翼言商业观察

新科技,新消费,新生活。

IP属地:未知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8-28 10:41

      上半年三大门店场景轮番亮相 屈臣氏靠差异化突围

      消费市场不断变化下,消费者的决策逻辑已悄然改变从功能满足转向情感认同与体验获得感。品牌能否真正理解其情绪需求、生活场景与潜在需求,决定了市场竞争力。  面对这一趋势,屈臣氏始终将“以消费者为核心”作为零售初心,今年上半年重点布局男士、儿童、大健康三大细分领域,通过多个全新线下特色消费场景持续优化产品和门店专属服务,用看得见的用心、摸得着的便利、感受得到的温度,在零售赛道上开启差异化的消费体验。 屈臣氏上半年于线下门店推出多个全新场景,为消费者带来差异化购物体验   01聚焦“他经济”,型男装备补给站亮相  近年男性消费市场的崛起,体现了男性消费者悦己意识的升级,男士健与美品类发展也日趋多元化。如今的男性消费者需要的是高效、得体、有态度的形象管理方案。他们不再局限于基本"功能性"护理需求,而是开始追求更精细化和个性化的产品。  而屈臣氏在广州、上海等重点城市部分门店推出的“型男装备补给站”,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回应。  从空间设计来看,“型男装备补给站”采用吸睛的硬朗工业风设计,冷色调货架、模块化陈列分区、“剃须理容”、“型格护肤”和“利落发型”等标签打造男性消费者专属体验空间,弱化了常规护肤区的柔和感,强化了效率感,这样的设计不仅是视觉符号,更是对男性消费的深度适配。更关键的是,专区前置于门店黄金动线,大幅提升男士品类场景辨识度与购物便捷性,让男士消费者进店即能快速锁定所需商品。 屈臣氏推出“型男装备补给站”,打造男性消费者专属体验空间 选品逻辑上,专区突破了常规“基础护肤+沐浴清洁”的基础框架,将品类拓展至覆盖剃须理容、型格护肤、利落发型、香氛等全品类,构建了不同年龄段男性消费者的全场景形象管理体系。 屈臣氏推出“型男速造”男士专属轻服务,帮助消费者高效完成日常形象打理  无论是针对晨间快速出门的“型男速造”,为
      49评论
      举报
      上半年三大门店场景轮番亮相 屈臣氏靠差异化突围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8-23

      从"货运滴滴"到"司机网贷中心":满帮高利润背后的司机叹息

      8月21日,满帮集团发布的二季度财报显示,当季营收32.39亿元,同比增长17.2%;净利润12.65亿元,同比大增50.5%。 这份亮眼成绩单背后,隐藏着一个耐人寻味的细节:若不计货运经纪服务,满帮预计第三季度收入同比增幅可达23.4%至29.1%,而这部分“高增长业务”中,最值得关注、也饱受诟病的正是其增值服务中占比约70%的信贷业务。 从解决公路货运"空驶率超40%"的科技先锋,到400万货车司机口中的"网贷中心",满帮集团在八年时间里进行了一场激进的商业变形,高利润背后是司机的无奈叹息。当货运匹配服务利润率持续收窄,金融业务却以高达36%的实际利率撑起业绩增长,这家纽交所上市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正行走在合规红线与商业利益的危险边缘。 从"降本增效"到"金融变现":科技公司的初心漂移 2017年11月,"运满满"与"货车帮"合并成立满帮集团,"让物流更智慧"”让物流更美好“的口号多次见诸公开报道。彼时,中国公路货运市场"空驶率超40%、空载率近30%、空置率逾20%"的痛点,为其提供了绝好的生存土壤。通过大数据匹配货主与司机需求,满帮确实创造了行业价值——数据显示,其平台帮助司机将"三空率"从38%降至34%,年均节省运营成本1至2万元。 这种"科技赋能物流"的叙事,支撑满帮在2021年6月顶着"中国数字货运第一股"的光环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达233.58亿美元。但资本市场的估值压力,很快让满帮暴露了平台型企业的盈利焦虑:货运匹配服务本质是"薄利多销"——2024年该项收入94.55亿元,占总营收84.13%,但利润率仅约15%;而同期增值服务(以信贷为主)收入17.84亿元,占比15.87%,却贡献了超40%的利润。 金融化转型的逻辑并不难理解:2023年满帮信贷业务收入占比为11.9%,表内贷款余额约35.2亿元,到2024年,其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9.28
      363评论
      举报
      从"货运滴滴"到"司机网贷中心":满帮高利润背后的司机叹息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7-30

