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乜嘢吖

日日搵錢,月月暴富

IP属地:北京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7-31 20:01

      Figma强势估值刷新纪录,2025最具看点IPO来了?

      上周,有报道称 $Figma(FIG)$ 的上市估值可能高达 160 亿美元。但事实证明,市场需求远超预期。作为今年美国最受关注的科技股上市案例之一,协同设计软件制造商 Figma 已正式发行IPO股票,发行价为每股 33 美元,募集资金 12 亿美元,估值达到 193 亿美元。该公司将于 2025 年 7 月 31 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为“FIG”。据风险投资消息人士透露,此次 IPO 获得了 40 倍的超额认购,表明投资者需求极其强劲。此次发行共售出约 3690 万股,其中约 1247 万股来自 Figma 自身,其余 2446 万股来自现有股东,包括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Dylan Field,他出售的股份是公司本身股份的两倍。承销商还被赋予了最多可额外购买 554 万股股份的选择权(超额配售选择权)。大部分发行所得将流向现有股东,包括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 Dylan Field,他出售的股份是公司本身股份的两倍。就在几天前,Figma 已将其预期发行价区间上调至每股 30 至 32 美元,高于此前的 25 至 28 美元。如今的最终发行价甚至更高,反映出投资者对该产品及其商业模式的充分信任。从基于浏览器的创业公司到市场巨头 Figma 由 Dylan Field 和 Evan Wallace 于 2012 年创立,旨在重塑现代设计软件。在设计工具大多离线且单用户使用的时代,Figma 基于云端的实时协作平台开辟了新局面,使整个产品团队能够在浏览器中协同工作。它的采用迅速而广泛,谷歌、微软和 Uber 等大型公司的各个部门都纷纷采用它。疫情期间,分布式办公成为常态,协作工具占据了中心位置,这种势头更是加速发展。如今,Figma 拥有 1300 万月活跃用户,其中很大一
      2.32万6
      举报
      Figma强势估值刷新纪录,2025最具看点IPO来了?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7-31 15:46

      苹果已落后英伟达1万亿,彻底掉队一线科技巨头行列了吗?

      $英伟达(NVDA)$ 当前市值登顶全球企业之巅,已达4.37万亿,美国老牌科技巨头 $微软(MSFT)$ 以3.8万亿美元紧随其后,而曾经长期占据市值王座的另一家科技巨头 $苹果(AAPL)$ 则滑落至3.19万亿美元,比微软相差近6000亿美元,更比英伟达落后超过1万亿美元,目前的市值对比揭露出残酷现实,苹果不仅被微软反超,更被英伟达甩开逾兆美元差距。这个数字相当于多个中国科技巨头,如两个 $阿里巴巴(BABA)$ 、3个 $网易(NTES)$ 与3个 $京东(JD)$ 的市值总和。回溯历史,苹果市值长期压制微软与英伟达,直至今年才出现戏剧性逆转。 2010年5月,苹果以2200亿美元市值首次登顶全球,彼时微软市值为2190亿美元,英伟达仅83亿美元。此后十余年间,苹果市值如同坐上火箭,2018 年成为首家兆美元计市值企业,2020年突破2 兆美元,2023年更创下3兆美元的里程碑。值得注意的是,相比2024年12月数据,苹果市值已蒸发6000亿美元,而同期英伟达凭借 人工智能(AI)算力优势持续扩张,微软亦在云端运算领域稳定成长。在生成式AI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美股“七巨头”(Magnificient Seven)中的 $亚马逊
      5,2921
      举报
      苹果已落后英伟达1万亿,彻底掉队一线科技巨头行列了吗?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7-31 10:47

