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财观二姐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77
帖子 · 77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10-14 17:13
娃哈哈失“宗”后,“娃”字辈竞争成焦点
宗馥莉辞职后,搞笑的一幕来了。 先是亲叔叔宗泽后发朋友圈诉说宗馥莉德才不足,难担大任,后在宗馥莉推出新品牌娃小宗之际,宗泽后又宣布推出娃小智,势必要与其一较高下。 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就连品牌起名字也仅仅只是一字之差。 要说“娃小智”这一商业行为背后没有私人恩怨,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娃哈哈与娃小宗、娃小智将在同一赛道竞争。 娃哈哈此前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农夫山泉,而是自己的原董事长与创始人的弟弟。 果然,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瓦解。 事到如今,面对这场以宗家遗产争夺为导火索的商业内战,娃哈哈已经损失太多了。 迄今为止,娃哈哈失去了什么? 娃哈哈在宗庆后带领下,从草莽时代拼杀到如今的辉煌,成为凝聚中国一代人情感记忆的国货品牌。 但眼看起高楼,眼看楼塌了。 短短一年时间,娃哈哈经历工人维权,内部管理动荡,品牌信任动摇,以及如今的董事长辞职。 更绝的是,由于娃哈哈长期推进品牌改革,其真正的核心业务早已深度绑定在几大“内部派系”身上,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 宏胜不仅负责娃哈哈的生产,还几乎包揽了所有配套环节。也正因如此,宗馥莉在辞职董事长后,才有底气打造新品牌“娃小宗”。 据悉,宏胜系此前承担了娃哈哈约三分之一的产能,其代工的AD钙奶、营养快线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 尽管娃哈哈在自建基地去弥补功课,比如西安、成都工厂相继投产,不过2025 上半年仍不得不让今麦郎代工,品控翻车、信任危机接连引爆热搜。 更重要的是,宏胜系把 2 000 多名技术大拿和供应链“老法师”打
看
2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娃哈哈失“宗”后,“娃”字辈竞争成焦点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9-23
始祖鸟营销翻车,安踏撞上“烟花墙”
最近,亚玛芬体育(安踏控股)旗下的户外品牌“始祖鸟”,因为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烟花秀站上了风口浪尖。 这场颇具“爆炸力”的烟花秀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争议,环保人士、户外爱好者纷纷发声,表示“平原烧秸秆都要罚款,污染企业都要100万,始祖鸟不知道要罚多少”,甚至央视都出面点出了高原生态的脆弱性。 尽管始祖鸟作为主办方光速道歉,当地政府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表示:活动备过案,手续合规,烟花使用环保材料,无需环境评估。 但根据日喀则政府在公众号“云端珠峰”最新的公告,目前日喀则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前往调查,说明此事对环境的影响尚无定论,对始祖鸟的影响是否止步于道歉也尚未可知。 在资本市场上,或许是受到事件影响,母公司安踏股价在周一低开将近6%。 而且,有意思的是,作为母公司,安踏的态度有一些“高冷”,对该事件暂时还没有发表评论。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安踏在危机应对中,品牌个体与集团总部的协同响应是否存在缺失? 烟花易冷,人心难觅 网友的质疑其实不无道理,按常理来说,消费品公司,在碰到巨大舆情的时候,应该是高度紧张的状态,原因无他,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比如农夫山泉,去年出现负面舆情之后,其瓶装水市占率3个月时间就从34%掉到27%(尼尔森数据)。 还有H&M的新疆棉事件,事发之后,当年在华销售额暴跌23%,股价单日蒸发48亿元人民币,品牌声誉跌至谷底;甚至是阿迪耐克,这样深入人心的品牌的销售额也在当年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阿迪达斯更是出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的亏损。 那品牌营销翻车既然影响这么大,作为母公司的安踏此时还保持“高冷”,似乎放弃了所谓的协同响应,可能有两点原因: &nbs
看
257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始祖鸟营销翻车,安踏撞上“烟花墙”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9-08
追觅造车VS耗子药企业造车:谁的跨界更狠?
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真是人尽可造啊。 前有“耗子药厂”推出金鱼汽车,今有追觅跨界造跑车,画风愈发清奇。 难道现在造新能源汽车就这么没有门槛吗? 造跑车就算了,追觅上来就对标布加迪。 什么是布加迪超跑? 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跑车,时速最高可为490km/h,能与高铁赛跑,甚至比喷气式飞机起步还要快。 追觅作为一家初出茅庐的造车势力,上来就要硬刚满级大佬,这背后到底是传统汽车工业的没落,还是一场人声鼎沸的喧嚣? 追觅为何选择对标布加迪? 其实很有意思,追觅造车不去对标BBA们?却上来先挑战布加迪。 你以为追觅自不量力,其实是在找软柿子捏。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活下去就不容易,寻常赛道,追觅基本上找不到切口。 针对BBA的有**问界,7月份,问界M8、M9在40万、50万市场上分别成为销冠,力压BBA一头。 在中端市场上,有特斯拉、小米、蔚小理,哪一家都不是好惹的。 下沉市场上,有比亚迪、吉利甚至是五菱MINI。 这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品牌单拎出来,都不是追觅这个新手能对打的。 那么此时,空白市场就剩下超高端豪华品牌,虽然跨界进入这个赛道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至少没这么卷。 而且从扫地机跨界去造车,追觅并不是第一家。 老对手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2021年就搞了个极石汽车,但销量有点儿不如人意,去年一共才卖了5000多辆。 老对手拼搏了几年尚且如此,追觅初来乍到,能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吗? 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雷军的跨界打法。 追觅上来对标布加迪,看似无厘头,实则剑走偏锋。 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淘汰阶段,行
看
22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追觅造车VS耗子药企业造车:谁的跨界更狠?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8-29
东风“金蝉脱壳”,岚图“借壳上市”?
近日,东方集团公告宣布,岚图汽车将要以“介绍上市”的方式走向港股,同时,母公司自身则启动私有化进程,从港股主动退场。 这一公告宣布后,8月25日,东风集团股份直接飙涨超50%。 短期看,东风集团这顿操作,不可谓不妙。 长期看,岚图上市会一路长红吗? 岚图介绍上市,未来会有蓝图吗? 岚图此次所谓“介绍上市”,可以概括为: 一是把东风集团持有的79.67%岚图股份按比例直接分给所有股东; 二是不增发、不融资,直接把岚图股票挂上港交所,完成“介绍上市”。 三是由东风武汉投资出面,用股权换回控股股东的股份,用现金打发中小股东,一口气把东风集团股份变成全资子公司,完成退市私有化。 对于东风集团而言,此举“腾笼换鸟”,一方面一举扭转母公司估值长期受压的局面,另一方面为岚图这条新能源赛道开辟独立融资的“资金快车道”,让其直接装上资本引擎。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冲击下,传统车企日子艰难,普遍股价萎靡、市盈率较低。 像东风集团股份,一家年收千亿的企业,“介绍上市”消息出现前,市值不超过500亿港元,远远赶不上比亚迪、蔚小理,甚至比不上零跑。 如今用上“金蝉脱壳+借壳上市”,就能使岚图有着长久想象力了? 至少短期看岚图点燃了大家的投资热情。 长期还是要看技术、看销量。 眼下资本市场给新能源车企定价,是把“科技公司的高溢价”叠加到“传统车厂的估值逻辑”上——只有带上科技光环,估值才能飞。 正因为有了科技股估值逻辑在里面,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才普遍高于传统车厂,这也是东风集团“腾笼换鸟”的原因。 为了留住这份溢价,新势力们需要拼命刷“可见度”:月月晒销量榜、上市就放出
看
40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东风“金蝉脱壳”,岚图“借壳上市”?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8-22
农商行生存压力透视:为何连“优等生”常熟银行也在减速?
近日,常熟银行公布了半年报。 率先打响了A股上市银行业绩公布的第一枪。 敢打第一枪,说明常熟银行很有底气。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了10.10%;实现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了13.51%。 在如今农商行们面临的压力下,常熟银行取得如此成绩,足以称得上优等生。 不过,在业绩亮眼的背后,市场仍心存疑虑:增长引擎会不会后继乏力,增速能否得以维系? 投资成为增长引擎:常熟银行增长动力如何? 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常熟银行此次业绩增长速度并不算高。 除去2020年、2021疫情这两年,此次半年报是常熟银行近年来增长最慢的半年。 2022年上半年,常熟银行仍能实现18.86%的营收增长,19.96%的归母净利润增长。 此后增长速度一路放缓,如今业绩增长仅能维持在10%附近。 具体业务来讲,主要是净利息收入拖缓了高增长的步伐。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6.40亿元,同比增长了0.83%,增长速度创下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而且能够实现正增长,主要靠的还是“节流”。 常熟银行实现利息收入80.05亿元,同比下滑了2.52%;实现利息支出33.65亿元,同比减少了6.8%。 赚得少了,但省得更多了,也不失一种维持业绩增长的手段。 此次营收比去年同期多了约5个亿,净利润多了约2个亿。 增长主要引擎是什么? 答案是投资。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投资收益12亿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30.94%,仅这一项,相比去年上半年多出了3个亿,占据营收增长的五分之三,比整体利润还要高。
看
411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农商行生存压力透视:为何连“优等生”常熟银行也在减速?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8-15
从高增长到增长焦虑:汤臣倍健的中年危机有多深?