      从WAIC数据爆发看腾讯ima:AI原生应用如何重构知识生产力

      上线半年多 环比增长208% 2000万+ …… 这是7月27日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腾讯信息服务线负责人何毅进发布的ima的成绩单。 丨腾讯信息服务线负责人何毅进在WAIC演讲现场 这份成绩单,不仅印证了“活知识库+大模型”融合路线的爆发力,更揭示了腾讯在AI原生应用战场的布局。从微信搜一搜的"AI搜索"到混元大模型的开源,从四大产品线整合到知识号生态的搭建,腾讯正通过ima这个抓手,试图重新定义信息获取、知识管理与内容创作的底层逻辑。 一、从工具到生态:ima的进化论 何毅进在演讲中提到ima“三层链路”:底层知识库支持文档、图片、公众号等多元内容形态,用户可自主构建个人知识体系;中间RAG层确保知识被精准检索调用,解决传统大模型“幻觉”痛点顶层应用层则通过多模态创作、脑图编辑等工作台能力,将静态知识转化为生产力。 不难发现,ima并非孤立的工具,而是腾讯“AI全景战略”的关键一环。在超级应用(微信、QQ)与底层大模型(混元)之间,ima承担了垂直场景的智能中枢角色:向上连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向下整合多模态技术能力。其“三层链路”实质是腾讯对AI时代信息价值链的重新定义。 丨一名观众在WAIC现场体验ima ima的爆发离不开腾讯生态的"加持"。在内容端,它可以独家索引5000万篇公众号文章,将微信生态的优质内容转化为知识库素材;在工具端,与腾讯文档、腾讯会议联动,会议纪要可自动解析为知识单元,文档创作时能实时调用知识库内容;在算力端,腾讯云智算平台提供从训练到推理的全流程支持,保障千万级知识库的高效运转。这种"产品-内容-算力"的协同,根植于腾讯独有的生态优势,也是ima爆发的深层原因。 二、ima的迭代密码 ima的爆发式增长绝非简单的功能叠加,而是完成了一场对“知识生产力”的底层重构。它的迭代路径围绕“让知识从静态存储转化为动态生产力”这一命题,实现了知识
      397评论
      举报
      从WAIC数据爆发看腾讯ima:AI原生应用如何重构知识生产力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7-08

      淘宝闪购撒钱500亿:大消费三国杀战事再升级

      7月伊始,互联网战场弥漫起更为浓重的钞票与硝烟的味道。 淘宝闪购2日发布的一纸补贴公告,像一颗深水炸弹,炸响了本已沸腾的即时零售江湖:12个月内,直补消费者及商家共500亿元。 补贴首日即引爆订单狂潮:589个品牌单量较5月全量上线日增长超100%,熟食、酒水乳饮等品类翻倍,杭州、成都等新一线城市订单暴涨3倍。 这场始于京东突袭、美团防守、阿里加码的混战,已从局部冲突升级为大消费行业之战。 阿里闪购闪电战  剑指大消费 阿里此举绝非简单的价格战。硝烟背后,是阿里正以真金白银重塑大消费版图的野心,而淘宝闪购正是阿里构建线上流量反哺线下大消费平台的关键落子。 两个月前,淘宝闪购全量上线。52天后,6月23日,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带动即时零售市场日订单总量从1亿单跃升至1.6亿单,增幅高达60%;同一天,饿了么、飞猪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阿里的核心逻辑,是打通远场与近场的消费场景:整合饿了么的300万骑手运力与天猫的品牌资源,复用飞猪的高毛利酒旅业务,构建覆盖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的超级平台。 两个月后,7月2日,阿里以真金白银再次发起猛攻,仅仅3天后,日订单飙升至8000万单。 其中,非餐订单占比超16%,约1300万单,印证其正将高频外卖流量导向服饰、美妆、3C数码等低频高毛利品类。这种 “以高频养低频” 的转化,使阿里在美团腹地撕开缺口——半个月之前的天猫618期间,非餐即时零售订单激增179%,也证明流量反哺的杠杆效应已然生效。 大消费”三国杀“战事升级 面对阿里的凌厉攻势,美团与京东各显神通。 美团施展“铁壁防御”: 断臂求生:关停80%美团优选业务,聚焦闪购与小象超市,以 700万骑手网络和3元/单的极致履约成本筑起护城河。其闪电仓单仓日均处理130单(传统门店仅6单),计划2027年扩至10万仓,誓将“30分钟达”体验标准化。 算法护城河
      860评论
      举报
      淘宝闪购撒钱500亿:大消费三国杀战事再升级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3-30

