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未来加电站
IP属地:北京
+关注
帖子 · 153
帖子 · 153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1-02 19:10
研发投入超过特斯拉,明年可以期待比亚迪技术下放的浪潮了
最近比亚迪给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 Q3公司销售汽车111.4万辆(包含商用车),同/环比-1.8%/-2.7%,营收1949.8亿元,同/环比-3.1%/-3.0%。 其中汽车及电池业务营收1523亿元,同/环比-3.3%/-3.1%。 剔除电子后,可计算得Q3单车ASP为13.7万元,同/环比-1.5%/-0.4%。 25Q1-Q3,公司累计销售汽车326万辆,同比+18.9%,营收5662.6亿元,同比+12.7%,单车ASP13.6万元,同比-2.0%。 看起来这份成绩似乎有点“普通”甚至给人感觉“不及预期”,但考虑到它是在一个被叫停价格战的情况下给出的,这意味着只要汽车的销量,营收依然增加,那它的财报就是合格的。 因为指望比亚迪停止原先的价格战节奏,还要继续像原先那样有个狂飙猛进的财务指标显然不太现实。 在这些数据里,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的是,这个研发费用已经超过特斯拉了——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109亿元,已连续两年同期研发费用领先特斯拉超百亿,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经营指标表现亮眼。 这意味着在“转型”的阶段,比亚迪依然没有降低在研发投入上的强度。 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后续比亚迪把“技术”不断下放后的产品竞争力和溢价能力——天神之眼B,二代刀片电池,兆瓦闪充,云辇等技术,如果能够进一步下放到更多的车型,相信可以带动比亚迪的销量。 出海方面算是一大亮点,也可以说是目前机构仍然比较期待的地方: 25Q3出口及海外销量为23.28万辆,同比+146.4%/环比-9.8%,同比仍维持较好增长趋势,Q3海外销量占比达20.9%,同比+12.6pct/环比-1.7pct。 海外前三季度累计超过70万辆,这已经占了今年目标的大概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
看
12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研发投入超过特斯拉,明年可以期待比亚迪技术下放的浪潮了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0-28
从N8L发布会看腾势高端化:细节满分,N8L价值到位了,但品牌故事该怎么讲?
腾势N8L上市了,只推出2款车型,分别是29.98万和32.98万,主要区别在于32.98万的多了舒适性配置,外观配置,安全配置,整体来看配置规划的还不错,唯一比较遗憾的是HUD似乎只给了高配车型。 产品本身价格是到位了,可以说到了越级价值终极满足的水准,但发布会本身我觉得还有不少提高空间。 所以今天就正好借着N8L的上市,聊一聊腾势这次发布会的一些亮点以及不足(传播),以及作为比亚迪首个定位高端的品牌,腾势高端化应该怎么去打的问题。 发布会上先说说亮点,我认为最好的是“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这个功能如果真的效果好,那么它其实应该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主宣传功能。 因为N8L目标定位群体是家庭,当冰箱彩电沙发不能再跟友商区分开的时候,就需要为家庭用户提供更亮眼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感受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如果N8L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能够提高家庭其余成员的乘坐体验(尤其是那些容易晕车的群体),它其实真的可以作为N8L的主打功能之一,去进行产品传播,效果会比喊磷酸铁锂全系标配之类的话术好很多。 反正,我要是这次传播的负责人,我肯定会这么去讲故事。 这次发布会上亮点很多,但给人整体感觉主题并不突出。 官方把N8L定义为“美好出行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题,但在整个发布会的演讲过程中,“美好出行家”这个概念,并没有贯穿整个发布会。 我举个例子,N8L的产品有很强的安全功能,这些功能的视频测试,以及讲解都还是“互相独立”的场景,实际上它完全可以以“美好出行家”为主题,以一家人的出游的角度,去吧腾势N8L在安全行驶上的优势功能讲清楚,讲到位。 主题不突出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口号喊的太多了。 适当喊喊口号可以加强记忆,但口号太多的话,就很容易让观众“无所适从”,从而一个都记不住。 我个人建议是,从传播角度,口号要少而精,一场发布会上,一个整体口号(通常是主
看
40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N8L发布会看腾势高端化:细节满分,N8L价值到位了,但品牌故事该怎么讲?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0-22
荷兰公然抢夺中国芯片巨头的“值捞率”究竟有多高?
荷兰抢夺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的新闻,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了。 相比之前很多套路的“限制”,这次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夺——事情大体上是荷兰政府剥夺了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仅保留其股东的经济收益权,并撤换中国籍CEO,要求任命外国籍CEO及增加外籍董事。 安世半导体在之前已经被闻泰全资收购,所以它是一个属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在13日和14日,市场给了2个跌停。 一家公司发生如此大的“地震”,意味着它可能是一次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闻泰科技的“值捞率”到底是高还是低? 这要综合多方面去判断,接下来我们分为五个部分去讨论: 1.荷兰出手“抢夺”的根本动机,很多人都没搞清楚。 2.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中,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处于什么样地位? 3.安世半导体如果被分拆,那么国内还有多大价值? 4.估值额外的打折:安世半导体的下游客户能不能保住? 5.从更长期的角度,闻泰科技有没有价值? 一、荷兰的动机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在告诉我们,它就是由大量的草台班子组成的。闻泰科技这次遇到的危机的原因,在网上有很多的说法,其中有两个“未经官方证实,但和实际情况部分能对上”的消息,值得我们注意。 从目前网上的讨论来看,事情最初的导火索可能是在闻泰科技的一名股东身上。 好几个雪球网友分别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发布了对此事件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中,共同的一点就是都认为闻泰科技的这位股东,用着上市公司极少的股份,用闻泰的资源在上海建了一座晶圆厂。 这件事在很多闻泰的小股东眼里来看是不合规的,因为他们认为这座独立的工厂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的技术,所以要建也应该由闻泰去建。说白了就是,在地缘政治敏感时期,任何不规范操作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对方“夺权”的借口。 而荷兰的动机,也是出于这个理由——据媒体报道,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官方理由”,被包装成“保护企业连续性”的紧急措施。卡
看
645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荷兰公然抢夺中国芯片巨头的“值捞率”究竟有多高?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0-17
从方程豹看比亚迪估值:高端占比10%只是起点,利润空间巨大
比亚迪的高端品牌,方程豹开了个好头 之前发了个微博,梳理了下各大车企的数据,比亚迪的销量在国内排到了第一名。 但实事求是讲,这个第一名的含金量,跟比亚迪自己目前的市值相比,其实有所欠缺——高端豪华的比例太低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即使在国内的销量保持不会有大变动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营收、利润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叠加海外市场比亚迪在一路“猪突猛进”,所以才会有比其他车企要高的估值。 最近方程豹钛7的销量出来了,在上市首个完整销售月内,实现了11,674台交付量。 这一万多台,意味着方程豹钛7确实是一个爆品,同时它也成为了方程豹品牌的支柱。 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一举刷新了方程豹品牌自成立以来的新车型首月交付纪录。 与之对应的,是9月份零售量达到了22749台,相信后续月销量可以稳定在2万左右。 如果把方程豹看成一个“新品牌”,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销量。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花钱买“硬实力”,像钛7这种更偏全能的“方盒子”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从而带动整个方程豹品牌的势能。 有趣的是:钛7的订单中,顶配Ultra四驱占比最高,超过了85%。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定价确实非常有吸引力,一个是钛7定位更偏市区、高速用车方盒子,最后一个,则是钛7的智驾用了天神之眼B,能够以硬核实力守护安全出行。 ——一般来说,偏硬派车的智驾能力都不太行,钛7很好的打中了市场的空白。 除了国内的数据,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方程豹品牌在7月份就开始出海了。 根据易车的销量榜单,9月份方程豹出口做到了1372台,后续应该还会持续增加,以方程豹的产品力,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应该不成问题。 机构怎么看方程豹呢? 东吴证券在2025年8月3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方程豹2026年销量为26万台。(腾势29万) 这样加起来,比亚迪高端品牌的销量差不多能有55万台,如果2026年比亚迪销量有个500万
看
58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方程豹看比亚迪估值:高端占比10%只是起点,利润空间巨大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0-15
除了大豆,中国还在买什么?比亚迪正在巴西切开一块汽车大蛋糕
巴西汽车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巴西汽车总销量达263.49万辆,同比增长14.1%,其中乘用车销量194.87万辆,轻型商用车53.89万辆。 这个量级虽然和中国相差很远,但考虑到中国正在不断买巴西的大豆,可以认为巴西的汽车市场,会成为出海车企眼中一块重要的蛋糕。 目前这块蛋糕是怎么被切分的呢? 参考2024年(图1)看到,巴西市场的第一品牌是菲亚特(在中国也卖过车),第二名是大众,第三名是通用,第四名是现代,第五名是丰田,第六名是雷诺,都是知名鼎鼎的跨国车企。 这些跨国大车企在巴西的“体量”有多大呢? 菲亚特卖了521282辆;大众卖了400414辆;通用卖了314956辆;现代卖了206029辆;丰田卖了203793辆;雷诺卖了139288辆。 大致上相当于头部新势力车企当下在国内能吃到的销量。 在这个榜单中,最靠前的车企是比亚迪,去年排第十,卖了76811辆。(巴西《Capitalist》9月11日报道,截至目前,比亚迪2025年在巴西汽车销量已达66419辆,超越本田并升至第七位。)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年销量突破50万并不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而比亚迪对巴西的态度也很明确——全球第1400万台车的下线仪式,选择了在巴西举办,仪式前夕,经过巴伊亚州议会表决,比亚迪巴西工厂正门前的道路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路”。这是海外第3条以“比亚迪”命名的道路。该路段曾命名为“亨利·福特路”。对于比亚迪而言,这意味着这家车企全球化开启全新篇章。 比亚迪这次1400万台车的活动,邀请到了巴西的总统卢拉,活动现场,比亚迪旗下高端子品牌仰望携其纯电性能超跑仰望U9惊艳登场,并为包括巴西总统卢拉在内的现场政府官员展示了其独特的原地起跳功能。 最重要的环节,还得是第14000万台的交付——活动现场,王传福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
看
26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除了大豆,中国还在买什么?比亚迪正在巴西切开一块汽车大蛋糕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0-15
为什么市场愿意给比亚迪比上汽高2倍的市盈率?
