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网

促进信息透明。

IP属地:未知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11:08

      “临门一脚”生变,节卡股份IPO前夜骤停 | 引线

      节卡封面.png 《投资者网》张静懿  一场原定于2025年8月8日的科创板上市审议会议,将协作机器人领域的“明星企业”——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节卡股份”或“公司”)推向了聚光灯下,却又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收场。  就在审议前夜,上海证券交易所一则“尚有相关事项需要进一步核查”的公告,决定取消对节卡股份发行上市申请的审议。  作为一家在协作机器人赛道备受瞩目的明星企业,节卡股份的IPO进程一直被视为行业风向标,其冲刺“A股协作机器人第一股”的旅程也因此戛然而止 。会前夜的“急刹车”,究竟是偶发性的问题,还是公司自身发展中隐藏着更深层次的、足以影响上市资格的重大隐患? 优等生有光环也有隐忧  要解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先了解这家企业。作为一家成立于2014年的公司,节卡股份无疑是技术领域的“优等生”。  节卡股份专注于新一代智能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并提供下游的系统集成服务。依托于早期与上海交通大学的合作及后续的自主创新,公司已掌握了包括智能模块化关节、高品质运动控制在内的完整核心技术体系。  其独创的“近零力拖拽示教”和“非接触式视觉安全防护”等技术,解决了传统机器人编程复杂、人机协作安全性低等痛点,使其产品在自重负载比、重复定位精度等关键性能上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累计获得授权发明专利53项、实用新型专利132项以及软件著作权67项,构筑了坚实的技术壁垒。  强大的技术实力为节卡股份赢得了包括丰田、本田、立讯精密、中国中车在内的众多行业巨头的青睐。值得注意的是,节卡股份是全球汽车巨头丰田集团在全球范围内唯一的协作机器人供应商,这一身份成为其技术与品质最有力的背书。  然而,在这位技术“优等生”光鲜的履历之下,其财务健康状况并不乐观。尽管公司的营
      4评论
      举报
      “临门一脚”生变,节卡股份IPO前夜骤停 | 引线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13 11:22

      五年换三地,贝尔生物逃离对赌局

      IPO观察.jpg 网站.jpg 《投资者网》蔡俊  近期,贝尔生物冲刺北交所的IPO。  作为资本市场的“老面孔”,公司曾计划登陆创业板、上交所主板等,但均未成效。一方面,公司所处的行业历经高光时刻后,猛然在环境变化中驶入下行周期,资本市场由此闭合大门。另一方面,公司自带的多处“痛点”,也不断被监管层审视。  五年换三地IPO,公司这一次能成功吗?  多次IPO和对赌局  上世纪90年代,邵育晓开启了一段长达近三十年的创业史,其切入体外诊断试剂及配套仪器的赛道。直至二十年后,公司才迎接资本市场的锤炼。  2017年,公司开启新一轮融资,引进达晨创联、前海瑞炜、武汉光谷等私募机构。三方与公司签订对赌协议,约定后者须于2021年6月20日前实现上市,若未完成,投资方有权要求邵育晓及其关联方回购股权、调整估值或其他补偿方式。  2020年,公司申报创业板IPO。彼时,IVD(体外诊断)正迎来黄金期。因新冠疫情带来的需求大爆发,政策为行业融资打开绿色通道。众多企业看到IPO大门敞开之际,一跃而入成功上市。2020年和2021年,A股新增同类上市公司6家和9家。  为了登堂入室资本市场,根据招股书,公司与相关股东于2019年取消对赌协议。值得玩味的是,2021年公司撤回创业板IPO申请,改道上交所主板并启动上市辅导。但一年后,行业寒冬突如其来。  2022年,伴随新冠疫情政策的不断调整,众多IVD企业陷入争议漩涡,资本市场的大门也逐渐闭合。同年,前海瑞炜向苏州合创转让公司股权,价格25.33元/股,率先打响退出的第一枪。今年,武汉光谷向兴业恒盛转让公司股权,价格26.66元/股。  至此,当年与公司对赌的三家机构,两家实现退出。但行业在漫长下行周期,还要容忍资本市场的寒气。2023年
      3评论
      举报
      五年换三地,贝尔生物逃离对赌局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12 20:39