      追觅的无界突围:从清洁赛道到高端家电的战略跃迁

      这个三月,智能家电市场被一个新入局者——追觅搅动了。 Image 先是3月19日,追觅科技召开了主题为“生而无界”的发布会,正式宣布将成为一家无边界的生态企业,加速从多元智能硬件向全场景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生态战略跃迁。发布会上首次亮相了追觅生态家族,包括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空气净化器、吸尘器、高速吹风机、擦窗机器人在内的六大品类共11款新品。 丨2025AWE现场,追觅展位太过火爆,工作人员开启限流,但依然人头攒动 仅仅1天后,3月20日开幕的2025AWE(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追觅大家电系列产品冰箱、空调、洗衣机、厨电等正式亮相。 这套密集的组合拳,也正式宣告其正式从智能清洁领域的“单科状元”转型为全屋智能生态的“全能选手”。这不仅展现了技术创新的爆发力,更揭示了家电行业生态重构的深层逻辑。 “追觅现象”背后:技术复利下的场景革命 了解过追觅产品和技术优势,我们不难发现,其进军高端家电产品背后,核心的一点在于:技术复用。 追觅新发布的X-Wind双机械臂空调搭载的广角驭风机械臂技术将扫地机器人领域的机械臂技术迁移至空调领域,实现126°广域送风、左右分区独立调节,送风面积较传统空调提升6.6倍136。这一创新打破了空调行业30年未变的导风板设计范式,将“被动送风”升级为“主动寻风”。 丨追觅洗烘套装 追觅洗烘套装采用全球首创双直驱电机技术,摒弃传统皮带传动,噪音降低至53分贝以下,热交换效率提升40%38。这种技术路径延续了追觅在吸尘器高速马达领域的积累。 Z-Fresh系列冰箱则通过ECO超低氧保鲜科技和AI营养管理系统,将食材保鲜期延长30%,并可根据用户饮食习惯生成个性化食谱158。其技术内核源于追觅在扫地机器人领域积累的AI视觉算法,实现了从地面清洁到食材管理的跨场景技术复用。 利用技术优势,追觅从单品智能发展到全屋生态,显然,追觅这种跨界并非简单的品类
      933评论
      举报
      追觅的无界突围:从清洁赛道到高端家电的战略跃迁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3-18

      以AI技术引领考试公平与效率革新——全美在线的智能化探索之路

      数字化转型浪潮推动下,AI技术以前所未有的力量重塑考试行业生态,技术突破与创新始终是推进行业跃迁的核心生产力。全美在线(ATA)作为我国智能化考试服务的创始者,近年来,相继推出了AI视频监考、AI辅助命题、AI阅卷评分等创新性技术和应用,不断以技术创新驱动考试公平与效率的双重升级,引领行业不断迈向智能化未来。 AI监考技术的开拓者,全球化应用标杆 伴随AI人工智能技术+生态应用与专业考试多地域、多场景、大规模市场诉求,全美在线(ATA)最早将AI技术应用于考试监考领域,推出AI智能监考机器人及网上巡考系统。通过多模态行为识别技术,实时分析考生的视频、音频等多维度数据,精准识别异常行为;自适应算法则根据考试场景动态调整监考策略,确保监考的灵活性与准确性;实时异常预警功能对考生偏离摄像头、面部遮挡、违规物品等违反考试规范的行为进行事件记录并向考生发送预警、向监考教师做出反馈,确保考试过程的公正性。 全美在线(ATA)的AI监考技术不仅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及认可,还成功输出至巴西、中东等海外市场,其跨文化场景适配性、低延迟高稳定性和多语言支持能力等技术优势,树立国际化技术标准,为全球考试行业提供了先行解决方案。 AI技术护航考试公平,考试全场景解决方案 多年深耕考试服务,全美在线(ATA)通过AI技术构建覆盖考试全流程的防舞弊体系: AI辅助命题:试题语言规范、准确,自动化算法智能生成题库,覆盖全面知识点。科学和精准控制难度,降低题目重复率,确保考试严谨性。 AM智能网上巡考小程序:轻量化工具一站式管理实现远程监考全覆盖,大幅降低人力成本。结合大数据分析和智能视频处理,生成多维度考试报告,确保考试公平性和透明度。 AI智能阅卷技术:支持主观题自动化批阅的AI技术,通过自然语言处理和深度学习模型的结合,实现了对作文、论述题等开放性题目的高效、精准评分。其技术突破在于灵活组合多种判分方式
      1,069评论
      举报
      以AI技术引领考试公平与效率革新——全美在线的智能化探索之路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3-10

