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圈能见度

带你看最清晰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IP属地:未知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1-19

      200万辆自主目标在前,广汽新管理层如何破局?

      图片来源:度哥 11月17日,广汽集团发布公告称,冯兴亚不再兼任公司总经理,仍担任公司董事长及董事会战略委员会主任委员。聘任合先庆为公司总经理,王丹为总会计师(财务负责人),聘任高锐、江秀云、郑衡、黄永强、陈家才为副总经理。 资料显示,广汽集团在2018年开始推行职业经理人制度,至今已实现三届管理层的更替。广汽集团在官网发文称,新一届职业经理人团队职责全面覆盖产品管理、研发技术、制造供应、品牌营销、国际化、战略发展及人力资源等核心业务链,是“番禺行动”人才机制改革的重要成果。 值得注意的是,新管理团队中,除陈家才外,均是广汽集团内部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陈家才曾任赛力斯汽车集团海外BU轮值总裁、集团EMT成员,奇瑞汽车捷途国际公司总经理,奇瑞商用车国际公司总经理,奇瑞汽车河南有限公司管理部部长。显然,其在海外市场的经验能为广汽集团带来更多想象空间。 外界更为关注的是,在新管理团队带领下,广汽集团能否实现番禺行动的目标? 1 自主品牌调整产品线● 2024年11月,广汽集团启动“番禺行动”,通过四大改革举措(品牌引领、产品为王、科技领先、国际市场拓展)和五大保障措施(一体化组织保障、产品开发流程保障、市场化体制保障、高水平人才保障和充裕资金保障),到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占集团总销量的60%以上,并挑战自主品牌销量突破200万辆的目标。 推动自主品牌的发展,成为广汽集团的重心。2025年3月,广汽传祺推出高端新能源车系“向往”,向往S7、向往S9、向往M8三款车型均搭载了**乾昆智驾。 广汽埃安则进行了产品线的梳理。2025年6月,冯兴亚曾透露,下半年广汽埃安将全面启动B端与C端品牌分离战略。B端将成立全新品牌,专注出租车、网约车等运营市场。埃安品牌则可以更专注于C端市场,把家用车这块做得更扎实、更有竞争力。 不过,目前广汽埃安尚未推出B端业务品牌。但在产品线上,广汽埃安的
      158评论
      举报
      200万辆自主目标在前,广汽新管理层如何破局?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1-13

      通用汽车管理层调整,谁能扛起中国市场与出口增长重任?

      图片来源:pixabay 11月11日,通用汽车官宣领导层变动,自12月1日起,现任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总裁何思文(Steve Hill)将担任全新设立的全球出口与零售创新高级副总裁一职。现任凯迪拉克全球副总裁约翰・罗斯(John Roth)将接替何思文担任通用汽车高级副总裁兼通用汽车中国总裁。 在何思文任职期间,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逐渐回暖,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而新任中国区总裁约翰・罗斯则是带领凯迪拉克成为增长最快的豪华品牌和销量第一的豪华电动车品牌。 显然,通用汽车既想扩大出口规模,也需要稳住中国市场,并获得更高增长。换将能实现通用汽车的愿望吗? 1 中国市场回暖● 资料显示,何思文在1983年进入通用汽车工作,曾在全球市场营销、销售与售后服务领域担任多项领导职务,包括美国销售、服务与市场营销副总裁,以及全球客户关怀与售后服务副总裁。2024年6月,何思文成为通用汽车中国区总裁。 2024年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亏损1.37亿美元,彼时通用汽车管理层表示中国的库存正在下降且销售额上升;到了第四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实现盈利转正。在业绩说明会上,通用汽车表示,其通过减少库存、优化成本及强化新能源产品布局(新能源车型占比近半),通用在华业务扭转了此前连续亏损的局面。 进入2025年,通用汽车在中国的情况进一步好转。2025年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销量46.9万辆,同比增长10.9%,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销量同比增长;旗下新能源车型及纯电动车型销量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连续十个季度的同比增长。 本土化的新能源转型成为通用汽车在中国复苏的关键。在何思文掌舵通用汽车中国市场的两个月后,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合资公司进行了人事调整。原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执行副总经理卢晓接替庄菁雄担任上汽通用汽车总经理,原上汽通用五菱副总经理薛海涛接替陆一担任上汽通用副总经理一职。同时,通用汽车
      98评论
      举报
      通用汽车管理层调整,谁能扛起中国市场与出口增长重任?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1-11

      从奥迪到现代,李凤刚能否成为北京现代的“转型催化剂”?