      99家基金,“撑腰”中芯国际 | 引线

      中芯国际.png 《投资者网》夏莹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国际”,00981.HK/688981.SH)经营业绩好于预期。 8月7日盘后,中芯国际公布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营收22.09亿美元,同比增长 16.2%,环比仅降1.7%,优于公司此前“下滑4%–6%”的指引;单季归母净利润为1.32亿美元,较第一季度下降29.5%。毛利率20.4%,也高于指引上限;产能利用率升至92.5%,创近六个季度新高。 今年上半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为22.94亿元,同比增长约39%。但财报公布后,市场似乎对这种略超预期的表现并不买账。次日开盘,A股低开2.9%,H股一度跌逾4%,市值单日蒸发逾200亿元人民币,市场错愕。 而引发悲观情绪的直接导火索,则是其业绩说明会中对未来经营表现的预期指引。 1.png 二季度增收不增利 作为中国大陆最大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成熟制程见长。 然而,公司刚晒出2025年二季度成绩单,港A两市股价就同步跳水。表面看,利润端是情绪反转的导火索。 本季归母净利1.32亿美元,同比下降19%,环比下滑近三成,显著低于市场一致预期1.67亿美元。管理层给出的第三季度毛利率指引18%–20%,同样低于买方模型中值21%,触发短线资金迅速减仓。 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量增价减”的结构矛盾:晶圆出货量环比增长4.3%,但平均销售单价下滑6.4%,8英寸低价产品占比提升拉低整体均价;与此同时,折旧与研发费用刚性上升,吞噬了盈利弹性。  资本开支的加速也放大了担忧。2025年上半年,中芯国际资本开支合计为33亿美元,半年的研究及开发费用为3.31亿美元。二季度单季资本支出19亿美元,环比增35%,全年计划超过70亿美元,主要用于北京、深圳两座12英寸厂的产能爬坡。在半导体周期复苏仍显脆弱、消费电子库存高企的背景下,市场忧虑新增产能可能进一步
      120评论
      举报
      99家基金,“撑腰”中芯国际 | 引线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12 20:30

      困于“中不溜溜”的新茶饮品牌们

      实地调研.jpg 摄图网_603096451_紫色奶茶与蓝莓(企业商用).jpg 《投资者网》韩宜珈  在新茶饮上市的资本热浪下,沪上阿姨也凭借“北方第一中价位现制茶饮”品牌的光环,敲开了港交所的大门。  然而在新茶饮如火如荼的资本狂欢下,各大奶茶品牌的发展却犹如“烈火烹油”。高端市场的奈雪的茶高端战略受阻;低端市场的蜜雪冰城增长放缓成本承压。中端市场,更是有古茗、茶百道、沪上阿姨等多家品牌抢夺份额。  在最“难打”的中端市场,沪上阿姨不上不下的位置让它更加需要突破和变化。从营收上来看,沪上阿姨2024年全年营收为32.85亿元,茶百道2023年营收为57.04亿元,古茗2023年的营收为76.76亿元。  从估值上来看,沪上阿姨上市前的估值仅为50亿元,远低于竞争对手如古茗的400亿元,也不如茶百道的200多亿,更不用说蜜雪冰城高达600亿的估值。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加盟商模式存在隐患、盈利能力不及其他品牌、区域集中度过高、同质化竞争下创新不足……这些问题都摆在沪上阿姨面前。  加盟模式“苦中作乐”  截至现在,五家茶饮品牌已经实现上市,新茶饮赛道的发展也迎来了“期中考”。  上市初期,蜜雪冰城股价翻倍,市值稳居行业龙头,上市首日涨幅30%,股价从开盘时262港元/股,涨到了421港元/股,截至8月11日,蜜雪冰城的股价为455.2港元/股,稳定在了400港元以上区间。  而古茗发行价9.94港元/股,上市首日报收9.3港元/股,跌破发行价,跌幅为6.44%,如今古茗股价稳定在20港元区间。而茶百道2024年也是上市即破发,首日股价大跌近30%,如今稳定在10港元区间;2021年港股上市的奈雪的茶则更加惨烈,开盘巅峰,其后逐渐走低,股价已经从19港元跌至如今的1.49港元。&nb
      92评论
      举报
      困于“中不溜溜”的新茶饮品牌们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11 22:18

