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乜嘢吖

日日搵錢,月月暴富

IP属地:0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10-14

      MSTR其实本质就是比特币杠杆,在大市疯狂波动的时候尽量还是别动。

      Baby这个股市好像跳楼机[流泪]这两天太刺激了!尤其是币股相关,今天来聊聊 $Strategy(MSTR)$ 自从2025年2月MicroStrategy改名为Strategy Inc后,这家公司彻底转型成全球最大企业比特币金库,目前持有 628,946 枚 BTC,市值超过 750亿美元,软件业务在整体估值中占比不到 0.2%。如果比特币如分析师预测涨到 15万–20万美元,Strategy的股价理论上可能翻倍。Strategy的独门“BTC Yield”策略能系统性地以每股形式累积比特币,但同时伴随 稀释和再融资风险。换句话说,它比直接买比特币波动大约 2.5倍,投资需谨慎配置,一般建议 组合中占比3–5%。一、比特币 vs 美元:Strategy的投资逻辑企业比特币仓位无可匹敌Strategy持有的比特币约占全球总量 3%,超过其他企业金库总和。相比Tesla(11,509 BTC)、Marathon Digital(50,639 BTC)和Coinbase(11,776 BTC),Strategy不仅数量优势明显,而且在资本市场的运作能力让它能以更低成本、系统化累积比特币。软件业务只是辅助Q2 2025 软件收入 1.145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占比不到公司总价值的 0.15%。软件业务主要保证运营连续性,但真正创造价值的是比特币仓位。BTC Yield策略2025年YTD收益 25%,管理层预计全年可达 30%。通过发行股票和优先股购买比特币,比直接买币更系统化,但也意味着股本稀释。二、竞争与独特优势虽然全球已有 145家公司持有比特币,但Strategy依旧领先:先发优势:最早进入企业比特币金库市场,机构认可度高。资本市场运作能力:可用零息可转换债、优先股和股权系统化累积比特币,
      9,0048
      举报
      MSTR其实本质就是比特币杠杆,在大市疯狂波动的时候尽量还是别动。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10-08

      伯克希尔买OxyChem,其实最大赢家不是巴菲特,而是西方石油!

      最近能源圈有一笔交易挺耐人寻味:巴菲特的 $伯克希尔B(BRK.B)$ $伯克希尔(BRK.A)$ 以约97亿美元收购了西方石油 $西方石油(OXY)$ 的化工子公司 OxyChem。表面上看,是“股神出手、信心加持”,但要我说——这笔交易的赢家,其实是OXY自己[财迷]。先回顾下背景:这可是巴菲特接班人 Greg Abel 主导的第一笔大交易,也是伯克希尔三年来规模最大的收购。OXY 则正处于“去杠杆”阶段,卖掉化工业务,就是为了减债、聚焦主业、让业务结构更干净。但市场的反应挺微妙——OXY 股价先跌,BRK 几乎不动。投资者看法明显分歧:有人担心OXY卖掉现金牛业务,失去多元支撑;也有人认为这是轻装上阵的开始。我更倾向于后者。一:对巴菲特来说,九牛一毛;对OXY来说,脱胎换骨我们先看体量差距。伯克希尔体量近乎天文级,旗下保险、铁路、制造、能源样样都有,能源收入只占总盘子的约7%。区区100亿美元现金买个化工业务,对它的资产结构几乎没什么冲击,动静比买可口可乐一箱股票还小。但OXY就不同了——市值才四百多亿美元,这笔交易相当于卖出了公司五分之一的业务量。它的主营收入六成来自美洲油气勘探与生产,化工业务约占18%。这次卖掉OxyChem,意味着OXY几乎彻底变身“纯血E&P”(Exploration & Production)公司。过去OXY想走一条“多元整合”路线——既挖油,又做化工——但规模有限,反倒让估值被折价,既不像纯上游企业估值高,也比不上炼化巨头。现在轻装上阵,业务线更聚焦,估值反而有望提升。二:债务减半,估
      1.53万6
      举报
      伯克希尔买OxyChem,其实最大赢家不是巴菲特,而是西方石油!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10-03

      马斯克生儿育女的伤心往事被奈飞戳中,怒而号召2.27亿粉丝退订,奈飞股价会受影响吗?

