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减少43.1%;经调整净利润16.76亿元,同比增长3.31%。 如今,白酒行业尚未回暖,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业绩压力,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珍酒李渡将如何保证未来的业绩呢? 01 收入下滑、存货增加 珍酒李渡旗下经营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四大白酒品牌。 珍酒李渡曾在财报中表示,珍酒品牌是旗舰品牌,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酱香型白酒为特色,是其主要增长引擎;李渡品牌被视为第二增长引擎,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兼香型白酒产品为特色;湘窖和开口笑是湖南市场的区域领先品牌。 在2024年,珍酒李渡仅有第二增长引擎李渡品牌实现了增长。李渡品牌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18.3%,营收占比为18.6%。其余三大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珍酒品牌收入44.8亿元,同比减少2.3%,营收占比为63.4%;湘窖品牌收入8.03亿元,同比减少3.7%,营收占比为11.4%;开口笑品牌收入3.37亿元,同比减少12.3%,营收占比为4.8%。 从产品组合来看,2024年,珍酒李渡高端白酒产品收入17.09亿元,同比减少10.8%;次高端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加8.8%;中端及以下收入23.63亿元,同比增长0.1%。珍酒李渡表示,高端白酒收入下滑的
看
30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收入下降38%!珍酒李渡陷“双降”困境,跨界卖啤酒能否破局?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06
高管震荡、次高端遇冷,舍得酒业做文旅能否破局?
图片来源:征探君 在发布2025年半年报的前夕,曾任舍得酒业董事长的一位董事也辞职了。 上个月底,舍得酒业(600702.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倪强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原定任期到期日为2026年9月20日。 资料显示,2023年1月,复星系高管倪强“空降”舍得酒业出任董事长一职,舍得酒业老将蒲吉洲同步被选为联席董事长。同年12月,倪强卸任董事长一职,继续担任董事职务;蒲吉洲担任董事长,负责公司全面治理工作。 今年3月,同样出身复星系的邹庆利,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原因辞去舍得酒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职务。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复星系入主以来,舍得酒业的高管频繁变动,其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公司监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等,变动人数超20人。 在高管频繁变动下,舍得酒业的业绩增速逐年放缓,更是在2024年出现下滑。2022年-2024年,舍得酒业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1.86%、16.93%、-2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31%、5.09%、-80.46%。 舍得酒业将如何摆脱如今的业绩困局? 01 次高端遇冷 2019年,舍得酒业首次提出老酒战略,以12万吨老酒储备为基础,产品采用储存4年以上的基酒勾调。2022年,舍得酒业将“双品牌战略”进化提升为“多品牌矩阵战略”,计划将“舍得”打造为老酒品类第一品牌和次高端价位龙头;提升沱牌品牌,致力于将“沱牌”打造为最具性价比的大众名酒品牌;同时,培育超高端白酒品牌“天子呼”“舍不得”“吞之乎”和中端白酒品牌“陶醉”。 在老酒战略以及多品牌矩阵战略下,舍得酒业的中高档酒实现了增长。2022年-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收入分别为48.77亿元、5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8%、15.96%,是舍得酒业的收入支柱。 在2024年
看
190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高管震荡、次高端遇冷,舍得酒业做文旅能否破局?
征探财经
征探财经
·
08-04
罢免非独立董事,市值已蒸发九成,奈雪如何扭亏为盈?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日,奈雪的茶(2150.HK,以下简称“奈雪”)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罢免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张蕊的现有职务。主要原因是其在合理通知后连续两次未能出席董事会会议及本公司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对张蕊能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担任其在本集团内的职务表示深切关切。因此,董事会认为罢免张蕊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同时,奈雪决定委任张立钧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奈雪将与张立钧订立服务合约,自2025年8月1日起初步为期三年,其董事年薪为12万港元。 资料显示,张立钧现年55岁,在金融业及管理咨询方面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自2001年9月至2025年6月,张立钧先后任职于会计师事务所罗兵咸永道美国及罗兵咸永道中国,最后担任罗兵咸永道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近年来遭遇了增长瓶颈。2021年-2024年,奈雪收入分别为42.97亿元、42.92亿元、51.64亿元、49.21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45.26亿元、-4.76亿元、1116.6万元、-9.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4.61亿元、2091.2万元、-9.19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上市以来,奈雪收入规模并未出现大的提升,但几乎处于亏损状态。奈雪为何无法稳定盈利? 01 加盟店占比较小,直营店收入下滑 2015年,赵林、彭心夫妇在广东深圳开出了奈雪第一家门店,彼时品牌定位为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以“茶饮+软欧包”双品类模式运营。6年后,奈雪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2023年7月,只做直营的奈雪宣布推出“合伙人计划”,开放加盟。据悉,加盟单店投资金额约100万元,合伙人验资门槛150万元。奈雪要求加盟商全职经营,每天不低于6小时,每月不低于130小时带店时间。经验要求上,单店加盟者
看
38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罢免非独立董事,市值已蒸发九成,奈雪如何扭亏为盈?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093667238941250","uuid":"4093667238941250","gmtCreate":1630564231475,"gmtModify":1630564674648,"name":"征探财经","pinyin":"ztcjzhengtancaijing","introduction":"征探之路,探寻真相。","introductionEn":"","signature":"征探之路,探寻真相。","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168,"headSize":0,"tweetSize":510,"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4,"name":"文化虎","nameTw":"文化虎","represent":"学有所成","factor":"发布3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3条优质帖","iconColor":"8867FB","bgColor":"BDC5FF"},"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5.3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72820536086824,"gmtCreate":1756466401853,"gmtModify":1756472624761,"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营收微增3.5%,净利下滑4.4%,伊利如何重回双增长轨道?","html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亿元,同比减少4.39%。 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1.4%、2.49%、-8.2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34%、10.58%、-18.94%。与2024年相比,伊利股份的业绩改善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液体乳作为伊利股份的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61.26亿元,同比减少2.06%。而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了14.26%、12.39%的增速,成为了伊利股份的增长推动力。 但液体乳收入占比超过5成,其增速明显影响着伊利股份的整体表现。液体乳何时才能恢复增长,带动伊利股份的业绩回暖? 01 液体乳仍在承压 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零研数据综合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常温液体乳在线下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在保持线下渠道优势的同时,在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主要电商平台零售额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且市场份额均实现提升。 但拉长时间线来看,伊利股份的液体乳近年来都面临着收入增速波动的情况。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液体乳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02%、0.72%、-12.32%。这背后主要与行业变化有关。在2024年报中,伊利股份就提到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低迷、短期内原奶供需不平衡的影响,乳品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 受此影响,伊利股份液体乳的库存量也逐渐升高。