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达摩财经
财经自媒体,关注资本市场人与事。
IP属地:北京
+关注
帖子 · 807
帖子 · 807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0:23
再抛500亿投资计划,美的集团“破圈”提速
出品|达摩财经 美的集团公布重磅投资规划。 近期,美的集团(000333.SZ)副总裁王建国在“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透露,未来三年,美的将投入至少500亿元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作为一家自白电业务起家的行业巨头,美的集团此次官宣的投资方向显然比家用电器更具“科技感”,也因此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的集团今年来首次“出圈”,早在年初,公司就被曝出开始实行简化工作流程、反对无效加班等内部管理举措。到了5月,一向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出面接受访谈,在谈及“反内卷”的同时,还正面回应了与小米等公司间的竞争问题,吸引了诸多目光。 管理提效,业务转型乃至宣传方式的转变背后,是美的集团的业务焦虑。目前,美的集团赖以起家的家电行业已经处于一片红海,行业龙头在进行存量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小米等新入局者的挑战。而被公司视作第二发展曲线的B端业务,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 “焦虑”的美的 目前看来,美的集团的业绩表现仍然亮眼。 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90.84亿元,同比增长9.47%;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增长17.29%。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家电仍是美的集团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一改往年将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单独列示的成例,选择将两个科目中的部分业务合并为智能家居业务。年内,智能家居业务贡献营收2695.32亿元,同比增长9.41%,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66.20%。 具体到单品上,2024年,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等9个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行业第一。 家电业务表现优异,美的集团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事实上,这种焦虑首先源于家电市场规模触及天花板后,行业“内卷式”竞争带来的压力。 目前,国内家电行业的销售规模基本触顶。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
看
85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再抛500亿投资计划,美的集团“破圈”提速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0:16
三年亏了377亿,景顺长城能否打破“权益困局”?
出品|达摩财经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主动权益产品最近收益不太乐观。 Wind数据显示,以混合型基金为例,2025年初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混基平均收益率为10.36%,在同类174个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6位,虽然收益谈不上特别优秀,但已超过9.45%的均值。 而近三个月内,景顺长城混基的平均收益率仅有1.09%,不及平均数,排名大幅下滑至129位。 在景顺长城基金旗下所有主动权益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目前基金规模为188.13亿元,该基金由景顺长城顶流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近三个月,该基金亏损1.56%,同期沪深300指数则上涨7.95%,该基金近三个月的表现在同类4572只基金中排名4513位,处于垫底位置。 旧帅辞任,新帅未至,6000亿规模的景顺长城基金目前正急需找寻突破口。 今年5月,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离任,由总经理康乐暂代其职。 李进现年60岁,曾在华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华能财务、华能资本担任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务。2020年9月,李进出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至今已近5年。 在李进任期内,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取得了不小的增长。其刚刚上任时期,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325.04亿元,今年,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已成功突破6000亿元大关。 从产品的规模变动上看,李进掌舵景顺长城基金后,固收品类成为规模上升的主要动能。而昔日带动景顺长城规模增长的“发动机”权益产品规模却同步下降,与固收产品形成强烈反差。 景顺长城混基规模,图源:Wind 以规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为例,2021年末,景顺长城旗下混基管理规模约2150亿元,到今年6月末,其规模下降至1208.41亿元,缩水近45%。不仅如此,景顺长城旗下基金的清盘风险也在加剧。自2024年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旗下已有11只基金清盘。其中,多只权益类产品成立不足一年即成为“迷你基”并进行清算。
看
58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三年亏了377亿,景顺长城能否打破“权益困局”?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6
江苏吴中敲响退市警钟,爱美客会否夺回“童颜针”生意?
出品|达摩财经 刚刚靠童颜针翻身,江苏吴中又走到退市边缘。 7月14日,*ST吴中(600200.SH,下称“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被认定连续多年造假,将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后续将根据最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依规实施退市。 江苏吴中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普教系统校办企业。2018年,公司易主复晖实业,钱群英成为公司实控人。但据证监会调查,钱群英的弟弟钱群山实际支配江苏吴中,应为公司的实控人。由于未如实披露实控人情况,公司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此外,自2020年起,江苏吴中开始将贸易业务列入主营业务之中,但公司实控人却借此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借此虚增营收、成本、净利润,并向关联方提供资金。 就上述问题,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江苏吴中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钱群山予以警告,处以15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董事钱群英予以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此外,中国证监会还对时任高管陈颐、孙曦、骆啸等人处以了100万元至150万元的罚款。 自2月26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江苏吴中的股价便开始走低。7月13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公司股价又连续三天跌停。至7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2.08元/股,总市值约为15亿元。今年年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77.68%,市值蒸发超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钱氏姐弟入主江苏吴中后,除了开展贸易业务外,还在2021年进入了医美领域。公司通过“增资+股权转让”的方式,斥资1.66亿元取得了韩国医美企业REGEN旗下“童颜针”AestheFill(艾塑菲)的代理权。2024年1月,该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 获批上市后,“童颜针”迅速走热。2024年,其所在的医美生科业务收入达3.30亿
看
29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江苏吴中敲响退市警钟,爱美客会否夺回“童颜针”生意?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6
英伟达重磅利好!“易中天”涨疯了
出品|达摩财经 英伟达突传利好,A股“英伟达概念股”随之飘红。 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同时,英伟达将推出RTX Pro GPU。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一款AI加速器芯片。该芯片可以用于垂类模型的训练、推理,但在今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该特供芯片。RTX Pro GPU则是一款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的新显卡。 信达证券研报显示,H20也是英伟达可以向中国出口的最先进的AI芯片,尽管性能不及H100,但其在集群模式下可以通过增加芯片数量,实现接近H100的算力。此次H20的解禁可满足部分国产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有利于国内AI模型的硬件和软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也带动了AI相关板块的大涨,7月15日,A股AI算力指数涨超3%,光模块指数涨超6%。作为光模块三巨头的“易中天”,即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同样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新易盛股价为157.08元/股,涨幅为20.00%,总市值为1561亿元;中际旭创收于174.81元/股,涨幅为16.68%,总市值为1942亿元;天孚通信股价收于95.16元/股,涨幅为11.97%,总市值为740亿元。 由于AI热潮带动境外数据中心投资大增,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的业绩早在2024年就开始大涨。以业绩涨幅最高的新易盛为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7亿元,涨幅为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涨幅为312.26%。 今年上半年,新易盛的业绩同样高增。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值得注意的是,除光模块、AI算力等行业外,英伟达供应商相关公司或也能从此次
看
222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英伟达重磅利好!“易中天”涨疯了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6
银行股“高烧”不退,AMC又来添一把火
出品|达摩财经 6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表示,信达资产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换为9.12亿股浦发银行普通股。此次转股完成后,信达投资的持股比例达到3.01%,将跻身该行前十大股东行列。 无独有偶,在前不久召开的民生银行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被提名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其董事资格也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核准。也就是说,按照公司章程,长城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也已超3%。 截至7月15日,银行板块今年整体涨幅16.0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其中,浦发银行今年上涨35.37%,在42家A股银行中排名第二。民生银行累计上涨30.8%,排在第六名的位置。 AMC为啥看上银行股 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国有大行的规模极速扩张,同时资产质量也相应出现下降端倪。信达资产、东方资产、中国华融(现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四大AMC由此应运而生,通过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运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拍卖、资产重组等多元手段,对不良资产进行盘活和处置。 2009年,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阶段收官,四大AMC集体迈入商业化阶段,股改、上市、牌照扩张一气呵成。信达、华融(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率先登陆港交所,随后各家陆续把业务触角从国有大行延伸至股份行、城商行乃至非金融企业,并顺势拿下租赁、信托、券商等多张金融牌照,打造综合金融平台。 然而,外部环境生变,多元化扩张的后遗症逐渐显现。近两年,“回归主业、瘦身健体”成为新的关键词,非核心资产被挂牌出让,资源重新向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集中,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产纾困等成为主攻方向。 不过,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环境下,昔日与地产行业深度绑定的AMC的业务上受到不小的影响,四大AMC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四大AMC中资产规模最高的信达资产
