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首页
集团介绍
社区
资讯
行情
学堂
TigerAI
登录
注册
来咖
资深财经媒体人,美股投资者,时不时来老虎坐坐
IP属地:未知
+关注
帖子 · 35
帖子 · 35
关注 · 0
关注 · 0
粉丝 · 0
粉丝 · 0
来咖
来咖
·
10-23
AI量化爆赚36%后,普通人该焦虑还是拥抱未来?
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近期刷屏的Alpha Arena测试,是迄今为止最贴近真实市场的AI交易“比武”。主办方给6个顶尖AI模型各发1万美元实盘资金,在加密货币市场自主交易,实时公开收益与策略,这场持续两周的对决,撕开了AI量化的真实面貌。 令人意外的是,国产AI软件DeepSeek用1万美元本金在加密货币市场三天狂赚36%,而被寄予厚望的GPT 5,同期却亏损超40%。 AI量化交易引发了大众讨论,有人盯着收益曲线焦虑 “以后炒股都没机会了”,有人好奇“AI到底怎么赚钱”。但这场由Alpha Arena发起的实盘对决,与其说是AI对人类的降维打击,不如说是给普通人提了个醒。 01 AI量化交易的 “真实赛场”:数据里的反差与真相 一开始的剧情足够刺激:来自国内的DeepSeek凭借量化机构出身的优势,前三天收益率飙升至36%,盈利近4000美元,一度让网友直呼 “AI炒股要统治市场”;但随着大盘波动,其收益回吐至10%,即便如此仍稳居第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GPT 5,亏损持续扩大,目前已超40%,本金缩水至不足6000美元;Gemini 2.5更因频繁切换多空策略(网友调侃 “神似散户追涨杀跌”),早期亏损超30%,交易手续费吃掉大量本金。 这场对决打破了一些人想象中的“AI必赚” 神话 ——即便是做量化起家的DeepSeek,也同样会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风格激进、逻辑混乱的AI,表现甚至不如普通散户。 不同AI的表现差异,本质是背后策略逻辑的差异。DeepSeek的稳健,源于其母公司幻方的量化基因——策略简单直接:开盘全仓、10-15倍杠杆做多核心标的,不频繁换手、不止损止盈,靠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吃收益;而亏损严重的模型,要么像Gemini一样 “过度聪明”(一天内多次更改多空方向,交易次数是DeepSeek的5倍),要么像Claude一样 “犹豫纠
看
135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AI量化爆赚36%后,普通人该焦虑还是拥抱未来?
来咖
来咖
·
10-22
业绩翻倍,股价暴跌:谁在恐惧泡泡玛特?
作者 | 柴犬 编辑 | G3007 同样的一幕又出现了。 只要是稍微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就不难发现,泡泡玛特(09992.HK)这家公司总是在交出傲人业绩前后股价出现激烈的股价博弈。10月21日,公司股价暴跌了8.08%,而盘后发出的业绩显示,泡泡玛特在Q3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 同样的戏码在今年7月便已上演。泡泡玛特于2025年7月16日股价的急剧下跌,恰恰发生在其发布了“史上最强中报”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之后。 最新的业绩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85%~190%,海外市场收益同比增长365%~370%。分渠道看,报告期内,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线上渠道同比增长300%~305%。 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持续高增。今年新开拓的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265%~1270%,亚太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70%~175%,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740%。 一句话概括,国内稳健,海外势如破竹。 但即便是业绩亮眼如此,也难以阻挡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音:这个公司的IP没有灵魂,高增速难以持续,爆款能否年年有,下一个LABUBU在哪里…… 惊人优秀的业绩与剧烈震荡的股价,正好反映出市场资金层面对这家公司存在巨大的分歧。很多人在纠结观望中上车,但是并未真正相信泡泡玛特运营的可持续性,股价上涨的时候又害怕踏空。他们始终密切跟踪千岛平台上某些“爆款”成交价格的走势,实时检索搜索引擎与社交平台声量,希望找到这家公司热潮退去的证据——最终的表现就是,但凡风吹草动,或者“利好出尽”的信号,这些“聪明钱”就大举抛售。 笔者突然想起姜文《让子弹飞》中的桥段,当时六子只是在饭店吃了一碗粉,但是却被胡万诬陷吃了两碗,但只给了一碗的价钱,对此胡万说道:六爷,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最后六子无力自证,只能剖腹自戕
看
5,712
回复
2
点赞
4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业绩翻倍,股价暴跌:谁在恐惧泡泡玛特?
来咖
来咖
·
10-14
东鹏赴港募资:国内 “功能饮料一哥”如何破解海外市场
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在高速服务区的冰柜里、工地小卖部的货架上、写字楼自动售货机的显眼位置,红色包装的 “东鹏特饮” 几乎是 “提神刚需” 的代名词。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诞生于深圳的本土品牌,早已悄悄坐稳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销量的 “头把交椅”。 但最近,这家在国内市场顺风顺水的企业,却因一件事引发热议——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等国际机构。有人好奇:明明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为何还要 “急着” 冲击港股?也有人担忧:它的国际化野心,真能复制国内的成功吗? 要客观看待这次赴港上市,不妨先拆成两面看:一面是东鹏在国内市场的 “好生意” 底色,足够扎实;另一面是其募资瞄准的 “国际化” 布局,藏着不少待解的难题。 01 A面:国内市场是门 “好生意”— —从销量第一到高分红,硬实力拉满 很多人仍以为功能饮料是国际品牌的天下,但东鹏早已用数据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无论是市场地位、单品表现,还是财务实力,它都交出了一份 “优等生” 答卷。 1. 行业地位:连续4年销量第一,份额三年近乎翻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算,东鹏自2021年起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第一。更亮眼的是增速:2021年市场份额 15.0%,2024年已攀升至26.3%,短短三年近乎翻倍;即便按零售额算,2024年也以23.0% 的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国际巨头。 更难得的是 “成长性”—— 东鹏的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排名第一。这份成绩单,在竞争激烈的软饮行业里堪称 “领跑者”。此外高盛预计公司2025年三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增长31%和35%,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报告的最后,高盛维持对东鹏饮料的买入评级(位于强力买入名单)。 2. 单品爆发力:既有 “百亿王牌”,又有 “新增长曲线” 支撑行业地位的,是不断提出爆款:
看
189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东鹏赴港募资:国内 “功能饮料一哥”如何破解海外市场
来咖
来咖
·
10-09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藏在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里
作者 | 蓝猫 编辑 | G3007 9月23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团(06090.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开盘股价大涨超40%,市值突破90亿港元。自2019年品牌成立以来,BeBeBus以高颜值婴儿车切入高端育儿市场,迅速建立起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护理四大场景的产品矩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GMV计,BeBeBus已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占据4.2%的市场份额。 BeBeBus的增长路径,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的精准爆破。2022至2024年间,公司累计投入近6.4亿元推广费用,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KOL深度绑定,成功实现了品牌的裂变式传播,并直接助推其营收从5.07亿元飙升至12.49亿元,创下56.9%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然而,在生育率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普遍不足的宏观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的高增长,成为BeBeBus上市后面对的严峻考验。 01 资本助推与增长结构:新消费品牌的典型路径 2018年11月,创始人汪蔚创立布童科技,后更名为不同集团。2019年,BeBeBus品牌正式面世,定位为“专门面向追求独立、欣赏智能设计并关注实用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2020年,天图投资以对价401万美元认购布童科技的注册资本人民币31.11万元,完成了BeBeBus的A轮融资,成为其关键资本推手。 据公开信息,天图团队投资的品牌既包括周黑鸭、江小白、百果园、鲍师傅、奈雪等新消费品牌,还包括小红书、快看漫画、慈铭体检等项目。在2021年天图首席投资官冯卫东接受采访时提到,天图会选择一个具有长期机会的行业,等待其中的公司完成初步试错阶段,再进行入局,因为这个时候资本能有力地推动公司的高速发展。 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2022年至2024年,不同集团营收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