2022年-2024年,液体乳库存量分别为22.17万吨、22.53万吨、33.3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7.22%、1.63%、48.03%。对2024年库存量增长近50%,伊利股份表示主要是2025年春节备货导致期末库存量较大。 在2025年半年报中,伊利股份并未披露液体乳的库存量,但其提到,公司通过生鲜乳喷粉解决合作牧场原","list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亿元,同比减少4.39%。 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1.4%、2.49%、-8.2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34%、10.58%、-18.94%。与2024年相比,伊利股份的业绩改善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液体乳作为伊利股份的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61.26亿元,同比减少2.06%。而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了14.26%、12.39%的增速,成为了伊利股份的增长推动力。 但液体乳收入占比超过5成,其增速明显影响着伊利股份的整体表现。液体乳何时才能恢复增长,带动伊利股份的业绩回暖? 01 液体乳仍在承压 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零研数据综合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常温液体乳在线下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在保持线下渠道优势的同时,在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主要电商平台零售额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且市场份额均实现提升。 但拉长时间线来看,伊利股份的液体乳近年来都面临着收入增速波动的情况。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液体乳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02%、0.72%、-12.32%。这背后主要与行业变化有关。在2024年报中,伊利股份就提到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低迷、短期内原奶供需不平衡的影响,乳品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 受此影响,伊利股份液体乳的库存量也逐渐升高。2022年-2024年,液体乳库存量分别为22.17万吨、22.53万吨、33.3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7.22%、1.63%、48.03%。对2024年库存量增长近50%,伊利股份表示主要是2025年春节备货导致期末库存量较大。 在2025年半年报中,伊利股份并未披露液体乳的库存量,但其提到,公司通过生鲜乳喷粉解决合作牧场原","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8日,伊利股份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收入617.77亿元,同比增长3.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2亿元,同比减少4.39%。 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1.4%、2.49%、-8.24%;净利润增速分别为8.34%、10.58%、-18.94%。与2024年相比,伊利股份的业绩改善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液体乳作为伊利股份的基本盘,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361.26亿元,同比减少2.06%。而奶粉及奶制品、冷饮分别实现了14.26%、12.39%的增速,成为了伊利股份的增长推动力。 但液体乳收入占比超过5成,其增速明显影响着伊利股份的整体表现。液体乳何时才能恢复增长,带动伊利股份的业绩回暖? 01 液体乳仍在承压 尼尔森与星图第三方零研数据综合显示,2025年上半年,伊利股份常温液体乳在线下渠道零售额市场份额稳居行业第一;在保持线下渠道优势的同时,在京东、天猫、拼多多、抖音等主要电商平台零售额市场份额均为第一,且市场份额均实现提升。 但拉长时间线来看,伊利股份的液体乳近年来都面临着收入增速波动的情况。2022年-2024年,伊利股份液体乳的营收增速分别为0.02%、0.72%、-12.32%。这背后主要与行业变化有关。在2024年报中,伊利股份就提到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者信心低迷、短期内原奶供需不平衡的影响,乳品消费需求受到一定的抑制。 受此影响,伊利股份液体乳的库存量也逐渐升高。2022年-2024年,液体乳库存量分别为22.17万吨、22.53万吨、33.36万吨,分别同比增长17.22%、1.63%、48.03%。对2024年库存量增长近50%,伊利股份表示主要是2025年春节备货导致期末库存量较大。 在2025年半年报中,伊利股份并未披露液体乳的库存量,但其提到,公司通过生鲜乳喷粉解决合作牧场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896b6a992ee80e18c8b28b16c904b50","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8205360868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2107664355368,"gmtCreate":1756292744384,"gmtModify":1756293240471,"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寒武纪半年利润超10亿!陈天石兄弟的“芯片梦”终于等到收获期?","html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6日,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3亿元。 寒武纪表示,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比扭亏为盈也是源于营收大幅增长所致。 从2020年上市起,寒武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4年,寒武纪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4.52亿元。 受2025年上半年业绩影响,寒武纪股价大涨。8月27日,寒武纪以1372.1元/股收盘,涨幅3.24%,总市值达5740亿元。首次实现半年盈利的寒武纪,等来收获期了吗? 01 持续研发投入 寒武纪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来自江西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 资料显示,陈云霁1983年出生于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硕博连读,成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24岁,陈云霁博士毕业,晋升为研究员。弟弟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次内部汇报中,陈云霁、陈天石兄弟提出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2015年,兄弟二人携20人的团队,于2015年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次年,陈天石与中科院旗下中科算源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寒武纪前身),由陈天石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一职。 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便突破千亿。2025年半年报显示,陈天石持有寒武纪28.57%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7%;陈天石控制的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的7.","list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6日,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3亿元。 寒武纪表示,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比扭亏为盈也是源于营收大幅增长所致。 从2020年上市起,寒武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4年,寒武纪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4.52亿元。 受2025年上半年业绩影响,寒武纪股价大涨。8月27日,寒武纪以1372.1元/股收盘,涨幅3.24%,总市值达5740亿元。首次实现半年盈利的寒武纪,等来收获期了吗? 01 持续研发投入 寒武纪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来自江西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 资料显示,陈云霁1983年出生于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硕博连读,成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24岁,陈云霁博士毕业,晋升为研究员。弟弟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次内部汇报中,陈云霁、陈天石兄弟提出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2015年,兄弟二人携20人的团队,于2015年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次年,陈天石与中科院旗下中科算源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寒武纪前身),由陈天石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一职。 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便突破千亿。2025年半年报显示,陈天石持有寒武纪28.57%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7%;陈天石控制的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的7.","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26日,寒武纪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8.81亿元,同比增长4347.8%;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10.38亿元,上年同期为亏损5.3亿元。 寒武纪表示,公司持续拓展市场,积极助力人工智能应用落地,报告期内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同比扭亏为盈也是源于营收大幅增长所致。 