看
12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银行股“高烧”不退,AMC又来添一把火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6
长城资产清仓退出,四川银行43亿入主长城华西银行
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信息显示,四川银行投资入股长城华西银行的事项获得同意批复。交易完成后,四川银行将持有长城华西银行9.425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到40.92%。 四川银行本次收购动作极为迅速。6月26日,长城资产及其全资子公司德阳国资才刚刚将这部分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43.32亿元。从股权挂牌,到四川银行获得入股批复,仅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长城资产与德阳国资分别持有长城华西银行19.96%和20.96%股份,长城资产为该行实际控制人。本次股权转让后,长城资产不再持有长城华西银行股份。 长城华西银行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德阳银行。2014年末,该行启动增资扩股,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购入该行4.18亿股,持股比例28.36%。同年,长城资产收购德阳国资100%股权,德阳国资彼时持有该行的29.78%股权。 2016年9月,处于绝对控股的长城资产将德阳银行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 长城资产入股后的前两年,长城华西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业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这种高增势却没能得以保持,之后该行的营收、净利润起伏不定。2020年至2022年,该行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下跌30.68%、7.11%、44.13%,下滑幅度可谓不小。 2024年,长城华西银行增利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23.98亿元,同比下降11.26%,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2.37%。这一净利润水平,比2016年刚更名时还要低一些。 由于长城华西银行近年来业绩承压,该行在股权交易市场并不活跃。去年,该行股东深圳佳德投资曾将持有该行2750万股股权挂牌转让,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事实上,自2021年起,长城资产已陆续转让宁夏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甘肃长达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长城资产还曾在2021年挂牌转让所持长生
看
87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长城资产清仓退出,四川银行43亿入主长城华西银行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6
掌舵十年董事长离任,东方证券鲁伟铭接管汇添富
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汇添富基金党委书记鲁伟铭兼任新一届董事长。 汇添富基金成立于2005年,由东方证券(600958.SH)、上海报业、东航金控三家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东方证券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41%,上海报业、东航金控各持股19.97%。 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鲁伟铭正是来自第一大股东东方证券。鲁伟铭是一位“70后”,今年54岁。鲁伟铭早在1998年就加入东方证券,2021年时成为东方证券总经理。2024年11月,东方证券原董事长金文忠到龄退休,引发了公司管理层大洗牌,鲁伟铭也由此成为了公司副董事长。时隔9个月,鲁伟铭正式接替李文,成为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 刚刚离任的李文现年58岁,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杏林支局任职,后加入东方证券,任资金财务管理总部总经理、稽核总部总经理等职务。2004年,李文以东方证券督察长的身份参与到汇添富基金的筹建之中,并于2015年接替潘鑫军,成为汇添富基金首任专职董事长,至今已有10年。 截至2024年底,汇添富基金的资产总额为143.53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2万亿。年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9.33%。 作为国内规模排行前列的大型公募,汇添富基金在李文、张晖组合的掌舵下实现了规模快速增长,曾一度被冠以“选股专家”的美称。但在近几年的股市调整期,汇添富基金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 在2015年李文刚刚接任董事长之时,汇添富基金的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10,此后于2020年时冲至行业第2位。到了2024年底,公司的排名降回第10位,重回十年前水平。随着汇添富基金换帅,其未来能否重回巅峰值得关注。 攀升与反转 2015年,汇添富基金创始人、总经理林利军宣布离任,同为创始人的张晖接任总经理,李文也在这一节点成为公司
看
171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掌舵十年董事长离任,东方证券鲁伟铭接管汇添富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5
海外业务5年亏损25亿,锦江酒店欲赴港“筹钱”
出品|达摩财经 冲刺“A+H”的锦江酒店又有新动向。 7月13日,锦江酒店(600754.SH)发布公告称,将增设中信里昂证券、中金香港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整体协调人。 锦江酒店是国内酒店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3年,成立次年便登陆B股市场,1996年时又在A股上市,是国内最早上市的酒店集团。 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整体下行,累计跌幅为17.42%。截至7月14日,锦江酒店的A股股价收于22.18元/股,总市值约为237亿元。 6月29日,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意在给旗下海外业务进行“补血”。 2015年,锦江酒店曾收购著名欧洲酒店企业卢浮集团,并以该集团为核心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海外开设酒店1171间,其中831间位于法国。按已经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公司在法国酒店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占率为8.2%。 不过,受疫情、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20年来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便开始陷入亏损,5年累计亏损超3亿欧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但与“内卷”严重的国内酒店行业相比,海外酒店业务的客单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因此锦江酒店仍决定继续增加资本投资,扩大海外业务。 对于负债率高企的锦江酒店而言,发展海外业务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赴港IPO正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弹药”。招股书显示,锦江酒店此次赴港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海外酒店业务、构建海外整体数字化系统、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等。 盈利能力下滑 锦江酒店成立至今已逾30年,旗下拥有超30个酒店品牌,包含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7天酒店”、中高端酒店“锦江都城”“丽柏”以及高端酒店“J”“郁锦香”等。 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旗下已开业酒店数量达到1.34万家,客房数129.10万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照已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锦江酒店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国内市场份额达13.0%。 锦江酒店之所以能够实现如
看
103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海外业务5年亏损25亿,锦江酒店欲赴港“筹钱”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2
换帅不足半年,良品铺子又将巨震
出品|达摩财经 7月10日晚间,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同日,良品铺子股票在开盘后快速拉升并封住涨停板,最终收于13.71元/股,总市值达到55亿元。到了晚间公告发布后,公司股票提前涨停引发投资者热议,上交所也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对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目前,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通过宁波汉意间接持有良品铺子35.23%的股份。此外,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通过良品投资持有上市公司2.99%的股份。以7月10日收盘价计算,宁波汉意、良品投资的持股市值为21.01亿元。 良品铺子于2020年登陆上交所,上市当年,公司股价最高曾触及85.80元/股,总市值超过340亿元。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至今已跌去超8成,市值蒸发超280亿元。 随着良品铺子股价下行,公司股东纷纷减持。今年6月,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的减持计划实施完毕,自2月披露减持计划以来,达永有限累计减持1%的上市公司股份,套现0.48亿元。 达永有限是今日资本旗下美元基金Capital Today China Growth Fund II,L.P.为良品铺子设立的专项出资平台。2017年,为了给良品铺子上市铺路,达永有限将所持股权的57.95%,分别转让给了宁波汉意、宁波艾邦等八家公司。 在上市之初,达永有限持有公司30.30%的股份。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开始,该公司便开启密集减持,至今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2.14%,套现金额近9亿元。目前,达永有限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8.16%。 除达永有限外,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也多次减持公司股份。2023年5-7月期间,宁波汉意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1.92%公司股份。2024年6月,宁波汉意
看
364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换帅不足半年,良品铺子又将巨震
达摩财经
达摩财经
·
07-12
三年穿越风雷,浙商银行董事长到龄辞任
出品|达摩财经 浙商银行人事连续变动。 7月10日,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公告表示,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原因,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陆建强辞任后,其相关职务将行长陈海强履行。 今年4月10日,时任浙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的陈海强获聘为该行行长。就在陆建强辞职的前一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陈海强的行长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现年60岁的陆建强年轻时工作于政府部门,曾在浙江省企业档案管理中心,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政协办公厅,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等多个单位担任要职。2018年,陆建强由政转企,加入财通证券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2年1月,浙商银行前董事长沈仁康被免去党委书记职务,并辞任该行董事长。陆建强接任党委书记一职,并在次年8月获批了该行董事长资格。 目前,浙商银行的管理层为行长陈海强、副行长骆峰(兼董事会秘书)、景峰、林静然,行长助理潘华枫、侯波、周伟新、王超明。 在陆建强担任浙商银行董事长前,沈仁康曾在浙商银行掌舵长达近8年。在此期间,浙商银行与浙银资本、浙商产融采用“投贷联动”打法,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6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1年末的2.5万亿元。浙商银行的发展模式一度因打“擦边球”而引发争议,也为后来几年的不良资产风险暴露埋下隐患。 之后,浙商银行频繁出现在暴雷企业债权人名单中,踩过的“雷”包括乐视控股、安信信托、康美药业、北大方正以及浙江本地的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 辞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的次年,沈仁康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 近年来,浙商银行保持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201.44亿元,较2023年度的53.75亿元增长274.77%。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提升7.97%。 2024年,浙商银行也有效压