      乐子又来了,马斯克“生儿育女”的伤心往事被奈飞戳中,他向开炮奈飞,指责 $奈飞(NFLX)$ 在推行他口中的“跨性别宣传”,甚至在自己的社交平台X上号召2.27亿粉丝:“取消Netflix!”马斯克这次加入了保守派账号Libs of TikTok发起的抵制行动,理由是Netflix播出动画《灵异游乐园:无路可逃》,以及公司多元化政策。根据Netflix内部报告,他们确实在增加非白人导演和主角的比例——听起来很 woke,但也可能是股东关心的“内容多元化策略”,毕竟多元化有时候还能带来更广泛的订阅市场。不过,马斯克完全不买账,他甚至说:“为了你孩子的健康,取消Netflix。而这次马斯克攻击的根本原因,其实戳中了他的伤心事——他长女或者长子Vivian Jenna Wilson完成性别转换。他曾直言孩子被所谓的“觉醒病毒”杀害。于是首富用社交平台当战场,拉动2亿多粉丝一起“退订”。那么,投资者该担心Netflix股价吗?理论上,大规模退订可能压低收入预期,短线股价或许承压。但别忘了,这种社交媒体风口往往雷声大雨点小——Netflix订阅用户群体多元且黏性高,几次网络风波下来,真正影响的可能只是短暂情绪波动,股价可能比马斯克的炮火还要冷静。 $特斯拉(TSLA)$
      1.41万4
      举报
      马斯克生儿育女的伤心往事被奈飞戳中,怒而号召2.27亿粉丝退订,奈飞股价会受影响吗?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10-02

      港股爆发!能复制去年行情涨满整个假期吗?!

      今天港股爆发了! $恒生指数(HSI)$ 一口气冲破了27,000点大关,整个市场像是打了兴奋剂一样,科技、半导体和新能源车板块全面爆发,连带着投资者的心情也嗨到顶点。各位虎友有没有跟上这波行情?[你懂的][你懂的]半导体板块成为最大亮点, $中芯国际(00981)$ 上涨超10%,华虹半导体超6%,宏光半导体和上海复旦紧随其后,显示行业的强劲势头。驱动逻辑很清楚:AI技术突破加速商业化、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全球市场联动效应叠加。DeepSeek发布了V3.2-Exp模型,寒武纪也同步适配,这可不只是技术秀,而是直接点燃了整个产业链的想象力;同时,美联储降息预期再起,全球资金纷纷流向更有成长性的市场,让港股的涨势水到渠成。再看看资金面,南向资金源源不断地涌入,市场信心随之稳稳回升。三季度港股累计上涨11.56%,连续三个季度收阳,投资者的笑容大概比股价还灿烂。外资占比虽然还没回到巅峰,但从低位回暖到66%,已经足够撑起市场的情绪了。你有没有注意到,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小秘密:全球资金都在寻找下一个爆点,而港股的科技和半导体板块正好站在风口浪尖。回想去年十一国庆期间,港股同样有一波大涨,不少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那么各位虎友怎么看待这波大涨呢?你认为这次能否涨满假期期间呢?今年会不会复制去年的行情?一起在评论区聊聊吧[你懂的][你懂的]
      9,8932
      举报
      港股爆发!能复制去年行情涨满整个假期吗?!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9-26

      跌超7%!小米,对标苹果失败了吗?现在能加仓吗?