从2020年上市起,寒武纪一直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2024年,寒武纪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4.35亿元、-8.25亿元、-12.57亿元、-8.48亿元、-4.52亿元。 受2025年上半年业绩影响,寒武纪股价大涨。8月27日,寒武纪以1372.1元/股收盘,涨幅3.24%,总市值达5740亿元。首次实现半年盈利的寒武纪,等来收获期了吗? 01 持续研发投入 寒武纪的成立与发展离不开来自江西的陈云霁、陈天石两兄弟。 资料显示,陈云霁1983年出生于南昌,14岁入读中科大少年班,19岁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硕博连读,成为“**”团队中最年轻的成员。24岁,陈云霁博士毕业,晋升为研究员。弟弟陈天石出生于1985年,就读于中科大少年班,拿到计算机博士学位,随后又转入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担任研究员。 2010年,在中国科学院计算所一次内部汇报中,陈云霁、陈天石兄弟提出研发AI芯片的构想——开展人工智能和芯片设计的交叉研究。2015年,兄弟二人携20人的团队,于2015年研发出世界首款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原型芯片。次年,陈天石与中科院旗下中科算源共同出资成立北京中科寒武纪科技(寒武纪前身),由陈天石担任董事长及总经理一职。 2020年7月,寒武纪成功登陆科创板,首日市值便突破千亿。2025年半年报显示,陈天石持有寒武纪28.57%的股份,为公司实控人,同时担任公司董事长以及总经理;北京中科算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5.7%;陈天石控制的北京艾溪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的7.","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95eef71532ef37450755fc0ecbddef5","width":"1080","height":"83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1076643553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0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0339155898664,"gmtCreate":1755860507106,"gmtModify":1755867825618,"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啤酒微增、白酒下滑超三成,华润啤酒的“第二曲线”何时迎来曙光?","html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9日,华润啤酒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其未经审计的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同比增长23%。 这是侯孝海在华润啤酒交出的最后一份半年报——6月底,华润啤酒公告称,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的成员。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董事会主席的工作与责任。 在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和白酒业务有着截然不同的成绩。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同比减少近34%。 赵春武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现任管理层对于下一步发展有着高度共识,对于此前侯孝海带领下的华润啤酒战略,以延续和发扬为主,不会有太大改动。在白酒业务收入下滑下,华润啤酒的“啤+白”战略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01 高端化带动啤酒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喜力品牌在2024年高基数的情况下销量仍突破两成增长,老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品牌销量比2024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2.76亿元,同比上涨14%。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已经陷入了低增长的态势。2023年-2024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分别为368.65亿元、364.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1%。 不过,高端化已经成为了啤酒业务的推动力。在财报中,华润啤酒表示,持续的高端化发展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以及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推动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上","list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9日,华润啤酒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其未经审计的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同比增长23%。 这是侯孝海在华润啤酒交出的最后一份半年报——6月底,华润啤酒公告称,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的成员。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董事会主席的工作与责任。 在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和白酒业务有着截然不同的成绩。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同比减少近34%。 赵春武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现任管理层对于下一步发展有着高度共识,对于此前侯孝海带领下的华润啤酒战略,以延续和发扬为主,不会有太大改动。在白酒业务收入下滑下,华润啤酒的“啤+白”战略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01 高端化带动啤酒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喜力品牌在2024年高基数的情况下销量仍突破两成增长,老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品牌销量比2024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2.76亿元,同比上涨14%。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已经陷入了低增长的态势。2023年-2024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分别为368.65亿元、364.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1%。 不过,高端化已经成为了啤酒业务的推动力。在财报中,华润啤酒表示,持续的高端化发展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以及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推动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上","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9日,华润啤酒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其未经审计的综合营业额为239.42亿元,同比增长0.8%;股东应占溢利57.89亿元,同比增长23%。 这是侯孝海在华润啤酒交出的最后一份半年报——6月底,华润啤酒公告称,侯孝海因有意投入更多时间于个人安排而决定辞任执行董事及董事会主席,并且不再担任董事会辖下财务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以及购股权总务委员会各自的成员。华润啤酒执行董事及总裁赵春武将暂时承担董事会主席的工作与责任。 在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和白酒业务有着截然不同的成绩。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白酒业务营业额7.81亿元,同比减少近34%。 赵春武在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上表示,现任管理层对于下一步发展有着高度共识,对于此前侯孝海带领下的华润啤酒战略,以延续和发扬为主,不会有太大改动。在白酒业务收入下滑下,华润啤酒的“啤+白”战略什么时候才能迎来曙光? 01 高端化带动啤酒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实现啤酒销量约648.7万千升,同比上升2.2%,普高档及以上啤酒销量同比增长超过10%。其中,喜力品牌在2024年高基数的情况下销量仍突破两成增长,老雪品牌销量同比增长超过70%,红爵品牌销量比2024年上半年实现翻倍增长。 2025年上半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231.61亿元,同比增长2.6%;未计利息及税项前盈利为72.76亿元,同比上涨14%。 值得注意的是,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已经陷入了低增长的态势。2023年-2024年,华润啤酒的啤酒业务营业额分别为368.65亿元、364.8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4.5%、-1%。 不过,高端化已经成为了啤酒业务的推动力。在财报中,华润啤酒表示,持续的高端化发展带动平均销售价格同比上升0.4%,以及原材料采购成本的节约,推动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上","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65d5a59d69ca83f6cd52777a48d6c89","width":"960","height":"64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03391558986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9861821833448,"gmtCreate":1755687127170,"gmtModify":1755695680863,"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口子窖的百亿目标受阻,高端化未见成效,省外扩张乏力!","html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9日,口子窖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5.31亿元,同比减少2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2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亿元,同比骤降9854.35%。 这是口子窖近三年时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022年-2024年,口子窖的收入分别为51.35亿元、59.62亿元、60.