      高层洗牌,紫金银行领百万罚单

      银行解码.jpg 摄图网_501120600_股市理财(企业商用) (1).jpg 《投资者网》方见微  2025年8月6日,江苏紫金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紫金银行”,601860.SH)召开了年度中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由新任党委副书记阙正和主持,并进行了会议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在以往的类似场合,通常是由副董事长朱鸣负责最后的总结发言。这一变化背后,是紫金银行正在进行的一场深层次的战略调整。  就在前一天,即8月5日,紫金银行召开了一次关键性的董事会会议,会上通过了一系列重要决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董事人选的重大变动——阙正和被提名为新一届董事会成员之一,同时获得提名的还有杨玉虹。与此同时,长期担任副董事长职务的朱鸣以及另一位原董事薛炳海则退出了董事会。  对比紫金银行2024年披露董事人选,副董事长朱鸣、董事薛炳海已经不在名单上。这也意味着,阙正和即将接任朱鸣,担任紫金银行副董事长。  紫金银行高层洗牌  根据2025年8月5日紫金银行董事会议决议公告,第五届董事会的候选人名单正式公布。此次提名包括执行董事邵辉和阙正和,非执行董事孙隽、申林、杨玉虹及侯军,以及独立董事刘志友、周芬、程乃胜、岑赫和张龙耀。  值得注意的是,对比2024年的董事人选,副董事长朱鸣和董事薛炳海已不在新的候选名单之列,这意味着紫金银行高层将迎来显著的人事变动。  新进入董事会的成员之一,阙正和出生于1975年,拥有深厚的农村信用社背景。公开资料显示,他曾任泗阳联社资金营运股副股长,并逐步升任至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业务管理部总经理等多个重要职位。  目前,阙正和担任江苏农商联合银行业务管理部(普惠金融部)总经理,紫金银行党委副书记。  不出意外的话,阙正和即将接替朱鸣,成为紫金银行的新任副董事
      260评论
      举报
      高层洗牌,紫金银行领百万罚单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11 22:10

      华兴资本创始人消失的894天

      资本滩.jpg 网站.jpg 《投资者网》吕子禾 2025年8月8日,一则消息在创投圈传开:消失近两年半的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出来了”。财新援引多个信源证实了这一消息,而华兴资本的回应则异常平静:“包凡不再参与集团日常管理,其个人动态属私人事务。” 从2023年2月突然“配合调查”,到2025年夏天悄然现身,894天的空白里,这位曾被《彭博市场》评为“全球金融50大影响力人物”的资本大佬,以及他一手打造的华兴资本,都经历了一场剧烈的震荡。 如今包凡现身,尘埃落定,华兴资本已经驶入新航道。我们不妨回溯这段波折,看看这位“并购之王”如何书写传奇,又为何卷入风暴,华兴资本在剥离创始人影响后,又能走向何方?  华尔街归来的 “隐形操盘手” 1970年,包凡出生于上海一个外交官家庭,祖父曾任职浙江银行高管,似乎注定了他与金融的缘分。复旦大学毕业后,他远赴挪威攻读商业与经济学硕士,随后踏入华尔街。1993年,包凡进入摩根士丹利,2000年前又转至瑞士信贷,参与过数家跨国企业的并购与融资,练就了一身资本运作的硬功夫。 2000年,包凡选择回国,出任亚信集团首席战略官。这段经历让他近距离观察到中国互联网企业的融资痛点:创业者熟悉技术与市场,却对国际资本规则陌生,亟需专业的本土投行服务。2005年,他带着这个洞察创立华兴资本,定位“专为创业者服务的投行”,精准踩中了中国互联网浪潮初起的黄金时代。 在包凡的带领下,华兴资本从财务顾问业务起步,逐步拓展至投资管理、证券承销等领域。2015年,华兴资本迎来了高光时刻,包凡主导或参与了滴滴与快的、美团与大众点评、58同城与赶集网等改变行业格局的并购案,这些交易直接奠定了中国互联网的基本版图。 同年,包凡入选美国《彭博市场》全球金融50大影响力人物,成为榜单上罕见的中国面孔。2016年,华兴资本获得券商牌照,2018年在港交所上市,形成“投行
      119评论
      举报
      华兴资本创始人消失的894天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11 21:20