看
216
回复
评论
点赞
点赞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三年穿越风雷,浙商银行董事长到龄辞任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098951135646950","uuid":"4098951135646950","gmtCreate":1635848068629,"gmtModify":1679458838066,"name":"达摩财经","pinyin":"dmcjdamocaijing","introduction":"财经自媒体,关注资本市场人与事。","introductionEn":"","signature":"关注资本市场人与事。","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6,"status":2,"fanSize":124,"headSize":0,"tweetSize":807,"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2","templateUuid":"e50ce593bb40487ebfb542ca54f6a561","name":"资深虎友","description":"加入老虎社区1000天","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0063fb68ea29c9ae6858c58630e182d5","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96c699a93be4214d4b49aea6a5a5d1a4","gray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35b0e542a9ff77046ed69ef602bc105d","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7.30","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1001},{"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3.03.13","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2,"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北京","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59072831894120,"gmtCreate":1753115015934,"gmtModify":1753116042936,"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再抛500亿投资计划,美的集团“破圈”提速","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美的集团公布重磅投资规划。 近期,美的集团(000333.SZ)副总裁王建国在“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透露,未来三年,美的将投入至少500亿元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作为一家自白电业务起家的行业巨头,美的集团此次官宣的投资方向显然比家用电器更具“科技感”,也因此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的集团今年来首次“出圈”,早在年初,公司就被曝出开始实行简化工作流程、反对无效加班等内部管理举措。到了5月,一向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出面接受访谈,在谈及“反内卷”的同时,还正面回应了与小米等公司间的竞争问题,吸引了诸多目光。 管理提效,业务转型乃至宣传方式的转变背后,是美的集团的业务焦虑。目前,美的集团赖以起家的家电行业已经处于一片红海,行业龙头在进行存量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小米等新入局者的挑战。而被公司视作第二发展曲线的B端业务,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 “焦虑”的美的 目前看来,美的集团的业绩表现仍然亮眼。 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90.84亿元,同比增长9.47%;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增长17.29%。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家电仍是美的集团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一改往年将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单独列示的成例,选择将两个科目中的部分业务合并为智能家居业务。年内,智能家居业务贡献营收2695.32亿元,同比增长9.41%,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66.20%。 具体到单品上,2024年,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等9个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行业第一。 家电业务表现优异,美的集团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事实上,这种焦虑首先源于家电市场规模触及天花板后,行业“内卷式”竞争带来的压力。 目前,国内家电行业的销售规模基本触顶。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美的集团公布重磅投资规划。 近期,美的集团(000333.SZ)副总裁王建国在“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透露,未来三年,美的将投入至少500亿元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作为一家自白电业务起家的行业巨头,美的集团此次官宣的投资方向显然比家用电器更具“科技感”,也因此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的集团今年来首次“出圈”,早在年初,公司就被曝出开始实行简化工作流程、反对无效加班等内部管理举措。到了5月,一向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出面接受访谈,在谈及“反内卷”的同时,还正面回应了与小米等公司间的竞争问题,吸引了诸多目光。 管理提效,业务转型乃至宣传方式的转变背后,是美的集团的业务焦虑。目前,美的集团赖以起家的家电行业已经处于一片红海,行业龙头在进行存量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小米等新入局者的挑战。而被公司视作第二发展曲线的B端业务,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 “焦虑”的美的 目前看来,美的集团的业绩表现仍然亮眼。 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90.84亿元,同比增长9.47%;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增长17.29%。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家电仍是美的集团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一改往年将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单独列示的成例,选择将两个科目中的部分业务合并为智能家居业务。年内,智能家居业务贡献营收2695.32亿元,同比增长9.41%,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66.20%。 具体到单品上,2024年,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等9个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行业第一。 家电业务表现优异,美的集团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事实上,这种焦虑首先源于家电市场规模触及天花板后,行业“内卷式”竞争带来的压力。 目前,国内家电行业的销售规模基本触顶。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text":"出品|达摩财经 美的集团公布重磅投资规划。 近期,美的集团(000333.SZ)副总裁王建国在“轻工业百强企业新质发展产业大会”上透露,未来三年,美的将投入至少500亿元布局AI大模型、新能源、机器人、具身智能等前沿领域。 作为一家自白电业务起家的行业巨头,美的集团此次官宣的投资方向显然比家用电器更具“科技感”,也因此引发了舆论的广泛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美的集团今年来首次“出圈”,早在年初,公司就被曝出开始实行简化工作流程、反对无效加班等内部管理举措。到了5月,一向低调的美的集团董事长方洪波也出面接受访谈,在谈及“反内卷”的同时,还正面回应了与小米等公司间的竞争问题,吸引了诸多目光。 管理提效,业务转型乃至宣传方式的转变背后,是美的集团的业务焦虑。目前,美的集团赖以起家的家电行业已经处于一片红海,行业龙头在进行存量竞争的同时,还要面对小米等新入局者的挑战。而被公司视作第二发展曲线的B端业务,也需要更多的时间发展壮大。 “焦虑”的美的 目前看来,美的集团的业绩表现仍然亮眼。 2024年,美的集团实现营业收入4090.84亿元,同比增长9.47%;归母净利润385.37亿元,同比增长17.29%。营收、归母净利润均创下历史新高。 家电仍是美的集团营收占比最高的业务。在2024年年报中,公司一改往年将暖通空调、消费电器单独列示的成例,选择将两个科目中的部分业务合并为智能家居业务。年内,智能家居业务贡献营收2695.32亿元,同比增长9.41%,占总营收的比重达到66.20%。 具体到单品上,2024年,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干衣机、台式泛微波等9个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额达到行业第一。 家电业务表现优异,美的集团为什么还会感到“焦虑”?事实上,这种焦虑首先源于家电市场规模触及天花板后,行业“内卷式”竞争带来的压力。 目前,国内家电行业的销售规模基本触顶。据奥维云网数据,2019","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ffaf707d871c7b9a5db053db5914b1fd","width":"1019","height":"62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072831894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9344582537232,"gmtCreate":1753114564269,"gmtModify":1753116047077,"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三年亏了377亿,景顺长城能否打破“权益困局”?","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主动权益产品最近收益不太乐观。 Wind数据显示,以混合型基金为例,2025年初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混基平均收益率为10.36%,在同类174个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6位,虽然收益谈不上特别优秀,但已超过9.45%的均值。 而近三个月内,景顺长城混基的平均收益率仅有1.09%,不及平均数,排名大幅下滑至129位。 在景顺长城基金旗下所有主动权益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目前基金规模为188.13亿元,该基金由景顺长城顶流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近三个月,该基金亏损1.56%,同期沪深300指数则上涨7.95%,该基金近三个月的表现在同类4572只基金中排名4513位,处于垫底位置。 旧帅辞任,新帅未至,6000亿规模的景顺长城基金目前正急需找寻突破口。 今年5月,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离任,由总经理康乐暂代其职。 李进现年60岁,曾在华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华能财务、华能资本担任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务。2020年9月,李进出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至今已近5年。 在李进任期内,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取得了不小的增长。其刚刚上任时期,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325.04亿元,今年,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已成功突破6000亿元大关。 从产品的规模变动上看,李进掌舵景顺长城基金后,固收品类成为规模上升的主要动能。而昔日带动景顺长城规模增长的“发动机”权益产品规模却同步下降,与固收产品形成强烈反差。 景顺长城混基规模,图源:Wind 以规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为例,2021年末,景顺长城旗下混基管理规模约2150亿元,到今年6月末,其规模下降至1208.41亿元,缩水近45%。不仅如此,景顺长城旗下基金的清盘风险也在加剧。