看
496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藏在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里
来咖
来咖
·
09-29
港股科技仍旧处于价值重估通道
港股科技正处于“价值重估”通道,但重估的节奏是“震荡上行、结构分化”,而非单边普涨。 目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安全垫明确。 截至上一个交易日(9月26日),HKC科技市盈率为25.84,当前分位点为41.68%,仅相当于2023年高点45.75的56%。 港股市场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改变。截至2025年9月15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达1.09万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成为基石式买盘。外资长线资金开始回补。AI 技术突破成为重估扳机。 DeepSeek-R1、低成本大模型、开源生态让市场重新评估中国 AI 应用落地速度;机构一致预期“AI 平权”将率先在广告、云、游戏、电商四大场景兑现收入,2025-2026 年盈利弹性 3-8 个百分点。阿里、腾讯、百度 2025 年资本开支指引同比大增,国产算力链(GPU、光模块、服务器)进入订单兑现期,阿里百度开始自研芯片。 美联储 9 月降息。美债收益率回落,全球成长股风险溢价下降,港股作为离岸成长资产直接受益。短期节奏,2025H2进入 AI 应用商业化验证季,若头部公司云业务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超预期,重估有望从“情绪修复”升级为业绩驱动,期待Q4表现。
$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控股(00700)$
$百度集团-SW(09888)$
看
3,743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港股科技仍旧处于价值重估通道
来咖
来咖
·
09-29
在杭州云栖大会结束后,市场对阿里巴巴计划于2032年将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的解读在过去24小时内持续深化,已从最初的概念性指引转变为对具体资本开支的量化测算,普遍预计这将是一个远超此前三年3800亿规模的、总投入可达万亿级别的长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预期显著拓宽了投资主线,使市场焦点从此前的AI芯片短缺担忧,进一步扩散至由确定性需求驱动的国产AI基础设施全产业链,尤其是此前预期较低的数据中心(IDC)、温控散热及供电等环节。
$中兴通讯(00763)$
$海光信息(688041)$
看
1,261
回复
评论
点赞
2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来咖
来咖
·
09-26
泡泡是本土第一家真正依靠原创文化能力 ,走向世界的公司。国际化的步伐本来就已经很快很超前了,世界级IP需要经历粉丝积淀阶段,这的确需要时间。核心考验公司产品创新、渠道运营、市场营销等能力,泡泡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持续孵化优质IP的平台能力。世界级IP全生命周期贡献可达近千亿美元量级,单年峰值终端GMV可达百亿美元量级,隐含的是全球粉丝体量的持续扩张。泡泡志在世界级。常态化补货机制短期有助于挤出投机泡沫,长期利于粉丝群体健康扩张。
$泡泡玛特(09992)$
看
1,293
回复
1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来咖
来咖
·
09-26
过去两周,小红薯上铺天盖地“Labubu二手价大跌”,有人认为二手交易的价格,可以成为泡泡股价是否景气的一个因子。再加上摩根大通最近出报告看空泡泡,泡泡股价开始走弱,但我个人认为,跌也跌不下去的。有人说,泡泡跟茅台一样,茅台看股价就是看二手经销商数据等,这个观点有待商榷。茅台的产出是恒定的,但泡泡的产出最近就是随着产能的提升在增加,加大了市场的供给。长期看真正的用户可以更容易买到自己喜欢的娃,公司选择产能放量恰恰是公司今年做出的主动战略,不是杀业绩,而是杀投机。更重要的是,公司新增供给产能是被真实需求吃掉的,最终会反应到公司的真实业绩上。真正有意义的指标,还是要看真实的会员数、首购用户数的增长。对价格敏感的新玩家进场,他们只会去官方小程序/门店原价买,不会去接盘闲鱼+50%-200%的溢价,随着产能的扩大二手价格必然回落,二手价格的回落并不是真实需求没有了。
$泡泡玛特(09992)$
看
1,318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来咖
来咖
·
09-25
追觅造车,是风口起舞还是资本迷局?
作者 | 龚岩 编辑 | G3007 距离追觅官宣造车已近一月。 8月28日,做智能清洁家电的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项目,要打造中国首个全球化超豪华汽车品牌。在追觅汽车团队发布的宣言中,除了造车消息和满腔的情怀外,并未涉及资金投入、合作伙伴、研发团队规模等关键信息。 过去一个多月,追觅宣布的新业务已经多达四项,涉及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以及天文望远镜。在此期间,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也不断有消息见诸公开媒体,称已经甩开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已经不在一个维度;在手机领域,追觅要跟**、小米三分天下;明年年底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会“下饺子”般批量IPO…… 我们再来看追觅造车,如果复盘这个月的消息,造车更像是精心布局的一盘大棋。比如从披露12年前造车计划书的初心,再到首轮融资到位、回购老股辟谣资金实力,再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以及追觅所具有的专利技术积累、海外渠道优势,甚至还从俞浩和马斯克的造车经历来类比,而俞浩本人亲赴德国选址等等。正如官方宣言所说:用了十二年,终于等一个属于追觅的“时代时机”。 俞浩曾说过:“追觅不赌1%赛道的小概率,只会用N+1的方式做世界经济的99%。很多人因为担心风险投入不碰大业务,结果是大多数人挤入只占了全球经济的1%小业务赛道,而此外还有99%空白。而99%的机会里,人才密度、优秀资金的投入度远远低于那1%拥挤赛道。” 一边是多点铺开的生态业务布局,一边打算让旗下业务独立去上市。追觅造车,到底所图为何? 01 追觅造车的起手式 “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这句话被俞浩要求贴在了苏州追觅科技公司总部的很多醒目位置,他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坦承,“第一名是一种习惯,一旦有习惯,就会上瘾。” 在如今新老势力博弈、竞争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追觅造车的起手式也是不走寻常路。 比如在车型选择上。根据追觅汽车团队的产品规划目标,首款产品将打造成世界范围内速度最快、
看
814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追觅造车,是风口起舞还是资本迷局?
来咖
来咖
·
09-24
AI、阵痛、未来: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1811年春夜,英国诺丁汉的纺织厂内突然响起铁器撞击的巨响。一群织袜工举着铁锤砸向织袜机,飞溅的木屑中夹杂着绝望的嘶吼。在此之前,4家袜商以机器提升效率为由,单方面削减工资,而当局的漠视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场被后世称为 “卢德运动” 的机器破坏浪潮,很快席卷英国工业区。约克郡的剪绒工最能体会这种崩塌:1806至1817年间,当地剪绒机器从100架暴增至1462架,3378名工人中近七成失业或半失业,熟练男工被更廉价的女工、童工取代,七年学徒生涯习得的技艺一夜之间沦为无用之功。 但工业革命的车轮从不会因个体的哀嚎与抗争而停滞,它裹挟着织工的血泪、学徒的茫然,在跨越百年的迭代中持续进化:从蒸汽机轰鸣的工厂,到电力交织的城市,再到流水线重构的生产体系,最终不仅彻底改写了职业分工的版图,更深度重塑了人类社会的运转根基。小到衣食住行的日常范式,大到文明演进的路径选择,甚至个体对 “劳动价值” 的认知,都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机器时代印记。 01 历史的镜像:AI时代的焦虑重演 两百年后的今天,相似的恐慌在不同领域蔓延。 最近滴滴在中关村和网约车代表来了一场面对面谈判,现场火药味十足。滴滴方面公布的抽成比例为14%,低于外卖平台对商家的抽成,但现场的司机们并不买账,因为大家的体感是“收入越来越低了”。 其实很多人也都明白,不是平台抽成高低的问题,而是现在开滴滴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年四月公布的31-45岁男性偏好APP榜单中,滴滴车主高居榜首。很多中年人失业以后,又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暂时开滴滴补贴家用。 滴滴、外卖、快递成为了新的三大就业蓄水池,也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有很多应届毕业生,也因为找不到工作,暂时或者长期从事相关工作。 但如今池子里的人,正面临200年前英国织袜工般的威胁——被机器替代。 这并非杞人忧天。某公司上个月公布的财报
看
510
回复
评论
点赞
1
编组 21备份 2
分享
举报
AI、阵痛、未来: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
加载更多
热议股票