车企的“体量”现在谁最大? 这几年随着新能源的渗透率一步一步增加,车企之间的“体量”也发生了不小变化。 以最新的1-9月销量来看,目前销量最高的是比亚迪的326万辆,其次是上汽的319万辆,然后是一汽的238万辆,再之后是吉利的217辆和长安的207万辆。 接下来后面还有:奇瑞201万辆,广汽149万辆,东风142万辆,北汽123万辆,长城92万辆。多家车企销量目标达成率亮眼。 这几家全都是上市车企了,所以可以聊一聊他们中部分车企目前的状况和后续的一些追踪要点。 首先是比亚迪,销量326万辆,最新的目标为460万辆,在第四季度应该有希望达成。 对于比亚迪来说,它的估值成长已经不能依靠更高的销量了(暂时到瓶颈了),关键是这460万辆里面海外和高端品牌占的比例。 上汽:上汽作为规模仅次于比亚迪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保住了它的体量确实很不容易。 规模接近的情况下,上汽的市值为1900亿上下,比亚迪的市值为9600亿上下,双方差距巨大,这一点足以说明不能光看销量去给车企估值。 对于上汽来讲,要关注的是它的“现金奶牛”——奥迪、大众、别克这三个品牌能否保持当前的体量,这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都面临着新势力的强烈冲击。 尚界品牌应该有很多人关注,但从目前的定价和配置来看,其不太具备爆款的素质,不能指望一个尚界把整个上汽托起来。 长安的207万辆是我比较关注的,因为它是“央企”中最为灵活的,这家车企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根本不依赖合资品牌的销量,所以随着消费者整体越来越倾向于买自主品牌,长安会是受益最大的央企。 奇瑞作为新上市的企业,它需要打造除了小蚂蚁之外的第二个爆款车型,目前来看还比较难。 广汽跟东风算是“难兄难弟”了,他俩都受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下跌拖累,这里面岚图要成为东风的“上市领头羊”,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一点,因为岚图现在得到**ads加持后,产品力上基本没有短板了,销量也比较稳定,差的是品牌
看
55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为什么市场愿意给比亚迪比上汽高2倍的市盈率?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0-08
不打价格战,却卷死对手:比亚迪国庆的“阳谋”,你看懂了吗?
国庆节大家都放假的时候,比亚迪又出了一张牌。 这张牌其实初步看上去有点不起眼,因为发布的是“街车”级别的秦Plus,并没有出新一代,也不是改款,而是提供了限时优惠价格6.98万起的同事,还增加了3款新配置供消费者选择。 具体来说,首先是原在售的三款车(55km领先型、420km领先型、510km进取型)进行了限时优惠,最低6.98万起,然后推出了三款新车型,分别是128km进取型、420km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 其中比较值得看的是420km进取型,这款车把续航400km+,同时尺寸接近B级的纯电A级轿车的价格打到了一个新低8.98万。 如果单纯看A级,那么MG的性价比似乎更高,秦虽然是A级车,但车长已经到了4795mm,所以一个纯电续航400+的,尺寸距离B级就差这么一点的车卖8.98万,价格是很给力的。 这也跟之前我对比亚迪的判断符合——通过推出新车型(而不是单纯降价)来继续卷,同时老车型的降价也采取“限时优惠”的方式,这样就不算“打价格战”了。 虽然我个人感觉8.98万的纯电更强,但其实秦这个车最厉害的是6.98万的款——发布会现场比亚迪官宣:第二代秦PLUS DM-i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进一步优化,低至2.69L,节能省油全球王者典范。 这意味着即便是拿着秦当油车开,也比买一台纯燃油车要划算得多。 作为国内的“街车”,聊国内没啥意思了,所以不妨看看海外的秦PLUS。 混动的优势,叠加国内卷出来的“超高配置”,秦在海外市场一样受欢迎—— 在美国有: 在哥伦比亚也有,55km起售价为哥伦比亚比索131900000(约合RMB21万+),价格接近国内市场的3倍。 需要注意的是,这价格是海外经销商报出来的,这价格一方面是出口本身需要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当地经销商认为秦卖到这个价格一样有市场。 所以接下来比亚迪如果能陆续打开、扩大海外市场,那么哪怕是秦这样一款车,
看
45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不打价格战,却卷死对手:比亚迪国庆的“阳谋”,你看懂了吗?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10-06
“性价比之王”零跑,为何赚不到市场的掌声?
在日常的更新中,最近一段时间我没怎么提零跑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家公司还有一个让我之前看不懂,并为此冥思苦想很久的情况。 ——那就是这家公司的估值,太低了!(低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有看不见的坑) 具体的计算过程就不谈了(我已经反复验算了4-5遍),资本市场目前给予零跑汽车的估值,明显是造车新势力中最低的,它的估值,甚至要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现在蔚来因为ES8的爆单,估值稍有反弹)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这其实正常来讲是一个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方。 因为零跑卖的车平均成交价再怎么低,起码规模上来了,而且这家车企是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怎么看都不可能倒闭,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资本市场给它的估值仍然要比蔚来低一点。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市场出了问题(大概率不是),要么是我的认知有漏洞(大概率是如此)。 所以我就多问了几个人他们的看法,以及结合了网上的一些观点,总结出如下几个方向: 1.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零跑汽车的盈利主要依赖严格的成本控制,部分机构担忧其可持续性。 2.增长预期与市场天花板:销量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55.7%)。但机构(如瑞银)对其国内销量增长预期低于市场共识,担忧激烈价格战会挤压其利润空间。 3.商业模式与资产结构:与Stellantis的合作前景虽好,但海外业务的具体利润贡献仍有不确定性,且本地化生产需等到2026年,短期会有关税等成本。 4.品牌与技术壁垒:优势在于卓越的成本控制技术(如全域自研)和运营效率,其标签是“性价比之王”。(意味着品牌不能带来溢价,成本控制技术也不能带来溢价) 这四个应该就是资本市场不愿意给零跑高估值的原因了。 不知道大家认可不? 我针对这四条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我的答案。 首先是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市场上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零跑汽车的盈
看
883
回复
评论
点赞
4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性价比之王”零跑,为何赚不到市场的掌声?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09-29
不打价格战后比亚迪怎么办?腾势N8L上市更加确定了某个新答案
9月26日,腾势汽车全新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31.98万至34.98万元。 从腾势N8L这款车上,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行业内卷的速度简直是神速。 ——23年上市的腾势N8,车长4.9米,4.0 dmp平台,冰箱、彩电、沙发一概都没有,售价31.98万; 9月26日晚上开始预售的N8L,定位明确叫“全家三代人的满意之选”,5.2米的车长,易三方平台(转弯半径4.58米),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了,预售价31.98万,正式上市时价格应该会更低一些。甚至如果定价再激进一些,我们可能会看到29.98万的腾势N8L。 你很难相信这两款差异如此大的产品,中间只间隔了两年。 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这玩意的硬件底子,和N9上是基本一致的,这意味着比亚迪基本上又是拿着一款新车直接“贴脸开大”。 甭管开大效果好不好,最起码30万左右的大SUV产品里,腾势N8L肯定会上很多人的待选名单。 腾势N8L的发布,除了它是一个很给力的新产品之外,从投融资角度去看,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我们从方程豹钛7上,能感受到的是比亚迪的高端产品不再“端着”,开始争取上市时价格直接给到位。 腾势N8L作为比亚迪后续发布的产品,也延续了同样测策略——配置跟N9相差无几,尺寸上够到5米2,价格更便宜,这很显然就是和方程豹钛7同样的打法,即新产品上市价格直接给到位。 由于中国车企进行“无下限的价格内卷”在当前环境中是“不正确的”,所以“价格越来越低”的降价式打法会慢慢消失,因为这“不符合行业健康发展”,但如果是一个新上市的产品直接给到一个“非常到位”的价格,那它肯定就不算是“低质量内卷”。 这种“一步到位式内卷”,应该能帮助比亚迪提高高端品牌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002594)$
看
52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不打价格战后比亚迪怎么办?腾势N8L上市更加确定了某个新答案
未来加电站
未来加电站
·
09-27
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藏在这两组数字里
今天聊两组汽车销量相关的数字(从锂电池,到整车): 首先是2025年1–8月,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进一步加大,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最基础的锂电池产业后续的增长空间也很大——因为当下一线市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转型趋势,那就是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于大电池的车型,这在混动车上也是如此。 所以这就和几年前的预测有了差异: 几年前的预测是,保守消费者会选择混动车型,这些混动车的电池度数比较低,所以当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把纯电动的份额买的差不多了后,剩余的保守群体的选择,就很难给行业带来跟之前一样级别的电池需求。 但现在不同了,目前已知的就有车企正准备推出80kwh以上的增程式车型,这个电池的需求量基本上等同于纯电车了,也就意味着可以合理预设,后续新能源车市场可以增长40%(剩下5%的燃油车份额),再加上新车的电池普遍越来越大,以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对应锂电池的需求量的增长,也可以多一点信心了。 第一组数字结论:保守派消费者正成为锂电池需求的新引擎。 第二组数字和新能源车的龙头比亚迪有关: 比亚迪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1-8月累计销量达到286.4万辆,同比增长23%,销量实现多维领跑,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比亚迪今年最新的销量目标是46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它已经完成了62%,结合年底的冲刺,应该有希望完成。 286.4万辆里面,有263万是比亚迪单品牌的销量,剩余的就是更加高端一些的品牌销量,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够高,但我觉得后续应该会慢慢改善。 改善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个是,以方程豹钛7为开端,比亚迪后续的高端车型价格/配置也会更加“一步到位”,这会增加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第二个是,比亚迪的车-家合作生态正在越来越丰富,这一点会让高端车型变的更加有吸引力。 ——高端品牌的占比,会
看