      Figma IPO大火:市值飙至200亿美元,硅谷“设计神器”登上资本舞台

      美东时间周三,云端设计协作工具 $Figma(FIG)$ 正式登陆纽交所,股票代码“FIG”,定价每股33美元,远高于原先25-28美元的预估区间,首日即超额认购,筹资超12亿美元,完全稀释后估值逼近 195 亿美元,成为今年美股市场最受瞩目的IPO之一。这个估值几乎追平了 Adobe 在 2022 年提出的200亿美元收购报价——要知道,那笔交易因监管阻力最终破裂,Adobe还支付了10亿美元的违约金,如今看来,Figma靠自身就冲到了同样的高度,未免有些“命运的讽刺”。Figma IPO的热度,不只是因为它的产品力,更因为它是2022年以来难得的、带着清晰盈利能力上市的科技独角兽。今年一季度,Figma实现营收2.28亿美元,净利润4500万美元;2024全年营收达7.49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48%。公司每月活跃用户达1300万,付费渗透率持续提升,正稳步迈入“SaaS盈利俱乐部”。此次上市也为早期投资者带来巨额回报——红杉、Index Ventures、Iconiq等硅谷老牌VC,在2013年就以9美分/股入场,如今浮盈数亿美元,可谓十年磨一剑。而对整个一级市场而言,Figma的成功上市正在激活一度沉寂的IPO市场。从Circle到CoreWeave,再到Figma,近期一连串科技公司的上市案例,让市场开始重新审视“被低估已久”的云计算与协作工具板块。这不仅是一家公司的高光时刻,更可能是新一轮美股成长股行情的前奏。Figma证明了,在Adobe未能成功收购之后,它完全可以独立走得更远。如今的Figma不仅是设计工具,更是SaaS商业模式成功出海的又一经典样本。对于相信“产品力即市场力”的投资者来说,这是一只值得持续关注的新贵。各位虎友会考虑布局Figma这只“设计第一股”吗?你觉得首日能涨多
      3.02万7
      举报
      Figma IPO大火:市值飙至200亿美元,硅谷“设计神器”登上资本舞台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7-22

      罗伯特清崎警告包括黄金、比特币等主要资产将崩盘,他这次还会预估错误吗

      近日,《富爸爸,穷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再次发出警告——美国经济的「主要泡沫」即将破裂,并直言包括黄金、白银和比特币在内的主要资产类别,未来恐迎来大幅下跌。虽然这番话听起来惊悚,但清崎本人却认为这将是绝佳的买入机会,他甚至放话说若这些资产价格暴跌,他会毫不犹豫进场扫货。他的说法也不是毫无背景。如今美国未偿还国债总额已逼近37兆美元,十年期公债殖利率节节攀升,通膨数据也显示美国物价压力仍然顽强——这些数据似乎都在支撑他对经济「脆弱性」的看法。但问题来了,清崎这次说的到底靠不靠谱?我记得上次他公开喊话的时候,是2023年底,当时比特币跌破2万美元。他在社交平台表示$20000是他愿意买进的位置,我当时也心一横,把手头剩下的资金All in了BTC,心想如果crypto真的要comeback,一定是比特币先冲。结果也算押对了宝,比特币之后一波拉升,我在10-11万左右逐步转成ETH。但问题是,他也不是次次都准,很多时候他的喊话更像是情绪化的宣泄,而不是策略清晰的预判。现在他又来了,说泡沫要爆,美金会崩,黄金、比特币也难逃回档。听起来确实有道理,美国的财政状况很不健康,而且历史上每次泡沫破裂前,市场都会先进入一段「一切都很稳」的假象期。可反过来说,这是不是又是他一贯的末日叙事?这次会不会又判错了方向?其实最让我思考的,是那句「what if he is right?」——如果他真的说对了呢?假如接下来真有一波深度回调,是否正好是抄底的大机会?又或者,这只是他又一次错误的预言?各位觉得呢?你会在他喊崩盘的时候选择减仓避险,还是等待机会,准备趁低接货? $Strategy(MSTR)$ $Coinbase Global, Inc.(COI
      9,3144
      举报
      罗伯特清崎警告包括黄金、比特币等主要资产将崩盘,他这次还会预估错误吗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7-16