      让科幻进一步照进现实: 智元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

      3月10日,智元发布首个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相比目前已有的最优模型,GO-1在五种不同复杂度任务上测试成功率大幅度领先,其中平均成功率提高了32%,并且在 “Pour Water”(倒水)、“Table Bussing”(清理桌面) 和 “Restock Beverage”(补充饮料) 任务表现尤为突出。 智元GO-1在复杂任务中的高成功率源于其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 架构。据了解,该架构由智元开创性采用,是由VLM(多模态大模型) + MoE(混合专家)两种组成,其中VLM借助海量互联网图文数据获得通用场景感知和语言理解能力,MoE中的Latent Planner(隐式规划器)借助大量跨本体和人类操作视频数据获得通用的动作理解能力,MoE中的Action Expert(动作专家)借助百万真机数据获得精细的动作执行能力。 在推理时,VLM、Latent Planner和Action Expert三者协同工作,实现与外部环境的交互和任务智能化判断。 其实从行业来看,全球具身机器人普遍处在“低龄阶段”,机器人只能在实验室内执行单一任务,并且很多执行动作更多是预设程序,具身机器人只是根据编程命令执行动作,不能与外部环境交互,无法自主执行命令,智能化水平低。 但智元GO-1发布后,具身机器人可在ViLLA 架构的加持下,具备人类视频学习、小样本快速泛化、一脑多形、持续进化四大特征,不仅让大模型更理解人类的行为、大幅度降低训练成本,而且还能再不同机器人形态中迁移,在实际执行中迭代学习。 智元GO-1带给具身机器人的新特征,将极大推动具身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未来具身机器人将从依赖特定任务的工具,向着具备通用智能的自主体发展,在商业、工业、家庭等多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通向更加通用全能的智能未来。 作为全球具身机器人
      1,126评论
      举报
      让科幻进一步照进现实: 智元发布智元启元大模型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03-04

      三冲“数字孪生第一股”,51WORLD“流血”上市为哪般?

      51WORLD第三次冲击IPO,依然面临愿景与困局、光环与争议的巨大反差。 数字孪生技术作为元宇宙、工业4.0的核心基础设施,近年来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北京五一视界数字孪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51WORLD")作为国内最早布局该领域的创业公司,自2015年成立以来已完成多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8亿元。 然而,这家以“克隆地球”为愿景的行业明星却在冲击资本市场时屡屡碰壁。自2020年起先后冲刺科创板、北交所均告失败,2024年11月29日51WORLD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试图以“特专科技公司”身份登陆资本市场。 三度冲击IPO背后,51WORLD始终难逃持续亏损和商业化争议,却仍执着冲击“数字孪生第一股”。其“流血”上市的背后,折射出行业头部企业的生存焦虑与资本市场的深层博弈。 “流血”上市:“续命”的资本博弈 51WORLD的招股书显示,2021年至2024年上半年,其营收分别为1.26亿元、1.70亿元、2.56亿元和0.33亿元,同期净亏损达1.46亿元、1.90亿元、0.87亿元和0.65亿元,累计亏损4.89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其毛利率从2021年的65.2%持续下滑至2024年上半年的50%,经营性现金流连续三年半净流出,累计达4.01亿元。资金链高压下,IPO几乎成为缓解流动性危机的唯一选择。 其高研发投入(2021-2023年累计3.45亿元)与低商业化效率的矛盾尤为突出。尽管公司宣称“2023年市占率2.4%位居行业第一”,但2.56亿元的年营收仅**国数字孪生市场总规模(IDC数据为25亿元)的10.2%,且与竞争对手吉奥时空(2.7亿元)、超图软件(2.68亿元)相比并无显著优势。这种“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投资者难免不对其造血能力产生质疑。 丨摘自51WORLD招股书财务数据 51WORLD成立十年间,商汤科技、葛卫东等明星资本或投资人都曾先
      1,003评论
      举报
      三冲“数字孪生第一股”,51WORLD“流血”上市为哪般?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2024-11-01