自2024年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旗下已有11只基金清盘。其中,多只权益类产品成立不足一年即成为“迷你基”并进行清算。","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主动权益产品最近收益不太乐观。 Wind数据显示,以混合型基金为例,2025年初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混基平均收益率为10.36%,在同类174个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6位,虽然收益谈不上特别优秀,但已超过9.45%的均值。 而近三个月内,景顺长城混基的平均收益率仅有1.09%,不及平均数,排名大幅下滑至129位。 在景顺长城基金旗下所有主动权益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目前基金规模为188.13亿元,该基金由景顺长城顶流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近三个月,该基金亏损1.56%,同期沪深300指数则上涨7.95%,该基金近三个月的表现在同类4572只基金中排名4513位,处于垫底位置。 旧帅辞任,新帅未至,6000亿规模的景顺长城基金目前正急需找寻突破口。 今年5月,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离任,由总经理康乐暂代其职。 李进现年60岁,曾在华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华能财务、华能资本担任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务。2020年9月,李进出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至今已近5年。 在李进任期内,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取得了不小的增长。其刚刚上任时期,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325.04亿元,今年,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已成功突破6000亿元大关。 从产品的规模变动上看,李进掌舵景顺长城基金后,固收品类成为规模上升的主要动能。而昔日带动景顺长城规模增长的“发动机”权益产品规模却同步下降,与固收产品形成强烈反差。 景顺长城混基规模,图源:Wind 以规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为例,2021年末,景顺长城旗下混基管理规模约2150亿元,到今年6月末,其规模下降至1208.41亿元,缩水近45%。不仅如此,景顺长城旗下基金的清盘风险也在加剧。自2024年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旗下已有11只基金清盘。其中,多只权益类产品成立不足一年即成为“迷你基”并进行清算。","text":"出品|达摩财经 景顺长城基金旗下主动权益产品最近收益不太乐观。 Wind数据显示,以混合型基金为例,2025年初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混基平均收益率为10.36%,在同类174个基金公司中排名第66位,虽然收益谈不上特别优秀,但已超过9.45%的均值。 而近三个月内,景顺长城混基的平均收益率仅有1.09%,不及平均数,排名大幅下滑至129位。 在景顺长城基金旗下所有主动权益基金中,规模最大的是景顺长城新兴成长A,目前基金规模为188.13亿元,该基金由景顺长城顶流基金经理刘彦春管理。近三个月,该基金亏损1.56%,同期沪深300指数则上涨7.95%,该基金近三个月的表现在同类4572只基金中排名4513位,处于垫底位置。 旧帅辞任,新帅未至,6000亿规模的景顺长城基金目前正急需找寻突破口。 今年5月,景顺长城基金发布公告称,董事长李进因任期届满离任,由总经理康乐暂代其职。 李进现年60岁,曾在华能集团旗下子公司华能财务、华能资本担任总经理、副董事长等职务。2020年9月,李进出任景顺长城基金董事长,至今已近5年。 在李进任期内,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取得了不小的增长。其刚刚上任时期,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为3325.04亿元,今年,景顺长城基金的管理规模已成功突破6000亿元大关。 从产品的规模变动上看,李进掌舵景顺长城基金后,固收品类成为规模上升的主要动能。而昔日带动景顺长城规模增长的“发动机”权益产品规模却同步下降,与固收产品形成强烈反差。 景顺长城混基规模,图源:Wind 以规模最大的混合型基金为例,2021年末,景顺长城旗下混基管理规模约2150亿元,到今年6月末,其规模下降至1208.41亿元,缩水近45%。不仅如此,景顺长城旗下基金的清盘风险也在加剧。自2024年至今,景顺长城基金旗下已有11只基金清盘。其中,多只权益类产品成立不足一年即成为“迷你基”并进行清算。","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68fefaf93df5330cc24221ddaf946d8","width":"1920","height":"108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934458253723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7289632113064,"gmtCreate":1752679662035,"gmtModify":1752682005044,"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江苏吴中敲响退市警钟,爱美客会否夺回“童颜针”生意?","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刚刚靠童颜针翻身,江苏吴中又走到退市边缘。 7月14日,*ST吴中(600200.SH,下称“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被认定连续多年造假,将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后续将根据最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依规实施退市。 江苏吴中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普教系统校办企业。2018年,公司易主复晖实业,钱群英成为公司实控人。但据证监会调查,钱群英的弟弟钱群山实际支配江苏吴中,应为公司的实控人。由于未如实披露实控人情况,公司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此外,自2020年起,江苏吴中开始将贸易业务列入主营业务之中,但公司实控人却借此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借此虚增营收、成本、净利润,并向关联方提供资金。 就上述问题,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江苏吴中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钱群山予以警告,处以15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董事钱群英予以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此外,中国证监会还对时任高管陈颐、孙曦、骆啸等人处以了100万元至150万元的罚款。 自2月26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江苏吴中的股价便开始走低。7月13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公司股价又连续三天跌停。至7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2.08元/股,总市值约为15亿元。今年年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77.68%,市值蒸发超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钱氏姐弟入主江苏吴中后,除了开展贸易业务外,还在2021年进入了医美领域。公司通过“增资+股权转让”的方式,斥资1.66亿元取得了韩国医美企业REGEN旗下“童颜针”AestheFill(艾塑菲)的代理权。2024年1月,该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 获批上市后,“童颜针”迅速走热。2024年,其所在的医美生科业务收入达3.30亿","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刚刚靠童颜针翻身,江苏吴中又走到退市边缘。 7月14日,*ST吴中(600200.SH,下称“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被认定连续多年造假,将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后续将根据最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依规实施退市。 江苏吴中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普教系统校办企业。2018年,公司易主复晖实业,钱群英成为公司实控人。但据证监会调查,钱群英的弟弟钱群山实际支配江苏吴中,应为公司的实控人。由于未如实披露实控人情况,公司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此外,自2020年起,江苏吴中开始将贸易业务列入主营业务之中,但公司实控人却借此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借此虚增营收、成本、净利润,并向关联方提供资金。 就上述问题,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江苏吴中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钱群山予以警告,处以15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董事钱群英予以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此外,中国证监会还对时任高管陈颐、孙曦、骆啸等人处以了100万元至150万元的罚款。 自2月26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江苏吴中的股价便开始走低。7月13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公司股价又连续三天跌停。至7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2.08元/股,总市值约为15亿元。今年年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77.68%,市值蒸发超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钱氏姐弟入主江苏吴中后,除了开展贸易业务外,还在2021年进入了医美领域。公司通过“增资+股权转让”的方式,斥资1.66亿元取得了韩国医美企业REGEN旗下“童颜针”AestheFill(艾塑菲)的代理权。2024年1月,该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 获批上市后,“童颜针”迅速走热。2024年,其所在的医美生科业务收入达3.30亿","text":"出品|达摩财经 刚刚靠童颜针翻身,江苏吴中又走到退市边缘。 7月14日,*ST吴中(600200.SH,下称“江苏吴中”)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公司被认定连续多年造假,将被处以1000万元罚款并触及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后续将根据最终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依规实施退市。 江苏吴中成立于1994年,前身为普教系统校办企业。2018年,公司易主复晖实业,钱群英成为公司实控人。但据证监会调查,钱群英的弟弟钱群山实际支配江苏吴中,应为公司的实控人。由于未如实披露实控人情况,公司的年报存在虚假记载。 此外,自2020年起,江苏吴中开始将贸易业务列入主营业务之中,但公司实控人却借此开展无商业实质的贸易业务,借此虚增营收、成本、净利润,并向关联方提供资金。 就上述问题,中国证监会决定对江苏吴中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时任董事长钱群山予以警告,处以1500万元罚款,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对时任董事钱群英予以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此外,中国证监会还对时任高管陈颐、孙曦、骆啸等人处以了100万元至150万元的罚款。 自2月26日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以来,江苏吴中的股价便开始走低。7月13日收到《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后,公司股价又连续三天跌停。至7月16日收盘,公司股价收于2.08元/股,总市值约为15亿元。今年年内,公司股价累计跌幅达77.68%,市值蒸发超5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钱氏姐弟入主江苏吴中后,除了开展贸易业务外,还在2021年进入了医美领域。公司通过“增资+股权转让”的方式,斥资1.66亿元取得了韩国医美企业REGEN旗下“童颜针”AestheFill(艾塑菲)的代理权。2024年1月,该产品获批医疗器械注册证,成为国内首款进口童颜针。 获批上市后,“童颜针”迅速走热。2024年,其所在的医美生科业务收入达3.30亿","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637e33ea8afffb33ebdb509dd64f0cc","width":"1080","height":"64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728963211306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954403266880,"gmtCreate":1752598392590,"gmtModify":1752598409179,"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英伟达重磅利好!“易中天”涨疯了","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英伟达突传利好,A股“英伟达概念股”随之飘红。 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同时,英伟达将推出RTX Pro GPU。