87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藏在这两组数字里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098488257456650","uuid":"4098488257456650","gmtCreate":1655881734795,"gmtModify":1660380211178,"name":"未来加电站","pinyin":"wljdzweilaijiadianzhan","introduction":"比汽车媒体更懂财经\n比财经媒体更懂汽车\n更懂投资,更懂车!","introductionEn":"","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82,"headSize":0,"tweetSize":153,"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3,"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5.03.19","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518b5610c3e8410da5cfad115e4b0f5a-1","templateUuid":"518b5610c3e8410da5cfad115e4b0f5a","name":"实盘交易者","description":"完成一笔实盘交易","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e08a1cc2087a1de93402c2c290fa65b","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504a6397ce1137932d56e5f4ce27166","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b22c79415b4cd6e3d8ebc4a0fa32604","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7.13","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100},{"badge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1","templateUuid":"f48104d3aff74204841356e6c91c4d07","name":"周度最佳创作者","description":"每周获得最佳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271475ceaf67d40016c8cfa16c08c8b3","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5a6336061b9ba82ba9177c7ec476f5f2","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3.06","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4},{"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2.08.15","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4,"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2,"crmLevelSwitch":0,"location":"北京","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5824320287600,"gmtCreate":1762081807975,"gmtModify":1762081836944,"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研发投入超过特斯拉,明年可以期待比亚迪技术下放的浪潮了","htmlText":"最近比亚迪给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 Q3公司销售汽车111.4万辆(包含商用车),同/环比-1.8%/-2.7%,营收1949.8亿元,同/环比-3.1%/-3.0%。 其中汽车及电池业务营收1523亿元,同/环比-3.3%/-3.1%。 剔除电子后,可计算得Q3单车ASP为13.7万元,同/环比-1.5%/-0.4%。 25Q1-Q3,公司累计销售汽车326万辆,同比+18.9%,营收5662.6亿元,同比+12.7%,单车ASP13.6万元,同比-2.0%。 看起来这份成绩似乎有点“普通”甚至给人感觉“不及预期”,但考虑到它是在一个被叫停价格战的情况下给出的,这意味着只要汽车的销量,营收依然增加,那它的财报就是合格的。 因为指望比亚迪停止原先的价格战节奏,还要继续像原先那样有个狂飙猛进的财务指标显然不太现实。 在这些数据里,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的是,这个研发费用已经超过特斯拉了——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109亿元,已连续两年同期研发费用领先特斯拉超百亿,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经营指标表现亮眼。 这意味着在“转型”的阶段,比亚迪依然没有降低在研发投入上的强度。 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后续比亚迪把“技术”不断下放后的产品竞争力和溢价能力——天神之眼B,二代刀片电池,兆瓦闪充,云辇等技术,如果能够进一步下放到更多的车型,相信可以带动比亚迪的销量。 出海方面算是一大亮点,也可以说是目前机构仍然比较期待的地方: 25Q3出口及海外销量为23.28万辆,同比+146.4%/环比-9.8%,同比仍维持较好增长趋势,Q3海外销量占比达20.9%,同比+12.6pct/环比-1.7pct。 海外前三季度累计超过70万辆,这已经占了今年目标的大概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listText":"最近比亚迪给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 Q3公司销售汽车111.4万辆(包含商用车),同/环比-1.8%/-2.7%,营收1949.8亿元,同/环比-3.1%/-3.0%。 其中汽车及电池业务营收1523亿元,同/环比-3.3%/-3.1%。 剔除电子后,可计算得Q3单车ASP为13.7万元,同/环比-1.5%/-0.4%。 25Q1-Q3,公司累计销售汽车326万辆,同比+18.9%,营收5662.6亿元,同比+12.7%,单车ASP13.6万元,同比-2.0%。 看起来这份成绩似乎有点“普通”甚至给人感觉“不及预期”,但考虑到它是在一个被叫停价格战的情况下给出的,这意味着只要汽车的销量,营收依然增加,那它的财报就是合格的。 因为指望比亚迪停止原先的价格战节奏,还要继续像原先那样有个狂飙猛进的财务指标显然不太现实。 在这些数据里,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的是,这个研发费用已经超过特斯拉了——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109亿元,已连续两年同期研发费用领先特斯拉超百亿,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经营指标表现亮眼。 这意味着在“转型”的阶段,比亚迪依然没有降低在研发投入上的强度。 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后续比亚迪把“技术”不断下放后的产品竞争力和溢价能力——天神之眼B,二代刀片电池,兆瓦闪充,云辇等技术,如果能够进一步下放到更多的车型,相信可以带动比亚迪的销量。 出海方面算是一大亮点,也可以说是目前机构仍然比较期待的地方: 25Q3出口及海外销量为23.28万辆,同比+146.4%/环比-9.8%,同比仍维持较好增长趋势,Q3海外销量占比达20.9%,同比+12.6pct/环比-1.7pct。 海外前三季度累计超过70万辆,这已经占了今年目标的大概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text":"最近比亚迪给出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财报。 Q3公司销售汽车111.4万辆(包含商用车),同/环比-1.8%/-2.7%,营收1949.8亿元,同/环比-3.1%/-3.0%。 其中汽车及电池业务营收1523亿元,同/环比-3.3%/-3.1%。 剔除电子后,可计算得Q3单车ASP为13.7万元,同/环比-1.5%/-0.4%。 25Q1-Q3,公司累计销售汽车326万辆,同比+18.9%,营收5662.6亿元,同比+12.7%,单车ASP13.6万元,同比-2.0%。 看起来这份成绩似乎有点“普通”甚至给人感觉“不及预期”,但考虑到它是在一个被叫停价格战的情况下给出的,这意味着只要汽车的销量,营收依然增加,那它的财报就是合格的。 因为指望比亚迪停止原先的价格战节奏,还要继续像原先那样有个狂飙猛进的财务指标显然不太现实。 在这些数据里,值得一提的是比亚迪的研发费用437.5亿元,同比大增31%,远超同期233.3亿元的净利润。很多人都没意识到的是,这个研发费用已经超过特斯拉了——今年前三季度,比亚迪研发投入较特斯拉高109亿元,已连续两年同期研发费用领先特斯拉超百亿,从这个角度来看,比亚迪经营指标表现亮眼。 这意味着在“转型”的阶段,比亚迪依然没有降低在研发投入上的强度。 因此我们可以期待后续比亚迪把“技术”不断下放后的产品竞争力和溢价能力——天神之眼B,二代刀片电池,兆瓦闪充,云辇等技术,如果能够进一步下放到更多的车型,相信可以带动比亚迪的销量。 出海方面算是一大亮点,也可以说是目前机构仍然比较期待的地方: 25Q3出口及海外销量为23.28万辆,同比+146.4%/环比-9.8%,同比仍维持较好增长趋势,Q3海外销量占比达20.9%,同比+12.6pct/环比-1.7pct。 海外前三季度累计超过70万辆,这已经占了今年目标的大概六分之一到七分之一,已经是一个不能忽视的","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c50b0a4daf926a48493d9c1081fe251","width":"6720","height":"44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81968a9e49867032edba21323ad6e50","width":"1568","height":"108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a89cf318120f307e76d4b4c750aebee","width":"1380","height":"84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582432028760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7,"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4140047540792,"gmtCreate":1761666028839,"gmtModify":1761666072403,"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从N8L发布会看腾势高端化:细节满分,N8L价值到位了,但品牌故事该怎么讲?","htmlText":"腾势N8L上市了,只推出2款车型,分别是29.98万和32.98万,主要区别在于32.98万的多了舒适性配置,外观配置,安全配置,整体来看配置规划的还不错,唯一比较遗憾的是HUD似乎只给了高配车型。 产品本身价格是到位了,可以说到了越级价值终极满足的水准,但发布会本身我觉得还有不少提高空间。 所以今天就正好借着N8L的上市,聊一聊腾势这次发布会的一些亮点以及不足(传播),以及作为比亚迪首个定位高端的品牌,腾势高端化应该怎么去打的问题。 发布会上先说说亮点,我认为最好的是“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这个功能如果真的效果好,那么它其实应该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主宣传功能。 因为N8L目标定位群体是家庭,当冰箱彩电沙发不能再跟友商区分开的时候,就需要为家庭用户提供更亮眼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感受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如果N8L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能够提高家庭其余成员的乘坐体验(尤其是那些容易晕车的群体),它其实真的可以作为N8L的主打功能之一,去进行产品传播,效果会比喊磷酸铁锂全系标配之类的话术好很多。 反正,我要是这次传播的负责人,我肯定会这么去讲故事。 这次发布会上亮点很多,但给人整体感觉主题并不突出。 官方把N8L定义为“美好出行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题,但在整个发布会的演讲过程中,“美好出行家”这个概念,并没有贯穿整个发布会。 我举个例子,N8L的产品有很强的安全功能,这些功能的视频测试,以及讲解都还是“互相独立”的场景,实际上它完全可以以“美好出行家”为主题,以一家人的出游的角度,去吧腾势N8L在安全行驶上的优势功能讲清楚,讲到位。 主题不突出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口号喊的太多了。 适当喊喊口号可以加强记忆,但口号太多的话,就很容易让观众“无所适从”,从而一个都记不住。 我个人建议是,从传播角度,口号要少而精,一场发布会上,一个整体口号(通常是主","listText":"腾势N8L上市了,只推出2款车型,分别是29.98万和32.98万,主要区别在于32.98万的多了舒适性配置,外观配置,安全配置,整体来看配置规划的还不错,唯一比较遗憾的是HUD似乎只给了高配车型。 产品本身价格是到位了,可以说到了越级价值终极满足的水准,但发布会本身我觉得还有不少提高空间。 所以今天就正好借着N8L的上市,聊一聊腾势这次发布会的一些亮点以及不足(传播),以及作为比亚迪首个定位高端的品牌,腾势高端化应该怎么去打的问题。 发布会上先说说亮点,我认为最好的是“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这个功能如果真的效果好,那么它其实应该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主宣传功能。 