年初,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写下《致股东的一封信》,复盘了2024,并高调宣布,2025年将“以攻为守,向生而生”。 字里行间,梁允超斩钉截铁:防守不是汤臣倍健的基因和强项,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这以攻为首的号角一出,立即引起了外界关注。 如今2025年赛程过半,这几天,汤臣倍健公布了半年报,这正是对汤臣倍健“以攻为首”策略的一次实战检验,所以成绩究竟如何呢? 以攻为首的背面:难守难攻? 根据财报信息显示,上半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35.32亿元,同比下降了23.43%;实现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下降了17.34%。 营收与净利润再度双双下滑,总体讲,这份业绩答卷并不理想。 与2023年的业绩高点相比,公司营收在两年内缩水20亿元,相当于倒退回五年前的水平;扣非净利润则从14.5亿元的高点下滑至6.6亿元,利润规模退至六年前的水准。 具体看,汤臣倍健也几乎实现了全面的战线收缩。 按照品牌划分,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18.88亿元,同比下降了28.32%;健力多实现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了30.35%;“lifespace”国内收入为1.38亿元,同比下降了34.43%。 按照产品划分,片剂、粉剂、胶囊剂的营收分别下滑29.09%、19.76%、6.82%。 可见,在终端市场上,汤臣倍健的产品越来越难卖了。 对于此次成绩再度下滑,汤臣倍健给出的解释是今年上半年,行业在各细分渠道表现持续分化,药店渠道客流及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规模继续下行,线上延续激烈竞争格局,导致公司业绩承压。 简单来说就是原线下渠道不给力了,而线上渠道又打不开局面。 上半年,汤臣倍健线下收入为17
看
49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从高增长到增长焦虑:汤臣倍健的中年危机有多深?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7-30
国家生育补贴下,飞鹤要不要脱下“长衫”?
这两天,飞鹤现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WAIC历史上首批亮相的“AI乳企”。 这颇让人感到意外。 人工智能与乳企? 貌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 这次为何组合成了“AI乳企”? 飞鹤又为何要突然来这里亮相? 飞鹤为何讲起了AI的故事? 说实话,飞鹤参加这个会让人感到有点儿突兀。 不信你看,参加WAIC的企业都是什么? **、腾讯、阿里、京东,这都是互联网科技圈的常青树。 还有谷歌、亚马逊科技、特斯拉、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它们的科技实力更不用多说。 再往下就是机器人圈的宇树、智元等新兴势力,以及KIMI、智谱AI等大模型领域企业。 这时间突然来了个飞鹤,一个传统奶粉企业加入,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好比一堆机器人里面混进了一罐奶粉。 要知道飞鹤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不是很舍得。 2021年至2024年,中国飞鹤的研发成本分别达到4.26亿元、4.93亿元、6.11亿元、5.85亿元,分别仅占当期收入比重1.87%、2.31%、3.13%、2.82%。 甚至现在研发开支已经不在财报中单独列出。 这与科技行业高投入相比,着实有点儿格格不入。 所以飞鹤为何要参加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飞鹤表示你有你的帕拉梅拉,我有我的拖拉机。 在展会上,飞鹤主要展示了AI赋能全产业链成果。 有意思的一点是,飞鹤在最近的宣传中,号称自己打造的智能生产系统,已经具备着L5级无限制无人驾驶水平。 看到这我都坐不住了。 L5级是智能驾驶的理想状态,至今仍是个伪概
看
43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国家生育补贴下,飞鹤要不要脱下“长衫”?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7-15
携程“调价”被点名,京东们“低佣”搅局
最近,相信不少朋友都刷到郑州五星级大饭店摆摊的新闻,而且生意居然还不错。 但在摆摊生意火爆的背后,是其日渐不景气的主业,摆摊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无独有偶,巧合的是,OTA行业龙头携程,也是在郑州,被多家酒店商户举报:携程平台要求酒店商户开通名为“调价助手”的改价工具。 就新闻中商户的说法:携程平台是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且不经商家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最新消息显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事情的真伪以及最后如何定性还不可知,但中高端酒店业不景气确实是事实。 而行业顶流,专注中高端的携程集团,小日子过得也确实非常滋润。 OTA:一超多强的携程集团 根据数据显示,携程集团2024年全年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创近五年最佳业绩。2025年Q1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持平,净利率34%。 今年一季度,携程四大主要业务全部实现上涨。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55亿元,同比上升23%;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54亿元,同比上升8%;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9.47亿元,同比上升7%;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5.73亿元,同比上升12%。 除了携程外,整个OTA行业的净利率相对也比较高。 天眼查APP显示,同程旅行的收入大增: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69.52%,净利率18%;美团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为近20%,净利率也将近20%。 通过行业数据,可以看到,携程的利润率和市场份额(GMV占比56%)远高于同行,要知道,这是在美团,飞猪,同程们一众强敌的围剿下抢来的。 我们都知道,美团有中国最强大的地面铁军,外卖+到店每年500亿的现金奶源;同程
看
50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携程“调价”被点名,京东们“低佣”搅局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7-01
高德,需要向阿里再证明一次
最近,阿里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比如最新财报公布的阿里合伙人的更替;比如前段时间官宣的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又比如稍早之前的阿里内网“拆墙”等等。 在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主基调下,阿里已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大变革。 那么,有人走向台前,也就有人走向幕后。 比如说高德,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最稳固的一块拼图,2021年就已经和飞猪、饿了么们组成“飞高了”组合,一起加速推进本地生活业务。虽然后来又几经调整,但是在今年6月之前,高德依然占据着本地生活集团的半壁江山。 可如今,“飞高了”组合中的“飞了”,被淘天重新提拔重用,拉去组成了大消费平台,似乎是想要换个名字继续征战本地生活赛道。而高德却被分类至了“所有其他”。 说实话,这还挺尴尬的。 毕竟,从“飞高了”开始,到后来整合“口碑”,高德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探索绝对是阿里元老级人物。而且天眼查App显示,在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报告中,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2%,主要是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 同时,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还陆续实现了单季度盈利。 一边是业绩向好、订单增长,但一边却是被忽略、落单。冰火两重天之下,为什么现在大家不想带高德一起玩了? 高德,需要再证明一次 如果看流量规模,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高德地图的月活已突破至8.73亿,坐稳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第四极的交椅——仅次于微信、淘宝、支付宝。 如果看本地生活布局,在先后与飞猪、饿了么和抖音团购们合作打通了商家供给后,现在高德早就进化成了一个集出行、美
看
95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高德,需要向阿里再证明一次
财观二姐
财观二姐
·
06-24
巴奴上市,杜中兵是短板?
近日,巴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回顾上半年,如果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今年算是餐饮行业的大年。 先是古茗、沪上阿姨们冲击港股IPO成功,然后是蜜雪冰城上市即突破千亿市值,再到4年长跑、5次闯关的绿茶集团顺利圆梦,中国餐饮企业们似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价值窗口期。 或许正因如此,前段时间还曾被“月薪5000别吃火锅”等舆论争议包围的巴奴,最近也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旨在冲击火锅“第三股”的宝座。 这是个好事,但也有部分不看好的声音,理由有两点: 一是除蜜雪冰城外,今年很多餐饮玩家们上市后的表现都有点不尽人意。比如绿茶上市首日股价就大跌了12.52%。 而且再来看港股火锅第一、二股的表现,截止到6月19日收盘,现在海底捞的总市值也已经缩水至了810.46亿元。至于呷哺呷哺就更惨了,仅为7.49亿元…… 二是从招股书来看,当前巴奴的门店仅有140余家,整体规模相对有限,且又走的是品质高价路线,这怎么看都跟当下的主流消费经济叙事,有点反着来的意思。 所以,无论上市成功与否,未来的巴奴想要真正上岸,恐怕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频频翻车的产品主义,巴奴到底“贵”在哪里? 其实深入到招股书来看,现在巴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挺有意思的。 没有硬伤,但瑕疵却不少。 比如巴奴在2022年——2024年的经营收入分别约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47.38%和8.9%;对应的年内利润约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期内利润率为-0.4%、4.8%、5.3%,整体走势先增长,后放缓。 然后到了今年一季度,巴奴实现经营收入7.09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又同比增长了
看
742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巴奴上市,杜中兵是短板?