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一款AI加速器芯片。该芯片可以用于垂类模型的训练、推理,但在今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该特供芯片。RTX Pro GPU则是一款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的新显卡。 信达证券研报显示,H20也是英伟达可以向中国出口的最先进的AI芯片,尽管性能不及H100,但其在集群模式下可以通过增加芯片数量,实现接近H100的算力。此次H20的解禁可满足部分国产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有利于国内AI模型的硬件和软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也带动了AI相关板块的大涨,7月15日,A股AI算力指数涨超3%,光模块指数涨超6%。作为光模块三巨头的“易中天”,即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同样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新易盛股价为157.08元/股,涨幅为20.00%,总市值为1561亿元;中际旭创收于174.81元/股,涨幅为16.68%,总市值为1942亿元;天孚通信股价收于95.16元/股,涨幅为11.97%,总市值为740亿元。 由于AI热潮带动境外数据中心投资大增,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的业绩早在2024年就开始大涨。以业绩涨幅最高的新易盛为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7亿元,涨幅为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涨幅为312.26%。 今年上半年,新易盛的业绩同样高增。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值得注意的是,除光模块、AI算力等行业外,英伟达供应商相关公司或也能从此次","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英伟达突传利好,A股“英伟达概念股”随之飘红。 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同时,英伟达将推出RTX Pro GPU。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一款AI加速器芯片。该芯片可以用于垂类模型的训练、推理,但在今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该特供芯片。RTX Pro GPU则是一款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的新显卡。 信达证券研报显示,H20也是英伟达可以向中国出口的最先进的AI芯片,尽管性能不及H100,但其在集群模式下可以通过增加芯片数量,实现接近H100的算力。此次H20的解禁可满足部分国产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有利于国内AI模型的硬件和软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也带动了AI相关板块的大涨,7月15日,A股AI算力指数涨超3%,光模块指数涨超6%。作为光模块三巨头的“易中天”,即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同样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新易盛股价为157.08元/股,涨幅为20.00%,总市值为1561亿元;中际旭创收于174.81元/股,涨幅为16.68%,总市值为1942亿元;天孚通信股价收于95.16元/股,涨幅为11.97%,总市值为740亿元。 由于AI热潮带动境外数据中心投资大增,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的业绩早在2024年就开始大涨。以业绩涨幅最高的新易盛为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7亿元,涨幅为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涨幅为312.26%。 今年上半年,新易盛的业绩同样高增。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值得注意的是,除光模块、AI算力等行业外,英伟达供应商相关公司或也能从此次","text":"出品|达摩财经 英伟达突传利好,A股“英伟达概念股”随之飘红。 7月15日,英伟达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宣布,美国已批准H20芯片销往中国,同时,英伟达将推出RTX Pro GPU。 H20芯片是英伟达为遵守美国出口限制,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一款AI加速器芯片。该芯片可以用于垂类模型的训练、推理,但在今年4月,美国政府决定禁止英伟达向中国市场销售该特供芯片。RTX Pro GPU则是一款专为计算机图形、数字孪生和人工智能设计的新显卡。 信达证券研报显示,H20也是英伟达可以向中国出口的最先进的AI芯片,尽管性能不及H100,但其在集群模式下可以通过增加芯片数量,实现接近H100的算力。此次H20的解禁可满足部分国产大模型训练和推理的需求,有利于国内AI模型的硬件和软件能力进一步提升。 这也带动了AI相关板块的大涨,7月15日,A股AI算力指数涨超3%,光模块指数涨超6%。作为光模块三巨头的“易中天”,即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同样涨幅居前。 截至收盘,新易盛股价为157.08元/股,涨幅为20.00%,总市值为1561亿元;中际旭创收于174.81元/股,涨幅为16.68%,总市值为1942亿元;天孚通信股价收于95.16元/股,涨幅为11.97%,总市值为740亿元。 由于AI热潮带动境外数据中心投资大增,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的业绩早在2024年就开始大涨。以业绩涨幅最高的新易盛为例,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6.47亿元,涨幅为179.15%;归母净利润28.38亿元,涨幅为312.26%。 今年上半年,新易盛的业绩同样高增。业绩预告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增长327.68%-385.47%。 值得注意的是,除光模块、AI算力等行业外,英伟达供应商相关公司或也能从此次","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3d453b200354ac440d5ff51c06dda3e","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9544032668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954465546240,"gmtCreate":1752598094559,"gmtModify":1752599069045,"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银行股“高烧”不退,AMC又来添一把火","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6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表示,信达资产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换为9.12亿股浦发银行普通股。此次转股完成后,信达投资的持股比例达到3.01%,将跻身该行前十大股东行列。 无独有偶,在前不久召开的民生银行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被提名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其董事资格也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核准。也就是说,按照公司章程,长城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也已超3%。 截至7月15日,银行板块今年整体涨幅16.0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其中,浦发银行今年上涨35.37%,在42家A股银行中排名第二。民生银行累计上涨30.8%,排在第六名的位置。 AMC为啥看上银行股 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国有大行的规模极速扩张,同时资产质量也相应出现下降端倪。信达资产、东方资产、中国华融(现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四大AMC由此应运而生,通过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运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拍卖、资产重组等多元手段,对不良资产进行盘活和处置。 2009年,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阶段收官,四大AMC集体迈入商业化阶段,股改、上市、牌照扩张一气呵成。信达、华融(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率先登陆港交所,随后各家陆续把业务触角从国有大行延伸至股份行、城商行乃至非金融企业,并顺势拿下租赁、信托、券商等多张金融牌照,打造综合金融平台。 然而,外部环境生变,多元化扩张的后遗症逐渐显现。近两年,“回归主业、瘦身健体”成为新的关键词,非核心资产被挂牌出让,资源重新向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集中,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产纾困等成为主攻方向。 不过,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环境下,昔日与地产行业深度绑定的AMC的业务上受到不小的影响,四大AMC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四大AMC中资产规模最高的信达资产","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6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表示,信达资产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换为9.12亿股浦发银行普通股。此次转股完成后,信达投资的持股比例达到3.01%,将跻身该行前十大股东行列。 无独有偶,在前不久召开的民生银行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被提名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其董事资格也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核准。也就是说,按照公司章程,长城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也已超3%。 截至7月15日,银行板块今年整体涨幅16.0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其中,浦发银行今年上涨35.37%,在42家A股银行中排名第二。民生银行累计上涨30.8%,排在第六名的位置。 AMC为啥看上银行股 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国有大行的规模极速扩张,同时资产质量也相应出现下降端倪。信达资产、东方资产、中国华融(现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四大AMC由此应运而生,通过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运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拍卖、资产重组等多元手段,对不良资产进行盘活和处置。 2009年,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阶段收官,四大AMC集体迈入商业化阶段,股改、上市、牌照扩张一气呵成。信达、华融(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率先登陆港交所,随后各家陆续把业务触角从国有大行延伸至股份行、城商行乃至非金融企业,并顺势拿下租赁、信托、券商等多张金融牌照,打造综合金融平台。 然而,外部环境生变,多元化扩张的后遗症逐渐显现。近两年,“回归主业、瘦身健体”成为新的关键词,非核心资产被挂牌出让,资源重新向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集中,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产纾困等成为主攻方向。 不过,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环境下,昔日与地产行业深度绑定的AMC的业务上受到不小的影响,四大AMC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四大AMC中资产规模最高的信达资产","text":"出品|达摩财经 6月30日,浦发银行发布公告表示,信达资产旗下信达投资于6月27日将其持有的1.18亿张“浦发转债”转换为9.12亿股浦发银行普通股。此次转股完成后,信达投资的持股比例达到3.01%,将跻身该行前十大股东行列。 无独有偶,在前不久召开的民生银行年度股东大会上,中国长城资产副总裁郑海阳被提名为民生银行第九届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其董事资格也需要金融监管部门核准。也就是说,按照公司章程,长城持有的民生银行股权也已超3%。 截至7月15日,银行板块今年整体涨幅16.0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二。其中,浦发银行今年上涨35.37%,在42家A股银行中排名第二。民生银行累计上涨30.8%,排在第六名的位置。 AMC为啥看上银行股 上世纪90年代,在市场化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国有大行的规模极速扩张,同时资产质量也相应出现下降端倪。信达资产、东方资产、中国华融(现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四大AMC由此应运而生,通过收购、管理和处置国有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运用债转股、资产证券化、拍卖、资产重组等多元手段,对不良资产进行盘活和处置。 