{"i18n":{"language":"zh_CN"},"isCurrentUser":false,"userPageInfo":{"id":"4218879059301980","uuid":"4218879059301980","gmtCreate":1755775871208,"gmtModify":1755776291174,"name":"来咖","pinyin":"lklaika","introduction":"","introductionEn":null,"signature":"资深财经媒体人,美股投资者,时不时来老虎坐坐","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hat":null,"hatId":null,"hatName":null,"vip":1,"status":2,"fanSize":2,"headSize":6,"tweetSize":35,"questionSize":0,"limitLevel":999,"accountStatus":1,"level":{"id":0,"name":"","nameTw":"","represent":"","factor":"","iconColor":"","bgColor":""},"themeCounts":0,"badgeCounts":0,"badges":[],"moderator":false,"superModerator":false,"manageSymbols":null,"badgeLevel":null,"boolIsFan":false,"boolIsHead":false,"favoriteSize":1,"symbols":null,"coverImage":null,"realNameVerified":"success","userBadges":[],"userBadgeCount":0,"currentWearingBadge":null,"individualDisplayBadges":null,"crmLevel":1,"crmLevelSwitch":0,"location":"未知","starInvestorFollowerNum":0,"starInvestorFlag":false,"starInvestorOrderShareNum":0,"subscribeStarInvestorNum":0,"ror":null,"winRationPercentage":null,"showRor":false,"investmentPhilosophy":null,"starInvestorSubscribeFlag":false},"page":1,"watchlist":null,"tweetList":[{"id":492468298231944,"gmtCreate":1761222622044,"gmtModify":1761222950273,"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title":"AI量化爆赚36%后,普通人该焦虑还是拥抱未来?","html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近期刷屏的Alpha Arena测试,是迄今为止最贴近真实市场的AI交易“比武”。主办方给6个顶尖AI模型各发1万美元实盘资金,在加密货币市场自主交易,实时公开收益与策略,这场持续两周的对决,撕开了AI量化的真实面貌。 令人意外的是,国产AI软件DeepSeek用1万美元本金在加密货币市场三天狂赚36%,而被寄予厚望的GPT 5,同期却亏损超40%。 AI量化交易引发了大众讨论,有人盯着收益曲线焦虑 “以后炒股都没机会了”,有人好奇“AI到底怎么赚钱”。但这场由Alpha Arena发起的实盘对决,与其说是AI对人类的降维打击,不如说是给普通人提了个醒。 01 AI量化交易的 “真实赛场”:数据里的反差与真相 一开始的剧情足够刺激:来自国内的DeepSeek凭借量化机构出身的优势,前三天收益率飙升至36%,盈利近4000美元,一度让网友直呼 “AI炒股要统治市场”;但随着大盘波动,其收益回吐至10%,即便如此仍稳居第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GPT 5,亏损持续扩大,目前已超40%,本金缩水至不足6000美元;Gemini 2.5更因频繁切换多空策略(网友调侃 “神似散户追涨杀跌”),早期亏损超30%,交易手续费吃掉大量本金。 这场对决打破了一些人想象中的“AI必赚” 神话 ——即便是做量化起家的DeepSeek,也同样会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风格激进、逻辑混乱的AI,表现甚至不如普通散户。 不同AI的表现差异,本质是背后策略逻辑的差异。DeepSeek的稳健,源于其母公司幻方的量化基因——策略简单直接:开盘全仓、10-15倍杠杆做多核心标的,不频繁换手、不止损止盈,靠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吃收益;而亏损严重的模型,要么像Gemini一样 “过度聪明”(一天内多次更改多空方向,交易次数是DeepSeek的5倍),要么像Claude一样 “犹豫纠","list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近期刷屏的Alpha Arena测试,是迄今为止最贴近真实市场的AI交易“比武”。主办方给6个顶尖AI模型各发1万美元实盘资金,在加密货币市场自主交易,实时公开收益与策略,这场持续两周的对决,撕开了AI量化的真实面貌。 令人意外的是,国产AI软件DeepSeek用1万美元本金在加密货币市场三天狂赚36%,而被寄予厚望的GPT 5,同期却亏损超40%。 AI量化交易引发了大众讨论,有人盯着收益曲线焦虑 “以后炒股都没机会了”,有人好奇“AI到底怎么赚钱”。但这场由Alpha Arena发起的实盘对决,与其说是AI对人类的降维打击,不如说是给普通人提了个醒。 01 AI量化交易的 “真实赛场”:数据里的反差与真相 一开始的剧情足够刺激:来自国内的DeepSeek凭借量化机构出身的优势,前三天收益率飙升至36%,盈利近4000美元,一度让网友直呼 “AI炒股要统治市场”;但随着大盘波动,其收益回吐至10%,即便如此仍稳居第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GPT 5,亏损持续扩大,目前已超40%,本金缩水至不足6000美元;Gemini 2.5更因频繁切换多空策略(网友调侃 “神似散户追涨杀跌”),早期亏损超30%,交易手续费吃掉大量本金。 这场对决打破了一些人想象中的“AI必赚” 神话 ——即便是做量化起家的DeepSeek,也同样会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风格激进、逻辑混乱的AI,表现甚至不如普通散户。 不同AI的表现差异,本质是背后策略逻辑的差异。DeepSeek的稳健,源于其母公司幻方的量化基因——策略简单直接:开盘全仓、10-15倍杠杆做多核心标的,不频繁换手、不止损止盈,靠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吃收益;而亏损严重的模型,要么像Gemini一样 “过度聪明”(一天内多次更改多空方向,交易次数是DeepSeek的5倍),要么像Claude一样 “犹豫纠","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近期刷屏的Alpha Arena测试,是迄今为止最贴近真实市场的AI交易“比武”。主办方给6个顶尖AI模型各发1万美元实盘资金,在加密货币市场自主交易,实时公开收益与策略,这场持续两周的对决,撕开了AI量化的真实面貌。 令人意外的是,国产AI软件DeepSeek用1万美元本金在加密货币市场三天狂赚36%,而被寄予厚望的GPT 5,同期却亏损超40%。 AI量化交易引发了大众讨论,有人盯着收益曲线焦虑 “以后炒股都没机会了”,有人好奇“AI到底怎么赚钱”。但这场由Alpha Arena发起的实盘对决,与其说是AI对人类的降维打击,不如说是给普通人提了个醒。 01 AI量化交易的 “真实赛场”:数据里的反差与真相 一开始的剧情足够刺激:来自国内的DeepSeek凭借量化机构出身的优势,前三天收益率飙升至36%,盈利近4000美元,一度让网友直呼 “AI炒股要统治市场”;但随着大盘波动,其收益回吐至10%,即便如此仍稳居第一。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GPT 5,亏损持续扩大,目前已超40%,本金缩水至不足6000美元;Gemini 2.5更因频繁切换多空策略(网友调侃 “神似散户追涨杀跌”),早期亏损超30%,交易手续费吃掉大量本金。 这场对决打破了一些人想象中的“AI必赚” 神话 ——即便是做量化起家的DeepSeek,也同样会受市场波动影响,而风格激进、逻辑混乱的AI,表现甚至不如普通散户。 不同AI的表现差异,本质是背后策略逻辑的差异。DeepSeek的稳健,源于其母公司幻方的量化基因——策略简单直接:开盘全仓、10-15倍杠杆做多核心标的,不频繁换手、不止损止盈,靠对市场趋势的精准判断吃收益;而亏损严重的模型,要么像Gemini一样 “过度聪明”(一天内多次更改多空方向,交易次数是DeepSeek的5倍),要么像Claude一样 “犹豫纠","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ea362a88c23080e8817b96917ceba059","width":"640","height":"41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24682982319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5,"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91956401111336,"gmtCreate":1761127464414,"gmtModify":1761190910889,"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title":"业绩翻倍,股价暴跌:谁在恐惧泡泡玛特?","htmlText":"作者 | 柴犬 编辑 | G3007 同样的一幕又出现了。 只要是稍微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就不难发现,泡泡玛特(09992.HK)这家公司总是在交出傲人业绩前后股价出现激烈的股价博弈。10月21日,公司股价暴跌了8.08%,而盘后发出的业绩显示,泡泡玛特在Q3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 同样的戏码在今年7月便已上演。泡泡玛特于2025年7月16日股价的急剧下跌,恰恰发生在其发布了“史上最强中报”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之后。 最新的业绩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85%~190%,海外市场收益同比增长365%~370%。分渠道看,报告期内,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线上渠道同比增长300%~305%。 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持续高增。今年新开拓的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265%~1270%,亚太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70%~175%,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740%。 一句话概括,国内稳健,海外势如破竹。 但即便是业绩亮眼如此,也难以阻挡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音:这个公司的IP没有灵魂,高增速难以持续,爆款能否年年有,下一个LABUBU在哪里…… 惊人优秀的业绩与剧烈震荡的股价,正好反映出市场资金层面对这家公司存在巨大的分歧。很多人在纠结观望中上车,但是并未真正相信泡泡玛特运营的可持续性,股价上涨的时候又害怕踏空。他们始终密切跟踪千岛平台上某些“爆款”成交价格的走势,实时检索搜索引擎与社交平台声量,希望找到这家公司热潮退去的证据——最终的表现就是,但凡风吹草动,或者“利好出尽”的信号,这些“聪明钱”就大举抛售。 