      AMD:它不需要取代 Nvidia

      总结 $美国超微公司(AMD)$ 实现了显着的复苏,自 2 月以来的表现优于半导体同行,表明投资者对其看涨叙事重新燃起了信心。AMD 的开源全栈 AI 方法以及与超大规模公司的快速集成使其成为 $英伟达(NVDA)$ 主导地位的可靠挑战者。随着 AMD 扩大其 AI 收入,其增长可能会加速,相对于其目前的规模,即使是适度的立足点也会产生重大影响。虽然 AMD 的崛起前景光明,但 Nvidia 根深蒂固的领导地位和生态系统仍然令人敬畏,这使得真正的颠覆成为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壮举。然而,我相信市场终于意识到,之前对 AMD 的怀疑是没有道理的,因为 Lisa Su 领导的公司已经走出了低迷。AMD:AI 游戏可能会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转变至少可以说,对于遭受重创的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纳斯达克股票代码:AMD)投资者来说,这是一次了不起的复苏,因为 NVIDIA Corporation (NVDA) AI 主导地位的第二小提琴手在跌至 4 月份的低点后找到了立足点。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已经注意到 AMD 的看涨情绪,为错过了 4 月最初最低点的投资者创造了非常强劲的入场水平。当然,我们可以说,人工智能基础设施的增长拐点推动的广泛市场复苏使领先的半导体领导者 (SMH) 受益,也推动了 AMD 的反弹。然而,同样值得注意的是,自 2 月以来,AMD 的表现优于 SMH ETF,这为我的论点提供了可信度,即 Lisa Su 领导的公司可能会看到更美好的日子。但是为什么?AMD 在 AI 芯片领域的市场份额不是仍然比 Nvidia 根深蒂固的 CUDA 主导地位落后“百万英里”吗?甚至总部位于中国的
      7,469评论
      举报
      AMD:它不需要取代 Nvidia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7-09

      【2025年中复盘】下次一定要敢于抄底啊!后悔没跟特朗普的单....

      2025年已经过去一半,去年的总结还没写,今年的一半已经过去了[流泪]年初我其实很保守,仓位轻得可怜,只想小步慢跑,不求爆赚,但求别踩雷。可惜市场没那么温柔:1月勉强红盘,2月短暂高潮后,4月特朗普直接给我迎头一棒,组合一度回撤到-20%。记得特朗普宣布关税那天,正好在大早起赶火车,早上还迷糊的时候打开 $老虎证券(TIGR)$ APP,一下子给我干清醒了,以为眼花了纳指标普和我的账户一片狂跌,结果发现是现实。市场一片恐慌,在这等情况下也想过要抄底,但总在犹豫是不是会跌更多,在新闻和KOL的分析中徘徊不定,不敢下注、不敢补仓,更不敢“抄底”。于是出现了最心碎的时刻。晚上跑步的时候看到特朗普喊单,想着总统总不能骗人吧,要不要跟单,结果还是在犹豫,明明知道这是“左侧”的机会,但就是没那个胆。后面果然市场强势反弹,我错过了整整一段黄金反攻期,眼睁睁看着原本计划买入的标的从谷底翻红,那种懊悔,比亏钱还难受。但幸好,整个上半年并不是只有遗憾。真正让我回血的是港股打新。2025年港股IPO热度重燃,我没有犹豫太久,就开始小仓参与。蜜雪集团给了我最大的惊喜,原本想着申一手试一下,结果竟然中了,感谢雪王,虽然很快跑了,完全错过了上升期 $蜜雪集团(02097)$ 。还有 $BOSS直聘-W(02076)$$MIRXES-B(02629)$ 等几次中签,虽然金额不大,但几乎没有亏钱的打新操作,给了我非常强的正反[财迷]馈。这让我意识到,在震荡市里,不确定性里的确定性
      1.25万3
      举报
      【2025年中复盘】下次一定要敢于抄底啊!后悔没跟特朗普的单....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7-01

      【97危机会重现吗】英皇爆雷、新世界喘息,香港地产路在何方?