2009年,随着政策性不良资产阶段收官,四大AMC集体迈入商业化阶段,股改、上市、牌照扩张一气呵成。信达、华融(已更名“中信金融资产”)率先登陆港交所,随后各家陆续把业务触角从国有大行延伸至股份行、城商行乃至非金融企业,并顺势拿下租赁、信托、券商等多张金融牌照,打造综合金融平台。 然而,外部环境生变,多元化扩张的后遗症逐渐显现。近两年,“回归主业、瘦身健体”成为新的关键词,非核心资产被挂牌出让,资源重新向不良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集中,中小金融机构风险、地产纾困等成为主攻方向。 不过,在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行的环境下,昔日与地产行业深度绑定的AMC的业务上受到不小的影响,四大AMC的业绩表现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态势。 四大AMC中资产规模最高的信达资产","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e310f322790900c52fa3abe9e0ed4de","width":"1080","height":"70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9544655462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953446773072,"gmtCreate":1752597804549,"gmtModify":1752599065102,"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长城资产清仓退出,四川银行43亿入主长城华西银行","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信息显示,四川银行投资入股长城华西银行的事项获得同意批复。交易完成后,四川银行将持有长城华西银行9.425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到40.92%。 四川银行本次收购动作极为迅速。6月26日,长城资产及其全资子公司德阳国资才刚刚将这部分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43.32亿元。从股权挂牌,到四川银行获得入股批复,仅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长城资产与德阳国资分别持有长城华西银行19.96%和20.96%股份,长城资产为该行实际控制人。本次股权转让后,长城资产不再持有长城华西银行股份。 长城华西银行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德阳银行。2014年末,该行启动增资扩股,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购入该行4.18亿股,持股比例28.36%。同年,长城资产收购德阳国资100%股权,德阳国资彼时持有该行的29.78%股权。 2016年9月,处于绝对控股的长城资产将德阳银行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 长城资产入股后的前两年,长城华西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业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这种高增势却没能得以保持,之后该行的营收、净利润起伏不定。2020年至2022年,该行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下跌30.68%、7.11%、44.13%,下滑幅度可谓不小。 2024年,长城华西银行增利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23.98亿元,同比下降11.26%,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2.37%。这一净利润水平,比2016年刚更名时还要低一些。 由于长城华西银行近年来业绩承压,该行在股权交易市场并不活跃。去年,该行股东深圳佳德投资曾将持有该行2750万股股权挂牌转让,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事实上,自2021年起,长城资产已陆续转让宁夏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甘肃长达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长城资产还曾在2021年挂牌转让所持长生","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信息显示,四川银行投资入股长城华西银行的事项获得同意批复。交易完成后,四川银行将持有长城华西银行9.425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到40.92%。 四川银行本次收购动作极为迅速。6月26日,长城资产及其全资子公司德阳国资才刚刚将这部分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43.32亿元。从股权挂牌,到四川银行获得入股批复,仅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长城资产与德阳国资分别持有长城华西银行19.96%和20.96%股份,长城资产为该行实际控制人。本次股权转让后,长城资产不再持有长城华西银行股份。 长城华西银行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德阳银行。2014年末,该行启动增资扩股,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购入该行4.18亿股,持股比例28.36%。同年,长城资产收购德阳国资100%股权,德阳国资彼时持有该行的29.78%股权。 2016年9月,处于绝对控股的长城资产将德阳银行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 长城资产入股后的前两年,长城华西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业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这种高增势却没能得以保持,之后该行的营收、净利润起伏不定。2020年至2022年,该行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下跌30.68%、7.11%、44.13%,下滑幅度可谓不小。 2024年,长城华西银行增利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23.98亿元,同比下降11.26%,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2.37%。这一净利润水平,比2016年刚更名时还要低一些。 由于长城华西银行近年来业绩承压,该行在股权交易市场并不活跃。去年,该行股东深圳佳德投资曾将持有该行2750万股股权挂牌转让,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事实上,自2021年起,长城资产已陆续转让宁夏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甘肃长达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长城资产还曾在2021年挂牌转让所持长生","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四川金融监管局发布信息显示,四川银行投资入股长城华西银行的事项获得同意批复。交易完成后,四川银行将持有长城华西银行9.4259亿股股份,持股比例达到40.92%。 四川银行本次收购动作极为迅速。6月26日,长城资产及其全资子公司德阳国资才刚刚将这部分股权在北京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挂牌价格为43.32亿元。从股权挂牌,到四川银行获得入股批复,仅用了不到20天的时间。 财报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末,长城资产与德阳国资分别持有长城华西银行19.96%和20.96%股份,长城资产为该行实际控制人。本次股权转让后,长城资产不再持有长城华西银行股份。 长城华西银行成立于1998年,前身是德阳银行。2014年末,该行启动增资扩股,长城资产作为战略投资者购入该行4.18亿股,持股比例28.36%。同年,长城资产收购德阳国资100%股权,德阳国资彼时持有该行的29.78%股权。 2016年9月,处于绝对控股的长城资产将德阳银行更名为长城华西银行。 长城资产入股后的前两年,长城华西银行无论是资产规模还是业绩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但这种高增势却没能得以保持,之后该行的营收、净利润起伏不定。2020年至2022年,该行的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分别下跌30.68%、7.11%、44.13%,下滑幅度可谓不小。 2024年,长城华西银行增利不增收,实现营业收入23.98亿元,同比下降11.26%,归母净利润4.51亿元,同比增长12.37%。这一净利润水平,比2016年刚更名时还要低一些。 由于长城华西银行近年来业绩承压,该行在股权交易市场并不活跃。去年,该行股东深圳佳德投资曾将持有该行2750万股股权挂牌转让,最终因无人出价而流拍。 事实上,自2021年起,长城资产已陆续转让宁夏金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甘肃长达金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此外,长城资产还曾在2021年挂牌转让所持长生","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8c3a902df71e1abcc8039231f1a17fd","width":"96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9534467730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950901429024,"gmtCreate":1752597425723,"gmtModify":1752599061212,"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掌舵十年董事长离任,东方证券鲁伟铭接管汇添富","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汇添富基金党委书记鲁伟铭兼任新一届董事长。 汇添富基金成立于2005年,由东方证券(600958.SH)、上海报业、东航金控三家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东方证券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41%,上海报业、东航金控各持股19.97%。 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鲁伟铭正是来自第一大股东东方证券。鲁伟铭是一位“70后”,今年54岁。鲁伟铭早在1998年就加入东方证券,2021年时成为东方证券总经理。2024年11月,东方证券原董事长金文忠到龄退休,引发了公司管理层大洗牌,鲁伟铭也由此成为了公司副董事长。时隔9个月,鲁伟铭正式接替李文,成为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 刚刚离任的李文现年58岁,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杏林支局任职,后加入东方证券,任资金财务管理总部总经理、稽核总部总经理等职务。2004年,李文以东方证券督察长的身份参与到汇添富基金的筹建之中,并于2015年接替潘鑫军,成为汇添富基金首任专职董事长,至今已有10年。 截至2024年底,汇添富基金的资产总额为143.53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2万亿。年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9.33%。 作为国内规模排行前列的大型公募,汇添富基金在李文、张晖组合的掌舵下实现了规模快速增长,曾一度被冠以“选股专家”的美称。但在近几年的股市调整期,汇添富基金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 在2015年李文刚刚接任董事长之时,汇添富基金的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10,此后于2020年时冲至行业第2位。到了2024年底,公司的排名降回第10位,重回十年前水平。随着汇添富基金换帅,其未来能否重回巅峰值得关注。 攀升与反转 2015年,汇添富基金创始人、总经理林利军宣布离任,同为创始人的张晖接任总经理,李文也在这一节点成为公司","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汇添富基金党委书记鲁伟铭兼任新一届董事长。 汇添富基金成立于2005年,由东方证券(600958.SH)、上海报业、东航金控三家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东方证券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41%,上海报业、东航金控各持股19.97%。 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鲁伟铭正是来自第一大股东东方证券。鲁伟铭是一位“70后”,今年54岁。鲁伟铭早在1998年就加入东方证券,2021年时成为东方证券总经理。2024年11月,东方证券原董事长金文忠到龄退休,引发了公司管理层大洗牌,鲁伟铭也由此成为了公司副董事长。时隔9个月,鲁伟铭正式接替李文,成为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 刚刚离任的李文现年58岁,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杏林支局任职,后加入东方证券,任资金财务管理总部总经理、稽核总部总经理等职务。2004年,李文以东方证券督察长的身份参与到汇添富基金的筹建之中,并于2015年接替潘鑫军,成为汇添富基金首任专职董事长,至今已有10年。 截至2024年底,汇添富基金的资产总额为143.53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2万亿。年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9.33%。 作为国内规模排行前列的大型公募,汇添富基金在李文、张晖组合的掌舵下实现了规模快速增长,曾一度被冠以“选股专家”的美称。但在近几年的股市调整期,汇添富基金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 在2015年李文刚刚接任董事长之时,汇添富基金的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10,此后于2020年时冲至行业第2位。