加载更多
暂无粉丝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120113916745660","uuid":"4120113916745660","gmtCreate":1657010835042,"gmtModify":1657011413414,"name":"财观二姐","pinyin":"cgejcaiguanerjie","introduction":"10年+财经记者经历,风格是万方百变,理想是财貌双全","introductionEn":"","signature":"","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14,"headSize":0,"tweetSize":77,"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2,"level":{"id":3,"name":"书生虎","nameTw":"書生虎","represent":"努力向上","factor":"发布10条非转发主帖,其中5条获得他人回复或点赞","iconColor":"3C9E83","bgColor":"A2F1D9"},"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0,"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null,"userBadges":[{"badge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1","templateUuid":"a97bce155cb14045be40c3fe246e8d20","name":"新晋创作者","description":"首次获得精华帖的创作者","big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4ce9180a952c61a51c39f70d533b81a7","smallImgUrl":"https://static.tigerbbs.com/f98cf16cf4b858114f7ab9a779f9e6f1","grayImgUrl":null,"redirectLinkEnabled":0,"redirectLink":null,"hasAllocated":1,"isWearing":0,"stamp":null,"stampPosition":0,"hasStamp":0,"allocationCount":1,"allocatedDate":"2024.04.08","exceedPercentage":null,"individualDisplayEnabled":0,"backgroundColor":null,"fontColor":null,"individualDisplaySort":0,"categoryType":2005}],"userBadgeCount":1,"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0,"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89088142397760,"gmtCreate":1760433218201,"gmtModify":176043336358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娃哈哈失“宗”后,“娃”字辈竞争成焦点","htmlText":" 宗馥莉辞职后,搞笑的一幕来了。 先是亲叔叔宗泽后发朋友圈诉说宗馥莉德才不足,难担大任,后在宗馥莉推出新品牌娃小宗之际,宗泽后又宣布推出娃小智,势必要与其一较高下。 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就连品牌起名字也仅仅只是一字之差。 要说“娃小智”这一商业行为背后没有私人恩怨,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娃哈哈与娃小宗、娃小智将在同一赛道竞争。 娃哈哈此前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农夫山泉,而是自己的原董事长与创始人的弟弟。 果然,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瓦解。 事到如今,面对这场以宗家遗产争夺为导火索的商业内战,娃哈哈已经损失太多了。 迄今为止,娃哈哈失去了什么? 娃哈哈在宗庆后带领下,从草莽时代拼杀到如今的辉煌,成为凝聚中国一代人情感记忆的国货品牌。 但眼看起高楼,眼看楼塌了。 短短一年时间,娃哈哈经历工人维权,内部管理动荡,品牌信任动摇,以及如今的董事长辞职。 更绝的是,由于娃哈哈长期推进品牌改革,其真正的核心业务早已深度绑定在几大“内部派系”身上,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 宏胜不仅负责娃哈哈的生产,还几乎包揽了所有配套环节。也正因如此,宗馥莉在辞职董事长后,才有底气打造新品牌“娃小宗”。 据悉,宏胜系此前承担了娃哈哈约三分之一的产能,其代工的AD钙奶、营养快线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 尽管娃哈哈在自建基地去弥补功课,比如西安、成都工厂相继投产,不过2025 上半年仍不得不让今麦郎代工,品控翻车、信任危机接连引爆热搜。 更重要的是,宏胜系把 2 000 多名技术大拿和供应链“老法师”打","listText":" 宗馥莉辞职后,搞笑的一幕来了。 先是亲叔叔宗泽后发朋友圈诉说宗馥莉德才不足,难担大任,后在宗馥莉推出新品牌娃小宗之际,宗泽后又宣布推出娃小智,势必要与其一较高下。 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就连品牌起名字也仅仅只是一字之差。 要说“娃小智”这一商业行为背后没有私人恩怨,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娃哈哈与娃小宗、娃小智将在同一赛道竞争。 娃哈哈此前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农夫山泉,而是自己的原董事长与创始人的弟弟。 果然,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瓦解。 事到如今,面对这场以宗家遗产争夺为导火索的商业内战,娃哈哈已经损失太多了。 迄今为止,娃哈哈失去了什么? 娃哈哈在宗庆后带领下,从草莽时代拼杀到如今的辉煌,成为凝聚中国一代人情感记忆的国货品牌。 但眼看起高楼,眼看楼塌了。 短短一年时间,娃哈哈经历工人维权,内部管理动荡,品牌信任动摇,以及如今的董事长辞职。 更绝的是,由于娃哈哈长期推进品牌改革,其真正的核心业务早已深度绑定在几大“内部派系”身上,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 宏胜不仅负责娃哈哈的生产,还几乎包揽了所有配套环节。也正因如此,宗馥莉在辞职董事长后,才有底气打造新品牌“娃小宗”。 据悉,宏胜系此前承担了娃哈哈约三分之一的产能,其代工的AD钙奶、营养快线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 尽管娃哈哈在自建基地去弥补功课,比如西安、成都工厂相继投产,不过2025 上半年仍不得不让今麦郎代工,品控翻车、信任危机接连引爆热搜。 更重要的是,宏胜系把 2 000 多名技术大拿和供应链“老法师”打","text":"宗馥莉辞职后,搞笑的一幕来了。 先是亲叔叔宗泽后发朋友圈诉说宗馥莉德才不足,难担大任,后在宗馥莉推出新品牌娃小宗之际,宗泽后又宣布推出娃小智,势必要与其一较高下。 真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 就连品牌起名字也仅仅只是一字之差。 要说“娃小智”这一商业行为背后没有私人恩怨,恐怕很难令人信服。 这也意味着,接下来娃哈哈与娃小宗、娃小智将在同一赛道竞争。 娃哈哈此前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竞争对手不再只是农夫山泉,而是自己的原董事长与创始人的弟弟。 果然,坚固的堡垒往往从内部开始瓦解。 事到如今,面对这场以宗家遗产争夺为导火索的商业内战,娃哈哈已经损失太多了。 迄今为止,娃哈哈失去了什么? 娃哈哈在宗庆后带领下,从草莽时代拼杀到如今的辉煌,成为凝聚中国一代人情感记忆的国货品牌。 但眼看起高楼,眼看楼塌了。 短短一年时间,娃哈哈经历工人维权,内部管理动荡,品牌信任动摇,以及如今的董事长辞职。 更绝的是,由于娃哈哈长期推进品牌改革,其真正的核心业务早已深度绑定在几大“内部派系”身上,其中最核心的就是宗馥莉掌控的“宏胜系”。 宏胜不仅负责娃哈哈的生产,还几乎包揽了所有配套环节。也正因如此,宗馥莉在辞职董事长后,才有底气打造新品牌“娃小宗”。 据悉,宏胜系此前承担了娃哈哈约三分之一的产能,其代工的AD钙奶、营养快线等核心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六成。 尽管娃哈哈在自建基地去弥补功课,比如西安、成都工厂相继投产,不过2025 上半年仍不得不让今麦郎代工,品控翻车、信任危机接连引爆热搜。 更重要的是,宏胜系把 2 000 多名技术大拿和供应链“老法师”打","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56b393aa9647a9a4abf9be54dff3c17","width":"1080","height":"3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7073677d9dfc6286c3fdc24c5a34e2","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2828ecf143e41366eee2e2f0abd00dc","width":"336","height":"2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908814239776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1652973638520,"gmtCreate":1758615171958,"gmtModify":1758616171759,"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始祖鸟营销翻车,安踏撞上“烟花墙”","htmlText":" 最近,亚玛芬体育(安踏控股)旗下的户外品牌“始祖鸟”,因为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烟花秀站上了风口浪尖。 这场颇具“爆炸力”的烟花秀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争议,环保人士、户外爱好者纷纷发声,表示“平原烧秸秆都要罚款,污染企业都要100万,始祖鸟不知道要罚多少”,甚至央视都出面点出了高原生态的脆弱性。 尽管始祖鸟作为主办方光速道歉,当地政府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表示:活动备过案,手续合规,烟花使用环保材料,无需环境评估。 但根据日喀则政府在公众号“云端珠峰”最新的公告,目前日喀则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前往调查,说明此事对环境的影响尚无定论,对始祖鸟的影响是否止步于道歉也尚未可知。 在资本市场上,或许是受到事件影响,母公司安踏股价在周一低开将近6%。 而且,有意思的是,作为母公司,安踏的态度有一些“高冷”,对该事件暂时还没有发表评论。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安踏在危机应对中,品牌个体与集团总部的协同响应是否存在缺失? 烟花易冷,人心难觅 网友的质疑其实不无道理,按常理来说,消费品公司,在碰到巨大舆情的时候,应该是高度紧张的状态,原因无他,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比如农夫山泉,去年出现负面舆情之后,其瓶装水市占率3个月时间就从34%掉到27%(尼尔森数据)。 还有H&M的新疆棉事件,事发之后,当年在华销售额暴跌23%,股价单日蒸发48亿元人民币,品牌声誉跌至谷底;甚至是阿迪耐克,这样深入人心的品牌的销售额也在当年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阿迪达斯更是出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的亏损。 那品牌营销翻车既然影响这么大,作为母公司的安踏此时还保持“高冷”,似乎放弃了所谓的协同响应,可能有两点原因: &nbs","listText":" 最近,亚玛芬体育(安踏控股)旗下的户外品牌“始祖鸟”,因为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烟花秀站上了风口浪尖。 