笔者突然想起姜文《让子弹飞》中的桥段,当时六子只是在饭店吃了一碗粉,但是却被胡万诬陷吃了两碗,但只给了一碗的价钱,对此胡万说道:六爷,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最后六子无力自证,只能剖腹自戕","listText":"作者 | 柴犬 编辑 | G3007 同样的一幕又出现了。 只要是稍微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就不难发现,泡泡玛特(09992.HK)这家公司总是在交出傲人业绩前后股价出现激烈的股价博弈。10月21日,公司股价暴跌了8.08%,而盘后发出的业绩显示,泡泡玛特在Q3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 同样的戏码在今年7月便已上演。泡泡玛特于2025年7月16日股价的急剧下跌,恰恰发生在其发布了“史上最强中报”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之后。 最新的业绩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85%~190%,海外市场收益同比增长365%~370%。分渠道看,报告期内,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线上渠道同比增长300%~305%。 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持续高增。今年新开拓的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265%~1270%,亚太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70%~175%,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740%。 一句话概括,国内稳健,海外势如破竹。 但即便是业绩亮眼如此,也难以阻挡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音:这个公司的IP没有灵魂,高增速难以持续,爆款能否年年有,下一个LABUBU在哪里…… 惊人优秀的业绩与剧烈震荡的股价,正好反映出市场资金层面对这家公司存在巨大的分歧。很多人在纠结观望中上车,但是并未真正相信泡泡玛特运营的可持续性,股价上涨的时候又害怕踏空。他们始终密切跟踪千岛平台上某些“爆款”成交价格的走势,实时检索搜索引擎与社交平台声量,希望找到这家公司热潮退去的证据——最终的表现就是,但凡风吹草动,或者“利好出尽”的信号,这些“聪明钱”就大举抛售。 笔者突然想起姜文《让子弹飞》中的桥段,当时六子只是在饭店吃了一碗粉,但是却被胡万诬陷吃了两碗,但只给了一碗的价钱,对此胡万说道:六爷,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最后六子无力自证,只能剖腹自戕","text":"作者 | 柴犬 编辑 | G3007 同样的一幕又出现了。 只要是稍微关注这家公司的投资者,就不难发现,泡泡玛特(09992.HK)这家公司总是在交出傲人业绩前后股价出现激烈的股价博弈。10月21日,公司股价暴跌了8.08%,而盘后发出的业绩显示,泡泡玛特在Q3取得了非常优秀的业绩。 同样的戏码在今年7月便已上演。泡泡玛特于2025年7月16日股价的急剧下跌,恰恰发生在其发布了“史上最强中报”的2025年上半年盈利之后。 最新的业绩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整体收益同比增长245%~250%,其中中国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85%~190%,海外市场收益同比增长365%~370%。分渠道看,报告期内,线下渠道同比增长130%~135%,线上渠道同比增长300%~305%。 第三季度泡泡玛特海外业务持续高增。今年新开拓的美洲市场营收同比增长1265%~1270%,亚太市场收益同比增长170%~175%,欧洲及其他地区同比增长735%~740%。 一句话概括,国内稳健,海外势如破竹。 但即便是业绩亮眼如此,也难以阻挡不绝于耳的质疑声音:这个公司的IP没有灵魂,高增速难以持续,爆款能否年年有,下一个LABUBU在哪里…… 惊人优秀的业绩与剧烈震荡的股价,正好反映出市场资金层面对这家公司存在巨大的分歧。很多人在纠结观望中上车,但是并未真正相信泡泡玛特运营的可持续性,股价上涨的时候又害怕踏空。他们始终密切跟踪千岛平台上某些“爆款”成交价格的走势,实时检索搜索引擎与社交平台声量,希望找到这家公司热潮退去的证据——最终的表现就是,但凡风吹草动,或者“利好出尽”的信号,这些“聪明钱”就大举抛售。 笔者突然想起姜文《让子弹飞》中的桥段,当时六子只是在饭店吃了一碗粉,但是却被胡万诬陷吃了两碗,但只给了一碗的价钱,对此胡万说道:六爷,你吃了两碗粉,只给了一碗的钱,最后六子无力自证,只能剖腹自戕","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091f030ef342201284b27c5e51b4660","width":"640","height":"424"}],"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2,"paper":2,"likeSize":4,"commentSize":2,"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9195640111133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712,"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author":{"id":"3479274751437415","authorId":"3479274751437415","name":"星空下的暗恋","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a24bcc27dc29a6d8ea2018519aa882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idStr":"3479274751437415","authorIdStr":"3479274751437415"},"content":"泡泡玛特的增长确实让人期待,但市场情绪太反复无常了","text":"泡泡玛特的增长确实让人期待,但市场情绪太反复无常了","html":"泡泡玛特的增长确实让人期待,但市场情绪太反复无常了"}],"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9111357453184,"gmtCreate":1760439342735,"gmtModify":1760439863941,"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title":"东鹏赴港募资:国内 “功能饮料一哥”如何破解海外市场","html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在高速服务区的冰柜里、工地小卖部的货架上、写字楼自动售货机的显眼位置,红色包装的 “东鹏特饮” 几乎是 “提神刚需” 的代名词。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诞生于深圳的本土品牌,早已悄悄坐稳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销量的 “头把交椅”。 但最近,这家在国内市场顺风顺水的企业,却因一件事引发热议——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等国际机构。有人好奇:明明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为何还要 “急着” 冲击港股?也有人担忧:它的国际化野心,真能复制国内的成功吗? 要客观看待这次赴港上市,不妨先拆成两面看:一面是东鹏在国内市场的 “好生意” 底色,足够扎实;另一面是其募资瞄准的 “国际化” 布局,藏着不少待解的难题。 01 A面:国内市场是门 “好生意”— —从销量第一到高分红,硬实力拉满 很多人仍以为功能饮料是国际品牌的天下,但东鹏早已用数据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无论是市场地位、单品表现,还是财务实力,它都交出了一份 “优等生” 答卷。 1. 行业地位:连续4年销量第一,份额三年近乎翻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算,东鹏自2021年起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第一。更亮眼的是增速:2021年市场份额 15.0%,2024年已攀升至26.3%,短短三年近乎翻倍;即便按零售额算,2024年也以23.0% 的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国际巨头。 更难得的是 “成长性”—— 东鹏的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排名第一。这份成绩单,在竞争激烈的软饮行业里堪称 “领跑者”。此外高盛预计公司2025年三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增长31%和35%,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报告的最后,高盛维持对东鹏饮料的买入评级(位于强力买入名单)。 2. 单品爆发力:既有 “百亿王牌”,又有 “新增长曲线” 支撑行业地位的,是不断提出爆款:","list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在高速服务区的冰柜里、工地小卖部的货架上、写字楼自动售货机的显眼位置,红色包装的 “东鹏特饮” 几乎是 “提神刚需” 的代名词。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诞生于深圳的本土品牌,早已悄悄坐稳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销量的 “头把交椅”。 但最近,这家在国内市场顺风顺水的企业,却因一件事引发热议——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等国际机构。有人好奇:明明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为何还要 “急着” 冲击港股?也有人担忧:它的国际化野心,真能复制国内的成功吗? 要客观看待这次赴港上市,不妨先拆成两面看:一面是东鹏在国内市场的 “好生意” 底色,足够扎实;另一面是其募资瞄准的 “国际化” 布局,藏着不少待解的难题。 01 A面:国内市场是门 “好生意”— —从销量第一到高分红,硬实力拉满 很多人仍以为功能饮料是国际品牌的天下,但东鹏早已用数据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无论是市场地位、单品表现,还是财务实力,它都交出了一份 “优等生” 答卷。 1. 