到了2024年底,公司的排名降回第10位,重回十年前水平。随着汇添富基金换帅,其未来能否重回巅峰值得关注。 攀升与反转 2015年,汇添富基金创始人、总经理林利军宣布离任,同为创始人的张晖接任总经理,李文也在这一节点成为公司","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4日,汇添富基金发布公告称,因董事会换届,李文辞任董事长一职,东方证券副董事长、汇添富基金党委书记鲁伟铭兼任新一届董事长。 汇添富基金成立于2005年,由东方证券(600958.SH)、上海报业、东航金控三家公司联合发起设立。东方证券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35.41%,上海报业、东航金控各持股19.97%。 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鲁伟铭正是来自第一大股东东方证券。鲁伟铭是一位“70后”,今年54岁。鲁伟铭早在1998年就加入东方证券,2021年时成为东方证券总经理。2024年11月,东方证券原董事长金文忠到龄退休,引发了公司管理层大洗牌,鲁伟铭也由此成为了公司副董事长。时隔9个月,鲁伟铭正式接替李文,成为汇添富基金新任董事长。 刚刚离任的李文现年58岁,曾在中国人民银行厦门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杏林支局任职,后加入东方证券,任资金财务管理总部总经理、稽核总部总经理等职务。2004年,李文以东方证券督察长的身份参与到汇添富基金的筹建之中,并于2015年接替潘鑫军,成为汇添富基金首任专职董事长,至今已有10年。 截至2024年底,汇添富基金的资产总额为143.53亿元,资产管理总规模超1.2万亿。年内,公司实现净利润15.47亿元,同比增长9.33%。 作为国内规模排行前列的大型公募,汇添富基金在李文、张晖组合的掌舵下实现了规模快速增长,曾一度被冠以“选股专家”的美称。但在近几年的股市调整期,汇添富基金却显得有些跟不上节奏。 在2015年李文刚刚接任董事长之时,汇添富基金的管理规模排名行业第10,此后于2020年时冲至行业第2位。到了2024年底,公司的排名降回第10位,重回十年前水平。随着汇添富基金换帅,其未来能否重回巅峰值得关注。 攀升与反转 2015年,汇添富基金创始人、总经理林利军宣布离任,同为创始人的张晖接任总经理,李文也在这一节点成为公司","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7fee236437e3a096b54303dd7365e11","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95090142902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7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598249878120,"gmtCreate":1752510869935,"gmtModify":1752510943527,"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海外业务5年亏损25亿,锦江酒店欲赴港“筹钱”","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冲刺“A+H”的锦江酒店又有新动向。 7月13日,锦江酒店(600754.SH)发布公告称,将增设中信里昂证券、中金香港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整体协调人。 锦江酒店是国内酒店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3年,成立次年便登陆B股市场,1996年时又在A股上市,是国内最早上市的酒店集团。 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整体下行,累计跌幅为17.42%。截至7月14日,锦江酒店的A股股价收于22.18元/股,总市值约为237亿元。 6月29日,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意在给旗下海外业务进行“补血”。 2015年,锦江酒店曾收购著名欧洲酒店企业卢浮集团,并以该集团为核心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海外开设酒店1171间,其中831间位于法国。按已经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公司在法国酒店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占率为8.2%。 不过,受疫情、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20年来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便开始陷入亏损,5年累计亏损超3亿欧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但与“内卷”严重的国内酒店行业相比,海外酒店业务的客单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因此锦江酒店仍决定继续增加资本投资,扩大海外业务。 对于负债率高企的锦江酒店而言,发展海外业务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赴港IPO正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弹药”。招股书显示,锦江酒店此次赴港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海外酒店业务、构建海外整体数字化系统、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等。 盈利能力下滑 锦江酒店成立至今已逾30年,旗下拥有超30个酒店品牌,包含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7天酒店”、中高端酒店“锦江都城”“丽柏”以及高端酒店“J”“郁锦香”等。 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旗下已开业酒店数量达到1.34万家,客房数129.10万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照已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锦江酒店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国内市场份额达13.0%。 锦江酒店之所以能够实现如","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冲刺“A+H”的锦江酒店又有新动向。 7月13日,锦江酒店(600754.SH)发布公告称,将增设中信里昂证券、中金香港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整体协调人。 锦江酒店是国内酒店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3年,成立次年便登陆B股市场,1996年时又在A股上市,是国内最早上市的酒店集团。 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整体下行,累计跌幅为17.42%。截至7月14日,锦江酒店的A股股价收于22.18元/股,总市值约为237亿元。 6月29日,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意在给旗下海外业务进行“补血”。 2015年,锦江酒店曾收购著名欧洲酒店企业卢浮集团,并以该集团为核心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海外开设酒店1171间,其中831间位于法国。按已经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公司在法国酒店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占率为8.2%。 不过,受疫情、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20年来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便开始陷入亏损,5年累计亏损超3亿欧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但与“内卷”严重的国内酒店行业相比,海外酒店业务的客单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因此锦江酒店仍决定继续增加资本投资,扩大海外业务。 对于负债率高企的锦江酒店而言,发展海外业务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赴港IPO正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弹药”。招股书显示,锦江酒店此次赴港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海外酒店业务、构建海外整体数字化系统、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等。 盈利能力下滑 锦江酒店成立至今已逾30年,旗下拥有超30个酒店品牌,包含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7天酒店”、中高端酒店“锦江都城”“丽柏”以及高端酒店“J”“郁锦香”等。 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旗下已开业酒店数量达到1.34万家,客房数129.10万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照已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锦江酒店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国内市场份额达13.0%。 锦江酒店之所以能够实现如","text":"出品|达摩财经 冲刺“A+H”的锦江酒店又有新动向。 7月13日,锦江酒店(600754.SH)发布公告称,将增设中信里昂证券、中金香港证券、申万宏源香港为整体协调人。 锦江酒店是国内酒店行业龙头,公司成立于1993年,成立次年便登陆B股市场,1996年时又在A股上市,是国内最早上市的酒店集团。 今年以来,公司的股价整体下行,累计跌幅为17.42%。截至7月14日,锦江酒店的A股股价收于22.18元/股,总市值约为237亿元。 6月29日,锦江酒店递表港交所,意在给旗下海外业务进行“补血”。 2015年,锦江酒店曾收购著名欧洲酒店企业卢浮集团,并以该集团为核心布局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在海外开设酒店1171间,其中831间位于法国。按已经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公司在法国酒店行业中排名第二,市占率为8.2%。 不过,受疫情、欧洲经济增长放缓等因素影响,2020年来锦江酒店的海外业务便开始陷入亏损,5年累计亏损超3亿欧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但与“内卷”严重的国内酒店行业相比,海外酒店业务的客单价更高,毛利率也更高。因此锦江酒店仍决定继续增加资本投资,扩大海外业务。 对于负债率高企的锦江酒店而言,发展海外业务需要更多资金支持,赴港IPO正是为这一目标提供“弹药”。招股书显示,锦江酒店此次赴港上市募资将用于加强海外酒店业务、构建海外整体数字化系统、偿还部分高利率银行贷款等。 盈利能力下滑 锦江酒店成立至今已逾30年,旗下拥有超30个酒店品牌,包含经济型酒店“锦江之星”“7天酒店”、中高端酒店“锦江都城”“丽柏”以及高端酒店“J”“郁锦香”等。 截至2024年底,锦江酒店旗下已开业酒店数量达到1.34万家,客房数129.10万间。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照已开业的客房间数计算,锦江酒店是国内最大、全球第二大的酒店集团,国内市场份额达13.0%。 锦江酒店之所以能够实现如","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31b6e604af3aa5cee587350e54f6957","width":"1080","height":"720"}],"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5982498781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0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5534430384440,"gmtCreate":1752251425208,"gmtModify":1752253053516,"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换帅不足半年,良品铺子又将巨震","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0日晚间,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同日,良品铺子股票在开盘后快速拉升并封住涨停板,最终收于13.71元/股,总市值达到55亿元。到了晚间公告发布后,公司股票提前涨停引发投资者热议,上交所也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对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目前,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通过宁波汉意间接持有良品铺子35.23%的股份。此外,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通过良品投资持有上市公司2.99%的股份。以7月10日收盘价计算,宁波汉意、良品投资的持股市值为21.01亿元。 良品铺子于2020年登陆上交所,上市当年,公司股价最高曾触及85.80元/股,总市值超过340亿元。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至今已跌去超8成,市值蒸发超280亿元。 随着良品铺子股价下行,公司股东纷纷减持。今年6月,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的减持计划实施完毕,自2月披露减持计划以来,达永有限累计减持1%的上市公司股份,套现0.48亿元。 达永有限是今日资本旗下美元基金Capital Today China Growth Fund II,L.P.为良品铺子设立的专项出资平台。2017年,为了给良品铺子上市铺路,达永有限将所持股权的57.95%,分别转让给了宁波汉意、宁波艾邦等八家公司。 在上市之初,达永有限持有公司30.30%的股份。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开始,该公司便开启密集减持,至今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2.14%,套现金额近9亿元。目前,达永有限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8.16%。 