      大悦城“断腕”,终结12年港股征程

      资本滩.jpg 网站.jpg 《投资者网》谢莹洁 在港交所上市12年后,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下称大悦城地产,00207.HK)表示即将私有化退市。 根据大悦城地产公告,公司将以0.62港元/股注销除中粮系外的全部公众股,溢价67%,总代价29.32亿港元。交易完成后,大悦城地产将几近全资并入母公司大悦城控股。 受此消息影响,8月1日,停牌已近2周的大悦城地产复牌高开48%。  拟29亿港元私有化退市 时间回拨至2013年,大悦城地产身披“商业地产第一股”光环登陆港交所,手握西单、朝阳、上海静安等明星项目,租金收入稳健。彼时内地房企蜂拥赴港,中粮集团顺势把旗下商业地产资产注入,完成借壳上市。  借壳四年,大悦城地产股价长期在净资产下方徘徊。2019 年,中粮系启动重大资产重组:A 股上市平台大悦城控股以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大悦城地产 64% 股权,形成“A 控红筹”架构。  中粮集团希望借此打通境内外融资通道,然而效果不彰。一方面,港股市值长期低于净资产七成,流动性稀薄;另一方面,A 股大悦城控股陷入亏损。 于是,“退市”被包装成一次“去繁就简”的手术: 2025 年 7 月 31 日,大悦城控股抛出私有化方案,宣布其控股子公司大悦城地产有限公司将通过协议安排的方式回购股份,并计划在香港联交所撤销上市地位。公司以 0.62 港元/股回购剩余33.24% 股份,总价 29.32 亿港元,溢价 67.6%。 私有化完成后,中粮系持股比例将由66.8%升至100%,不用再向少数股东解释短期业绩波动,可快速处置资产、整合商业运营,甚至把REITs、并购贷等工具一次性打满;更关键的是,29亿港元对价中,内部资源加外部过桥贷款即可覆盖,不必再受债券评级和股价波动牵制。 交易对方为除大悦城和得茂以外的大悦城地产其他所有股东。协议安排生效后,计划股份将被注销,大悦城
      125评论
      举报
      大悦城“断腕”,终结12年港股征程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11

      8年长跑IPO,天海电子能否“上岸”?

      IPO观察.jpg a82841851b333cf85885fbad75d031d.jpg 《投资者网》张伟 统计数据显示,普通家用轿车由一万多个零件组成。一些豪华汽车、特制汽车的零件甚至超过两万个。汽车制造的复杂性,造就了庞大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链。 目前,国内汽车制造行业已形成了主机厂(整车制造商)、一级供应商(Tier 1)、二级供应商(Tier 2)的金字塔模式。一些零部件供应商通过绑大客户和主机厂,实现营收增长,但同时也面临议价能力弱、毛利率不稳定等问题。 近期披露《招股书》、计划在深交所IPO的天海汽车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天海电子”或“公司”)就面临毛利率连续下滑导致“增收不增利”的问题。最终,天海电子能否通过IPO募资提升业绩并提高议价能力,还有待观察。 IPO辅导长达8年 天海电子的IPO,可谓是一场马拉松长跑。早在2017年7月,天海电子就与券商签订了上市辅导协议,直到今年6月才完成IPO辅导。天海电子的IPO辅导长达8年,或与公司复杂的历史沿革有关。 资料显示, 天海电子坐落于河南鹤壁,公司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鹤壁市帆布油漆厂,从名字就能看出这家公司的经营业务,其属性为街道集体企业。1977年,鹤壁市帆布油漆厂更名为鹤壁市汽车电器厂,着手探索汽车点火开关的设计。 据了解,点火开关的主要作用是开启或关闭点火线圈的电路,以控制发动机的启动和运转。目前,汽车启动大多已使用电子点火,但在以传统钥匙点火的年代,点火开关的正确操作对于车辆的正常运行至关重要。 据一些老司机回忆,将钥匙插入点火开关,在每个档位停留1-2秒,听到电器设备通电的声音后,再进入下一个档位,可以避免瞬间通电对电瓶的负担,延长电瓶寿命。另外点火开关故障还可能导致点火困难、熄火无序以及电路功能失灵。 总的来说,点火开关就相当于是控制全车电路系统的总闸,是控制发动机启动和关闭的关键装置。天海电
      187评论
      举报
      8年长跑IPO,天海电子能否“上岸”?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09

      长安银行危机:4张百万罚单透露了什么?