这场颇具“爆炸力”的烟花秀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争议,环保人士、户外爱好者纷纷发声,表示“平原烧秸秆都要罚款,污染企业都要100万,始祖鸟不知道要罚多少”,甚至央视都出面点出了高原生态的脆弱性。 尽管始祖鸟作为主办方光速道歉,当地政府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表示:活动备过案,手续合规,烟花使用环保材料,无需环境评估。 但根据日喀则政府在公众号“云端珠峰”最新的公告,目前日喀则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前往调查,说明此事对环境的影响尚无定论,对始祖鸟的影响是否止步于道歉也尚未可知。 在资本市场上,或许是受到事件影响,母公司安踏股价在周一低开将近6%。 而且,有意思的是,作为母公司,安踏的态度有一些“高冷”,对该事件暂时还没有发表评论。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安踏在危机应对中,品牌个体与集团总部的协同响应是否存在缺失? 烟花易冷,人心难觅 网友的质疑其实不无道理,按常理来说,消费品公司,在碰到巨大舆情的时候,应该是高度紧张的状态,原因无他,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比如农夫山泉,去年出现负面舆情之后,其瓶装水市占率3个月时间就从34%掉到27%(尼尔森数据)。 还有H&M的新疆棉事件,事发之后,当年在华销售额暴跌23%,股价单日蒸发48亿元人民币,品牌声誉跌至谷底;甚至是阿迪耐克,这样深入人心的品牌的销售额也在当年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阿迪达斯更是出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的亏损。 那品牌营销翻车既然影响这么大,作为母公司的安踏此时还保持“高冷”,似乎放弃了所谓的协同响应,可能有两点原因: &nbs","text":"最近,亚玛芬体育(安踏控股)旗下的户外品牌“始祖鸟”,因为一场在喜马拉雅山脉上的烟花秀站上了风口浪尖。 这场颇具“爆炸力”的烟花秀引发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争议,环保人士、户外爱好者纷纷发声,表示“平原烧秸秆都要罚款,污染企业都要100万,始祖鸟不知道要罚多少”,甚至央视都出面点出了高原生态的脆弱性。 尽管始祖鸟作为主办方光速道歉,当地政府接受新京报采访时也表示:活动备过案,手续合规,烟花使用环保材料,无需环境评估。 但根据日喀则政府在公众号“云端珠峰”最新的公告,目前日喀则政府已成立调查组前往调查,说明此事对环境的影响尚无定论,对始祖鸟的影响是否止步于道歉也尚未可知。 在资本市场上,或许是受到事件影响,母公司安踏股价在周一低开将近6%。 而且,有意思的是,作为母公司,安踏的态度有一些“高冷”,对该事件暂时还没有发表评论。 对此不少网友质疑,安踏在危机应对中,品牌个体与集团总部的协同响应是否存在缺失? 烟花易冷,人心难觅 网友的质疑其实不无道理,按常理来说,消费品公司,在碰到巨大舆情的时候,应该是高度紧张的状态,原因无他,影响实在是太大了。 比如农夫山泉,去年出现负面舆情之后,其瓶装水市占率3个月时间就从34%掉到27%(尼尔森数据)。 还有H&M的新疆棉事件,事发之后,当年在华销售额暴跌23%,股价单日蒸发48亿元人民币,品牌声誉跌至谷底;甚至是阿迪耐克,这样深入人心的品牌的销售额也在当年出现了20%以上的下跌,阿迪达斯更是出现了连续多个季度的亏损。 那品牌营销翻车既然影响这么大,作为母公司的安踏此时还保持“高冷”,似乎放弃了所谓的协同响应,可能有两点原因: &nbs","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56b393aa9647a9a4abf9be54dff3c17","width":"1080","height":"3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30c69eb7e964d4e3e194e6a2cf408e51","width":"554","height":"23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7073677d9dfc6286c3fdc24c5a34e2","width":"321","height":"26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6529736385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57,"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6434758230096,"gmtCreate":1757320766533,"gmtModify":1757321111512,"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追觅造车VS耗子药企业造车:谁的跨界更狠?","htmlText":"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真是人尽可造啊。 前有“耗子药厂”推出金鱼汽车,今有追觅跨界造跑车,画风愈发清奇。 难道现在造新能源汽车就这么没有门槛吗? 造跑车就算了,追觅上来就对标布加迪。 什么是布加迪超跑? 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跑车,时速最高可为490km/h,能与高铁赛跑,甚至比喷气式飞机起步还要快。 追觅作为一家初出茅庐的造车势力,上来就要硬刚满级大佬,这背后到底是传统汽车工业的没落,还是一场人声鼎沸的喧嚣? 追觅为何选择对标布加迪? 其实很有意思,追觅造车不去对标BBA们?却上来先挑战布加迪。 你以为追觅自不量力,其实是在找软柿子捏。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活下去就不容易,寻常赛道,追觅基本上找不到切口。 针对BBA的有**问界,7月份,问界M8、M9在40万、50万市场上分别成为销冠,力压BBA一头。 在中端市场上,有特斯拉、小米、蔚小理,哪一家都不是好惹的。 下沉市场上,有比亚迪、吉利甚至是五菱MINI。 这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品牌单拎出来,都不是追觅这个新手能对打的。 那么此时,空白市场就剩下超高端豪华品牌,虽然跨界进入这个赛道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至少没这么卷。 而且从扫地机跨界去造车,追觅并不是第一家。 老对手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2021年就搞了个极石汽车,但销量有点儿不如人意,去年一共才卖了5000多辆。 老对手拼搏了几年尚且如此,追觅初来乍到,能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吗? 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雷军的跨界打法。 追觅上来对标布加迪,看似无厘头,实则剑走偏锋。 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淘汰阶段,行","listText":"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真是人尽可造啊。 前有“耗子药厂”推出金鱼汽车,今有追觅跨界造跑车,画风愈发清奇。 难道现在造新能源汽车就这么没有门槛吗? 造跑车就算了,追觅上来就对标布加迪。 什么是布加迪超跑? 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跑车,时速最高可为490km/h,能与高铁赛跑,甚至比喷气式飞机起步还要快。 追觅作为一家初出茅庐的造车势力,上来就要硬刚满级大佬,这背后到底是传统汽车工业的没落,还是一场人声鼎沸的喧嚣? 追觅为何选择对标布加迪? 其实很有意思,追觅造车不去对标BBA们?却上来先挑战布加迪。 你以为追觅自不量力,其实是在找软柿子捏。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活下去就不容易,寻常赛道,追觅基本上找不到切口。 针对BBA的有**问界,7月份,问界M8、M9在40万、50万市场上分别成为销冠,力压BBA一头。 在中端市场上,有特斯拉、小米、蔚小理,哪一家都不是好惹的。 下沉市场上,有比亚迪、吉利甚至是五菱MINI。 这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品牌单拎出来,都不是追觅这个新手能对打的。 那么此时,空白市场就剩下超高端豪华品牌,虽然跨界进入这个赛道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至少没这么卷。 而且从扫地机跨界去造车,追觅并不是第一家。 老对手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2021年就搞了个极石汽车,但销量有点儿不如人意,去年一共才卖了5000多辆。 老对手拼搏了几年尚且如此,追觅初来乍到,能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吗? 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雷军的跨界打法。 追觅上来对标布加迪,看似无厘头,实则剑走偏锋。 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淘汰阶段,行","text":"现在的新能源汽车,真是人尽可造啊。 前有“耗子药厂”推出金鱼汽车,今有追觅跨界造跑车,画风愈发清奇。 难道现在造新能源汽车就这么没有门槛吗? 造跑车就算了,追觅上来就对标布加迪。 什么是布加迪超跑? 世界上最快的量产跑车,时速最高可为490km/h,能与高铁赛跑,甚至比喷气式飞机起步还要快。 追觅作为一家初出茅庐的造车势力,上来就要硬刚满级大佬,这背后到底是传统汽车工业的没落,还是一场人声鼎沸的喧嚣? 追觅为何选择对标布加迪? 其实很有意思,追觅造车不去对标BBA们?却上来先挑战布加迪。 你以为追觅自不量力,其实是在找软柿子捏。 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能够活下去就不容易,寻常赛道,追觅基本上找不到切口。 针对BBA的有**问界,7月份,问界M8、M9在40万、50万市场上分别成为销冠,力压BBA一头。 在中端市场上,有特斯拉、小米、蔚小理,哪一家都不是好惹的。 下沉市场上,有比亚迪、吉利甚至是五菱MINI。 这每一个细分市场的品牌单拎出来,都不是追觅这个新手能对打的。 那么此时,空白市场就剩下超高端豪华品牌,虽然跨界进入这个赛道听起来不可思议,但至少没这么卷。 而且从扫地机跨界去造车,追觅并不是第一家。 老对手石头科技创始人昌敬2021年就搞了个极石汽车,但销量有点儿不如人意,去年一共才卖了5000多辆。 老对手拼搏了几年尚且如此,追觅初来乍到,能不知道自己的斤两吗? 不是每个人都能复制雷军的跨界打法。 追觅上来对标布加迪,看似无厘头,实则剑走偏锋。 在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加速淘汰阶段,行","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56b393aa9647a9a4abf9be54dff3c17","width":"1080","height":"3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eb6672ddc14fe4b6dd1bb06286d00","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b1f5df46ae2cbed2cc16ff87dd209f","width":"336","height":"2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643475823009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22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2810235380168,"gmtCreate":1756463818484,"gmtModify":1756472518093,"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东风“金蝉脱壳”,岚图“借壳上市”? ","htmlText":"近日,东方集团公告宣布,岚图汽车将要以“介绍上市”的方式走向港股,同时,母公司自身则启动私有化进程,从港股主动退场。 这一公告宣布后,8月25日,东风集团股份直接飙涨超50%。 短期看,东风集团这顿操作,不可谓不妙。 长期看,岚图上市会一路长红吗? 岚图介绍上市,未来会有蓝图吗? 岚图此次所谓“介绍上市”,可以概括为: 一是把东风集团持有的79.67%岚图股份按比例直接分给所有股东; 二是不增发、不融资,直接把岚图股票挂上港交所,完成“介绍上市”。 