      图片来源:度哥 11月10日,现代汽车宣布,聘任原一汽奥迪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出任北京现代有限公司总经理,全面管理北京现代生产、销售、企划等具体发展业务。 据悉,北京现代由北汽和现代各持股50%,按惯例由韩方派驻总经理,北汽委派常务副总经理。此次李凤刚出任总经理,是北京现代自2002年成立以来,第一次由中方出任总经理一职。 就在上个月底,北京现代发布了“智启2030计划”,提出未来5年销量达50万辆的目标,并从新产品、本土研发、合作、出口、服务与社会责任六大维度推进转型,构建“体系化、可落地、差异化”的转型路径,树立品牌在新能源赛道的长足信心。 由中方出任总经理一职,是北京现代加码本土化的重要表现,北京现代能否走出现在的销量低谷? 1 一汽老将掌舵● 资料显示,李凤刚出生于198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设计与自动化专业。2003年加入一汽-大众工作,历任技术开发部产品工程师、一汽-大众奥迪销售事业部战略与运营管理总监、东北区总经理、东区总经理等。2023年10月,出任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全面负责国产及进口车型的销售、售后服务、网络和品牌营销工作。 2025年9月,李凤刚由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调任一汽富华生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两个月后,李凤刚便跳槽至北京现代。 在一汽奥迪任职期间,李凤刚推行油电共进策略;创新“融合直售”新模式,实行全国统一定价、线上与线下直连等措施;同时还善于利用短视频进行品牌营销。这些也契合了北京现代“智启2030计划”的思路。 据媒体报道,在产品层面,北京现代实施“油电并举”双路径发展,到2030年计划发布20款新产品,其中13款为新能源车型,实现“从入门到高端、从单一到全技术路线”的全面覆盖。 在研发端,“智启2030计划”将以本土化与AI作为驱动力,一方面整合烟台、上海、北京三地技术中心资源,构建以中国用户需求
      385评论
      举报
      从奥迪到现代,李凤刚能否成为北京现代的“转型催化剂”?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1-06

      增程收缩,纯电受阻:理想汽车的双线“困局”

      图片来源:度哥 不久前,理想汽车发布10月交付数据,其交付新车31767辆,同比减少38.25%,而这已是理想汽车自6月以来连续第五个月销量同比下滑。 2023年,理想汽车全年交付37.6万辆,成为首个年交付超30万辆的新势力车企;2024年,理想汽车又成为首个年交付超过50万辆的新势力。为何理想汽车在2025年“不进反退”,销量出现持续下滑? 1 预计三季度销量下滑4成● 在销量还在增长的上半年,理想汽车的业绩就出现了下滑趋势。 2025年上半年,理想汽车收入561.72亿元,同比减少3%;净利润17.43亿元,同比增长3%。其中,车辆销售收入536亿元,同比减少1.8%,理想汽车表示,主要是由于不同产品组合、向客户提供金融贴息以及销售激励增加导致的平均售价降低,但部分被车辆交付量增加所抵消。 彼时,理想汽车便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新车交付量为9万辆至9.5万辆,同比减少41.1%-37.8%;收入总额为248亿元-262亿元,同比减少42.1%-38.8%。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汽车2025年销量目标是64万辆,其中增程L系列目标52万辆、纯电产品(包含MEGA)目标12万辆。然而,理想汽车前10个月交付32.89万辆,同比下降16.36%。 一方面,是增程市场市场占比逐渐缩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以增程为主的理想汽车销量。据乘联会数据,9月纯电动市场(批发)同比增速32.4%,插混同比增速8.4%,增程同比增速8.7%,新势力中的纯电动与增程的结构占比从去年的50%:50%变为70%:30%。2025年1-9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占比62%,同比增加3.8%;狭义插混占比29%,同比减少3.0%;增程式占比9%,同比减少0.8%。 同时,问界、深蓝、小鹏、智己等都在布局家庭定位的大型增程SUV,蚕食着理想汽车L系列的市场。 面对着纯电市场的崛起,理想汽车也开始转变路
      156评论
      举报
      增程收缩,纯电受阻:理想汽车的双线“困局”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1-03

      销量上涨20.53%,资产减值超35亿元!上汽利润为何逆势上涨17%?