      银行解码.jpg 77b9c9e123b76ff71666b4506968f5b.jpg 《投资者网》叶观复 据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7月29日发布的行政处罚信息,长安银行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罚400万元,时任网络金融部总经理胡某平、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荆某莹分别被罚8万元。 然而,就在7月初,长安银行榆林分行就因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被罚款8万元。时任榆林分行银沙路支行综合柜员王帅、神木市光此支行网点经理张瑜分别被罚1万元。 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长安银行共收到7张罚单,其中4张罚单的处罚金额超过百万元。 与此同时,该行2024年营业收入、净利润经历了成立以来的首次“双降”,不良率上升至1.85%,资产质量面临一定的压力。面对内控与经营发展的双重压力,长安银行能否走出低谷,实现逆风翻盘? 收到多张百万级罚单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公布的罚单,创下了近年来长安银行单张罚单金额之最。 根据罚单信息,长安银行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于2025年7月25日被中国人民银行作出罚款40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与此同时,时任长安银行网络金融部总经理胡某平和时任运营管理部总经理荆某莹,由于对上述违规行为负有直接责任,分别被处以8万元的罚款。 尽管“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是银行业常见的违规原因之一,但通常情况下,因为这一条违规行为就被罚400万元的情况并不多见。 例如,今年7月份,陕西太白农商银行因“违反支付结算和反洗钱管理规定”被罚27.54万元;4月份,天津农商银行因“违反支付结算管理规定”被罚100万元。由此可见,长安银行此次受到的处罚力度较大,显示出监管机构对此类问题的高度关注。 除此之外,相关数据显示,自2024年以来,长安银行已累计收到7张罚单,其中金额超过百万元的大额罚单就有4张。 除了这次400万元的罚款之外,还包括:2024年7月,长
      105评论
      举报
      长安银行危机:4张百万罚单透露了什么?
    • 投资者网投资者网
      ·08-07

      内控“失守”,渤海银行换将

      银行解码.jpg 网站.jpg 《投资者网》崔悦晨  7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发布了最新的行政处罚信息,剑指渤海银行(09668.HK)太原分行、太原幸福里支行的多项违规行为,包括授信调查不尽职、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未真实反映风险状况等,罚款金额总计16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一个月前,渤海银行连续收到三张罚单,分别涉及长沙分行、宁波分行以及合肥分行的违规行为,累计罚款金额接近200万元。  与此同时,渤海银行2024年的财报数据显示,该行的一些关键指标正承受压力。例如,净利差和拨备覆盖率这两个衡量银行盈利能力和风险抵御能力的重要指标均出现了下滑趋势。此外,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相比前一年下降超过20%,进一步加剧了该行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之间的紧张关系。  随着监管力度的不断加强,如何有效提升自身的合规管理水平,成为摆在渤海银行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近期罚单频发  7月23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西监管局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渤海银行太原分行因授信调查不尽职、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尽职,被处以95万元罚款。  与此同时,渤海银行太原幸福里支行(原渤海银行太原亲贤支行)因未能真实反映风险状况、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款70万元。  此次处罚不仅针对机构本身,还涉及多名关键岗位的责任人,包括但不限于时任渤海银行太原分行中小企业部副总经理刘伟,时任太原亲贤支行副行长范华等,覆盖了分行中小企业部、支行管理层以及客户经理等多个重要角色。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渤海银行近期唯一的一次合规问题。就在前一天,即7月22日,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也发布了对渤海银行南宁分行的处罚决定。该分行由于违反数据安全管理规定、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被警告并罚
      37评论
      举报
      内控“失守”,渤海银行换将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