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16.1%、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17.21亿元、1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4%、11.04%、-3.83%。 作为兼香型白酒的代表企业,口子窖距离其定下的“百亿口子”目标越来越远,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口子窖要面临的挑战已变为了能否稳住业绩增速,实现增长。 01 高端化遇瓶颈 在2025年半年报中,口子窖表示,营收减少主要是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减少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也是因为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同时,口子窖提到其一方面聚焦“三个升级”的阶段目标(即市场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另一方面结合市场节奏,积极调整战术打法。 在2024年5月发布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口子窖提到,要奋力实现“三个升级”,市场升级:实现销量翻番;结构升级:将兼系列打造成战略大单品,中高端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品牌升级:引领兼香品类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兼香高端白酒第一品牌”,赢得文化归属和品牌认同。 据方正证券,2023年口子窖逐步完善兼系列的产品矩阵,推出兼10、兼20、兼30等高端新品,分别占据300元、500元和千元以上的价格带。2024第二季度,口子窖新推出兼8新品,瞄准安徽市场200元主流价格带,对标古井贡酒古8与迎驾洞9,弥补了兼系列在中端市场的空白。2025年第一季度,口子窖又发布兼7,加密100-300元价位带。 然而,兼","list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9日,口子窖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5.31亿元,同比减少2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2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亿元,同比骤降9854.35%。 这是口子窖近三年时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022年-2024年,口子窖的收入分别为51.35亿元、59.62亿元、60.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16.1%、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17.21亿元、1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4%、11.04%、-3.83%。 作为兼香型白酒的代表企业,口子窖距离其定下的“百亿口子”目标越来越远,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口子窖要面临的挑战已变为了能否稳住业绩增速,实现增长。 01 高端化遇瓶颈 在2025年半年报中,口子窖表示,营收减少主要是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减少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也是因为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同时,口子窖提到其一方面聚焦“三个升级”的阶段目标(即市场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另一方面结合市场节奏,积极调整战术打法。 在2024年5月发布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口子窖提到,要奋力实现“三个升级”,市场升级:实现销量翻番;结构升级:将兼系列打造成战略大单品,中高端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品牌升级:引领兼香品类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兼香高端白酒第一品牌”,赢得文化归属和品牌认同。 据方正证券,2023年口子窖逐步完善兼系列的产品矩阵,推出兼10、兼20、兼30等高端新品,分别占据300元、500元和千元以上的价格带。2024第二季度,口子窖新推出兼8新品,瞄准安徽市场200元主流价格带,对标古井贡酒古8与迎驾洞9,弥补了兼系列在中端市场的空白。2025年第一季度,口子窖又发布兼7,加密100-300元价位带。 然而,兼","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9日,口子窖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25.31亿元,同比减少20.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15亿元,同比减少24.63%;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83亿元,同比骤降9854.35%。 这是口子窖近三年时间来首次营收、净利双降。2022年-2024年,口子窖的收入分别为51.35亿元、59.62亿元、60.1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2%、16.1%、0.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5亿元、17.21亿元、1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24%、11.04%、-3.83%。 作为兼香型白酒的代表企业,口子窖距离其定下的“百亿口子”目标越来越远,在当下的市场环境中,口子窖要面临的挑战已变为了能否稳住业绩增速,实现增长。 01 高端化遇瓶颈 在2025年半年报中,口子窖表示,营收减少主要是高档产品销售收入减少所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也是因为销售商品收到的现金减少所致。同时,口子窖提到其一方面聚焦“三个升级”的阶段目标(即市场升级、结构升级、品牌升级),另一方面结合市场节奏,积极调整战术打法。 在2024年5月发布的《2023年年度股东大会会议资料》中,口子窖提到,要奋力实现“三个升级”,市场升级:实现销量翻番;结构升级:将兼系列打造成战略大单品,中高端产品占比大幅提升;品牌升级:引领兼香品类做大做强,成为“中国兼香高端白酒第一品牌”,赢得文化归属和品牌认同。 据方正证券,2023年口子窖逐步完善兼系列的产品矩阵,推出兼10、兼20、兼30等高端新品,分别占据300元、500元和千元以上的价格带。2024第二季度,口子窖新推出兼8新品,瞄准安徽市场200元主流价格带,对标古井贡酒古8与迎驾洞9,弥补了兼系列在中端市场的空白。2025年第一季度,口子窖又发布兼7,加密100-300元价位带。 然而,兼","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2387f5932cbe46787b3794f6ffb32ed","width":"1080","height":"8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986182183344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7918674681912,"gmtCreate":1755255122328,"gmtModify":1755263578794,"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单季亏了近150亿,京东外卖的“百亿补贴”能烧出未来吗?","htmlText":"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4日,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减少50.79%。 京东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京东平台的用户流量、季度活跃用户数以及用户购买频次等均取得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和外卖等新业务的持续发展势头。 从2025年上半年来看,京东收入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70.68亿元,同比减少13.68%。 显然,自2025年2月推出外卖业务后,京东投入了更多资源,外卖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利润下滑。外卖业务能否成为京东未来的业绩支撑呢? 01 电商业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核心业务京东零售收入5739.2亿元,同比增长18.6%。 在财报中,京东表示第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记录;截至二季度,京东零售毛利率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也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京东零售的收入由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组成。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323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日用百货商品收入2014.46亿元,同比增长15.7%。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508.27亿元,同比增长19%;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821.92亿元,同比增长23.9%。 在外界看来,京东3C家电收入的增长与国补政策有关。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实现了收入的两位数增长。在彼时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京东表示,此次增长主要受益于国补扩围将手机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范围。同时,电脑和家电销售也保持强劲增长。京东预计,2025年来自家电的销售仍将持续环比加速增长。 但国补之后,京东3C家电收入能否持续目前","listText":"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4日,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减少50.79%。 京东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京东平台的用户流量、季度活跃用户数以及用户购买频次等均取得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和外卖等新业务的持续发展势头。 从2025年上半年来看,京东收入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70.68亿元,同比减少13.68%。 显然,自2025年2月推出外卖业务后,京东投入了更多资源,外卖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利润下滑。