除达永有限外,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也多次减持公司股份。2023年5-7月期间,宁波汉意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1.92%公司股份。2024年6月,宁波汉意","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0日晚间,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同日,良品铺子股票在开盘后快速拉升并封住涨停板,最终收于13.71元/股,总市值达到55亿元。到了晚间公告发布后,公司股票提前涨停引发投资者热议,上交所也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对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目前,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通过宁波汉意间接持有良品铺子35.23%的股份。此外,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通过良品投资持有上市公司2.99%的股份。以7月10日收盘价计算,宁波汉意、良品投资的持股市值为21.01亿元。 良品铺子于2020年登陆上交所,上市当年,公司股价最高曾触及85.80元/股,总市值超过340亿元。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至今已跌去超8成,市值蒸发超280亿元。 随着良品铺子股价下行,公司股东纷纷减持。今年6月,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的减持计划实施完毕,自2月披露减持计划以来,达永有限累计减持1%的上市公司股份,套现0.48亿元。 达永有限是今日资本旗下美元基金Capital Today China Growth Fund II,L.P.为良品铺子设立的专项出资平台。2017年,为了给良品铺子上市铺路,达永有限将所持股权的57.95%,分别转让给了宁波汉意、宁波艾邦等八家公司。 在上市之初,达永有限持有公司30.30%的股份。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开始,该公司便开启密集减持,至今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2.14%,套现金额近9亿元。目前,达永有限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8.16%。 除达永有限外,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也多次减持公司股份。2023年5-7月期间,宁波汉意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1.92%公司股份。2024年6月,宁波汉意","text":"出品|达摩财经 7月10日晚间,良品铺子(603719.SH)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股东宁波汉意正在筹划重大事项,该事项可能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更。 同日,良品铺子股票在开盘后快速拉升并封住涨停板,最终收于13.71元/股,总市值达到55亿元。到了晚间公告发布后,公司股票提前涨停引发投资者热议,上交所也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要求公司对重大事项披露前股价涨停有关事项明确监管要求。 目前,良品铺子的实际控制人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潘继红通过宁波汉意间接持有良品铺子35.23%的股份。此外,杨红春、杨银芬、张国强还通过良品投资持有上市公司2.99%的股份。以7月10日收盘价计算,宁波汉意、良品投资的持股市值为21.01亿元。 良品铺子于2020年登陆上交所,上市当年,公司股价最高曾触及85.80元/股,总市值超过340亿元。但此后,公司股价一路下行,至今已跌去超8成,市值蒸发超280亿元。 随着良品铺子股价下行,公司股东纷纷减持。今年6月,良品铺子第二大股东达永有限的减持计划实施完毕,自2月披露减持计划以来,达永有限累计减持1%的上市公司股份,套现0.48亿元。 达永有限是今日资本旗下美元基金Capital Today China Growth Fund II,L.P.为良品铺子设立的专项出资平台。2017年,为了给良品铺子上市铺路,达永有限将所持股权的57.95%,分别转让给了宁波汉意、宁波艾邦等八家公司。 在上市之初,达永有限持有公司30.30%的股份。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自2023年6月开始,该公司便开启密集减持,至今累计减持公司股份12.14%,套现金额近9亿元。目前,达永有限的持股比例已降至18.16%。 除达永有限外,良品铺子的控股股东宁波汉意也多次减持公司股份。2023年5-7月期间,宁波汉意通过大宗交易的方式减持了1.92%公司股份。2024年6月,宁波汉意","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ae7b5e6745f0d4909d51abfb1e16f2e","width":"640","height":"44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1,"link":"https://laohu8.com/post/45553443038444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6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5531210154072,"gmtCreate":1752250963355,"gmtModify":1752253039347,"author":{"id":"4098951135646950","authorId":"4098951135646950","name":"达摩财经","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0be270137f5c2899c209c0f9c8f4724a","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098951135646950","authorIdStr":"4098951135646950"},"themes":[],"title":"三年穿越风雷,浙商银行董事长到龄辞任","htmlText":"出品|达摩财经 浙商银行人事连续变动。 7月10日,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公告表示,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原因,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陆建强辞任后,其相关职务将行长陈海强履行。 今年4月10日,时任浙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的陈海强获聘为该行行长。就在陆建强辞职的前一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陈海强的行长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现年60岁的陆建强年轻时工作于政府部门,曾在浙江省企业档案管理中心,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政协办公厅,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等多个单位担任要职。2018年,陆建强由政转企,加入财通证券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2年1月,浙商银行前董事长沈仁康被免去党委书记职务,并辞任该行董事长。陆建强接任党委书记一职,并在次年8月获批了该行董事长资格。 目前,浙商银行的管理层为行长陈海强、副行长骆峰(兼董事会秘书)、景峰、林静然,行长助理潘华枫、侯波、周伟新、王超明。 在陆建强担任浙商银行董事长前,沈仁康曾在浙商银行掌舵长达近8年。在此期间,浙商银行与浙银资本、浙商产融采用“投贷联动”打法,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6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1年末的2.5万亿元。浙商银行的发展模式一度因打“擦边球”而引发争议,也为后来几年的不良资产风险暴露埋下隐患。 之后,浙商银行频繁出现在暴雷企业债权人名单中,踩过的“雷”包括乐视控股、安信信托、康美药业、北大方正以及浙江本地的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 辞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的次年,沈仁康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 近年来,浙商银行保持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201.44亿元,较2023年度的53.75亿元增长274.77%。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提升7.97%。 2024年,浙商银行也有效压","listText":"出品|达摩财经 浙商银行人事连续变动。 7月10日,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公告表示,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原因,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陆建强辞任后,其相关职务将行长陈海强履行。 今年4月10日,时任浙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的陈海强获聘为该行行长。就在陆建强辞职的前一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陈海强的行长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现年60岁的陆建强年轻时工作于政府部门,曾在浙江省企业档案管理中心,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政协办公厅,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等多个单位担任要职。2018年,陆建强由政转企,加入财通证券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2年1月,浙商银行前董事长沈仁康被免去党委书记职务,并辞任该行董事长。陆建强接任党委书记一职,并在次年8月获批了该行董事长资格。 目前,浙商银行的管理层为行长陈海强、副行长骆峰(兼董事会秘书)、景峰、林静然,行长助理潘华枫、侯波、周伟新、王超明。 在陆建强担任浙商银行董事长前,沈仁康曾在浙商银行掌舵长达近8年。在此期间,浙商银行与浙银资本、浙商产融采用“投贷联动”打法,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6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1年末的2.5万亿元。浙商银行的发展模式一度因打“擦边球”而引发争议,也为后来几年的不良资产风险暴露埋下隐患。 之后,浙商银行频繁出现在暴雷企业债权人名单中,踩过的“雷”包括乐视控股、安信信托、康美药业、北大方正以及浙江本地的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 辞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的次年,沈仁康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 近年来,浙商银行保持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201.44亿元,较2023年度的53.75亿元增长274.77%。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提升7.97%。 2024年,浙商银行也有效压","text":"出品|达摩财经 浙商银行人事连续变动。 7月10日,浙商银行(601916.SH)发布公告表示,董事长陆建强因到龄原因,辞去该行董事长、执行董事、董事会战略与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主任委员及H股授权代表职务。陆建强辞任后,其相关职务将行长陈海强履行。 今年4月10日,时任浙商银行执行董事、副行长的陈海强获聘为该行行长。就在陆建强辞职的前一日,浙商银行发布公告称,陈海强的行长资格获得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核准。 现年60岁的陆建强年轻时工作于政府部门,曾在浙江省企业档案管理中心,浙江省工商局,浙江省政协办公厅,浙江省政府办公厅等多个单位担任要职。2018年,陆建强由政转企,加入财通证券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2年1月,浙商银行前董事长沈仁康被免去党委书记职务,并辞任该行董事长。陆建强接任党委书记一职,并在次年8月获批了该行董事长资格。 目前,浙商银行的管理层为行长陈海强、副行长骆峰(兼董事会秘书)、景峰、林静然,行长助理潘华枫、侯波、周伟新、王超明。 在陆建强担任浙商银行董事长前,沈仁康曾在浙商银行掌舵长达近8年。在此期间,浙商银行与浙银资本、浙商产融采用“投贷联动”打法,资产规模从2014年的6700亿元迅速扩张到2021年末的2.5万亿元。浙商银行的发展模式一度因打“擦边球”而引发争议,也为后来几年的不良资产风险暴露埋下隐患。 之后,浙商银行频繁出现在暴雷企业债权人名单中,踩过的“雷”包括乐视控股、安信信托、康美药业、北大方正以及浙江本地的新光控股、银亿股份等。 辞任浙商银行董事长的次年,沈仁康便因涉嫌严重违纪违法而落马。 近年来,浙商银行保持较大的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年报显示,2024年,该行向资产管理公司转让不良贷款201.44亿元,较2023年度的53.75亿元增长274.77%。全年计提信用减值损失281.95亿元,较上年提升7.97%。 2024年,浙商银行也有效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fb31424336ecd9d01fba785d14245fa","width":"1080","height":"722"}],"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0,"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553121015407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1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