因为N8L目标定位群体是家庭,当冰箱彩电沙发不能再跟友商区分开的时候,就需要为家庭用户提供更亮眼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感受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如果N8L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能够提高家庭其余成员的乘坐体验(尤其是那些容易晕车的群体),它其实真的可以作为N8L的主打功能之一,去进行产品传播,效果会比喊磷酸铁锂全系标配之类的话术好很多。 反正,我要是这次传播的负责人,我肯定会这么去讲故事。 这次发布会上亮点很多,但给人整体感觉主题并不突出。 官方把N8L定义为“美好出行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题,但在整个发布会的演讲过程中,“美好出行家”这个概念,并没有贯穿整个发布会。 我举个例子,N8L的产品有很强的安全功能,这些功能的视频测试,以及讲解都还是“互相独立”的场景,实际上它完全可以以“美好出行家”为主题,以一家人的出游的角度,去吧腾势N8L在安全行驶上的优势功能讲清楚,讲到位。 主题不突出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口号喊的太多了。 适当喊喊口号可以加强记忆,但口号太多的话,就很容易让观众“无所适从”,从而一个都记不住。 我个人建议是,从传播角度,口号要少而精,一场发布会上,一个整体口号(通常是主","text":"腾势N8L上市了,只推出2款车型,分别是29.98万和32.98万,主要区别在于32.98万的多了舒适性配置,外观配置,安全配置,整体来看配置规划的还不错,唯一比较遗憾的是HUD似乎只给了高配车型。 产品本身价格是到位了,可以说到了越级价值终极满足的水准,但发布会本身我觉得还有不少提高空间。 所以今天就正好借着N8L的上市,聊一聊腾势这次发布会的一些亮点以及不足(传播),以及作为比亚迪首个定位高端的品牌,腾势高端化应该怎么去打的问题。 发布会上先说说亮点,我认为最好的是“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这个功能如果真的效果好,那么它其实应该作为本次发布会的主宣传功能。 因为N8L目标定位群体是家庭,当冰箱彩电沙发不能再跟友商区分开的时候,就需要为家庭用户提供更亮眼的功能,在日常生活中,不同家庭成员的不同需求,以及不同感受是一个很重要的出发点。 如果N8L定眩智能防晕车系统能够提高家庭其余成员的乘坐体验(尤其是那些容易晕车的群体),它其实真的可以作为N8L的主打功能之一,去进行产品传播,效果会比喊磷酸铁锂全系标配之类的话术好很多。 反正,我要是这次传播的负责人,我肯定会这么去讲故事。 这次发布会上亮点很多,但给人整体感觉主题并不突出。 官方把N8L定义为“美好出行家”这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主题,但在整个发布会的演讲过程中,“美好出行家”这个概念,并没有贯穿整个发布会。 我举个例子,N8L的产品有很强的安全功能,这些功能的视频测试,以及讲解都还是“互相独立”的场景,实际上它完全可以以“美好出行家”为主题,以一家人的出游的角度,去吧腾势N8L在安全行驶上的优势功能讲清楚,讲到位。 主题不突出的一个原因,可能是口号喊的太多了。 适当喊喊口号可以加强记忆,但口号太多的话,就很容易让观众“无所适从”,从而一个都记不住。 我个人建议是,从传播角度,口号要少而精,一场发布会上,一个整体口号(通常是主","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76fbd0c48cc3a107d0a2b062ed50abd","width":"1380","height":"103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2e24f57bc1cd1e75c1759740f87388c","width":"1380","height":"103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c2d04edfaf9723c68c97ab9628ce54d","width":"1380","height":"103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41400475407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0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2008427577680,"gmtCreate":1761140414408,"gmtModify":1761141169426,"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荷兰公然抢夺中国芯片巨头的“值捞率”究竟有多高?","htmlText":"荷兰抢夺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的新闻,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了。 相比之前很多套路的“限制”,这次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夺——事情大体上是荷兰政府剥夺了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仅保留其股东的经济收益权,并撤换中国籍CEO,要求任命外国籍CEO及增加外籍董事。 安世半导体在之前已经被闻泰全资收购,所以它是一个属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在13日和14日,市场给了2个跌停。 一家公司发生如此大的“地震”,意味着它可能是一次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闻泰科技的“值捞率”到底是高还是低? 这要综合多方面去判断,接下来我们分为五个部分去讨论: 1.荷兰出手“抢夺”的根本动机,很多人都没搞清楚。 2.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中,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处于什么样地位? 3.安世半导体如果被分拆,那么国内还有多大价值? 4.估值额外的打折:安世半导体的下游客户能不能保住? 5.从更长期的角度,闻泰科技有没有价值? 一、荷兰的动机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在告诉我们,它就是由大量的草台班子组成的。闻泰科技这次遇到的危机的原因,在网上有很多的说法,其中有两个“未经官方证实,但和实际情况部分能对上”的消息,值得我们注意。 从目前网上的讨论来看,事情最初的导火索可能是在闻泰科技的一名股东身上。 好几个雪球网友分别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发布了对此事件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中,共同的一点就是都认为闻泰科技的这位股东,用着上市公司极少的股份,用闻泰的资源在上海建了一座晶圆厂。 这件事在很多闻泰的小股东眼里来看是不合规的,因为他们认为这座独立的工厂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的技术,所以要建也应该由闻泰去建。说白了就是,在地缘政治敏感时期,任何不规范操作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对方“夺权”的借口。 而荷兰的动机,也是出于这个理由——据媒体报道,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官方理由”,被包装成“保护企业连续性”的紧急措施。卡","listText":"荷兰抢夺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的新闻,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了。 相比之前很多套路的“限制”,这次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夺——事情大体上是荷兰政府剥夺了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仅保留其股东的经济收益权,并撤换中国籍CEO,要求任命外国籍CEO及增加外籍董事。 安世半导体在之前已经被闻泰全资收购,所以它是一个属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在13日和14日,市场给了2个跌停。 一家公司发生如此大的“地震”,意味着它可能是一次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闻泰科技的“值捞率”到底是高还是低? 这要综合多方面去判断,接下来我们分为五个部分去讨论: 1.荷兰出手“抢夺”的根本动机,很多人都没搞清楚。 2.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中,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处于什么样地位? 3.安世半导体如果被分拆,那么国内还有多大价值? 4.估值额外的打折:安世半导体的下游客户能不能保住? 5.从更长期的角度,闻泰科技有没有价值? 一、荷兰的动机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在告诉我们,它就是由大量的草台班子组成的。闻泰科技这次遇到的危机的原因,在网上有很多的说法,其中有两个“未经官方证实,但和实际情况部分能对上”的消息,值得我们注意。 从目前网上的讨论来看,事情最初的导火索可能是在闻泰科技的一名股东身上。 好几个雪球网友分别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发布了对此事件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中,共同的一点就是都认为闻泰科技的这位股东,用着上市公司极少的股份,用闻泰的资源在上海建了一座晶圆厂。 这件事在很多闻泰的小股东眼里来看是不合规的,因为他们认为这座独立的工厂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的技术,所以要建也应该由闻泰去建。说白了就是,在地缘政治敏感时期,任何不规范操作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对方“夺权”的借口。 而荷兰的动机,也是出于这个理由——据媒体报道,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官方理由”,被包装成“保护企业连续性”的紧急措施。卡","text":"荷兰抢夺中国上市公司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的新闻,很多人应该都知道了。 相比之前很多套路的“限制”,这次就是明目张胆的抢夺——事情大体上是荷兰政府剥夺了闻泰科技对安世半导体的控制权,仅保留其股东的经济收益权,并撤换中国籍CEO,要求任命外国籍CEO及增加外籍董事。 安世半导体在之前已经被闻泰全资收购,所以它是一个属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所以在13日和14日,市场给了2个跌停。 一家公司发生如此大的“地震”,意味着它可能是一次机会,也可能是一个深不见底的坑。 闻泰科技的“值捞率”到底是高还是低? 这要综合多方面去判断,接下来我们分为五个部分去讨论: 1.荷兰出手“抢夺”的根本动机,很多人都没搞清楚。 2.国与国之间的谈判中,闻泰科技/安世半导体处于什么样地位? 3.安世半导体如果被分拆,那么国内还有多大价值? 4.估值额外的打折:安世半导体的下游客户能不能保住? 5.从更长期的角度,闻泰科技有没有价值? 一、荷兰的动机 这个世界时时刻刻在告诉我们,它就是由大量的草台班子组成的。闻泰科技这次遇到的危机的原因,在网上有很多的说法,其中有两个“未经官方证实,但和实际情况部分能对上”的消息,值得我们注意。 从目前网上的讨论来看,事情最初的导火索可能是在闻泰科技的一名股东身上。 好几个雪球网友分别从自己不同的角度发布了对此事件的看法,他们的看法中,共同的一点就是都认为闻泰科技的这位股东,用着上市公司极少的股份,用闻泰的资源在上海建了一座晶圆厂。 这件事在很多闻泰的小股东眼里来看是不合规的,因为他们认为这座独立的工厂使用了安世半导体的技术,所以要建也应该由闻泰去建。说白了就是,在地缘政治敏感时期,任何不规范操作都可能被无限放大,成为对方“夺权”的借口。 而荷兰的动机,也是出于这个理由——据媒体报道,荷兰政府接管安世半导体的“官方理由”,被包装成“保护企业连续性”的紧急措施。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1f56f37ff88c2776e622db3d3b4d774","width":"1380","height":"80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68684011ecf301736d03da904fc7d7b","width":"1380","height":"85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6a13a1310d638d29e269f5533aeb432","width":"827","height":"35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20084275776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64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0226897801536,"gmtCreate":1760711234657,"gmtModify":1760711251705,"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从方程豹看比亚迪估值:高端占比10%只是起点,利润空间巨大","htmlText":"比亚迪的高端品牌,方程豹开了个好头 之前发了个微博,梳理了下各大车企的数据,比亚迪的销量在国内排到了第一名。 