行业地位:连续4年销量第一,份额三年近乎翻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算,东鹏自2021年起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第一。更亮眼的是增速:2021年市场份额 15.0%,2024年已攀升至26.3%,短短三年近乎翻倍;即便按零售额算,2024年也以23.0% 的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国际巨头。 更难得的是 “成长性”—— 东鹏的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排名第一。这份成绩单,在竞争激烈的软饮行业里堪称 “领跑者”。此外高盛预计公司2025年三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增长31%和35%,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报告的最后,高盛维持对东鹏饮料的买入评级(位于强力买入名单)。 2. 单品爆发力:既有 “百亿王牌”,又有 “新增长曲线” 支撑行业地位的,是不断提出爆款:","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在高速服务区的冰柜里、工地小卖部的货架上、写字楼自动售货机的显眼位置,红色包装的 “东鹏特饮” 几乎是 “提神刚需” 的代名词。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个诞生于深圳的本土品牌,早已悄悄坐稳中国功能饮料行业销量的 “头把交椅”。 但最近,这家在国内市场顺风顺水的企业,却因一件事引发热议——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H股上市申请,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士丹利、瑞银集团等国际机构。有人好奇:明明在国内赚得盆满钵满,为何还要 “急着” 冲击港股?也有人担忧:它的国际化野心,真能复制国内的成功吗? 要客观看待这次赴港上市,不妨先拆成两面看:一面是东鹏在国内市场的 “好生意” 底色,足够扎实;另一面是其募资瞄准的 “国际化” 布局,藏着不少待解的难题。 01 A面:国内市场是门 “好生意”— —从销量第一到高分红,硬实力拉满 很多人仍以为功能饮料是国际品牌的天下,但东鹏早已用数据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无论是市场地位、单品表现,还是财务实力,它都交出了一份 “优等生” 答卷。 1. 行业地位:连续4年销量第一,份额三年近乎翻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算,东鹏自2021年起已连续4年位居中国功能饮料市场第一。更亮眼的是增速:2021年市场份额 15.0%,2024年已攀升至26.3%,短短三年近乎翻倍;即便按零售额算,2024年也以23.0% 的份额位列第二,仅次于国际巨头。 更难得的是 “成长性”—— 东鹏的收入增速,在全球前20大上市软饮企业中排名第一。这份成绩单,在竞争激烈的软饮行业里堪称 “领跑者”。此外高盛预计公司2025年三季度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将分别增长31%和35%,继续维持高速增长态势;报告的最后,高盛维持对东鹏饮料的买入评级(位于强力买入名单)。 2. 单品爆发力:既有 “百亿王牌”,又有 “新增长曲线” 支撑行业地位的,是不断提出爆款:","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00c692de3749604b8b018b366663c1f1","width":"640","height":"356"}],"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911135745318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89,"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2,"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7359776747752,"gmtCreate":1760013513719,"gmtModify":1760014997702,"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title":"中产父母的育儿焦虑,藏在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里","htmlText":"作者 | 蓝猫 编辑 | G3007 9月23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团(06090.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开盘股价大涨超40%,市值突破90亿港元。自2019年品牌成立以来,BeBeBus以高颜值婴儿车切入高端育儿市场,迅速建立起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护理四大场景的产品矩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GMV计,BeBeBus已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占据4.2%的市场份额。 BeBeBus的增长路径,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的精准爆破。2022至2024年间,公司累计投入近6.4亿元推广费用,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KOL深度绑定,成功实现了品牌的裂变式传播,并直接助推其营收从5.07亿元飙升至12.49亿元,创下56.9%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然而,在生育率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普遍不足的宏观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的高增长,成为BeBeBus上市后面对的严峻考验。 01 资本助推与增长结构:新消费品牌的典型路径 2018年11月,创始人汪蔚创立布童科技,后更名为不同集团。2019年,BeBeBus品牌正式面世,定位为“专门面向追求独立、欣赏智能设计并关注实用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2020年,天图投资以对价401万美元认购布童科技的注册资本人民币31.11万元,完成了BeBeBus的A轮融资,成为其关键资本推手。 据公开信息,天图团队投资的品牌既包括周黑鸭、江小白、百果园、鲍师傅、奈雪等新消费品牌,还包括小红书、快看漫画、慈铭体检等项目。在2021年天图首席投资官冯卫东接受采访时提到,天图会选择一个具有长期机会的行业,等待其中的公司完成初步试错阶段,再进行入局,因为这个时候资本能有力地推动公司的高速发展。 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2022年至2024年,不同集团营收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listText":"作者 | 蓝猫 编辑 | G3007 9月23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团(06090.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开盘股价大涨超40%,市值突破90亿港元。自2019年品牌成立以来,BeBeBus以高颜值婴儿车切入高端育儿市场,迅速建立起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护理四大场景的产品矩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GMV计,BeBeBus已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占据4.2%的市场份额。 BeBeBus的增长路径,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的精准爆破。2022至2024年间,公司累计投入近6.4亿元推广费用,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KOL深度绑定,成功实现了品牌的裂变式传播,并直接助推其营收从5.07亿元飙升至12.49亿元,创下56.9%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然而,在生育率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普遍不足的宏观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的高增长,成为BeBeBus上市后面对的严峻考验。 01 资本助推与增长结构:新消费品牌的典型路径 2018年11月,创始人汪蔚创立布童科技,后更名为不同集团。2019年,BeBeBus品牌正式面世,定位为“专门面向追求独立、欣赏智能设计并关注实用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2020年,天图投资以对价401万美元认购布童科技的注册资本人民币31.11万元,完成了BeBeBus的A轮融资,成为其关键资本推手。 据公开信息,天图团队投资的品牌既包括周黑鸭、江小白、百果园、鲍师傅、奈雪等新消费品牌,还包括小红书、快看漫画、慈铭体检等项目。在2021年天图首席投资官冯卫东接受采访时提到,天图会选择一个具有长期机会的行业,等待其中的公司完成初步试错阶段,再进行入局,因为这个时候资本能有力地推动公司的高速发展。 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2022年至2024年,不同集团营收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text":"作者 | 蓝猫 编辑 | G3007 9月23日,高端母婴品牌BeBeBus的母公司不同集团(06090.HK)在港交所主板成功上市,开盘股价大涨超40%,市值突破90亿港元。自2019年品牌成立以来,BeBeBus以高颜值婴儿车切入高端育儿市场,迅速建立起覆盖亲子出行、睡眠、喂养、护理四大场景的产品矩阵。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按GMV计,BeBeBus已在中国中高端育儿产品品牌中排名第二,占据4.2%的市场份额。 BeBeBus的增长路径,高度依赖社交媒体的精准爆破。2022至2024年间,公司累计投入近6.4亿元推广费用,与小红书、抖音等平台的KOL深度绑定,成功实现了品牌的裂变式传播,并直接助推其营收从5.07亿元飙升至12.49亿元,创下56.9%的三年复合年增长率。然而,在生育率持续低迷、消费者信心普遍不足的宏观背景下,如何维持稳定的高增长,成为BeBeBus上市后面对的严峻考验。 01 资本助推与增长结构:新消费品牌的典型路径 2018年11月,创始人汪蔚创立布童科技,后更名为不同集团。