      图片来源:度哥 10月30日,上汽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上汽集团收入4689.9亿元,同比增长8.9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1.01亿元,同比增长17.28%。其中,第三季度收入1694.03亿元,同比增长16.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83亿元,同比增长644.88%。 上汽集团表示,利润上涨主要是公司通过全力开拓市场,销量实现较快增长;同时全面深化改革,着力提高运营效能,成本费用得到有效控制,并进一步加强了资金管理。 在销量上,2025年前三季度,上汽集团累计销量319.33万辆,同比增长20.53%。其中,仅上汽大众、上汽正大和上汽通用五菱汽车印尼有限公司出现销量下滑外,其余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而在2024年,上汽集团累计销量401.3万辆,同比减少20.07%。除智己汽车和上汽正大外,其余子公司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销量下滑。 上汽集团是否重新找回了自己的发展节奏? 1 自主品牌占比超60%● 上汽集团的业绩回暖,源自于自主品牌发力。据上汽集团官网,其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对自主品牌乘用车、商用车业务实施一体化管理。2025年前三季度,上汽自主品牌累计销量达204.4万辆,同比增长29.2%,占公司销量比重达64%,较去年同期提升4.3个百分点。 产销快报显示,上汽乘用车销售59.6万辆,同比增长23.83%;上汽通用五菱销售115.77万辆,同比增长37.81%;上汽大通销售16.05万辆,同比增长13.65%;智己汽车销量4.26万辆,同比增长13.69%。 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上汽集团围绕自主品牌进行了一系列调整。2024年10月,上汽乘用车旗下的荣威、飞凡合并。同时,智己、飞凡研发业务并入上汽集团创新研发总院,两大品牌的新产品从立项到整体开发,均由研发总院统一负责。动力电池、智能驾驶、底盘等技术项目也会集中迁移到上汽
      1,453评论
      举报
      销量上涨20.53%,资产减值超35亿元!上汽利润为何逆势上涨17%?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0-31

      江淮汽车收入同、环比双增长:尊界高端破局,商用车稳居行业前三甲

      10月30日,江淮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第三季度,江淮汽车销量91099辆,环比增长0.23%,销量增长带动收入增长——营业收入115.13亿元,同比增长5.54%,环比增长20.44%。 这份数据的背后,是江淮汽车“高端突破+基盘稳固”双引擎战略的持续发力——尊界S800成为70万级豪华轿车销量榜首,商用车板块则稳居行业前列,展现出江淮强劲的转型动能与市场韧性。 1 打造尊界,实现品牌向上● 2019年,江淮汽车与**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并持续深化战略合作伙伴关系。2025年5月,尊界S800正式上市,售价70.8万元-101.8万元,直接进军高端豪车市场。 数据显示,尊界S800上市19天累计大定超5000台,4个月大定突破15000台。中汽数研数据显示,在2025年9月的70万级豪华轿车销量榜单中,尊界S800凭借1918辆的销量断崖式领先,创下了中国70万级豪华轿车市场单月销量纪录。同时,尊界S800销量超过第二名Panamera(802辆)和第三名奔驰S级(794辆)的销量之和。 尊界S800的成功,来源于江淮汽车的坚定投入。江淮汽车曾公开表示,“为保障尊界高品质交付,江淮汽车在研发、供应链、制造、销售服务等环节与**深度融合,凝聚了全球顶尖人才队伍,专门组建超5000人的研发与交付团队,成立了尊界上海研发中心,与国内顶尖高校和科研团队深度产学研合作,持续为尊界品牌赋能。” 同时,江淮汽车与**联手打造了集数字化研发、绿色低碳智造、品牌体验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世界级标杆智能工厂——尊界超级工厂。资料显示,该工厂是安徽省首个宣称实现5G全链路覆盖的汽车制造工厂,在自动化、数字化与绿色化方面进行了重点投入。在自动化层面,工厂配备超过1800台工业机器人,覆盖了主要生产环节。 同时,江淮汽车大力投入研发。2025年1-9月,江淮汽车研发投入超30亿元,同比增长超3
      196评论
      举报
      江淮汽车收入同、环比双增长:尊界高端破局,商用车稳居行业前三甲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0-30

      亏损收窄、销量增超60%,北汽蓝谷能否杀出重围?