      跌超7%! $小米集团-W(01810)$ 发布会终于开完了,此款号称要对标超越 $苹果(AAPL)$ 17的小米17,价格也没便宜多少。2025年9月25日,小米(01810.HK)在北京划开新品序幕,发布了“17系列手机”和汽车业务新动向。投资者提前两天就开始预热本场发布会,股价接连大涨两天,然而发布会之后,小米股价却跌的让人震撼!截止目前,小米股价大跌7.49%,成交量一飞冲天,3.35亿股的卖盘几乎把气氛炒到了沸点,成交额高达189.62亿港元,卖得真是“火爆”得让人心疼。[流泪]那么为啥这次跌这么狠呢?一是新品发布会后的利好兑现未能持续,市场情绪发生了明显反转。尽管小米17系列手机及汽车业务更新引发发布会前股价上涨,但市场呈现典型的“买预期卖事实”操作。数据显示,昨日大额资金净流出73.31亿港元,其中大单卖出18.75亿港元,占比25.6%。今日期权市场显示避险需求激增,9月29日到期、行权价57.5港元的认沽期权成交11,329张。二是从技术角度看,小米前短时间涨势挺猛,技术指标呈现多重背离。三是基本面一般,说到底,这次发布会的小米新品没能让市场真正掀起波澜。17系列手机的背屏设计虽然尝试搞点新花样,但跟“苹果”的花样比起来,还差点火候,没能甩出“杀手锏”。甚至号称对标苹果的口号,让人觉得有点low。估计本场发布会最让人惊艳的是这个充电宝,真的是完美适配苹果17[贱笑]此外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小米面临定价策略矛盾。小米17标准版“加量不加价”策略与Pro系列高端化路线形成目标客群冲突。苹果新机发布可能对小米品牌溢价产生压力。估值指标显示,小米当前估值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估值倍数承压。这番跌势,总结起来
      1.46万4
      举报
      跌超7%!小米,对标苹果失败了吗?现在能加仓吗?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9-24

      瑞银大胆上调特斯拉 Q3 交付预期至 47.5 万辆,但认为股价应该腰斩?!

      瑞银最近给 $特斯拉(TSLA)$ 来了个“惊喜加码”[财迷]。眼看着第三季度交付数据就要公布了,这家投行突然在最后时刻把特斯拉的预期交付量从 43.1 万辆一口气拉升到了 47.5 万辆——要知道,这个数字比上一季度高出足足 24%,几乎是在暗示马斯克又要冲击新的历史纪录。要知道,特斯拉目前的最佳成绩还是 2024 年 Q4 的 49.5 万辆,差距已经不足 2 万辆,创纪录似乎不再是天方夜谭。为什么瑞银敢在最后时刻这么大胆?原因很简单:政策和产品两驾马车。美国电动车税收抵免政策将在 9 月底到期,这让消费者像“抢末班车”一样加速下单;与此同时,升级版 Model Y 在北美市场的热销,直接让交付曲线加速上扬。欧洲的前八大市场本季度环比增长 22%,中国市场过去 12 周交付量环比上涨 33%,甚至连土耳其、韩国都开始贡献亮眼增量。用一句话概括:特斯拉的交付反弹不是孤点,而是全球多点开花。但事情也没那么简单。瑞银一边把交付量预期拉到天花板,一边却坚决维持“卖出”评级,目标价只有 215 美元,和目前 425 美元的股价相比几乎腰斩。换句话说,瑞银等于告诉投资者:交付是好事,但股价你们都炒疯了。这就和华尔街另一头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Piper Sandler 把特斯拉目标价拉到 500 美元,甚至预期 Q3 能冲到 49.5 万辆的天花板;Baird 更是直接喊出“买入”,认为特斯拉未来不仅仅是造车公司,而是“物理 AI”企业,自动驾驶、机器人、Robotaxi 都是潜在的估值炸药包。市场已经用脚投票。9 月以来,特斯拉股价累计上涨接近 28%,表现秒杀 $纳斯达克(.IXIC)$
      9,3521
      举报
      瑞银大胆上调特斯拉 Q3 交付预期至 47.5 万辆,但认为股价应该腰斩?!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9-23

      Phone 17的购买潮比想象中要热烈,苹果还有可能再涨26%?!