2019年,BeBeBus品牌正式面世,定位为“专门面向追求独立、欣赏智能设计并关注实用功能性的新生代父母”。2020年,天图投资以对价401万美元认购布童科技的注册资本人民币31.11万元,完成了BeBeBus的A轮融资,成为其关键资本推手。 据公开信息,天图团队投资的品牌既包括周黑鸭、江小白、百果园、鲍师傅、奈雪等新消费品牌,还包括小红书、快看漫画、慈铭体检等项目。在2021年天图首席投资官冯卫东接受采访时提到,天图会选择一个具有长期机会的行业,等待其中的公司完成初步试错阶段,再进行入局,因为这个时候资本能有力地推动公司的高速发展。 不同集团的财报数据很好地印证了这一策略的成功。2022年至2024年,不同集团营收从5.07亿元增长至12.49亿元,三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56.","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911a850353940c1882d697e1464a4f85","width":"640","height":"41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7359776747752","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496,"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8,"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3681911234704,"gmtCreate":1759114865893,"gmtModify":1759116302456,"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title":"港股科技仍旧处于价值重估通道","htmlText":"港股科技正处于“价值重估”通道,但重估的节奏是“震荡上行、结构分化”,而非单边普涨。 目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安全垫明确。 截至上一个交易日(9月26日),HKC科技市盈率为25.84,当前分位点为41.68%,仅相当于2023年高点45.75的56%。 港股市场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改变。截至2025年9月15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达1.09万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成为基石式买盘。外资长线资金开始回补。AI 技术突破成为重估扳机。 DeepSeek-R1、低成本大模型、开源生态让市场重新评估中国 AI 应用落地速度;机构一致预期“AI 平权”将率先在广告、云、游戏、电商四大场景兑现收入,2025-2026 年盈利弹性 3-8 个百分点。阿里、腾讯、百度 2025 年资本开支指引同比大增,国产算力链(GPU、光模块、服务器)进入订单兑现期,阿里百度开始自研芯片。 美联储 9 月降息。美债收益率回落,全球成长股风险溢价下降,港股作为离岸成长资产直接受益。短期节奏,2025H2进入 AI 应用商业化验证季,若头部公司云业务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超预期,重估有望从“情绪修复”升级为业绩驱动,期待Q4表现。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88\">$阿里巴巴-W(09988)$</a> <a href=\"https://laohu8.com/S/00700\">$腾讯控股(00700)$</a> <a href=\"https://laohu8.com/S/09888\">$百度集团-SW(09888)$</a>","listText":"港股科技正处于“价值重估”通道,但重估的节奏是“震荡上行、结构分化”,而非单边普涨。 目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安全垫明确。 截至上一个交易日(9月26日),HKC科技市盈率为25.84,当前分位点为41.68%,仅相当于2023年高点45.75的56%。 港股市场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改变。截至2025年9月15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达1.09万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成为基石式买盘。外资长线资金开始回补。AI 技术突破成为重估扳机。 DeepSeek-R1、低成本大模型、开源生态让市场重新评估中国 AI 应用落地速度;机构一致预期“AI 平权”将率先在广告、云、游戏、电商四大场景兑现收入,2025-2026 年盈利弹性 3-8 个百分点。阿里、腾讯、百度 2025 年资本开支指引同比大增,国产算力链(GPU、光模块、服务器)进入订单兑现期,阿里百度开始自研芯片。 美联储 9 月降息。美债收益率回落,全球成长股风险溢价下降,港股作为离岸成长资产直接受益。短期节奏,2025H2进入 AI 应用商业化验证季,若头部公司云业务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超预期,重估有望从“情绪修复”升级为业绩驱动,期待Q4表现。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88\">$阿里巴巴-W(09988)$</a> <a href=\"https://laohu8.com/S/00700\">$腾讯控股(00700)$</a> <a href=\"https://laohu8.com/S/09888\">$百度集团-SW(09888)$</a>","text":"港股科技正处于“价值重估”通道,但重估的节奏是“震荡上行、结构分化”,而非单边普涨。 目前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仍处历史低位,安全垫明确。 截至上一个交易日(9月26日),HKC科技市盈率为25.84,当前分位点为41.68%,仅相当于2023年高点45.75的56%。 港股市场的资金结构已经发生改变。截至2025年9月15日,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港股达1.09万亿港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净买入额,成为基石式买盘。外资长线资金开始回补。AI 技术突破成为重估扳机。 DeepSeek-R1、低成本大模型、开源生态让市场重新评估中国 AI 应用落地速度;机构一致预期“AI 平权”将率先在广告、云、游戏、电商四大场景兑现收入,2025-2026 年盈利弹性 3-8 个百分点。阿里、腾讯、百度 2025 年资本开支指引同比大增,国产算力链(GPU、光模块、服务器)进入订单兑现期,阿里百度开始自研芯片。 美联储 9 月降息。美债收益率回落,全球成长股风险溢价下降,港股作为离岸成长资产直接受益。短期节奏,2025H2进入 AI 应用商业化验证季,若头部公司云业务增速连续两个季度超预期,重估有望从“情绪修复”升级为业绩驱动,期待Q4表现。 $阿里巴巴-W(09988)$ $腾讯控股(00700)$ $百度集团-SW(09888)$","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5504a3a41f0ca9d19c58ce215f74f410","width":"1268","height":"561"}],"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68191123470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374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1,"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3667903185344,"gmtCreate":1759112079472,"gmtModify":1759112081913,"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htmlText":"在杭州云栖大会结束后,市场对阿里巴巴计划于2032年将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的解读在过去24小时内持续深化,已从最初的概念性指引转变为对具体资本开支的量化测算,普遍预计这将是一个远超此前三年3800亿规模的、总投入可达万亿级别的长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预期显著拓宽了投资主线,使市场焦点从此前的AI芯片短缺担忧,进一步扩散至由确定性需求驱动的国产AI基础设施全产业链,尤其是此前预期较低的数据中心(IDC)、温控散热及供电等环节。 <a href=\"https://laohu8.com/S/00763\">$中兴通讯(00763)$</a> <a href=\"https://laohu8.com/S/688041\">$海光信息(688041)$</a>","listText":"在杭州云栖大会结束后,市场对阿里巴巴计划于2032年将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的解读在过去24小时内持续深化,已从最初的概念性指引转变为对具体资本开支的量化测算,普遍预计这将是一个远超此前三年3800亿规模的、总投入可达万亿级别的长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预期显著拓宽了投资主线,使市场焦点从此前的AI芯片短缺担忧,进一步扩散至由确定性需求驱动的国产AI基础设施全产业链,尤其是此前预期较低的数据中心(IDC)、温控散热及供电等环节。 <a href=\"https://laohu8.com/S/00763\">$中兴通讯(00763)$</a> <a href=\"https://laohu8.com/S/688041\">$海光信息(688041)$</a>","text":"在杭州云栖大会结束后,市场对阿里巴巴计划于2032年将数据中心能耗提升10倍的解读在过去24小时内持续深化,已从最初的概念性指引转变为对具体资本开支的量化测算,普遍预计这将是一个远超此前三年3800亿规模的、总投入可达万亿级别的长期基础设施建设计划。这一预期显著拓宽了投资主线,使市场焦点从此前的AI芯片短缺担忧,进一步扩散至由确定性需求驱动的国产AI基础设施全产业链,尤其是此前预期较低的数据中心(IDC)、温控散热及供电等环节。 $中兴通讯(00763)$ $海光信息(688041)$","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2,"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3667903185344","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61,"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599765766216,"gmtCreate":1758851175320,"gmtModify":1758851177515,"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htmlText":"泡泡是本土第一家真正依靠原创文化能力 ,走向世界的公司。