      香港地产行业正深陷结构性低迷的漩涡。从商业地产空置率高企,到住宅成交持续低迷;从开发商债务危机接连爆发,到银行融资标准急剧收紧,一个周期的尾声已然到来。而近期两则重磅新闻—— $英皇国际(00163)$ 债务违约、 $新世界发展(00017)$ 发展获110亿美元银团再融资,也显示出香港地产产业的的脆弱与博弈。 $英皇国际(00163)$ ,这家以娱乐、豪宅与商铺闻名的港资家族企业,正经历生死时速。截至2025年3月31日,英皇全年亏损高达47.4亿港元,账面银行借贷总额高达166亿港元,其中绝大部分已逾期或触发违约条款。这意味着公司正面临大规模Call Loan(强制还款)风险,现金流已难以支撑短期偿债压力。更严峻的是,集团目前仅持有现金6.4亿元港币,不足以应对任何一家主要债权银行的追债,核数师德勤已就其持续经营能力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尽管英皇在公告中强调“正与银行磋商重组”,并表示将出售部分非核心资产以换取现金流,但业内对此并不乐观。原因在于英皇的核心资产多位于中环、湾仔及铜锣湾一带,这些地段虽属传统“黄金地段”,但在当前经济环境下估值严重打折,且写字楼空置率创历史新高,要迅速变现难度极大。英皇之所以陷入如此困境,既与其高杠杆运营模式密切相关,也反映出香港中小型家族地产企业普遍面临的融资困局——在银行系统趋于保守、政策刺激成效有限的背景下,现金为王,而高负债、低周转的传统模式已难以为继。英皇警报拉满, $新世界发展(00017)$
      1.75万评论
      举报
      【97危机会重现吗】英皇爆雷、新世界喘息,香港地产路在何方?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6-26

      【美股见顶了吗?】瑞银:逼空行情已到尽头!现在是否要考虑减仓美股?

      在AI、科技股的狂热带动下,美股正一路逼近历史高点, $标普500(.SPX)$ 距离新高仅一步之遥, $纳斯达克(.IXIC)$ 也刚刚创下历史新高。然而,瑞银却突然发出警告:这轮“逼空行情”已经走得太远,投资者该考虑减仓了。瑞银:风险偏好正在退潮,逼空行情或已终结瑞银机构场内交易主管 Rebecca Cheong 表示,虽然逼空指数 UBXXSHRT 自4月以来上涨了 43%,但该行专有的“4M盘中复苏评分”(衡量投资者自主风险偏好的指标)却持续下滑,6月1日转为中性,6月19日跌至9%。瑞银指出,在过去类似的情形中(逼空强势上涨+风险偏好偏低),标普500在3个月内平均下跌11%,纳指下跌13%。历史数据:逼空后的回调很常见据瑞银统计,自2022年以来,曾有4次逼空行情涨幅超30%,其中有3次都发生在风险偏好低迷时期,随后市场出现明显回调: $标普500(.SPX)$ :平均下跌 11% $纳指100ETF(QQQ)$ :平均下跌 13%4M评分显示当前市场与上述回调前的状况极其相似。三重资金压力同步袭来除了技术信号,瑞银还指出资金面临巨大抛售压力:① 主动资金持续流出过去5个交易日,有4日为零售投资者净卖出。外资通过美股ETF的资金流也在同步流出。② 养老金季度再平衡将抛售560亿美元瑞银预计,季末养老金与目标日期基金的再平衡操作将引发约 560亿美元 股票抛售压力:310亿 来自国际股票250亿 直接针对美股③ 企业回购骤降回购是美股重要支撑力量之一
      1.16万评论
      举报
      【美股见顶了吗?】瑞银:逼空行情已到尽头!现在是否要考虑减仓美股?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6-25

      Circle暴涨674%后急跌,监管红利还撑得住估值吗?