外卖业务能否成为京东未来的业绩支撑呢? 01 电商业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核心业务京东零售收入5739.2亿元,同比增长18.6%。 在财报中,京东表示第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记录;截至二季度,京东零售毛利率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也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京东零售的收入由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组成。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323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日用百货商品收入2014.46亿元,同比增长15.7%。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508.27亿元,同比增长19%;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821.92亿元,同比增长23.9%。 在外界看来,京东3C家电收入的增长与国补政策有关。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实现了收入的两位数增长。在彼时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京东表示,此次增长主要受益于国补扩围将手机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范围。同时,电脑和家电销售也保持强劲增长。京东预计,2025年来自家电的销售仍将持续环比加速增长。 但国补之后,京东3C家电收入能否持续目前","text":"图片 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4日,京东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2025年第二季度,京东收入3567亿元,同比增长22.4%;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62亿元,同比减少50.79%。 京东在财报中表示,二季度,京东平台的用户流量、季度活跃用户数以及用户购买频次等均取得显著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核心京东零售业务和外卖等新业务的持续发展势头。 从2025年上半年来看,京东收入6577.42亿元,同比增长19.28%;归属于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170.68亿元,同比减少13.68%。 显然,自2025年2月推出外卖业务后,京东投入了更多资源,外卖带来了更多的收入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明显的利润下滑。外卖业务能否成为京东未来的业绩支撑呢? 01 电商业务稳定增长 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核心业务京东零售收入5739.2亿元,同比增长18.6%。 在财报中,京东表示第二季度京东零售收入同比增长20.6%,经营利润率达到4.5%,创下公司历史上所有大促季度的最高记录;截至二季度,京东零售毛利率已经实现连续13个季度同比增长,经营利润率也保持稳步上升趋势。 京东零售的收入由商品收入和服务收入组成。2025年上半年,京东的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3232.77亿元,同比增长20.5%;日用百货商品收入2014.46亿元,同比增长15.7%。平台及广告服务收入508.27亿元,同比增长19%;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821.92亿元,同比增长23.9%。 在外界看来,京东3C家电收入的增长与国补政策有关。2024年第四季度京东零售实现了收入的两位数增长。在彼时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京东表示,此次增长主要受益于国补扩围将手机纳入以旧换新政策范围。同时,电脑和家电销售也保持强劲增长。京东预计,2025年来自家电的销售仍将持续环比加速增长。 但国补之后,京东3C家电收入能否持续目前","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d2a699e9e9d06f1b92365dfb2763be7","width":"959","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791867468191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1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7210112409864,"gmtCreate":1755081954233,"gmtModify":1755090651517,"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茅台告别“躺赢”?系列酒、经销商增速放缓,张德芹力推“消费者为王”","html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2日,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这是贵州茅台近十年首次上半年增速掉到个位数。在前三年,即2022年-2024年,贵州茅台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87%、19.01%、15.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55%、19.16%、15.38%。 慢下来的贵州茅台将如何面对白酒行业新的挑战? 01 系列酒降速 在财报中,贵州茅台表示,茅台酒方面,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不断优化运营体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系列酒方面,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一体两翼”总体产品结构为战略核心,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样板市场。 但贵州茅台的系列酒已经明显降速。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茅台酒收入755.9亿元,同比增长10.24%;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同比增长4.68%。而此前,系列酒的增速明显高于茅台酒,2022年-2024年,茅台酒收入增速分别为15.37%、17.39%、15.28%;系列酒收入增速分别为26.55%、29.43%、19.65%。 系列酒的降速或与行业有关。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在价格带表现方面,2025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前三价格带分别为100-300元、300-500元、100元及以下;倒挂程度前三价格带分别为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中低端畅销价位带由300-500元进一步向100-300元下沉,500-800元价位带产品生存则最为困难。 贵州茅台系列酒中的大单品茅台1935定位千元价位,但目前售价有所回落,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售价在800元左右,据媒体报道,华致酒行、酒便利等连锁终端7月报价为8","list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2日,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这是贵州茅台近十年首次上半年增速掉到个位数。在前三年,即2022年-2024年,贵州茅台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87%、19.01%、15.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55%、19.16%、15.38%。 慢下来的贵州茅台将如何面对白酒行业新的挑战? 01 系列酒降速 在财报中,贵州茅台表示,茅台酒方面,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不断优化运营体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系列酒方面,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一体两翼”总体产品结构为战略核心,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样板市场。 但贵州茅台的系列酒已经明显降速。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茅台酒收入755.9亿元,同比增长10.24%;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同比增长4.68%。而此前,系列酒的增速明显高于茅台酒,2022年-2024年,茅台酒收入增速分别为15.37%、17.39%、15.28%;系列酒收入增速分别为26.55%、29.43%、19.65%。 系列酒的降速或与行业有关。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在价格带表现方面,2025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前三价格带分别为100-300元、300-500元、100元及以下;倒挂程度前三价格带分别为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中低端畅销价位带由300-500元进一步向100-300元下沉,500-800元价位带产品生存则最为困难。 贵州茅台系列酒中的大单品茅台1935定位千元价位,但目前售价有所回落,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售价在800元左右,据媒体报道,华致酒行、酒便利等连锁终端7月报价为8","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12日,贵州茅台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其收入893.89亿元,同比增长9.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这是贵州茅台近十年首次上半年增速掉到个位数。在前三年,即2022年-2024年,贵州茅台的营收增速分别为16.87%、19.01%、15.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9.55%、19.16%、15.38%。 慢下来的贵州茅台将如何面对白酒行业新的挑战? 01 系列酒降速 在财报中,贵州茅台表示,茅台酒方面,利用“社会+自营”双渠道体系优势,不断优化运营体系,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系列酒方面,以茅台1935、汉酱、茅台王子酒“一体两翼”总体产品结构为战略核心,拓展销售网络,打造样板市场。 但贵州茅台的系列酒已经明显降速。2025年上半年,贵州茅台的茅台酒收入755.9亿元,同比增长10.24%;系列酒收入137.63亿元,同比增长4.68%。而此前,系列酒的增速明显高于茅台酒,2022年-2024年,茅台酒收入增速分别为15.37%、17.39%、15.28%;系列酒收入增速分别为26.55%、29.43%、19.65%。 系列酒的降速或与行业有关。