但实事求是讲,这个第一名的含金量,跟比亚迪自己目前的市值相比,其实有所欠缺——高端豪华的比例太低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即使在国内的销量保持不会有大变动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营收、利润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叠加海外市场比亚迪在一路“猪突猛进”,所以才会有比其他车企要高的估值。 最近方程豹钛7的销量出来了,在上市首个完整销售月内,实现了11,674台交付量。 这一万多台,意味着方程豹钛7确实是一个爆品,同时它也成为了方程豹品牌的支柱。 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一举刷新了方程豹品牌自成立以来的新车型首月交付纪录。 与之对应的,是9月份零售量达到了22749台,相信后续月销量可以稳定在2万左右。 如果把方程豹看成一个“新品牌”,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销量。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花钱买“硬实力”,像钛7这种更偏全能的“方盒子”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从而带动整个方程豹品牌的势能。 有趣的是:钛7的订单中,顶配Ultra四驱占比最高,超过了85%。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定价确实非常有吸引力,一个是钛7定位更偏市区、高速用车方盒子,最后一个,则是钛7的智驾用了天神之眼B,能够以硬核实力守护安全出行。 ——一般来说,偏硬派车的智驾能力都不太行,钛7很好的打中了市场的空白。 除了国内的数据,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方程豹品牌在7月份就开始出海了。 根据易车的销量榜单,9月份方程豹出口做到了1372台,后续应该还会持续增加,以方程豹的产品力,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应该不成问题。 机构怎么看方程豹呢? 东吴证券在2025年8月3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方程豹2026年销量为26万台。(腾势29万) 这样加起来,比亚迪高端品牌的销量差不多能有55万台,如果2026年比亚迪销量有个500万","listText":"比亚迪的高端品牌,方程豹开了个好头 之前发了个微博,梳理了下各大车企的数据,比亚迪的销量在国内排到了第一名。 但实事求是讲,这个第一名的含金量,跟比亚迪自己目前的市值相比,其实有所欠缺——高端豪华的比例太低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即使在国内的销量保持不会有大变动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营收、利润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叠加海外市场比亚迪在一路“猪突猛进”,所以才会有比其他车企要高的估值。 最近方程豹钛7的销量出来了,在上市首个完整销售月内,实现了11,674台交付量。 这一万多台,意味着方程豹钛7确实是一个爆品,同时它也成为了方程豹品牌的支柱。 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一举刷新了方程豹品牌自成立以来的新车型首月交付纪录。 与之对应的,是9月份零售量达到了22749台,相信后续月销量可以稳定在2万左右。 如果把方程豹看成一个“新品牌”,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销量。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花钱买“硬实力”,像钛7这种更偏全能的“方盒子”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从而带动整个方程豹品牌的势能。 有趣的是:钛7的订单中,顶配Ultra四驱占比最高,超过了85%。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定价确实非常有吸引力,一个是钛7定位更偏市区、高速用车方盒子,最后一个,则是钛7的智驾用了天神之眼B,能够以硬核实力守护安全出行。 ——一般来说,偏硬派车的智驾能力都不太行,钛7很好的打中了市场的空白。 除了国内的数据,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方程豹品牌在7月份就开始出海了。 根据易车的销量榜单,9月份方程豹出口做到了1372台,后续应该还会持续增加,以方程豹的产品力,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应该不成问题。 机构怎么看方程豹呢? 东吴证券在2025年8月3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方程豹2026年销量为26万台。(腾势29万) 这样加起来,比亚迪高端品牌的销量差不多能有55万台,如果2026年比亚迪销量有个500万","text":"比亚迪的高端品牌,方程豹开了个好头 之前发了个微博,梳理了下各大车企的数据,比亚迪的销量在国内排到了第一名。 但实事求是讲,这个第一名的含金量,跟比亚迪自己目前的市值相比,其实有所欠缺——高端豪华的比例太低了。 当然,这也意味着比亚迪即使在国内的销量保持不会有大变动的情况下,这家公司的营收、利润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叠加海外市场比亚迪在一路“猪突猛进”,所以才会有比其他车企要高的估值。 最近方程豹钛7的销量出来了,在上市首个完整销售月内,实现了11,674台交付量。 这一万多台,意味着方程豹钛7确实是一个爆品,同时它也成为了方程豹品牌的支柱。 这一成绩不仅远超市场预期,更一举刷新了方程豹品牌自成立以来的新车型首月交付纪录。 与之对应的,是9月份零售量达到了22749台,相信后续月销量可以稳定在2万左右。 如果把方程豹看成一个“新品牌”,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销量。 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花钱买“硬实力”,像钛7这种更偏全能的“方盒子”能够吸引更多的普通用户,从而带动整个方程豹品牌的势能。 有趣的是:钛7的订单中,顶配Ultra四驱占比最高,超过了85%。 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个是定价确实非常有吸引力,一个是钛7定位更偏市区、高速用车方盒子,最后一个,则是钛7的智驾用了天神之眼B,能够以硬核实力守护安全出行。 ——一般来说,偏硬派车的智驾能力都不太行,钛7很好的打中了市场的空白。 除了国内的数据,很多人没意识到的是方程豹品牌在7月份就开始出海了。 根据易车的销量榜单,9月份方程豹出口做到了1372台,后续应该还会持续增加,以方程豹的产品力,在海外市场站稳脚跟应该不成问题。 机构怎么看方程豹呢? 东吴证券在2025年8月30日发布的研究报告中,预测方程豹2026年销量为26万台。(腾势29万) 这样加起来,比亚迪高端品牌的销量差不多能有55万台,如果2026年比亚迪销量有个500万","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3d675832a45c037ec57df7bb98efb42","width":"720","height":"9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3c17c0f8070a66be6081940eecc18e8","width":"690","height":"9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aec5a3e3769745f2a78ead44e91e6e6","width":"5000","height":"321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02268978015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8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9499382579496,"gmtCreate":1760533937050,"gmtModify":1760534486554,"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除了大豆,中国还在买什么?比亚迪正在巴西切开一块汽车大蛋糕","htmlText":"巴西汽车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巴西汽车总销量达263.49万辆,同比增长14.1%,其中乘用车销量194.87万辆,轻型商用车53.89万辆。 这个量级虽然和中国相差很远,但考虑到中国正在不断买巴西的大豆,可以认为巴西的汽车市场,会成为出海车企眼中一块重要的蛋糕。 目前这块蛋糕是怎么被切分的呢? 参考2024年(图1)看到,巴西市场的第一品牌是菲亚特(在中国也卖过车),第二名是大众,第三名是通用,第四名是现代,第五名是丰田,第六名是雷诺,都是知名鼎鼎的跨国车企。 这些跨国大车企在巴西的“体量”有多大呢? 菲亚特卖了521282辆;大众卖了400414辆;通用卖了314956辆;现代卖了206029辆;丰田卖了203793辆;雷诺卖了139288辆。 大致上相当于头部新势力车企当下在国内能吃到的销量。 在这个榜单中,最靠前的车企是比亚迪,去年排第十,卖了76811辆。(巴西《Capitalist》9月11日报道,截至目前,比亚迪2025年在巴西汽车销量已达66419辆,超越本田并升至第七位。)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年销量突破50万并不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而比亚迪对巴西的态度也很明确——全球第1400万台车的下线仪式,选择了在巴西举办,仪式前夕,经过巴伊亚州议会表决,比亚迪巴西工厂正门前的道路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路”。这是海外第3条以“比亚迪”命名的道路。该路段曾命名为“亨利·福特路”。对于比亚迪而言,这意味着这家车企全球化开启全新篇章。 比亚迪这次1400万台车的活动,邀请到了巴西的总统卢拉,活动现场,比亚迪旗下高端子品牌仰望携其纯电性能超跑仰望U9惊艳登场,并为包括巴西总统卢拉在内的现场政府官员展示了其独特的原地起跳功能。 最重要的环节,还得是第14000万台的交付——活动现场,王传福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listText":"巴西汽车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巴西汽车总销量达263.49万辆,同比增长14.1%,其中乘用车销量194.87万辆,轻型商用车53.89万辆。 这个量级虽然和中国相差很远,但考虑到中国正在不断买巴西的大豆,可以认为巴西的汽车市场,会成为出海车企眼中一块重要的蛋糕。 目前这块蛋糕是怎么被切分的呢? 参考2024年(图1)看到,巴西市场的第一品牌是菲亚特(在中国也卖过车),第二名是大众,第三名是通用,第四名是现代,第五名是丰田,第六名是雷诺,都是知名鼎鼎的跨国车企。 这些跨国大车企在巴西的“体量”有多大呢? 菲亚特卖了521282辆;大众卖了400414辆;通用卖了314956辆;现代卖了206029辆;丰田卖了203793辆;雷诺卖了139288辆。 大致上相当于头部新势力车企当下在国内能吃到的销量。 在这个榜单中,最靠前的车企是比亚迪,去年排第十,卖了76811辆。(巴西《Capitalist》9月11日报道,截至目前,比亚迪2025年在巴西汽车销量已达66419辆,超越本田并升至第七位。)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年销量突破50万并不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而比亚迪对巴西的态度也很明确——全球第1400万台车的下线仪式,选择了在巴西举办,仪式前夕,经过巴伊亚州议会表决,比亚迪巴西工厂正门前的道路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路”。这是海外第3条以“比亚迪”命名的道路。该路段曾命名为“亨利·福特路”。对于比亚迪而言,这意味着这家车企全球化开启全新篇章。 比亚迪这次1400万台车的活动,邀请到了巴西的总统卢拉,活动现场,比亚迪旗下高端子品牌仰望携其纯电性能超跑仰望U9惊艳登场,并为包括巴西总统卢拉在内的现场政府官员展示了其独特的原地起跳功能。 最重要的环节,还得是第14000万台的交付——活动现场,王传福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text":"巴西汽车市场的规模有多大? 根据公开数据,2024年巴西汽车总销量达263.49万辆,同比增长14.1%,其中乘用车销量194.87万辆,轻型商用车53.89万辆。 这个量级虽然和中国相差很远,但考虑到中国正在不断买巴西的大豆,可以认为巴西的汽车市场,会成为出海车企眼中一块重要的蛋糕。 目前这块蛋糕是怎么被切分的呢? 参考2024年(图1)看到,巴西市场的第一品牌是菲亚特(在中国也卖过车),第二名是大众,第三名是通用,第四名是现代,第五名是丰田,第六名是雷诺,都是知名鼎鼎的跨国车企。 这些跨国大车企在巴西的“体量”有多大呢? 菲亚特卖了521282辆;大众卖了400414辆;通用卖了314956辆;现代卖了206029辆;丰田卖了203793辆;雷诺卖了139288辆。 大致上相当于头部新势力车企当下在国内能吃到的销量。 在这个榜单中,最靠前的车企是比亚迪,去年排第十,卖了76811辆。(巴西《Capitalist》9月11日报道,截至目前,比亚迪2025年在巴西汽车销量已达66419辆,超越本田并升至第七位。) 