国际化的步伐本来就已经很快很超前了,世界级IP需要经历粉丝积淀阶段,这的确需要时间。核心考验公司产品创新、渠道运营、市场营销等能力,泡泡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持续孵化优质IP的平台能力。世界级IP全生命周期贡献可达近千亿美元量级,单年峰值终端GMV可达百亿美元量级,隐含的是全球粉丝体量的持续扩张。泡泡志在世界级。常态化补货机制短期有助于挤出投机泡沫,长期利于粉丝群体健康扩张。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92\">$泡泡玛特(09992)$</a>","listText":"泡泡是本土第一家真正依靠原创文化能力 ,走向世界的公司。国际化的步伐本来就已经很快很超前了,世界级IP需要经历粉丝积淀阶段,这的确需要时间。核心考验公司产品创新、渠道运营、市场营销等能力,泡泡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持续孵化优质IP的平台能力。世界级IP全生命周期贡献可达近千亿美元量级,单年峰值终端GMV可达百亿美元量级,隐含的是全球粉丝体量的持续扩张。泡泡志在世界级。常态化补货机制短期有助于挤出投机泡沫,长期利于粉丝群体健康扩张。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92\">$泡泡玛特(09992)$</a>","text":"泡泡是本土第一家真正依靠原创文化能力 ,走向世界的公司。国际化的步伐本来就已经很快很超前了,世界级IP需要经历粉丝积淀阶段,这的确需要时间。核心考验公司产品创新、渠道运营、市场营销等能力,泡泡已经证明了自己的持续孵化优质IP的平台能力。世界级IP全生命周期贡献可达近千亿美元量级,单年峰值终端GMV可达百亿美元量级,隐含的是全球粉丝体量的持续扩张。泡泡志在世界级。常态化补货机制短期有助于挤出投机泡沫,长期利于粉丝群体健康扩张。 $泡泡玛特(0999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1,"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599765766216","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293,"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600744706520,"gmtCreate":1758850992131,"gmtModify":1758852412958,"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htmlText":"过去两周,小红薯上铺天盖地“Labubu二手价大跌”,有人认为二手交易的价格,可以成为泡泡股价是否景气的一个因子。再加上摩根大通最近出报告看空泡泡,泡泡股价开始走弱,但我个人认为,跌也跌不下去的。有人说,泡泡跟茅台一样,茅台看股价就是看二手经销商数据等,这个观点有待商榷。茅台的产出是恒定的,但泡泡的产出最近就是随着产能的提升在增加,加大了市场的供给。长期看真正的用户可以更容易买到自己喜欢的娃,公司选择产能放量恰恰是公司今年做出的主动战略,不是杀业绩,而是杀投机。更重要的是,公司新增供给产能是被真实需求吃掉的,最终会反应到公司的真实业绩上。真正有意义的指标,还是要看真实的会员数、首购用户数的增长。对价格敏感的新玩家进场,他们只会去官方小程序/门店原价买,不会去接盘闲鱼+50%-200%的溢价,随着产能的扩大二手价格必然回落,二手价格的回落并不是真实需求没有了。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92\">$泡泡玛特(09992)$</a>","listText":"过去两周,小红薯上铺天盖地“Labubu二手价大跌”,有人认为二手交易的价格,可以成为泡泡股价是否景气的一个因子。再加上摩根大通最近出报告看空泡泡,泡泡股价开始走弱,但我个人认为,跌也跌不下去的。有人说,泡泡跟茅台一样,茅台看股价就是看二手经销商数据等,这个观点有待商榷。茅台的产出是恒定的,但泡泡的产出最近就是随着产能的提升在增加,加大了市场的供给。长期看真正的用户可以更容易买到自己喜欢的娃,公司选择产能放量恰恰是公司今年做出的主动战略,不是杀业绩,而是杀投机。更重要的是,公司新增供给产能是被真实需求吃掉的,最终会反应到公司的真实业绩上。真正有意义的指标,还是要看真实的会员数、首购用户数的增长。对价格敏感的新玩家进场,他们只会去官方小程序/门店原价买,不会去接盘闲鱼+50%-200%的溢价,随着产能的扩大二手价格必然回落,二手价格的回落并不是真实需求没有了。 <a href=\"https://laohu8.com/S/09992\">$泡泡玛特(09992)$</a>","text":"过去两周,小红薯上铺天盖地“Labubu二手价大跌”,有人认为二手交易的价格,可以成为泡泡股价是否景气的一个因子。再加上摩根大通最近出报告看空泡泡,泡泡股价开始走弱,但我个人认为,跌也跌不下去的。有人说,泡泡跟茅台一样,茅台看股价就是看二手经销商数据等,这个观点有待商榷。茅台的产出是恒定的,但泡泡的产出最近就是随着产能的提升在增加,加大了市场的供给。长期看真正的用户可以更容易买到自己喜欢的娃,公司选择产能放量恰恰是公司今年做出的主动战略,不是杀业绩,而是杀投机。更重要的是,公司新增供给产能是被真实需求吃掉的,最终会反应到公司的真实业绩上。真正有意义的指标,还是要看真实的会员数、首购用户数的增长。对价格敏感的新玩家进场,他们只会去官方小程序/门店原价买,不会去接盘闲鱼+50%-200%的溢价,随着产能的扩大二手价格必然回落,二手价格的回落并不是真实需求没有了。 $泡泡玛特(09992)$","images":[],"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1,"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600744706520","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1318,"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0,"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2412526260608,"gmtCreate":1758805275140,"gmtModify":1758805778958,"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title":"追觅造车,是风口起舞还是资本迷局?","htmlText":"作者 | 龚岩 编辑 | G3007 距离追觅官宣造车已近一月。 8月28日,做智能清洁家电的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项目,要打造中国首个全球化超豪华汽车品牌。在追觅汽车团队发布的宣言中,除了造车消息和满腔的情怀外,并未涉及资金投入、合作伙伴、研发团队规模等关键信息。 过去一个多月,追觅宣布的新业务已经多达四项,涉及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以及天文望远镜。在此期间,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也不断有消息见诸公开媒体,称已经甩开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已经不在一个维度;在手机领域,追觅要跟**、小米三分天下;明年年底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会“下饺子”般批量IPO…… 我们再来看追觅造车,如果复盘这个月的消息,造车更像是精心布局的一盘大棋。比如从披露12年前造车计划书的初心,再到首轮融资到位、回购老股辟谣资金实力,再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以及追觅所具有的专利技术积累、海外渠道优势,甚至还从俞浩和马斯克的造车经历来类比,而俞浩本人亲赴德国选址等等。正如官方宣言所说:用了十二年,终于等一个属于追觅的“时代时机”。 俞浩曾说过:“追觅不赌1%赛道的小概率,只会用N+1的方式做世界经济的99%。很多人因为担心风险投入不碰大业务,结果是大多数人挤入只占了全球经济的1%小业务赛道,而此外还有99%空白。而99%的机会里,人才密度、优秀资金的投入度远远低于那1%拥挤赛道。” 一边是多点铺开的生态业务布局,一边打算让旗下业务独立去上市。追觅造车,到底所图为何? 01 追觅造车的起手式 “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这句话被俞浩要求贴在了苏州追觅科技公司总部的很多醒目位置,他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坦承,“第一名是一种习惯,一旦有习惯,就会上瘾。” 在如今新老势力博弈、竞争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追觅造车的起手式也是不走寻常路。 比如在车型选择上。根据追觅汽车团队的产品规划目标,首款产品将打造成世界范围内速度最快、","listText":"作者 | 龚岩 编辑 | G3007 距离追觅官宣造车已近一月。 8月28日,做智能清洁家电的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项目,要打造中国首个全球化超豪华汽车品牌。在追觅汽车团队发布的宣言中,除了造车消息和满腔的情怀外,并未涉及资金投入、合作伙伴、研发团队规模等关键信息。 过去一个多月,追觅宣布的新业务已经多达四项,涉及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以及天文望远镜。在此期间,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也不断有消息见诸公开媒体,称已经甩开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已经不在一个维度;在手机领域,追觅要跟**、小米三分天下;明年年底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会“下饺子”般批量IPO…… 我们再来看追觅造车,如果复盘这个月的消息,造车更像是精心布局的一盘大棋。比如从披露12年前造车计划书的初心,再到首轮融资到位、回购老股辟谣资金实力,再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以及追觅所具有的专利技术积累、海外渠道优势,甚至还从俞浩和马斯克的造车经历来类比,而俞浩本人亲赴德国选址等等。正如官方宣言所说:用了十二年,终于等一个属于追觅的“时代时机”。 俞浩曾说过:“追觅不赌1%赛道的小概率,只会用N+1的方式做世界经济的99%。很多人因为担心风险投入不碰大业务,结果是大多数人挤入只占了全球经济的1%小业务赛道,而此外还有99%空白。而99%的机会里,人才密度、优秀资金的投入度远远低于那1%拥挤赛道。” 一边是多点铺开的生态业务布局,一边打算让旗下业务独立去上市。