据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白酒市场中期研究报告》,在价格带表现方面,2025年1-6月白酒市场经销商、零售商反馈市场动销最好的前三价格带分别为100-300元、300-500元、100元及以下;倒挂程度前三价格带分别为800-1500元、500-800元、300-500元。中低端畅销价位带由300-500元进一步向100-300元下沉,500-800元价位带产品生存则最为困难。 贵州茅台系列酒中的大单品茅台1935定位千元价位,但目前售价有所回落,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售价在800元左右,据媒体报道,华致酒行、酒便利等连锁终端7月报价为8","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5b830fc6c56c9716dcfd1ddcafa56b5","width":"1080","height":"60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72101124098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2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6467711484360,"gmtCreate":1754909280326,"gmtModify":1754917222635,"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北京啤酒巨头“不务正业”:推汽水产品,能否解“增收”之渴?","html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0日,燕京啤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其实现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 燕京啤酒表示,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水平显著增长,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夯实。 但拉长时间来看,燕京啤酒的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净利润增速。2022年-2024年,燕京啤酒分别收入132.02亿元、142.13亿元、146.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8%、7.6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6.45亿元、10.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51%、83.02%、63.74%。 如此的大的增速差距,也与燕京啤酒的控本有关。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营业成本46.64亿元,同比增加2.35%;销售费用8.84亿元,同比增长1.09%;管理费用8.85亿元,同比减少3.56%;研发投入1.34亿元,同比减少0.0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进军汽水赛道,推出倍斯特汽水,试图打造出新的增长曲线。燕京啤酒能否走出“增利难增收”的局面? 01 高端化遇瓶颈 燕京啤酒营收增速逐年放缓至个位数,与啤酒行业压力有一定关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微降0.6%。食品饮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7%,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一个下滑的品类。 燕京啤酒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作为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中国啤酒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态势。行业正加速向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迈进,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 高端化成为啤酒企业突围的关","list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0日,燕京啤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其实现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 燕京啤酒表示,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水平显著增长,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夯实。 但拉长时间来看,燕京啤酒的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净利润增速。2022年-2024年,燕京啤酒分别收入132.02亿元、142.13亿元、146.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8%、7.6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6.45亿元、10.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51%、83.02%、63.74%。 如此的大的增速差距,也与燕京啤酒的控本有关。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营业成本46.64亿元,同比增加2.35%;销售费用8.84亿元,同比增长1.09%;管理费用8.85亿元,同比减少3.56%;研发投入1.34亿元,同比减少0.0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进军汽水赛道,推出倍斯特汽水,试图打造出新的增长曲线。燕京啤酒能否走出“增利难增收”的局面? 01 高端化遇瓶颈 燕京啤酒营收增速逐年放缓至个位数,与啤酒行业压力有一定关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微降0.6%。食品饮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7%,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一个下滑的品类。 燕京啤酒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作为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中国啤酒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态势。行业正加速向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迈进,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 高端化成为啤酒企业突围的关","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0日,燕京啤酒发布2025年半年报,其实现啤酒销量(含托管经营)235.17万千升,同比增长2.03%;营收85.58亿元,同比增长6.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3亿元,同比增长45.45%。 燕京啤酒表示,营收规模持续扩大,盈利水平显著增长,核心竞争能力进一步夯实。 但拉长时间来看,燕京啤酒的收入增速明显低于净利润增速。2022年-2024年,燕京啤酒分别收入132.02亿元、142.13亿元、146.6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8%、7.66%、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3.52亿元、6.45亿元、10.5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54.51%、83.02%、63.74%。 如此的大的增速差距,也与燕京啤酒的控本有关。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的营业成本46.64亿元,同比增加2.35%;销售费用8.84亿元,同比增长1.09%;管理费用8.85亿元,同比减少3.56%;研发投入1.34亿元,同比减少0.02%。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5年上半年,燕京啤酒进军汽水赛道,推出倍斯特汽水,试图打造出新的增长曲线。燕京啤酒能否走出“增利难增收”的局面? 01 高端化遇瓶颈 燕京啤酒营收增速逐年放缓至个位数,与啤酒行业压力有一定关联。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2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啤酒产量3521.3万千升,同比微降0.6%。食品饮料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啤酒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7%,是食品饮料行业中唯一一个下滑的品类。 燕京啤酒在财报中表示,2025年上半年,中国规模以上啤酒企业累计产量1904.4万千升,同比下降0.3%。作为国内市场竞争最激烈的行业之一,中国啤酒行业呈现出结构性调整与转型升级的态势。行业正加速向结构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迈进,成为推动行业前行的核心动力。 高端化成为啤酒企业突围的关","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7750f682f424c30f1abea8dfd55f6aa4","width":"960","height":"64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64677114843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5407126655200,"gmtCreate":1754649986555,"gmtModify":175465802370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收入下降38%!珍酒李渡陷“双降”困境,跨界卖啤酒能否破局?","html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5日,珍酒李渡发布盈利预警,其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24亿元至25.5亿元,同比下降38.3%;股东应占净利润预期下降23%至24%;经调整净利润预期下降39%至40%。 珍酒李渡表示,业绩下降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以及2024年上半年相对较高的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珍酒李渡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亿元。 在2024年,珍酒李渡也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减少43.1%;经调整净利润16.76亿元,同比增长3.31%。 如今,白酒行业尚未回暖,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业绩压力,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珍酒李渡将如何保证未来的业绩呢? 