      与智能化时代共舞:东软发布多款创新型解决方案

      图丨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24现场 11月1日,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24在武汉东软软件园成功举办。 论坛上,东软全面展示了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的阶段性成果,围绕医院高质量发展、医疗数据价值化、城市人力资源发展和智慧养老服务,发布了多款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型解决方案,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打造全新的应用场景,为客户的持续发展、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本届论坛以“智能化时代的解决方案”为主题。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刘积仁博士在开幕论坛演讲中谈到,随着技术的不断迭代和应用普及,计算能力和网络愈加强大,数据和算法不断丰富,应用场景持续进化,人类社会已经从信息化、数字化阶段进入到智能化与数据价值化时代。过去以支持流程有序为追求的精准信息化投资开始走向平缓,以生存和发展为目标的价值创造时代已然开始。在智能化时代,数据和智能不断催生解决方案走向生成式,创造出更多新的数字化物种。解决方案成为城市新基础设施,成为城市资源的挖掘者、聚合者和展现者。智能化时代的解决方案也是数据价值的表达方式,成为一种服务,并更加强调生态的构建。此外,智能化时代,传统的用户正从信息技术的使用者,转变为新生态和新商业模式的创造者、新价值的创造者。 构建城市新基础设施 在智能化时代的起点,东软全面推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并陆续推出创新型县域医共体解决方案、OneCoreGo®全球车载智能出行解决方案5.0、TalentBase数智人力资本管理产品等,积极打造智能化的解决方案、数据价值化的解决方案、服务化的解决方案和生态化的解决方案。 本次论坛,东软再次展示其在医疗健康、智慧城市等领域的研发成果,发布了多款智能化时代的创新型解决方案,为城市构建新基础设施,为客户持续创造新价值。 医院高质量发展解决方案 在医疗健康领域,为帮助医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满足民众对优质医疗服务的期待,东软推出了医院高
      1,498评论
      举报
      与智能化时代共舞:东软发布多款创新型解决方案
    • 翼言商业观察翼言商业观察
      ·2024-08-23

      屈臣氏保持盈利,推新店型响应市场变化

      【导语】 近期多家头部美妆品牌在信息披露中,都提及国内美妆市场疲软。据行业不完全统计,2024上半年宣布闭店的美妆品牌超30个,这其中既有耳熟能详的老品牌,也有曾经备受追捧的网红新秀。 数据显示,中国1-6月化妆品零售同比增长1%,未跑赢大盘。对于美妆品牌,无论是国际品牌还是国有品牌,在当前形势下都面临着新的压力。 而在近日各大品牌发布的半年财报中,屈臣氏作为知名健康美容零售商之一,其表现也备受关注。根据长江和记实业公布的2024年上半年业绩,屈臣氏中国区实现营收68.79亿港元(约合人民币63.22亿元),录得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约为2.5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3亿元)。 在行业普遍遇冷的大环境之下,屈臣氏守住盈利。敏锐捕捉到市场消费变化的屈臣氏,近年来一直以“消费者体验”为核心,不断通过门店迭代、选品、服务升级等多方面进行持续革新,旨在为消费者打造更个性化、差异化的购物体验。这一系列策略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也为屈臣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持续推新店,焕新美妆消费者体验 美妆市场结构性调整的背后,是消费者需求的流变。消费者更注重为个性化服务、悦己、疗愈等情绪价值买单。除了物质上的获得感,消费者也希望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这些特点反映出消费者对“体验”的更高追求。 为应对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今年上半年屈臣氏推出了大健康店和Watsons Pink 两个新店型,通过营造多元且细分的体验空间和色彩搭配等新尝试,提升了消费者的情感共鸣。 屈臣氏上半年就打造了首个“大健康店”,针对年轻人更为关注的睡眠、运动、美颜等健康议题,设立一一对应的跨品类场景区域——“放松角落”、“私人健身房”及“养颜养生馆”,为消费者带来更自由、更开放的购物空间。洞察消费者在选购健康产品时讲究个性化需求及专业性,屈臣氏通过在新店引入新潮、有趣的健康互动装置,让消费者在逛店同时掌握健康管理技巧,达
      1,656评论
      举报
      屈臣氏保持盈利,推新店型响应市场变化
       
       
       
       

      热议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