      $苹果(AAPL)$ 股价昨天彻底被点燃,一夜涨超4%![财迷]苹果最近的表现给市场带来了新的希望:刚刚发布的 iPhone 17 虽然在人们预期里并不算革命性突破,但前期销量和订单数据比 iPhone 16 同期强出不少,主要是“升级需求”大释放——有约 3.15 亿部手机用户已经四年没换机,这个庞大群体成了苹果的底牌。Wedbush 的 Dan Ives 就把苹果的目标价从 270 美元调高到 310 美元,这意味着苹果股价若顺利发酵这一趋势,有可能拉涨近 26%。股价方面,iPhone 17 的强劲需求已推动苹果股票攀升,几天里上涨超过 4%,达到约 256 美元的区间——逼近一些技术分析师所设的买入点 $260.10。基本面方面也撑得住:苹果第三财季营收约 940 亿美元,同比增长约 10%,iPhone 销量上涨约 13%,服务业务收入创纪录。CEO Tim Cook 强调公司在 AI(“Apple Intelligence” 或者内置设备端 AI 能力)、供应链多样化(比如印度产量提升)等方面在动手。展望未来,如果 iPhone 17 升级周期真正启动,那些四年没换机的用户群体被唤醒,将带来设备销量、平均售价(ASP)与产品组合(Mix)的改善。服务业务的拉动也不会少,新设备用户通常在第一年里在 App Store、云服务、订阅等方面的花费较多。AI 功能逐渐丰富(如更智能的 Siri、设备端 AI 功能)则可能成为苹果未来几年的另一个杠杆。部分分析师认为这些因素组合起来,股价在中期(6-12 个月)内有望冲击或超过 $300 美元。当然并非没有风险。如果高端型号(Pro 系列/Air 型等)的销售低于预期,则整体平均售价可能被拉低;AI 创新如果落地慢,或者用户感受不到明显差异,升
      6,9893
      举报
      Phone 17的购买潮比想象中要热烈,苹果还有可能再涨26%?!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9-23

      英伟达股价能冲到300?!英伟达联手OpenAI打造10GW超级算力帝国

      $英伟达(NVDA)$ 又一次把全球科技圈的目光牢牢抓住。黄仁勋宣布将豪掷1000亿美元,与OpenAI联手打造至少10GW的AI数据中心。这不是一笔普通的投资,而是一场足以重塑AI版图的豪赌。要知道,10GW意味着需要多达400万到500万块GPU,相当于英伟达今年的出货量还得翻倍。首个1GW容量的系统预计在2026年下半年上线,基于最新的Vera Rubin平台。建设1GW的成本就高达500到600亿美元,其中约350亿要直接买英伟达的芯片和系统,所以有人打趣说,这是“英伟达投钱给OpenAI,再把钱赚回来”的循环操作。消息一出,美股市场立即给出了反应。英伟达股价盘初还跌超1%,结果伴随合作公告迅速反弹,后一度拉升超4%,最终收涨近4%,创下历史新高。投资者的热情说明市场已经把这次合作视作AI新秩序的开端。OpenAI CEO Sam Altman则放话称,未来几个月大家应该对OpenAI抱有很大期望,因为除了要继续推出令人期待的产品,他们还必须解决算力和基础设施的前所未有挑战,而英伟达的参与正好给了他们最强大的底气。更微妙的是,这背后还藏着战略考量。外界一直盛传OpenAI要自研芯片,可能会和英伟达“分道扬镳”。但现在黄仁勋抢先一步,用1000亿美元牢牢拴住OpenAI这个大客户,不仅锁定了订单,还把英伟达推上了AI产业的核心位置。专家甚至评价说,AI基础设施正在成为一种新的硬资产,就像房地产、能源一样,而英伟达已经不只是卖显卡的公司,而是整个AI经济的水电煤供应商。没有它,行业可能就“断水断电”。从股价角度看,这波合作短期已经点燃市场情绪,不少分析师认为英伟达在未来3到6个月内仍有上冲空间,目标价普遍在200至220美元区间[财迷],若合作细节顺利落地,甚至有望突破230美元。中长期来看
      6,7292
      举报
      英伟达股价能冲到300?!英伟达联手OpenAI打造10GW超级算力帝国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9-22