三是由东风武汉投资出面,用股权换回控股股东的股份,用现金打发中小股东,一口气把东风集团股份变成全资子公司,完成退市私有化。 对于东风集团而言,此举“腾笼换鸟”,一方面一举扭转母公司估值长期受压的局面,另一方面为岚图这条新能源赛道开辟独立融资的“资金快车道”,让其直接装上资本引擎。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冲击下,传统车企日子艰难,普遍股价萎靡、市盈率较低。 像东风集团股份,一家年收千亿的企业,“介绍上市”消息出现前,市值不超过500亿港元,远远赶不上比亚迪、蔚小理,甚至比不上零跑。 如今用上“金蝉脱壳+借壳上市”,就能使岚图有着长久想象力了? 至少短期看岚图点燃了大家的投资热情。 长期还是要看技术、看销量。 眼下资本市场给新能源车企定价,是把“科技公司的高溢价”叠加到“传统车厂的估值逻辑”上——只有带上科技光环,估值才能飞。 正因为有了科技股估值逻辑在里面,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才普遍高于传统车厂,这也是东风集团“腾笼换鸟”的原因。 为了留住这份溢价,新势力们需要拼命刷“可见度”:月月晒销量榜、上市就放出","listText":"近日,东方集团公告宣布,岚图汽车将要以“介绍上市”的方式走向港股,同时,母公司自身则启动私有化进程,从港股主动退场。 这一公告宣布后,8月25日,东风集团股份直接飙涨超50%。 短期看,东风集团这顿操作,不可谓不妙。 长期看,岚图上市会一路长红吗? 岚图介绍上市,未来会有蓝图吗? 岚图此次所谓“介绍上市”,可以概括为: 一是把东风集团持有的79.67%岚图股份按比例直接分给所有股东; 二是不增发、不融资,直接把岚图股票挂上港交所,完成“介绍上市”。 三是由东风武汉投资出面,用股权换回控股股东的股份,用现金打发中小股东,一口气把东风集团股份变成全资子公司,完成退市私有化。 对于东风集团而言,此举“腾笼换鸟”,一方面一举扭转母公司估值长期受压的局面,另一方面为岚图这条新能源赛道开辟独立融资的“资金快车道”,让其直接装上资本引擎。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冲击下,传统车企日子艰难,普遍股价萎靡、市盈率较低。 像东风集团股份,一家年收千亿的企业,“介绍上市”消息出现前,市值不超过500亿港元,远远赶不上比亚迪、蔚小理,甚至比不上零跑。 如今用上“金蝉脱壳+借壳上市”,就能使岚图有着长久想象力了? 至少短期看岚图点燃了大家的投资热情。 长期还是要看技术、看销量。 眼下资本市场给新能源车企定价,是把“科技公司的高溢价”叠加到“传统车厂的估值逻辑”上——只有带上科技光环,估值才能飞。 正因为有了科技股估值逻辑在里面,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才普遍高于传统车厂,这也是东风集团“腾笼换鸟”的原因。 为了留住这份溢价,新势力们需要拼命刷“可见度”:月月晒销量榜、上市就放出","text":"近日,东方集团公告宣布,岚图汽车将要以“介绍上市”的方式走向港股,同时,母公司自身则启动私有化进程,从港股主动退场。 这一公告宣布后,8月25日,东风集团股份直接飙涨超50%。 短期看,东风集团这顿操作,不可谓不妙。 长期看,岚图上市会一路长红吗? 岚图介绍上市,未来会有蓝图吗? 岚图此次所谓“介绍上市”,可以概括为: 一是把东风集团持有的79.67%岚图股份按比例直接分给所有股东; 二是不增发、不融资,直接把岚图股票挂上港交所,完成“介绍上市”。 三是由东风武汉投资出面,用股权换回控股股东的股份,用现金打发中小股东,一口气把东风集团股份变成全资子公司,完成退市私有化。 对于东风集团而言,此举“腾笼换鸟”,一方面一举扭转母公司估值长期受压的局面,另一方面为岚图这条新能源赛道开辟独立融资的“资金快车道”,让其直接装上资本引擎。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冲击下,传统车企日子艰难,普遍股价萎靡、市盈率较低。 像东风集团股份,一家年收千亿的企业,“介绍上市”消息出现前,市值不超过500亿港元,远远赶不上比亚迪、蔚小理,甚至比不上零跑。 如今用上“金蝉脱壳+借壳上市”,就能使岚图有着长久想象力了? 至少短期看岚图点燃了大家的投资热情。 长期还是要看技术、看销量。 眼下资本市场给新能源车企定价,是把“科技公司的高溢价”叠加到“传统车厂的估值逻辑”上——只有带上科技光环,估值才能飞。 正因为有了科技股估值逻辑在里面,新能源车企的估值才普遍高于传统车厂,这也是东风集团“腾笼换鸟”的原因。 为了留住这份溢价,新势力们需要拼命刷“可见度”:月月晒销量榜、上市就放出","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2e5f02730943b87af1fb64e6503d47","width":"553","height":"1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eb6672ddc14fe4b6dd1bb06286d00","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b1f5df46ae2cbed2cc16ff87dd209f","width":"336","height":"2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281023538016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0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70322159321544,"gmtCreate":1755856159919,"gmtModify":1755856703287,"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农商行生存压力透视:为何连“优等生”常熟银行也在减速? ","htmlText":"近日,常熟银行公布了半年报。 率先打响了A股上市银行业绩公布的第一枪。 敢打第一枪,说明常熟银行很有底气。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了10.10%;实现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了13.51%。 在如今农商行们面临的压力下,常熟银行取得如此成绩,足以称得上优等生。 不过,在业绩亮眼的背后,市场仍心存疑虑:增长引擎会不会后继乏力,增速能否得以维系? 投资成为增长引擎:常熟银行增长动力如何? 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常熟银行此次业绩增长速度并不算高。 除去2020年、2021疫情这两年,此次半年报是常熟银行近年来增长最慢的半年。 2022年上半年,常熟银行仍能实现18.86%的营收增长,19.96%的归母净利润增长。 此后增长速度一路放缓,如今业绩增长仅能维持在10%附近。 具体业务来讲,主要是净利息收入拖缓了高增长的步伐。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6.40亿元,同比增长了0.83%,增长速度创下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而且能够实现正增长,主要靠的还是“节流”。 常熟银行实现利息收入80.05亿元,同比下滑了2.52%;实现利息支出33.65亿元,同比减少了6.8%。 赚得少了,但省得更多了,也不失一种维持业绩增长的手段。 此次营收比去年同期多了约5个亿,净利润多了约2个亿。 增长主要引擎是什么? 答案是投资。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投资收益12亿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30.94%,仅这一项,相比去年上半年多出了3个亿,占据营收增长的五分之三,比整体利润还要高。 ","listText":"近日,常熟银行公布了半年报。 率先打响了A股上市银行业绩公布的第一枪。 敢打第一枪,说明常熟银行很有底气。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了10.10%;实现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了13.51%。 在如今农商行们面临的压力下,常熟银行取得如此成绩,足以称得上优等生。 不过,在业绩亮眼的背后,市场仍心存疑虑:增长引擎会不会后继乏力,增速能否得以维系? 投资成为增长引擎:常熟银行增长动力如何? 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常熟银行此次业绩增长速度并不算高。 除去2020年、2021疫情这两年,此次半年报是常熟银行近年来增长最慢的半年。 2022年上半年,常熟银行仍能实现18.86%的营收增长,19.96%的归母净利润增长。 此后增长速度一路放缓,如今业绩增长仅能维持在10%附近。 具体业务来讲,主要是净利息收入拖缓了高增长的步伐。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6.40亿元,同比增长了0.83%,增长速度创下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而且能够实现正增长,主要靠的还是“节流”。 常熟银行实现利息收入80.05亿元,同比下滑了2.52%;实现利息支出33.65亿元,同比减少了6.8%。 赚得少了,但省得更多了,也不失一种维持业绩增长的手段。 此次营收比去年同期多了约5个亿,净利润多了约2个亿。 增长主要引擎是什么? 答案是投资。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投资收益12亿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30.94%,仅这一项,相比去年上半年多出了3个亿,占据营收增长的五分之三,比整体利润还要高。 ","text":"近日,常熟银行公布了半年报。 率先打响了A股上市银行业绩公布的第一枪。 敢打第一枪,说明常熟银行很有底气。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60.62亿元,同比增长了10.10%;实现归母净利润19.69亿元,同比增长了13.51%。 在如今农商行们面临的压力下,常熟银行取得如此成绩,足以称得上优等生。 不过,在业绩亮眼的背后,市场仍心存疑虑:增长引擎会不会后继乏力,增速能否得以维系? 投资成为增长引擎:常熟银行增长动力如何? 把时间轴拉长来看,常熟银行此次业绩增长速度并不算高。 除去2020年、2021疫情这两年,此次半年报是常熟银行近年来增长最慢的半年。 2022年上半年,常熟银行仍能实现18.86%的营收增长,19.96%的归母净利润增长。 此后增长速度一路放缓,如今业绩增长仅能维持在10%附近。 具体业务来讲,主要是净利息收入拖缓了高增长的步伐。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46.40亿元,同比增长了0.83%,增长速度创下上市以来最低水平。 而且能够实现正增长,主要靠的还是“节流”。 常熟银行实现利息收入80.05亿元,同比下滑了2.52%;实现利息支出33.65亿元,同比减少了6.8%。 赚得少了,但省得更多了,也不失一种维持业绩增长的手段。 此次营收比去年同期多了约5个亿,净利润多了约2个亿。 增长主要引擎是什么? 答案是投资。 上半年,常熟银行实现投资收益12亿元,再度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了30.94%,仅这一项,相比去年上半年多出了3个亿,占据营收增长的五分之三,比整体利润还要高。","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2e5f02730943b87af1fb64e6503d47","width":"553","height":"1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eb6672ddc14fe4b6dd1bb06286d00","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b1f5df46ae2cbed2cc16ff87dd209f","width":"336","height":"2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703221593215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1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7879046779384,"gmtCreate":1755244849498,"gmtModify":1755246401531,"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从高增长到增长焦虑:汤臣倍健的中年危机有多深?","htmlText":"年初,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写下《致股东的一封信》,复盘了2024,并高调宣布,2025年将“以攻为守,向生而生”。 