从这一点可以看出,比亚迪在巴西市场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年销量突破50万并不是一个很难实现的目标。 而比亚迪对巴西的态度也很明确——全球第1400万台车的下线仪式,选择了在巴西举办,仪式前夕,经过巴伊亚州议会表决,比亚迪巴西工厂正门前的道路正式更名为“比亚迪路”。这是海外第3条以“比亚迪”命名的道路。该路段曾命名为“亨利·福特路”。对于比亚迪而言,这意味着这家车企全球化开启全新篇章。 比亚迪这次1400万台车的活动,邀请到了巴西的总统卢拉,活动现场,比亚迪旗下高端子品牌仰望携其纯电性能超跑仰望U9惊艳登场,并为包括巴西总统卢拉在内的现场政府官员展示了其独特的原地起跳功能。 最重要的环节,还得是第14000万台的交付——活动现场,王传福将第1400万辆新能源汽车——","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0064e85f9ef5ec217917e2dc72d1c59","width":"690","height":"135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f8e0c2d4913b12c570dffc498c44ded","width":"1380","height":"7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a15fbec94818c46320773960c964dc5","width":"1380","height":"9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94993825794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6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9745883558016,"gmtCreate":1760533896391,"gmtModify":1760533941859,"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为什么市场愿意给比亚迪比上汽高2倍的市盈率?","htmlText":"车企的“体量”现在谁最大? 这几年随着新能源的渗透率一步一步增加,车企之间的“体量”也发生了不小变化。 以最新的1-9月销量来看,目前销量最高的是比亚迪的326万辆,其次是上汽的319万辆,然后是一汽的238万辆,再之后是吉利的217辆和长安的207万辆。 接下来后面还有:奇瑞201万辆,广汽149万辆,东风142万辆,北汽123万辆,长城92万辆。多家车企销量目标达成率亮眼。 这几家全都是上市车企了,所以可以聊一聊他们中部分车企目前的状况和后续的一些追踪要点。 首先是比亚迪,销量326万辆,最新的目标为460万辆,在第四季度应该有希望达成。 对于比亚迪来说,它的估值成长已经不能依靠更高的销量了(暂时到瓶颈了),关键是这460万辆里面海外和高端品牌占的比例。 上汽:上汽作为规模仅次于比亚迪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保住了它的体量确实很不容易。 规模接近的情况下,上汽的市值为1900亿上下,比亚迪的市值为9600亿上下,双方差距巨大,这一点足以说明不能光看销量去给车企估值。 对于上汽来讲,要关注的是它的“现金奶牛”——奥迪、大众、别克这三个品牌能否保持当前的体量,这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都面临着新势力的强烈冲击。 尚界品牌应该有很多人关注,但从目前的定价和配置来看,其不太具备爆款的素质,不能指望一个尚界把整个上汽托起来。 长安的207万辆是我比较关注的,因为它是“央企”中最为灵活的,这家车企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根本不依赖合资品牌的销量,所以随着消费者整体越来越倾向于买自主品牌,长安会是受益最大的央企。 奇瑞作为新上市的企业,它需要打造除了小蚂蚁之外的第二个爆款车型,目前来看还比较难。 广汽跟东风算是“难兄难弟”了,他俩都受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下跌拖累,这里面岚图要成为东风的“上市领头羊”,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一点,因为岚图现在得到**ads加持后,产品力上基本没有短板了,销量也比较稳定,差的是品牌","listText":"车企的“体量”现在谁最大? 这几年随着新能源的渗透率一步一步增加,车企之间的“体量”也发生了不小变化。 以最新的1-9月销量来看,目前销量最高的是比亚迪的326万辆,其次是上汽的319万辆,然后是一汽的238万辆,再之后是吉利的217辆和长安的207万辆。 接下来后面还有:奇瑞201万辆,广汽149万辆,东风142万辆,北汽123万辆,长城92万辆。多家车企销量目标达成率亮眼。 这几家全都是上市车企了,所以可以聊一聊他们中部分车企目前的状况和后续的一些追踪要点。 首先是比亚迪,销量326万辆,最新的目标为460万辆,在第四季度应该有希望达成。 对于比亚迪来说,它的估值成长已经不能依靠更高的销量了(暂时到瓶颈了),关键是这460万辆里面海外和高端品牌占的比例。 上汽:上汽作为规模仅次于比亚迪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保住了它的体量确实很不容易。 规模接近的情况下,上汽的市值为1900亿上下,比亚迪的市值为9600亿上下,双方差距巨大,这一点足以说明不能光看销量去给车企估值。 对于上汽来讲,要关注的是它的“现金奶牛”——奥迪、大众、别克这三个品牌能否保持当前的体量,这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都面临着新势力的强烈冲击。 尚界品牌应该有很多人关注,但从目前的定价和配置来看,其不太具备爆款的素质,不能指望一个尚界把整个上汽托起来。 长安的207万辆是我比较关注的,因为它是“央企”中最为灵活的,这家车企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根本不依赖合资品牌的销量,所以随着消费者整体越来越倾向于买自主品牌,长安会是受益最大的央企。 奇瑞作为新上市的企业,它需要打造除了小蚂蚁之外的第二个爆款车型,目前来看还比较难。 广汽跟东风算是“难兄难弟”了,他俩都受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下跌拖累,这里面岚图要成为东风的“上市领头羊”,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一点,因为岚图现在得到**ads加持后,产品力上基本没有短板了,销量也比较稳定,差的是品牌","text":"车企的“体量”现在谁最大? 这几年随着新能源的渗透率一步一步增加,车企之间的“体量”也发生了不小变化。 以最新的1-9月销量来看,目前销量最高的是比亚迪的326万辆,其次是上汽的319万辆,然后是一汽的238万辆,再之后是吉利的217辆和长安的207万辆。 接下来后面还有:奇瑞201万辆,广汽149万辆,东风142万辆,北汽123万辆,长城92万辆。多家车企销量目标达成率亮眼。 这几家全都是上市车企了,所以可以聊一聊他们中部分车企目前的状况和后续的一些追踪要点。 首先是比亚迪,销量326万辆,最新的目标为460万辆,在第四季度应该有希望达成。 对于比亚迪来说,它的估值成长已经不能依靠更高的销量了(暂时到瓶颈了),关键是这460万辆里面海外和高端品牌占的比例。 上汽:上汽作为规模仅次于比亚迪的车企,在新能源时代保住了它的体量确实很不容易。 规模接近的情况下,上汽的市值为1900亿上下,比亚迪的市值为9600亿上下,双方差距巨大,这一点足以说明不能光看销量去给车企估值。 对于上汽来讲,要关注的是它的“现金奶牛”——奥迪、大众、别克这三个品牌能否保持当前的体量,这三个品牌的市场份额都面临着新势力的强烈冲击。 尚界品牌应该有很多人关注,但从目前的定价和配置来看,其不太具备爆款的素质,不能指望一个尚界把整个上汽托起来。 长安的207万辆是我比较关注的,因为它是“央企”中最为灵活的,这家车企最大的亮点就是它根本不依赖合资品牌的销量,所以随着消费者整体越来越倾向于买自主品牌,长安会是受益最大的央企。 奇瑞作为新上市的企业,它需要打造除了小蚂蚁之外的第二个爆款车型,目前来看还比较难。 广汽跟东风算是“难兄难弟”了,他俩都受日系品牌市场份额下跌拖累,这里面岚图要成为东风的“上市领头羊”,是比较值得期待的一点,因为岚图现在得到**ads加持后,产品力上基本没有短板了,销量也比较稳定,差的是品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6afc103f70a487a094052b3a861f7281","width":"1172","height":"66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6751a28c87e6bd8c76d231ca4dad637","width":"690","height":"4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cad49b832e5b72523a662f55482f0f8","width":"3739","height":"280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97458835580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7023115993408,"gmtCreate":1759930593215,"gmtModify":1759930716159,"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不打价格战,却卷死对手:比亚迪国庆的“阳谋”,你看懂了吗?","htmlText":"国庆节大家都放假的时候,比亚迪又出了一张牌。 这张牌其实初步看上去有点不起眼,因为发布的是“街车”级别的秦Plus,并没有出新一代,也不是改款,而是提供了限时优惠价格6.98万起的同事,还增加了3款新配置供消费者选择。 具体来说,首先是原在售的三款车(55km领先型、420km领先型、510km进取型)进行了限时优惠,最低6.98万起,然后推出了三款新车型,分别是128km进取型、420km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 其中比较值得看的是420km进取型,这款车把续航400km+,同时尺寸接近B级的纯电A级轿车的价格打到了一个新低8.98万。 如果单纯看A级,那么MG的性价比似乎更高,秦虽然是A级车,但车长已经到了4795mm,所以一个纯电续航400+的,尺寸距离B级就差这么一点的车卖8.98万,价格是很给力的。 这也跟之前我对比亚迪的判断符合——通过推出新车型(而不是单纯降价)来继续卷,同时老车型的降价也采取“限时优惠”的方式,这样就不算“打价格战”了。 虽然我个人感觉8.98万的纯电更强,但其实秦这个车最厉害的是6.98万的款——发布会现场比亚迪官宣:第二代秦PLUS DM-i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进一步优化,低至2.69L,节能省油全球王者典范。 这意味着即便是拿着秦当油车开,也比买一台纯燃油车要划算得多。 作为国内的“街车”,聊国内没啥意思了,所以不妨看看海外的秦PLUS。 混动的优势,叠加国内卷出来的“超高配置”,秦在海外市场一样受欢迎—— 在美国有: 在哥伦比亚也有,55km起售价为哥伦比亚比索131900000(约合RMB21万+),价格接近国内市场的3倍。 需要注意的是,这价格是海外经销商报出来的,这价格一方面是出口本身需要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当地经销商认为秦卖到这个价格一样有市场。 所以接下来比亚迪如果能陆续打开、扩大海外市场,那么哪怕是秦这样一款车,","listText":"国庆节大家都放假的时候,比亚迪又出了一张牌。 这张牌其实初步看上去有点不起眼,因为发布的是“街车”级别的秦Plus,并没有出新一代,也不是改款,而是提供了限时优惠价格6.98万起的同事,还增加了3款新配置供消费者选择。 具体来说,首先是原在售的三款车(55km领先型、420km领先型、510km进取型)进行了限时优惠,最低6.98万起,然后推出了三款新车型,分别是128km进取型、420km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 其中比较值得看的是420km进取型,这款车把续航400km+,同时尺寸接近B级的纯电A级轿车的价格打到了一个新低8.98万。 如果单纯看A级,那么MG的性价比似乎更高,秦虽然是A级车,但车长已经到了4795mm,所以一个纯电续航400+的,尺寸距离B级就差这么一点的车卖8.98万,价格是很给力的。 这也跟之前我对比亚迪的判断符合——通过推出新车型(而不是单纯降价)来继续卷,同时老车型的降价也采取“限时优惠”的方式,这样就不算“打价格战”了。 虽然我个人感觉8.98万的纯电更强,但其实秦这个车最厉害的是6.98万的款——发布会现场比亚迪官宣:第二代秦PLUS DM-i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进一步优化,低至2.69L,节能省油全球王者典范。 这意味着即便是拿着秦当油车开,也比买一台纯燃油车要划算得多。 作为国内的“街车”,聊国内没啥意思了,所以不妨看看海外的秦PLUS。 混动的优势,叠加国内卷出来的“超高配置”,秦在海外市场一样受欢迎—— 在美国有: 在哥伦比亚也有,55km起售价为哥伦比亚比索131900000(约合RMB21万+),价格接近国内市场的3倍。 需要注意的是,这价格是海外经销商报出来的,这价格一方面是出口本身需要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当地经销商认为秦卖到这个价格一样有市场。 所以接下来比亚迪如果能陆续打开、扩大海外市场,那么哪怕是秦这样一款车,","text":"国庆节大家都放假的时候,比亚迪又出了一张牌。 这张牌其实初步看上去有点不起眼,因为发布的是“街车”级别的秦Plus,并没有出新一代,也不是改款,而是提供了限时优惠价格6.98万起的同事,还增加了3款新配置供消费者选择。 具体来说,首先是原在售的三款车(55km领先型、420km领先型、510km进取型)进行了限时优惠,最低6.98万起,然后推出了三款新车型,分别是128km进取型、420km进取型和510km进取型。 其中比较值得看的是420km进取型,这款车把续航400km+,同时尺寸接近B级的纯电A级轿车的价格打到了一个新低8.98万。 