      自6月5日上市以来, $Circle Internet Corp.(CRCL)$ 一度大涨674%,成为加密货币板块最火的新股之一。但在经历连续数周狂飙后,昨晚CRCL股价大跌超15%[看跌],并在盘后交易中延续跌势。市场开始重新评估其估值合理性和基本面逻辑——这波“监管红利行情”,是否已进入尾声?上市即巅峰?监管利好助推暴涨Circle作为USDC的发行方,是全球第二大稳定币,仅次于Tether。其定位于区块链基础设施,业务核心在于稳定币储备资产所带来的收益。6月初,Circle成功IPO,发行价为31美元,首日直接冲到69美元。而后伴随美国国会通过《GENIUS法案》(为稳定币设立监管框架),股价再度暴力拉升。一时间,市场对Circle的前景抱以极度乐观的预期,估值被持续拔高。盈利能力确实亮眼,但结构单一从财务数据看,Circle 2025年Q1实现1.22亿美元调整后EBITDA,同比增长61%;净利润为6480万美元,同比增长33%。其中高达96%收入来自USDC储备产生的利息,基本相当于靠“坐着收利息”盈利。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模式,但也意味着高度依赖外部宏观环境——一旦利率下行或USDC增长放缓,收入端将面临直接冲击。估值过高成为风险引爆点截至本周前,Circle的预期市盈率高达127.9倍,远高于同行Coinbase(37.7倍)。考虑到Coinbase的收入结构更加多元(交易手续费、链上奖励、存款利息等),Circle这种单一业务结构很难 justify 这么高的溢价。有观点认为,即便按照高成长股50倍P/E来估值,Circle合理股价也不过在78美元附近,比前两天的高点存在约68%的回调空间。而昨晚的大跌,或许正是市场开始“理性回归”的信号。除了贵,还有这几个潜在风险:收入结构单
      1.25万2
      举报
      Circle暴涨674%后急跌,监管红利还撑得住估值吗?
    • 港乜嘢吖港乜嘢吖
      ·06-24

      【总统出口术】跟川普的单!现在是不是应该梭哈做空原油和黄金?

      在这个什么都不确定的市场,最确定的是什么?不是美联储的嘴,不是技术分析,而是川普的“喊单”[贱笑]LET's 回顾川普喊单战绩:“THIS IS A GREAT TIME TO BUY!!!” 还记得那次吗?川普先在他自己的社交平台 $特朗普媒体科技集团(DJT)$ 上喊话“现在是买入的好时机”,4小时后又突然宣布暂停关税, $标普500(.SPX)$ 单日飙涨9.5%, $纳斯达克(.IXIC)$ 更是涨超12%,纷纷创下近年来的记录[看涨][美金]与马斯克的对掐:特斯拉股价跟着过山车 6月,马斯克公开批评川普支持的法案,川普怒了,发帖威胁取消 $特斯拉(TSLA)$ 和 SpaceX 的政府支持,结果TSLA当天盘中暴跌14%。但几天后,两人“重修旧好”,特斯拉股价又强势反弹。跟对节奏的投资者,在这波波动里估计赚得盆满钵满了[财迷]。而现在川普又点名“油价太贵”了:机会又来了?昨天他在 Truth Social 上直接点名美国能源部,要求“马上行动”,说油价上涨是在“帮敌人”,并用全大写字母写道:“EVERYBODY, WATCH OIL PRICES. BRING THEM DOWN. I’M WATCHING! YOU’RE HELPING THE ENEMY!”随后,美国能源部长回应“我们在行动”。 与此同时,伊朗和以色列也宣布正式停火,中东地缘政治紧张降温。那么当前我们是否能跟川普大总统的单,做空黄金和原油了?
      1.21万评论
      举报
      【总统出口术】跟川普的单!现在是不是应该梭哈做空原油和黄金?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