字里行间,梁允超斩钉截铁:防守不是汤臣倍健的基因和强项,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这以攻为首的号角一出,立即引起了外界关注。 如今2025年赛程过半,这几天,汤臣倍健公布了半年报,这正是对汤臣倍健“以攻为首”策略的一次实战检验,所以成绩究竟如何呢? 以攻为首的背面:难守难攻? 根据财报信息显示,上半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35.32亿元,同比下降了23.43%;实现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下降了17.34%。 营收与净利润再度双双下滑,总体讲,这份业绩答卷并不理想。 与2023年的业绩高点相比,公司营收在两年内缩水20亿元,相当于倒退回五年前的水平;扣非净利润则从14.5亿元的高点下滑至6.6亿元,利润规模退至六年前的水准。 具体看,汤臣倍健也几乎实现了全面的战线收缩。 按照品牌划分,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18.88亿元,同比下降了28.32%;健力多实现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了30.35%;“lifespace”国内收入为1.38亿元,同比下降了34.43%。 按照产品划分,片剂、粉剂、胶囊剂的营收分别下滑29.09%、19.76%、6.82%。 可见,在终端市场上,汤臣倍健的产品越来越难卖了。 对于此次成绩再度下滑,汤臣倍健给出的解释是今年上半年,行业在各细分渠道表现持续分化,药店渠道客流及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规模继续下行,线上延续激烈竞争格局,导致公司业绩承压。 简单来说就是原线下渠道不给力了,而线上渠道又打不开局面。 上半年,汤臣倍健线下收入为17","listText":"年初,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写下《致股东的一封信》,复盘了2024,并高调宣布,2025年将“以攻为守,向生而生”。 字里行间,梁允超斩钉截铁:防守不是汤臣倍健的基因和强项,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这以攻为首的号角一出,立即引起了外界关注。 如今2025年赛程过半,这几天,汤臣倍健公布了半年报,这正是对汤臣倍健“以攻为首”策略的一次实战检验,所以成绩究竟如何呢? 以攻为首的背面:难守难攻? 根据财报信息显示,上半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35.32亿元,同比下降了23.43%;实现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下降了17.34%。 营收与净利润再度双双下滑,总体讲,这份业绩答卷并不理想。 与2023年的业绩高点相比,公司营收在两年内缩水20亿元,相当于倒退回五年前的水平;扣非净利润则从14.5亿元的高点下滑至6.6亿元,利润规模退至六年前的水准。 具体看,汤臣倍健也几乎实现了全面的战线收缩。 按照品牌划分,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18.88亿元,同比下降了28.32%;健力多实现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了30.35%;“lifespace”国内收入为1.38亿元,同比下降了34.43%。 按照产品划分,片剂、粉剂、胶囊剂的营收分别下滑29.09%、19.76%、6.82%。 可见,在终端市场上,汤臣倍健的产品越来越难卖了。 对于此次成绩再度下滑,汤臣倍健给出的解释是今年上半年,行业在各细分渠道表现持续分化,药店渠道客流及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规模继续下行,线上延续激烈竞争格局,导致公司业绩承压。 简单来说就是原线下渠道不给力了,而线上渠道又打不开局面。 上半年,汤臣倍健线下收入为17","text":"年初,汤臣倍健董事长梁允超写下《致股东的一封信》,复盘了2024,并高调宣布,2025年将“以攻为守,向生而生”。 字里行间,梁允超斩钉截铁:防守不是汤臣倍健的基因和强项,进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这以攻为首的号角一出,立即引起了外界关注。 如今2025年赛程过半,这几天,汤臣倍健公布了半年报,这正是对汤臣倍健“以攻为首”策略的一次实战检验,所以成绩究竟如何呢? 以攻为首的背面:难守难攻? 根据财报信息显示,上半年,汤臣倍健实现营收35.32亿元,同比下降了23.43%;实现归母净利润7.36亿元,同比下降了17.34%。 营收与净利润再度双双下滑,总体讲,这份业绩答卷并不理想。 与2023年的业绩高点相比,公司营收在两年内缩水20亿元,相当于倒退回五年前的水平;扣非净利润则从14.5亿元的高点下滑至6.6亿元,利润规模退至六年前的水准。 具体看,汤臣倍健也几乎实现了全面的战线收缩。 按照品牌划分,主品牌汤臣倍健实现收入18.88亿元,同比下降了28.32%;健力多实现收入4.11亿元,同比下降了30.35%;“lifespace”国内收入为1.38亿元,同比下降了34.43%。 按照产品划分,片剂、粉剂、胶囊剂的营收分别下滑29.09%、19.76%、6.82%。 可见,在终端市场上,汤臣倍健的产品越来越难卖了。 对于此次成绩再度下滑,汤臣倍健给出的解释是今年上半年,行业在各细分渠道表现持续分化,药店渠道客流及膳食营养补充剂销售规模继续下行,线上延续激烈竞争格局,导致公司业绩承压。 简单来说就是原线下渠道不给力了,而线上渠道又打不开局面。 上半年,汤臣倍健线下收入为17","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42e5f02730943b87af1fb64e6503d47","width":"553","height":"15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eb6672ddc14fe4b6dd1bb06286d00","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b1f5df46ae2cbed2cc16ff87dd209f","width":"336","height":"2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78790467793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62137835450480,"gmtCreate":1753868139934,"gmtModify":1753868799543,"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国家生育补贴下,飞鹤要不要脱下“长衫”?","htmlText":"这两天,飞鹤现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WAIC历史上首批亮相的“AI乳企”。 这颇让人感到意外。 人工智能与乳企? 貌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 这次为何组合成了“AI乳企”? 飞鹤又为何要突然来这里亮相? 飞鹤为何讲起了AI的故事? 说实话,飞鹤参加这个会让人感到有点儿突兀。 不信你看,参加WAIC的企业都是什么? **、腾讯、阿里、京东,这都是互联网科技圈的常青树。 还有谷歌、亚马逊科技、特斯拉、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它们的科技实力更不用多说。 再往下就是机器人圈的宇树、智元等新兴势力,以及KIMI、智谱AI等大模型领域企业。 这时间突然来了个飞鹤,一个传统奶粉企业加入,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好比一堆机器人里面混进了一罐奶粉。 要知道飞鹤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不是很舍得。 2021年至2024年,中国飞鹤的研发成本分别达到4.26亿元、4.93亿元、6.11亿元、5.85亿元,分别仅占当期收入比重1.87%、2.31%、3.13%、2.82%。 甚至现在研发开支已经不在财报中单独列出。 这与科技行业高投入相比,着实有点儿格格不入。 所以飞鹤为何要参加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飞鹤表示你有你的帕拉梅拉,我有我的拖拉机。 在展会上,飞鹤主要展示了AI赋能全产业链成果。 有意思的一点是,飞鹤在最近的宣传中,号称自己打造的智能生产系统,已经具备着L5级无限制无人驾驶水平。 看到这我都坐不住了。 L5级是智能驾驶的理想状态,至今仍是个伪概","listText":"这两天,飞鹤现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WAIC历史上首批亮相的“AI乳企”。 这颇让人感到意外。 人工智能与乳企? 貌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 这次为何组合成了“AI乳企”? 飞鹤又为何要突然来这里亮相? 飞鹤为何讲起了AI的故事? 说实话,飞鹤参加这个会让人感到有点儿突兀。 不信你看,参加WAIC的企业都是什么? **、腾讯、阿里、京东,这都是互联网科技圈的常青树。 还有谷歌、亚马逊科技、特斯拉、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它们的科技实力更不用多说。 再往下就是机器人圈的宇树、智元等新兴势力,以及KIMI、智谱AI等大模型领域企业。 这时间突然来了个飞鹤,一个传统奶粉企业加入,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好比一堆机器人里面混进了一罐奶粉。 要知道飞鹤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不是很舍得。 2021年至2024年,中国飞鹤的研发成本分别达到4.26亿元、4.93亿元、6.11亿元、5.85亿元,分别仅占当期收入比重1.87%、2.31%、3.13%、2.82%。 甚至现在研发开支已经不在财报中单独列出。 这与科技行业高投入相比,着实有点儿格格不入。 所以飞鹤为何要参加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飞鹤表示你有你的帕拉梅拉,我有我的拖拉机。 在展会上,飞鹤主要展示了AI赋能全产业链成果。 有意思的一点是,飞鹤在最近的宣传中,号称自己打造的智能生产系统,已经具备着L5级无限制无人驾驶水平。 看到这我都坐不住了。 L5级是智能驾驶的理想状态,至今仍是个伪概","text":"这两天,飞鹤现身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成为WAIC历史上首批亮相的“AI乳企”。 这颇让人感到意外。 人工智能与乳企? 貌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行业。 这次为何组合成了“AI乳企”? 飞鹤又为何要突然来这里亮相? 飞鹤为何讲起了AI的故事? 说实话,飞鹤参加这个会让人感到有点儿突兀。 不信你看,参加WAIC的企业都是什么? **、腾讯、阿里、京东,这都是互联网科技圈的常青树。 还有谷歌、亚马逊科技、特斯拉、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它们的科技实力更不用多说。 再往下就是机器人圈的宇树、智元等新兴势力,以及KIMI、智谱AI等大模型领域企业。 这时间突然来了个飞鹤,一个传统奶粉企业加入,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好比一堆机器人里面混进了一罐奶粉。 要知道飞鹤在研发上的投入一直不是很舍得。 2021年至2024年,中国飞鹤的研发成本分别达到4.26亿元、4.93亿元、6.11亿元、5.85亿元,分别仅占当期收入比重1.87%、2.31%、3.13%、2.82%。 甚至现在研发开支已经不在财报中单独列出。 这与科技行业高投入相比,着实有点儿格格不入。 所以飞鹤为何要参加这次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飞鹤表示你有你的帕拉梅拉,我有我的拖拉机。 在展会上,飞鹤主要展示了AI赋能全产业链成果。 有意思的一点是,飞鹤在最近的宣传中,号称自己打造的智能生产系统,已经具备着L5级无限制无人驾驶水平。 看到这我都坐不住了。 