如果单纯看A级,那么MG的性价比似乎更高,秦虽然是A级车,但车长已经到了4795mm,所以一个纯电续航400+的,尺寸距离B级就差这么一点的车卖8.98万,价格是很给力的。 这也跟之前我对比亚迪的判断符合——通过推出新车型(而不是单纯降价)来继续卷,同时老车型的降价也采取“限时优惠”的方式,这样就不算“打价格战”了。 虽然我个人感觉8.98万的纯电更强,但其实秦这个车最厉害的是6.98万的款——发布会现场比亚迪官宣:第二代秦PLUS DM-i的NEDC百公里亏电油耗进一步优化,低至2.69L,节能省油全球王者典范。 这意味着即便是拿着秦当油车开,也比买一台纯燃油车要划算得多。 作为国内的“街车”,聊国内没啥意思了,所以不妨看看海外的秦PLUS。 混动的优势,叠加国内卷出来的“超高配置”,秦在海外市场一样受欢迎—— 在美国有: 在哥伦比亚也有,55km起售价为哥伦比亚比索131900000(约合RMB21万+),价格接近国内市场的3倍。 需要注意的是,这价格是海外经销商报出来的,这价格一方面是出口本身需要额外的成本,另一方面就是当地经销商认为秦卖到这个价格一样有市场。 所以接下来比亚迪如果能陆续打开、扩大海外市场,那么哪怕是秦这样一款车,","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700d18d8f8420fc367a82e403bee56f","width":"1380","height":"77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a0c85cc794f199a1691bf64e54006f6","width":"1380","height":"396"},{"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6587e6a75600f17d35c40d64ce6962d","width":"690","height":"848"}],"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70231159934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5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6317068161360,"gmtCreate":1759758454155,"gmtModify":1759758662129,"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性价比之王”零跑,为何赚不到市场的掌声?","htmlText":"在日常的更新中,最近一段时间我没怎么提零跑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家公司还有一个让我之前看不懂,并为此冥思苦想很久的情况。 ——那就是这家公司的估值,太低了!(低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有看不见的坑) 具体的计算过程就不谈了(我已经反复验算了4-5遍),资本市场目前给予零跑汽车的估值,明显是造车新势力中最低的,它的估值,甚至要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现在蔚来因为ES8的爆单,估值稍有反弹)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这其实正常来讲是一个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方。 因为零跑卖的车平均成交价再怎么低,起码规模上来了,而且这家车企是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怎么看都不可能倒闭,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资本市场给它的估值仍然要比蔚来低一点。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市场出了问题(大概率不是),要么是我的认知有漏洞(大概率是如此)。 所以我就多问了几个人他们的看法,以及结合了网上的一些观点,总结出如下几个方向: 1.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零跑汽车的盈利主要依赖严格的成本控制,部分机构担忧其可持续性。 2.增长预期与市场天花板:销量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55.7%)。但机构(如瑞银)对其国内销量增长预期低于市场共识,担忧激烈价格战会挤压其利润空间。 3.商业模式与资产结构:与Stellantis的合作前景虽好,但海外业务的具体利润贡献仍有不确定性,且本地化生产需等到2026年,短期会有关税等成本。 4.品牌与技术壁垒:优势在于卓越的成本控制技术(如全域自研)和运营效率,其标签是“性价比之王”。(意味着品牌不能带来溢价,成本控制技术也不能带来溢价) 这四个应该就是资本市场不愿意给零跑高估值的原因了。 不知道大家认可不? 我针对这四条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我的答案。 首先是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市场上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零跑汽车的盈","listText":"在日常的更新中,最近一段时间我没怎么提零跑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家公司还有一个让我之前看不懂,并为此冥思苦想很久的情况。 ——那就是这家公司的估值,太低了!(低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有看不见的坑) 具体的计算过程就不谈了(我已经反复验算了4-5遍),资本市场目前给予零跑汽车的估值,明显是造车新势力中最低的,它的估值,甚至要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现在蔚来因为ES8的爆单,估值稍有反弹)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这其实正常来讲是一个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方。 因为零跑卖的车平均成交价再怎么低,起码规模上来了,而且这家车企是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怎么看都不可能倒闭,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资本市场给它的估值仍然要比蔚来低一点。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市场出了问题(大概率不是),要么是我的认知有漏洞(大概率是如此)。 所以我就多问了几个人他们的看法,以及结合了网上的一些观点,总结出如下几个方向: 1.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零跑汽车的盈利主要依赖严格的成本控制,部分机构担忧其可持续性。 2.增长预期与市场天花板:销量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55.7%)。但机构(如瑞银)对其国内销量增长预期低于市场共识,担忧激烈价格战会挤压其利润空间。 3.商业模式与资产结构:与Stellantis的合作前景虽好,但海外业务的具体利润贡献仍有不确定性,且本地化生产需等到2026年,短期会有关税等成本。 4.品牌与技术壁垒:优势在于卓越的成本控制技术(如全域自研)和运营效率,其标签是“性价比之王”。(意味着品牌不能带来溢价,成本控制技术也不能带来溢价) 这四个应该就是资本市场不愿意给零跑高估值的原因了。 不知道大家认可不? 我针对这四条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我的答案。 首先是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市场上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零跑汽车的盈","text":"在日常的更新中,最近一段时间我没怎么提零跑的一个原因,是因为这家公司还有一个让我之前看不懂,并为此冥思苦想很久的情况。 ——那就是这家公司的估值,太低了!(低不一定是好事,可能有看不见的坑) 具体的计算过程就不谈了(我已经反复验算了4-5遍),资本市场目前给予零跑汽车的估值,明显是造车新势力中最低的,它的估值,甚至要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现在蔚来因为ES8的爆单,估值稍有反弹) 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比过去处于倒闭舆论”的蔚来还要低,这其实正常来讲是一个有点不可思议的地方。 因为零跑卖的车平均成交价再怎么低,起码规模上来了,而且这家车企是继理想之后第二家实现单季度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这怎么看都不可能倒闭,但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资本市场给它的估值仍然要比蔚来低一点。 出现这种情况,要么是市场出了问题(大概率不是),要么是我的认知有漏洞(大概率是如此)。 所以我就多问了几个人他们的看法,以及结合了网上的一些观点,总结出如下几个方向: 1.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零跑汽车的盈利主要依赖严格的成本控制,部分机构担忧其可持续性。 2.增长预期与市场天花板:销量增长强劲(2025年上半年交付量同比增长155.7%)。但机构(如瑞银)对其国内销量增长预期低于市场共识,担忧激烈价格战会挤压其利润空间。 3.商业模式与资产结构:与Stellantis的合作前景虽好,但海外业务的具体利润贡献仍有不确定性,且本地化生产需等到2026年,短期会有关税等成本。 4.品牌与技术壁垒:优势在于卓越的成本控制技术(如全域自研)和运营效率,其标签是“性价比之王”。(意味着品牌不能带来溢价,成本控制技术也不能带来溢价) 这四个应该就是资本市场不愿意给零跑高估值的原因了。 不知道大家认可不? 我针对这四条进行了思考,并给出了我的答案。 首先是盈利能力的质量与可见性:市场上很多机构/投资者认为零跑汽车的盈","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000ff938b8769916d29a66428b7f989","width":"1080","height":"99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b19070fb7e2f7130f648f6de6df1775","width":"700","height":"86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27ea9b1afbae521ad063335f4d32ecc","width":"700","height":"86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4,"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63170681613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8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3862415237568,"gmtCreate":1759159567767,"gmtModify":1759159613894,"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不打价格战后比亚迪怎么办?腾势N8L上市更加确定了某个新答案","htmlText":"9月26日,腾势汽车全新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31.98万至34.98万元。 从腾势N8L这款车上,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行业内卷的速度简直是神速。 ——23年上市的腾势N8,车长4.9米,4.0 dmp平台,冰箱、彩电、沙发一概都没有,售价31.98万; 9月26日晚上开始预售的N8L,定位明确叫“全家三代人的满意之选”,5.2米的车长,易三方平台(转弯半径4.58米),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了,预售价31.98万,正式上市时价格应该会更低一些。甚至如果定价再激进一些,我们可能会看到29.98万的腾势N8L。 你很难相信这两款差异如此大的产品,中间只间隔了两年。 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这玩意的硬件底子,和N9上是基本一致的,这意味着比亚迪基本上又是拿着一款新车直接“贴脸开大”。 甭管开大效果好不好,最起码30万左右的大SUV产品里,腾势N8L肯定会上很多人的待选名单。 腾势N8L的发布,除了它是一个很给力的新产品之外,从投融资角度去看,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我们从方程豹钛7上,能感受到的是比亚迪的高端产品不再“端着”,开始争取上市时价格直接给到位。 腾势N8L作为比亚迪后续发布的产品,也延续了同样测策略——配置跟N9相差无几,尺寸上够到5米2,价格更便宜,这很显然就是和方程豹钛7同样的打法,即新产品上市价格直接给到位。 由于中国车企进行“无下限的价格内卷”在当前环境中是“不正确的”,所以“价格越来越低”的降价式打法会慢慢消失,因为这“不符合行业健康发展”,但如果是一个新上市的产品直接给到一个“非常到位”的价格,那它肯定就不算是“低质量内卷”。 这种“一步到位式内卷”,应该能帮助比亚迪提高高端品牌的市场份额。 <a href=\"https://laohu8.com/S/002594\">$比亚迪(002594)$</a>","listText":"9月26日,腾势汽车全新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31.98万至34.98万元。 从腾势N8L这款车上,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行业内卷的速度简直是神速。 ——23年上市的腾势N8,车长4.9米,4.0 dmp平台,冰箱、彩电、沙发一概都没有,售价31.98万; 9月26日晚上开始预售的N8L,定位明确叫“全家三代人的满意之选”,5.2米的车长,易三方平台(转弯半径4.58米),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了,预售价31.98万,正式上市时价格应该会更低一些。甚至如果定价再激进一些,我们可能会看到29.98万的腾势N8L。 你很难相信这两款差异如此大的产品,中间只间隔了两年。 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这玩意的硬件底子,和N9上是基本一致的,这意味着比亚迪基本上又是拿着一款新车直接“贴脸开大”。 甭管开大效果好不好,最起码30万左右的大SUV产品里,腾势N8L肯定会上很多人的待选名单。 腾势N8L的发布,除了它是一个很给力的新产品之外,从投融资角度去看,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我们从方程豹钛7上,能感受到的是比亚迪的高端产品不再“端着”,开始争取上市时价格直接给到位。 腾势N8L作为比亚迪后续发布的产品,也延续了同样测策略——配置跟N9相差无几,尺寸上够到5米2,价格更便宜,这很显然就是和方程豹钛7同样的打法,即新产品上市价格直接给到位。 由于中国车企进行“无下限的价格内卷”在当前环境中是“不正确的”,所以“价格越来越低”的降价式打法会慢慢消失,因为这“不符合行业健康发展”,但如果是一个新上市的产品直接给到一个“非常到位”的价格,那它肯定就不算是“低质量内卷”。 这种“一步到位式内卷”,应该能帮助比亚迪提高高端品牌的市场份额。 <a href=\"https://laohu8.com/S/002594\">$比亚迪(002594)$</a>","text":"9月26日,腾势汽车全新大六座安全豪华SUV——腾势N8L正式开启预售,预售价31.98万至34.98万元。 从腾势N8L这款车上,我们可以清晰感知到行业内卷的速度简直是神速。 ——23年上市的腾势N8,车长4.9米,4.0 dmp平台,冰箱、彩电、沙发一概都没有,售价31.98万; 9月26日晚上开始预售的N8L,定位明确叫“全家三代人的满意之选”,5.2米的车长,易三方平台(转弯半径4.58米),冰箱彩电大沙发都有了,预售价31.98万,正式上市时价格应该会更低一些。甚至如果定价再激进一些,我们可能会看到29.98万的腾势N8L。 你很难相信这两款差异如此大的产品,中间只间隔了两年。 更重要的一个细节是,这玩意的硬件底子,和N9上是基本一致的,这意味着比亚迪基本上又是拿着一款新车直接“贴脸开大”。 甭管开大效果好不好,最起码30万左右的大SUV产品里,腾势N8L肯定会上很多人的待选名单。 腾势N8L的发布,除了它是一个很给力的新产品之外,从投融资角度去看,它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我们从方程豹钛7上,能感受到的是比亚迪的高端产品不再“端着”,开始争取上市时价格直接给到位。 腾势N8L作为比亚迪后续发布的产品,也延续了同样测策略——配置跟N9相差无几,尺寸上够到5米2,价格更便宜,这很显然就是和方程豹钛7同样的打法,即新产品上市价格直接给到位。 由于中国车企进行“无下限的价格内卷”在当前环境中是“不正确的”,所以“价格越来越低”的降价式打法会慢慢消失,因为这“不符合行业健康发展”,但如果是一个新上市的产品直接给到一个“非常到位”的价格,那它肯定就不算是“低质量内卷”。 这种“一步到位式内卷”,应该能帮助比亚迪提高高端品牌的市场份额。 $比亚迪(002594)$","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3e928b189553fc38c74b172090ab009","width":"1380","height":"43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bf48cbde1d0ec3c8efe68c1e9a3dd34","width":"1380","height":"432"},{"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86feebf9df8cac2d97dd5952128c4afa","width":"1380","height":"9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8624152375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2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3114387571416,"gmtCreate":1758976900133,"gmtModify":1758977642479,"author":{"id":"4098488257456650","authorId":"4098488257456650","name":"未来加电站","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19e45aa5a041ec377726731d85ed8e16","crmLevel":2,"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488257456650","authorIdStr":"4098488257456650"},"themes":[],"title":"比亚迪的“第二增长曲线”藏在这两组数字里","htmlText":"今天聊两组汽车销量相关的数字(从锂电池,到整车): 首先是2025年1–8月,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进一步加大,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最基础的锂电池产业后续的增长空间也很大——因为当下一线市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转型趋势,那就是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于大电池的车型,这在混动车上也是如此。 所以这就和几年前的预测有了差异: 几年前的预测是,保守消费者会选择混动车型,这些混动车的电池度数比较低,所以当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把纯电动的份额买的差不多了后,剩余的保守群体的选择,就很难给行业带来跟之前一样级别的电池需求。 但现在不同了,目前已知的就有车企正准备推出80kwh以上的增程式车型,这个电池的需求量基本上等同于纯电车了,也就意味着可以合理预设,后续新能源车市场可以增长40%(剩下5%的燃油车份额),再加上新车的电池普遍越来越大,以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对应锂电池的需求量的增长,也可以多一点信心了。 第一组数字结论:保守派消费者正成为锂电池需求的新引擎。 第二组数字和新能源车的龙头比亚迪有关: 比亚迪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1-8月累计销量达到286.4万辆,同比增长23%,销量实现多维领跑,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比亚迪今年最新的销量目标是46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它已经完成了62%,结合年底的冲刺,应该有希望完成。 286.4万辆里面,有263万是比亚迪单品牌的销量,剩余的就是更加高端一些的品牌销量,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够高,但我觉得后续应该会慢慢改善。 改善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个是,以方程豹钛7为开端,比亚迪后续的高端车型价格/配置也会更加“一步到位”,这会增加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第二个是,比亚迪的车-家合作生态正在越来越丰富,这一点会让高端车型变的更加有吸引力。 ——高端品牌的占比,会","listText":"今天聊两组汽车销量相关的数字(从锂电池,到整车): 首先是2025年1–8月,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进一步加大,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最基础的锂电池产业后续的增长空间也很大——因为当下一线市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转型趋势,那就是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于大电池的车型,这在混动车上也是如此。 所以这就和几年前的预测有了差异: 几年前的预测是,保守消费者会选择混动车型,这些混动车的电池度数比较低,所以当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把纯电动的份额买的差不多了后,剩余的保守群体的选择,就很难给行业带来跟之前一样级别的电池需求。 但现在不同了,目前已知的就有车企正准备推出80kwh以上的增程式车型,这个电池的需求量基本上等同于纯电车了,也就意味着可以合理预设,后续新能源车市场可以增长40%(剩下5%的燃油车份额),再加上新车的电池普遍越来越大,以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对应锂电池的需求量的增长,也可以多一点信心了。 第一组数字结论:保守派消费者正成为锂电池需求的新引擎。 第二组数字和新能源车的龙头比亚迪有关: 比亚迪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1-8月累计销量达到286.4万辆,同比增长23%,销量实现多维领跑,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比亚迪今年最新的销量目标是46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它已经完成了62%,结合年底的冲刺,应该有希望完成。 286.4万辆里面,有263万是比亚迪单品牌的销量,剩余的就是更加高端一些的品牌销量,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够高,但我觉得后续应该会慢慢改善。 改善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个是,以方程豹钛7为开端,比亚迪后续的高端车型价格/配置也会更加“一步到位”,这会增加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第二个是,比亚迪的车-家合作生态正在越来越丰富,这一点会让高端车型变的更加有吸引力。 ——高端品牌的占比,会","text":"今天聊两组汽车销量相关的数字(从锂电池,到整车): 首先是2025年1–8月,汽车产销量双双超过2000万辆。乘用车新能源渗透率升至55.3%,自主品牌份额达到64%。 新能源车的渗透率进一步加大,这一点我们可以认为,最基础的锂电池产业后续的增长空间也很大——因为当下一线市场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转型趋势,那就是消费者会越来越倾向于大电池的车型,这在混动车上也是如此。 所以这就和几年前的预测有了差异: 几年前的预测是,保守消费者会选择混动车型,这些混动车的电池度数比较低,所以当愿意尝试新事物的人把纯电动的份额买的差不多了后,剩余的保守群体的选择,就很难给行业带来跟之前一样级别的电池需求。 但现在不同了,目前已知的就有车企正准备推出80kwh以上的增程式车型,这个电池的需求量基本上等同于纯电车了,也就意味着可以合理预设,后续新能源车市场可以增长40%(剩下5%的燃油车份额),再加上新车的电池普遍越来越大,以及储能市场的持续增长,而对应锂电池的需求量的增长,也可以多一点信心了。 第一组数字结论:保守派消费者正成为锂电池需求的新引擎。 第二组数字和新能源车的龙头比亚迪有关: 比亚迪8月销售新能源汽车37.4万辆,1-8月累计销量达到286.4万辆,同比增长23%,销量实现多维领跑,远超行业平均增速。比亚迪今年最新的销量目标是460万,这个数字意味着它已经完成了62%,结合年底的冲刺,应该有希望完成。 286.4万辆里面,有263万是比亚迪单品牌的销量,剩余的就是更加高端一些的品牌销量,这个比例看起来不够高,但我觉得后续应该会慢慢改善。 改善的动力,主要来自两方面: 第一个是,以方程豹钛7为开端,比亚迪后续的高端车型价格/配置也会更加“一步到位”,这会增加比亚迪在高端市场的份额。 第二个是,比亚迪的车-家合作生态正在越来越丰富,这一点会让高端车型变的更加有吸引力。 ——高端品牌的占比,会","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6e7bdb9d899b3b82788d6a35cb297c6","width":"1406","height":"79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e60806cd2987124e925965afbac796d","width":"1432","height":"82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8299bcdf8f9089aa3ecef8bc11f1cb2","width":"1080","height":"235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1143875714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7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