01 收入下滑、存货增加 珍酒李渡旗下经营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四大白酒品牌。 珍酒李渡曾在财报中表示,珍酒品牌是旗舰品牌,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酱香型白酒为特色,是其主要增长引擎;李渡品牌被视为第二增长引擎,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兼香型白酒产品为特色;湘窖和开口笑是湖南市场的区域领先品牌。 在2024年,珍酒李渡仅有第二增长引擎李渡品牌实现了增长。李渡品牌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18.3%,营收占比为18.6%。其余三大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珍酒品牌收入44.8亿元,同比减少2.3%,营收占比为63.4%;湘窖品牌收入8.03亿元,同比减少3.7%,营收占比为11.4%;开口笑品牌收入3.37亿元,同比减少12.3%,营收占比为4.8%。 从产品组合来看,2024年,珍酒李渡高端白酒产品收入17.09亿元,同比减少10.8%;次高端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加8.8%;中端及以下收入23.63亿元,同比增长0.1%。珍酒李渡表示,高端白酒收入下滑的","list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5日,珍酒李渡发布盈利预警,其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24亿元至25.5亿元,同比下降38.3%;股东应占净利润预期下降23%至24%;经调整净利润预期下降39%至40%。 珍酒李渡表示,业绩下降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以及2024年上半年相对较高的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珍酒李渡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亿元。 在2024年,珍酒李渡也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减少43.1%;经调整净利润16.76亿元,同比增长3.31%。 如今,白酒行业尚未回暖,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业绩压力,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珍酒李渡将如何保证未来的业绩呢? 01 收入下滑、存货增加 珍酒李渡旗下经营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四大白酒品牌。 珍酒李渡曾在财报中表示,珍酒品牌是旗舰品牌,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酱香型白酒为特色,是其主要增长引擎;李渡品牌被视为第二增长引擎,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兼香型白酒产品为特色;湘窖和开口笑是湖南市场的区域领先品牌。 在2024年,珍酒李渡仅有第二增长引擎李渡品牌实现了增长。李渡品牌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18.3%,营收占比为18.6%。其余三大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珍酒品牌收入44.8亿元,同比减少2.3%,营收占比为63.4%;湘窖品牌收入8.03亿元,同比减少3.7%,营收占比为11.4%;开口笑品牌收入3.37亿元,同比减少12.3%,营收占比为4.8%。 从产品组合来看,2024年,珍酒李渡高端白酒产品收入17.09亿元,同比减少10.8%;次高端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加8.8%;中端及以下收入23.63亿元,同比增长0.1%。珍酒李渡表示,高端白酒收入下滑的","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8月5日,珍酒李渡发布盈利预警,其预期2025年上半年收入24亿元至25.5亿元,同比下降38.3%;股东应占净利润预期下降23%至24%;经调整净利润预期下降39%至40%。 珍酒李渡表示,业绩下降是由于经济的不确定性及若干近期政策致使白酒消费减少(尤其是在商务及社交宴请及送礼场合),以及2024年上半年相对较高的收入及经调整净利润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珍酒李渡的经调整净利润为10.18亿元。 在2024年,珍酒李渡也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的情况。营业收入70.7亿元,同比增长0.5%;公司权益股东应占净利润13.24亿元,同比减少43.1%;经调整净利润16.76亿元,同比增长3.31%。 如今,白酒行业尚未回暖,不少企业都面临着业绩压力,作为港股白酒第一股的珍酒李渡将如何保证未来的业绩呢? 01 收入下滑、存货增加 珍酒李渡旗下经营珍酒、李渡、湘窖和开口笑四大白酒品牌。 珍酒李渡曾在财报中表示,珍酒品牌是旗舰品牌,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酱香型白酒为特色,是其主要增长引擎;李渡品牌被视为第二增长引擎,以次高端及以上价格范围的兼香型白酒产品为特色;湘窖和开口笑是湖南市场的区域领先品牌。 在2024年,珍酒李渡仅有第二增长引擎李渡品牌实现了增长。李渡品牌收入13.13亿元,同比增长18.3%,营收占比为18.6%。其余三大品牌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珍酒品牌收入44.8亿元,同比减少2.3%,营收占比为63.4%;湘窖品牌收入8.03亿元,同比减少3.7%,营收占比为11.4%;开口笑品牌收入3.37亿元,同比减少12.3%,营收占比为4.8%。 从产品组合来看,2024年,珍酒李渡高端白酒产品收入17.09亿元,同比减少10.8%;次高端收入29.95亿元,同比增加8.8%;中端及以下收入23.63亿元,同比增长0.1%。珍酒李渡表示,高端白酒收入下滑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e7b99fcdc21bcc92db5d701dbf8046c","width":"1080","height":"81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54071266552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0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4707249102880,"gmtCreate":1754479154133,"gmtModify":175448544820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高管震荡、次高端遇冷,舍得酒业做文旅能否破局?","html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在发布2025年半年报的前夕,曾任舍得酒业董事长的一位董事也辞职了。 上个月底,舍得酒业(600702.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倪强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原定任期到期日为2026年9月20日。 资料显示,2023年1月,复星系高管倪强“空降”舍得酒业出任董事长一职,舍得酒业老将蒲吉洲同步被选为联席董事长。同年12月,倪强卸任董事长一职,继续担任董事职务;蒲吉洲担任董事长,负责公司全面治理工作。 今年3月,同样出身复星系的邹庆利,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原因辞去舍得酒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职务。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复星系入主以来,舍得酒业的高管频繁变动,其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公司监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等,变动人数超20人。 在高管频繁变动下,舍得酒业的业绩增速逐年放缓,更是在2024年出现下滑。2022年-2024年,舍得酒业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1.86%、16.93%、-2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31%、5.09%、-80.46%。 舍得酒业将如何摆脱如今的业绩困局? 01 次高端遇冷 2019年,舍得酒业首次提出老酒战略,以12万吨老酒储备为基础,产品采用储存4年以上的基酒勾调。2022年,舍得酒业将“双品牌战略”进化提升为“多品牌矩阵战略”,计划将“舍得”打造为老酒品类第一品牌和次高端价位龙头;提升沱牌品牌,致力于将“沱牌”打造为最具性价比的大众名酒品牌;同时,培育超高端白酒品牌“天子呼”“舍不得”“吞之乎”和中端白酒品牌“陶醉”。 在老酒战略以及多品牌矩阵战略下,舍得酒业的中高档酒实现了增长。2022年-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收入分别为48.77亿元、5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8%、15.96%,是舍得酒业的收入支柱。 在2024年","list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在发布2025年半年报的前夕,曾任舍得酒业董事长的一位董事也辞职了。 上个月底,舍得酒业(600702.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倪强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原定任期到期日为2026年9月20日。 资料显示,2023年1月,复星系高管倪强“空降”舍得酒业出任董事长一职,舍得酒业老将蒲吉洲同步被选为联席董事长。同年12月,倪强卸任董事长一职,继续担任董事职务;蒲吉洲担任董事长,负责公司全面治理工作。 今年3月,同样出身复星系的邹庆利,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原因辞去舍得酒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职务。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复星系入主以来,舍得酒业的高管频繁变动,其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公司监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等,变动人数超20人。 在高管频繁变动下,舍得酒业的业绩增速逐年放缓,更是在2024年出现下滑。2022年-2024年,舍得酒业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1.86%、16.93%、-2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31%、5.09%、-80.46%。 舍得酒业将如何摆脱如今的业绩困局? 01 次高端遇冷 2019年,舍得酒业首次提出老酒战略,以12万吨老酒储备为基础,产品采用储存4年以上的基酒勾调。2022年,舍得酒业将“双品牌战略”进化提升为“多品牌矩阵战略”,计划将“舍得”打造为老酒品类第一品牌和次高端价位龙头;提升沱牌品牌,致力于将“沱牌”打造为最具性价比的大众名酒品牌;同时,培育超高端白酒品牌“天子呼”“舍不得”“吞之乎”和中端白酒品牌“陶醉”。 在老酒战略以及多品牌矩阵战略下,舍得酒业的中高档酒实现了增长。2022年-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收入分别为48.77亿元、5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8%、15.96%,是舍得酒业的收入支柱。 