L5级是智能驾驶的理想状态,至今仍是个伪概","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eb6672ddc14fe4b6dd1bb06286d00","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44992eb35ffd3e87c288fb2afdb7bea7","width":"563","height":"289"},{"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eb1f5df46ae2cbed2cc16ff87dd209f","width":"336","height":"27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6213783545048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3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6798185275816,"gmtCreate":1752559679897,"gmtModify":1752561643973,"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携程“调价”被点名,京东们“低佣”搅局","htmlText":"最近,相信不少朋友都刷到郑州五星级大饭店摆摊的新闻,而且生意居然还不错。 但在摆摊生意火爆的背后,是其日渐不景气的主业,摆摊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无独有偶,巧合的是,OTA行业龙头携程,也是在郑州,被多家酒店商户举报:携程平台要求酒店商户开通名为“调价助手”的改价工具。 就新闻中商户的说法:携程平台是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且不经商家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最新消息显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事情的真伪以及最后如何定性还不可知,但中高端酒店业不景气确实是事实。 而行业顶流,专注中高端的携程集团,小日子过得也确实非常滋润。 OTA:一超多强的携程集团 根据数据显示,携程集团2024年全年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创近五年最佳业绩。2025年Q1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持平,净利率34%。 今年一季度,携程四大主要业务全部实现上涨。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55亿元,同比上升23%;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54亿元,同比上升8%;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9.47亿元,同比上升7%;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5.73亿元,同比上升12%。 除了携程外,整个OTA行业的净利率相对也比较高。 天眼查APP显示,同程旅行的收入大增: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69.52%,净利率18%;美团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为近20%,净利率也将近20%。 通过行业数据,可以看到,携程的利润率和市场份额(GMV占比56%)远高于同行,要知道,这是在美团,飞猪,同程们一众强敌的围剿下抢来的。 我们都知道,美团有中国最强大的地面铁军,外卖+到店每年500亿的现金奶源;同程","listText":"最近,相信不少朋友都刷到郑州五星级大饭店摆摊的新闻,而且生意居然还不错。 但在摆摊生意火爆的背后,是其日渐不景气的主业,摆摊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无独有偶,巧合的是,OTA行业龙头携程,也是在郑州,被多家酒店商户举报:携程平台要求酒店商户开通名为“调价助手”的改价工具。 就新闻中商户的说法:携程平台是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且不经商家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最新消息显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事情的真伪以及最后如何定性还不可知,但中高端酒店业不景气确实是事实。 而行业顶流,专注中高端的携程集团,小日子过得也确实非常滋润。 OTA:一超多强的携程集团 根据数据显示,携程集团2024年全年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创近五年最佳业绩。2025年Q1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持平,净利率34%。 今年一季度,携程四大主要业务全部实现上涨。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55亿元,同比上升23%;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54亿元,同比上升8%;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9.47亿元,同比上升7%;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5.73亿元,同比上升12%。 除了携程外,整个OTA行业的净利率相对也比较高。 天眼查APP显示,同程旅行的收入大增: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69.52%,净利率18%;美团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为近20%,净利率也将近20%。 通过行业数据,可以看到,携程的利润率和市场份额(GMV占比56%)远高于同行,要知道,这是在美团,飞猪,同程们一众强敌的围剿下抢来的。 我们都知道,美团有中国最强大的地面铁军,外卖+到店每年500亿的现金奶源;同程","text":"最近,相信不少朋友都刷到郑州五星级大饭店摆摊的新闻,而且生意居然还不错。 但在摆摊生意火爆的背后,是其日渐不景气的主业,摆摊或许是不得已而为之。 无独有偶,巧合的是,OTA行业龙头携程,也是在郑州,被多家酒店商户举报:携程平台要求酒店商户开通名为“调价助手”的改价工具。 就新闻中商户的说法:携程平台是通过技术手段修改酒店房间价格,并且不经商家允许修改商家的活动折扣。最新消息显示,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经介入调查。 事情的真伪以及最后如何定性还不可知,但中高端酒店业不景气确实是事实。 而行业顶流,专注中高端的携程集团,小日子过得也确实非常滋润。 OTA:一超多强的携程集团 根据数据显示,携程集团2024年全年净利润1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72%,创近五年最佳业绩。2025年Q1净利润43.14亿元,同比持平,净利率34%。 今年一季度,携程四大主要业务全部实现上涨。住宿预订营业收入为55亿元,同比上升23%;交通票务营业收入为54亿元,同比上升8%;旅游度假业务营业收入为9.47亿元,同比上升7%;商旅管理业务营业收入为5.73亿元,同比上升12%。 除了携程外,整个OTA行业的净利率相对也比较高。 天眼查APP显示,同程旅行的收入大增: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6.79亿元,同比增长69.52%,净利率18%;美团占整个行业的比例为近20%,净利率也将近20%。 通过行业数据,可以看到,携程的利润率和市场份额(GMV占比56%)远高于同行,要知道,这是在美团,飞猪,同程们一众强敌的围剿下抢来的。 我们都知道,美团有中国最强大的地面铁军,外卖+到店每年500亿的现金奶源;同程","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56b393aa9647a9a4abf9be54dff3c17","width":"1080","height":"3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eb6672ddc14fe4b6dd1bb06286d00","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11999d99da3d0e3d33fa3160b7060357","width":"554","height":"5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67981852758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0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51934516945192,"gmtCreate":1751361498666,"gmtModify":1751363707833,"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高德,需要向阿里再证明一次","htmlText":"最近,阿里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比如最新财报公布的阿里合伙人的更替;比如前段时间官宣的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又比如稍早之前的阿里内网“拆墙”等等。 在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主基调下,阿里已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大变革。 那么,有人走向台前,也就有人走向幕后。 比如说高德,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最稳固的一块拼图,2021年就已经和飞猪、饿了么们组成“飞高了”组合,一起加速推进本地生活业务。虽然后来又几经调整,但是在今年6月之前,高德依然占据着本地生活集团的半壁江山。 可如今,“飞高了”组合中的“飞了”,被淘天重新提拔重用,拉去组成了大消费平台,似乎是想要换个名字继续征战本地生活赛道。而高德却被分类至了“所有其他”。 说实话,这还挺尴尬的。 毕竟,从“飞高了”开始,到后来整合“口碑”,高德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探索绝对是阿里元老级人物。而且天眼查App显示,在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报告中,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2%,主要是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 同时,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还陆续实现了单季度盈利。 一边是业绩向好、订单增长,但一边却是被忽略、落单。冰火两重天之下,为什么现在大家不想带高德一起玩了? 高德,需要再证明一次 如果看流量规模,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高德地图的月活已突破至8.73亿,坐稳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第四极的交椅——仅次于微信、淘宝、支付宝。 如果看本地生活布局,在先后与飞猪、饿了么和抖音团购们合作打通了商家供给后,现在高德早就进化成了一个集出行、美","listText":"最近,阿里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比如最新财报公布的阿里合伙人的更替;比如前段时间官宣的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又比如稍早之前的阿里内网“拆墙”等等。 在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主基调下,阿里已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大变革。 那么,有人走向台前,也就有人走向幕后。 比如说高德,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最稳固的一块拼图,2021年就已经和飞猪、饿了么们组成“飞高了”组合,一起加速推进本地生活业务。虽然后来又几经调整,但是在今年6月之前,高德依然占据着本地生活集团的半壁江山。 可如今,“飞高了”组合中的“飞了”,被淘天重新提拔重用,拉去组成了大消费平台,似乎是想要换个名字继续征战本地生活赛道。而高德却被分类至了“所有其他”。 说实话,这还挺尴尬的。 