      图片来源:pixabay 10月24日,北汽蓝谷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北汽蓝谷营收153.84亿元,同比增长56.6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26亿元,而在2024年同期,北汽蓝谷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4.91亿元,亏损明显收窄。 收入增长来源于销量的上涨——2025年前三季度,北汽蓝谷子公司北汽新能源累计销量11.15万辆,同比增长64.34%。 不过从销量规模来看,北汽蓝谷在汽车行业内存在感依旧不强,亏损规模仍然较高。在推动“极狐+享界”双品牌战略下,北汽蓝谷何时才能迎来销量与利润的双重回报? 1 极狐转攻主流市场● 目前,北汽蓝谷的销售主力是极狐品牌,车主之家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个季度,极狐销量为8.78万辆,占北汽蓝谷销量的78.76%。 起初,极狐定位高端市场,有着麦格纳、**等技术伙伴。2020年10月,极狐品牌首款量产车型、中型纯电SUV阿尔法T正式上市,官方指导价24.19万-31.99万元;次年4月,阿尔法S上市,官方指导价25.19万-34.49万元。 两款车型均瞄准了30万级的市场,然而2021年作为极狐的首个完整销售年,仅交付了4993辆。2022年5月,极狐阿尔法S全新HI版上市,其搭载了HI**全栈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售价为39.79万-42.99万元。这一年,极狐的销量约1.2万辆,约占北汽蓝谷总销量的23.9%。 面对销量压力,极狐的车型售价逐渐下探。2023年,极狐推出纯电动紧凑型MPV极狐考拉,售价13.18-16.98万元。2024年考拉S上市,售价10.98万元起。2023年-2024年,极狐的销量分别为3万辆、8.1万辆,分别占北汽蓝谷销量的32.56%、71.15%。 2025年,极狐推出的新款也相较于老款售价有所下降。2025年4月,新款极狐阿尔法S5上市,官方指导价12.78万-18.
      510评论
      举报
      亏损收窄、销量增超60%,北汽蓝谷能否杀出重围?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0-27

      共谋高质量发展 江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10月25日,江汽集团与宁德时代在安徽合肥签署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江汽集团控股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项兴初,宁德时代董事长兼CEO曾毓群及宁德时代市场体系联席总裁韩伟共同出席并见证签约。江汽集团控股公司董事、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明主持本次签约仪式。江汽集团控股公司董事、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马翠兵与宁德时代国内乘用车副总裁罗慧萍代表双方签约。 根据协议,双方围绕战略合作目标的实现,基于江汽集团“集成化 集聚化”的精品供应链战略,坚定长期主义,发挥各自产业优势,实现资源协同与优势互补。 双方致力于联合打造先进动力电池产品,在前瞻研发、新技术和新材料应用方面深度协同,共同打造技术领先一代的动力电池解决方案,塑造技术品牌;推进新模式动力电池产品的合作,共同开展平台化车型研究,联合攻关,共同挖掘用户使用场景,寻求商业落地机会。 双方强化长期业务合作,持续开展“技术创新、成本贡献”专项;整合彼此的优势资源,共同开拓海外新能源汽车市场。双方围绕自身产业优势和影响力,承诺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持续投入优势资源和先进技术,为用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同时积极探索产业生态融合,提高双方合作运营效率,构筑敏捷、高效的供应安全。 此次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双方坚定长期主义、共谋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步。双方将通过优势互补和深度融合,共同推动动力电池技术与商业模式创新,为用户带来更加卓越的产品与服务体验,同时携手开拓全球市场,构筑安全、高效、敏捷的现代化供应链体系。此举不仅将助力双方开创互利共赢的新局面,也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行稳致远注入强劲动能。 江汽集团宋华、尹兴科、张鹏,宁德时代杨汉兵等参加上述活动。
      438评论
      举报
      共谋高质量发展 江汽集团与宁德时代签署深化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0-27

      合资板块仅丰田增长,自主品牌转型承压,广汽何时走出亏损?