在2024年","text":"图片来源:征探君 在发布2025年半年报的前夕,曾任舍得酒业董事长的一位董事也辞职了。 上个月底,舍得酒业(600702.SH)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倪强因工作原因申请辞去公司董事职务,辞职后不再担任公司任何职务,其原定任期到期日为2026年9月20日。 资料显示,2023年1月,复星系高管倪强“空降”舍得酒业出任董事长一职,舍得酒业老将蒲吉洲同步被选为联席董事长。同年12月,倪强卸任董事长一职,继续担任董事职务;蒲吉洲担任董事长,负责公司全面治理工作。 今年3月,同样出身复星系的邹庆利,因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原因辞去舍得酒业副总裁兼首席财务官职务。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0年复星系入主以来,舍得酒业的高管频繁变动,其涉及岗位包括董事长、副董事长、公司董事、董事会秘书、公司监事、副总裁、财务负责人等,变动人数超20人。 在高管频繁变动下,舍得酒业的业绩增速逐年放缓,更是在2024年出现下滑。2022年-2024年,舍得酒业的收入增速分别为21.86%、16.93%、-24.4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速分别为35.31%、5.09%、-80.46%。 舍得酒业将如何摆脱如今的业绩困局? 01 次高端遇冷 2019年,舍得酒业首次提出老酒战略,以12万吨老酒储备为基础,产品采用储存4年以上的基酒勾调。2022年,舍得酒业将“双品牌战略”进化提升为“多品牌矩阵战略”,计划将“舍得”打造为老酒品类第一品牌和次高端价位龙头;提升沱牌品牌,致力于将“沱牌”打造为最具性价比的大众名酒品牌;同时,培育超高端白酒品牌“天子呼”“舍不得”“吞之乎”和中端白酒品牌“陶醉”。 在老酒战略以及多品牌矩阵战略下,舍得酒业的中高档酒实现了增长。2022年-2023年,舍得酒业中高档酒收入分别为48.77亿元、56.5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5.88%、15.96%,是舍得酒业的收入支柱。 在2024年","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242977dc565a44ad00b1e65f53afd96","width":"1080","height":"80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47072491028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9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3991704977544,"gmtCreate":1754304526981,"gmtModify":1754311067886,"author":{"id":"4093667238941250","authorId":"4093667238941250","name":"征探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86cbbab2dd997eb7f226c10f7c955d0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3667238941250","authorIdStr":"4093667238941250"},"themes":[],"title":"罢免非独立董事,市值已蒸发九成,奈雪如何扭亏为盈?","html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日,奈雪的茶(2150.HK,以下简称“奈雪”)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罢免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张蕊的现有职务。主要原因是其在合理通知后连续两次未能出席董事会会议及本公司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对张蕊能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担任其在本集团内的职务表示深切关切。因此,董事会认为罢免张蕊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同时,奈雪决定委任张立钧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奈雪将与张立钧订立服务合约,自2025年8月1日起初步为期三年,其董事年薪为12万港元。 资料显示,张立钧现年55岁,在金融业及管理咨询方面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自2001年9月至2025年6月,张立钧先后任职于会计师事务所罗兵咸永道美国及罗兵咸永道中国,最后担任罗兵咸永道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近年来遭遇了增长瓶颈。2021年-2024年,奈雪收入分别为42.97亿元、42.92亿元、51.64亿元、49.21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45.26亿元、-4.76亿元、1116.6万元、-9.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4.61亿元、2091.2万元、-9.19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上市以来,奈雪收入规模并未出现大的提升,但几乎处于亏损状态。奈雪为何无法稳定盈利? 01 加盟店占比较小,直营店收入下滑 2015年,赵林、彭心夫妇在广东深圳开出了奈雪第一家门店,彼时品牌定位为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以“茶饮+软欧包”双品类模式运营。6年后,奈雪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2023年7月,只做直营的奈雪宣布推出“合伙人计划”,开放加盟。据悉,加盟单店投资金额约100万元,合伙人验资门槛150万元。奈雪要求加盟商全职经营,每天不低于6小时,每月不低于130小时带店时间。经验要求上,单店加盟者","list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日,奈雪的茶(2150.HK,以下简称“奈雪”)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罢免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张蕊的现有职务。主要原因是其在合理通知后连续两次未能出席董事会会议及本公司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对张蕊能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担任其在本集团内的职务表示深切关切。因此,董事会认为罢免张蕊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同时,奈雪决定委任张立钧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奈雪将与张立钧订立服务合约,自2025年8月1日起初步为期三年,其董事年薪为12万港元。 资料显示,张立钧现年55岁,在金融业及管理咨询方面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自2001年9月至2025年6月,张立钧先后任职于会计师事务所罗兵咸永道美国及罗兵咸永道中国,最后担任罗兵咸永道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近年来遭遇了增长瓶颈。2021年-2024年,奈雪收入分别为42.97亿元、42.92亿元、51.64亿元、49.21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45.26亿元、-4.76亿元、1116.6万元、-9.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4.61亿元、2091.2万元、-9.19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上市以来,奈雪收入规模并未出现大的提升,但几乎处于亏损状态。奈雪为何无法稳定盈利? 01 加盟店占比较小,直营店收入下滑 2015年,赵林、彭心夫妇在广东深圳开出了奈雪第一家门店,彼时品牌定位为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以“茶饮+软欧包”双品类模式运营。6年后,奈雪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2023年7月,只做直营的奈雪宣布推出“合伙人计划”,开放加盟。据悉,加盟单店投资金额约100万元,合伙人验资门槛150万元。奈雪要求加盟商全职经营,每天不低于6小时,每月不低于130小时带店时间。经验要求上,单店加盟者","text":"图片来源:Pixabay 8月1日,奈雪的茶(2150.HK,以下简称“奈雪”)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决议罢免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公司审核委员会主席张蕊的现有职务。主要原因是其在合理通知后连续两次未能出席董事会会议及本公司股东周年大会,董事会对张蕊能否投入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担任其在本集团内的职务表示深切关切。因此,董事会认为罢免张蕊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最佳利益。 同时,奈雪决定委任张立钧为独立非执行董事兼审核委员会主席。奈雪将与张立钧订立服务合约,自2025年8月1日起初步为期三年,其董事年薪为12万港元。 资料显示,张立钧现年55岁,在金融业及管理咨询方面拥有超过30年的经验。自2001年9月至2025年6月,张立钧先后任职于会计师事务所罗兵咸永道美国及罗兵咸永道中国,最后担任罗兵咸永道于中国内地及香港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及咨询业务主管合伙人。 作为新式茶饮第一股,奈雪近年来遭遇了增长瓶颈。2021年-2024年,奈雪收入分别为42.97亿元、42.92亿元、51.64亿元、49.21亿元;年内溢利分别为-45.26亿元、-4.76亿元、1116.6万元、-9.2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1.45亿元、-4.61亿元、2091.2万元、-9.19亿元。 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年上市以来,奈雪收入规模并未出现大的提升,但几乎处于亏损状态。奈雪为何无法稳定盈利? 01 加盟店占比较小,直营店收入下滑 2015年,赵林、彭心夫妇在广东深圳开出了奈雪第一家门店,彼时品牌定位为高端现制茶饮品牌,以“茶饮+软欧包”双品类模式运营。6年后,奈雪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新式茶饮第一股。 2023年7月,只做直营的奈雪宣布推出“合伙人计划”,开放加盟。据悉,加盟单店投资金额约100万元,合伙人验资门槛150万元。奈雪要求加盟商全职经营,每天不低于6小时,每月不低于130小时带店时间。经验要求上,单店加盟者","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230f0c91812becec93fc21598581846","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39917049775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8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