毕竟,从“飞高了”开始,到后来整合“口碑”,高德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探索绝对是阿里元老级人物。而且天眼查App显示,在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报告中,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2%,主要是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 同时,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还陆续实现了单季度盈利。 一边是业绩向好、订单增长,但一边却是被忽略、落单。冰火两重天之下,为什么现在大家不想带高德一起玩了? 高德,需要再证明一次 如果看流量规模,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高德地图的月活已突破至8.73亿,坐稳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第四极的交椅——仅次于微信、淘宝、支付宝。 如果看本地生活布局,在先后与飞猪、饿了么和抖音团购们合作打通了商家供给后,现在高德早就进化成了一个集出行、美","text":"最近,阿里又做出了一系列的大动作。 比如最新财报公布的阿里合伙人的更替;比如前段时间官宣的饿了么、飞猪合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从电商平台走向大消费平台的战略升级;又比如稍早之前的阿里内网“拆墙”等等。 在回归初心,重新创业的主基调下,阿里已然掀起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大变革。 那么,有人走向台前,也就有人走向幕后。 比如说高德,作为阿里本地生活最稳固的一块拼图,2021年就已经和飞猪、饿了么们组成“飞高了”组合,一起加速推进本地生活业务。虽然后来又几经调整,但是在今年6月之前,高德依然占据着本地生活集团的半壁江山。 可如今,“飞高了”组合中的“飞了”,被淘天重新提拔重用,拉去组成了大消费平台,似乎是想要换个名字继续征战本地生活赛道。而高德却被分类至了“所有其他”。 说实话,这还挺尴尬的。 毕竟,从“飞高了”开始,到后来整合“口碑”,高德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探索绝对是阿里元老级人物。而且天眼查App显示,在最新发布的2025财年报告中,阿里本地生活集团营收同比增长12%,主要是由高德和饿了么订单增长,以及市场营销服务收入增长所带动。 同时,高德、虎鲸文娱等业务还陆续实现了单季度盈利。 一边是业绩向好、订单增长,但一边却是被忽略、落单。冰火两重天之下,为什么现在大家不想带高德一起玩了? 高德,需要再证明一次 如果看流量规模,据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3月,高德地图的月活已突破至8.73亿,坐稳了中国移动互联网第四极的交椅——仅次于微信、淘宝、支付宝。 如果看本地生活布局,在先后与飞猪、饿了么和抖音团购们合作打通了商家供给后,现在高德早就进化成了一个集出行、美","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256b393aa9647a9a4abf9be54dff3c17","width":"1080","height":"300"},{"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ad82d3249be174b14def5490b9b31471","width":"554","height":"28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feb6672ddc14fe4b6dd1bb06286d00","width":"321","height":"26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5193451694519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95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4,"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49475273777208,"gmtCreate":1750762104005,"gmtModify":1750762254194,"author":{"id":"4120113916745660","authorId":"4120113916745660","name":"财观二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e92c31f0e8ce1ca075238ada04ac0a93","crmLevel":0,"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120113916745660","authorIdStr":"4120113916745660"},"themes":[],"title":"巴奴上市,杜中兵是短板? ","htmlText":"近日,巴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回顾上半年,如果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今年算是餐饮行业的大年。 先是古茗、沪上阿姨们冲击港股IPO成功,然后是蜜雪冰城上市即突破千亿市值,再到4年长跑、5次闯关的绿茶集团顺利圆梦,中国餐饮企业们似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价值窗口期。 或许正因如此,前段时间还曾被“月薪5000别吃火锅”等舆论争议包围的巴奴,最近也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旨在冲击火锅“第三股”的宝座。 这是个好事,但也有部分不看好的声音,理由有两点: 一是除蜜雪冰城外,今年很多餐饮玩家们上市后的表现都有点不尽人意。比如绿茶上市首日股价就大跌了12.52%。 而且再来看港股火锅第一、二股的表现,截止到6月19日收盘,现在海底捞的总市值也已经缩水至了810.46亿元。至于呷哺呷哺就更惨了,仅为7.49亿元…… 二是从招股书来看,当前巴奴的门店仅有140余家,整体规模相对有限,且又走的是品质高价路线,这怎么看都跟当下的主流消费经济叙事,有点反着来的意思。 所以,无论上市成功与否,未来的巴奴想要真正上岸,恐怕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频频翻车的产品主义,巴奴到底“贵”在哪里? 其实深入到招股书来看,现在巴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挺有意思的。 没有硬伤,但瑕疵却不少。 比如巴奴在2022年——2024年的经营收入分别约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47.38%和8.9%;对应的年内利润约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期内利润率为-0.4%、4.8%、5.3%,整体走势先增长,后放缓。 然后到了今年一季度,巴奴实现经营收入7.09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又同比增长了","listText":"近日,巴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回顾上半年,如果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今年算是餐饮行业的大年。 先是古茗、沪上阿姨们冲击港股IPO成功,然后是蜜雪冰城上市即突破千亿市值,再到4年长跑、5次闯关的绿茶集团顺利圆梦,中国餐饮企业们似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价值窗口期。 或许正因如此,前段时间还曾被“月薪5000别吃火锅”等舆论争议包围的巴奴,最近也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旨在冲击火锅“第三股”的宝座。 这是个好事,但也有部分不看好的声音,理由有两点: 一是除蜜雪冰城外,今年很多餐饮玩家们上市后的表现都有点不尽人意。比如绿茶上市首日股价就大跌了12.52%。 而且再来看港股火锅第一、二股的表现,截止到6月19日收盘,现在海底捞的总市值也已经缩水至了810.46亿元。至于呷哺呷哺就更惨了,仅为7.49亿元…… 二是从招股书来看,当前巴奴的门店仅有140余家,整体规模相对有限,且又走的是品质高价路线,这怎么看都跟当下的主流消费经济叙事,有点反着来的意思。 所以,无论上市成功与否,未来的巴奴想要真正上岸,恐怕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频频翻车的产品主义,巴奴到底“贵”在哪里? 其实深入到招股书来看,现在巴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挺有意思的。 没有硬伤,但瑕疵却不少。 比如巴奴在2022年——2024年的经营收入分别约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47.38%和8.9%;对应的年内利润约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期内利润率为-0.4%、4.8%、5.3%,整体走势先增长,后放缓。 然后到了今年一季度,巴奴实现经营收入7.09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又同比增长了","text":"近日,巴奴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 回顾上半年,如果从资本市场的角度看,今年算是餐饮行业的大年。 先是古茗、沪上阿姨们冲击港股IPO成功,然后是蜜雪冰城上市即突破千亿市值,再到4年长跑、5次闯关的绿茶集团顺利圆梦,中国餐饮企业们似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价值窗口期。 或许正因如此,前段时间还曾被“月薪5000别吃火锅”等舆论争议包围的巴奴,最近也向港交所递交了IPO招股书,旨在冲击火锅“第三股”的宝座。 这是个好事,但也有部分不看好的声音,理由有两点: 一是除蜜雪冰城外,今年很多餐饮玩家们上市后的表现都有点不尽人意。比如绿茶上市首日股价就大跌了12.52%。 而且再来看港股火锅第一、二股的表现,截止到6月19日收盘,现在海底捞的总市值也已经缩水至了810.46亿元。至于呷哺呷哺就更惨了,仅为7.49亿元…… 二是从招股书来看,当前巴奴的门店仅有140余家,整体规模相对有限,且又走的是品质高价路线,这怎么看都跟当下的主流消费经济叙事,有点反着来的意思。 所以,无论上市成功与否,未来的巴奴想要真正上岸,恐怕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频频翻车的产品主义,巴奴到底“贵”在哪里? 其实深入到招股书来看,现在巴奴交出的这份成绩单,挺有意思的。 没有硬伤,但瑕疵却不少。 比如巴奴在2022年——2024年的经营收入分别约为14.33亿元、21.12亿元、23亿元,同比增长47.38%和8.9%;对应的年内利润约为-519万元、1.02亿元、1.23亿元;期内利润率为-0.4%、4.8%、5.3%,整体走势先增长,后放缓。 然后到了今年一季度,巴奴实现经营收入7.09亿元,较2024年一季度又同比增长了","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d7073677d9dfc6286c3fdc24c5a34e2","width":"321","height":"265"},{"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d2828ecf143e41366eee2e2f0abd00dc","width":"336","height":"274"},{"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b4dfe0b38ff9b4e5cbdadfabf983243d","width":"554","height":"159"}],"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494752737772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74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3,"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followers","isTTM":fal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