追觅造车,到底所图为何? 01 追觅造车的起手式 “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这句话被俞浩要求贴在了苏州追觅科技公司总部的很多醒目位置,他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坦承,“第一名是一种习惯,一旦有习惯,就会上瘾。” 在如今新老势力博弈、竞争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追觅造车的起手式也是不走寻常路。 比如在车型选择上。根据追觅汽车团队的产品规划目标,首款产品将打造成世界范围内速度最快、","text":"作者 | 龚岩 编辑 | G3007 距离追觅官宣造车已近一月。 8月28日,做智能清洁家电的追觅科技正式宣布造车项目,要打造中国首个全球化超豪华汽车品牌。在追觅汽车团队发布的宣言中,除了造车消息和满腔的情怀外,并未涉及资金投入、合作伙伴、研发团队规模等关键信息。 过去一个多月,追觅宣布的新业务已经多达四项,涉及无人机、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以及天文望远镜。在此期间,追觅科技创始人兼CEO俞浩也不断有消息见诸公开媒体,称已经甩开科沃斯、石头科技,追觅已经不在一个维度;在手机领域,追觅要跟**、小米三分天下;明年年底追觅生态旗下多个业务,会“下饺子”般批量IPO…… 我们再来看追觅造车,如果复盘这个月的消息,造车更像是精心布局的一盘大棋。比如从披露12年前造车计划书的初心,再到首轮融资到位、回购老股辟谣资金实力,再从中国成熟的供应链以及追觅所具有的专利技术积累、海外渠道优势,甚至还从俞浩和马斯克的造车经历来类比,而俞浩本人亲赴德国选址等等。正如官方宣言所说:用了十二年,终于等一个属于追觅的“时代时机”。 俞浩曾说过:“追觅不赌1%赛道的小概率,只会用N+1的方式做世界经济的99%。很多人因为担心风险投入不碰大业务,结果是大多数人挤入只占了全球经济的1%小业务赛道,而此外还有99%空白。而99%的机会里,人才密度、优秀资金的投入度远远低于那1%拥挤赛道。” 一边是多点铺开的生态业务布局,一边打算让旗下业务独立去上市。追觅造车,到底所图为何? 01 追觅造车的起手式 “要么不做,要么世界第一。”这句话被俞浩要求贴在了苏州追觅科技公司总部的很多醒目位置,他也曾在接受采访时坦承,“第一名是一种习惯,一旦有习惯,就会上瘾。” 在如今新老势力博弈、竞争激烈的全球汽车市场,追觅造车的起手式也是不走寻常路。 比如在车型选择上。根据追觅汽车团队的产品规划目标,首款产品将打造成世界范围内速度最快、","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810ebcae0b50f9b255315729aa8ec20","width":"640","height":"425"}],"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241252626060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814,"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id":481973486145928,"gmtCreate":1758692993060,"gmtModify":1758718599321,"author":{"id":"4218879059301980","authorId":"4218879059301980","name":"来咖","avatar":"https://static.tigerbbs.com/b5e0e3a7da011ce82fa9632300647851","crmLevel":1,"crmLevelSwitch":0,"followedFlag":false,"idStr":"4218879059301980","authorIdStr":"4218879059301980"},"themes":[],"title":"AI、阵痛、未来:我们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html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1811年春夜,英国诺丁汉的纺织厂内突然响起铁器撞击的巨响。一群织袜工举着铁锤砸向织袜机,飞溅的木屑中夹杂着绝望的嘶吼。在此之前,4家袜商以机器提升效率为由,单方面削减工资,而当局的漠视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场被后世称为 “卢德运动” 的机器破坏浪潮,很快席卷英国工业区。约克郡的剪绒工最能体会这种崩塌:1806至1817年间,当地剪绒机器从100架暴增至1462架,3378名工人中近七成失业或半失业,熟练男工被更廉价的女工、童工取代,七年学徒生涯习得的技艺一夜之间沦为无用之功。 但工业革命的车轮从不会因个体的哀嚎与抗争而停滞,它裹挟着织工的血泪、学徒的茫然,在跨越百年的迭代中持续进化:从蒸汽机轰鸣的工厂,到电力交织的城市,再到流水线重构的生产体系,最终不仅彻底改写了职业分工的版图,更深度重塑了人类社会的运转根基。小到衣食住行的日常范式,大到文明演进的路径选择,甚至个体对 “劳动价值” 的认知,都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机器时代印记。 01 历史的镜像:AI时代的焦虑重演 两百年后的今天,相似的恐慌在不同领域蔓延。 最近滴滴在中关村和网约车代表来了一场面对面谈判,现场火药味十足。滴滴方面公布的抽成比例为14%,低于外卖平台对商家的抽成,但现场的司机们并不买账,因为大家的体感是“收入越来越低了”。 其实很多人也都明白,不是平台抽成高低的问题,而是现在开滴滴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年四月公布的31-45岁男性偏好APP榜单中,滴滴车主高居榜首。很多中年人失业以后,又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暂时开滴滴补贴家用。 滴滴、外卖、快递成为了新的三大就业蓄水池,也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有很多应届毕业生,也因为找不到工作,暂时或者长期从事相关工作。 但如今池子里的人,正面临200年前英国织袜工般的威胁——被机器替代。 这并非杞人忧天。某公司上个月公布的财报","list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1811年春夜,英国诺丁汉的纺织厂内突然响起铁器撞击的巨响。一群织袜工举着铁锤砸向织袜机,飞溅的木屑中夹杂着绝望的嘶吼。在此之前,4家袜商以机器提升效率为由,单方面削减工资,而当局的漠视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场被后世称为 “卢德运动” 的机器破坏浪潮,很快席卷英国工业区。约克郡的剪绒工最能体会这种崩塌:1806至1817年间,当地剪绒机器从100架暴增至1462架,3378名工人中近七成失业或半失业,熟练男工被更廉价的女工、童工取代,七年学徒生涯习得的技艺一夜之间沦为无用之功。 但工业革命的车轮从不会因个体的哀嚎与抗争而停滞,它裹挟着织工的血泪、学徒的茫然,在跨越百年的迭代中持续进化:从蒸汽机轰鸣的工厂,到电力交织的城市,再到流水线重构的生产体系,最终不仅彻底改写了职业分工的版图,更深度重塑了人类社会的运转根基。小到衣食住行的日常范式,大到文明演进的路径选择,甚至个体对 “劳动价值” 的认知,都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机器时代印记。 01 历史的镜像:AI时代的焦虑重演 两百年后的今天,相似的恐慌在不同领域蔓延。 最近滴滴在中关村和网约车代表来了一场面对面谈判,现场火药味十足。滴滴方面公布的抽成比例为14%,低于外卖平台对商家的抽成,但现场的司机们并不买账,因为大家的体感是“收入越来越低了”。 其实很多人也都明白,不是平台抽成高低的问题,而是现在开滴滴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年四月公布的31-45岁男性偏好APP榜单中,滴滴车主高居榜首。很多中年人失业以后,又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暂时开滴滴补贴家用。 滴滴、外卖、快递成为了新的三大就业蓄水池,也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有很多应届毕业生,也因为找不到工作,暂时或者长期从事相关工作。 但如今池子里的人,正面临200年前英国织袜工般的威胁——被机器替代。 这并非杞人忧天。某公司上个月公布的财报","text":"作者 | 金刀 编辑 | G3007 1811年春夜,英国诺丁汉的纺织厂内突然响起铁器撞击的巨响。一群织袜工举着铁锤砸向织袜机,飞溅的木屑中夹杂着绝望的嘶吼。在此之前,4家袜商以机器提升效率为由,单方面削减工资,而当局的漠视成了压垮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场被后世称为 “卢德运动” 的机器破坏浪潮,很快席卷英国工业区。约克郡的剪绒工最能体会这种崩塌:1806至1817年间,当地剪绒机器从100架暴增至1462架,3378名工人中近七成失业或半失业,熟练男工被更廉价的女工、童工取代,七年学徒生涯习得的技艺一夜之间沦为无用之功。 但工业革命的车轮从不会因个体的哀嚎与抗争而停滞,它裹挟着织工的血泪、学徒的茫然,在跨越百年的迭代中持续进化:从蒸汽机轰鸣的工厂,到电力交织的城市,再到流水线重构的生产体系,最终不仅彻底改写了职业分工的版图,更深度重塑了人类社会的运转根基。小到衣食住行的日常范式,大到文明演进的路径选择,甚至个体对 “劳动价值” 的认知,都被烙上了不可磨灭的机器时代印记。 01 历史的镜像:AI时代的焦虑重演 两百年后的今天,相似的恐慌在不同领域蔓延。 最近滴滴在中关村和网约车代表来了一场面对面谈判,现场火药味十足。滴滴方面公布的抽成比例为14%,低于外卖平台对商家的抽成,但现场的司机们并不买账,因为大家的体感是“收入越来越低了”。 其实很多人也都明白,不是平台抽成高低的问题,而是现在开滴滴的人越来越多了。今年四月公布的31-45岁男性偏好APP榜单中,滴滴车主高居榜首。很多中年人失业以后,又找不到对口的工作,只能暂时开滴滴补贴家用。 滴滴、外卖、快递成为了新的三大就业蓄水池,也早已经不是什么秘密,甚至有很多应届毕业生,也因为找不到工作,暂时或者长期从事相关工作。 但如今池子里的人,正面临200年前英国织袜工般的威胁——被机器替代。 这并非杞人忧天。某公司上个月公布的财报","images":[{"img":"https://static.tigerbbs.com/ccdbdeac5290b7a72a863ced3a248a17","width":"1080","height":"607"}],"top":1,"highlighted":1,"essential":1,"paper":2,"likeSize":1,"commentSize":0,"repostSize":0,"link":"https://laohu8.com/post/481973486145928","isVote":1,"tweetType":1,"viewCount":510,"authorTweetTopStatus":1,"verified":2,"comments":[],"imageCount":5,"langContent":"CN","totalScore":0}],"defaultTab":"posts","isTTM":false}