      Nvidia股价短期“喘口气”?AI龙头还值得追吗

      近期 $英伟达(NVDA)$ 的股价又开启了狂涨模式,三个月涨了23%,远超同期 $标普500(.SPX)$ 两倍多。不过,涨得快,也得消化一下——短期入场的甜头已经没之前那么大了。[叹气]前几天, $英伟达(NVDA)$ 又出了一手大新闻:向 $英特尔(INTC)$ 注资50亿美元,占股4%。这不仅让Intel笑开怀,也给Nvidia的数据中心产品打开了新思路——GPU配上Intel的x86 CPU,通过NVLink实现更高效的计算组合。黄仁勋说,这是一场“两个世界级平台的融合”,为下一代计算打基础。听起来高大上,简单理解就是:Nvidia在AI领域继续稳住领头羊的位置,同时产品组合更灵活。从技术面看,股价冲高后进入整理区间,这很正常。像2023年初一样,股价先蹿一波,然后让市场消化情绪,买卖力量慢慢平衡。长期看,Nvidia的盈利(EPS)持续增长,才是股价真正的支撑。换句话说,赚钱才是硬道理。谈风险,东大市场的不确定性不可忽视。Nvidia来自东大的收入占比约13%,近期消息意味着Nvidia在中国的收入可能会逐步萎缩。不过,这并非意外,投资者大多早有心理准备,短期影响有限,但长期看确实会收窄。估值方面,NVDA未来12个月市盈率约31倍,比20年平均28倍略高,但也不算贵。考虑到AI大潮尚在继续,市盈率仍具吸引力。唯一需要注意的是,股价短期可能会整理,等待下一波业绩或战略催化剂。最大的风险是,如果AI基础设施投资热潮降温,Nvidia可能被波及。毕竟它
      8,6822
      举报
      Nvidia股价短期“喘口气”?AI龙头还值得追吗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9-19

      谷歌:被低估的AI巨头,上涨也值得加仓!

      在过去几年里,很多人坚信 $谷歌(GOOG)$ 正面临由AI聊天机器人主导的生存危机。甚至有投资者戏称谷歌迟早要被 ChatGPT 拆掉招牌。可现实却给市场开了个大反转:2025年,这家公司不仅没跌倒,还迎来了十几年来最强的“第二春”。Gemini 应用冲上 App Store 榜首、Waymo(无人驾驶)大规模扩张、云业务高速增长、Chrome 反垄断风险解除……谷歌的故事,突然之间变得比大多数竞争对手都完整。问题来了:这是一个价值重估的开端,还是一轮透支后的冲高?谷歌的护城河:分发能力决定了它跑得更快和其他AI玩家相比,谷歌的优势不是单一模型有多强,而是它庞大的 全球分发网络。Android:30亿活跃设备Chrome:全球桌面浏览器70%份额YouTube:27亿月活搜索:全球90%市场占有率AI模型一旦上线,立刻可以嵌入这些庞大入口,直接触达数十亿用户。别忘了,上个财报季,谷歌的搜索广告收入依然是 两位数增长,而且管理层首次明确表示:AI功能并没有蚕食搜索广告,反而提高了点击和变现效率。这是一个很关键的拐点:过去市场认为,AI会冲击谷歌的广告帝国;现在看,AI反而是新燃料。Gemini:从模型之争到消费级突破谷歌的 Gemini 应用近期冲上了 App Store 榜首,靠的是新发布的“Nano Banana”图像模型。虽然总体使用量仍落后于 ChatGPT,但趋势正在变:更长的上下文窗口、更便宜的小模型、更快的更新迭代,让 Gemini 逐渐缩小差距。真正的意义不只是“登顶榜单”,而在于:谷歌第一次证明自己能把多年积累的 frontier 模型真正转化为大规模消费级应用,而非停留在学术论文和实验室。这意味着,谷歌很可能不是“被AI打破的公司”,而是“正在利用AI刷新老业务的公司”。Wa
      1.24万3
      举报
      谷歌:被低估的AI巨头,上涨也值得加仓!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