      图片来源:度哥 10月24日,广汽集团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前三季度,广汽集团收入662.72亿元,同比减少10.4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3.12亿元,同比减少3691.33%。其中,第三季度,广汽集团收入241.06亿元,同比减少14.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74亿元,同比减少27.02%。 广汽集团表示,净利润下滑主要是受国内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以及需求结构快速升级导致汽车销量与盈利下滑,净利润同比减少等综合所致。 据产销快报,2025前三个季度,广汽集团累计销量118.37万辆,同比减少11.34%。其中,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26.83万辆,同比减少4.99%。 销量下滑下,广汽集团何时才能走出亏损? 1 广汽丰田成唯一增长品牌● 2025年前三季度,广汽本田销量22.39万辆,同比减少27,58%,是广汽旗下销量下滑最多的品牌。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本田发布专为中国市场量身定制的全新纯电品牌“烨”。2025年3月,广汽本田发布该品牌下的首款车型广汽本田P7,其基于“云驰”纯电架构打造,定位中型SUV市场,售价19.99万至24.99万元。 广汽集团2025年半年报中,曾表示“广汽本田正式推出基于本田云驰架构打造的全新电动品牌首款战略车型P7,汇聚本田最先进的纯电科技与配置,以‘蕴新智远’之势引领品牌转型”。显然,广汽本田P7承载了广汽本田电动化转型的希望。 然而,车主之家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广汽本田P7销量1415辆。以4月正式上市算起,广汽本田P7月均销量仅200辆出头。 此外,广汽本田还有纯电系列e:NP,其表现也难言理想。2025年前三季度,e:NP2极湃2销量2511辆;e:NP1极湃1销量827辆。 广汽本田的燃油车基本盘也面临销量下滑。广汽本田的燃油车销量主力为雅阁、皓影,分别在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10
      362评论
      举报
      合资板块仅丰田增长,自主品牌转型承压,广汽何时走出亏损?
    • 车圈能见度车圈能见度
      ·10-24

      新能源占比要达到50%,重组后的上汽通用看见曙光?

      图片来源:pixabay 10月21日,通用汽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其收入486亿美元,同比持平;净利润13亿美元,同比减少57%;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为34亿美元,同比下降18%。 同时,通用汽车预期2025年全年净利润为77-83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预计为120-130亿美元,而在上个季度,其预期为100-125亿美元;汽车业务现金流预计为192-212亿美元;调整后汽车业务现金流预计为100-110亿美元。 2025年第三季度,通用汽车在中国销量46.9万辆,同比增长10.9%,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销量同比增长。通用汽车指出,在中国,旗下新能源车型及纯电动车型销量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均实现连续十个季度的同比增长。得益于销量回暖,通用汽车在中国已连续四个季度实现盈利。 通用汽车在中国能否彻底走出低谷,重回以往的巅峰时刻呢? 1 亏损后重组中国业务● 近年来,通用汽车在中国市场面临发展瓶颈,销量逐渐走低。2022年-2024年,其销量分别为230万辆、209万辆、超180万辆。 资料显示,通用汽车在中国主要有上汽通用、上汽通用五菱两大合资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官网显示,其在中国运营着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宝骏和五菱五大品牌。其中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由上汽通用负责;五菱、宝骏由上汽通用五菱负责。 而通用汽车的销量下滑主要源于上汽通用。2022年-2024年,上汽通用销量分别为117.01万辆、100.1万辆、43.5万辆,分别同比减少12.13%、14.45%、56.54%;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分别为160万辆、140.31万辆、134.01万辆,分别同比减少3.62%、12.31%、4.49%。 在销量大幅下跌下,通用汽车启动了中国业务的重组。2024年12月,通用汽车公告称,其在中国合资企业的股权将计提26亿-29亿美元的非暂时性减值,以及因实施上汽通用重组
      354评论
      举报
      新能源占比要达到50%,重组后的上汽通用看见曙光?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